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思考
2024年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3篇)
2024年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尊敬的评职称评委:您好!我是XXXX学校的一名小学教师,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评职称的申报。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创新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此,我将就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与指导。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重结合学科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加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的相关性。
我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
比如,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注重创设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在过去一年中,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在研究方向上注重与学校教学实际相结合,开展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例如学生主体性培养、学习方法指导等。
我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教学记录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方面,我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并在学校教研活动中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其中,我有一篇研究课题被学校评为优秀研究成果,并在学校进行了教学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分享。
通过这些研究活动,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过去一年中,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对地方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改革的思考
随着 高 校 内部管 理 体制 改 革 的逐 步 深 入 , 校 高 专 业技术 岗位 的设 置与 聘任 问题 越 来越 突 出。20 08 年 吉林省 属高校 实行 了 “ 聘 结合 ” 评 改革 , 而 在 实 然 际实施 时 , 没有解 决长期 存 在 的突 出 问题 , 却 一些 问 题 仍在 继续 发展 。
二、 目前地 方 高校职 称评 聘工 作 中存在 的问题 ( ) 与聘 工作 相 互混 淆 一 评 长期 以来 ,围绕着 “ 职务 ” “ 与 职称” 念就 曾引 概 起 过 多 次讨 论 , 到 现 在有 些人 对 于二 者 的界定 也 直
不是很 清楚 , 有些管理者 也认 为职务 和职称一样。 这是因为我国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
Se e a o ht n h f r fPr f s i na te As e s n v r lTh ug s o t e Re o m o o e so lTi s s me t l S s e i c lUn v r ii s y t m n Lo a i e s te
( ) 三 专业技 术职务 聘任 制度
、
统 一 的技 术 职 务级 别 , 位 根据 机 构 编制 确 定 技 术 单 职 务 , 人员 , 任命 晋升 职务 , 加工 资 。6 增 O年代 初期 , 由于 国家 经济 困难 , 工资基 本处 于冻 结 状 态 , 种 职 这 务 任命制 度基 本停 顿下来 。 ( ) 业技 术 职称评 定制度 二 专 17 97~18 93年 , 职称制度 的特 点和做 法是 : 1 按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的学 术 、 . 技术 水 平 和 成 果 ,
关于职称评聘的一点建议
关于职称评聘的一点建议尊敬的领导同志,职称评聘工作又要开始了。
做为一名教师,我想为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2013年职称评聘已经结束了,我个人认为新的评聘方案不够合理。
一、2013年职称评聘中要求参评者必须是连续三年任教、必须有优质课证。
我认为这很不合理。
国家实行职称评聘政策是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应该让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参加评聘,但上述两个要求就把很多教师排除在外了。
首先说连续三年任教,为了完成学校的各个岗位的工作,就需要各个岗位安排人员,有当班主任的、有当科任的、有看宿舍的、有门卫的、有在总务处的、有在学校安全办的。
但连续三年任教,就把后勤的这些人排除在外了,这相当不公平,这些人是学校安排的岗位,为了完成学校的工作,也同样工作,为什么就不可以进职称呢?这些人在后勤岗位根本不任课还要求要什么优质课证呢?后勤人员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也为学校工作为什么职称评聘时就被排除在外了呢?二、在职称评聘中,班主任有加分,就是当一年班主任加多少分,当一年班主任加多少分,而科任无论干多少年都没有加分,这也不合理。
同样干工作为什么班主任干一年加几分,干一年加几分,而科任却没有呢。
班主任干一年,科任也干一年,都是为学校做工作,为什么区别对待呢?三、在职称评聘中教学成果中,学校拿教学成绩评价,比如考到地区多前多少名的得多少分,在中间位置的得多少分,在后边位置的得多少分,而不任课的教师得分比任课教师成绩在后边位置的得分还要低,这也不公平。
不任课的教师虽然不任课,但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不比任课教师工作干的少,只是性质不一样而已,有的任课教师一周就那么几节课,而后勤岗位的教师工作有的相当繁重。
为什么不任课得分就得排在最后边呢?四、在职称评聘中,得的优秀证书不累加,我认为这也不合理。
在评聘时,优秀证书取级别最高的,在工作过程当中,一些优秀教师在各方面由于表现突出,在这些年的工作中能得好几个,有的个别表现优秀的教师一年甚至能得到两个以上优秀证书,但在职称评聘时却只取一个,而其他优秀证书就没用了,这样的话,谁还会努力工作,因为这些年得一个和得一百个一样,那么得一个以后是不是就不用努力工作了,因为付出再多也没有用,得的证书再多也没用啊!五、还有的学校在评聘时,是证书就算,标准不统一,有的教师讲课证书一大堆,有培训中的优秀学员证书,有参加讲课得的证书等等。
加强职称评聘管理工作
加强职称评聘管理工作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为加强职称评聘管理工作,提高评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有效运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流程管理,提升评聘标准,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职称评聘工作的公平公正,激励干部教师积极进取,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下面从制度建设、流程管理、评聘标准、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职称评聘管理工作。
一、强化制度建设1.建立完善的评聘管理制度。
应明确职称评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建立健全评聘工作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明确评聘的各项规定,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2.建立健全的评审专家库。
应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评审专家队伍,及时调整专家库的构成,保证评审专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提高评审质量。
3.规范评审流程和申报程序。
应明确评审程序和要求,规范评审流程,确保评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评审效率和质量。
4.严格实行考核制度。
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评聘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评聘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优化流程管理1.加强信息化建设。
应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评聘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简化评审程序。
应简化评审流程,减少繁琐手续,规范操作规程,提高评审效率,确保评审质量。
3.加强沟通协调。
应加强与各部门之间、评审专家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动评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提升评聘标准1.严格评审标准。
应严格执行评审标准,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提高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提高评审水平。
应加强评审专家的培训和交流,增强专业水平和辨识能力,提高评审质量。
3.完善评审指标。
应不断完善评审指标体系,及时调整各项评审指标的权重,确保评审工作符合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
四、加强监督检查1.建立监督机制。
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评审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问题,及时处理投诉举报,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评职称工作总结思想方面(通用5篇)
评职称工作总结思想方面(通用5篇)评职称工作总结思想方面篇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在教坛摸爬滚打了十几年。
回顾近十几年的工作,我感慨万千。
这十几年,是我默默耕耘的十几年,也是我努力探索的十几年,更是我迅速成长的十几年。
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也有一份收获。
但我深深知道,我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领导的信任、栽培和老师们的鼓励与支持。
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不断努力,现对近年来教学工作作出总结: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在工作中,“德高为师”在我心中根深蒂固,“为人师表”是我的行动指南,并时刻以《师德规范》这面镜子来要求自己。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英语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英语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P UBLIC RELATIONS FORUMPRWORLD 公关世界 \37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郭薇薇摘要:教师职称评审是高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工作实施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有效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对于学校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也暴露出了诸多缺陷和不足,如评审标准不够科学合理、评审过程中行政干预过多、评审程序公正性不足、过分关注职称导致学术方面发展不理想。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及时地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这样才能更好推进高校发展建设,提升高校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对策职称与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薪资待遇等联系紧密,其是高校进行人事管理的重要手段。
职称评审的客观公正,可以帮助高校选拔出更多优秀、高素质的人才,其对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如今,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可谓是越来越完善,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评审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不足。
教师职称评审所涉及的内容众多,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更好地优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推进教育教学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职称及职称评审内涵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职称指的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学术水平,能力与成就等进行评价,以及其他各类技术人员的统称。
一般来说,参与职称评审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具有职称认定,在工作了一定时间之后,出于职业发展需要或者是薪资调整需要,因此选择申报参与职称评审,对于参加职称评审的技术人员来说,对其科研技术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如发表论文数量、等级,参与科研项目数量等等,对于技术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职称还需要由专业人员负责评审,在评审通过之后才能获得相应职称。
二、高校教师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高校管理机制中职称评审分工不明确当前,教育部门虽然对高校职称评审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实际上各个高校在职称评审时也有着较大的自主权,教育部门无法对职称评审的各个细节问题都管理到位。
推进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方案
推进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方案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成为教育行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推进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方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 完善评聘细则教师职称评聘细则是评聘工作的基石,要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职称层次制定具体的评聘标准和要求。
这样的细则可以体现出对不同职称的要求,既符合学科发展的特点,也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2. 强化师德评价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之一,师德评价应当更加严格。
教师作为社会的灵魂工程师,其品德和职业操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评聘工作要切实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核,严格筛选出合格的师资力量。
3. 加强教学能力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评聘的核心要素之一,需要综合考虑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教学成果等方面的指标。
引入科学可行的教学评估体系,能更准确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 强化学术研究要求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是评聘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
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和学术论文发表,通过学术研究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学术影响力。
5. 引入同行评议机制同行评议是评聘工作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邀请具有一定资历和经验的教授、专家等进行专业评审,可以提高评聘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和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6. 设立教师教育培训基地教师教育培训是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建立教师教育培训基地,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平台,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平。
7. 建立评聘档案管理系统评聘档案是评聘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规范教师的档案建立和档案管理流程,确保评聘工作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8. 引导教师参与业绩评估教师在评聘工作中应主动参与业绩评估,提供真实准确的教学和科研业绩材料。
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积极推动职称评聘工作的顺利进行,形成良好的评估氛围。
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制度思考
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制度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我们国家的高校的师资力量逐渐壮大,而教师的教学质量也逐渐成为了考核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是对老师从竞争上岗到工作考核的一系列的管理机制。
在现在的社会中,职称的评聘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有时会关系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时还会影响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职称评聘制度对教育的重要性,谨慎地选择合理的评聘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称评聘评聘模式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制度是一种对高职院校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成绩进行综合分析的考核制度。
另外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制度不仅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师的切身利益,还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选择科学的职称评聘制度。
本文我们将主要讨论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制度的相关知识。
1 高职院校职称评聘模式选择合理的职称评聘模式是完善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制度的重中之重。
在众多的职称评聘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评聘结合模式、评聘分开模式和先评后聘模式。
1.1 评聘结合模式评聘结合模式是以职务聘任为核心的评聘模式。
评聘结合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在符合任职要求的求职人员中选择比较优秀的应聘者。
其优点是能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评聘结合模式的关键是科学的设立工作岗位,但是如果想把握好科学设岗的度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另外工作岗位的设置受到时间的限制,极大地阻碍了师资力量的壮大。
1.2 评聘分开模式所谓评聘分开模式就是将“评”和“聘”分开,用聘任合同取代过去的评聘制度的评聘方式。
推行评聘分开模式以后,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成为了影响人才聘用的关键因素,所有的应聘者必须得竞聘上岗,最后由用人单位择优录取。
评聘分开模式不但可以利用社会评价促进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突破专业技术职务终生制的束缚,提高聘用者的质量还可以促进人才的流动。
关于教师评聘职称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教师评聘职称的意见和建议教师的职称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认可。
公平、公正的评聘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但近几年在职称评聘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一些教师的工作热情。
造成了学校领导和领导之间的矛盾、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已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怎样能为自己晋级加分在“奋斗”。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放在其次。
严重的影响了教学工作,甚至有的教师不惜放弃学生,放弃教学。
还有的教师为了自己能有加分的内容,不惜花钱买论文等,助长了许多不良风气,也成全了一些部门。
更悲哀的是在评聘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让一些朋友能竞聘成功,竟然昧着良心给一些教师打最低分,在评聘中拉关系,请客、送礼、、、完全背离了评聘职称的目的。
最不公平的是中小学职称【中高】比例相差太大。
针对以上在评聘职称中出现的问题建议:1、各校在评优中应民主选评,不应领导指派。
2、严格掌控加分论文,取消非正版发行论文的加分资格。
3、缩小民主测评的分差。
4、在评聘前要制定尽可能合理的评聘方案。
5、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分差应缩小。
因为每位老师都是从班主任做起的,谁都不可能总当班主任,谁也不可能总不当班主任。
不能以评聘之时是否班主任为加分标准。
6、缩小中小学中高比例,因为中小学都属义务教育阶段,应有同样的比例才合理。
7、如有可能还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评聘工作是最好的途径,上述问题就会解决。
8、如没有好的方法,还是按教龄评聘也很好。
职称评聘时教师演讲,全体教师打分不合理。
有不公平现象1、论文的加分要仔细斟酌。
因为现在的论文多数都是花钱买来的。
2、照顾年纪大的教师是有情可原的,但也不要只考虑照顾老教师就把年轻的教师往后排,这样会打消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想照顾证少的老教师,应为年轻和年老教师设立不同的评聘制度。
3、对于2003年前已经取得高级证书的教师应让其一次性全部晋级。
不要再给其20分让他们与年轻教师竞争。
4、在名额分配上要多向小学倾斜。
浅析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文)
浅析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XX】G451 XX】XX】2095-3089(20XX)10-0197-011.引言1987年起,我国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教师职称评定是对教师的工作水平、能力的级别上的肯定,同时伴随着工资、福利待遇等奖励,关乎教师的职业利益以及职业荣誉。
因此评定职称对教师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
而目前职称评定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打击了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给教师队伍的进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着论资排辈现象严峻、重教科研轻教学、岗位设置限制职称名额、不正之风蔓延等一系列问题。
2.1 论资排辈的现象严峻论资排辈是一些学校职称评定的“潜规则”,在满足相应的任职资格之后,资历较深、教龄较长、辈分较高的教师优先,这种现象带来了不少的矛盾纷争。
职称不再是能力、工作水平的体现,而是辈分、工龄别名。
有的人尽管自身的素养不高,业务水平也不强,教学成果也不出色,但凭借着资历年龄的优势,照样评上了高一级的职称。
这样一些成绩能力俱佳的后来者便落选了,这样做容易的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评职称主要看年龄大小以及搞关系的能力的想法,从而使他们的进取心以及工作热情有所降低,形成一种熬时间的心理,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2.2 重教科研轻教学教科研作为职称评定的一项重要条件,参评教师必须有获奖论文或发表论文,并且有一定的奖项要求。
这一条件使得一些教师没有参评的资格,同时也就造成了在评定中重教科研能力,轻教学能力、教书育人实绩的误区。
而教师平时的工作主要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学任务繁重,就很难抽出时间来完成论文;另外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师,因为资料相对匮乏,信息闭塞,缺少互联XX络,创作和发表论文都很困难;农村教师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教师,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学习,因此知识更新较慢,教学过程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就更不要说发表论文了。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部分人 将工作 的重心放 在评前 的努力 上 ,而一旦得 到 晋 升就感到万事大吉 ,原有的那种热情 和动力就销声 匿迹 了 , 尤其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 正高级 职称后 , 变得不 思进取 , 更 这大大阻碍 了高等 职业 教育事业 的发展 ,失去 了专业 技术 职务的聘任制对人 才的激励作用 和对竞 争机制 的 促进作 用的原有 意义 。
关键词 : 职称评聘 ; 审; 评 对策; 完善 中图分类号 : 5 . G4 1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4 9 2 (o 2 0 一 o 1 0 17 — 3 4 2 1 )9 o 4 — 3
本研究认真分析 高等职业 院校教 师职称评 审过 程 中存在 的问题 , 结合 多年来从事师资 管理工作 的实 践 , 对 高职 院校 教师 职称评聘 工作进 行 了深入 的探讨 , 提 出具有可操作性 的方法与建议 ,从 而为科学地建立 高 职 院校教 师专业技术 职称评审指标体 系的框架提供 研 究基础 。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 中存在 的问题 结合多年来在人 事部 门从事 师资管理工作 ,具 体 参与、 组织 、 实施教 师职 称评聘 工作 的经 历 与实践 , 有 以下几点体会 。 1 . 高职院校 尚未完全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制度 。 教师职务是根 据学 校所承担 的教学 、科 研工作等任 务 需要所设 置的有明确职责 、任 职条件和任职期 限的工 作 岗位 。职称 即专业 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是一种等 级称 号, 是对教 师过 去学术成 就 、 工作 能力 的评价 和承认 , 是通过专业评审组评审或者考试取得的 , 是终 身的。评 只解决 了资格 问题 , 只有聘上才 能享 受相应待 遇 , 目 但 前在 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里没有完 全实行真正 意义上
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的一些看法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1 2 月 下旬 刊
综述 ・ 专著
谈 中小学教 师职称评聘 的一些看 法
陈 明 龙
( 贵 州省 都 匀经济 开发 区大坪 镇联 芒 小 学校 贵 州 都匀 5 5 8 0 1 3 )
【 中图分类号】 G 4 5 1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1 2 — 0 0 0 5 — 0 2
中小 学教 师 职 称 评聘 工作 源 于 1 9 8 8年秋 季 ,至 今 已有 2 5 则 以 乡镇 下拨 指 标 , 每 年 也 不 外乎 有 三 、 五 个名 额 而 已 , 有 的 甚 个 年 头 了。 当 时我 们 的 国 家刚 实行 改 革 开放 不 久 . 各 行 各 业 正 至是 几年 才有 机 会 。 为 了争 取得 到 中级 或 高级 教 师 职 称 , 凡 是 在 陆 续 步入 正轨 。党 中央 为 了提 高教 师的 政 治 、 生 活待 遇 , 鼓励 符 合 条 件 的教 师 们 相 互 展 开竞 争 , 老 师们 都 想 方 设 法 , 采 取 正 教 师终身从 事教 育教 学工作 . 努 力提 高教 育教 学质 量 , 因此在 当 的或 不 正 当的 手 段 挤 垮 竞 争 对 手 。 因为 人 们 都 有 一 种 劣性 , 全国中、 小 学校 开展 教 师职 称 评 聘 工作 。当 时 的广 大 的 中、 学教 看不 得 别 人 比 自 己好 。所 以每 年 的 教 师职 称 评 聘 工作 弄 得 学校 师 已经 有 十 多年 没 有 涨 工 资 了 . 得到 这喜讯后 . 教 师 们 无 不 欢 的教 师 和 校 领 导 、 教 师和 教 师 之 间常 常 是 红 眉毛 , 绿眼睛 , 为了 呼雀 跃 。而且 " 3时 的职 改文 件 明 确规 定 , - 这项 制 度 是 对 广 大 中 、 些评 分 细 则 争 论 得 面 红 耳 赤 , 矛 盾 重 重 。评 得 上 职 称 的 教 师 小 学教 师 多年 来 辛 勤 工作 的 一 种 补 赏 。 则” 沾 沾 自喜 ” 、 ” 喜 笑颜 开 ” , 评不上的教 师则愁眉苦脸 , 心 恢 意 无庸 讳 言 , 这 一 作 法在 上 世 纪 的八 十 年 代 . 九 十 年 代 确 实 冷 , 牢骚满腹 , 自暴 自弃 , 自尊 心 和 自信 心 受到 严 重 打 击 , 失 去 对教 育 事 业起 到 了积 极 的 推 动作 用 。 全 国广 大 的评 上 中级 或 高 工作 的 积 极 性 。 一 个 长期 受到 严 重 打 击或 深 受措 折 的教 师 容 易 级 的教 师, 精神振 奋 . 满怀信 心 , 积 极 抓 好 自己 的 教 育 教 学 工 丧 失思 维 的 灵性 和 行 为 的 主 动性 。由此会 影 响 到 学校 教 育 教 学 作, 并 且 组 织 带领 中 青 年 教 师 共 同 开展 教 学研 究 , 努 力 改进 教 工作 的 正 常 开展 。 学方法, 狠 抓 学校 各 项 工作 的 管理 , 努 力 提 高教 育教 学质 量 。这 三、 不 利 于 学校 开展 教 研 教 改 , 提 高教 育教 学质 量 。 现 在 大 种作 法 在 当时 曾 经是 卓 有 成 效 的 。 多数 评 上 中级 或 高级 职称 的教 师 年 龄 都 在 4 0多或 5 O多 岁 这 任 何 政 策 法规 、 制度都 有一定的局 限性 . 在 一 定 时 间 内是 个 年 龄 段 。 这 些 年龄 段 的教 师一 旦 评 上 了职 称 , 都认为职称 已 有效的 , 过 了一 时 间 又成 为 阻碍 社 会 进 步 颈 瓶 。 伴 随 着 国 家各 封 顶 , 目标 已 实现 , 高枕 无 忧 , 缺 乏 教 学激 情 , 无 心 去 钻 研 教 材 项 工作 向 纵 身 改 革 , 各 行 各 业 注 重 以人 为 本 , 教 育 事 业 已得 到 教 法, 更没 有 决心 去 开 展 教 学 创 新 工作 . 教 学 方 法 死搬 硬 套 , 教 蓬 勃发 展 , 而 中、 小教 师 职 称评 聘 工 作也 日益 凸显 出很 多弊 病 . 学 上也 只 是 应 付 而 已 。 而 2 O几 岁 至 3 0多 岁 这 个 年 龄 段 的 教 不得 不令 广 大的 中 、 小教 师们 感到 恼 火 , 成 了影 响 教 师们 工作 、 师, 正是 学校 教 育教 学工 作 的 主 力 军 。但 他 们 为 了争 取 早 日得 生 活甚 至 是 学校 不安 定 因 素 的基 因 。 成 了阻 碍教 师们 发 挥 正 能 到 中级 或 高 级教 师 职称 的 目标 , 也 不得 不 把 心 思 花 在 每 年教 师 量 的伴 脚 石 。 笔 者认 为 中 、 小 学教 师 职 称评 聘 工 作 的 主要 弊 端 的 职 称 评 聘 上 , 花 心 思在 应付 各 种 考 试 、 考核 、 写教 学 论 文 上 , 是 : 每 年 争 取 多发 表 一 些 论 文 。 然 而 这 些论 文 又 有 多 少价 值 ? 对中、 有 悖 于按 劳 分 配 的 原 则 。就 目前 广 大 的 中 、 小 学校 来 小 学校 的教 育教 学工 作 又有 多大 的 帮 助?无 人 知 晓? 可 以坦 率 看。 中青 年教 师 占大 多数 , 而 老教 师是 少数 。从 工作 量 来看 , 中 地 讲 广 大的 农 村 中、 小 学校 的教 育教 学研 究 活 动是 一块 空 白 。 青 年教 师 是 学 主 力 军 , 挑 重担 . 扛大头 , 承担着教 学改革、 提 高 因此 说 中、 小 学校 教 师 职 称评 聘 有碍 于 学校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提 教 育教 学质 量 的 重任 。 而在 职 称 方 面 中青 年 教 师 得 到 中级 、 或 高。 四、 加 重点广大教师 的思想、 工作 、 生 活 负担 , 为 社 会 上 一 高级 教 师 职 称 的 是 少数 . 大 多数 是 老 教 师 获 得 。 就 工 资 分 配 来 看, 中、 小学 校 是 按 职 称 分 配 , 初 级 职 称 教 师 拿 的 工 资 只是 高级 些 组 织 机 构 谋 取 利 益 。每 年 广 大的 符 合 条 件 的 中、 小 学教 师 为 教 师或 中级 教 师 职 称 的 一 半 或 者 三 分之 二 。举 个 例 子 , 某 乡镇 了进 级 , 评 上 职称 , 不得 不应 付 各种 考 试 。如 : 学历 考 试 、 计 算机 的 一 所 完 全 中学 . 教 师 职 工 有 六 十 多人 , 中 学 高 级教 师 仅 有 六 级 等 级 考 试 、 普通话合格考试、 英语过级考试 : 每 年 还要 准备 发 人, 中学一 级 老 师有 二 十五 人 , 其 余 的 是二 和 三 级 老 师 。中学 高 表 一 至 几 篇 教 学论 文 , 并 且 论 文要 符 合 自己 的 专业 对 口 , 否则 级 教 师 的 平 均 工 资是 近五 仟 元 左右 ; 中学 一 级教 师 的 工 资 平均 不 能 进 级 : 除 外 每 年 还 要 应 付 学校 或 乡镇 考 评 组 的 考核 , 必须 是 四仟 元 左 右 , 中学 二和 三级 教 师 的 工 资平 均 是 三 仟 元 左 右 ; 要 准备 好 各 种 教 案 , 各 种 教 学计 划 , 家访 记 录 、 待 转 生 辅 导 计 再 看 某 乡镇 的 一 所 中心 小 学 . 学 校 有 教 师 职 工 二 十 多人 , 小学 划、 学 生各 科 作 业 … 等 一 大批 资料 。况 且 各 种 考 试 、 考核 , 以及 高级 教 师 有 五人 . 其 余 的是 小 学 一 级 和二 级 教 师 , 小 学 高级 教 论 文 发表 都要 交 纳 一 定 的 费 用 。现 在 的每 次考 试 , 包括 买 资料 师 的平 均 工 资 是 四仟 元 左 右 , 小学 教 师 一 级 和二 级教 师 的 平 均 等 费用 少则 也 要 三 几 百 元 :一 篇 论 文 的发 表 少则 也 要 三 几 百 工 资是 三仟 元左 右 。 从 这 一 点来 看 . 教 师 们 同在 一所 学校 工 作 , 元, 多则 要 上 仟 元 。诸 如 此 类 的考 试 、 考核 , 以及 论 文发 表 都 要 工作 量 相 同 , 或 者略 多一 点 , 而 工 资收 入 则 有 差 距 , 这 样 有 损 于 交钱 , 加 重 了广 大 中、 小教 师 的 思 想 、 工作、 生活 负担 , 拆 腾 得 老 教 师 的 心 理 平衡 , 措 伤 教 师 们 的 工作 积 极 性 。 师 们 喘 不 气来— — 教 师们 那有 心 思去 研 究教 学教 改 ? 哪 有 心 思
教师职称评聘整改措施怎么写
教师职称评聘整改措施怎么写教师职称评聘整改措施一、背景教师职称评聘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评聘结果直接关系到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人待遇,也影响着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
然而,在实践中,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评聘标准不一致、程序不规范、公正性和权威性不足等,亟需制定整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评聘工作的公平、公正、透明和科学。
二、整改目标1. 建立健全科学的评聘标准:制定统一的评聘标准,明确各类职称的条件和要求,确保评聘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完善评聘程序:规范评聘程序,明确评聘流程和时间节点,确保评聘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提高评聘工作的透明度:公开评聘标准、程序和结果,接受各方监督,增加评聘工作的透明度,消除评聘过程中的不公平因素。
4.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师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师范形象。
三、整改措施1. 制定统一的评聘标准:(1)明确各类职称的条件和要求,依据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科研能力、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2)合理划定评聘的等级,确保不同职称的评估标准相对公平和相对科学。
2. 完善评聘程序:(1)明确评聘流程和时间节点,建立完善的评聘文件和材料管理制度,确保评聘工作的规范和高效。
(2)设立评聘小组或委员会,由专家和资深教师组成,负责评估和审核评聘材料,确保评聘结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3)加强评聘结果的反馈,向被评聘教师提供详细的评估意见和建议,帮助其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
3. 提高评聘工作的透明度:(1)公开评聘标准、程序和结果,向全校教师提供评聘相关政策和程序的培训,增加评聘工作的透明度,确保评聘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2)接受教师和家长的监督,设立监督投诉机制,及时处理评聘过程中的问题和投诉。
4.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弘扬教育教学的科学精神。
教师二级职称评聘工作总结
教师二级职称评聘工作总结近年来,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二级职称评聘工作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教师二级职称评聘工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总结评聘工作制度设计在评聘工作中,学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教师二级职称评聘工作制度,明确了评聘的条件、程序和要求,确保评聘工作的公正、透明和规范。
制度设计注重选拔优秀人才,避免评聘中的不正当行为,并注重对评聘结果的监督和反馈,以促进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
二、加强评聘宣传和组织工作在评聘工作中,学校注重增强评聘的公开性和参与性,通过各种方式向教师宣传评聘政策、条件和要求,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学校加强组织工作,成立评聘委员会和相关工作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评聘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优化评聘材料和评审过程评聘材料的准备是评聘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学校组织教师逐级编写评聘材料,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具体性和详细性,确保评审委员会对教师的工作和业绩有全面的了解。
评审过程中,学校注重严格按照评聘制度进行评审,避免主观主义和不公正现象的发生,并注重各级评审结果的比对和审查,确保评聘结果的准确性。
四、加强评聘结果的运用和反馈评聘结果的运用是评聘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注重对评聘结果的及时反馈和公示,将评聘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积极工作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也注重对评聘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评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以提高评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评聘工作是教师个人发展和职业道路的一部分,学校注重通过评聘工作激发教师的学习和进步动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教学竞赛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教师二级职称评聘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总结评聘工作制度设计、加强评聘宣传和组织工作、优化评聘材料和评审过程,加强评聘结果的运用和反馈,以及加强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可以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中小学教师职称问题之思考
中小学教师职称问题之思考摘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虽具有相对性,但不可或缺,同时职称评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可小觑。
在此过程中,要特别警惕部分教师俗化教育科研、将论文妖魔化的倾向,因为论文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提炼升华。
为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认清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定位,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职称制度;教育科研;评价标准;职业专业化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6-0022-03一、透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饱受诟病,媒体上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问题的讨论也非常多。
目前的一个舆论导向是“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尤其网上要求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一些主流媒体、学界名人也加入了“倒职称”的队伍,似乎不立即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我国的基础教育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令人不解的是,不仅舆论“一边倒”,就连一些教育部门的官员也六神无主、随声附和,严重从众、盲目跟风,甚至匆匆出台一些所谓的改革举措。
“倒职称”檄文所列举的由中小学教师职称问题引发的诸多弊端大体有三点:一是职称评审标准“高”,二是职称评审过程“烂”,三是职称工资差距大。
在职称评审标准上有些刚性条件让一线教师应接不暇,甚至望尘莫及(譬如发表论文、获奖成果、奖励等级等);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潜规则”,人为色彩浓,校长、领导及“有关系”的人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是够条件的教师远超实际的职称分配名额,僧多粥少;职称申报材料造假、买论文、假证书等现象也普遍存在。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技术岗位评聘职称,不管是哪行哪业,也不管是国内国外,都必须制定一个标准,并规定一些刚性条件,而标准的高与低仅是一个相对性概念。
目前我国各省市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究竟是高还是低,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下结论。
教师评聘与职称晋升制度
教师评聘与职称晋升制度近年来,教师评聘与职称晋升制度在我国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一制度的改革旨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然而,该制度的施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改进。
一、背景分析1.1 教师评聘制度的意义教师评聘制度是一种对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进行评价和鉴定的制度,旨在选拔出优秀的教育者,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1.2 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重要性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是根据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对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教学能力以及教育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和确认的制度。
它有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和选拔具有高水平的优秀教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问题与挑战2.1 评聘标准的不科学性目前,一些学校教师评聘的标准不够科学和合理。
有的学校只注重教学业绩,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研究能力。
有的学校评聘方式过于简单,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2.2 评聘过程的不透明性一些学校的评聘过程缺乏透明度,缺少公正的评审机制和程序。
这容易引发不公正的待遇和争议,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动力。
2.3 职称晋升激励机制不完善当前,教师职称晋升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晋升速度过慢,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奖励,导致一些优秀教师流失。
三、解决策略3.1 完善评聘标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聘标准体系,综合考量教师的教学业绩、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打破单一的评价指标,推动真正的素质教育。
3.2 提升评估过程的透明度加强评聘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度,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建立由专家和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制定评审标准和流程,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3 健全职称晋升激励机制加快教师职称晋升的速度,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更大的激励和奖励,给予引导和支持,使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其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
教师评聘与职称晋级制度
教师评聘与职称晋级制度引言教师评聘与职称晋级制度是教育体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该制度,学校能够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认可,不仅能够保证教师的职业发展,也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教师评聘与职称晋级制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加以改进的具体措施。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评聘与职称晋级制度能够激励教师自我提高、持续学习和成长。
通过职称晋升,教师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也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2.保证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
通过教师评聘与职称晋级制度,学校能够对教师进行评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声誉和品质增光添彩。
3.公正和客观评估教师评聘与职称晋级制度在评估教师时需要借助客观的指标和标准。
这样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准确性,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只有公正和客观的评估结果才能够真实反映教师的实力和贡献度。
4.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的教师评聘与职称晋级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的评聘机构存在着一些不规范和不科学的现象,例如把教师的政绩放在是否晋级的重要标准中。
其次,评聘与晋级的标准不够细化和明确,容易让人产生不公正的感觉。
最后,评聘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导致教师不知道如何准备和参与。
5.加强评估标准的科学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教师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成果、教育质量等因素作为评估的核心指标,注重客观数据和实际表现。
6.建立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评聘机构的独立性能够更好地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评聘机构应该与学校、政府相对独立,有相应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反映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水平。
7.加强培训和指导评聘过程需要给予教师足够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了解评聘流程和要求,提高他们的准备和参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思考
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推行以来,对优化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其呈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对其体制、机制深入改革和大力创新,使之更加科学规范,更加适应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建议一:教师职称评聘要着力体现灵活性。
改变以往设置“条条框框”对教师做出评价的做法,突出对职称申请者的师德师风、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的考核,引导教师的注意力从对论文的“剪辑加工”转移到对提高教学能力的研究上来。
人力资源部门要灵活掌握评审政策,在当前“评易聘难”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适当抬高教师职称评审的门槛,从严掌握评审政策,在评审条件、标准、程序等方面提高要求,特别是高级职称的评定要求,适度降低职称评定比例,从而提升职称的含金量,提高职称评审的竞争力,真正使教师职称与其教学水平与师德素养挂钩,让一些品行好、能力强的教师理所当然地享受相应的职称及工资福利待遇。
同时,要进一步拓展教师职称的层次,如不少小学教师35岁左右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就已经是最高级别,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奋斗目标,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议可在现有的职称级别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或细化,如小学高级职称之上继续实行中学高级教师层级等,使教师有更为广阔的前进目标和方向。
建议二:教师职称评聘要着力体现公正性。
客观公正是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广大评聘对象最为关心的问题。
建议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职称评聘环节的监督约束机制,制定相应法规,推行评审政策、评审材料、答辩过程及评价结果公开的公示制度,将职称评聘工作置于全体教师的监督之下,进一步增强职称评聘的透明度。
同时,剔除不实材料,减少考核误差,为评聘对象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证明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舞台,确保评聘工作的客观公正。
选择评审专家时要尽量避免外行评内行的现象,选择在教师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取得一定成绩且口碑较好的优秀人员参与评审,对于评审通过
或不通过的理由要真实、充分,使评审结果具有较强的信服力,这样有利于于教师之间相互对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逐步建立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监督诉求机制,可先在学校内部和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师申诉制度,负责受理教师在职称评聘、考核奖惩等方面的意见和申诉。
建议三:教师职称评聘要着力体现激励性。
强化激励机制是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措施。
职称评聘制度要着力体现其激励性,不仅激励申请职称者,也激励其他教师,要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既要注重各种荣誉称号的精神激励,更要积极进行物质激励制度创新,在精神激励的同时,加大物质激励的力度。
如积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和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确保教师在职称没能评聘上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实绩也一样能够提高经济待遇,从而减轻部分落聘或低聘教师的心理落差,缓解目前日益突出的评聘矛盾。
要坚持正面激励和负面鞭策相结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严格考核,切实做好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工作,做到奖勤罚懒、奖功罚过、奖优罚劣、优胜劣汰,促使教师更好的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
建议四:教师职称评聘要着力体现倾斜性。
开展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时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整体推进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向规模小、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倾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要适当增加乡村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职务的岗位数额,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城镇教师向乡村中小学流动,要坚持城镇中小学教师聘任高级教师职务应该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经历的制度等,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同时职称评聘要向师德高尚、遵守纪律的教师倾斜,向教学水平高、教学实绩好的教师倾斜,向默默奉献教育事业的教师倾斜,特别是对于将毕生精力奉献于讲台即将退休的教师要优先落实职称评聘。
对一些担任非主要科目的教师参与职称评聘时也应一视同仁,给予平等竞争的机会。
建议五:教师职称评聘要着力体现发展性。
在开展职称评聘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特点和个性,以及学校多样性、学科
多样性和教师类型多样性的特点,不能简单看量化指标,要突出考核教师的工作质量。
为了使考核工作做到既科学又易于操作,可将易于定性的采用定性的方法,易于定量的采用定量的方法,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同时,量化评审的标准不应是一个静态的标准,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定一个科学的量化评审标准,综合评价,逐项评分,便于比较,利于择优,使职称评议考核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且有定量结果,使评审结果更加准确、公正。
在规定一些硬性条件时,如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规定要结合各类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尊重科研规律,不宜一刀切式地采用一票否决制,要变一刀切为实情化,同时对确有需要的人则要确保其考核的严格真实性。
为真正学有所长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