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加工的工艺流程详解
玉雕设计加工工艺[终稿]
![玉雕设计加工工艺[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9f9eab31b765ce04081465.png)
玉雕设计加工工艺[终稿]玉雕设计与加工工艺第一篇玉雕常用设备、工具与辅料第一章毛料切割设备第一节锯割工艺原理与过程锯割,是玉雕工艺中最主要的作业方式。
将大块的玉石割成若干块待用,要用锯割,将形状不规则的玉石初步加工成一定的造成,也要实用锯割。
古代成玉雕为琢玉,琢,就是切割,也是认为锯割锯割作业是玉雕工艺中最为主要的作业方式。
一、玉雕工艺中的锯割,其实是靠磨料对玉石材料的磨削作用,来达到锯割玉石材料的。
历代玉雕艺人,借助不断旋转的金属铊片带动高硬度磨料通过磨料不断对玉石材料磨削,在玉石材料上磨出一条略宽于铊片的沟槽,持续不断的磨削,使沟槽不断加深,直至断开,玉石一分为二。
所以玉石割据实际上离不开一个磨字~二、玉石毛料切割工艺1、开石切片指的是第一刀破开毛料,开石切片的基本方法有:(1) 原始方法用火烧水淬翡翠原石,使其炸成小块。
缺点,难以控制炸裂点。
破坏严重,后来改进成部分用火烧水淬。
(2) 拉丝(线锯)用铁丝和金刚砂(sic)做磨料,加水冷却,来回拉动解开玉石,优点:对玉料不破坏,不浪费原料,缺点: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所需较长时间。
(3) 脚踏解料机俗称“水櫈”明代开始使用,现在已被电动机械替代了,但在对高质量的翡翠或者无电山区,还在使用,设备有原型铁铊铜盘,一根转动轴,一根皮带胶带。
用脚踏带动转动轴,不断加水和金刚砂。
2、切片备料经过第一刀对玉料的颜色,裂纹分布和水头等情况更清楚,开始切片准备。
三、开料的基本原则经过细心的观察和判断之后,便要选定原始表面的一个方向剖开。
若是具有裂纹则第一刀主要是顺纹切。
(1) 对于色料要特别小心,以不能破坏绿色为原则。
料开得好,利用得好,出货好,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经验在这里很重要。
(2) 从最差的部位做起,在未获得经验前,先从最差的部位开始,不会损失太大。
(3) 尽可能做大的成品,成品越大,越难得,价值越高,能做手镯,先做手镯,剩下做小饰品,裂痕多的只能做花件或雕件。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72a329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a.png)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玉文化繁盛时期。
汉朝统一了中国,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高峰,成为汉代社会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介绍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和风格,探讨汉代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一、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1. 玉石的选材汉朝时期,玉石的选材非常讲究。
汉代人对于玉石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尤其青睐白玉、青玉和琥珀。
这些玉石质地坚硬,色彩纯净,并具有良好的光泽。
玉匠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在采矿、评估和采购优质的原料上。
2. 制作工艺的发展汉朝玉器制作工艺积累了前代的经验基础,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技艺。
汉代玉器的制作多采用“勾勒”和“刻画”的技术。
勾勒是通过用特制的镐在玉石上点画线条,然后再用锥永、磨砂机等工具进行雕刻和打磨的过程。
刻画则是直接用利器在玉石表面刻划图案,符号或文字。
这种技术在汉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得汉朝玉器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3. 镶嵌和烧制在制作玉器时,汉朝还经常使用镶嵌和烧制技术。
镶嵌是将金、银、铜等贵重金属或其他宝石镶嵌在玉器上,增添了玉器的华丽度。
汉代玉器通常采用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来镶嵌,使得它们更加显眼和美观。
烧制则是将玉石放入高温的炉中进行烧烤,使其表面产生一层云纹或倒刮痕迹,增强了其艺术韵味。
二、汉朝玉器的风格1. 古朴典雅的风格汉朝玉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
玉匠们通过把握玉石的天然纹理,雕刻出各种动物、花鸟、人物和几何图案。
他们注重勾勒线条的流畅和简洁,力求在简单中体现美的意境。
同时,他们还利用不同的工艺和材质,使玉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和质地。
2. 崇尚自然的主题汉朝玉器的主题也多与自然有关。
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简单和谐的生活态度在玉器中得到了诠释。
例如,在汉代玉璧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葫芦、葵花、莲花等自然图案。
古玉图说-图解古人玉雕方法
![古玉图说-图解古人玉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3f3b3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d.png)
古玉图说-图解古人玉雕方法不了解古人的治玉手段,大多人很难理解在没有现代工具的古代,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完成玉石雕刻的。
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春秋《诗经小雅鹤鸣》我们不去详读诗歌,只看这两句: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磨石,“攻”:加工直译这两句意思是“其它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其它山上的石块可以对玉石进行雕琢加工”。
这其中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古人使用其它山上更硬的石头来对玉石进行雕琢加工的。
这里的“他山之石”就是指解玉砂的砂矿。
南宋朱熹《诗集传》对此文的解释为:“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
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
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中国解⽟沙,出顺天⽟⽟与真定邢台两⽟,其沙⽟出河中,有泉流出,精粹如⽟,藉以攻⽟,永⽟耗折。
”这里所提到的解玉砂,古代又称作:碾玉砂、邢砂、磨玉夏水砂。
为古代切割、琢制、研磨玉石所用的砂矿。
砂也可做沙。
解玉砂由采集来的天然刚玉砂矿和石榴石砂矿,经捣制筛选制成。
其中分黑沙、红沙、黄沙、宝沙,也称黑石沙、红石沙、黄石沙。
黑沙硬度最高,为莫氏8-9度。
在史前初始琢玉时也有用过石英砂。
古人治玉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制作玉器的基本工艺程序。
①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预料分开;②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③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④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今天的玉雕技法,总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基本方法。
对于古代玉器的这种制作方法,先秦称之为琢玉,宋代称之为碾玉,古人则将这种玉器制作泛称为治玉。
古代是怎样给玉器雕琢和抛光的?
![古代是怎样给玉器雕琢和抛光的?](https://img.taocdn.com/s3/m/e340e2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f.png)
古代是怎样给玉器雕琢和抛光的?玉为美石,习惯上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我国古玉用材主要是软玉。
30年代,由于对史前考古的局限,当时把出土的玉统统定为汉代;到了50年代,在长江下游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玉器,后来又陆续在大溪、大汶口、仰韶、红山、良渚、龙山文化中都发现了不少精美玉器,使考古学者对玉器的出现不得不重新认识。
早期的玉器加工技术,主要借用磨光玉器的技法,即切割、钻孔和打磨等,后来逐渐发展为镂雕、线刻等。
早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和小件工具,后制成礼器或神器。
象良渚文化玉器、主要有琮、壁、柱形器、冠状器、三叉型器、锥形器和斧钺等,这些大都是非实用器;实用器有镯、璜、串饰、带钩等。
在大墓中常见钺、琮、壁三种,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军权神权和财权的显示。
因为钺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琮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神器,壁很可能是财富的象征物。
在已知的古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玉器,这些足以说明,玉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需要说明的是:玉器的出现一定是和石器的出现与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从仰韶文化的直系远祖裴李岗文化中的一些精致的石器:如横断面成椭圆形的石斧、扁长条弧刃铲、舌形铲或带肩石铲、和弧背锯齿镰可以看出;磨制这些石器的工具是一起出土的砾石。
从良渚文化出土的情况探讨关于玉器加工的各方面问题:一,关于采矿:1982年,在江苏省溧阳小梅岭发现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软玉硬度在5.5-6度之间,玉石的质地细腻,色泽呈白色和青绿色,透明度较好,呈蜡状光泽,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
这一发现兴奋了考古学术界,专家们据此推断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可能是就地取材而非远地转运。
二,玉器的设计、开眼:玉璞运回玉作坊后,玉工必审材度势进行设计,按其大小,形状和玉色制作所需的玉料,这道工序就是切割,俗称“开眼”、“开料”等。
在没有发现金属工具的上古时代,古人是怎么样切割玉料的呢?目前,得到较为普遍认可的方法有三种:1、线切割法:用马尾可马鬃绳充当“锯条”,不断地加砂和水,来回往复地拉动“锯条”磨擦拉锯,慢慢地便可把玉料剖成两面平整的玉片。
玉雕工艺流程
![玉雕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2d184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9.png)
玉雕工艺流程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玉雕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玉雕的工艺流程。
1. 玉石选材玉雕的第一步是选材。
玉石是玉雕的原材料,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的品质。
在选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玉石的颜色、纹理、透明度等因素,以及是否有裂纹或其他瑕疵。
只有选用优质的玉石,才能制作出精美的玉雕作品。
2. 设计图纸在选定了合适的玉石之后,玉雕师会根据玉石的形状和特点,设计出一份详细的图纸。
设计图纸需要考虑到玉石的纹理和色彩,使得雕刻出来的作品更加生动和自然。
3. 开料开料是玉雕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基础的工序。
在这一步,玉石被切割成适合雕刻的大小和形状。
开料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以保证切割的精确度和平整度。
4. 雕刻雕刻是玉雕的核心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玉雕师来完成。
在雕刻的过程中,玉雕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利用各种雕刻工具,将图案和纹理雕刻到玉石表面。
不同的图案和纹理需要不同的雕刻工具和技巧,以保证雕刻出来的作品精美细致。
5. 打磨雕刻完成后,需要对作品进行打磨。
打磨可以使玉石表面更加光滑,同时也可以突出玉石的纹理和色彩。
打磨需要使用不同粗细的砂纸和研磨工具,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6. 镶嵌对于一些复杂的玉雕作品,可能需要进行镶嵌工艺。
镶嵌是将不同的玉石或其他宝石镶嵌到一起,以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镶嵌需要精准的测量和精细的操作,以保证镶嵌的稳固和美观。
7. 完工最后一步是将玉雕作品进行整体的检查和修饰,确保作品没有瑕疵和缺陷。
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后,精美的玉雕作品就完成了。
总的来说,玉雕工艺流程包括选材、设计图纸、开料、雕刻、打磨、镶嵌和完工等多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玉雕师来完成,只有经过精心的制作,才能打造出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玉雕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9411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b.png)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玉器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在古代玉器的制作及加工技术上,随着历史的进程,其工艺和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创新。
以下将介绍古代玉器制作技术的历史演变和技艺精髓。
一、玉器制作技术的演变1.原始玉器制作技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纪元开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利用基础工具石质和挖掘的实用工具截切与加工玉石。
2.新石器玉器制作技术新旧石器时代之间,人们逐渐掌握了利用金刚砂、铜器等工具将磨刀石变成玉器的技术,这是人类了解和控制玉的一个重要标志。
3.商代玉器制作技术商代是我国玉器制作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商玉以青铜玉合成器、玉箍、玉饰花卉、鹤、龟等形制为主流,技术范畴则包括雕刻、打磨、镶嵌等多重领域。
4.周代玉器制作技术周代推及东周时期,玉器的种类大幅增加,不同的玉器制作技艺也得以推出。
5.汉代玉器制作技术汉代,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玉制软玉、玉瑗、玉佩、玉珮、玉缕、玉柱、玉斧等各种玉器不断涌现,玉器雕刻技法逐渐成熟,工艺更是越来越细腻。
6.唐代玉器制作技术唐代,以工艺陈旧、玉相明亮、色彩浓郁、工艺繁复为特点的古代玉制浪漫派降生。
7.宋代玉器制作技术宋代,玉器制作和加工技艺继续精髓,格式多样,并在部分国家进行进一步扩张。
8.明清玉器制作技术明清时期,玉器制作和加工技艺借鉴了许多其他艺术形式,使其风范更胜一筹,玉质越发优秀,玉器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亦不断丰富。
二、玉器制作技术的精髓1.天然玉石天然玉石的运用是制作玉器的基础。
天然玉石质地坚硬,形态多变,色泽美好,可以做到细腻、纯净的装饰工艺。
2.雕琢雕琢对于制作玉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精确地雕刻出工艺色彩,塑造出立体效果及多重镶嵌。
3.批刻批刻是玉器制作的又一重要工艺,批刻能够将文字符号刻细入玉料层面中,形成精致而迷人的装饰。
4.马带马带玉器在现代的考古学研仿工艺中占领了很大的市场,其制作流程需要经由雕琢后加工,因而被形容为千锤万凿出红玉。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方法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1508aa6529647d2728523a.png)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方法中国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当时人们还未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打凿、刻玉、划线、磨玉成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后来人们采集或用硬度大的岩石制成'解玉砂'用来琢玉,利用石器、兽牙、木杆、骨片、绳线、皮革配合解玉砂进行钻、锯、磨、使玉材成形,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用转动的砣轮加工玉是一大进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于良渚文化时期。
人们用手拉弓弦(后用脚蹬)使砣轮转动,砣轮用石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头配合解玉砂进行琢玉。
商代有了铜,铜制砣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沟线浅而宽,断面多呈半圆形。
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铁,铁砣坚硬,能够做得薄而锐,提高了加工精度。
可以刻出细细的线条,深深的沟。
铁砣一直使用到民国初期。
民国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方仍有用铁砣解玉砂琢玉的作坊,这种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称为老工。
(冲砣图)80年代后几乎全部使用高速电动机具和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磨具砣。
这样,现代玉器加工,电动工具和砂轮磨砣便成了一统天下,这就是新工。
老工、新工的不同,源于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这些工具的转速、效能、精确程度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留下不同的痕迹。
判断老工、新工就是从这里入手。
老工的工序(指铁砣工)大致如下:捣石、研浆(或采集自然砂)、开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人力和铁砣,转动速度不快,靠解玉砂磨玉,材料与设备同时磨损。
老工用手工定位操控,精度差、几何误差大,在平行度、基准面、图形对称等方面会有出入。
但老工介质细,磨削量小加工力度轻,周期长,玉件不起热。
老工细心制作的玉件十分精美,形状匀称,线条流畅,掏膛宽阔,压地柔平,抛光明亮,这样的老工是精(细)工。
新工的工序是:玉石用砂轮开料,粗磨具砣脱坯后,用无级变速电机,带动一根软轴,软轴卡头上可以更换不同的、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砂轮砣头,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万转。
玉不琢不成器——浅析古代制玉工艺
![玉不琢不成器——浅析古代制玉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08a160eaf1ffc4fff47ac12.png)
□曾昭冬玉不琢不成器———浅析古代制玉工艺摘要:综观我国的用玉历史,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而玉器的使用是与其制作工艺密切相关的,因此对制玉工艺的探究也是玉器研究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玉器的制作工艺,文献中有不少记载,目前学术界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对制玉的流程有了较为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不同的制作工艺都会在玉器上留下一定的痕迹,通过对玉器上残留的制玉工艺痕迹的分析研究,可以对玉器的鉴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制玉工艺流程鉴定综观我国的用玉历史,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而玉器的使用是与其制作工艺密切相关的,而不同的制作工艺又会在玉器上留下一定的痕迹,从而对玉器的鉴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对我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在鉴定中的应用作一浅要分析,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一、制玉工艺的文献记载和研究成果玉器制作工艺的记载,目前可见到的古代文献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另一本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李澄渊所著《玉作图说》。
《天工开物》,作为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其中《珠玉》篇对珠玉的采集和加工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并附录了1张琢玉图(图一),使我们能直观地了解古代制玉工具和设备的最早样式。
《玉作图说》,共绘12图,并附说明,直观而完整地展现了琢玉工艺的主要设备及基本程序。
《玉作图说》中描述了制玉的十三道程序,共十二图,其中“倒砂图”和“研浆图”合二为一,即一图两说。
关于古代制玉技术的研究,尽管文献记载较为简略,但丰富的考古资料,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赵朝洪先生主编的《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书中收录了截止2000年前有关玉雕工艺类的文章近40篇(部)[1]。
2000年之后,相关研究性论文也有30余篇。
这些文章涉及玉器制作工艺的很多方面,有制玉工艺的综合性研究,有研究制玉工具的,还有对某一区域、或某一时间、或某一考古学文化、或某一类玉器的制作探究等。
古人制作玉器的工艺全流程,有图有真相!
![古人制作玉器的工艺全流程,有图有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eaa77f1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a.png)
古人制作玉器的工艺全流程,有图有真相!2016-06-06古玩艺术品鉴定秘笈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日趋完善的。
新石器时代的琢玉工艺相对简单,后因铜、铁等金属工具的运用,工艺流程逐步复杂,至清代晚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器制作工艺流程。
清末李登渊的《玉作图》,将中国古代玉器的工艺流程分解为捣沙、研浆、开玉、扎砣、冲砣、磨砣、砣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砣、皮砣等,即先准备解玉砂(捣沙、研浆),接着用一把没有锯齿的拉锯(又称拉丝)和着解玉砂将玉料锯开(开玉),然后在带圆盘砣(又称砣)的旋车上将玉切成坯(扎砣),再根据需要,或以装有边缘粗厚的圆盘状冲砣的旋车磨平表面(冲砣、磨砣),或以装有卷筒穿堂锥、成膛钻的旋车掏堂(砣堂),或以装有形似小图钉的圆盘状勾砣(又称丁子)的旋车雕花(上花),若需要镂花,则先用拉钻打孔(打钻),再用搜弓镂锯(透花),最后磨光,用木制圆盘砣包上沙浆或牛皮以旋车抛光(木砣、皮砣)。
一件精美的玉器就通过这样一个工艺流程问世了。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
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预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方法。
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
一、捣沙和研浆如图一、捣沙研浆中,一玉工用杵将石臼中的石沙捣碎,而另一玉工则正在将捣碎的石沙用筛子将颗粒大小分类,随后用水漂去沙中的泥,之后干净的沙子被称为“解玉沙”,以备随后琢磨玉器之用。
院子里还有木桶、木盆和毛刷,是将筛好的沙再用水泡着,泥巴之类的杂质就会随着水漂流出去了。
经过捣沙和研浆的程序,就可以得到颗粒均匀的石沙。
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就做“解玉沙”、“磨玉沙”。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9b1a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1.png)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第一步:选材。
选取优质的玉石是制作工艺的第一步。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的玉石有和田玉、翡翠、青金石等。
制作玉器常用的是和田玉,因其质地细腻、温润,且有着独特的光泽和颜色。
第二步:开料。
将选定的玉石经过开料工艺进行切割,以便后续的雕刻加工。
开料通常采用磨料和翡翠石料进行切割,并使用绳子或铁丝固定切割位置。
根据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的切割和裁剪。
第三步:精制。
将开料后的玉石进行打磨和磨光,使其表面光滑、均匀。
精制过程中使用不同粒度的磨料和工具,如砂轮、砂纸等,根据需要不断调整,直到玉石达到所需的平滑度和光泽度。
第四步:雕刻。
雕刻是制作玉器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具技术性的一步。
雕刻通常采用手工传统技术,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傅通常会凭借经验和技巧进行雕刻,形成琳琅满目的图案。
第五步:纹饰加工。
在雕刻玉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设计和需求进行各种纹饰的加工。
纹饰加工通常包括线刻、鼓凿、浅浮雕、高浮雕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使玉石表面形成各种美观的纹样和图案。
第六步:打磨。
完成雕刻和纹饰加工后,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打磨工艺。
打磨是为了使玉器的表面光滑、均匀,并消除可能产生的划痕和不规则瑕疵。
打磨工艺通常使用不同粒度的砂轮和砂纸进行,最终达到所需的光泽和质感。
第七步:装饰与装配。
根据玉器的用途和设计,可以进行一些额外的装饰和装配。
常见的装饰物包括珍珠、金属镶嵌、绳索等。
装配工艺通常使用金属环和胶水等器材将玉器的各个组成部分连接在一起。
第八步:雕印。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经过这些步骤,制作出来的玉器精美绝伦,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技术智慧,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54a1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b.png)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玉雕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工艺,制作工艺繁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方法。
下面是玉雕的详细步骤和方法:第一步:选材选材是玉雕的第一步,好的材料是制作精美玉雕的基础。
玉雕所选的材料通常是高质量的玉石。
选材时需要注意玉石的纹理、颜色以及质地。
第二步:设计设计是玉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决定了最终产物的效果。
设计者需要考虑形状、尺寸、纹饰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根据玉石的性质来确定可行的设计方案。
第三步:开模开模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物品的过程。
玉雕师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各种工具将玉石进行切割、开孔、雕刻等操作,将玉石逐渐雕塑成预定形状。
第四步:粗雕粗雕是玉雕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对玉石进行初步的削磨和粗略的雕刻。
粗雕需要通过各种粗糙的工具如锁车、锉刀、石刀等对玉石进行刮削、雕刻等处理。
第五步:修整修整是将粗雕的玉石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在这一步中,玉雕师主要使用细磨、水磨等工具对粗略的雕刻进行平整和修整,使其形状更加光滑和精细。
第六步:细雕细雕是玉雕的核心步骤,也是最为复杂和耗时的阶段。
在这一步中,玉雕师使用精细的工具如针刀、小刨刀等对玉石进行雕琢、雕刻。
细雕需要非常细致和耐心,对细节的捕捉和表现非常重要。
第七步:抛光抛光是将玉石的表面打磨成光滑的过程。
玉雕师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和研磨机械对玉石进行抛光和研磨,使其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第八步:镶嵌镶嵌是玉雕的最后一步,将雕刻好的玉石与金属或其他材料进行组合。
玉石可以与黄金、白银、珍珠等饰品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精美的镶嵌效果。
总结:玉雕是一种需要熟练技艺和耐心的传统工艺,它需要经历选材、设计、开模、粗雕、修整、细雕、抛光和镶嵌等多个步骤。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仔细完成,以确保最终的玉雕作品达到高质量、精美的水平。
玉雕通过精巧的雕刻和细致的表达,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玉器加工痕迹的表现系列和出土古玉的加工工艺及出土后的包浆特征综述
![玉器加工痕迹的表现系列和出土古玉的加工工艺及出土后的包浆特征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1a4d0e076eeaeaad1f33089.png)
玉器加工痕迹的表现系列和出土古玉的加工工艺及出土后的包浆特征诗经曰:“它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我们了解古代玉器的痕迹加工的时候,我想,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些砣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这是人类进化中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人类聪明才智体现的发展过程,是作为一个古玉爱好者应该了解和体会的必须。
八千年的琢玉历史,承载了多少的历史纷攘、风雨沧桑、更迭陈迹。
作为现代人哪怕是了解和读懂了其中的一段,也会感到收获颇丰的。
在学习和收藏古玉时大家比较重视年代的断代,却很少会去研究那个时代的制度和风情地貌、玉治民俗。
我们在看加工痕迹时往往会比较重视“一面坡”、“汉八刀”、“游丝刀”、等等痕迹,很少会去研究其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砣机的使用情况。
我曾讲过,加工痕迹的鉴定不是物理数学的定律,它是十分抽象的,含有诸多的未定性。
不了解青铜器的发展,铁器的发展,合金的发展。
只是肤浅地看看快速、慢速砣机痕迹和特征。
请问,如果我现在也仿用水凳来制作,您如何来看。
故,我们必须认真地去了解其历史,设法把自己融入到当时的背景之中。
去仔细体会当时的场景,这种身临其境的解读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收获以石为错,这是将石头作为了刻磨的工具。
玉器的加工有切、磋、琢、磨几项基本步骤,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经典地阐述了玉器加工的整个过程。
不过加工的工具发生了变化,由石头、竹木、青铜、铁、合金、金刚石锯片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
砣还是那么地圆,解玉砂还在用,速度发生了变化,旋转方式发生了变化。
但所有的加工手段和方式还是百变不离其中。
(除了现代超声波等的加工方式)由于缺乏考古资料,至今也没有玉器加工的工具实物出土。
因此探寻古玉加工的技巧和工艺许多都是在古玉痕迹的表现结合传统工艺的手法来推测的。
依据牟永康先生对良渚文化玉器的加工论述:“可区分出硬性片状物切割和柔性线状切割两种。
”片状切割表现为;线条刚劲有力,每条阴线两侧及地缘平齐匀称。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5abdb669dc5022aaea00a3.png)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http://jd.mycoll ect.n et/807604.html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日趋完善的。
新石器时代的琢玉工艺相对简单,后因铜、铁等金属工具的运用,工艺流程逐步复杂,至清代晚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器制作工艺流程。
清末李登渊的《玉作图》,将中国古代玉器的工艺流程分解为捣沙、研浆、开玉、扎砣、冲砣、磨砣、砣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砣、皮砣等,即先准备解玉砂(捣沙、研浆),接着用一把没有锯齿的拉锯(又称拉丝)和着解玉砂将玉料锯开(开玉),然后在带圆盘砣(又称砣)的旋车上将玉切成坯(扎砣),再根据需要,或以装有边缘粗厚的圆盘状冲砣的旋车磨平表面(冲砣、磨砣),或以装有卷筒穿堂锥、成膛钻的旋车掏堂(砣堂),或以装有形似小图钉的圆盘状勾砣(又称丁子)的旋车雕花(上花),若需要镂花,则先用拉钻打孔(打钻),再用搜弓镂锯(透花),最后磨光,用木制圆盘砣包上沙浆或牛皮以旋车抛光(木砣、皮砣)。
一件精美的玉器就通过这样一个工艺流程问世了。
古代玉器制作之一捣沙研浆图一、捣沙和研浆在这图里,站着的玉工用手拿着杵,一下一下的用杵去捣,要把石臼里的石沙敲得更细碎。
另一位玉工坐在凳子上,面前放了一个好像炒菜锅样的大筛子,筛子的底有细洞,可以让细小的石沙漏下去,粗沙就留在筛子中,这样就可以把石沙按照颗粒大小分类。
院子里还有木桶、木盆和毛刷,是将筛好的沙再用水泡着,泥巴之类的杂质就会随着水漂流出去了。
经过捣沙和研浆的程序,就可以得到颗粒均匀的石沙。
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就做“解玉沙”、“磨玉沙”。
古代玉器制作之二开玉图二、开玉还没凋琢的玉料叫做“玉璞”。
它的外表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的石头。
开玉,就是把玉璞外表别的石头削掉。
在这张图里,有两个玉工,坐在大树下的凳子上,两人之间用木架架起了一个大玉璞。
他们个拿着“条锯”的一端,你来我往的拉着这个条锯。
玉石雕刻加工详细步骤
![玉石雕刻加工详细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c8f82a4bd64783e09122bbf.png)
玉石雕刻详细步骤制作过程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
虽然目前玩玉原石者大有人在,且已分出玩肉与玩皮等族,但作为欣赏主体的玉件成品占有的市场份额还是高居首位。
一块玉料原石雕成器件,就被赋予了明确的人文审美观,同时也为华夏子民所喜闻乐见。
玉石雕刻是一门很专业的技能,许多对此不了解的朋友还以为是类似石匠的锤锤打打,当看到了整个的操作过程,才知道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那么,一块玉料要经历哪些过程才会成为玉器的呢?从大体上分,玉雕的过程可分为雕刻和打磨两个大的部分。
雕刻当一块玉料到了雕刻的厂家,首先经历的是“相玉”,也就是观察分析玉料的成色、料质、绺裂、瑕疵等情况,决定制作什么?如何制作?有点类似于初步的设计。
决定如何制作后,大块的玉料可能会被要求切开。
这就是“开料”。
这时通常会用直径600mm以上的大锯片。
现在玉石雕刻的工具基本都是采用电镀法制造的人造钻石粉工具。
切割用的是压制的铁心圆片,在建筑行业里这类工具叫“水片”。
另一类工具是磨琢用的,形状及材质同牙医所用的钻牙器械是一样的。
开料后一般有个“整形”的过程,也就是将玉料整出需要的外形。
对于籽料如果没有明确的瑕疵、绺裂,一般就不必整形了。
接下来是设计。
由于玉料经切开整形后可能与预先的判断不符,这是的设计定稿才是决定性的。
玉器分五大类:花鸟、人件、器皿、动物、天然瓶。
而时下流行的手把件、挂件属于小件,分类在五大类之外。
在雕刻技法上的分类有:圆雕(立体雕法)、浮雕、皮雕、镶嵌。
两种分类法是互相包含的关系:五大类运用各种技法;各种技法可以单独或共同使用于五大类。
构思设计完成后就真正进入了雕刻部分。
在此首先介绍一下雕刻机:雕机分为横机与软轴机两种。
横机南北方大致相同,就是一台横卧的小型车床,工人双手捧着玉料进行操作。
软轴机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雕刻机械,电动机通过可弯曲的软轴传动,工人一手持操作手柄,一手扶或持玉料进行雕刻。
一般雕刻大体可分为出坯,磨琢,了手三个阶段。
出坯:就是运用薄片状的砣具将玉件的大致外形切割出来。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ea5f2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4.png)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料选材
玉器的原材料主要是玉石,常见的有和田玉、翡翠、紫罗兰等。
在古代,玉石的选材非常严格,要求石质坚硬、无瑕疵,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颜色和纹理。
第二步:设计图纸
根据玉石的形状和特性,设计师会先制定出玉器的设计图纸。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玉器的形状、纹路和纹饰的布局等因素。
第三步:切割开料
根据设计图纸,玉匠会用工具将玉石切割成所需的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以防止玉石的断裂或损坏。
第四步:粗磨
在完成切割后,玉匠会用砂轮对玉石进行粗磨。
这个过程旨在将玉石表面的褶皱和纹理磨平,使其更平滑。
第五步:细磨
在粗磨完成后,玉匠会继续使用砂轮进行细磨。
这个过程旨在进一步平滑和修饰玉石的表面。
第六步:雕刻
完成磨削后,玉匠会使用各种工具对玉石进行雕刻。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手工技巧和独特的艺术感。
第七步:打磨
在雕刻后,玉匠会使用各种砂轮对玉石进行打磨,以进一步细化和平滑玉石表面的纹理和雕刻。
第八步:抛光
最后一步是抛光。
玉匠会使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砂轮和抛光产品对玉石进行仔细的抛光工作。
这个过程旨在让玉石的表面更光滑、有光泽。
以上是一般的中国古代玉器制作流程,每个工序都需要熟练的技巧和经验。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玉匠们将玉石加工成精美绝伦的玉器,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水平。
良渚玉器制作工艺
![良渚玉器制作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61e34d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3.png)
良渚玉器制作工艺一、前言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渚玉器则是其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
良渚玉器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至今仍有不少传承者。
本文将从原材料、工具、制作流程等方面详细介绍良渚玉器制作工艺。
二、原材料良渚玉器的原材料主要是翡翠和和田玉。
翡翠质地细腻,颜色多为深绿色,硬度较高;和田玉则因其结晶细密而被誉为“天然硬度最好的矿物”。
在选材时,需要挑选无裂纹、无杂质且颜色均匀的原料。
三、工具1. 磨盘:用于打磨和抛光。
2. 磨棒:用于打磨小面积或凹陷处。
3. 刀具:用于切割、雕刻。
4. 车床:用于加工圆形物品。
5. 砂纸:用于打磨和抛光。
6. 水钻:用于钻孔。
7. 羊毛轮:用于抛光。
四、制作流程1. 原材料准备:将选好的翡翠或和田玉原料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
2. 初步加工:将原料切割成所需大小,并进行初步打磨。
此时需要注意保持对称性和比例。
3. 雕刻:根据设计图案,使用刀具进行雕刻。
雕刻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方向,以避免损坏原料。
4. 精细打磨:使用磨盘、磨棒、水钻等工具对雕刻好的玉器进行精细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5. 钻孔:如果需要在玉器上钻孔,则需要使用水钻进行钻孔操作。
钻孔前需要确定位置和大小,并在此处打上标记。
6. 抛光:使用羊毛轮和抛光膏对玉器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亮丽。
7. 成品检查:对制作好的玉器进行检查,确保无裂纹、无杂质且符合设计要求。
五、结语良渚玉器制作工艺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手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才能掌握。
本文从原材料、工具、制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对读者了解良渚玉器制作工艺有所帮助。
古代制玉流程
![古代制玉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06a9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a.png)
古代制玉流程古代制玉是一门独特的工艺,经历了多个环节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玉器。
下面将介绍古代制玉的整个流程。
制玉的第一步是选材。
古代人们常常选择优质的玉石作为原料,如和田玉、翡翠等。
选材时,需要考虑玉石的质地、颜色、透明度等特性,以及是否有裂纹或瑕疵。
接下来是开料。
开料是将选好的玉石进行切割,制成适合制作玉器的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特制的工具,如玉刀、磨刀石等,来精确地切割玉石。
开料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玉石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切割,以保证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
然后是雕刻。
雕刻是古代制玉的核心环节,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分。
在古代,玉器的雕刻常常需要经过多次精细的加工才能完成。
雕刻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雕刻刀具,如尖刀、圆刀等,来雕刻出各种花纹、图案或文字。
雕刻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玉石的形状、特性进行精确的切割和雕琢。
完成雕刻后,还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
打磨是为了使玉器表面光滑、细腻,去除雕刻时留下的痕迹和毛刺。
抛光则是进一步提高玉器的光泽度和亮度。
这需要使用砂纸、砂轮等工具,以及一些特殊的磨料和液体,来进行细致的打磨和抛光。
最后是镶嵌和配件。
有些玉器需要进行镶嵌,即将其他宝石、金属或其他材料嵌入到玉器中,以增加其美观度和价值。
配件则是为了完善玉器的功能和使用。
这包括制作各种金属配饰、扣件、链条等,以及制作玉器的底座或包装盒。
整个制玉的流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筹备和加工。
制玉需要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玉石的深入了解。
古代制玉的工艺不仅仅是简单的手工活,更是一门艺术,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玉石的敬重。
古代制玉流程的复杂性和精细性使得制作出的玉器更加珍贵和独特。
每一件玉器都是匠心独运的艺术品,承载着制作者的情感和智慧。
通过制玉的过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玉器的价值和魅力,也能够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
制玉不仅是一门工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古代琢玉流程图
![古代琢玉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f859a0d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6.png)
古代琢玉流程图《琢玉图》之一捣沙研浆图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
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
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红沙、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8-9度。
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细程度。
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精细自然分层。
《琢玉图》之二开玉图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
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
图中画的更象锯。
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
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琢玉图》之三扎砣图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
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琢玉图》之四冲砣图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琢玉图》之五磨砣图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琢玉图》之六掏堂图掏堂即掏膛儿。
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
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琢玉图》之七上花图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
从图中可发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号也更多。
《琢玉图》之八打钻图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
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住打掉,即可掏膛儿。
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琢玉图》之九透花图即做浮雕、镂空。
《琢玉图》之十打眼图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琢玉图》之十一木砣图木砣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琢玉图》之十二皮砣图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
古代玉器仿制工艺介绍
![古代玉器仿制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1ca4a3a4693daef5ff73d2c.png)
古代玉器仿制工艺介绍2.1琢工的仿制仿古玉器的琢玉过程比较复杂,如宋、元、明、清。
仿古玉器的生产工艺一般都有以下几道工序。
2.1.1捣沙琢玉首先需要制作玉砂。
先用砧杵将石砂捣碎,再经过极细的筛子筛过。
然后,漂去其浆,将净砂浸水以适用,并收集浆料,用于上光工序。
2.1.2研浆器物磨光需研制极细腻的"黄"砂(石英砂)。
2.1.3开玉用多股钢丝绞成的钢绳及浸水"黑石砂"(石榴石砂),以两人不厌其烦地在玉石切口上来回拉锯钢绳,经相当久的时间才将玉石剖开。
如玉体极重,则用大扎锅开之。
2.1.4扎锅锅即砣,以木为轴,用钢板制成周边薄似刀片的圆盘,名扎锅。
加以浸水"黄砂"(石英砂) ,将去净石皮的玉材截成方块或方条。
2.1.5冲锅用4分~4寸直径,2分~3分厚的钢圈制成錾锅,圈内横以厚竹枝,再将其以紫胶接在木轴上,磨玉时加浸水砂冲削之棱角,使器物成形。
2.1.6磨锅用2分~3分厚的铜盘做成磨锅。
其大小不同,可有六、七等。
冲后之钰(玉坯)则需磨琢,使玉体表面细腻。
2.1.7掏堂有些器如瓶、盂等的内部空间,以钢片卷成套筒,加浸水"黑石砂"掏其膛,完后,玉中必有一根玉琏柱,则用小锤敲击,即断。
2.1.8上花凡玉器外面需琢各种图案花纹,皆用周边薄似刀口的小钢圆盘或小钢锅磨冲之,工具之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
2.1.9打钻如有图案需镂空透雕,就需先用锥木呈钻加金钢钻粉在需镂之处打透花眼,即钻圆孔,然后再用搜弓锯搜之。
2.1.10搜弓金刚钻钻孔之后,以一条钢丝结于弯弓两端,作为搜弓。
用时先解钢丝一头穿过玉孔,复经于弓头上,用横木或竖木稳住玉器,加细石英砂,顺花样以搜之,如同木工锯搜通花一样。
2.1.11打眼有些小器物如鼻烟壶、扳指、烟袋嘴等需打眼时,因手不便扶持,得用7寸~8寸高大白竹筒一个,内注清水,水上置木板数块,形状不一,或有孔,或有槽窝,用时将玉器夹在板孔中或槽窝内,再以左手握扣锥木呈钻,右手拉绷弓,使锥木呈快速旋转,并借助金钢钻粉以打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玉器加工的工艺流程详解
切磋、琢磨等玉器加工的工艺手法早就已成为中国话的常用词汇,《诗经》中就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字句。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解释了制玉的工序:以解玉砂(金刚砂)与水搅拌,用可旋转的轮子带动盘和搅拌好的解玉砂把玉料抛开并慢慢琢磨成器。
其实,从古至今玉器加工的最大变化是动力的改变:过去靠的是人力脚蹬踏板,现在是电动马达。
故宫博物院有清代唐荣祚所作的《制玉图》,他将全部制玉程序以12张图来表示,图下还画着这一程序所用的各种工具。
第一幅图名为《捣沙研浆图》,画的是加工沙子。
旧时碾玉所用红沙、黄沙、黑沙都是从天然沙中淘出的,其中黑沙的硬度最高,可以达到8—9度。
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然后再将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使粗细分层。
第二幅图名为《开玉图》,画的是如何将大的玉石分解。
所用工具是弓子或锯,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弓弦是用铁丝拧成麻花制成的。
开玉的时候要在弦上不停地加解玉沙和水,慢慢地在玉石上磨,一点点将玉石“解开”。
第三幅图名为《扎砣图》,相当于大块玉石解开后的细切,是做手镯、花件、摆件,还是戒面,这时就要切成合适大小的玉料。
所谓“砣”指的是轮片,以水磴带动旋转以切磨加工玉料。
大的玉石用弓子解开,小的就要用水磴上的“砣”来解了。
第四幅图名为《冲砣图》,指的是粗磨做胚。
第五幅图名为《磨砣图》,指的是细磨。
第六幅图名为《掏膛图》,需要在玉器上先钻眼,然后用特制的砣将玉石的内部一点点掏空,在加工器皿时一般常用掏膛。
第七幅图名为《上花图》,指在磨好的器物上用很细小的砣加工各种图案。
第八幅图名为《打钻图》,指钻孔,也是掏膛的准备工作。
第九幅图名为《透花图》,指镂空。
第十幅图名为《打眼图》,指在玉器上磨出眼儿。
第十一幅图名为《木砣图》,指抛光,“木砣”一般用葫芦制作。
第十二幅图名为《皮砣图》,这也是抛光的程序,“皮砣”是用牛皮制成。
由这12幅图可以看出,古时的碾玉设备主要就是水磴,以足蹬踏板为动力,带动各种“砣”快速旋转,“砣”上需不停地浇水和沙。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古老的水磴和大弓已经进了博物馆,现在则是以电力马达带动“砣”,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转速,对玉石的切磨能力大大加强,“砣”也演化为由金刚砂制成,硬度大大提高,并且不再需要浇沙,只需不停地浇水即可。
因此,加工能力实在是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