济南中泰置业公司财务管理规定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管理制度工作纪律协调服务

技术文件目录管理制度 (3)1、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3)1、1 执业质量控制制度 (3)1、2 重大咨询问题会审制度 (7)1、3 档案管理制度及保密制度 (8)1、4 执业道德规范制度 (11)1、5 职业培训制度 (12)1、6 岗位责任制度 (19)1、7 公司业务操作流程制度 (25)1、8 公司工作制度 (26)1、9 公司会议制度 (26)1、10财务管理制度 (27)1、11公司职工考勤制度 (28)1、12人事、薪酬制度 (31)工作纪律 (33)一、保密措施 (33)(1)保密制度 (33)(2)控制价编制与审查阶段: (34)(3)项目实施过程与结算咨询阶段 (34)(4) 奖惩制度 (36)二、廉政制度 (36)1、1 廉政制度 (36)1、2 具体措施 (36)协调服务 (38)(一)与建设单位(以下称委托人)之间的协调机制 (38)A、书面形式的沟通 (38)B、会议形式的沟通 (39)C、日常工作中的交流沟通 (39)(二)与代理人的协调沟通 (40)(三)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40)首先,要真诚尊重设计人员的意见,充分了解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协商解决图纸中存 (40)其次,对于发现的设计问题,应及时通过业主向设计单位提出,避免产生设计变更的潜 (40)第三,要掌握国家有关设计、施工的规范、规程的变化,有关材料或产品的淘汰或禁用, (40)(四)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 (40)(五)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 (41)第一,共性的达成从交谈开始。
审计方与监理方存在着很多的共性利益,比如双方都会 (41)第二,沟通的深度从细节开始。
审计方、监理方在承担责任开始,就承担了一份信任的 (41)第三,有效的工作从文字开始。
除了语言方面的沟通,协调沟通的形式还有很多种比如 (41)管理制度1、公司内部管理制度1.1执业质量控制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造价咨询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明确执业人员职责与操作规程, 降低职业风险,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山东省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的规定,制定本执业质量控制制度。
成本管控实施方案

篇一:成本管理实施方案成本管理实施方案一. 成本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成本管理是企业必修的内功之一。
当前鞋业原材料价格及工资持续上涨,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公司处于微利运作状态。
.而企业要发展、要盈利,此时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要进行成功的成本管理,就要有跳出市场看市场的勇气和魄力。
1. 以市场为导向一种产品的价格不是生产者说了算,而是以市场所能容纳的价格(即客户所能接受的价格)来决定,所以我们一切的成本预算与控制就必须按产品的市场价格减去目标利润来进行。
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赚钱,只有利润的存在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
产品的价格,我们自己不能订,所以在一种合格产品的构成因素中,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只有成本了。
2. 以成本定效益在一个企业中,成本的构成因素很多,即设计开发成本、营销成本、生产成本、质量成本、管理成本、设备、水电成本、工商税务成本等。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对各项成本资源合理有序地利用和管理,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3.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必然有它特定的规章和纪律,而生命力旺盛的企业则离不开全方位的管理。
企业利润的实现如抛开成本管理不谈,那也只能是望梅止渴、望洋兴叹。
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企业内部积压闲散物资达到最小化,使物资流动有序损耗最小,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成本管理不是一种运动,更不是一句口号,它是随着企业的诞生而产生,并贯穿于企业产供销的全过程。
它不以某人的职务变化而变化,更不因某人的离去而终止。
它的对象是成本,它的主题是管理,所以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中永恒的主题。
4. 以全员为中心任何一种事业的成功和制度的推行都离不开团队中每个个体的支持和参与,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
成本管理如只靠决策层和管理人员单方面的宣传和监督,而不能增强公司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则只会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收效甚微,变成纸上谈兵;只有全员行动,共同推行,才能使成本管理完成它应有的使命。
某房地产置业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汇编

某房地产置业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汇编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运作的基础,是保证公司财务健康发展的保障。
下面,本文对某房地产置业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汇编,以供公司员工参考。
一、财务管理组织架构1.公司设立财务部,由财务经理负责,下设财务分析、成本核算、会计核算、银行结算、现金管理、审计稽核等岗位。
2.公司设立预算编制小组,由财务经理领导,包括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财务部相关人员。
3.公司设立成本控制小组,由财务经理领导,包括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财务部相关人员。
二、财务管理制度1.会计政策与实践公司的会计政策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2.预算管理公司建立了年度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调整等环节,确保公司各项经济指标的合理控制。
3.费用控制公司建立了费用控制制度,包括人力成本、采购成本、房租及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的科学控制和管理,确保公司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现金管理公司建立了现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预算、资金调配、银行结算、现金收支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确保公司现金流和资金安全。
5.财务风险控制公司建立了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确保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内部管理公司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内部审计、财务稽核、账务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确保公司内部管理系统、会计核算和财务稽核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7.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等方面,确保公司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8.税务管理公司建立了税务管理制度,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收筹划和税务稽查等方面,确保公司税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9.外部关系管理公司建立了外部关系管理制度,包括与政府、银行、投资者和供应商等各方面的关系管理,确保公司外部关系的良好和稳定。
总之,公司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了各个方面,从会计政策到外部关系管理,确保了公司财务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保证了公司财务健康发展的基础。
房地产集团资金管理办法

房地产集团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公司及集团成员公司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周转使用效率,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做到科学计划、合理安排,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集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集团成员公司涉及资金的计划、筹集、使用、调剂等全过程。
第二章资金的来源第三条集团各成员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股东投入资本金;2、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及其他性质的借款;3、股东借款、集团各成员公司之间临时拆借的资金;4、对外投资的收益;5、未分配利润或未上缴利润。
第四条集团公司总部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股东投入资本金;2、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及其他性质的借款;3、股东借款、向集团成员公司临时拆借的资金;4、集团公司的投资收益或集团成员公司上缴的利润;5、集团公司向成员公司收取的管理费。
第三章借款及担保第五条集团各成员公司自有资金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时,可自行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
申请前需填报《银行贷款申请表》,列示贷款申请的额度、期限、申请的银行及申请保证方式,报请公司董事会批准,经与担保单位协商同意后,方可办理有关贷款申请的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
申请表批复报集团公司资金管理部备案。
第六条集团各成员公司拥有的可用于向银行办理抵押担保的土地、经相关银行核准可用于对外提供信用担保的额度,均属于集团公司拥有、控制的资源,在不影响成员公司正常经营、项目开发和授信额度的前提下,集团公司有权统筹安排,统一调用。
第七条集团各成员公司为关联企业提供担保须经集团公司董事局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八条集团各成员公司有义务为兄弟公司融资提供担保。
集团内部各公司之间为对方提供担保按贷款额度年收取0.4%的费用;提供抵押按贷款额度年收取0.6%的费用;同时为对方提供抵押并担保的按贷款额度,年收取1%的费用。
由于提供担保或抵押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贷款单位承担。
担保单位有义务提供贷款银行所要求的贷款相关资料。
某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单位借款管理暂行规定

某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单位借款管理暂行规定某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单位借款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集团内部单位借款行为,有效防范借款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某控股公司《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广控 [2002]34 号)和《内部存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广控 [2002]62 号)的有关规定,结合建设集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内部单位”是指建设集团所属的全资子公司、直属分公司、直属项目部等单位。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内部单位借款”是指以某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名义参与工程项目的投标、承建等,需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支付投标保证金及工程垫资等,因资金不足,而向建设集团借贷(或申请开具保函等)而形成的借款。
第二章借款的原则第四条扶优限劣、控制风险原则。
即向内部单位发放贷款,要对项目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贷前考察,应充分关注资金的安全性,把握风险。
第五条有偿使用、按期归还原则。
合理收取贷款利息,按期收回贷款,以便资金的正常调度。
第六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
需借用建设集团资金的,以适当提高管理费收取标准(原则上不得低于 5%)来实现借款人、建设集团投入资金相配比的原则。
第七条加强资金计划管理。
各单位均须根据建设集团审批的年度资金计划,财务预算于每月 28 日前向建设集团报送《月度资金收支计划》(附件 1),将本单位月度资金收支情况,包括按本《规定》因项目承接确需向集团借款的金额,一并填列于表中,该表经建设集团进行综合平衡批复后执行。
第八条内部单位向集团借款实行计划额度管理。
各内部单位的借款额度以建设集团批准的各内部单位年度财务预算中的借款额度为准。
第九条额度外借款,也应纳入《月度资金收支计划》中,同时上报增加借款计划额度的专项申请报告,办理借款手续时,除向建设集团报送第十条所需材料外,还需提供经批准增加借款额度的专项申请报告。
第十条借款资料的报送。
xx央企财务审计管控体系方案

XX央企财务审计管控体系方案目录第一章财务审计管控体系的设计原则 (2)第二章财务审计管控体系母子公司权责划分 (3)2.1本部组织架构及主要分工 (3)2.2 一类企业母子公司权责划分 (6)2.3二类企业母子公司权责划分 (10)2.4三类企业母子公司权责划分 (13)第三章财务审计管控体系的实施 (14)3.1财务制度 (14)3.2财务人员 (15)3.3财务权限 (17)3.4监察审计 (22)第四章财务审计管控体系的主要流程 (24)4.1 财务指标分析管理流程 (24)4.2财务负责人委派及述职管理流程 (24)4.3资金计划管理流程 (26)4.4会计核算管理流程 (27)4.5财务分析管理流程 (28)4.6资产管理流程 (29)4.7经济效益审计管理流程 (30)4.8专项审计管理流程 (31)4.9离任审计管理流程 (32)第一章财务审计管控体系的设计原则依据财务审计管控体系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使所属企业实现财务协同效应来创造价值。
同时为了加强监管,避免因失控而出现的国有资产显性或隐性流失, 形成XX集团一盘棋,达成“大财务”的概念。
在操作手法上可以采取财务资源的统一配置,资金的集中调度,预决算管理以及配合战略发展规划做好子公司的重大投资论证分析、经营成本、财务指标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构建XX集团母子公司财务审计管控体系,遵循以下五大基本原则。
原则一:产权关系与股权结构的结合XX集团财务审计管控应该以产权关系与股权结构为基本依据,集团母子公司是产权纽带关系,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与管理权的基础来自产权本身,这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
因此,构建母子公司财务审计管控体系,应该根据母子公司之间产权关系与子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确定对下属公司财务审计管控体系。
原则二:高级专业人才与职能人员的互补财务审计管控应该匹配集团本部较高专业财务人员,以实施母子公司的财务管控。
在实施过程中,相应充实财务审计管控的职能部门人员,使管控的职能落实到位。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省管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省管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12.13•【字号】鲁国资财监[2010]15号•【施行日期】2010.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省管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鲁国资财监〔2010〕15号)各省管企业:为促进省管企业科学发展,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省管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控体系,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等有关规定,现就加强省管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工作(以下简称财务管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的重要性随着省管企业集团化经营的迅速发展,集团公司所出资企业(含省国资委委托管理的企业,下同)的数量不断增加、级次普遍较多,如何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管企业需要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财务管控是集团公司依法通过财权配置、制度安排等方式,对其所出资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控制,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管理活动。
近年来,省管企业对集团公司财务管控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但由于受体制、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财务管控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如集团公司与所出资企业相互之间的财务权责不清晰,财务管控制度建设滞后,资金管理分散、使用效率不高,财务预算管理缺乏刚性约束,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所出资企业的财务信息等,使企业集团财务风险不断积聚。
因此,加强财务管控,提高集团公司对所出资企业的财务控制力,尤其是资金的集中控制力,对防范企业集团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集团持续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加强财务管控,能够发挥集团公司与所出资企业的财务协同效应,充分利用企业集团的整体经济实力、综合社会影响,借助集团较高的信誉和信用等级,多渠道、多方式筹资,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合理集中和调配资金,满足重大投资的资金需求,提高投资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便于及时掌握所出资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以及集团财务制度的执行效果,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实现对所出资企业财务行为的有效监督控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企业集团的财务战略作出针对性地调整,提高集团资本运营效益,促进集团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

资 及 福 利 预
算 预算算算
算
算
生
产
产量
成
预算
本
预
算
销量 预算
价格 预测
销售费 用预算
销售收 入预算
销售成 本预算
预算准备 采购预算 其他预算
生产预算
研发预算
销售预算
管财 理务 费费 用用 预预 算算
固在对 定建外 资工投 产程资 预预预 算算算
费用预算
税金预算
经营预算
筹资预算
资本预算
资金预算 财务预算
预算职责
9向董事会建议年度预算目标 9分解落实年度预算目标 9审议年度预算(草案)并提
例 交董事会批准
9预算追加调整和仲裁 9制定预算管理制度等
9拟订和修订预算管理制度 9组织预算目标测算 9组织预算编制并汇总平衡 9预算过程控制 9预算汇总分析 9预算考核及兑现 9预算矛盾协调 9预算执行结果审计等
2001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 四章十七条指出“企业对年度内的资本营运与各项财务活动,应当实 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2002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 见》中对企业应实行财务预算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 41号) 。第二章的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 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 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
9 经营预算
9 (经营预算) 9 资金预算
9 控制付款
9 周资金计划
预算特点
宏观控制 关注结果(目 标) 年度考核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配套指引篇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word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目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 (4)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内部环境................................................................................................. .. (5)第三章风险评估................................................................................................. .. (6)第四章控制活 (7)第五章信息与沟通................................................................................................. .. 8第六章内部监督................................................................................................. .. (8)第七章附则................................................................................................. (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9)第一章总则................................................................................................. .. (9)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 (9)第三章组织架构的运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11)第一章总则................................................................................................. (11)第二章发展战略的制定 (11)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实施 (1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13)第一章总则................................................................................................. (13)第二章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13)第三章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 (1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 (15)第一章总 (15)第二章安全生产................................................................................................. .. (15)第三章产品质量................................................................................................. (15)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16)第五章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1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17)第一章总则................................................................................................. (17)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培育 (17)第三章企业文化的评估 (1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19)第一章总则................................................................................................. . (19)第二章筹资................................................................................................. . (19)第三章投资................................................................................................. . (20)第四章营运................................................................................................. . (2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22)第一章总则................................................................................................. . (22)第二章购买................................................................................................. . (22)第三章付 (2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24)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总则................................................................................................. .......... 24 存货管理................................................................................................. ... 24 固定资产管理.............................................................................................25 无形资产管理.............................................................................................2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27)第一章总则................................................................................................. . (27)第二章销 (27)第三章收款................................................................................................. (2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 (29)第一章总则................................................................................................. . (29)第二章立项与研究.................................................................................................29第三章开发与保护.................................................................................................3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 (31)第一章总则................................................................................................. . (31)第二章工程立 (31)第三章工程招标................................................................................................. (32)第四章工程造价................................................................................................. (32)第五章工程建设................................................................................................. (33)第六章工程验收................................................................................................. (3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 (35)第一章总则................................................................................................. . (35)第二章调查评估与审批 (35)第三章执行与监3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37)第一章总则................................................................................................. . (37)第二章承包方选择.................................................................................................37第三章外包业务实施.............................................................................................3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39)第一章总则................................................................................................. . (39)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编制 (39)第三章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40)第四章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 (4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42)第一章总则................................................................................................. . (42)第二章预算编制................................................................................................. (42)第三章预算执行................................................................................................. (42)第四章预算考核................................................................................................. (4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44)第一章总则................................................................................................. . (44)第二章合同的订立.................................................................................................44第三章合同的履行.................................................................................................4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46)第一章总则................................................................................................. . (46)第二章内部报告的形成 (46)第三章内部报告的使用 (4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 (48)第一章总则................................................................................................. . (48)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 (48)第三章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49)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50)第一章总则................................................................................................. (50)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50)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51)第四章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51)第五章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52)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52)第一章总则................................................................................................... . (52)第二章计划审计工作...............................................................................................53第三章实施审计工作...............................................................................................53第四章评价控制缺陷...............................................................................................54第五章完成审计工作...............................................................................................54第六章出具审计报告...............................................................................................55第七章记录审计工作...............................................................................................56附录: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57)1.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57)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57)3.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58)4.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58)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2)

2
第一节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计划 ................................................................. 15 一、背景情况 ................................................................................................................. 15 二、会计准则及相关监管规定 ..................................................................................... 15 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 16 四、典型案例 ................................................................................................................. 16
第三节股份支付计划的取消与作废 ................................................................................. 20 一、背景情况 ................................................................................................................. 20 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20 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 20 四、典型案例 ................................................................................................................. 21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8.30•【字号】济政办字〔2024〕24号•【施行日期】2024.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字〔2024〕2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济南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8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收支范围第四章预算编制第五章预算执行第六章预算调整第七章决算第八章绩效管理第九章监督第十章附则济南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增强政府预算调控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市人民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第三条市财政部门、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位(以下简称国资预算单位)和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以下简称国资预算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绩效管理、监督等事项适用本办法。
国资预算单位,是指代表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级部门(单位)。
国资预算企业,是指各类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第四条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坚持全面覆盖、独立完整、收支平衡、讲求绩效的原则,加强与一般公共预算衔接,加大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力度。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由市财政部门、国资预算单位和国资预算企业各司其职,共同负责。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篇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一、总说明(一)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便于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特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适应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臵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各企业不得随意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四)企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企业会计报表应按月或按年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应同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10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35天内报出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企业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应注明:企业名称、地址、开业年份、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特殊行业的企业不宜合并的可不予合并但应将其会计报表一并报送(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修订(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二、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表━━━┯━━━┯━━━━━━━━顺序号│编号│科目名称───┼───┼────────││一、资产类1│101│现金3│109│其他货币资金4│111│短期投资5│112│应收票据7│114│坏账准备8│115│预付账款9│119│其他应收款10│121│物资采购11│123│采购保管费12│124│库存材料13│125│库存设备14│129│低值易耗品15│131│材料成本差异16│133│委托加工材料17│135│开发产品18│136│分期收款开发产品19│137│出租开发产品20│138│周转房21│139│待摊费用22│141│长期投资23│151│固定资产25│156│固定资产清理26│159│固定资产购建支出27│161│无形资产28│171│递延资产29│181│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30│201│短期借款31│202│应付票据33│204│预收账款34│209│其他应付款35│211│应付工资36│214│应付福利费37│221│应交税金38│223│应付利润39│229│其他应交款40│231│预提费用41│241│长期借款42│251│应付债券43│261│长期应付款││三、所有者权益类44│301│实收资本45│311│资本公积46│313│盈余公积47│321│本年利润48│322│利润分配││四、成本类49│401│开发成本50│407│开发间接费用││五、损益类 51│501│经营收入53│503│销售费用54│504│经营税金及附加55│511│其他业务收入56│512│其他业务支出57│521│管理费用58│522│财务费用59│531│投资收益60│541│营业外收入61│542│营业外支出━━━┷━━━┷━━━━━━━━附注:篇二:XX最新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目录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 (4)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财务预算编制与审批 (4)第三章预算管理 (5)第四章罚则 (6)财务专项管理制度......................................................... . (7)第一章总则......................................................... .7第二章财务会计报表管理 (7)第三章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 (8)第四章纳税筹划管理 (8)第五章财务人员报告制度 (8)第六章工资薪酬管理 (9)第七章罚则 (10)成本控制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制度 (11)第一章总则 (11)第二章管理范围及要求 (11)第三章管理流程 (16)第四章罚则 (17)费用管理制度......................................................... . (20)第一章总则 (20)第二章费用审批的一般原则 (21)第三章费用报销的一般要求 (21)第四章差旅费管理 (22)第五章业务招待费用管理 (25)第六章其他费用 (26)第七章费用控制 (27)第八章罚则 (27)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28)第一章总则 (28)第二章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28)第三章会计电算化要求内容 (32)第四章罚则 (34)内部稽核审计管理制度 (3)5第一章总则.........................................................35第二章职责和范围 (35)第三章审计的方式 (36)第四章审计的程序 (36)第五章对被审计单位的要求 (37)第六章审计结论的汇报 (37)第七章罚则 (37)销售流程中的财务管理制度 (38)第一章总则 (3)8第二章销售收款的管理 (38)第三章应收销售款的管理 (39)第四章按揭款的管理 (40)第五章销售产品的管理 (41)第六章罚则 (42)资金管理制度......................................................... . (43)第一章总则.........................................................43第二章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43)第三章现金管理 (44)第四章银行存款的管理 (45)第五章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 (46)第六章备用金、借款的管理 (47)第七章资金计划管理 (47)第八章监督检查 (48)第九章罚则 (49)附件:公司各类资金审批权限一览表 (50)第十章附则 (51)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以财务预算为手段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控制力充分合理运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是公司绩效考核的核心依据之一第二条分类及适用范围年度预算、季度预算、月度预算、专项预算(项目预算、采购预算等)第三条批准及实施机构财务管理中心负责组织财务预算的编制及实施年度财务预算、月度财务预算由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同意后下达执行第二章财务预算编制与审批第一条年度财务预算一、公司采用自上而下的零基预算模式总经理办公会于每年12月15日前下达下年度工作计划大纲各职能部门根性据此指导年度预算与工作计划的制订二、各职能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度工作计划大纲按照财务管理中心的编制要求(以通知形式下达)合理预测并编制本部门下年度财务预算形成下年度《资金收支年度计划》资金收支年度计划应分项列具收支项目及金额收入包括融资流入、销售收入、租赁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所有现金流入支出包括工资、奖金、员工福利、办公费用、车辆费用、工程支出、广告费、业务费、固定资产支出、税负支出、归还借款支出、财务费用、投资预算等所有现金流出在每年1月1日以前经各中心总监签字后报送财务管理中心三、财务管理中心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度工作计划大纲精神及各职能部门提交的年度预算从公司全局的角度对年度计划的资金进行综合平衡和审核并提出调整修改建议形成年度财务预算四、每年1月25日前财务管理中心将年度预算提交计划管理中心五、每年1月28日前本年度财务预算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通过并经集团总裁签发后由财务管理中心组织实施六、如果总经理办公会对年度财务预算有调整各有关部门则再按上述程序提交调整预算第二条月度财务预算一、各职能部门在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的同时集合部门工作计划和其他相关情况编制月度财务预算要点二、部门月度财务预算由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要点进行详细分解编制《资金预算表》及附注说明形成月度预算三、月度预算经部门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于每月28日17点以前将下月预算提交财务管理中心四、财务管理中心根据年度财务预算、公司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预期)公司资金状况等综合考虑汇总并审核月度财务预算五、财务管理中心于每月30日下午17点以前将下月预算交计划管理中心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下达执行第三章预算管理第一条管理原则与功能一、年度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得变更二、预算具有平衡资金、控制开支、开源节流等约束功能各职能部门必须全面执行三、财务预算下达后提交集团财务管理中心备案并作为月度、年度考核和监察的依据第二条财务预算调整一、每年六月份总经理办公会对本年度财务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经公司总经理签发后调整生效二、年度预算非下列原因不得调整:1、国家重大政策性因素导致预算不能实现;2、因公司经营战略变化和调整导致预算改变;3、财务预算制定时不可预见性的重大因素导致预算需要调整;4、集团总裁决定;三、月度预算调整1、月度预算根据实际情况经财务管理中心审核和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同意后可在各月度内进行调节2、月度预算累计调整不得突破年度预算篇三: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房地局:为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我部配合财政部制定了《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补充规定(试行)》现将财政部《关于物业管理企业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会字[1999]44号)转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我部综合财务司反映二○○○年一月五日附:财政部关于物业管理企业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会字[1999]44号)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了规范和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现就物业管理企业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指物业管理企业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业管理企业二、物业管理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再按照“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补充规定(试行)”执行(见附件)三、本通知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附件: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补充规定(试行)一、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第204号科目预收账款1.本科目核算企业按合同规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预收款项如企业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公共卫生清洁、公用设施的维修保养和保安、绿化等预收的公共性服务费等2.企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预收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入实现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有关单位和个人补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退回多付的款项作相反会计分录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公司也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本科目3.本科目应按有关单位和个人设置明细账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预收的款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应由有关单位和个人补付的款项第205号科目代收款项1.本科目核算企业因代收代交有关费用等应付给有关单位的款项如代收的水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企业受物业产权人委托代为收取的房租等也在本科目核算2.企业收到代收的各种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交给有关单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取代办手续费等服务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科目3.本科目应按代收代交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4.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代收款项第209号科目其他应付款1.本科目核算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入住时或入住后准备进行装修时企业向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收取的可能因装修而发生的毁损修复、安全等方面费用的保证金等2.发生的各种应付、暂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本科目应按债权人或应付、暂收款项的类别设置明细账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其他应付款第281号科目代管基金1.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委托管理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2.企业收到代管基金时借记“银行存款--代管基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收到银行计息通知属于代管基金存款的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代管基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有偿使用产权属全体业主共用的商业用房和共用设施设备应负担的有关费用如租赁费、承包费、有偿使用费等应按受益对象借记“经营成本”、“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代管基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应分别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由本企业承接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任务的实际发生的工程支出借记“物业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有关科目;工程完工其工程款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进行转账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科目;结转已完物业工程成本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物业工程”科目由外单位承接大修任务的工程完工其工程款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与承接单位进行结算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本科目应按单幢房屋设置明细账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代管基金的结余第411号科目物业工程1.本科目核算企业承接物业工程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企业对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管理用房、商业用房进行装饰装修发生的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2.企业承接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工程发生的各项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科目工程完工其工程款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进行转账借记“代管基金”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科目;结转已完物业工程成本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对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管理用房、商业用房时装饰装修发生的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有关科目工程完工结转成本借记“递延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3.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帐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5.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增设相应的科目第501号科目经营收入1.本科目核算企业在物业管理(主营业务)活动中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等劳务而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和物业大修收入物业管理收入是指企业向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收取的公共性服务费收入、公众代办性服务费收入和特约服务收入物业经营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如房屋出租收入和经营停车场、游泳池、各类球场等公用设施收入物业大修收入是指企业接受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委托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大修取得的收入2.企业取得的各项收入应按下列原则确认:企业应当在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物业大修收入应当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企业为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双方签订付款合同或协议的应当根据合同或者协议所规定的付款日期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3.企业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公共性服务、公众代办性服务以及特约服务而取得的物业管理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经营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物业经营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承接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工程工程完工其工程款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进行转账借记“代管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4.本科目应按经营收入的种类设置明细账如“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等其中“物业管理收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管理需要按照物业管理收入的组成内容(如来源渠道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5.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第502号科目经营成本1.本科目核算企业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物业大修等应结转的经营成本企业所属物业管理单位在经营中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水电费、取暖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通讯费、交通运输费、租凭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护费、保安费、绿化维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费用等间接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2.企业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公共性服务、公众代办性服务及特约服务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记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应付账款”等科目企业经营物业应付给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租凭费、承包费等直接记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代管基金”或“应付账款”科目月份终了企业应及时结转已完物业工程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物业工程”科目3.本科目的明细核算应与经营收入的明细核算相对应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第511号科目其他业务收入1.本科目核算企业除主管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房屋中介代销手续费收入、材料物资销售收入、废品回收收入、商业用房经营收入及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商业用房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利用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商业用房、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开办健身房、歌舞厅、美容美发商店、饮食店等经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与主营业务收入确认原则相同2.企业取得的各项其他业务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3.本科目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如“房屋中介代销手续收入”、“物资销售收入”、“废品回收收入”、“商业用房经营收入”等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第512号科目其他业务支出1.本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2.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工资”、“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代管基金”等科目3.本科目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如“房屋中介代销手续费支出”、“物资销售成本”、“废品回收成本”、“商业用房经营支出”等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二、会计报表的编制说明1.在资产负债表“住房周转金”项目下增设“代管基金”项目反映企业接受委托管理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的结余本项目应根据“代管基金”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2.“物业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反映3.“代收款项”科目的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负债”项目中反映。
公司资金调拨和内部往来管理流程手册

资金调拨及内部往来管理流程手册编制人:授权人:版本:生效日期:此手册仅供××使用和参考,未经××授权和许可,不得外传。
目录1定义与范围.............................................. 2职能说明................................................ 3资金调拨及内部往来管理运作分类..........................第二部分业务流程...........................................1资金流量管理............................................流程图...............................................管理方法.............................................流程描述............................................. 2银行账户管理............................................流程图...............................................管理方法.............................................流程描述............................................. 3资金上划................................................流程图...............................................管理方法.............................................流程描述............................................. 4资金下拨................................................流程图...............................................管理方法.............................................流程描述............................................. 5内部往来管理............................................流程图...............................................管理方法.............................................流程描述.............................................第三部分附件...............................................附件1内部制度索引......................................... 资金审批权限表............................................... 资金上划方案................................................. 附件2新增/改进单据索引.................................... 银行帐户登记表............................................... 资金划拨情况汇总............................................. 日常资金需求预测............................................. 资金调拨单................................................... 资金审批单................................................... 内部往来报单.................................................附件3内部管理报告......................................... 资金流转报告................................................. 附件4主要业绩考核指标样本汇总...............................第一部分 概述1定义与范围定义本流程所涉及的资金管理,是指对集团内部资金的划拨和流量的控制,不涉及资金运用管理及对外的资金收付管理。
财务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在这个知识竞争的年代,办公自动化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工作方式,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在不断修订更新,希望通过部门培训可以及时更新和提升部门人员财务知识,达到增强整个部门专业素质,提高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培训对象全部财务部门人员三、培训组织形式采取内部理论培训与外部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四、培训内容分类主要培训内容分为业务类培训、管理类培训、综合类培训,具体培训《2015年度培训计划表》。
五、培训的时间安排和要求 1、常规培训课程每月一次2、对于培训学习,要求部门全体员工都能认真对待,准时参加,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并尽可能的做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通过培训提高财务部每位员工的业务能力、拓宽知识层面,做个全面发展的财务人员。
3、财务例会.每月三次,总结工作、计划工作、同时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六、现就目前情况,提出以下初步构想: 一、理顺工作思路,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1、搭建酒店财务组织构架,明确岗位及职责.岗位职责:财务经理: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负全面责任,记录经济业务,组织会计核算;登记帐簿;对帐,结帐;编制财务报表。
出纳:负责现金收讫,登记日记帐等.库管员:管理财产物资,及时提供购销存情况。
2、健全和完善财务制度。
在原有财务制度的基础上,根据酒店财务核算的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人员核算管理,制定完善内部财务规章制度,使会计工作有一个更加规范、完善的制度环境.3、规范建立财务档案,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收集整理好以前财务档案,进行合理分类,整齐化一,归档存查,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严密性,以便核查方便。
二、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目前,财务部半数人员为新进人员,必须规范人员管理,稳定财务队伍。
以强化财务人员教育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财务部人员整体素质,扎扎实实的把全公司的财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从下几方面入手:1、稳定增强财务队伍.对现有财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坚持“试用"观念,坚持选拔引纳优秀的财务人员加入队伍,实行优胜劣汰,增强公司财务队伍的实力,为全公司的经营稳定打牢基础。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目录第1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资金.............................................................................................1.1 资金与授权批准控制.....................................................................................................1.1.1 资金支付业务流程...........................................................................................1.1.2 资金授权审批流程...........................................................................................1.2 现金和银行存款控制.....................................................................................................1.2.1 借出款项审批流程...........................................................................................1.2.2 银行账户核对流程........................................................................................... 第2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采购.............................................................................................2.1.请购审批与预算控制.....................................................................................................2.1.1 请购审批业务流程...........................................................................................2.1.2 采购预算业务流程...........................................................................................2.2 采购与采购验收控制.....................................................................................................2.2.1 采购业务招标流程...........................................................................................2.2.2 供应商的评选流程........................................................................................... 第3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存货.............................................................................................3.1 存货与授权批准控制.....................................................................................................3.1.1 存货采购请购流程...........................................................................................3.1.2 存货采购管理流程...........................................................................................3.2 存货验收与保管控制.....................................................................................................3.2.1 外购存货验收流程...........................................................................................3.2.2 存货存放管理流程........................................................................................... 第4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销售.............................................................................................4.1 销售与授权审批控制.....................................................................................................4.1.1 销售业务审批流程...........................................................................................4.1.2 销售定价业务流程...........................................................................................4.2 销售发货与合同控制.....................................................................................................4.2.1 销售发货业务流程...........................................................................................4.2.2 赊销业务管控流程........................................................................................... 第5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工程项目.....................................................................................5.1 工程项目与授权批准控制.............................................................................................5.1.1 工程项目业务流程...........................................................................................5.1.2 工程项目审批流程...........................................................................................5.2 工程项目评价与发包控制.............................................................................................5.2.1 项目评价分析流程...........................................................................................5.2.2 项目发包控制流程........................................................................................... 第6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固定资产.....................................................................................6.1 资产管理与审批控制.....................................................................................................6.1.1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6.1.2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审批流程...........................................................................6.2 资产取得与验收控制.....................................................................................................6.2.1 固定资产请购流程...........................................................................................6.2.2 固定资产租赁流程........................................................................................... 第7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无形资产.....................................................................................7.1 无形资产审批与业务控制.............................................................................................7.1.1 外购资产请购审批流程...................................................................................7.1.2 无形资产业务流程...........................................................................................7.2 资产取得与验收控制.....................................................................................................7.2.1 无形资产投资预算流程...................................................................................7.2.2 无形资产交付验收流程................................................................................... 第8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长期股权投资.............................................................................8.1 长期股权管理与审批控制.............................................................................................8.1.1 长期股权投资管理流程...................................................................................8.1.2 投资项目减值准备审批流程...........................................................................8.2 投资分析与决策控制.....................................................................................................8.2.1 投资评估分析流程...........................................................................................8.2.2 投资决策审批流程........................................................................................... 第9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筹资.............................................................................................9.1 筹资与授权审批控制.....................................................................................................9.1.1 筹资业务管理流程...........................................................................................9.1.2 筹资授权批准流程...........................................................................................9.2 筹资决策与审批控制.....................................................................................................9.2.1 筹资决策管理流程...........................................................................................9.2.2 重大筹资方案审批流程................................................................................... 第10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预算...........................................................................................10.1 预算与授权批准控制...................................................................................................10.1.1 预算工作业务流程.........................................................................................10.1.2 预算业务授权流程.........................................................................................10.2 预算编制与审批控制...................................................................................................10.2.1 预算编制业务流程.........................................................................................10.2.2 预算草案编报流程......................................................................................... 第11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成本费用...................................................................................11.1 成本费用核算与控制...................................................................................................11.1.1 成本费用核算流程.........................................................................................11.1.2 成本费用控制流程.........................................................................................11.2 成本费用目标与预测控制...........................................................................................11.2.1 成本费用目标确定流程.................................................................................11.2.2 成本费用预测方案制定流程 ......................................................................... 第12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担保...........................................................................................12.1 担保与评估审批控制...................................................................................................12.1.1 担保业务管理流程.........................................................................................12.1.2 担保业务风险评估流程.................................................................................12.2 担保监督与披露控制...................................................................................................12.2.1 担保项目跟踪监督流程.................................................................................12.2.2 担保项目信息披露流程................................................................................. 第13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合同...........................................................................................13.1 合同与审批控制...........................................................................................................13.1.1 合同管理流程.................................................................................................13.1.2 合同谈判流程.................................................................................................13.2 合同订立登记控制.......................................................................................................13.2.1 合同签订流程.................................................................................................13.2.2 合同登记流程................................................................................................. 第14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业务外包...................................................................................14.1 业务外包与审批控制...................................................................................................14.1.1 核心业务外包申请流程.................................................................................14.1.2 非核心业务外包申请流程.............................................................................14.2 项目计划及资质控制...................................................................................................14.2.1 项目计划书审核流程.....................................................................................14.2.2 承包方资质审查流程..................................................................................... 第15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对子公司的控制.......................................................................15.1 对子公司业务层面的控制...........................................................................................15.1.1 子公司重大投资审核流程.............................................................................15.1.2 子公司投资项目评估流程.............................................................................15.2 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控制.......................................................................................15.2.1 母子公司合并抵销分录编制流程.................................................................15.2.2 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流程................................................................. 第16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16.1 财务报告编制准备及其控制.......................................................................................16.1.1 年度财务报告方案编制流程.........................................................................16.1.2 重大影响交易会计处理流程.........................................................................16.2 财务报告编制及其控制...............................................................................................16.2.1 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流程.................................................................................16.2.2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变更流程................................................................. 第17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人力资源...................................................................................17.1 人力资源规划与需求控制...........................................................................................17.1.1 战略规划业务流程.........................................................................................17.1.2 员工需求分析流程.........................................................................................17.2 人员招聘培训与离职控制...........................................................................................17.2.1 职位分析流程.................................................................................................17.2.2 招聘管理流程................................................................................................. 第18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信息系统...................................................................................18.1 信息系统与审批控制...................................................................................................18.1.1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流程.................................................................................18.1.2 重要信息系统政策制定流程.........................................................................18.2 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18.2.1 信息系统自行开发流程.................................................................................18.2.2 信息系统开发招标流程................................................................................. 第19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衍生工具...................................................................................19.1 衍生工具与审批控制...................................................................................................19.1.1 衍生工具业务审批流程.................................................................................19.1.2 衍生工具业务风险评估流程.........................................................................19.2 衍生工具交易与监督检查控制...................................................................................19.2.1 衍生工具交易记录审查流程.........................................................................19.2.2 衍生工具交易检查执行流程......................................................................... 第20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企业并购...................................................................................20.1 企业并购与审批控制...................................................................................................20.1.1 潜在并购交易审核流程.................................................................................20.1.2 并购交易管理控制流程.................................................................................20.2 并购交易准备与控制...................................................................................................20.2.1 并购意向书编制流程.....................................................................................20.2.2 并购意向书审核流程..................................................................................... 第21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关联交易...................................................................................21.1 关联方界定及其控制...................................................................................................21.1.1 关联方名录编审流程.....................................................................................21.1.2 关联交易记录审查流程.................................................................................21.2 关联交易与披露控制...................................................................................................21.2.1 重大关联交易审核流程.................................................................................21.2.2 关联交易事项询价流程................................................................................. 第22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内部审计...................................................................................22.1 审计与检查汇报控制...................................................................................................22.1.1 内部审计流程.................................................................................................22.1.2 后续审计流程.................................................................................................22.2 审计督导与质量控制...................................................................................................22.2.1 内部审计督导流程.........................................................................................22.2.2 自我质量控制流程.........................................................................................第1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资金1.1 资金与授权批准控制1.1.1 资金支付业务流程1.资金支付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资金支付业务流程控制表1.1.2 资金授权审批流程1.资金授权审批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资金授权审批流程控制表1.2 现金和银行存款控制1.2.1 借出款项审批流程1.借出款项审批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借出款项审批流程控制表1.2.2 银行账户核对流程1.银行账户核对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银行账户核对流程控制表第2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采购2.1 请购审批与预算控制2.1.1 请购审批业务流程1.请购审批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请购审批业务流程控制表2.1.2 采购预算业务流程1.采购预算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采购预算业务流程控制表2.2 采购与采购验收控制2.2.1 采购业务招标流程1.采购业务招标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采购业务招标流程控制表2.2.2 供应商的评选流程1.供应商的评选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供应商的评选流程控制表第3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存货3.1 存货与授权批准控制3.1.1 存货采购请购流程1.存货采购请购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存货采购请购流程控制表3.1.2 存货采购管理流程1.存货采购管理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存货采购管理流程控制表3.2 存货验收与保管控制3.2.1 外购存货验收流程1.外购存货验收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外购存货验收流程控制表3.2.2 存货存放管理流程1.存货存放管理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存货存放管理流程控制表第4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销售4.1 销售与授权审批控制4.1.1 销售业务审批流程1.销售业务审批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销售业务审批流程控制表4.1.2 销售定价业务流程1.销售定价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销售定价业务流程控制表4.2 销售发货与合同控制4.2.1 销售发货业务流程1.销售发货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销售发货业务流程控制表4.2.2 赊销业务管控流程1.赊销业务管控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赊销业务管控流程控制表第5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工程项目5.1 工程项目与授权批准控制5.1.1 工程项目业务流程1.工程项目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工程项目业务流程控制表5.1.2 工程项目审批流程1.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控制表5.2 工程项目评价与发包控制5.2.1 项目评价分析流程1.项目评价分析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项目评价分析流程控制表5.2.2 项目发包控制流程1.项目发包控制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项目发包控制流程控制表第6章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固定资产6.1 资产管理与审批控制6.1.1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1.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风险控制图2.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控制表。
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公司财务管理,规范公司财务行为,保护公司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现代公司制度建设,根据《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特点,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员工。
3.财务管理体制公司财务活动由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由财务部统一管理,财务独立核算制度。
各级领导和员工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建立财务决策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为最终财务目标。
各部门严格遵守财务管理规定,财务部认真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开展经营活动,保证资金高效运转。
4、资金筹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或者转增资本。
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后留存公司的部分,以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
若取得的贷款贴息等财政资金,作为公司收益处理。
筹集资金,应当按规定核算和使用,尽量使其保值、增值,并诚信履行合同,依法接受监督。
公司应该加强对长短期借款的管理,建立长短期借款台账,据实登记每笔借款的贷款单位名称、借入金额、借款日期、还款日期和借款利率等事项。
及时计算应计利息,准确反应利息支出。
5、资产营运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等原则和经营需要,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并实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取得的各项收入须全部交到公司财务,及时入账,任何部门、任何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以任何形式截流或者挪用。
货币资金的使用和流动资产处理须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经有关领导签字,否则不得支付和处理。
库存现金一般不超过10000元,过多及时存入银行。
一切现金往来,须收付有凭据。
严禁将公款存入私人账户。
对发生的业务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每日盘点现金,确保账实相符,会计每月终要会同出纳盘点现金库存一次,月末与总账核对,保证账账相符。
出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支付大额工程款、材料款一律转账不支付现金。
舞蹈资产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舞蹈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舞蹈行业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与舞蹈相关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舞蹈设备、服装、道具、场地等。
第三条舞蹈资产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二)安全性原则:确保资产安全,防止资产损失和浪费;(三)效益性原则: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四)公开透明原则:资产信息应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二章资产购置第四条舞蹈资产购置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预算编制,确保购置的资产符合实际需求。
第五条资产购置程序:(一)提出购置申请,包括购置理由、预算、用途等;(二)审批: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单位领导审批;(三)采购:按照审批结果进行采购,确保采购过程公开透明;(四)验收:购置的资产到货后,由相关部门组织验收,确保资产质量。
第三章资产使用第六条舞蹈资产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一)资产使用人应熟悉资产性能和使用方法,确保正确使用;(二)资产使用过程中,应爱护资产,防止损坏;(三)资产使用人应定期对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资产处于良好状态;(四)资产使用人应遵守资产使用期限,不得超期使用。
第七条资产使用情况应定期向财务部门报告,包括资产使用情况、损耗情况等。
第四章资产处置第八条舞蹈资产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理评估:处置前应对资产进行合理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二)公开透明:处置过程应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三)优先考虑内部处置:优先考虑内部处置,确需对外处置的,应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
第九条资产处置程序:(一)提出处置申请,包括处置理由、处置方式等;(二)审批: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单位领导审批;(三)处置:按照审批结果进行处置,确保处置过程公开透明;(四)结算:处置完成后,及时进行财务结算。
第五章资产信息管理第十条舞蹈资产信息应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记录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中泰置业公司财务管理规定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济南中泰置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是公司一切财务事务及资金活动的管理与执行机构,负责公司日常财务管理,筹资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其工作范围和职责主要有:一、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
编制公司各项财务收支计划;审核各项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收回售楼款、清理催收应收款项;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费用报销、税费交纳、银行票据结算、保管库存现金及银行空白票据、按日编报资金日报表;做好公司筹融资工作;处理、协调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间的关系,依法纳税。
二、负责公司会计核算工作。
遵守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财经法规,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年度、季度、月份会计报表;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明细账、分类账、辅助账,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做到日清月结,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证相符;管理好会计档案。
三、负责公司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
设置成本归集程序和成本核算账表,做好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收集登记汇总各项成本数据资料,及时、正确地为成本预测、控制、分析提供资料;按合同、预算、审核支付工程、设备、材料款项,配合工程部等部门做好工程、材料设备款的结算及竣工工程决算;完善各项成本辅助账的设置,健全各项统计数据。
四、建立经济核算制度。
利用会计核算资料,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判断和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五、配合公司内部审计。
根据上述工作范围和职责,为加强财务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一、货币资金的使用范围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人民币存款、外币存款、外埠存款等。
公司日常开支和经济往来以使用现金和支付银行存款为主。
1、公司下列范围的开支可使用现金。
(1)支付员工工资、资金、津贴、补助,劳保福利费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2)支付个人劳务报酬。
(3)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4)结算起点(人民币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如办公费、招待应酬费等。
(5)特殊情况,确需超过结算起点使用现金的,经公司领导签字,可以用现金支付。
2、银行存款的使用范围(1)公司发生的同城经济往来,除按规定可以使用现金的以外,均以转账支票结算。
(2)现金支票仅限于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
(3)异地经济往来,可采用汇票、电汇、信用卡、外埠存款等多种结算形式。
二、提存和领用1、现金必须由出纳人员办理提存。
需要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应由出纳人员填写"支票领用单",注明提取现金的金额,由公司财务负责人批准。
出纳人员填写现金支票,加盖有关财务印章及授权领导的个人签字,到银行提取现金。
2、领用转账支票,必须按照规定内容填写"支票领用单",由经办人签字、部门经理签字、总经理签字、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后领用。
领用人3个工作日内须将对方收款凭证交回出纳人员办理报销手续。
3、签发支票,必须按规定将各项内容填写齐全。
遇有特殊情况,在签发支票时无法确定付款金额,经请示可签发限额支票,并由业务经办人员督促收款人即时填写支票金额,并核查是否与存根及收款凭证金额相等。
4、需办理电汇、汇票的经济业务,应填写"用款申请单",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审批后,交财务部办理付款。
三、报销及支付款程序1、支付工程材料设备款,须按照有关协议或合同结算。
经办人应填写“工程付款申请”,由部门负责人签字、总经理签字、财务负责人签字、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需领用支票的,还应同时填写"支票领用单",由财务部按照有关协议合同审核后付款。
经办人取得对方发票或收据应及时到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前次支付的工程款未办理报销手续的,不得继续支付。
2、正常的费用成本报销。
按照公司《费用管理制度》执行。
3、凡属于工资、奖金、津贴、补助、劳务报酬范围内领取现金的,出纳人员应根据有关批件付款。
4、员工因公需借用备用金,应填写"现金借款单"并签字,同时附上本次借款经领导批准的“费用申请单”,由部门负责人签字、财务负责人签字,出纳付款。
所借备用金分为两种:一种为“常用备用金”,即规定限额,借款人每次报销后出纳将备用金差额补齐;另一种为“临时性备用金”,借款人办理完业务后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归还或办理报销手续,结清备用金。
5、出纳人员要严格按规定的手续办理报销付款,不符合规定的不予支付,对已报销付款的原始单据,要逐一加盖"付讫"戳记。
四、外币资金的管理1、公司发生的外币业务,其核算方法按照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办理。
2、各项外币资金的收付及存放应遵守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资金管理制度进行。
五、货币资金管理纪律1、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为20000元。
2、建立现金日记账及备查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记载收付业务,账目日清日结,账款相符,及时处理银行未达账项。
3、为便于及时了解资金变动情况,出纳人员应当每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表,每月编制资金收支流量表,报送总经理及有关负责人。
4、不准挪用现金和用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5、不许签发空头支票与远期支票,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6、财务负责人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情况,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情况。
7、违反规定领用、保管、使用货币资金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
8、现金的存取均由出纳负责办理。
大额现金存取,财务部派人陪同并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安排车辆,以保证安全。
第二章银行账户管理规定一、银行账户是指公司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辅助账户、临时账户、信用卡和存折账户、外埠账户等。
二、银行账户的开设须经总经理和董事长审批,由公司财务部统一办理,任何人不准私开银行账户。
三、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必须由负责该账户核算的会计人员专人管理。
要及时、正确地记载与银行的往来业务,遵守银行账户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有关银行票据保管和使用制度,自觉接受银行对账户使用情况的检查。
四、银行账户只限本公司使用,不准出租、出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严禁利用银行账户搞非法活动和利用银行账户套取银行信用。
五、银行账户需变更、合并或撤销时,按开设账户的审批权限报批。
撤销合并账户必须由分管人员与开户银行核对存、贷业务,余额全部无误,方可办理。
第三章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资产管理制度一、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工程款、应收销货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预付购货款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按照实际发生额记账,并按照往来户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二、存货包括主要材料、设备、低值易耗品、在建开发产品、开发产品、分期收款开发产品等。
临时出租房、周转房视同存货。
存货的核算,一般采用永续盘存制。
(一)材料和设备应按实际成本计价,购入的材料设备要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运输机构的提货单,银行的结算凭证和运费账单等,办理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两方面的手续。
材料、设备的日常收发,都应当根据"设备及材料入库单"、"设备及材料调拨单"办理手续。
材料、设备的保管部门和会计部门应同时设置明细分类账,根据入库单和调拨单逐笔登记,并计算结存金额。
各种材料、设备分批次购进、分批领用时,应确定每一批次的单价计算实际成本。
拨给工程承包单位抵作预付工程款和备料款的材料、设备,除在"设备及材料调拨单"上注明实际成本价格外,还应注明预算价格,作为与工程单位结算工程款的依据。
(二)低值易耗品是指在劳动生产资料中,除了列作固定资产核算的以外,使用期间较短、价值较小的工具、器具,以及开发经营管理中使用的物品,包括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保用品等。
按照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应设置"低值易耗品备查簿",规范列入低值易耗品核算的物品,购入低值易耗品按工具、器具、管理用具分类,凡单位价值在50元以上,使用期限不满一年的劳动资料和开发经营用主要设备,以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不超过两年的非开发经营用设备,都划归为低值易耗品。
凡购入新的低值易耗品,财务部门除按照规定审批权限支付款外,还应按照低值易耗品的保管(使用)部门、类别、品名,设置有数量、有金额的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低值易耗品在被领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摊销。
对那些价值不大或易破损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即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记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在用低值易耗品,应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三)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盘点,盘存数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当查明原因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第四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及建筑物、运输设备、机械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二、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固定资产分为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包括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运输设备、施工机械、办公管理设备、其他固定资产、非开发经营用固定资产。
根据以上分类,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同时,还应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记载固定资产名称、分类方法、使用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经董事会批准备案,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如需变更,仍然按照上述程序执行,并在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
三、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
四、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按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的分类折旧年限表确定。
计提折旧额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估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和使用年限计算确定。
残值率按原值的5%计算。
五、固定资产折旧按月提取,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六、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计入有关费用。
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待摊或者预提的办法。
七、固定资产的购建、出售、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等,都应办理会计手续,并进行明细核算。
八、为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必须健全资产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每年至少一次,盘存数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当于查明原因后及时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