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共28页文档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中和中庸、修身克己发表时间:2011-12-21 来源:新华日报“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
修身齐家,克己治国第四个重要思想就是修身克己。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中国的典籍中,最经典的就是《四书五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合在一起叫“四书”。
《大学》是头一本,打开第一页就是讲“格物致知,意诚心正,直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同时《大学》也是《礼记》的一篇,《礼记》是“五经”之一,所以修身既见于“四书”又见于“五经”。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生存权利,都应该和而不同。
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才能在世界和平中发挥作用。
现在中国富强了,太平盛世来了,所以我们在国际上作用越来越大。
一个人如果不能修身,那一定齐不了家,一个家庭都治不好怎么治国?国治不好当然不能在世界和平中发挥作用,这么反过来说我就觉得比较近乎事实了。
这也说明修身的作用非常之巨大。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可以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着丰富的思维经验。
直到解放以前,学校里还有修身课。
人的自身价值从社会性来看,不取决于从社会上取得了多少,而取决于对社会奉献了多少。
孔子要求杀身成仁,孟子要求舍身取义。
文天祥就是这样的人,还有史可法、林则徐。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既然死都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那么活着难道没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区别吗?所以人生的自身价值各不相同,并非千篇一律。
衡量自身价值和实现承诺不是靠自我感觉,要靠社会评定。
比如你月薪一万,难道人家就尊敬你吗?未必。
那么,自身价值如何才能提高?两个字——修身。
这能使得我们超越原生状态,进入自觉追求的崇高境界。
怎么修法呢?克己。
如果要完成一切进步的、甚至于己有利的行为,都要通过克己。
所以,不断战胜、超越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修身克己绝不是自我束缚,不是个性的压制,而是自我的解放。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和积淀起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博爱、节俭勤劳、孝悌忠信等,是中国人传承与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这些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深深植根,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风俗,成为连接中华民族传统与现代的独特精神纽带。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德之一,是中国古代提倡的道德修养标准,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仁者爱人,义者诚信,礼者规范,智者明理,信者守信,这五德合而为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仁者以心为本,宽厚善良;义者以行为准,忠诚正直;礼者以礼仪为约束,尊卑有序;智者以明理为根,知行合一;信者以信义为本,言行一致。
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中国人处世行事的准则和标尺。
忠恕博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核心价值观,强调忠诚、宽容和仁爱的精神。
忠,即忠诚于国家、家庭、朋友、事业等,不背叛、不辜负;恕,即宽容、谅解、宽恕他人的过失和错误;博爱,即广泛地关怀、爱护他人,包容并尊重不同的个体和观念。
忠恕博爱是中国文化追求和平与谐的传统,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节俭勤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核心价值观,倡导勤俭节约、朴素勤劳的生活态度。
节俭不仅是一种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的行为准则,更体现了中国人深沉的修身德行和社会责任感。
勤劳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和特色,强调劳动光荣,勤劳致富。
勤劳、节俭不仅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社会繁荣、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础。
孝悌忠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价值观,强调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和兄长,忠诚于国家、君上、朋友。
孝悌忠信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家庭观念,反映了中国人对亲情和忠诚的重视与尊重。
孝顺父母是中国家庭中的传统美德,被誉为“天下第一孝”,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忠诚于国家、君上、朋友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忠义观念,强调忠诚不渝、忠贞不屈,是中国人民追求真挚情感和忠诚信仰的基本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和与合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中和”也简称为“和”。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
”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
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
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
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中和中庸”思想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许多方正有序的建筑更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
但是中庸常被人误解,以为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
中庸之“中”,的确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
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
假如中庸之“中”固定为折半以取中,那就犹如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你这杆秤就只能添乱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在这里,孔子明明白白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则中庸如果只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那是任何一个蠢才都会干的,怎么会比上刀山还难?怎么会断言“不可能也”?当然,中庸虽然很难很难,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绝对准确的度,而只要求处理问题大致把握一个度,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中和_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黎民于变时雍。可见, 尧的德行之为大者, 在于能 六 协和万邦 , 以解决民族矛盾, 协调国家关系, 促进 年
民族融合。
第 二
期
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 作为中华民族
三 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生存智慧, 其正确合理
南 京
的思想内核为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 社
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精神资源, 具 会
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和谐, 主要着重于内心的平和。如董仲舒所说: 仁 人之所以多寿者, 外无贪而内清净, 心平和而不失 中正。 18 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主要着重 于家庭 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常言道: 家和万事 兴。家庭和睦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子思
引证 诗 曰: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兄弟既翕, 和 乐且耽。宜尔室家, 乐而妻 孥。 对此, 孔子赞道: 父母其顺矣乎! 19 从而描绘出一副家庭和睦、其 乐融融的欢乐景象。反之, 父子不和, 其世破亡; 兄弟不和, 不能久同; 夫妻不和, 家世大凶。 20 人
科 学
首先, 以传统的中和精神来追求人与人之间、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和谐。
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集合体, 人与人、不同社 会阶层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一切
行为皆根源于利益, 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
系, 人们奋斗所 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 利益有 关 , 22 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 表现出来 。23 在人们 对自己的 利益追 求的 过程
21
哲 学 研 究 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 No . 2 Feb . 2006
和 更是由来已久。从字源的角度看, 说文
解字 中主要有三重意义: 一为饮食之和; 二为五味 调和; 三为声音相和。 礼记 乐记 中写道: 乐者,
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理念
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理念“中和”思想是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念,体现在儒家及道家的相关论著中,《尚书》和《周易》中将"和"作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一种至高的安定和谐状态,其内涵有:①“和实生物”;②“和而不同”。
“中和”思想也体现在祖国医学中,《灵枢本藏》中说道:人的气血精神是性命之根本,只有在“血和”、“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的情况下,才是“平常之人”———即健康无病之人[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病变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肠炎,病程往往迁延不愈,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逐渐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之一[2]。
近来研究表明:传统文化“和”的思想对于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遣方用药从“和”立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法。
张仲景首开和法之先河,《伤寒论》一书多数方药为表里双解、寒热并施、虚实相兼、升降同行、散敛相济、阴阳互调的和法,尤以小柴胡汤汤为最。
后世医家根据丰富的临床实践引申其义,扩大了和法的应用范围。
如戴北山提出:“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用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指出了和法的精髓及中医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
明张景岳道:“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和之谓义广矣。
亦尤土兼四气,其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
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
”可以说,“和法”广义上涵盖了调整阴阳、调和气血、调和营卫、调整脏腑、调摄精神等所有治法的宗旨。
根据临床表现,UC病位虽在大肠,但病机根本在脾,且与肝、脾、肺三脏相关;病机多以脾胃虚弱为本,寒湿热毒邪为标,瘀血痰浊阻滞肠络为病理表现,其中脾胃虚弱贯穿疾病的始终。
病程迁延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兼有寒热错杂、气血失调、升降失常的表现。
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理念
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理念“中和”思想是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念,体现在儒家及道家的相关论著中,《尚书》和《周易》中将"和"作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一种至高的安定和谐状态,其内涵有:①“和实生物”;②“和而不同”。
“中和”思想也体现在祖国医学中,《灵枢本藏》中说道:人的气血精神是性命之根本,只有在“血和”、“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的情况下,才是“平常之人”———即健康无病之人[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病变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肠炎,病程往往迁延不愈,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逐渐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之一[2]。
近来研究表明:传统文化“和”的思想对于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遣方用药从“和”立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法。
张仲景首开和法之先河,《伤寒论》一书多数方药为表里双解、寒热并施、虚实相兼、升降同行、散敛相济、阴阳互调的和法,尤以小柴胡汤汤为最。
后世医家根据丰富的临床实践引申其义,扩大了和法的应用范围。
如戴北山提出:“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用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指出了和法的精髓及中医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
明张景岳道:“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和之谓义广矣。
亦尤土兼四气,其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
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
”可以说,“和法”广义上涵盖了调整阴阳、调和气血、调和营卫、调整脏腑、调摄精神等所有治法的宗旨。
根据临床表现,UC病位虽在大肠,但病机根本在脾,且与肝、脾、肺三脏相关;病机多以脾胃虚弱为本,寒湿热毒邪为标,瘀血痰浊阻滞肠络为病理表现,其中脾胃虚弱贯穿疾病的始终。
病程迁延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兼有寒热错杂、气血失调、升降失常的表现。
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
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和合”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渗透在各家流派思想文化和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思想对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启示。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和谐社会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初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精神,“和”文化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
“和”与“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
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构成和合范畴。
“和”指的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合”指的是汇合、结合、联合、融合等。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统一,“和合”思想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正如程思远先生所说: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
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1]。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地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和春秋末年的晏婴。
据《国语·郑语》载,史伯提出了“和”的概念,他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并解释“和”的意思是“以他平他谓之和”。
史伯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惟有和谐共处,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同则不继”。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理论的内涵也不断得以丰富。
晏婴用“相济”、“相成”的说法发展了史伯“和”的思想,他严格地强调了“和”与“同”是完全相异的两回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视“和”为人文精神的核心。
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提倡用宽容谅解的精神去缓和人际间的紧张关系;孔子还从人道角度出发提出了人生修养的“执两用中”、“致中和”的思想,强调事物的度与和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中华和合文化“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
已故文化巨匠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为“中华和合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
“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和道家的和谐观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
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儒家的和谐观。
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
《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
《礼记·中庸》又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和谐”思想发展到政治领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
“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中华先民对“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统一。
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德。
儒家主张,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应对潮流,要坚持“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与国交往,要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规,最后的终极关怀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谐”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积千年之理论与实践而积淀流传下来的精华瑰宝。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中华和合文化“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
已故文化巨匠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为“中华和合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
“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和道家的和谐观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
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儒家的和谐观。
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
《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
《礼记·中庸》又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和谐”思想发展到政治领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
“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中华先民对“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统一。
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德。
儒家主张,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应对潮流,要坚持“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与国交往,要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规,最后的终极关怀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谐”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积千年之理论与实践而积淀流传下来的精华瑰宝。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其经典设计所创造的集体人格与生活方式,为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主要思维方式,并逐步定势为社会理想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人际关系以“忠恕仁爱”为枢纽,精神超越以“天人合一”为指向,人事努力以“贵和尚中”为准绳,个体修养以“以人为本”为追求,通过“和合”来处理和对待世道、天道和人道的各种关系,所以“和”便具有了既区别又联系、既互补又平衡的价值和意义。
“和谐”上贯宇宙自然,下理社会人事,中通往世古今,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蕴,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贵和尚中”实践观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
中国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其经典设计所创造的集体人格与生活方式,在与时具进中遂传统为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主要思维方式,并逐步定势为社会理想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人际关系以“忠恕仁爱”为枢纽,精神超越以“天人合一”为指向,人事努力以“贵和尚中”为准绳,个体修养以“以人为本”为追求,通过“和合”来处理和对待世道、天道和人道的各种关系,所以“和”便具有了既区别又联系、既互补又平衡的价值和意义。
“和谐”上贯宇宙自然,下理社会人事,中通往世古今,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与“谐”同义。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
它们在冲突、碰撞和容纳、交融中达到“以他平他”“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的包容、和平、求同、存异、统一、多元。
“和”不是一般意义上数字的简单相加,而是事物间共处共存、共生共济、共辅共成的完整发展过程。
儒家的“中和”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融洽。
道家的“天道自然”论,提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宇宙的和谐融洽。
墨家的“兼爱”论,主张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
法家把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放置于大一统的和谐格局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
朱熹:“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 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王守仁:“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这些都是中国历 史上非常珍贵的思想资源,后代很多优秀思想家都这一思 想资源给予继承和发挥。
bkbk611331
二、和谐文化的理论依据
1.二元对立与多元并立
二元对立与多元并立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2.多元并立是事物的常态
二元对立是暂时的,多元并立是长期的。
3.和谐是多元并立的客观要求
多元并立要求各事物之间必须达到和解,由和解而合 作,由合作而和谐。
4.和生——和处——和谐
“和实生物”,多元和合导致新事物的产 生;多元并存要求各事物间必须和处;和处 才能和生;和处、和生,才能和谐;和谐是 事物的理想状态。
《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墨家提倡 “兼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 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
庄子讲“人和”、“天和”,“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 者,谓之天乐。”
5.和解——合作——和平
多元并立不否认事物之间的矛盾;但多元并立 之间的矛盾不是通过斗争、通过消灭他方的方式来 解决,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通过和解的方式来解 决;由和解进而达成合作;由和解与合作进而达成 和平;和平是人类的理想状态。
三、和谐文化的基本理念 (一)人类当前面临的五大冲突
1.人与自然的冲突:生态危机 2.人与社会的冲突:社会危机 3.人与他人的冲突:道德危机 4.人的心灵的冲突:精神危机 5.不同文明的冲突:价值危机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中和中庸、修身克己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中和中庸、修身克己载2011年12月21日B7版(新华日报记者葛灵丹根据金开诚生前在南京图书馆的讲座编辑整理)金开诚,男,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汉族。
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艺文丛谈》等。
因病于2008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核心提示】“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一种非常现实的启示,强弱胜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
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之间不是隔绝的,而是相通相依、息息相关的。
“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要求不同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协调,能够并存,互相促进。
修身是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的,也是提高自身价值的方法之一。
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才能在世界和平中发挥作用。
全文: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
其中,“阴阳五行”是我们中国人的基本哲理。
所谓“基本哲理”,指的是我们中国人怎么看待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运动,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共同的哲学根据;“天人统一”是指导我们去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让我们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大自然;“中和中庸”是指导我们如何去解决社会问题、处理人际关系、追求理想的社会境界;最后一个“修身克己”讲的是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这四个思想,是把中华传统文化支撑起来的四个思想支柱。
居安思危,绝处逢生“阴阳五行”是两个思想,在战国时期合为一个哲学体系。
现在为了方便起见还要分成两个:阴阳,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
什么是对立?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作用、两种气象、两种地理等等,一正一反相互对立,同时又统一,对立双方可向对方转化,这也就是朴素的辩证法。
古代的希腊哲学、罗马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曾深受中国阴阳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核心思想(值得收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核心思想(值得收藏)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她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会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
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
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一)阴阳合一阴阳,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的双方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
这也是朴素的辩证法。
例如水,在一定温度下可以结为冰,冰在一定温度下又可以转化为水。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阴阳思想有个模式,是用太极图表现的,那是哲学模式的一种形象表现。
半黑半白的太极图表明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
其中一条S曲线,生动地表明了黑与白的运动变化。
图中还有两个鱼眼,白中黑眼,黑中白眼,说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这正是阴阳各自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应当居安思危,时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才不会“大意失街亭”;反之,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则应树立自信心,敢于拼搏进取,力挽狂澜,才能转败为胜。
五行思想,是宇宙统一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也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这些物质又是运动着的,也是相互联系着的。
中医认为,五行生克的关系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反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就说明,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或力量能够凌驾于一切事物和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
所谓“一物降一物,一物生一物”也要把握适度,否则适得其反。
比如,金克木,用斧子劈柴,劈多了,斧头自身也就磨损了,又如土克水,水库储水,坝高要适当,太高了,储水超过承载度(或者大雨超出集雨量)库坝也就倒了,造成水灾。
这也告诉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握适度,否则就会造成损失。
比如,适当锻炼运动有益于健康,超大运动量则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二)“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是相通相依、和谐共存的这个思想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顺应天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传统文化“和”的精神
传统文化“和”的精神传统文化“和”的精神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和”一向是我们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是涵盖自然、社会、内心等层面与各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和为贵“和”表达出和睦、和谐、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天人合一”,即天人之“和”,指人应怀感恩之心敬畏天地,遵循宇宙规律,尊重与保护自然,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明晰“政通人和”之理,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孔子在论“和”时,提出以“亲仁善仁”为基础。
《大学》曾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人们要重视修身养性,“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修德之后,才能成为有别于“小人”的君子,才可进入“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境界。
《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指出“和为贵”的前提是要“以礼节之”,也就是说要做到制礼守礼,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和”。
历史上作为社会规范与制度安排的“礼”,它的特性有二:其一是“别”,“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礼”,以此来避免因无别而造成的利益冲突和社会无序。
其二是“和”,“礼”以“和”为贵,是“和”的体现,关键要看它是否体现了道德和正义原则。
例如古时的舜与人为善,德泽众生。
亲贤人,远佞人;广开言路,倾听民众呼声而立诽谤之木(今演变为华表)。
他曾耕于历山,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渔于雷泽,把经营好了的渔场让给他人;带动河滨制陶的工匠精心制作,不粗制滥造;推行以和为贵的方略,以德感化三苗,使他们弃恶从善。
正因为他谦恭礼让、诚信仁德,百姓都受到感化,人们都自觉的遵守社会道德,以致其“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开创了政治清明、千邦合和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