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古代史第三讲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

合集下载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华师大版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华师大版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唐玄宗:712 年即位,又名 唐明皇。
“玄宗少历民 间,身经难, 故即位之初, 知人间疾苦, 躬勤庶政。”
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即位前: 平定政局
2、唐玄宗前期统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盛世的表现
2、“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
唐太宗
“ 贞 观 之 治

武 则 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
“ 开 元 盛 世”
一、武则天 1、唐高宗的皇后,代高宗视政, 独揽朝纲。
2、高宗死后,690年自立为帝,改 国号为周。
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二、武周政治 1、继续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
2、大力推行科举制(开设武科)
“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请回答: (l)这句话是唐朝人对哪座城市绿 化的描述? (2)说说这座城市重要性的表现? (1)长安 (2)长安拥有百万人口,云集着边 疆各族和各国侨民,熙熙攘攘,热 闹非凡。唐代长安是各族交往的中 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3、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4、打破常规,破格用人(狄仁杰) 5、重视农业生产,稳固国防。
6、打击贵族,发展文化,改革吏治
三、对武 治家,杰出的女军事家,她“政启开 元,治宏贞观”,她不断发展了贞观 之治,同时也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但她也有不少消极行为:崇佛教、建 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 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打击政敌 的过程中存在乱杀无辜。
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 忠入宫尽诛宦官。天佑二年(90年), 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 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 之祸。唐昭宗被朱温毒死。天佑四 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 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 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 亡。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ppt 华东师大版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ppt 华东师大版

“玄宗少历民间, 身经难, 故即位之初, 知人间疾苦, 躬勤庶政。”
经济上: 重视生产,提倡节俭 主要措施 政治上: 重用贤臣,整顿军队
比一比:
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 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上有 何相同之处?



表 现
手工业 商 业
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 蔬菜品种 茶风盛行 生产工具改进 抗灾能力增强 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 陶瓷业:越窑、邢窑、唐三彩 坊和市 繁华的大都市
花鸟纹锦
黑釉三彩马
三彩骆驼载乐俑
繁华的长安西市
宠 妃 杨 玉 环
七嘴八舌:
“红颜祸水”是导致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第3课《“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

二、唐朝农耕技术的发展
唐朝由于国家长期统一,社会比较安定,北方的农业经济有 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精耕细作的农田越来越多。不少地区在 麦子收获以后,继种禾粟等作物,可以两年三熟。南方的农 业种植技术更有显著进步。首先是高产作物水稻的种植面积 大大增加,并广泛采取育秧移植的栽培方法。杜甫诗形容说: “东屯(屯子、村庄)大江北,百顷平若桉(案的异体字, 狭长的桌子);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刚才) 云(作语助,无义)已(完毕),引溜(liù,水流)加 灌溉。”当时江淮地区,已经是大面积移植秧苗。其次是栽 培早稻,即六七月可收割的一种早稻。育秧移植和早稻栽种, 为在同一土地上复种麦子或其他作物创造了条件,使两年三 熟的耕作制逐渐推广,有的地方可一年两熟。
大明宫复原平面图
长安麟德殿
能力 拓展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请回答: 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课后练习
知识 巩固
畅想 天地
自己 动手
选择题 1.唐朝的全盛时期是( )
重用酷吏
你知道 “请君入 瓮”的故 事吗?
大修佛寺
龙门石窟
乾陵——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合葬墓
武则天墓前 无字碑
分析讨论
为什么武则天墓前立的 是无字碑?说说你的推 测。你认为应怎样评价 武则天?
二、开元盛世
唐玄宗
(685~762 年)
唐玄宗名李隆基, 712 ~ 756年在位。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根据上文,说一说姚崇、宋璟为官各 有何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用人才能把国 家治理得更好?

第3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哪 些盛世局面? 些盛世局面?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开元盛世(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长恨歌 ——白居易 ——白居易 …… 云鬓花颜金步摇,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从此君王不早朝。 …… 天长地久有时尽,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恨绵绵无绝期。
C武则天 D唐玄宗
下列词句形容“开元盛世” 下列词句形容“开元盛世”时期的是 ( )
C ,群雄四起” 天下大乱, A“天下大乱 群雄四起”
B“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C“赋役宽平。刑法清省” 赋役宽平。刑法清省” D“敢言直谏,蔚然成风” 敢言直谏,蔚然成风”
1、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武周”, 、公元 年 武则天改国号为“武周” 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 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 启后的作用 政启开元, 的作用( 启后的作用(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郭沫若 郭沫若) 治宏贞观 郭沫若) 。
3、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武则天? 、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武则天?
功:沿用唐初措施继续发展 经济文化, 经济文化,为唐中期的繁荣 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重用酷吏, 过: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崇尚佛教, 崇尚佛教,浪费钱财
1、武则天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吗? 武则天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吗?
客观上,武则天高宗体弱多病 为代为视 客观上 武则天高宗体弱多病,为代为视 武则天高宗体弱多病 政提供了机会. 政提供了机会 主观上武则天,个人所具备的政治才能 个人所具备的政治才能. 主观上武则天 个人所具备的政治才能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72021/2/27Februar y 27,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表现 Nhomakorabea农业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 蔬菜品种 茶风盛行 生产工具改进
抗灾能力增强
手工业 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
陶瓷业: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
坊和市 繁华的大都市
花鸟纹锦
繁华的长安西市
唐玄宗和他的祖母武 则天以及曾祖父唐太宗 在治理国家上有何相同 之处?
“红颜祸水”是导致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家,世乱各东西。
--杜甫《无家别》
(1)材料中“开元全盛日”和“寂寞天宝后”都出现在哪个 皇帝统治时期?
(2)出现开元全盛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72021/2/27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第3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武周政治:(1)称帝条件:①高宗体弱多病,为武则天(创垂帘听政)代为视政提供了机会。

②主观上,武则天个人具备政治才能。

(2)武周政治: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以洛阳为神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后人把武氏临朝称制到代唐称帝的20余年统治,统称为武周政治。

(3)统治措施:①重用酷吏,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反对她的贵戚重臣和李唐宗室(请君入瓮)。

②大力推行科举制。

③任用贤能之士(善于用人)(神探狄仁杰;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宋璟)。

(4)意义(或武周政治的评价):“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5)陕西西安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武则天命人为她立了一块无字碑。

(6)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他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对唐朝的繁荣强盛作出了贡献。

她重视农业生产,重视选拔人才,打击士族残余,设置北庭都护府,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

在她统治时期,唐朝经济发展,国力不断上升,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功大于过。

2、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统治)(1)唐玄宗生平:生于685年,卒于762年,712年即位,在位期间,先后用了三个年号:先天(712)、开元(713—741)、天宝(742—755)。

(2)、统治措施:前期:①重用贤人,②整顿军队,③提倡节俭,④重视生产。

“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明君,会做皇帝)后期(开元、天宝之际):怠于政事,淫于酒色,重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宠爱贵妃,导致朝政腐败,引发天宝危机。

后发生安史之乱。

(昏君,不会做皇帝)安史之乱:指安禄山、史思明在755年—763年发动的长达八年之久的一场叛乱。

唐肃宗重用郭子仪、李光弼(中兴名将)又借回纥兵终于平定了叛乱,但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30页PPT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30页PPT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从武则天到开 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世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知识与能力: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周政治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开元盛世①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存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②通过对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政绩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②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开元盛世难点:如何评价武则天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唐朝疆域图。

教法与学法:教法:四步教学法、导学、探究学法:阅读、观察、比较、讨论、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看过哪些有关武则天和唐明皇的影视片?学生回答后,因势简介,然后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一:提出教学目标(见上面的教学目标)二、落实教学目标(一)女皇帝武则天1、武则天掌权和称帝690年,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周政治消极方面:积极方面: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武则天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行科举制。

她任用的贤能之士,有不少在开元年间成为名相重臣。

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武则天功大还是过大?你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2、开元盛世经唐初近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到玄宗开元年间(713-741),“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

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
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几种称谓:
庙号 谥号 年号
汉高祖、唐高祖、唐太宗 汉武帝、魏孝文帝、隋炀帝 永乐、乾隆、光绪
一代女皇武则天
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武则天乾陵
一代女皇武则天
述 圣 纪 碑
女皇武则天
无 字 碑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旧唐书》卷七《玄宗本纪》: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 宗第三子也。……年始七岁。朔望车骑 至朝堂,金吾将军武懿宗忌上严整,诃 排仪仗,因欲折之。上叱之曰:‘吾家 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则天 闻而特加宠异之。‛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开元之治的形成
3、恢复发展生产
开元之治
《唐大诏令集》卷一○ 三《处分朝集使敕八道》: ‚思欲弃末敦本,阜俗安人。……急于务农,不夺 人时。‛ ‚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为无事。‛ 开元八年,‚五谷丰殖,万物阜安,百姓无事,与 能共华,于兹八年矣。‛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盛唐气象
《通典》卷七《历代户口盛衰》: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的崛起
《唐大诏令集》卷三《改元弘道诏》
“比来,式尊无怠” 。
唐 张萱 唐后行从图
一代女皇武则天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嗣圣元年(684),‚九月,大赦天下,改 元为光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 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 诸司官名。初置右肃政御史台官员。‛
1、恐怖政策的继续和结束
恐怖政策从武则天临朝称制开始,到神功元年(697) 年结束,前后持续14年。酷吏是武则天手中的工具, 他们只负责执法,无权参政。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周的政治特色
2、打破常规、破格用人的措施
女皇武则天
《资治通鉴》卷二○五: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 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是以当代谓知之人名,累朝赖多士之用。此乃近于求才 贵广,考课贵精之效也。‛

文库历史教案从武则天统治到开元盛世

文库历史教案从武则天统治到开元盛世

历史教案:从xx 统治到开元xx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武则天在历的作用;“开元盛世”。

2.思想认识
① 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② 唐玄宗前期,继续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任用名相,整顿吏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能力培养
① 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培养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能力。

② 理解“开元盛世”,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教学重点:“开元xx”
教学难点:能力培养部分。

教学方法:分析、xx。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继唐太宗“贞观之治”之后,唐朝又经历了女皇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武则天之后,唐朝政局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动,到唐玄宗统治时才稳定下来,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达到了繁荣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一、女皇xx
(一)xx 称帝
(二)xx 的统治
1.重视农业,奖励农业生产。

674 年上疏建议高宗: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浮巧,省力役;
684 年:下令奖励农桑。

凡是官吏所在治理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降职。

高宗死时,她宣布百姓年满50 岁免徭役,比60 岁的旧制缩短了十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三讲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 (2)

第三讲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 (2)

古 代 艺 术 宝 库 的 瑰 宝
商 业 的 繁 华
政治中心 商业中心
长安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长安大唐盛世的象征
社会生活: 中西互通 胡汉交融
社 会 风 气 开 放
社会生活: 中西互通 胡汉交融 社会风气开放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713~741)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无 字 碑
象物行周礼 衣冠集汉都 谁怜事禹舜 千里泣苍梧 —— 宋之问
武韦之乱
中宗(705-710)
殇帝(710)
睿宗(710-712) 玄宗(712-756)
一 .农业兴旺 仓廪丰实
曲辕犁
生产工具的改进:
筒车
唐画中身着丝绸 服装的妇女形象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唐 朝 手 工 业 分 布
古 都 洛 阳 含 嘉 仓
唐高 祖: 开国 皇帝
唐 太 宗 : 贞 观 之 治
武 则 天 : 政 启 开 元 , 治 宏 贞 观
唐 玄 宗 : 开 元 盛 世
唐高宗朝疆域
靺 鞨
新 罗
吐 蕃
唐玄宗前期疆域
突 厥
新 罗
吐 蕃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 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满右藏,东纳河北诸道 租庸,充满左藏,财宝山积不可胜计。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斗 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粮。竒瑞叠委,重译麕至,人物欣 然。 ——《唐语林》卷三
丝织品种类 繁多
绣 锦 缎 绸 罗 绫 绮 纱 绢

历史第3.4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第3.4课知识点总结

第三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武周政治:(1)称帝条件:①高宗体弱多病,为武则天代为视政提供了机会。

②主观上,武则天个人具备政治才能。

(2)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3)统治措施:①任用酷吏,打击政敌,崇信佛教。

②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坚持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巩固边防安全;重视农业生产,广开言路,整顿吏治。

③大力推行并发展科举制(创设殿试和武举)。

④善于纳谏和破格用人。

(4)意义:“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先后用了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1)唐玄宗前期:“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统治措施:前期: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后期:怠于政事,淫于酒色,信用小人。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天宝危机,安史之乱。

简答:说说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有关重用人才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史实以及对我们今天社会建设的启示。

答: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重用魏征、房玄龄等人,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重用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重视官员的考核和选用,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为相,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启示: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重用人才。

第四课唐代的边疆各族1、唐代的边疆各族(1)边疆民族:回鹘、南诏、吐蕃、靺鞨、契丹、突厥等(维吾尔族)(白族彝族)(藏族)(满族)(2)民族关系:民族和睦,关系密切(3)民族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4)民族制度:设立羁縻州。

(唐朝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制度,长官都由当地人担任,可以世袭,政府一般不过问其内部事务。

这种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称为羁縻州。

)它的建立体现了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摘自杜甫的《忆昔》 摘自杜甫的《忆昔》 摘自杜甫的
请回答: 请回答: 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二、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 (1)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 重用贤人②整顿军队③ 重用贤人②整顿军队③提倡节俭 ④重视生产
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重用酷吏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
你知道图 片反映的 故事吗? 故事吗?
• 唐朝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为了维持自 唐朝的武则天 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 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 己的统治,采用严刑峻法,消除异己。因此,她手下的一些酷吏, 己的统治,采用严刑峻法,消除异己。因此,她手下的一些酷吏, 便借机想方设法诬陷自己的政敌,并绞尽脑汁制造酷刑逼供。 酷刑逼供 便借机想方设法诬陷自己的政敌,并绞尽脑汁制造酷刑逼供。朝 廷上下,笼罩着高压的恐怖气氛。 廷上下,笼罩着高压的恐怖气氛。 • 武则天的两名大臣周兴和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酷吏 酷吏, 武则天的两名大臣周兴和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酷吏,成千 上万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 有一次,周兴被人密告伙同丘神勣谋 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 上万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有一次,周兴被人密告伙同丘神勣谋 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宗案件,并且定下期限审出结果。 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宗案件,并且定下期限审出结果。 来俊臣和周兴平时关系不错,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 来俊臣和周兴平时关系不错,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生出一 计。 • 一天,来俊臣故意请来周兴,两人饮酒聊天。 一天,来俊臣故意请来周兴,两人饮酒聊天。来俊臣装出满 脸愁容,对周兴说: 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 脸愁容,对周兴说:“唉!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请教老 不知可有什么新绝招? 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 兄,不知可有什么新绝招?”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便很得 意地说: 我最近才发明一种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 意地说:“我最近才发明一种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用一个大 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再顽固不化的人, 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再顽固不化的人, 也受不了这个滋味。 也受不了这个滋味。” • 来俊臣听了,便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 来俊臣听了,便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才周兴所 说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瓮烧得通红。来俊臣突然站起来, 说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瓮烧得通红。来俊臣突然站起来,把脸一 对周兴说: 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我来审问你, 沉,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我来审问你,如果你不 老老实实供认的话,那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老老实实供认的话,那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 周兴听了惊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只好俯首认罪。 周兴听了惊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只好俯首认罪。

第3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690年,武氏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定都洛阳,史称“武周”。
武周政治:武氏临朝称制到代唐称帝 的20余年。
2、武则天治国
•(1)社会:重视文化建设,发展科举制度 •(2)经济: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3)政治:诛杀反对的贵戚重臣和李唐宗室 •(4)打破常规,破格用人; 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3)主要措施:
• 政治上:重用贤人,整顿吏治
• 经济上: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 军事上:整顿军队
2、盛世经济的繁荣
• (1)经济繁荣 • (2)手工业发达 • (3)商业繁荣
go
• 玄宗开元年间:赋役宽平,刑罚清省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
开元盛世
单于府
突厥
安西
吐蕃

第3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
课标: 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初步认识 唐朝兴盛的原因。 重点:“开元盛世“的主要政绩;
难点: 如何客观的看待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武则天像
3
武则天建“周”
一、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治国
二、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
武周政治的作用
1、武则天建周(690——705)
返回
鹦鹉纹提梁银罐
西安历史博物馆
鎏金莲瓣形银盒
唐三彩——青、绿、黄
黑釉三彩马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人物俑
• 唐代丝织品蜚声中外,丝织品和丝织 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北非 和欧洲地中海沿岸。
云头锦鞋
小团花锦
返回
作业
• 1、完成练习册 • 2、补提无字碑碑文 • 3、预习第四课
日南
安东
三、唐朝的衰亡

第3课_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_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课堂练习
3、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 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 A 贞观之治的成效 B 农业发展的结果
C 开元盛世的成效
D 任用贤能的结果
4、被称为有“贞观遗风”其统治为唐朝中 期的繁荣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人物是( ) A 唐高祖李渊 B 唐太宗李世民
C 唐玄宗李隆基
D 女皇武则天




第一种说法认为, 武则天认为她的功劳太大了,在一块小小的 碑石上是写不完的,故以“无字碑”来夸耀自己“德高望重,无 法可书“。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她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以”无字碑“来表示自己 的是非功过不用铭字尽可由后人来评说第三种说法认为,武 则天既是高宗的皇后,又自称则天皇帝,死后又与高宗合葬 ,碑文应该是称皇后,还是称皇帝呢?真是左右为难, 干脆一字不铭,立一”无字碑“了事。
无字碑
武则天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什么是开元盛世?唐 玄宗前期为什么能出 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①重用贤人 ②整顿军队 ③提倡节俭 ④重视生产
原因
赋役宽平 开元盛世 刑罚清省 社会经济繁荣
结果(表现)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你能否用具体的史 实来说明“开元盛世” 的繁荣景象?
一、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称帝(周)
2.武则天的统治
A、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反对者 B、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 C、大力推行科举制 D、任用贤能之人
武则天上台 后如何进行统 治?
3.对武周政治的评价
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无字碑 武则天

第3课__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__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经唐初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能力培养(1)通过收集图片、实物、资料,编写历史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对武则天、唐玄宗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一种较好的治国路线和政策来之不易,要保证社会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2)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唐代的金银器、唐三彩、丝织品等历史文物的工艺价值,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

(3)通过对唐玄宗前后期统治的对比,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二、重点难点1、重点: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主要政绩。

2、难点:如何全面、正确地看待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三、使用教具课件和教学投影片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树碑立传,自古以来已成惯例。

然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却为自己立了一块不书文字的“无字碑”,此碑至今还在乾陵武则天墓旁。

她冲破男尊女卑的罗网,打碎封建时代的桎梏,一跃登上皇帝宝座,生前唯我独尊,治国安邦,死后在她的碑上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实在耐人寻味……我们今天将通过“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的学习来了解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

2.内容组织一、女皇帝武则天1、提问:武则天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A客观上,高宗体弱多病,为武则天代为视政提供了机会•B主观上武则天个人所具备的政治才能2、提问:武则天上台后如何进行统治?(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一方面,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

另一方面,继续推行唐初以来的基本国策:A坚持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保卫边防安全B重视农业和水利建设C大力推行并发展科举制,采用“糊名”制,开创“殿试”、“武举”D善于纳谏和破格用人,创立“自荐”和“试官”制3、对武则天的评价提问:假如由你来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呢?(让学生阅读第17页“读图”,结合无字碑来评价武则天)站在封建传统的立场,人们总是指责武则天为“狠毒、淫荡、杀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这些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她的统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从武周到开元盛世

3.从武周到开元盛世

天宝危机
唐太宗宫中才人武媚娘,深得圣主宠爱。一日,御苑试马,武 氏显露出惊人才略,太宗暗以为忧,因庆子李治懦弱,且与武 氏有情,诚恐他日传位之后,大权落入武氏之手,乃决意除此 隐患。不久,太宗病危,于榻前前武氏逐至感业寺为尼。李治登 基,王皇与肖淑妃争宠。王皇后将武氏召回宫中,让其与李治 重赎旧缘,合力将肖淑妃贬黜。不料“前门驱虎,后门引狼”,武 氏得宠,且又连生贵子;王皇后却因不育,地位岌岌可危。王后乃 联结大臣长孙无忌,褚逐良等促帝立储,将燕王李忠收为己子,备 位东宫,堵绝了武氏升迁的道路。武氏为了抗争,设计嫁祸,诬王 皇后杀死武氏所生小公主。李治不察,愤而废后,改武氏为正宫。 一时满朝震动,褚逐良苦谏遭逐,长孙无忌也无力扭转乾坤,从此, 武氏逐淅干预朝政。李治罹疾,且又懦弱,难与武氏抗衡,郁郁寡 欢。一夕偶会废后王氏,怜其冤情,且得西台侍郎上官仪之助,决 意降诏废武。谁知武氏闻讯赶来,大施雌威,本诏陈情,驳得李治、 上官仪败输,终于杀王后、肖妃,斩上官仪。李治震慑降伏,大权 悉归武氏矣。
1、武则天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吗?
客观上,武则天高宗体弱多病,为代为视
政提供了机会. 主观上武则天,个人所具备的政治才能.
690年自立为帝,改国号“周”,成
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 武氏临朝称制到代唐称帝的20余年统 治,统称为“武周政治”。
2.武则天的统治 ①重用酷吏、滥杀异己 ②沿用唐初制度、措施。 武则天上台 大力推行科举制 后如何进行统 ③任用贤能之士 治? 3.对武周政治的评价
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政启开元,宏治贞观—郭沫若) 。ຫໍສະໝຸດ 3、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武则天?
功:沿用唐初措施继续发展经济文化,为 唐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过: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崇尚佛教,浪费钱财 如果让你写武则天的无字碑,你会写 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
皆得召见,廪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官,无
实者不问。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资治通鉴》卷二○三
• 逮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
枝。于是来俊臣、索元礼、万国俊、周兴、丘神勣、
侯思止、郭霸、王弘义之属,纷纷而出。然后起告密
太后见檄,问曰:“谁所为?”或对曰:“骆宾 王。”太后曰:“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 之流落不偶乎?” ——《资治通鉴》卷203
恐怖政治
制公卿之死命 擅王者之威力
• 太后自徐敬业之反,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
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
诛杀以威之。乃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
——《新唐书》卷76《则天武皇后传》
比来天后事条,深有益于为政,言近而意远,事 少而功多。务令崇用,式尊无怠。
——《唐大诏令集》卷三《改元弘道诏》
《新唐书》卷76《则天武皇后传》
帝崩,中宗即位,天后稱皇太后,遺詔軍國大 務聽參決。嗣聖元年,太后廢帝為廬陵王,自 臨朝,以睿宗即帝位。
柳州司馬李敬業、括蒼令唐之奇、临海丞駱賓 王疾太后脅逐天子,不勝憤,乃募兵殺揚州大都 督府長史陳敬之,據州欲迎廬陵王,眾至十萬 。
——《资治通鉴》卷201唐高宗麟德元年
帝(高宗)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奏表,皆委天后详决。 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上元元年(674),建言十二事
1、劝农桑、薄赋徭 2、给复三辅地 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4、南北中尚禁浮巧 5、省功费力役 6、广言路 7、杜谗口 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 9、父在,为母齐衰(cui)三年 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 11、京官八品以上益廪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入
时柄去王室,大臣重将皆挠,不得逞,宗室孤外无寄 足地。于是韩王元嘉等谋举兵,唱天下,迎还中宗。 琅邪王冲、越王贞先发,诸王仓卒无应者,遂败。元 嘉与鲁王灵夔等皆自杀,余悉坐诛,诸王牵连死灭殆 尽,子孙虽婴褓亦投岭南。
曌——天下来归资朕之政
载初元年(689),创制新字。
武周新字
• 武周新字之流 行
大家好
第三讲 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
• 一 一代女皇武则天 • 二 唐玄宗与开元盛

唐高宗朝疆域
吐蕃
靺鞨



废王立武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则天年十四时,太宗 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 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 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 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 《新唐书》卷76《则天武皇后传》 高宗則天順聖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父士镬,見外戚傳。文德 皇后 崩,久之,太宗聞士 女美,召為才人,方十四。母楊 。慟 泣與訣, 后獨自如,曰:「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母 韙其意,止泣 。既見帝,賜號武媚。及帝崩,與嬪御皆為比丘尼。 高宗為太子時, 入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 《新唐书》卷九三《李勣传》 帝后密访勣,曰:“将立昭仪,而顾命之臣皆以为不可,今止 矣!”答曰:“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帝意遂定,而王后
“二圣”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意而立之。及得志, 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 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台侍 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 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 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 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仪下狱…死,籍没 其家。…朝士流贬者甚众,皆坐与仪交通故 也。自是上每视事, 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 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 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 “二圣”。
武周革命
• 天授元年(690)“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
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
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
嗣。”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 神龙元年(705)正月,“上传皇帝位于皇 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 大圣皇帝。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 下陈,曾以更衣入侍。·······入门见嫉,娥眉不 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杀姐 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犹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一抔之土未干, 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 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裂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岐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 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 十一月卒,年82。次年五月,葬于高宗乾陵。
述圣纪 碑
则天皇后挽歌 崔融
前殿临朝罢 长陵合葬归 山川 不可望 文物尽成非阴月霾中 道轩星落太微空余天子孝松上景 云飞
无字 碑
之刑,制罗织之狱,生人屏息,莫能自固。

——《旧唐书》卷一八六《酷吏传》
“圣母临人 永昌帝业”
• 始作崇先庙于西京,享武氏。承嗣伪欵洛水石, 导使为帝。遣雍人唐同泰献之。后号为“宝图”, 擢同泰游击将军。于是汜人又上瑞石,太后乃郊上 帝谢贶,自号“圣母神皇”。作神皇玺,改宝图曰 “天授圣图”,号洛水曰“永昌水”。图所曰“圣 图泉”,勒石洛坛,左曰“天授圣图之表”。改泛 水曰广武。
汝于彼佛暂一闻大涅槃经,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 世,复闻深义。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 所统领处四分之一。汝于尔时实为菩萨,为化众生,现受 女身。 ——《大云经》 邻比诸王、咸来归属·······尔时诸臣即奉此女以继王嗣。 女既承正,威伏天下。——《大方等无想经》 (天授元年)十月,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 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 《资治通鉴》卷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