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 第一套
人卫版第七版药剂学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剖析
01
02
03
两亲性分子
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组 成,使分子既具有亲水性 又具有疏水性。
多样性
表面活性剂种类繁多,亲 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结构 和性质各异。
可设计性
通过改变亲水基团和疏水 基团的结构和种类,可以 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表 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剖析
溶解度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 度受其分子结构和温度等 因素影响。
慢性毒性试验
评价表面活性剂对机体长期暴露后产生的慢 性毒性作用。
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
评价表面活性剂对生殖系统和遗传物质的毒 性作用。
提高表面活性剂安全性措施探讨
选择低毒性表面活性剂
在合成过程中选择低毒性原料,降低 产品毒性。
优化生产工艺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有毒 物质的产生和残留。
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增溶效果与表面活性剂种类、浓度、 温度及药物性质有关。
乳化作用在药物制剂中应用
乳化原理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使乳滴分散得更细小,形成稳定
的乳剂。
应用实例
如鱼肝油乳剂、石蜡乳剂等,通 过添加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可制
得稳定的乳剂。
影响因素
乳化效果与表面活性剂种类、浓 度、乳滴大小及乳剂类型有关。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 的表面张力,提高溶液的 润湿、乳化、分散等性能。
电导率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 解离后具有导电性,其电 导率与浓度、温度等因素 有关。
表面活性剂界面吸附现象解释
界面吸附
界面张力降低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或界面上 吸附,形成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吸附使界面张力显 著降低,有利于润湿、乳化、分散等 过程的进行。
(完整word版)表面活性剂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的制备中被广泛应用,其结构特征是具有亲水性与亲脂性两种基团,其作用是能显著降低分散系的表面(界面)张力,因此可用作乳化剂、助悬剂、增溶剂、促吸收剂、润湿剂、起泡剂与消泡剂、去污剂等,是药用乳剂、悬浊剂、脂质体等的重要辅料.本章重点讨论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如CMC值、HLB值、Krafft点与昙点等)与测定方法等。
第一节表面活性剂分类一、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具有很强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1.①纯液体在一定温度有一定的表面张力,是液体的物理常数.②当在水中加入无机盐或糖类物质时,则水的表面张力略有升高;③当在水中加入低级脂肪醇、脂肪酸时,则水的表面张力下降,称此类物质为水的表面活性物质。
④当在水中加入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高级脂肪酸)时,则水的表面张力能够显著的降低,称此类物质为该溶剂的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2.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征:是由具有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组成,而且两部分分处两端。
因此,表面活性剂具有既亲水又亲油的两亲性质,但具有两亲性的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
3.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结构可以在两相界面发生定向排列,来改变两相界面性质。
从而起到润湿、乳化、增溶、絮凝、反絮凝、起泡、消泡的作用。
(1)在溶液中的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的现象为正吸附,正吸附改变了溶液表面的性质。
最外层疏水,表现低表面张力,产生较好的润湿性、乳化性、增溶性、起泡性.(2)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固体接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可能在固体表面发生吸附,使固体表面性质发生改变,易于润湿.二、表面活性剂的类型1。
表面活性剂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表面活性剂与合成表面活性剂;2。
根据溶解性质可分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与油溶性表面活性剂;3。
根据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大类;再根据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又分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 第一套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溶液(1)一、不定项选择(5×3=15)1、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征(ABCD)A 表面特性B 溶液特性C 溶解度特性D 溶油性2、表面活性剂的效率愈高,溶液表面过剩吸附量对溶液浓度的比值(Γ/c):(A E)A 大于零,愈正B 小于零,愈负C 与温度关系愈小D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关系愈小 E 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率愈负3、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足够大时,溶液中便开始形成胶束,胶束的出现,标志着(A)A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B 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已达到饱和状态C 溶液的表面张力开始增加D 溶液表面完全被表面活性剂分了排满4、湿可分为四个等级,即浸没润湿、毛细润湿、铺展润湿和粘附润湿,它们的程度是:( A )A 浸没润湿>铺展润湿>毛细润湿>粘附润湿B 铺展润湿>浸没润湿>毛细润湿>粘附润湿C 浸没润湿>铺展润湿>粘附润湿>毛细润湿D 铺展润湿>浸没润湿>粘附润湿>毛细润湿5.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很多,但它与 ( D )A温度无关B 外压力无关C 组成无关D 实际表面大小无关二、判断题(5×3=15)1、并不是所有具有两亲结构的分子都是表面活性剂(×)2、表面活性剂作用是增加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张力。
(×)3、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4、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5、乳状液、泡沫、悬浮液和憎液溶胶均属多相的聚结不稳定系统。
(√)三、填空题(5×3=15)1、一般说来,物理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降低,化学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先增加,后降低。
2、低分子量的强极性有机物(尿素、甲酰胺、乙二醇、1,4二氧六环)破坏水结构,使胶团不易生成,cmc升高.3、产生表面现象的本质原因是表面层分子比它们处于体相内部时能量高,有未平衡的剩余力场。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溶液第一套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溶液(1)一、不定项选择(5×3=15)1、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征(ABCD)A 表面特性B 溶液特性C 溶解度特性D 溶油性2、表面活性剂的效率愈高,溶液表面过剩吸附量对溶液浓度的比值(Γ/c):(A E)A 大于零,愈正B 小于零,愈负C 与温度关系愈小D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关系愈小 E 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率愈负3、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足够大时,溶液中便开始形成胶束,胶束的出现,标志着(A)A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B 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已达到饱和状态C 溶液的表面张力开始增加D 溶液表面完全被表面活性剂分了排满4、湿可分为四个等级,即浸没润湿、毛细润湿、铺展润湿和粘附润湿,它们的程度是:( A )A 浸没润湿>铺展润湿>毛细润湿>粘附润湿B 铺展润湿>浸没润湿>毛细润湿>粘附润湿C 浸没润湿>铺展润湿>粘附润湿>毛细润湿D 铺展润湿>浸没润湿>粘附润湿>毛细润湿5.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很多,但它与( D )A温度无关B 外压力无关C 组成无关D 实际表面大小无关二、判断题(5×3=15)1、并不是所有具有两亲结构的分子都是表面活性剂(×)2、表面活性剂作用是增加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张力。
(×)3、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4、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5、乳状液、泡沫、悬浮液和憎液溶胶均属多相的聚结不稳定系统。
(√)三、填空题(5×3=15)1、一般说来,物理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降低,化学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先增加,后降低。
2、低分子量的强极性有机物(尿素、甲酰胺、乙二醇、1,4二氧六环)破坏水结构,使胶团不易生成,cmc升高.3、产生表面现象的本质原因是表面层分子比它们处于体相内部时能量高,有未平衡的剩余力场。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习题部分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表面活性剂:2.临界胶束浓度(CMC):3.HLB值:4.Krafft point:5.昙点: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一些无机盐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增加,一些低级醇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降低。
( )2.如果表面活性剂浓度越低,降低表面张力越显著,则表面活性越强,越容易形成正吸附。
( )3.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较小,增溶力、渗透力弱,乳化能力较强。
( )4.Krafft点是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也是表面活性剂使用温度的下限。
( )5.极性有机物如尿素、N-甲基乙酰胺、乙二醇等均可升高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 6.根据HLB值的意义,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其增溶效果越好。
( )7.吐温80做增溶剂时,对药物的增溶不受添加顺序的影响。
( )8.Pluronic F-68有液态、固态和半固体三种状态,均可作为优良的乳化剂。
( )9.表面活性剂之所以具有增溶作用,主要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极性。
( )10.在CMC以上,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胶束数量达到饱和。
( )11.肥皂可与苯扎溴铵合用。
( )1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与含羧基的化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等合用。
( ) 13.皂土、白陶土、滑石粉等具负电荷的固体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
( )14.明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及聚维酮等水溶性高分子对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吸附作用,减少溶液中游离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临界胶束浓度因此升高。
( )15.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溶解生物膜脂质增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
从而改善吸收。
( )1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小。
( )1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顺序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类;( )18.一些不溶性无机盐如硫酸钡能化学吸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下降。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驱油
目前,表面活性剂有数干种之多。按其极性部分的基团 不同(通常以表面活性别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表面活性离子 的类型)来进行分类,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性质: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的一 类极其重要的产品。其产量占表面活性剂总量的60% 一70%,尤其在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占总量的 90%左右。此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可离解出表 面活性阴离子。这种表面活性阴离子是由亲油基和亲 水基两部分构成,所以它具有表面活性剂两亲的结构 特点。
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情况示意图
增溶是表面活性剂浓溶液(浓度大于2%)的特有属性,所以胶束、胶束溶液、 微乳液都具有增溶作用,而表面活性剂的稀溶液根本不具有此性质。 增溶与乳化有所不同,增溶过程是被增溶物以整团的形式溶入胶束区域内, 它仅仅是被增溶物在胶束中“溶解”,不增加体系的界面面积,所以是一个热 力学稳定体系;而乳化作用是增加相界面的分散过程,从而使体系的界面能大 为增加,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1)石油磺酸盐
石油磺酸盐具有低界面张力、最佳相态、较 高的增溶能力,而且价格低,货源广。 人们在微乳液驱油配方的研究中发现,石油磺 酿盐平均当量增加时,其对油的增溶作用也随之 增加。反之,对水的增溶作用增强。
增溶参数: 单位体积活性别增溶的油体积或水体积
右图表明:石油磺酸盐的平均当 量为400—500时,有较高的增溶 参数。
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按下式离解: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细分为如下 几类 亲油基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细分为如下几类:
亲水基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这类物质通常是那些具有表面活性的合氮化合 物。即有机胺衍生出来的盐类,它们在水溶液中 能离解出表面活性阳离子。所以称之为阳离子表 面活性剂。 这类表面活性剂主要有胺盐类、季胺化合物、 含N碱类、不含N碱类等。比较常见的阳离子表面 活性剂为脂肪胺盐酸盐、烷基苯甲基吡啶氯化物、 咪唑酮的衍生物等。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
a M
2RTA d ln aA
(1) 2
1 2RT
(d
d
ln
a)T
2RT形式
0.059 z z
I
1 2
式中a f c;lg f
1
1 0.33I 2
z :离子强度 :离子间距离
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与表面活性离子具有共 同反离子的中性无机盐。如:Na+A-中加入NaCl, 并使其浓度远远大于SAa浓度
形成浊点的原因: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 极性基团易与水形成氢键而提高其溶解能 力。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SAa与水间 的氢键作用削弱而不足以维持其溶解状态。
④在cmc以上表现出可以溶油的特性(加溶作用)
上述特性可归结为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特点: 即易在表面发生吸附和在一定浓度形成胶团 等分子有序组合体有关。
(3)聚氧乙烯烷基酰胺 O
CR
H(OC2H4)x O
O(C2H4O)zH
OH
OH
R-CONH(C2H4O)nH
常用作起泡剂、增粘剂
O(C2H4O)yH
OH
(4)多元醇型 主要是失水山梨醇的脂肪酸酯及其聚氧乙烯加成物
Span类 及 Tween类表面活性剂即属此类
具有低毒的特点,广泛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化实验
极性基团:大的基团γcmc也大(一般) ②决定降低表面张力的因素是最外层基团(吸附层) 的结构、组成
-CF3>-CF2>-CH3>-CH2->-CH=CH- ③链长对γcmc影响不大,一般CH链增长,γcmc↓ ④具有分枝结构的γcmc小(CH3变多,CH2减少)
C: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之效用
药剂学课件第三章表面活性剂
五. 平平加O(Perogol O)为15单位氧乙烯与油醇的缩合物。
六. 埃莫尔弗(Emlphor)为一类聚氧乙烯蓖麻油化合物,由 20个单位以上的氧乙烯与油醇缩合而成。
即泊洛沙姆(poloxamer),商品名普朗尼克 (Pluronic)。
六角束状:浓度再增加。
层状:浓度再大,呈液晶状。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HLB值限定为0-40。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范围0-20。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全由疏水碳氢石蜡分子的HLB值为0。
化剂。
Span
-20
-40
-60
-65
-80
-85
脂肪酸
单月桂 单棕榈 单硬脂 三硬脂
单油
三油
(二)多元醇型
三. 聚山梨酯(polysorbate):吐温[Tweens] 即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 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Tweens(亲水性化合物)。因也有一次和二次脱水,故为混合物。 ○ 脂肪酸品种和数量不同分为: ○ 应用:亲水性大大增加,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用作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四、起泡和消泡 其它应用
——HLB值较高的表面活性 剂溶液,剧烈搅拌或蒸发浓 缩时产生泡沫,液体的表面 张力降低而使产生的泡沫稳 定,称为“起泡剂”。
——HLB值为1-3的亲油性 较强的表面活性剂,可与泡 沫液层争夺液膜,使泡沫破 坏,称“消泡剂”。
课堂练习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PPT课件
2021
8
3.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类
1、肥皂类
系高级脂肪酸的盐,通式: (RCOOˉ)n M。脂肪酸烃R一 般为11~17个碳 的长链,常见有硬脂酸、油酸、月桂酸。 根据M代表的物质不同,又可分为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 和有机胺皂。它们均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油的能力。 但易被破坏,碱金属皂还可被钙、镁盐破坏,电解质亦可 使之盐析。
胶束聚集数增大
形成新的胶团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0.002%-0.5% (0.0001mol/L-0.02mol/L)
2021
20
3.4 临界胶束浓度
2021
21
3.4 临界胶束浓度
CMC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一种度量。 形成胶束所需要的浓度愈低;
CMC愈小
达到表面饱和吸附的浓度愈低; 使表面张力降到最低值所需浓度愈低;
2021
阴离子型
RCOONa
R洗SO涤3N、a R去OS污O3性Na
好
ROPO3Na
4
3.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起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
特性
1)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即 在较低的一段温度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上升非常 缓慢,当温度上升到某一定值时溶解度随温度上 升而迅速增大,这个温度叫做表面活性剂的克拉 夫点(Krafft point)。一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都有Krafft点。
②如果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相同,亲水基使cmc增大的顺序是:
离子型
C O O ->S O 3 ->O S O 3 -
非离子型 聚氧乙烯单元数目增大,cmc略有增大。
表面活性剂
因副反应随T的升高而加快,可通过降低反应温度或快速移 取反应生成的HCl来抑制。
雾化法连续硫酸化流程:
原料高级醇和氯 磺酸配比1:1.02,循 环比1:100,反应生 成的HCL由水流泵抽 出,反应热由石墨冷 却器移走。
(3)氨基磺酸硫酸化工艺 氨基磺酸是一种温和的硫酸化剂,副反应少,由于价格较贵, 其应用受到限制。其反应:
3、两性表面活性剂 在水溶液中呈两性状态,随介质不同显示不同活性,主要有: 氨基酸型: R-NHCH2CH2COOH
甜菜碱型 : RN+(CH3)2CH2COO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不会离解成离子,因分子中的氧与水形成氢键而溶 于水中。主要有:
聚乙二醇型: R-O(CH2CH2O)nH 多元醇型: R-COOCH2C(CH2OH)3
乙烯不断插入到三乙基铝的烷基-铝键中得到高分子烷基铝。 C、高级三烷基铝氧化得醇化铝
(C2H4)nC2H5 Al (C2H4)nC2H5 (C2H4)nC2H5 + 1.5O2 O(C2H4)nC2H5 Al O(C2H4)nC2H5 O(C2H4)nC2H5
D、醇化铝水解得高碳醇
O(C2H4)nC2H5 Al O(C2H4)nC2H5 O(C2H4)nC2H5
二、多羧酸皂
C3-C24的烯烃与顺丁烯二酸酐加热——烷基琥珀酸酐。可 用作润滑油添加剂、除锈剂; 因分子中含有两个亲水基,其表面活性不好,将其中一个 羧基用丁醇或戊醇酯化生成单羧酸钠盐,即变为性能良好的活
性剂。
CH CO O CH CO R CH2 CH CH CH2 R CH2 CH CH H2O CH CO CO CO O OH CH2 CH CO OH
二、表面活性剂分类 阴离子型 如:RCOO-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溶液(1)
一、不定项选择(5×3=15)
1、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征 (ABCD)
A 表面特性
B 溶液特性
C 溶解度特性
D 溶油性
2、表面活性剂的效率愈高,溶液表面过剩吸附量对溶液浓度的比值(Γ/c):(A E)
A 大于零,愈正
B 小于零,愈负
C 与温度关系愈小
D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关系愈小 E 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率愈负
3、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足够大时,溶液中便开始形成胶束,胶束的出现,标志着 (A)
A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B 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已达到饱与状态
C 溶液的表面张力开始增加
D 溶液表面完全被表面活性剂分了排满
4、湿可分为四个等级,即浸没润湿、毛细润湿、铺展润湿与粘附润湿,它们的程度就是:( A )
A 浸没润湿>铺展润湿>毛细润湿>粘附润湿
B 铺展润湿>浸没润湿>毛细润湿>粘附润湿
C 浸没润湿>铺展润湿>粘附润湿>毛细润湿
D 铺展润湿>浸没润湿>粘附润湿>毛细润湿
5、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很多,但它与 ( D )
A温度无关
B 外压力无关
C 组成无关
D 实际表面大小无关
二、判断题(5×3=15)
1、并不就是所有具有两亲结构的分子都就是表面活性剂(×)
2、表面活性剂作用就是增加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张力。
(×)
3、单分子层吸附只能就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就是物理吸附。
(×)
4、产生物理吸附的力就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
5、乳状液、泡沫、悬浮液与憎液溶胶均属多相的聚结不稳定系统。
(√)
三、填空题(5×3=15)
1、一般说来,物理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降低 ,化学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
增高而先增加,后降低。
2、低分子量的强极性有机物(尿素、甲酰胺、乙二醇、1,4二氧六环)破坏水结
构,使胶团不易生成,cmc升高、
3、产生表面现象的本质原因就是表面层分子比它们处于体相内部时能量高,有未
平衡的剩余力场。
四、简答题(3×10=30)
1、什么就是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与浊点?
答:(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在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会陡然上升,此温度称做该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
(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则往往会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升至一定温
度时会出现混浊,经放置或离心可得到两个液相。
此温度被称为该表面活性
剂的浊点。
2、加溶作用的基本原理
答:加溶作用的基本原理:胶团的特殊结构,从其内核到水相提供了从非极性到极性环境的全过渡。
物质的溶解性要求溶剂具有适宜的极性。
各类极性与非极
性有机溶质在胶团溶液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环境而存身其中。
3.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就是采取定向排列吸附在溶液表面上,还就是以胶束的形
式存在于溶液中?为什么?
答: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形成定向排列,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体系趋向稳定,但在溶液内部,表面活性剂也能把增水基团靠在一起,形成胶束,一般来说,浓度较稀时以定向排列吸附在表面为主,但溶液内部也可能有简单的胶束 形成;随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表面定向排列增加的同时,内部胶束数量也增多,一旦表面形成单分子膜,这时便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以后再增加表面活性。
五、计算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
1、25℃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γ (N ·m -1)与活度的关系如下:
γ =0、072-5、0×10-4a+2、0×10-4a 2, 求活度为 0、5 的溶液的表面超量Γ。
解:d γ /da =-5、0×10-4+2×2、0×10-4a
Γ 2=-a/(RT)×d γ/da =6、05×10-8 mol ·m -2
2、实验测得乙二醇在石蜡上的接触角θ乙二醇=83°,γ乙二醇=48、3mN/m,γ水=72、8 mN/m,d
γ乙二醇=28、6 mN/m,d γ水=22、1 mN/m,求水在石蜡上的接触角。
解:对石蜡-水、石蜡-乙二醇体系运用T 、Young 方程有
γ水cos θ水=γ石蜡—γ石蜡-水 γ乙二醇cos θ乙二醇=γ石蜡—γ-石蜡乙二醇 联立得γ水cos θ水=γ乙二醇cos θ乙二醇+γ-石蜡乙二醇—γ石蜡-水
再运用Fowkes 理论
γ-石蜡乙二醇=γ石蜡+γ乙二醇—21d
d 2γγ乙二醇石蜡()
γ石蜡-水=γ石蜡+γ水—21d d 2γ
γ石蜡水() 由于d γγ=石蜡石蜡,得到γ石蜡=25、5 mN/m θ水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