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闪(如何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感悟之“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姓名:文闪

学科:生物

单位: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在我小的时候曾经读到过一句话: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

有的教师喜欢让学生把课堂读过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的滚瓜烂熟。有的教师喜欢从大量的现象中找到一种作为出发点,提出问题,分析原因。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更积极的响应后者。

在我看来,分析原因可以让我的大脑思考问题得到了锻炼,但却没有增加我的负担,不必要担心这种思维会退化,然而,通过背诵获得东西的过程却消耗成倍的时间来获得但是只用了几分之一的时间就遗忘殆尽。

很显然,思考更容易使我变得聪明。

客观的说,我并不否认记忆、背诵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我认为,当背诵和思考做比较时,思考从而获取知识应当是一种比背诵重要的途径。因此,我的主要力量不应当用在识记和背诵内容上,而应当花费在从事紧张但愉悦的思考活动过程中。

我对教学技能这是来源于我学生时代对教师的期盼。因此,产生了这种认识:教学的技巧恰好在于能够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教师的技巧恰好在于发现学生已有的东西和将要获取的知识之间最为重要的因果联系、时间联系、交叉点。

在备课的时候,正是从这个观点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宜觉察的“交集点”。每当我找到了这个交集点,我就能够确信在这个交集点,学生一定会对已经获得的知识产生疑问。有了这种肯定,我相信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会进入正当轨道,他们处于一种力所能及的、并且能够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过程中。

例如:对“免疫调节”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首先把人体免疫系统组成、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两部分内容规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

我的教学目标分解为5个知识目标: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2.人体免疫系统三道防线;

3.抗原、抗体、病原体、机体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4.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作用过程;

5.特异性免疫中细胞免疫作用过程。

这一切内容都可以按照合乎科学过程的可靠性、理论的系统性、教学论的循序性按部就班依次有序进行。

但是,这种讲解不能成为积极地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处于听的状态,以至于可听可不可,相反,如果学生感受到自己必须要感知教材,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他们就会处于一种力所能及的、能够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过程中,紧张但愉悦轻松。

这两种强烈对比效果之所以会形成,关键在于,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主动探寻知识的动力。而能够激发这种求知欲(动力)的“刺激物”是什么呢?

就在这里,“交集点”就是:伤口感染细菌、病毒后,伤口会化脓,脓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现在,分析这一问题能否引起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和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先来了解一下,学生已有的东西。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图IV-32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白细胞接近细

菌、白细胞开始吞噬细菌、白细胞已将细菌吞噬。“大夫,我的验血结果怎么样?”“你的血液中白细胞多,可能有炎症”。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组成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免疫的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通过上述已学内容分析,可见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包括白细胞在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体三道防线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之间关系。因此,很明显,当提出这一疑问(伤口感染后化脓,脓液的组成成分)时,学生容易结合课本归纳免疫系统组成部分。

这一“交集点”迅速而正确的把学生的脑力劳动引入正规,并且,更重要的一点,这一“交集点”还会激发学生自己产生一个新的疑问,即在了解脓液中组分的基础上,进而弄清楚参与防御细菌、病毒的白细胞在种类和效应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要回答这一问题,就有必要感知课本内容,此刻,学生受到脓液成分产生过程的刺激产生主动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只需按照学生的思考顺序进行点评、修正即可达到满意效果。

最后,在完成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学习后,结合实际情况拓展延伸,脓液产生反映了白细胞牺牲自己以及白细胞取得的胜利。

(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来,进入受损部位的组织间隙。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单核细胞则分化成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在克服感染时,一些白细胞死亡。这些白细胞及一些坏死组织、坏死细胞、死细菌和活得白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黄色的黏稠液体,叫做脓液。脓液的出现,表示身体正在克服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