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道路工程检验批表格SY4210-2017

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技术文件和记录1、竣工图2、图纸会审纪要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4、设计变更文件5、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证明文件6、材料配合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7、施工记录8、地基处理、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检验资料9、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 路基用土符合设计要求和JTG F10的规定2压实度(%)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m)主干道、次干道支道=零填及挖方0~0.3 ≥95 ≥94填方0~0.8 ≥95 ≥940.8~1.5 ≥94 ≥93>1.5 ≥92 ≥903 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规定值一般项目1 纵断高程(mm)+10,-202 中线偏位(mm)≤10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平整度(mm)≤205 横坡(%)±0.5%6 边坡(%)不陡于设计值7 路堑段上边坡应平整稳定8路基表面应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路基边坡坡面应平顺、稳定9 取土坑、弃土堆、护坡值、碎落台的位置应适当,外形应整齐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SY4210-2017)软土地基处治:砂砾垫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软土地基处治: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软土地基处治:碎石桩(砂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SY4210-2017)(SY4210-2017)砌体挡土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注:平整度取值按每20m取1点最大值填写加筋土挡土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挡土墙墙背填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 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值=一般项目1 填土表面应平整,边线应直顺2 边坡坡面应平顺稳定,不应亏坡,曲线应圆滑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土沟(排水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SY4210-2017)(SY4210-2017)拦水带、急流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管道基础及钢筋砼排水管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聚乙烯缠绕结构壁排水管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检查井(雨水口)砌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SY4210-2017)(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管道顶上铺设路面沟槽回填土压实度(%)主干道、次干道≥95=支道≥93=一般项目1 管道顶上回复自然地面时,沟槽回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2 填土表面应平整、无杂物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石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矿料级配、配合比设计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40的规定2 压实度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3 厚度(mm)大于或等于85%设计厚度4 弯沉值(0.01mm)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平整度(mm)标准差σ(mm)≤2.0最大间隙h(mm)≤52 纵断高程(mm)±203 宽度有侧石(mm)±30无侧石(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顺,不应有积水现象6面层应平整、坚实,不应有松散、泛油脱落、裂缝、堆挤、烂边和粗细料集中现象7施工缝应密实平整,纵向接缝、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弯沉值填写代表值,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沥青贯入式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注:弯沉值填写代表值,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沥青表面处置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注:弯沉值填写代表值,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砂石路面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主控项目1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SY/T 7038的规定2 压实度(%)≥94= 3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泥(灰)结碎(砾)石面层、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水泥、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碾压后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和明显离析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水泥稳定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水泥、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7 ≥95=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碾压后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石灰稳定粒料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石灰、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石灰稳定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石灰、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7 ≥95=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水泥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水泥、粉煤灰、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碾压后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和明显离析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水泥、粉煤灰、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7 ≥95=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碾压后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和明显离析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石灰、粉煤灰、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浮土、脱皮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石灰、粉煤灰、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砂砾、矿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7 ≥95=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坑洼、浮土、脱皮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级配碎(砾)石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压实度(%)≥98 ≥96= 3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表面应平整密实,边线应整齐,无松散现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填隙碎石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2 压实度(固体体积率)(%)≥98 ≥96= 3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表面应平整密实,边线应整齐,无松散现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水泥(或石灰)质量符合设计要求2 水泥(或石灰)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F20的规定3 压实度(%)≥95 ≥93=4 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5 厚度(mm)±10一般项目1 平整度(mm)≤152 纵断高程(mm)+5,-15 +5,-20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拌和应均匀,不应有明显轮迹,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6 施工接茬应平整、稳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路缘石铺设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混凝土路面砖人行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混凝土路面砖、石材地面砖广场或停车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路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SY4210-2017)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验批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基层底基层主控项目1 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值,无设计要求时≥85%=一般项目1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2 平整度(mm)≤20 ≤103 横坡(%)±1.04 路肩应直顺,曲线应圆滑,不应有堆积物5 路肩表面应密实平整,横坡应平顺,不应有积水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注:平整度取值均按每处2点最大值填写。
二灰碎石基层

砂砾垫层施工一、施工工艺流程天然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二、施工方法1.验收路基路基验收包括路基的宽度、标高、平整度和弯沉值等内容。
对路床上的车辙及松散区进行翻挖、清除,并以同类材料填补,重新进行碾压,使之达到规定的允许偏差和压实度。
2.施工放样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垫层外侧设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标出垫层边缘的松散高度。
3.集料运输以20m为一个施工段,根据摊铺用料量计算卸料车数,也可以用石灰打出方格线,把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天然砂砾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卸至画出的方格内。
4.推土机摊铺用PD140推土机把砂砾推平,现场人员根据放线标高及虚铺厚度,标出明显标志,为推土机指示推平标高。
5.洒水拌和当集料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加入合适的材料进行拌和。
拌和过程中,应用喷管式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再用平地机进行拌和,拌和结束时,保证其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左右,以弥补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耗。
6.平地机整形拌和结束后,用CA-25D型压路机静压一遍,使铺筑层有一定的压实度,并暴露出潜在的不平整。
再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7.碾压整形结束,立即用压路机在整个宽度范围内进行碾压。
碾压方向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其顺序是: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依次连续均匀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且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路拱。
压路机碾压速度,前两遍用1.5~1.7km/h,以后用2.0~2.5km/h,任何未压实或部分压实的集料被雨淋湿,都要翻松晾晒至要求含水量,重新整平碾压成型。
8.检测砂砾垫层施工结束后,对其标高、宽度、横坡度及平整度等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检测。
二灰碎石基层1一、施工工艺流程二灰碎石(矿渣)基层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二、施工方法二灰碎石基层按规范要求分层施工,采用WBC300型和WBC250型稳定土拌和机在稳定土拌和厂拌和,用自卸车运输,用ABG423型摊铺机一前一后同步向前摊铺水泥二灰碎石。
基层底基层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按材料力学行为可划分为半刚性类、柔性类和刚性类,按材料组成可划分为有结合料稳定类和无粘结粒料类。
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目前采用较广泛的是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即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世界其他国家及我国部分公路应用了柔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包含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粉煤灰、石灰钢渣等)、石灰稳定类及综合稳定类(水泥粉煤灰、水泥石灰稳定类等)。
柔性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可分为有机结合料稳定类(沥青碎石、沥青贯人等)和无粘结粒料类(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填隙碎石、级配砾碎石类等)。
刚性基层类包括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以及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基层。
半刚性材料、无粘结粒料类材料根据性能要求和设计标准,可运用于各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而刚性基层一般适用于重交通(BZZ-100kN累计标准轴次1000—2000万次/车道)、特重(BZZ-100kN累计标准轴次大于2000万次/车道)或有特殊使用要求的路面基层。
本章主要就半刚性和无粘结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以及材料试验检测方法做一较系统的论述。
沥青类有机结合料基层试验检测方法请参考本书第八章有关内容。
第二节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土不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也可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稳定细粒土及粒料含量少于50%的碎(砾)石灰土不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层。
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即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1)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lOmm,且其中小于2 mm的颗粒含量小少于90%。
(2)中粒土:颗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3)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1.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类材料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砂砾、未筛粉碎石、石屑、土、碎石土、砂砾土等,以及经加工、性能稳定的钢渣和矿渣等。
市政道路恢复工程验收表格

第九章市政道路恢复工程9。
1工程概况1、市政道路恢复工程主要内容地铁工程地处城市腹地,车站和区间的施工要开挖部分城市道路。
本章节主要适用于道路恢复工程,包括路基、基层、面层、人行道等项目。
2、道路恢复工程验收标准地铁道路恢复工程结构形式、技术指标要求不低于原破损道路的标准。
道路恢复工程进度受车站土建施工和道路翻交进度的限制,周期比较长,项目较零碎,在建地铁道路恢复工程使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将工程划分为(子)单位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四个层次。
9.2工程划分9。
3市政道路工程验收资料市政道路工程资料目录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道路恢复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统表一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道路恢复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统表二承包单位: 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道路恢复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记录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统表三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道路恢复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统表四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1。
1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DL1。
2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DL1。
3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1.4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DL1。
5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L1。
6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封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L1。
7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1。
8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1.9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路缘石安砌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L1。
10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雨水支管与雨水口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L1.11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2。
1南京地铁工程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DL2。
2南京地铁工程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DL2。
石灰、粉煤灰底基层(二灰)

石灰、粉煤灰底基层(二灰)4.路拌法:(只适用于底基层的第一层)4.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3—4遍),如有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5.施工放样:恢复路中线每10m设一中桩并放出底基层边桩,进行水平测量并在边桩上准确标出实施层顶标高的明显标记。
6.培路肩进行压实。
7.按石灰与粉煤灰比例备经试验合格的石灰、粉煤灰,堆放在储料场。
如采用生石灰块应提前7—10天进行充分消解并过筛。
8.做好混合料的试验工作,以确定石灰含量,最佳含水量,标准干密度并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机械配备数量,人员组织,压实遍数等。
9.根据层厚、宽度、配比计算粉煤灰所需数量将粉煤灰均匀运至下承层上。
10.用推土机,平地机将粉煤灰摊平并检查其厚度,如含水量不足及时进行补洒至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用压路机进行稳压。
11.采用袋装生石灰粉时根据配比计算每包所摊面积,画出方格人工均匀布灰,采用消解石灰时可采用方格法或码灰条方法人工布灰,石灰布的一定要均匀,并检查其厚度。
12.用稳定土路拌机配合机动耙,多铧犁进行充分拌和,使混合料成为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并挖坑检查其是否拌到底,在拌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含水量,如含水量不足应补充洒水湿拌。
13.检查其混合料的钙镁含量,如不足应及时补灰重拌。
14.取样做无侧限压强试件。
15.用胶轮压路机、拖拉机进行稳压1—2遍。
16.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型并随时拉线检查标高、横坡、路拱,并配合人工进行找补,按压实系数、预留沉降量。
17.采用高频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至达到压实度为止。
如采用袋装生石灰粉应闷料12小时后进行碾压。
18.路段成型后及时洒水养生,七天内保持其表面湿润,未作上承层之前严禁开放交通,并进行自检验收,对不合格处加以处治,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上承层施工。
施工工艺: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二灰土)4.路拌法4.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3——4遍),如果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市政工程主要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检验频率、方法、允许偏差

主要检测项目、检验频率、方法、允许偏差一、土方路基(路床)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路基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表6.3.9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0m2 、每压实层抽检1组(3点)。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2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土路基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8.1的规定。
二、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基层及底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1款的规定。
2)石灰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2款的规定。
3)粉煤灰应符合本规范第7.3.1条第2款的规定。
4)砂砾应符合本规范第7.3.1条第3款的规定。
5)钢渣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第3款的规定。
6)水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3款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厂批次,每批检查1次。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复验。
2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大于等于97%、底基层大于等于95%。
2)其他等级道路基层大于等于95%、底基层大于等于93%。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组(1点)。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灌砂法或灌水法)。
3基层、底基层试件作7d饱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2000m21组(6块)。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一般项目4表面应平整、坚实、无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接茬平顺,无贴皮、散料。
5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8.1的规定。
表7.8.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三、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碎石与嵌缝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7.1条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抽检不得少于1次。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检验表格模板

47、大梁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47)
48、悬臂浇筑梁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48)
49、桥面铺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49)
50、伸缩缝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50)
51.人行道铺设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51)
52.防撞护拦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52)
67、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7)
土方路基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
承包单位:协议号:
监理单位:编号: B—001
工程名称
施工时间
桩号及部位
检查时间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容许偏差
检验结果
检查频率和措施
1
压
实
度
(%)
零填
及路堑
0-30
(mm)
0-800
(mm)
800-
-1500
(mm)
>1500
(mm)
2
弯沉
60、防眩设施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0)
61.隔离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1)
62.紧急 基础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2)
63.紧急 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3)
64.照明设施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4)
65.突起路标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5)
66.轮廓标安装现场质量检查汇报单(B—066)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容许偏差
检验结果
检查频率和措施
1
压实度
(%)
代
表
值
极
值
2
平整度
(mm)
3
纵断高程
公路质量验收规范

公路质量验收规范6.8.1 土方路基〔路床〕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主控项目1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表6.3.12—2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3点。
检验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2 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l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 土路基承诺偏差应符合表6.8.1的规定。
表6.8.1 土路基承诺偏差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4 路床应平坦、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固、平顺等。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
6.8.2 石方路基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 挖石方路基〔路堑〕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主控项目1〕上边坡必须稳固,严禁有松石、险石。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
一般项目2〕挖石方路基承诺偏差应符合表6.8.2—1的规定。
表6.8.2—1挖石方路基承诺偏差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2 填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主控项目1〕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3点。
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
一般项目2)路床顶面应嵌缝牢固,表面平均、平坦、稳固,无推移、浮石。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
3)边坡应稳固、平顺,无松石。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
4)填石方路基承诺偏差应符合表6.8.2—2的规定。
表6.8.2—2 埴石方路基承诺偏差注:B为施工必要附加宽度。
6.8.3 路肩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一般项目1 肩线应顺畅、表面平坦,不积水、不阻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柱验方法:观看。
2 路肩,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检查数量:每l00m,每侧各抽检l点。
检验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3 路肩承诺偏差应符合表6.8.3的规定。
表6.8.3 路肩承诺偏差注:硬质路肩应结合所用材料,按本规范第7~11章的有关规定,补充相应的检查项目。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

悬浮密实型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并
应小于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的
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中集料的
最大料径不应大于
并应小于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的
集料应有级配
集料的表面应清洁 不得粘附泥土
水
消解石灰 拌制混合料和混合料基层养生应采用清洁的地 面水 地下水 自来水及 值大于 的水
混合料
组成类型与应用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合料的结构组成应具有良好压实性 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应能使压实混合料的加固很快
质量和各种原材料含水量 用本规程附录 中式
算出
各种原材料湿质量 然后按各湿料质量称料掺配成混合料 快速
路和主干路的基层混合料 应采用质量法配料施工
体积法 根据混合料质量比 各种原材料湿松密度
和含水量 用本规程附录 的式
换算为体积比 用容
器按比例量取各种原材料掺配成混合料 体积法适用于拌和少量
混合料
混合料从拌和均匀到压实时间应根据不同温度混合料水
化结硬速度而定 当气温在 以上时 不宜超过
当气
温在
时 不宜超过
用水泥取代部分石灰的混合料
从开始拌和至压实时间 应在
内完成
拌和均匀的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中 不应含有大于
的土团粒和大于
的石灰或粉煤灰团粒 以及大于本规程第
条中规定最大粒径的集料 拌和后的混合料应均匀 无夹
计算
拌和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的拌和方式 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合料量少时 可采用人工拌和 对基层质量要求高 城市环境保护严和地下管线较多
的快速路和主干路 应采取机械厂拌和法拌和混合料 对施工场地开阔或需要利用现场土等原材料时 可用
机械路拌和法拌和混合料 也可在路床外场地用机械集中拌和混 合料
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 试剂
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10%氯化铵溶液、1.8% 氢氧化钠溶液、钙红指示剂
• 原理
EDTA二钠与石灰(水泥)反应
• 关键
标准曲线
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
• 准备标准曲线
(1)取样:取工地水泥和集料,过筛(2.0mm);确定含水量。 (2)确定混合料的组成 确定土、水泥、水的组成。 (3)配制种5不同水泥剂量的试样:分别是2%、4%、6%、8%、10%的水 泥土混合料试样。 (4)取盛有试样的搪瓷杯,加入10%氯化铵溶液,搅拌,放置一段时间, 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 (5)取出部分澄清悬浮液,加入1.8%的氢氧化钠溶液、钙红指示剂,摇匀, 呈现玫瑰红色。加入EDTA二钠标准液滴定到纯蓝色,记录EDTA二钠标准液 的消耗量。 (6)依次作出不同剂量的试样消耗EDTA二钠标准液的数量。 (7)以水泥剂量为横坐标,以EDTA二钠标准液消耗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 曲线。
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公路工程路面试验辅导材料
概述
• 基层、底基层类型
• • 材料力学特性: 半刚性、柔性、刚性。 材料组成: 有结合料类(无机、有机)和无结合料类。
各类基层、底基层的种类
•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
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类及综合稳定类(石灰粉煤 灰、水泥石灰稳定类)
综合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 的技术要求
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30%以上时, 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 定类设计。
基层、底方法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 设计依据
根据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
• 设计内容
集料级配、结合料的最佳剂量、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709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现场质量检验(评定)表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现场质量检验评定(106)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日期
桩号、部位
检验日期
基本要求
项次
要求内容
检查记录
7.10.1.1
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土块应经粉碎。
7.10.1.2
石灰和粉煤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须经充分消解才能使用。
7.10.1.3
混合料配合比应准确,不得含有灰团和生石灰块。
7.10.1.4
碾压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7.10.1.5
保湿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
实测项目
具体检测数据见续表
外观鉴定
项次
外观鉴定内容
检查描述
扣分
7.10.3.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7.10.3.2
□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质保资料
评定结论
实测项目得分:分外观扣分:分质保资料扣分:分本分项(工序)工程得分分,质量等级:工程。
监理员: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工程现场质量检验评定(106)表续表
浙监(ZP)709续
实测项目
项次
+5,-20
1
4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1
5△
厚度(mm)
代表值
-
-10
-10
-12
2
合格值
-
-20
-25
-30
6
横坡(%)-±0.5±0.3±0.51
工序检查记录表(D表)目录、说明

第五章工序检查记录表(D表)目录、说明及表样工序检查记录表(D表)目录路基土石方工程1、D4.2.2 土方路基检查记录表 (171)2、D4.3.2 石方路基检查记录表 (172)3、D4.4.2-1 砂垫层检查记录表 (173)4、D4.4.2-2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检查记录表 (174)5、D4.4.2-3 碎石桩(砂桩)检查记录表 (175)6、D4.4.2-4 粉喷桩检查记录表 (176)7、D4.4.2-5 片(碎)石垫层检查记录表 (177)8、D4.4.2-6 CFG桩检查记录表 (178)9、D4.5.2-1 加筋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检查记录表 (179)10、D4.5.2-2 隔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检查记录表 (180)11、D4.5.2-3 过滤排水工程合成材料检查记录表 (181)12、D4.5.2-4 防裂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检查记录表 (182)13、D4.6 填前处理检查记录表 (183)排水工程1、D5.2.2 管节预制检查记录表 (184)2、D5.3.2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记录表 (185)3、D5.4.2 检查(雨水)井砌筑检查记录表 (186)4、D5.5.2 土沟检查记录表 (187)5、D5.6.2 浆砌排水沟检查记录表 (188)6、D5.7.2 盲沟检查记录表 (189)7、D5.8.2 排水泵站(沉井)检查记录表 (190)8、D5.9 急流槽检查记录表 (191)9、D5.10 混凝土沟检查记录表 (192)挡土墙、防护及其他砌筑工程1、D6.2.2-1 砌体挡土墙检查记录表 (193)2、D6.2.2-2干砌挡土墙检查记录表 (194)3、D6.2.2-3 混凝土挡土墙检查记录表 (195)4、D6.3.2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检查记录表 (196)5、D6.4.2-1筋带检查记录表 (197)6、D6.4.2-2锚杆、拉杆检查记录表 (198)9、D6.4.2-5锚杆、锚垫板和加筋土挡土墙总体检查记录表 (201)10、D6.6.2锚杆、锚垫板和加筋土挡土墙墙背填土检查记录表 (202)11、D6.7.2抗滑桩检查记录表 (203)12、D6.8.2锚喷防护检查记录表 (204)13、D6.8.2-1 护坡锚杆检查记录表 (205)14、D6.9.2锥、护坡检查记录表 (206)15、D6.9.2-1 浆砌片石拱形护坡检查记录表 (207)16、D6.9.2-2 水泥混凝土拱形护坡检查记录表 (208)17、D6.9.2-3 矩形空心砖网格护坡检查记录表 (209)18、D6.9.2-4 肋式六角空心砖网格护坡检查记录表 (210)19、D6.9.2-5 浆砌片石窗孔肋式护坡检查记录表 (211)20、D6.10.2-1浆砌砌体检查记录表 (212)21、D6.10.2-2干砌片石检查记录表 (213)22、D6.11.2导流工程检查记录表 (214)23、D6.12.2石笼防护检查记录表 (215)24、D6.13 预应力锚索检查记录表 (216)25、D6.14 钢筋混凝土锚固地梁检查记录表 (217)26、D6.15 三维植被网检查记录表 (218)27、D6.16 基坑现场检查记录表 (219)路面工程1、D7.2.2 水泥混凝土面层检查记录表 (220)2、D7.3.2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检查记录表 (221)3、D7.4.2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检查记录表 (222)4、D7.5.2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检查记录表 (223)5、D7.6.2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224)6、D7.7.2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225)7、D7.8.2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226)8、D7.9.2 石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227)9、D7.10.2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228)10、D7.11.2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229)11、D7.12.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230)14、D7.15.2 路肩检查记录表 (233)15、D7.15.2-1 浆砌路肩检查记录表 (234)16、D7.16 横向排水管检查记录表 (235)17、D7.17 沥青稀浆封层检查记录表 (236)桥梁工程1、D8.2.2 桥梁总体检查记录表 (237)2、D8.3.1-1 钢筋安装检查记录表 (238)3、D8.3.1-2 钢筋网检查记录表 (239)4、D8.3.1-3 预制桩钢筋安装检查记录表 (240)5、D8.3.2-1 钢丝、钢绞线先张法检查记录表 (241)6、D8.3.2-2 粗钢筋先张法检查记录表 (242)7、D8.3.2-3 后张法检查记录表 (243)8、D8.4.1 基础砌体检查记录表 (244)9、D8.4.2 墩、台身砌体检查记录表 (245)10、D8.4.3 拱圈砌体检查记录表 (246)11、D8.4.4 侧墙砌体检查记录表 (247)12、D8.5.1 扩大基础检查记录表 (248)13、D8.5.2 钻孔灌注桩检查记录表 (249)14、D8.5.3 挖孔桩检查记录表 (250)15、D8.5.4-1 预制桩检查记录表 (251)16、D8.5.4-2 沉桩检查记录表 (252)17、D8.5.5 地下连续墙检查记录表 (253)18、D8.5.6 沉井检查记录表 (254)19、D8.5.7 双壁管围堰的制作拼装检查记录表 (255)20、D8.5.8 沉井或钢围堰封底混凝土检查记录表 (256)21、D8.5.9 承台检查记录表 (257)22、D8.5.10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检查记录表 (258)23、D8.6.1-1 墩、台身检查记录表 (259)24、D8.6.1-2 柱或双臂墩身检查记录表 (260)25、D8.6.1-3 牛腿浇筑检查记录表 (261)26、D8.6.2 墩、台身安装检查记录表 (262)29、D8.6.3-2 背墙浇筑检查记录表 (265)30、D8.6.4 拱桥组合梁检查记录表 (266)31、D8.6.5 台背填土检查记录表 (267)32、D8.7.1-1 梁(板)预制检查记录表 (268)33、D8.7.1-2 梁(板)安装检查记录表 (269)34、D8.7.2 就地浇筑梁(板)检查记录表 (270)35、D8.7.3 顶推施工梁检查记录表 (271)36、D8.7.4-1 悬臂浇筑梁检查记录表 (272)37、D8.7.4-2 悬臂拼装梁检查记录表 (273)38、D8.7.5 转体施工梁检查记录表 (274)39、D8.8.1 就地浇筑拱圈检查记录表 (275)40、D8.8.2-1 预制拱圈节段检查记录表 (276)41、D8.8.2-2 桁架拱杆件预制检查记录表 (277)42、D8.8.3-1 主拱圈安装检查记录表 (278)43、D8.8.3-2 悬臂拼装的桁架拱检查记录表 (279)44、D8.8.3-3 腹拱安装检查记录表 (280)45、D8.8.4 转体施工拱检查记录表 (281)46、D8.8.5-1 劲性骨架加工检查记录表 (282)47、D8.8.5-2 劲性骨架安装检查记录表 (283)48、D8.8.5-3 劲性骨架拱混凝土浇筑检查记录表 (284)49、D8.8.6-1 钢管拱肋制作检查记录表 (285)50、D8.8.6-2 钢管拱肋安装检查记录表 (286)51、D8.8.6-3 钢管拱肋混凝土浇筑检查记录表 (287)52、D8.8.7-1 吊杆的制作与安装检查记录表 (288)53、D8.8.7-2 柔性系杆检查记录表 (289)54、D8.9.1-1 钢板梁制作检查记录表 (290)55、D8.9.1-2 钢桁节段制作检查记录表 (291)56、D8.9.1-3 钢箱梁制作检查记录表 (292)57、D8.9.2 钢梁防护涂装检查记录表 (293)58、D8.9.3 钢梁安装检查记录表 (294)59、D8.10.1-1 斜拉桥塔柱段检查记录表 (295)61、D8.10.2 平行钢丝斜拉索制作与防护检查记录表 (297)62、D8.10.3 主墩上梁段浇筑检查记录表 (298)63、D8.10.4-1 混凝土斜拉桥的悬臂浇筑检查记录表 (299)64、D8.10.4-2 混凝土斜拉桥梁的悬臂拼装检查记录表 (300)65、D8.10.5 钢箱梁制作检查记录表 (301)66、D8.10.7-1 钢斜拉桥箱梁段的悬臂拼装检查记录表 (302)67、D8.10.7-2 钢斜拉桥钢箱梁段的支架安装检查记录表 (303)68、D8.10.8 工字梁段制作检查记录表 (304)69、D8.10.10 结合梁工字梁段悬臂拼装检查记录表 (305)70、D8.10.11 结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板施工检查记录表 (306)71、D8.11.1 悬索桥塔柱段检查记录表 (307)72、D8.11.2-1 预应力锚固系统制作检查记录表 (308)73、D8.11.2-2 刚架锚固系统制作检查记录表 (309)74、D8.11.3-1 预应力锚固系统安装检查记录表 (310)75、D8.11.3-2 刚架锚固系统安装检查记录表 (311)76、D8.11.4 锚碇混凝土块体检查记录表 (312)77、D8.11.6-1 主索鞍制作检查记录表 (313)78、D8.11.6-2 散索鞍制作检查记录表 (314)79、D8.11.7-1 主索鞍安装检查记录表 (315)80、D8.11.7-2 散索鞍安装检查记录表 (316)81、D8.11.8 索股和锚头的制作与防护检查记录表 (317)82、D8.11.9 主缆架设检查记录表 (318)83、D8.11.10 主缆防护检查记录表 (319)84、D8.11.11 索夹制作与防护检查记录表 (320)85、D8.11.12 吊索和锚头制作与防护检查记录表 (321)86、D8.11.13 索夹和吊索安装检查记录表 (322)87、D8.11.14 钢箱梁段制作检查记录表 (323)88、D8.11.16 钢加劲梁安装检查记录表 (324)89、D8.12.1 防水层检查记录表 (325)90、D8.12.2-1 桥面铺装检查记录表 (326)91、D8.12.2-2 复合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检查记录表 (327)92、D8.12.3 钢桥面板上防水粘结层检查记录表 (328)95、D8.12.5-2 挡块检查记录表 (331)96、D8.12.6 支座安装检查记录表 (332)97、D8.12.7 斜拉桥、悬索桥的支座安装检查记录表 (333)98、D8.12.8 伸缩缝安装检查记录表 (334)99、D8.12.9 混凝土小型构件检查记录表 (335)100、D8.12.10 人行道铺设检查记录表 (336)101、D8.12.11 栏杆安装检查记录表 (337)102、D8.12.12 混凝土防撞护栏浇筑检查记录表 (338)103、D8.12.13 桥头搭板检查记录表 (339)104、D8.13 模板安装检查记录表 (340)涵洞工程1、D9.2.2 涵洞总体检查记录表 (341)2、D9.3.2 涵台检查记录表 (342)3、D9.5.2 管座及管涵安装检查记录表 (343)4、D9.6.2 盖板制作检查记录表 (344)5、D9.7.2 盖板安装检查记录表 (345)6、D9.8.2 箱涵浇筑检查记录表 (346)7、D9.9.2 拱涵浇(砌)筑检查记录表 (347)8、D9.10.2 倒虹吸竖井砌筑检查记录表 (348)9、D9.11.2 一字墙和八字墙检查记录表 (349)10、D9.13.2 顶入法施工的桥、涵检查记录表 (350)隧道工程1、D10.2.2 隧道总体检查记录表 (351)2、D10.3.2 明洞浇筑检查记录表 (352)3、D10.4.2 防水层检查记录表 (353)4、D10.5.2 明洞回填检查记录表 (354)5、D10.6.2 洞身开挖检查记录表 (355)6、D10.7.2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检查记录表 (356)7、D10.8.2 锚杆支护检查记录表 (357)8、D10.9.2 钢筋网支护检查记录表 (358)9、D10.10.2 仰拱检查记录表 (359)12、D10.12.2 钢支撑支护检查记录表 (362)13、D10.13.2 衬砌钢筋检查记录表 (363)14、D10.14.2 防水层检查记录表 (364)15、D10.15.2 止水带检查记录表 (365)16、D10.17.2 超前锚杆检查记录表 (366)17、D10.18.2 超前钢管检查记录表 (367)18、D10.19-1 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基坑开挖检查记录表 (368)19、D10.19-2 洞门端墙、翼墙模板安装检查记录表 (369)20、D10.19-3 洞门砌体端墙、翼墙、挡土墙检查记录表 (370)21、D10.19-4 洞门混凝土端墙、翼墙、挡土墙检查记录表 (371)22、D10.20 模板安装检查记录表 (372)交通安全设施1、D11.2.2 交通标志检查记录表 (373)2、D11.3.2 路面标线检查记录表 (374)3、D11.4.2 波形梁钢护栏检查记录表 (375)4、D11.5.2 混凝土护栏检查记录表 (376)5、D11.6.2 缆索护栏检查记录表 (377)6、D11.7.2 突起路标检查记录表 (378)7、D11.8.2 轮廓标检查记录表 (379)8、D11.9.2 防眩设施检查记录表 (380)9、D11.10.2 隔离栅和防落网检查记录表 (381)环保工程1、D12.2.2 砌块体声屏障检查记录表 (382)2、D12.3.2 金属结构声屏障检查记录表 (383)3、D12.4.2 中央分隔带绿化检查记录表 (384)4、D12.5.2 路侧绿化检查记录表 (385)5、D12.6.2 互通立交区绿化检查记录表 (386)6、D12.7.2 养护管理区、服务区绿化检查记录表 (387)7、D12.8.2 取、弃土场绿化检查记录表 (388)工序检查记录表监理抽检样表1、D8.2.2 桥梁总体检查记录表(监抽) (389)工序检查记录表(D表)说明一、基本规定1、本类表格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规定的工程内容外,根据云南省公路建设的实际需要,增加了部分常用工程内容的检查记录表。
石灰粉、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工法

石灰粉、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为了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同时节省工程造价,采用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土)稳定土底基层具有后期强度高,应力扩散作用好,以及良好的水稳定性和抗冻性,并且二灰土具有废物利用,有利于环保等优点,因此,二灰土在公路施工中广泛被使用。
控制好二灰土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对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非常重要。
1.2 工艺原理二灰土由石灰、粉煤灰、土三种无机物组合,通过专门的设备拌和、摊铺到碾压成型形成一种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好、水稳性及抗低温性能良好的路用承重层材料。
这是由于石灰、粉煤灰含有许多化学活性物质,其中氧化钙、二氧化硅的离子与粘土颗粒的离子发生化学、物理反应,形成大团粒结晶体,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次是由于机械的物理力学作用,二灰土摊平后,经过重型压实机具将其碾压密实,使二灰土形成紧密的结合体。
2 工艺工法特点2.1 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通常采用二灰土作为高等级公路底基层的结构形式。
2.2施工工艺成熟,且粉煤灰成本较低。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塑性指数12-20且有机质含量≯10%的粘性土(亚粘土)改良作为路面底基层、路床特殊填料施工。
4 主要引用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
5 施工方法将水泥、粉煤灰、碎石、水按照配合比试验确定的比例,经拌和、摊铺、碾压达到设计压实度,养护后构成的路面底基层结构。
混合料的拌和方式有路拌法和厂拌法,其摊铺方式有人工配合机械如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等设备和摊铺机自动摊铺两种。
一般是先通过修筑试验路段,取得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在我国公路底基层施工中,混合料的拌和方式有路拌法和厂拌法,其摊铺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
项目二道路基层质量检验.

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一个月完成。
(2)就地路拌法施工,减少运距;拌合均匀,做到“手捻成团、落地 能散”。先摊粉煤灰,中间熟石灰,上层为土进行拌合
(3)摊铺:根据松铺系数确定松铺厚度,1.4—1.6。应做到随摊随整
形随碾压,堆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 (4)碾压:二灰土压实厚度以15-20cm,大于20cm时应分层施工。
11
3)成型检验 碎石压好后,先洒水,再撒布嵌缝料,个别较大的空隙用小碎石“点 补”。 (1)、采用12t以上压路机,速度每分钟40-50m。 (2)、表面平整、稳定、轮迹小于5mm,压实度达到要求为止。 (3)、未铺装路面前,已成型的碎石基层严禁行车,防止损坏表层。
12
2.3 级配碎石基层的质量检验标准
接头的处理
施工段落,禁止车辆通行
(4)养生的检验 始终保持表面湿润; 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
4.3 石灰粉煤灰基层质量检验标准
(1)石灰粉煤灰质量、砂砾级配良好。配合比准确; (2)混合料拌合均匀,色泽一致; (3)表面平整密实、无离析,施工接茬平顺; (4)12T以上压路机碾压,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料、脱
(2)砂石骨料
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
砂含量宜为30%-35%,碎石含量宜为:65%-70%; 含泥量应小于2%;
最大粒径小于31.5mm,级配良好;
(3)水 饮用水
5.3 施工工艺的检验
5.3.1 拌合的检验
拌和机生产能力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应相匹配;
集中拌合,间歇式拌合设备 产量宜大于400h/t; 在正式拌合之前,应调试所用设备,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 求; 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 控制混合料从拌合到摊铺完成不超过4h,并在初凝前完成碾压工作。
石灰(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DB29-50-2003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 准名称及编 号 施工员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0-2003 质量检验标准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第6.3.1条 第6.3.2条 第6.3.3条 第6.3.4条 ≥97 ≥95 ≥95 ≥95 ±10 10
符建 设)单位验 收记录
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符合要求。 项目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不小于设计规定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意见
石灰(水泥)、粉煤灰、碎石剂 主 1 量应符合配合比的设计要求 控 项 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压实度、强 目 2 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 √ √ √
3 4
混合料应采用厂拌,拌合应均 匀,不得采用路拌和贴补找平 碾压成型后应洒水养生,宜覆 盖,养生期内严禁车辆通行
压实 度 (重 型% )
快速路和主干路
一 般 项 目
一般道路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详见压实度试验报告
厚度 允 平整度 许 宽度 6 偏 快速路和主干路 中 差 基层 (mm) 线 一般道路 高 快速路和主干路 程 一般道路 底基层 横坡(%)
7天侵水抗压强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10,-15 ±15 ±15 ±20 ±0.3
(整理)二灰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及检测

3、施工工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1)试验监理检查土、石灰、粉煤灰的质量技术要求①土塑性指数在12~18之间。
②石灰石灰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6.2.2的规定。
达到Ⅲ级石灰要求才允许使用。
③粉煤灰粉煤灰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各项要求。
(2)二灰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二灰土配合比进行验证试验,设计推荐配合比为12:38:50。
4试验路施工试验路施工的主要目的:摸索出土的粉碎工艺,确定二灰土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和布料方法,确定二灰土的拌和遍数,二灰土含水量的控制方法,掌握二灰土的整形方法,确定二灰土的碾压工艺(碾压时的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碾压时间),确定二灰土的松铺厚度,了解二灰土的养生情况及生产能力,对配合比进行验证。
4.1机械准备需配备足够数量的稳定土路拌机、压路机、平地机、推土机、铧犁及旋耕机、洒水车、配套的运输设备。
4.2原材料准备根据配合比及击实试验结果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
4.2.1土先在取土场将3%的生石灰掺入土中用于吸水和砂化,闷料1d,再运至已交验的路基上;先用推土机初步粉碎整平,再用铧犁及旋耕机多次翻拌,将较大的土块粉碎,闷料4~5d,当土的含水量降至最佳含水量时再用路拌机粉碎一遍,此时观察其粉碎效果,若效果较好则再继续粉碎1~2遍即能达到规范要求;若效果不明显且有大量坚硬的土块,则停止用路拌机粉碎(经试验,此时路拌机即使继续粉碎5~6遍也不易达到规范要求),这时应向土内洒水,让水将土块湿透,由于土块吸水膨胀,再闷料半天至1天,然后用路拌机粉碎1~2遍,土颗粒即能小于15mm。
用平地机整平并稳压,在整个施工段落内抽取若干个点,测出各个点土的每平方米重量、厚度和含水量,计算出土的松方容重和平均厚度,以便准确控制用土量。
4.2.2撒布粉煤灰先检测出粉煤灰的含水量,按配合比设计用量,将每车粉煤灰过磅,计算每车粉煤灰的摊铺面积,用石灰在整平好的素土上打格上粉煤灰;用平地机将粉煤灰整平并稳压,再按测每平方米的重量、厚度的方法,计算出粉煤灰的密度和平均厚度,校核粉煤灰的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15
+5,-15
+5,-20
水准仪:每200m测4个 断面
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 23456789
4 宽 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处
厚度 5△ (mm
)
代表值 合格值
6 横 坡(%)
—
-10
-10
-12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
—
-20
-25
-30
车道1点
公路
石பைடு நூலகம்、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检查记录表
施工单位: 里程桩号:
工程部位:
监理单 位:
分项工程名 称:
表 号 所属分部工程名称:
基 本 1、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土块应经粉碎。2、石灰和粉煤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须经充分消解才能使用。3、混合料配合比应准确,不得含有灰团和
要 求 生石灰块。4、碾压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5、保湿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项 次
检查项目
基层
底基层
高速公路 其他 高速公路 其他
一级公路 公路 一级公路 公路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 代表值
—
1△ 度
(%) 极 值
—
95 91
95 91
93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
89
车道2处
实 2 平整度(mm) 测 项 3 纵断高程(mm) 目
—
12
12
15
3m直尺:每200m测2处× 10尺
—
±0.5
±0.3
±0.5
水准仪:每200m测4个 断面
7△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G检查
检查意见:
监理工程师意见:
检查结果 10 合格率(%)
检测负责人:
检测:
记录:
复核: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