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东露天煤矿防灭火方案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滦东露天煤矿防灭火方案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煤炭自然发火机理入手,分析了开滦东露天煤矿煤炭自燃的五个因素,确定了煤炭的着火温度和监测方法,从预防、消灭、治理方面提出了综合性防灭火方案。

【关键词】露天煤矿;自然发火;防灭火

0 前言

我国国有煤矿中有56%的矿井存在自然发火危险,煤炭不完全燃烧释放大量的CO、CO2、SO2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生态平衡。随着新疆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露天煤矿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煤炭自燃已成为露天矿山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1]。煤炭自燃既浪费资源,降低煤炭质量,又污染环境,而且对矿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因此,研究露天煤矿煤炭自然发火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灭火措施意义重大。

1 矿区概况

开滦新疆东露天煤矿属大陆干旱荒漠气候,夏季高温炎热,白天气温常在40℃以上,冬季气候严寒,绝对最低气温-49.8℃。区内年均降水量192mm,年蒸发量1595.2~2410.4mm。常年多风,风力4~5级,最大可达10级。上部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侏罗系碎屑岩类,结构松散、干燥,孔隙度大,属典型的散体结构。矿区内控制的西山窑组可采煤层4层,从上至下编号为B22、B21、B12、B11,在首采区倾角为0~5°,平均3°,平均厚度分别为5.38、3.67、2.68、5.42m,均是特低灰~低灰、特低硫、低磷、31号不粘煤为主体的煤类,有少量41号长焰煤及21号不粘煤。煤炭变质程度低,风化程度高,发火期短,在存储过程中煤炭极易自燃发火,各可采煤层的自燃倾向等级均为容易自燃(I)。矿区首采区为露天开采,2009年7月剥离开工,目前采场揭露面积0.79km2,平均深度13m,由于浅部煤层开采靠近火烧区,采场北部低洼处有积水。

2 露天矿煤炭自燃的原因

2.1 煤炭自然发火机理

露天采场内具有自燃倾向性的大量煤炭,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在地质构造、外界环境风化及开采震动的影响下,以及煤体中瓦斯、水分的散失,使得煤体十分破碎。这样,在外界风力、压力及外界与煤体内部之间的自然风压作用下,外界含氧空气渗入煤体之中[2]。煤炭具有吸附空气中氧的特性,发生煤氧复合作用。煤的吸附性包括表面吸附和化学吸附。表面吸附产生的热量微不足道,然而化学吸附以及与其相伴随的煤氧化学反应则可以放出相当多的热量。由于煤体体积较大,热量被积聚起来,积聚的热量反过来加热煤体,使煤体与空气之间的氧化反应更加剧烈,煤体温度不断上升,当达到煤的着火温度时,导致煤体自燃发

生。

2.2 东露天煤矿煤炭自燃因素

2.2.1 煤的风化

离地表较近的煤层,经受风、雪、雨、露、冰冻、日光和空气中氧等的长时间作用,使煤的性质发生一系列不利变化,如发热量下降、灰分增加、粘结性消失、强度、块度下降等,这种现象称为煤的风化。煤风化的本质是煤的氧化作用过程。东露天矿由于煤层埋藏浅,市场饱和,采场和煤场的煤炭都暴露时间长,风化现象比较严重。煤风化后,含氧量增加,腐植酸含量增加,疏松易碎,易自燃。

2.2.2 煤质

东露天煤矿以31号不粘煤为主体煤类,具有高热值、含油、大多气化指标较好、中等易碎等特点。煤层顶底板岩石中含大量的炭化植物碎片,煤层的成因类型为腐殖煤类。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在0.36%~0.53%之间,平均0.41%,其变质程度为0~Ⅰ阶段,其中主要为0阶段,个别为Ⅰ阶段。各煤层的煤灰成分均属硅质灰分类型,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能力强,煤活性大,易自燃。

2.2.3 气候条件

矿区内气温高,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大气降水少而集中,多风少雨,加之坑内煤氧化后积聚的热量不易散发,给煤的自燃创造了条件。裸露煤层及煤堆中的风流使煤缓慢氧化,使之逐渐升温,在自燃危险带内聚热,热量难以散发,从而导致自燃。

2.2.4 煤体松散

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赋煤4层,间有泥岩和炭质泥岩,煤层较破碎,呈短柱状,结构松散。由于采场涌水的影响,采场内各平盘高度不一致,加之采用挖掘机采剥工艺,煤层露头多,加剧了煤体的松散度和氧化反应。

2.2.5 煤炭销售不畅

新疆准东煤炭市场不景气,销售不畅,长时间堆积造成煤炭风化、破碎、升温,易发生煤炭自燃。

3 防灭火方案

3.1 煤温监测

3.1.1 着火温度分析

着火温度是判断煤样着火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着火温度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一种方法是TG—DTG法,另外一种是根据时间与温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析。通过对东露天矿一年中4~8月的采场测温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做出了每个月每天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另对16个现场取样样品进行燃烧试验,综合比较得出着火温度在310℃至360℃之间。煤样在260℃左右开始发生不可逆反应,需要在150℃左右作出相应的反应,否则可能短短的几天内就会发生煤炭的自燃。

3.1.2 监测方法

在采场、煤场安装煤炭温度监测系统,测定不同地点、不同深度的温度情况,测温数据通过中继站传输至办公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温度超过一定数值,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3.2 火灾的预防措施

3.2.1 常规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1)严格加强日常的巡视检查,每天三次对采场、煤场进行巡视,大风等极端天气加强巡检频率;加强外来人员管理,禁止在矿区生活区以外的任何地点吸烟。

(2)每天监控采场和煤场温度,对煤体温度(30cm以下)超过60℃,加强监测频率,超过150℃,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对风化严重区域及时清理浮煤。清理浮煤是因为东露天矿的煤炭易风化形成比较松散层状和粉末状的碎煤,这种碎煤为煤炭的吸氧和蓄热创造比较好的环境,容易发生自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