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辨义(一)

合集下载

荀子的义

荀子的义

(1张幻灯片)辨义荀子谈“义”,在不同场合包含着不同的内容,主要有三层意思。

(1张幻灯片)首先,“义”包括了仁义礼法等的内容,是个综合性概念,指万物内在的本质、规律或叫义理。

(同一类事物深层的本质)人们对义理的把握需要通过“天君”的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心合于道”。

掌握了道的人就具备了最高的思维水平和种种能力。

“以道观尽”、“举统类而应之”。

教育的最高要求和目的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

荀子主张”博学”(广泛、全面地学习),不能“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只有“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才能从对万事万物的认识、比较、分析中得出有关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

(1张幻灯片)其次,在道德伦理的领域内,义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理性自觉。

这一含义常与仁和对仁的认识相联系。

荀子并不否认人对物利的欲望,但要求欲望必须受仁义(道德、理性)的制约。

(“以义制利”)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道德理性,教人明理知义。

荀子进一步从“明于天人之分”的哲学高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区别所在,指出,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

义使人类结成一定的社会组织,进而有了战胜自然的力量。

(“人何能以群?曰:分。

分何能以行?曰:义。

”)所以,“义不可以须臾舍也”。

义须教育的培养才能保持并提高。

(1张幻灯片)再次,义指等级名分和道德准则,它与“礼”相连系,故可“礼义”并称。

荀子认为人性恶,圣人“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义”。

社会需要规定等级名分,使人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偏险而不正”的恶性得以控制和引导,使社会由悖乱而归于治。

道德教育的要求就是使人们知晓并遵循社会行为准则。

(1张幻灯片)义是综合性的概念。

理义(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仁义(道德和理性)、礼义(社会规范)相互补充、贯通一致。

(说说三者关系)义是内在的道德信念和外在道德规范的统一。

义的作用在于通过三种义,调节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内节于人,外节于物”(自己该不该做什么、人之间分等级行事)义在认识和自觉履行礼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仁义的理性自觉,礼便会因为缺乏自觉的道德实践而失去其现实意义。

国学100秒:古人眼里的“义”

国学100秒:古人眼里的“义”

国学100秒:古人眼里的“义”
《国学100秒》陪伴您第009天
什么是“义”?中国古人的解释是——“宜”,就是风景宜人、适宜的那个“宜”字。

“宜”,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是用肉祭祀的意思。

从字形上看,是供桌上放着两块肉,所以宜也有切肉、分肉的意思。

肉切得均匀,分得合理,就是“义”。

是你的,你拿走;不是你的,你拿走了,就是不义!
古人对义非常重视,主张“义然后取”。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样说,“义”又是和“利”连在一起的,所以儒家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见到利益,首先要想一想,是不是合理,合理了,才可以取。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后人发展出“义利之辩”,说君子以义为准,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地不居,小人则唯利
是图,一切以利为上。

把“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似乎极端了些,恐怕也不是孔子的本意。

人毕竟是动物,有动物的基本需求,把这些否定掉了,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但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不加以限制,又必然会产生冲突。

怎么避免呢?古人说:义者,利之和。

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把其他人的利益也考虑周全了,问题就解决了!。

《国学辨义》

《国学辨义》

国学辨义刘梦溪《文汇报》2008年08月04日今天探讨国学问题,首先须要别择区分厘清国学的这一品格,即把现代国学的取义和古代的“国学”一名,严格地毫不含混地区分开来。

到底何为国学讨论国学,首在辨义。

到底何为国学?胡适说:“自从章太炎著了一本《国故论衡》之后,这‘国故’的名词,于是成立。

”(《研究国故的方法》)又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

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这是胡适给国学下的定义。

他把国学等同于国故学。

问题是这个定义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则举凡研究一切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都是国学。

但历史文化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未免太庞杂,哲学、法律、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服饰等等,都可以囊括在内。

对所有这些内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国学吗?胡适的定义,外延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

后来大家比较一致接受的定义,是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直接联系在一起。

以此,钱宾四先生《国学概论》之弁言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

”马一浮先生抗战期间在江西泰和讲国学,开宗明义也标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

”(《泰和会语》)这已经是给定的与胡适不同的国学定义了。

相当长时间以来,学界使用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

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所涵蕴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定,已经经历了内涵收缩的过程。

盖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

因此之故,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的新的定义。

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于宽泛笼统,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

所以他提出:“今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

”(《泰和会语》)也就是说,马一浮先生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六艺之学”。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义”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义”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义”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一种价值理念,并且与公正、道德、良心等密切相关。

义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社会秩序、人伦道德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所具备的深厚思想底蕴。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义进行语义分析,并探讨其在文化中的阐释。

义的语义分析:义最早是指农业生产中的义务劳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道德、法律和人伦伦理观念,通常被解释为“做正确的事情”,与正义和公正紧密相关。

然而,义和正义也有所差别。

故女婚前不慎生下私生子,如果为避免公开丑闻,将私生子托付给人家抚养(因不能只接受私生儿子抚养,还要考虑资产、利益等方面),此时所做的就不是正义,但妇女为保守个人名誉有所考虑,做出了所谓的“义”之行为。

此外,义还包含了责任、忠诚、孝顺等意义,这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义在文化中的阐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义的概念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可以从许多方面对其进行阐释。

以下是五个例子,以证明义在文化中的阐释:1.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十分重要的,它涉及到了子女们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慈爱。

孝道表现为孝敬父母、敬慕长者,认为“天下之大本在于亲,亲睦则民化,亲亲睦睦则国家平治”。

通过孝道,人们不仅可以表现出对家庭的责任,而且还有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2.道德准则义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代表了对于正确行为的追求,是个人、家庭和社会中道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中国古代的士人通常追求的就是“君子之道”,即做到忠诚、正直和谦虚等等美德品质。

通过这些道德准则,人们可以更好地明辨是非,从而在个人、家庭和社会中都能够做到正确的行为。

3. 社会秩序习惯上,人们认为义是社会秩序的根本。

由于义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因此,它扮演了创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角色。

例如,在古代中国,各个家族部落之间常常为了土地、财产等问题而发生争斗。

2020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材料一到底何为国学?胡适说:“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 显然,胡适的定义外延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

后来大家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联系起来。

钱穆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

”马一浮也指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

”这是与胡适不同的国学定义了。

长期以来,学界使用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

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所涵蕴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定,已经历了内涵收缩的过程。

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

为此,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新定义。

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于宽泛笼统,仍不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

所以他提出:“今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

”马一浮给出的国学定义,学理意味极深厚,可惜时人未予重视。

(节选自刘梦溪《国学辨义》)材料二: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

事实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也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

现在不是都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什么叫“特色”?特色表现在什么地方?我觉得,特色最容易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都属这个范畴。

这些东西也是能够交流的,所谓“固有”并不排除交流,这个道理属常识范围。

以上这些学问基本上都保留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中。

其中有不少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不但对中国人发挥影响,它的光辉也照到了国外。

最近听一位领导说,他在新德里亲耳听到印度总统引用中国《管子》关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在巴基斯坦他也听到巴基斯坦总理引用中国古书中的话。

“仁、义、礼、智、信”的释义

“仁、义、礼、智、信”的释义

仁、义、礼、智、信”的释义一,仁、仁仁字并没有简化,只是一般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

《说文解字》说人是“天地之生,最贵者也。

”还说,凡是属于人的都从人。

二,是会意字,古文作“丄” ,就是上字。

二、上都是高的意思。

《说文解字》说,二是地之数。

那么,结合起来看,仁就是专属于世上的人的高尚情怀。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 ,仁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

《说文解字》说,“仁,亲也。

”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

《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

”“温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仁者是对有仁德者之称。

有时候,用仁来指有恩于万物生育的事物。

古代历来推崇仁政,认为尊德行仁的才可以叫做王。

现在称果实的核为“仁”,其实古代称其实为“人”,果人、核桃人。

明代后才改作“仁”。

二,义、义义字被简化得面目全非了。

正体的“义”是会意字,从我,从羊。

我是会意字,从戈,从戈。

戈是兵器。

象形字羊表祭牲。

这个金属的戈使得义字充满了铿锵的阳刚气氛,因为要承担风险和责任;而献祭的羊又表明了义是富含自我牺牲敬神的。

古人讲:义不杀生,义不杀少。

义的本意是,合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

舍生取义是因为古人笃信义不容辞。

而简化字“义”已失去原意。

三,礼、礼《说文》讲,“礼,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最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儒家历来重礼,这个礼字可是有的说的。

礼是会意字,从示,从丰。

丰字从豆象形,古代祭祀用的器,如果用于事神就叫礼。

示是会意字,小篆字形,示字上面的“二”是古文“上”字,下面的“小” 字本是三竖,三竖代表日月星,《周易》讲“天垂象,见吉凶。

”只有观察上天的天文,才能洞察世间的变化,这是因为天象是神用来垂示人类的手段。

示作为一个汉字部首,其字多与祭祀神明有关,比如:祝,祭主的赞词;福,天神佑护才叫福;禅,帝王祭天;社,是土地之神。

国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国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国学基础必学知识点1. 《四书五经》: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等经典著作。

这些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哲学、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2. 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国学中的重要内容。

仁指人道德上的善良和仁爱;义指正义和道德准则;礼指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智指智慧和学识;信指诚信和守信用。

3. 易经:又称周易或太极图,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预测和卜筮书籍,被视为中国哲学的源头之一。

易经主要研究天地之道、阴阳五行等自然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解释人际关系、国家政治、战争策略等方面。

4. 道德经:为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主要由老子所著。

道德经强调追求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的道,不人为地干涉事物的发展。

5. 历史人物:了解中国古代的国学知识必须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庄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荀子、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等。

6. 诗词歌赋:中国古代文化中诗词歌赋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学习国学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古代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如李白、杜甫、苏轼等。

7. 自然哲学:国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因此对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关注。

了解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概念、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学的思想。

8. 美学与艺术:美学是国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包括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建筑、戏剧等艺术形式。

了解中国古代的美学理念和艺术形式,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是国学基础必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的核心概念

国学的核心概念

国学的核心概念国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学问体系,其核心概念包括仁、义、礼、智、信、忍、和、法、术等。

仁是国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仁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和道德伦理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仁是一种自觉而有意识的道德行为,体现了人们对他人的关心和无私帮助。

仁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的基础。

仁以人为本,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导向。

义是国学的核心概念之二。

义是指人们对于道义规范和正义原则的遵循和实践。

义包括正义、公平和负责任等方面的要求,体现了人们对于原则和道义的尊重。

义是一种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公平意识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义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

礼是国学的核心概念之三。

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体现了人们对他人的尊重和敬重。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保障。

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尊重,是一种行为和思想的规范。

礼以修身为本,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智是国学的核心概念之四。

智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认知能力,是人的智慧和才能的表现。

智强调人的智慧开发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培养人的创新和才能的基础。

智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智慧和学问的追求和重视。

信是国学的核心概念之五。

信是指对于真理和道义的信仰和认同。

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培养人的诚实守信和信念坚定的基础。

信强调人们对于真理和正义的坚守和维护,是一种道德和精神的力量。

忍是国学的核心概念之六。

忍是指人们在面对困境和苦难时的坚持和承受能力。

忍是一种心理和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勇气和毅力。

忍以忍辱为本,强调在逆境中的坚持和自律能力。

和是国学的核心概念之七。

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和睦关系。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体现了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和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和相互尊重,是一种促进社会和谐和团结的力量。

电大中华传统文化 义

电大中华传统文化  义

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

孔子弟子子贡,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

孔子却说子贡的所作所为伤天害理。

这条法律的确是善法,而子贡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了,所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自子贡之后,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装做看不见了。

因为他们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而且如果他们求国家给一点点补偿的话反而被人唾骂。

很多鲁国人因此而不能返回故土。

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中的“义”虽然是价值标准,但它毕竟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而经过群众认可、并赋予权限的组织才有主持“正义”的权力,但这并不是说个人不能主持正义。

然而现今社会很少听闻“见义勇为”的壮举,南京有个见义勇为的勇士叫彭宇,只因他热心帮助一个不知何故跌倒并骨折的老太太,惹上了一件全中国的人都感到丢脸的官司。

再经历了众多的“彭宇”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小悦悦惨案”的发生。

三鹿奶粉、染色馒头、变种牛肉、地沟油等等“见利忘义”的事却是越演越烈,我们社会的发展离“道”渐行渐远。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大义、仁义、正义、公平、公道、公正来指引我们步入正常的社会发展轨道。

总之,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如今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不仅要见义勇为,更正要的是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义利之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关于义利关系的辩争。

义指封建道德,利指利益、功利。

儒家先义后利、义重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西汉董仲舒主张“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急其功"。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墨家义利并重,《墨经上》:“义,利也。

”宋以后反理学思想也持此说,明清之际的颜元强调“正其谊911(义)以谋其利,明其道以计其功。

”(《四书正误》卷一)。

义”是一个人心问题、人性问题、心性问题,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是内在的人心人性,也叫“心性”。

“义”就是正确认识人的心性,即正确认识人心的基本属性,然后发遵循和符合人心人性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这就是宋明理学所说的“心即理”、“性即理”。

这里的“理”与“义”同义。

“利”则是一个效率问题、经济问题,所关注的对象是外在的外物,主要是经济活动。

“利”就是正确认识外物,去发现更有效率的生产和解决方法。

“义利之辨”与“心物之辩”是相对应的。

“义”属于“心”的范畴,而“利”则属于“物”的范畴。

“心”是人的思考认知主体,人的一切思考认知活动,都是由“心”所发出。

而“物”则是人心的思考认知对象。

“义”属于“心”的属性,而“利”则属于“物”的属性。

在西化的现代学术的误导之下,现代中国人对“义”所存在的最大谬见是,将“义”也看成“物”的范畴,甚至将“义”看成一个经济分配问题,直接与经济分配公平等同。

经济分配公平了,就是“义”、“正义”。

经济分配不公,出现了两极分化,就是“不义”、“非正义”。

经济分配公平,的确符合“义”的原则,但是,经济分配公平与“义”存在本质不同。

经济分配无论公平与否,是以经济为中心的,都是经济问题,属于“物”,属于“利”。

以此为视角,就可以发现,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实质相同,都是经济问题,都属于“利”,却缺乏“义”。

其不同仅仅在于分配方式的不同,资本主义的分配是两极分化的,而共产主义的分配则是平均的、公平的。

国学经典之“义”

国学经典之“义”

国学经典之“义”说到“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香港黑帮电影里古惑仔情节。

这是真正的“义”吗?“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所谓“义气”,在武侠小说和黑社会故事里经常出现,它的内涵比“义”要狭窄得多,只可以说是“小义”。

那什么是“义”呢?“義”(义的篆zhuàn书)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己之威仪也,从我羊。

”“我”是兵器,一种祭祀时的仪仗,“羊”也跟祭祀有关,这都表明“义”的本意是指一种庄严而崇高的东西。

而“羊”在古代,代表的美好,羊大为美。

所以“义”是指一种美好而崇高的事物。

也有人认为:“義”,由“我”和表吉祥之意的“羊”组成,意为我善良,深深含着人性本善之义,此正说明“義”乃与生俱有的德行。

儒家经典《中庸》认为,“义者,宜也”。

“义”是做应该做的事情,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例如: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等等。

它包含“德之宜(道德的准则)、事之宜(立身处事的依据)、天理之所宜(顺乎天道自然的法则)。

”“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发也。

”(《礼记》)义是用来成就志愿的,是所有品德的开端。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shì)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君子对于天下事,没有一定要怎样,也没有一定不要怎样,只要符合道义就行了。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孟子认为,浩然之气应该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了义,就没有了力量;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

汉朝经学家赵岐在这句下加注释说:“义谓仁义,可以立德之本。

”义指的是仁义,可以把它作为立德的根本。

由此可知“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

大家都知道,儒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大家可能会忽略在修身之前,还要先正心诚意,先格物致知。

也就是说,要修身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那要怎样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呢?要格物致知,要去读书学习,要去接触社会。

义利之辨

义利之辨

第二节儒家义利之辨义在中国思想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从春秋战国到近代,所谓义利之辨、仁义之道,这样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一、义利之说1、义利的原始意义利是以刀割禾,对于农业国家来说,表示收获。

收获到可供消费、享用的那些物质就是利。

义,繁体字写作“義”,是上羊下我。

一些学者的研究考证认为“义”的本意是杀羊分肉,后来有所引申为“分配”;再引申,分配合理才是义;意思再扩展义还指道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上升到精神层面了。

利是收获财物,义是分配财物,实际上古代的利义关系相当于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后来上升为物质生产和和道德规范,或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较早探讨义利关系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里克,他认为:2、义者,利之足也“夫义者,利之足也。

”意思就是:利是由义支撑着,没有义,利就立不起来。

具体说来就是,义是合理分配,分配合理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就高,创造的财物就多了;反之,分配不合理,人们产生埋怨情绪,就降低生产积极性,影响生产,利也就少了。

因此里克说:“废义则利不立”。

这说明义是促进利的发展的,也可以说义可以增加利、产生利,利多了也就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关于这一点,晋国的另一位大夫丕郑概括出了“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一》)孔子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认为义非常重要,是政治的重要内容。

二、早期儒家的义利观1、孔子的观点(1)义然后取义者,宜也。

义是适宜、合理的意思,在分配和处理事情时,合理的就是义。

孔子理解的利有公利和私利之分。

孔子主张见到利的时候,要先考虑一下怎样分配才合理,或者自己拿多少才合适,这就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明白、通晓。

这里的义有合理之意,是指行为的合理之则,也包括一般的道德原则;利是指利益。

君子知道如何处理才合理,而小人只知道自己得多少利,不知道自己得这些利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否符合道德原则。

(3)义利对政治的作用《论语·子路》中有这种一件事情……其实,人口多和生活富裕在广义上都属于利的范畴,从这一段话中,孔子提出富民而后教民,反映出他认为使人们富裕是进行教化的基础,也就肯定了功利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汉字字义辨析

汉字字义辨析

汉字字义辨析汉字是中国特有的书写系统,通过字形和含义的组合来传达信息。

在汉字中,往往会有一些字形相似、字义相近或者有微小区别的字。

今天我们就来辨析一些常见的汉字字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字。

一、律与率律(lǜ),意思是法度、规则。

例如:“以德为律”,表示以道德作为法度来行事。

又如:“律师”,表示以法律为职业的人。

率(lǜ),意思是比率、比例。

例如:“成功率”,表示成功的比例或概率。

又如:“物价上涨的幅率很高”,表示物价上涨的幅度很大。

二、会与议会(huì),意思是聚集、集会。

例如:“开会”,表示聚集在一起商讨事宜。

又如:“会谈”,表示双方进行商议和交流。

议(yì),意思是商讨、讨论。

例如:“讨论会”,表示集体讨论的会议。

又如:“国会”,表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聪与聚聪(cōng),意思是耳聪目明、聪明伶俐。

例如:“聪明”,表示智力敏锐、反应机敏。

又如:“聪明才智”,表示智慧和才能。

聚(jù),意思是聚集、聚在一起。

例如:“聚会”,表示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共度时光。

又如:“聚餐”,表示大家一起用餐。

四、复与副复(fù),意思是重现、重复。

例如:“复制”,表示复制品。

又如:“复印”,表示通过复制机复制文件。

副(fù),意思是辅助、次要。

例如:“副本”,表示原本的拷贝。

又如:“副职”,表示辅助的职位。

五、选与择选(xuǎn),意思是挑选、选择。

例如:“选举”,表示通过投票选择出某个候选人或方案。

又如:“选拔”,表示从中挑选出适合的人才。

择(zé),意思是选择、挑选。

例如:“自择”,表示自己进行选择。

又如:“择优录取”,表示根据优势挑选录取。

六、重与重重(zhòng),意思是重量、沉重。

例如:“重要”,表示事情的重要性。

又如:“重视”,表示对某事情给予高度重视。

重(chóng),意思是重复、再次。

例如:“重庆”,表示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

国学认知知识点总结归纳

国学认知知识点总结归纳

国学认知知识点总结归纳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学问,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的精华。

国学主要包括儒学、道学、佛学和文学。

儒学注重人伦道德,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道学主张天人合一,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佛学则侧重解脱生死轮回,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文学则是运用文字艺术表现人生哲理和审美情感。

在这些不同的学问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对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分别从儒学、道学、佛学和文学四个方面归纳国学的认知知识点。

一、儒学认知知识点总结1. 人伦道德:儒学强调人伦道德,主张人的行为应当以仁为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要表现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

儒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离不开仁、义、礼、智、信的指导。

2. 经典尊崇:儒家经典是儒学思想的根本,尊崇《四书五经》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包括《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和《春秋》。

儒学认为,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可以使人明晰道德的本质和行为的原则,引导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3. 政治伦理:儒学对政治伦理有着深刻的思考。

儒家提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应遵循的伦理道德原则,强调君臣之间的忠、孝、仁、义等关系,提出了“君子之道”、“君民之道”等政治伦理观念,这对人们理解政治和社会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4. 教育观念:儒学强调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以“敦诗书,修礼乐,足以成文明人”为教育目的。

儒家的教育观念主张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强调培养人的品德、智慧和审美情感。

这种教育观念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学认知知识点总结1. 天人合一:道学主张“天人合一”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当顺应自然、顺应天地之道。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等观念,深刻阐发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个人与社会的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学经典经验理解字.doc

国学经典经验理解字.doc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细读《论语》,颇有感触。

《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能够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

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

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

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就应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此刻,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务必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

而要到达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因此,教师务必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二)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

小学语文经典国学知识:孔子之义利观

小学语文经典国学知识:孔子之义利观

小学语文经典国学知识:孔子之义利观尽管今天我们不再使用文言文,但对于经典还是要有所了解的,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根基。

从近几年的语文改革趋势看,越来越多的关注点将放在国学上。

下面整理了小学语文经典国学知识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小学语文经典国学知识:孔子之义利观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这概念出现得很早。

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

几千年来,历代思想家对它进行了反复讨论。

诸子中,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有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而墨子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而是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或者说“先义后利”思想。

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里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生利”,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左传》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

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

《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

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

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

义1

义1

带“义“含义的词语
请大家说一说
背恩负义 背恩弃义 背恩忘义 薄情无义
背信弃义 背义负恩 背义负信 背义忘恩
断章取义 思断义绝 恩断义绝 恩山义海 负德背义 负恩背义 负恩忘义 反经合义
负义忘恩 辜恩背义 割恩断义 孤恩负义
含仁怀义 毫无疑义 急公好义 见利思义 见利忘义 假人假义 假仁假义 绝仁弃义
请同学们谈谈与“义” 相背的不良表现
比如: 不讲礼貌;不尊敬师长;打架斗闹; 值日不认真;讲话学;教室、走廊玩球;没有集体荣誉感;随 便进办公室,影响老师办公等等。
道义
道义是道德和正义。

道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 人的约束,规范,规矩。道义本身就 是用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哥们义气讲不得
“哥们义气”并不是真正的“义气”,而是流氓 气、无赖气、地痞气,而唯独没有丝毫的正义之 气。我们如果凡事讲“哥们义气”,最终损害的 是清廉之气。在一个文明的法治的现代社会里, 法律法规不容忍“哥们义气”,人民群众不需要 “哥们义气”,领导干部绝不能讲“哥们义气”。 因此我们要交友有数、交友有度、择善而交。要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交友,多交对人民有益、对事 业有益的朋友,不交无德之友、不交无义之友、 不交无耻之友。
义 •
• 儒家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 战国时的孟轲曾着重提出,汉儒董仲舒继 承其说,将“仁义”作为封建道德的最高 原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 崇,“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别名。常与 “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 智、信”合称为“五常”。 • 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有较大影 响,肯有一定的欺骗性。《老子》第十八 章:“大道废,有仁 义。慧智出,有大 伪。”《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赵岐注:“有仁认之 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有不利之患 矣。”朱熹集注:“仁 者,心之德,爱之 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国学《义》2 28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国学《义》2 28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师进行评析(见书)
五、师范读,指名学生读“义的故事”
六、读有所获我总结:重点讲解,课件出示。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怎么看待“义”和“利”?
七、教师小结
学生认真听读
学生理解“義”
学生读名句,背下来。
理解名句的意思。
学生读故事
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理解“孔子大骂子贡的原因”,并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看待“义”与“利”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严于律己,做正人君子。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大骂子贡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关我们来学习第四课义(板书课题)
二、看书上17页的图,初步理解“义”与“利”的关系(师读)
三、《说文解字》理解“義”字
四、学习“我吟咏”
关注全班学生
关注全班学生
板书设计;
第四课义
严于修己(义)
“义”可生“利”
课后反思:
(国学)科课时教案(07)
执教者
黄彩霞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课题
第四课义
教学理念
读中感悟,感知“义”的思想。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义”,什么是“利”,并了解“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读文,使学生感悟“义”与“利”的区别所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明确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严于律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辨义(一)今天探讨国学问题,首先须要别择区分厘清国学的这一品格,即把现代国学的取义和古代的“国学”一名,严格地毫不含混地区分开来。

到底何为国学讨论国学,首在辨义。

到底何为国学?胡适说:“自从章太炎着了一本《国故论衡》之后,这‘国故’的名词,于是成立。

”(《研究国故的方法》)又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

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这是胡适给国学下的定义。

他把国学等同于国故学。

问题是这个定义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则举凡研究一切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都是国学。

但历史文化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未免太庞杂,哲学、法律、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服饰等等,都可以囊括在内。

对所有这些内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国学吗?胡适的定义,外延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

后来大家比较一致接受的定义,是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直接联系在一起。

以此,钱宾四先生《国学概论》之弁言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

”马一浮先生抗战期间在江西泰和讲国学,开宗明义也标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

”(《泰和会语》)这已经是给定的与胡适不同的国学定义了。

相当长时间以来,学界使用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

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所涵蕴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定,已经经历了内涵收缩的过程。

盖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

因此之故,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的新的定义。

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于宽泛笼统,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

所以他提出:“今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

”(《泰和会语》)也就是说,马一浮先生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六艺之学”。

“揩定”一词是佛家用语,马先生说:“每下一义,须有法式,谓之揩定。

”(《泰和会语》)所以马一浮给出的国学即“六艺之学”的定义,态度既俨然郑重,学理意味也极深厚,惜时人未予重视耳。

“六艺”亦称“六经”,就是孔子删定的六门学问,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我国学术的源头即在于此,中华文化的原典精神亦出于此。

我们今天讲国学,重要的一点是回归“六经”。

《乐经》不传,但《礼记》中有《乐记》一篇,其内容似尚可为继。

其它“五经”的现存文本,中经秦火,又有汉儒的增窜,很难说与孔子手订旧稿为同一物。

但“六艺”文献的原真性质和原典精神,终无可疑。

至于“六艺”在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能发生的作用,《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有如下的概括:“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说的都是生之为人所必具的各种修养和品德。

换言之,“温柔敦厚”是人的品性,“疏通知远”是人的学识,“广博易良”是人的和乐,“洁静精微”是人的玄思,“恭俭庄敬”是人的礼敬,“属辞比事”是人的正见。

《庄子·天下篇》解“六艺”又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马一浮先生认为上述孔、庄两家对“六艺”的解释,简明而得其宗趣。

马一浮先生是迄今最重视“六艺之学”的现代学者,当然也是将中华文化的最高典范“六艺”揩定为国学的现代学者。

由此可见,百年以来我们已经有过三个关于国学的定义:一是指国学为国故学,二是国学为我国固有学术,三是国学为“六艺之学”。

比较起来,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三个定义,即马一浮提出的国学是“六艺之学”,这个定义能够准确地反映国学的基本义涵,也更容易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相连接。

这是完全可以与东西方任何一国的学术区别开来的原初学术典范,是我国独生独创独有的民族文化的自性之原,同时也是中华学术的经典渊薮。

既可以为道,又可以为教,又可以育人。

熊十力也说过:“六经为中国文化与学术思想之根源,晚周诸子百家皆出于是,中国人作人与立国之特殊精神实在六经。

”(《论六经》,页104,人大出版社2006年版)熊、马学术思想各有取径,但他们对“六经”的看法,属于“异”中之“同”者。

马一浮也曾说过:“六艺之教固是中国至高特殊之文化。

”与熊的看法完全相通。

当然一般人士研习“六艺”,需要有一定“小学”的根底,即要懂文字、音韵、训诂,也就是清儒说的,读书必先识字。

所以经学和小学,应该是构成国学的两根基本支柱。

所以我一再说,如果不懂经学,不明小学,便无法与国学结缘。

而决不是背几首唐诗,念几篇古文,看过《三国演义》,读过《红楼梦》,就可以沾边国学。

至于古诗文词,那是另外的修养,兹不具论。

国学和西学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国学的概念,实发生于晚清。

至少梁启超和黄遵宪1902年的通信中,就已经使用国学一词了,但还不一定是最早。

不久前看到余英时先生在“中研院”院士会议上的演讲,他说国学这个概念系由日本传来。

“国粹”一词来自东瀛,拙《论国学》考订甚详,兹不重复。

但国学是否也是舶来品,迄今还没有看到具体的证据。

但英时先生提示的重要性在于,等于重新认定了国学是现代学术的概念,而绝非“古已有之”。

可是中国古代的典籍文献中,又确确实实有“国学”这个名字。

例如《周礼·春官宗伯第三》里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

《文选》卷十六潘岳《闲居赋》李善注引晋人郭缘生《述征记》也有:“国学在辟雍东北五里,太学在国学东二百步。

”又引《尔雅》:“国学教胄子,太学招贤良。

太学在国学东。

”另《唐大诏令集》所载《令蕃客国子监观礼教敕》亦云:“夫国学者,立教之本。

”这类记载上起先秦两汉下迄魏晋唐宋的典籍里多有。

但这些文献记载里的“国学”一词,都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

也就是马一浮所说的:“照旧时用国学为名者,即是国立大学之称。

”(《泰和会语》)而现代国学的概念,则纯然是由于西学的传入,相比较之下才有此一新的语汇。

这就如同中国文化,秦汉、魏晋、唐宋迄于明朝,何来“中国文化”这个名称?中国文化的内容内涵历史渊源,当然有而且富,但这个词这个概念本身原来却不曾有。

晚清西方文化大规模进来中土,欧风美雨狂袭而至,知识人士重新检讨自己的传统,才有中国文化的概念的提出,用以和西方文化对比为说。

“国学”一词虽为旧有,内涵却迥然有别。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西学在清季的流行,国学的概念根本就不会以学术科目的面目出现。

所以马一浮说国学是“依他起”,“意思是别于外国学术之谓”(《泰和会语》),不愧为学理明通之见。

我们还可以梁任公1902至1904年撰写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为例,旁证这一点。

其最后一节写道:“近顷悲观者流,见新学小生之吐弃国学,惧国学之从此而消灭。

吾不此之惧也。

但使外学之输入者果昌,则其间接之影响,必使吾国学别添活气,吾敢断言也。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卷,页120)其将“国学”与“外学”与“新学”相对应,这和将国学与西学并立相应,是同一机杼。

今天探讨国学问题,首先须要别择区分厘清国学的这一品格,即把现代国学的取义和古代的“国学”一名,严格地毫不含混地区分开来。

否则便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说起。

我所以特别强调此点,是因为相混淆的情形已经发生了。

前些时,在2008年6月24日《文汇报》上,看到张汝伦先生一篇题为《国学与当代世界》的文章,其中援引朱熹的一段涉及国学的文字,并有如下评述:“说‘国学’‘前既无承’也不妥当,朱熹就已说过:‘国学者,圣贤之学也,仲尼孟轲之学也,尧舜文武周公之学也。

’只不过‘国学’只是偶然为他提及,而未成为一个普遍流行的名词而已。

”张文所谓“前既无承”云云,是钱穆先生的观点。

钱穆在《国学概论》的卷首曾说:“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

”国学这个概念将来是否能够成立,显然是可以讨论的问题,汝伦先生尽可以畅述己见。

但钱穆说国学一名“前既无承”,这是历史的全相本真,吾未见此前有任何学人提出过置疑。

然则张汝伦先生引来朱熹的一段话,是否就能够证明现代国学的概念是“古已有之”或“前既有承”?其实朱子笔下出现“国学”一词,例证正多。

如《朱子文集》卷十七“备据国学进士唐季渊等状”、卷二十“因建书院,买田以给生徒,立师以掌教导,号为国学”、卷二十二“张世亨、刘师舆、进士张邦献、待补国学生黄澄四名出米赈济”、卷六十八“其有秀异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移于国学”、卷八十六“江南李氏因以为国学”、卷八十六“孝伯,国学进士”等,也都是国立学校之义。

我取的是简引法,只凸现国学二字,但于文意无损。

另外朱熹《四书集注》注《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在“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句下注曰:“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学,国学也。

共之,无异名也。

”无论是“校”是“序”是“庠”,指的都是“国学”,即国家所属的教育机构。

张文所引朱子语,我读书不细,竟不曾看到,请朋友电脑搜索也未果。

但审其语意,当是就国家所设学校的教授内容和精神取向而言,与晚清以还和西学相对应的那个“国学”并非为一物。

“西学”在欧美西方世界也是一不存在的名词,完全是明清以还中国知识人士“重新发现”西方的一个发明。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梁启超转引成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的“旧学”和“中学”,就相当于胡适最初概括的国学即国故学的义涵。

“旧学”、“中学”、“国故学”、“国学”、“西学”,共同的毛病都是太宽泛笼统。

所以百年以来使用的情形已发生极大的变化。

“旧学”偶尔还用,“中学”已完全弃置不用。

为何?笼统故也。

国学就是国故学之说,也是因为太笼统,后来才有了经过分疏的国学定义,即国学指中国固有学术。

但固有学术也还嫌宽泛笼统,于是精通儒佛义理的马一浮先生,重定“六艺”为国学的确指内涵。

应该说,这是马先生的一大学术发明,惜时人未予重视耳。

“西学”这个名词虽未经学理分疏,但随着内涵和使用语境的变迁,跟初起之时早已义不同周。

现在使用西学一词,对一般人文学者而言,主要体现为一种学问根柢,包括英文等外域文字的掌握,德、法、英、意、美等国家的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的知识累积。

还没见过一个学人称自己是研究西学的,如同也没见有人说自己是研究国学的一样。

何兆武先生是人们熟识的学术大家,可是他对这一类问题另有看法。

他说:“我不赞成‘中学’、‘西学’的提法,所以我也不赞成所谓的‘国学’。

每个国家都有‘国学’,都要去宣扬它的国学吗?马克思是哪国学?他本人是德国人,但著作却是在英国写的,它应该属于‘英学’还是‘德学’?我同意这样的说法,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应该戴中学、西学、国学这种帽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