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潍坊科技学院院长崔效杰的一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文字始祖仓颉、农圣贾思勰的故里山东省寿光市,这个梦想成为了生动的现实!1999年底寿光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办大学,2001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如今,学院已发展成为本科院校,由最初创建时的占地面积531亩增加到2000多亩,总资产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由不足4000人增加到万人。

2007年,学院专科升本科考试录取1252人,占山东省录取总人数的15%;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而构筑这百年梦想、创造办学奇迹的,就是学院的奠基者——潍坊科技学院院长崔效杰。

他对党员责任的诠释,就是创业、奉献,永不满足
崔效杰经常说,干事业就要执著,要追求完美。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争取不留遗憾。

只有努力拼搏追求,梦想才会成为现实!
崔效杰像上紧发条的时钟,一直都在不知疲倦的工作、奋斗、创业,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追求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辉煌。

1970年1月从潍坊市教育学院毕业分配到道口公社任教,实现了他中学时代就想当一名教师的愿望。

他教的第一届毕业生参加中考,有6名考入中专,打破了西周疃村无中专生的历史,被誉为“状元村”,成为全公社轰动一时的大事。

1980年6月24日,他担任留吕公社教育组长兼中心初中校长。

留吕乡的教学质量连续7年名列全县第一!
1989年,他调任寿光县教育局副局长。

他所分管的12项工作,均列潍坊市前三名。

——1992年12月,他分管的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率先在全国普及,经山东省、国家两级教委验收,列山东省总分第一名,1996年,经国家教委验收,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

——1995年,制定的《寿光市校园环境“十化”标准》被潍坊市教委作为1997年全市推广项目,得到了山东省教委、国家教委的充分肯定。

1998年6月,他到师范工作,创办了寿光英才教育集团,他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建设,这年冬天,他的手、脚、耳朵全冻了,而学校实现了大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1999年,正当寿光英才教育集团大力发展的时期,寿光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他又挑上了重担。

不到2年,他成功地创办了,开启了山东省县级市创办大学的先河。

崔效杰先后被评为寿光县模范教师,潍坊地区优秀教师、潍坊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教学改革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

2004年10月26日,崔效杰入选为潍坊市首届“十佳校长”,寿光市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向他学习。

2006年1月23日,寿光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决定:授予崔效杰“寿光人民勋章”。

2006年6月29日,中共寿光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崔效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崔效杰,成为一面催人奋进的光辉旗帜。

有一位熟悉他的朋友,写了一首诗赠给他,可作为他的工作写照吧。

“老牛耕地,亦东亦西,只管耕耘,不闻耳风”。

他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让各种先进文化在学院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梦有多远,前进的脚步就有多远。

学院建设之初,面对几百亩校园、不足4000名学生的现状,崔效杰就把目光投向远处,为学院发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千亩校园,万人大学,立足山东,向国际化大学迈进!
崔效杰提出:“要通过国际合作,使世界的先进思想、文化、科学、教育在学院集中、交流、激荡、融合、升华、传播,使学院成为世界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活跃之地,使学院成为国际化学院。

要让世界走进学院,让学生走向世界。

我们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学院“内攀高亲,外交远朋”,把国际合作作为异峰突起、出奇制胜的法宝,借助外力提高学院办学水平。

——2002年10月,经山东省政府外事办批准,学院与乌克兰卢甘斯克国家农业大学签署了每年互派50名留学生的办学协议。

——与韩国国民大学签订了每年派遣30名留学生来潍坊科技学院留学的协议;与韩国京东大学签订了每年派遣150名学生到韩方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协议;与韩国清华中国语言学院签署了每年派10名教师到韩国任教的协议;
——与韩国瑞江大学签订了联合举办中韩美容艺术学院的办学协议。

2002年4月,学院与荷兰王国北荷兰省联合举办了中荷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在寿光高科技蔬菜示范园建了八个温室大棚,探索出了先进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模式,学院蔬菜花卉专业也从冷门专业变成了学生竞相转入的热门专业,栽植的郁金香、百合俏销北京。

2003年,学院迎来了外国留学生,举办了中印计算机软件教学,开展了中乌、中印、中韩国际合作,在科研、留学、交流、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国际合作;7名乌克兰留学生来到了潍坊科技学院,23名学生赴乌克兰留学,向韩国输出了18名留学生,23名研修生;引进美国教材24种,荷兰教材8种,印度教材12种,乌克兰教材4种,台湾教材333种。

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院长张建华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崔效杰是如何把软件学院引进来的。

2003年春,崔效杰从报上看到,36家印度软件公司集体落户烟台,这再平常不过的一条短信息,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意识到其中合作办学的宝贵机遇,马上安排印度外教普拉提克与印度方面联系,短短一个月的工作,与印度加拉库尔大学达成协议,共同举办了潍坊科技学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

当年秋季招生1300人,使学生实现了不出国门的留学。

2005年10月29日,对闫士启和马春雨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他们被塔塔(TCS)公司聘用,试用期月薪2300元,成为正式员工后,月薪8000元。

“事实证明,我当初选择到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就读是正确的。

感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的中方老师和外教们!”闫士启这样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

学院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深入,特色办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前几年联合举办六个国际合作二级学院,五个公司,一个中心的基础上,国际合作继续向前发展。

中韩2+2本科培养计划,成为普通百姓上得起的留学项目。

应用韩语项目通过山东省教育厅的评估验收,正式列入招生计划。

中韩留学生学院顺利落成,中韩美容美发学院开班招生;与日本和歌山工业高等专业学校达成了互派留学生协议;签订了选派学院学生赴俄罗斯坦波夫州立科技大学留学的协议。

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学院发展开拓了两个市场,利用了两种资源,使学院成为世界的学院,使世界成为学院的世界。

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促发展,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这里升华
2004年秋季一开学,崔效杰就在全院师生大会上响亮地提出:学院扩建,打造第二个潍坊科技学院,抢抓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学院遵循“现代特色、庄重典雅、文化传承、经济实效、天地人一体”的建设理念,秉持“前瞻性设计、大体量建设、高标准设施配套、投资一步到位”的强劲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规模
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2005年开始,学院动工新建大楼18栋,新增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2007年上半年,学院投资亿元,征地150亩,搬迁企业5家,建设6栋学生公寓楼、6000平方米餐厅一座,95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一栋,8栋大楼全部在8月31日竣工。

学院计划在2007年下半年进行更大的扩建:征地224亩,建设13万平方米的教工宿舍800户;征地200亩,建设20000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和50000平方米的中外文联体图书馆;征地260亩,建新教学区。

整个建设投资达亿元之多,为学院规模膨胀奠定了坚实基础。

崔效杰为学院扩建工作呕心沥血、食不甘味。

他要求只要有人施工,就必须有人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让学生开学后能住上宽敞的宿舍,用上干净的食堂,方便学生的生活起居。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大干、快干、拼命干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影响着学院的每一个人,在大家看来曾经一切的不可能如今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潍坊科技学院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