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手法分析电影《毕业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修辞手法分析电影《毕业生》【摘要】本文通过英语写作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来分析电影《毕业生》里主要人物的心理以及电影的主题思想,从而为作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毕业生》;修辞手法;人物心理;电影主题
一、引言
拍摄于1967年的美国电影《毕业生》是根据查尔斯·韦伯所写的一部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经典之作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成熟地表现两代人代沟和年青一代成长过程的影片,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毕业生》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一定的社会经济会对一定的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当时的美国经济迅猛发展,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黄金时代”。于是各种反文化思潮应运而生,冲击着美国社会秩序,特别是对美国年青一代的思想观念产生作用。《毕业生》将人物与情景巧妙地搭配,表达了60年代美国青年的内心紧张与冲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困惑与迷茫。对于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写作的修辞手法来分析它的主题思想。
二、修辞手法在人物与场景搭配中的体现
(一)暗喻的运用
一个隐喻是用在比较两个好像无关事物,制造的一个修辞的转义。隐喻在英文中就有其隐喻式的意涵,暗指“将意义由某事物转
移侧(至)另一事物”。《毕业生》中隐喻手法的运用多处可见。影片开始部分,本杰明的父母为他在家举办了毕业庆祝会,卧室外,宾朋满座,在众人祝贺的围攻下,本趁机逃离回到了二楼的卧室,“砰”地关上门,他想摆脱这些声音,远离这些世俗。这里的“门”其实就像本杰明假想的“隔离墙”,他不想让外界这些人,包括他的父母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庆祝会开始之前他与父亲欲言又止的谈话表现出他对现世的困惑与彷徨,即使他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受过高等教育,他也无法从精神加锁的束缚中逃出,西装革令的外表下藏着多年来的压抑与迷茫。本不知道自己要寻求什么样的生活,只知道自己无法投入父母亲朋那样的浮华空虚的生活。
在用“门”隔离这个世界后,他继续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门外,人们高谈阔论,议论纷纷;门里,本杰明呆望着鱼缸里的热带鱼——这个饶有趣味的隐喻镜头:本恰似那条鱼缸里的鱼,貌似自由地游着,却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他只能在父母这些成人们划定的范围内活动。当鲁宾逊太太突然闯进门把车钥匙扔进鱼缸,促使本探手去取时,成人世界对青春世界的诱惑便愈显清晰,但这种引诱的形式又是和成人世界的神圣准则相抵触的,它是成人世界自我尊严的一次自我亵渎与自我放逐。
之后,本杰明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父亲为他买的生日礼物是一套潜水服,用来为大家做潜水表演。本试图和父亲沟通,可是父亲却不理会,执意让他穿上笨重的潜水服,长辈们对他一个劲儿地
鼓励,毫不顾忌本的感受,但他完全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本杰明的挣扎。他想挣脱这个世界,因为缺乏理性的沟通,成人与孩子,两个世界没有真正的沟通与交流,又一次将年青一代的迷茫与困惑以及两代人的代沟表现出来,这无疑为他后来的叛逆埋下了伏笔。
“罗宾逊太太,你想勾引我,对吧?”这句影片中本杰明的台词,至今为人熟知。罗宾逊太太代表着成人世界中空虚、傲慢的一类成熟女性。她为了冲破死寂的家庭生活而大胆地勾引本杰明,追求自己的性爱自由,与当时美国性解放思想吻合。
(二)讽刺的运用
讽刺,指挖苦意在伤害他人的尖刻的,常带讽刺意味的话语。作家们可以巧妙地运用讽刺手法,将文字变得有血有肉,一针见血,电影同样可以运用此手法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故事的女主人公伊莲,她温柔、贞洁,又有些无知,与罗宾逊太太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将她放入现在的社会,无疑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人人眼中的“乖乖女”,但在反文化思潮涌动的60年代的美国,作为青年一代,她的表现与整个时代的思潮恰似相反,这种“乖巧”似乎有些被动。伊莲是60年代的伯克利大学的学生,伯克利大学一直是美国学生运动的中心,伯克利加大在越南战争期间由于其学生对于美国政府的抗议而变得全球知名,1964年在加大伯克利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free speech movement)改变了一世代人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人们常以“校风大胆”和“自由派”之类的字眼来形容伯克利大学。置身于60年代这样一所新思潮层出不穷的校园氛围中,伊莲却好似身着一层“隔离衣”,无论是面对自己破裂的家庭,还是处理与本杰明的恋情方面,她都显得那样无所适从。
此外,当本决定只身去伯克利大学找回伊莲时,有这样一幕:本疲惫而孤独地坐在伯克利大学的校园里,头顶上高高地飘着美国国旗。高空俯视的镜头,将失落的本杰明缩小,却放大了伯克利大学校园和高高飘扬的美国国旗。同样是通过强烈的对比反差来讽刺传统的“美国梦”不断地变质和最终的没落。
(三)夸张的运用
写作手法里的夸张是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以言过其实的说法表达强调的目的。在本杰明的毕业庆祝会上,麦奎尔先生故作正经地将本从众人的祝贺声中拽到一边,说有重要的事找他说,却只说了一个字plastics,本迟钝了好几秒,短短几句,一本正经的铺垫,如此大的反差,让观众都觉得有些滑稽。另外一处是鲁宾逊先生与本的对话。当鲁宾逊先生要和他谈谈未来给他些建议的时候,本杰明眼神里充满期待,但节奏冗长且言语凌乱的对话却是鲁宾逊先生不停地在说“黄金年华”,“追女孩子”之类的无关紧要的“建议”,两处的表现形式的正式程度与其内容之间的冲突,反映出成年人与年轻人一样处于困惑与迷茫的边缘。
(四)明喻的运用
明喻是指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毕业生》最后的时候,本杰明像只大蜘蛛似的扒在教堂玻璃上,对着里面的伊莲声嘶力竭地喊着,他的样子让观众揪心,他想要追求心中的那片净土,他把伊莲当作黑暗的未来之路的一盏明灯。伊莲看着周围人们张牙舞爪的样子,就像饿极了的猛兽,随时准备撕碎扒在玻璃上的本。
三、结语
《毕业生》这部电影一直都被奉为美国电影的经典有它的道理。我们从写作的修辞手法这个角度看影片,挖掘出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在成人世界里,潜藏着物质背后的空虚与迷茫,本杰明,一个初入社会的小青年将自己牵扯进成人的游戏圈里,由迷茫变得更加迷茫。伊莲,一片纯洁的净土,在现世中却显得被动,因为情感也将自己拉扯进这场游戏里。从这两个60年代的年轻人也能找到当时许多现实中青年人的影子,也体现了那个年代社会价值观的转向。导演迈克·尼克尔斯把对时代的敏感与人性感知融为一体,将时代风貌投射到银幕上,这也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瑞典]英格玛·伯格曼.魔灯[m].刘森尧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伦赫.《毕业生》读解[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译制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