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讲(2)

合集下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发展和教育方面的心理特征、过程和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情感、认知和身体等方面。

本文将从该学科的历史、理论和应用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儿童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以及教育对其发展的影响。

这些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20世纪上半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理论也逐渐形成,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他提出了认知结构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通过不断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的环境和经验,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

这个理论不仅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除了认知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也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社会发展方面,亨利·温曼提出了父母-儿童关系的理论,认为父母与儿童的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情感发展方面,爱德华·斯普林格提出了情感的阶层理论,认为个体在情感发展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从基本的需求满足到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这些理论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了指导和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他们还可以通过了解个体的情感发展水平来建立积极的教育关系。

此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为教育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例如,教育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教育政策,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总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发展和教育方面的心理特征、过程和问题的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共23张PPT)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共23张PPT)
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
•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 1.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 • 2.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
•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 1.什么是观察法。
•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 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 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
•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 形成期:1882-一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 实验法、观察法 杜威 斯特恩
• 演变期:一战-二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
• 流派多 刊物大量发行 逐渐走向成熟 皮亚杰 格塞尔
• 发展期:二战-至今
•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 “儿童”
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 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 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 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 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 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 2.观察法的种类 • (1)长期观察法与定期观察法 • (2)全面观察法与重点观察法 • (3)观察法实施要求
发展与教 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 教育心理


• 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具有自然学的
性质又具有社会学的性质
•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
• 诞生背景:适应社会发展与心理学自身的 发展需求。
• 1.社会发展:
• 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
—教育(遵循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 1962年,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心理发展)-试卷2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心理发展)-试卷2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心理发展)-试卷2(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下列持有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霍尔√B.华生C.皮亚杰D.维果茨基解析:2.下列持有个体心理发展的外烁论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霍尔B.华生√C.皮亚杰D.维果茨基解析:3.下列持有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霍尔B.华生C.皮亚杰D.维果茨基√解析:4.下列持有个体心理发展的建构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霍尔B.华生C.皮亚杰√D.维果茨基解析:5.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

(分数:2.00)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解析:6.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

(分数:2.00)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解析:7.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 )。

(分数:2.00)A.场独立B.场依存√C.冲动型D.沉思型解析:8.下列不属于雷诺的六维理论的类别的是( )。

(分数:2.00)A.知觉偏好B.感觉定向√C.物理环境偏好D.认知方式解析:9.适合于自己看书和做笔记进行学习,而不适合于教师的讲授和灌输的学习者属于( )。

(分数:2.00)A.视觉型学习者√B.听觉型学习者C.动觉型学习者D.触觉型学习者解析:10.在外语的学习中,喜欢多听多说,而不太关心具体单词的拼写或者句型结构的学习者属于( )。

(分数:2.00)A.视觉型学习者B.听觉型学习者√C.动觉型学习者D.触觉型学习者解析:11.喜欢接触和操作物体,对于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的学习者属于(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目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二、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一、华生的生平二、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三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生平二、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四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维果斯基的生平二、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一、朱智贤的生平二、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遗传、成熟与环境关系一、遗传及其作用二、成熟及其作用三、环境及其作用四、遗传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三、知识的领会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第三节心理发展的动力一、心理发展动力的几种观点二、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第四节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实质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四、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的概述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二、婴幼儿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婴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动作)的发展第三节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章小学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小学生发展的概述一、小学生的生理发展二、小学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小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初中生发展的概述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二、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三、初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七章高中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高中生发展的概述一、高中生的生理发展二、高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三、高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高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高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八章个别差异第一节个别差异的概述一、什么是个别差异二、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三、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第二节超常儿童一、什么是超常儿童二、关于超常儿童的主要研究三、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四、超常儿童的诊断五、超常儿童的成长与教育第三节智力落后儿童一、什么是智力落后二、智力落后的诊断与分类三、智力落后的成因四、智力落后的预防和教育第九章学习概论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学习二、学习的分类三、学习过程的模型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二、学习的认知理论三、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第三节影响学习的条件一、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二、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第十章认知领域的学习第一节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学习阶段一、知识与技能的划分和广义知识的分类的对应关系二、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加涅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的对应关系三、广义知识的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第二节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分类三、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条件第三节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二、智慧技能的学习第四节学习策略一、什么是学习策略二、元认知三、学习策略的分类四、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五、影响学习策略的学习条件六、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第十一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动作技能的概述一、什么是动作技能二、动作技能的特征三、动作技能的分类第二节动作技能的习得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二、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三、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第三节动作技能的保持一、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二、影响动作技能保持的因素第四节学习的迁移一、什么是学习的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种类三、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四、现代的学习迁移理论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二、品德的结构第二节品德理论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三、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形成和品德不良的转化一、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二、品德不良的转化第十三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概述一、什么是动机二、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动机的认知理论二、动机的人本理论(人本主义动机理论)三、动机的强化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变化一、学习动机的形成二、学习动机的变化第四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一、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三、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四、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五、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六、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第十四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一、教书的角色二、育人的角色三、管理的角色四、代理的角色五、研究的角色第二节教师的人际关系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三、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第三节教师的品质一、教师的教育能力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三、教师的教育机智第十五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学业成绩测量与评价的概述一、测量、测验与评价二、学习测量与评价三、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功能第二节学习测验的类型一、教师自编测验二、标准化测验第三节测验的质量分析一、测验项目的质量分析二、测验整体的质量分析第四节学习评价的类型一、诊断性学习评价二、形成性学习评价三、终结性学习评价四、三类学习评价的比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III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品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品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领域中,深入探讨教材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部分。

详细内容将包括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如皮亚杰理论;儿童注意力、记忆、语言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设计适宜教育活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并描述儿童认知发展基本理论,掌握儿童在注意、记忆、语言及问题解决方面特点,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育实践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并内化不同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重点是儿童注意力和记忆力培养策略,以及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幼儿园课堂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儿童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并思考其背后心理发展因素。

2. 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并讨论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特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根据儿童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教学小游戏。

5. 课堂讨论(10分钟):每组分享设计成果,全班讨论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六、板书设计儿童认知发展主要理论注意力、记忆力、语言、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特点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年龄段儿童,设计一个旨在提高其注意力或记忆力教学活动,并说明理论依据。

答案示例:为56岁儿童设计一个配对游戏,通过图片和单词配对提高其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理论依据为皮亚杰象征性游戏阶段理论。

2.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实际教育案例,探讨其依据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

答案示例:分析某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通过使用教具和实物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概念,依据为维果茨基近端发展区理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特别是学生对于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理解程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1.1.阐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答: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1)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①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②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

①探索不同年龄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②探索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心理规律。

(3)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试阐述维果斯基有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

答: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另一种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

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

2.3.论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朱智贤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①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②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④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3)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4)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首先,要组织与心理学有关的多学科专家来进行研究;其次,在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要适当招收一些其他学科毕业而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

最后,要形成一个有统一学术思想的心理学派。

3.1.论述遗传、成熟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1,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个体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提供有效的干预和支持非常重要。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发展。

从出生开始,婴儿逐渐发展出头部控制、坐立、爬行、行走等运动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身体发育逐渐完善,运动技能和体能也不断提高。

同时,个体的大脑也在发展过程中发生重要的变化,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逐渐增强。

发展心理学研究这些生理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了解孩子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认知发展也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从婴儿期到成年期,个体的认知能力会逐渐发展和变化。

通过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在不同阶段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例如,儿童在幼儿期常常以感官直观的方式认识世界,到了学龄期则逐渐发展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了解这些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育者根据儿童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提升教育效果。

情感发展也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个体在不同阶段会经历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变化。

从早期的依恋与接触需要到后期的友谊和恋爱关系,情感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者需要了解情感发展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关系。

社会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个体在不同阶段会逐渐开始参与到社会互动中,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和分工合作。

社会发展的研究关注个体的社会角色、责任感和道德发展等方面。

了解社会发展的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社会学习环境,培养其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和教学。

通过研究学习的心理过程,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第一篇: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第五章《儿童发展的差异与教育》一、名词解释1、认知方式2、场独立型3、场依存型4、气质5、智能二、选择题1、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认知方式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B.性格C.气质D.倾向性3、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型和顺从型B.外倾型和内倾型C.冲动型和沉思型D.辐合型和发散型4、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6、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而有的人则是“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7、安安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

她应该属于()类型。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8、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9、智商(IQ)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10、《水浒传》一书中的林冲应该属于()气质类型。

A.粘液质B.抑郁质C.胆汁质D.多血质11、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12、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13、《红楼梦》一书中的林黛玉应该属于()气质类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2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2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出生后环境的影响
早期经验作用
相对于人类而言,在动物身上进行有关 早期经验的剥夺与早期环境条件的丰富 性研究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动物繁殖与 成长的周期短,因此能较快地看到研究 的结果,也不受人类道德原则的制约。 研究者可以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 度上推断到人类。
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
罗森兹韦格等(Rosenzweig et al.):小鼠生 存环境对大脑发育的比较研究。一组小鼠被 饲养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丰富的环境 条件包括:大的笼子,有小梯、轮子、小箱、 平台等“玩具”。另一组小鼠则置于单调的 环境条件下,每天除了定时有食物供应外, 没有丰富的环境刺激。
被动式相关是父母为孩子提供成 长的环境类型部分受父母自己的 基因影响。另外,由于父母也给 孩子提供了基因,所以儿童所置 身的养育环境与他们自己的基因 也相关。
唤起式(evocative)相关是指 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 用于他的环境因素,也就是说, 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 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
选择性繁殖与白鼠走迷津错误次数
高尔顿的家谱研究
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 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 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 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 育只起引发作用。
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 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 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中选出977 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 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 332人也同样出名。而对照组中是 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属中 只有1个名人。
经验对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第一章,其中包括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1 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1.2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3 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提高学生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

难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的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材料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小组讨论所需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儿童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论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

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评估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包括标准化测试、观察法、访谈法等,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实际操作。

六、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包括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等,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结构。

作业设计:1. 请简述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一个儿童发展的案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二)202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二)202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二)引言概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二)是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本文将以五个大点为主线,分别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学习与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和教育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儿童认知发展1. 传统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区域性发展理论;2. 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3. 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文化背景和社会经验;4. 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5. 儿童认知发展的教育应用:教育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的调整。

二、社会情感发展1. 社会情感的概念和重要性:社会情感与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和自我概念发展的关系;2. 社会情感发展的理论:列维-霍尔茨曼的情感规程理论和别塞尔的情感理论;3.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情感形成、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4. 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和学校教育;5.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教育应用:情感教育的内容和策略。

三、学习与教育1. 学习的定义和过程: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学习;2. 学习理论:联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4. 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励机制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性;5. 教育科技的应用: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及其教育应用的探索。

四、多元智能理论1. 多元智能的概念和起源: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 多元智能的类型: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3. 多元智能的发展和认知特点:不同类型的智能发展存在差异;4. 多元智能的评估和教育应用:多元智能测评工具和教育活动设计;5. 多元智能理论的争议和前景展望。

五、教育评估1. 教育评估的定义和目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 教育评估的类型:初始评估、进行中评估和终结性评估;3. 评估方法和工具:考试、观察、问卷调查和作品评估等;4. 教育评估的问题和挑战: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多元智能的评估;5. 教育评估的改进和未来方向:发展全面评估体系和推广教育大数据应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小学生心理的发展PPT讲义课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小学生心理的发展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小学生心理的发展第01讲小学生发展的概述、小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目录壹小学生发展的概述贰小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叁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小学生发展的概述一、小学生的生理发展(一)身体的发展1.身高,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2.体重,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体重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稳步增长的,同时,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也不明显。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1.脑的重量,学生到达小学末期,脑重已很接近成人,为小学生接受正规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2.大脑皮层额叶,在小学阶段,学生大脑的各部分都不断发展,特别表现在额叶的增大上;3.神经系统的机能(1)神经兴奋与抑制机能进一步加强;(2)抑制性条件反射的发展;(3)兴奋性条件反射的发展;(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关系的转变;(5)左右脑机能不断分化。

二、小学生主导活动的发展(一)学校学习的特点1.学习要超越直接经验;2.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3.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源泉;4.学习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

(二)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这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责任感和义务感发展;2.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心理活动有意性和自觉性发展;3.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和性格形成。

(三)小学生的学习特点1.学习动机(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2)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①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者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学习;②为履行集体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者为集体和组织争光而学习;③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④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勤奋学习。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就从游戏转变为学校学习。

2.学习兴趣(1)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第一,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逐渐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和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第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种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了初步的分化性的兴趣;第三,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较感兴趣,对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第四,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以游戏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感兴趣,中、高年级对这种学习活动的兴趣逐步下降;第五,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五讲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育心理学-第五讲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五讲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熟悉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三)掌握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能力
二、知识点简析
(一)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包括职业定向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紧扣专业发展需要、专门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包括主动性、选择性、批判性、探究性;
3.大学生学习结果的超越性,包括超越原来学习情境、超越原自我水平;
(二)大学生的学习适应
1.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
2.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三、重点难点提示
(一)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
学习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
1.学习方式不适应;
2.学习态度不积极;
3.学习过度焦虑;
(二)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1.建立对专业的信任感;
2.培养专业兴趣;
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展开,详细内容涵盖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学习心理学的关键概念、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的养成、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理论促进儿童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与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分析并指导实际教学活动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有效的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际应用与学习策略的指导。

教学重点: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学习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挂图。

2. 学具:学习手册、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儿童学习活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思考。

2. 理论讲解:a. 简介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确各阶段特点。

b. 阐述学习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如动机、策略等。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解决。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针对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

5. 应用与实践:分享优秀教学案例,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习心理学理论。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认知发展基本阶段2. 学习心理学核心概念3. 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4.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b. 请结合实际教学,设计一个针对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并分析其心理学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反思自己在理论掌握与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a. 阅读相关学术文章,深入了解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前沿动态。

b. 参观优秀幼儿园,观察并分析其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实践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4.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同要素说反思
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人的机械学习 与有意义的学习区别在哪里?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因素被忽视 迁移的范围仅限于学习的共同成分之中,两个完全不
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是一种悲 观的迁移理论
概括原理说 (generalization theory)
探究实验 实验意义 教学意义
人的反应并不完全取决于所处的情境,而 是有赖于我们对情境的认知。
关系转换说 (relationship theory)
实验探究 实验解释 教学意义
背景资料、个体的作用——小鸡觅食
情境一 A B
食物在B中
A B 情境二
食物在哪儿?
被Hale Waihona Puke 小鸡 小孩形成表现—训练次数 后测表现—觅食习惯
400~600次
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 会使教学效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 也大不相同。
教学中应该强调基本原理的教学以及 使学生获得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对 原理的提示越详细,迁移效果越好。
概括说反思
在怎样的情境中学习者能够发生反应 的概括化;为什么同样的情境下,不 同的学习者会发生不同的迁移?
任何情境都有许多不同特征,学习者仅仅 对其中的一部分做出反应,同时忽略了其 他特征。
形式训练说(formal discipline theory)
理论溯源 教学意义 学说反思
形式训练说理论
官能心理学:注意、意志、记忆、知觉、 想象、推断、判断等是官能实体,可以 通过训练加以增强
拉丁文可以训练推理能力即观察、比较和结 合的能力
数学可使人善于运用自己的注意力,加强和 训练推理的能力
特殊的训练并不能改进个别的心理官能,只存在特 殊经验的事实、技能、方法乃至态度的迁移
相同要素说教学意义
任何一种学科并不比任何其他学科优越,在所 测量的任何一种成绩范围内,智力并没有更多增 长 设置应用学科,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人在特殊情境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概念或 观念,一定要通过特殊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
在先期学习A中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影响后期的学 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 般原理能部分或全部应用于A、B之中。
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背景上,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 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迅速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 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
概括说的教学意义
概括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与教学 方法有密切关系。
测2、判断27各种图形 面积(成绩持平)
有关图形 面积知觉 的测试
后测2 后测1 训练判断
预测 0
可能预测
20
40
60
80
100
相同要素说理论
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 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 学习
只有当两种心里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 种心理机能的改变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桑代克)
小鸡觅食的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苛勒1929
关系转换说理论
迁移的发生不在于有多少共同因素或掌 握了多少原则,而在于能否突然发现两 种学习情境中的关系。
个体对关系的“顿悟”是获得迁移的真正本 质,迁移的不是两次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成分, 而是两个情境中的共同关系。
背景资料、水下击靶
Judd设计的概括化迁移理论的经典实验
4吋 12吋
实际标靶
前测练习:标枪投击水下12吋处标靶练习一定次数 迁移测试练习:将标把移至4吋处,测试击中标靶率
资料来源:Hendrickson and Schroeder (1941)
背景资料、水下击靶
背景资料、 Judd设计的水概括下化击迁靶移理论的经典实验
迁移的分类: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 响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 响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当前学习的影响 横向迁移: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影响 纵向迁移:低水平技能向高水平技能的迁移
传统的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 概括原理说 关系转化说
A
B
45次
A
B
小鸡觅食的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苛勒1929
背景资料、个体的作用——小鸡觅食
情境一 A B
食物在B中
A B 情境二
食物在哪儿?
被试 小鸡 小孩
形成表现—训练次数 后测表现—觅食习惯
400~600次
A 70% B 30%
45次
A 100%
结论:个体越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 概括和推广,迁移也就越普遍,而对事物间的关系 的发现是建立在对事物理解后的顿悟基础上的。
学习迁移的定义:
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邵瑞珍)
以新的方式或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知识 (Schunk)
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 中的能力(布兰斯福特)
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 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 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james .Sawrey)
Thorndike——训练可以迁移到类似的学习中而 无法迁移到不相似的活动中(1913)
相同要素说 (identical elements theory)
实验探究 教学隐喻 学说反思
背景资料、桑代克知觉预测(1901)
预测
估计127个 图形面积
训练
后测
训练判断90个平行四边形 测1、判断13个长方形 面积(10cm2~100cm2) 面积(成绩提高)
资料来源:Hendrickson and

Schroeder (1941)
4吋




12吋







击 中
无原理指导
4吋处成绩

练习后成绩 起始成绩
12吋处成绩
资料来源:Hendrickson and Schroeder (1941)
有原理指导 4吋处成绩
概括原理说理论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 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形式训练说的教学意义
学校教育应重视古典语言和数学等,不必重视 实科(英语、法语以及实用知识)
教学能使所有官能通过某种形式的学科得到训 练, 训练的项目越难,官能得到的训练越多, 学校的作业越深,学习越有效
形式训练说反思
人类心的各种官能能否分别加以训练加以 提高?
James——记忆的改善源于记忆方法的改善而不是 记忆能力本身的改善(18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