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要点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xx年xx月xx日•引言•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处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处理目•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
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对于手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老年患者手术需求增长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和生理功能减退,围手术期管理面临较大挑战。
围手术期管理挑战目的和任务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和效果通过规范化的围手术期管理,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制定针对老年患者的手术前评估和准备方案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前评估和准备方案,以便更好地应对手术风险。
推广北京协和医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经验通过经验分享和交流,推广北京协和医院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03实践经验分享分享北京协和医院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以便更好地推广应用。
研究方法01文献回顾与综述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02专家共识与建议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和协商,提出针对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建议和方案,形成专家共识。
02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营养状况等。
手术耐受力评估充分准备手术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
术前准备老年患者手术耐受力下降心肺功能减退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心肺功能减退,影响手术耐受力。
肝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也降低。
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免疫调节通过合理的免疫调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免疫功能减退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特殊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结论与展望01引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对医疗保健需求增加围手术期管理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合并症和生理功能减退,需要精细化、综合化的围手术期管理背景与意义规范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流程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目的和任务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研究方法文献回顾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研讨,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协和医院实际情况,达成共识。
专家共识将共识转化为具体的临床实践指南,便于临床医生参考执行。
实践指南02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老年患者定义一般指年龄≥60岁的患者,但因地域和时代不同,老年患者的具体定义有所差别。
老年患者特点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多伴有慢性疾病,免疫力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
老年患者定义与特点应激反应手术创伤可导致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增强,易出现器官功能不全、感染等并发症。
术前评估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血糖、血压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
术后恢复术后恢复速度较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加强术后监护和治疗。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评估评估内容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估工具如ASA 评分、POSSUM评分等,以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五维度评估法”。
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风险分层03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术前准备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胃肠道准备、呼吸道准备等,预防术后并发症。
术前评估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及营养状况、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等。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03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风险高,术中管理主 要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团队成员应了解相关内容, 包括麻醉方式,术前器官功能评估与优化、术后 镇痛及恶心等不适的对症治疗是否具有潜在风险 (表5),共同制定最佳决策,监测不良反应,老年 患者术中面临的风险和术中管理的难易在相当大 程度上取决于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的一个阶段,衰弱患者在围手术期更容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如心脑血管意外、感染、血栓、谵妄等),是手术 不良并发症的首位独立风险因素。对于衰弱老年患者,非急症择期手术是否有必要进行需充分考虑利弊和相关 风险,建议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及团队干预,预防潜在不良事件,以保证安全转诊。
2.7 药物 老年患者往往有多重用药(用药≥5种),术前应对全部用药进行核查,纠正或择期纠正不合理用药,规律
4.2 预防肺部并发症 注意肺部体征和吞咽情况,术后抬高床头,早期坐起及下地活动。
4.3 跌倒和坠床 老年患者术后功能状态常较术前变差,加之医院环境陌生,容易发生跌倒,因此老年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地
活动时,应注意看护、预防跌倒和坠床。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和意识状态,是否有血容量不足、低血压,是否需 要频繁如厕,是否行动不便或有步态异常,是否使用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是否有视力障碍等。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时应注意进食情况,根据进食量变化随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2.11.5 血红蛋白
严重贫血患者可考虑术前纠正贫血。骨科髋部骨折患者,因股骨近端髓腔内隐形出血,外伤后每日血红蛋 白可变化很大,且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血红蛋白降低不成比例,应引起足够重视。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方案,包括控制基 础疾病、调整饮食、停用不必要的药物等,确保患者身体 状况适合手术。
心理支持
老年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术前应给予适 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手术耐 受性。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中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 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2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评估
术前评估
健康状况评估
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 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 脑血管、呼吸系统、内
分泌系统等。
营养状况评估
评估老年患者的营养状 况,如有营养不良,应 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治
疗。
认知功能评估
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 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 了解患者的手术风险。
心理状态评估
评估老年患者的心理状 态,如有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应进行相应
对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 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改善营养状况
术前准备
针对老年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进行饮食 指导、营养补充等措施,提高手术耐受性 。
指导老年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 食、备皮、肠道准备等,确保手术顺利进 行。
处理方法
密切监测
在围手术期对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复查与评估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复查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调整康复计划
根据随访结果,对康复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患者 的康复需求。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营养与康 复
营养支持
营养评估
在围手术期,对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了解其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管理
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
心功能越差病死率越高。如果心力衰竭得到控制, 术后仍有发生肺水肿的危险;心力衰竭不能控制者, 如仍存在第三心音奔马律,两肺湿性啰音,胸片提 示肺水肿,病死率高达15%。所以术前应用利尿剂 及降低后负荷的药物控制心衰,但避免术前过度利 尿以防术中因血容量不足而致低血压。满意控制心 衰至少1 周再行手术较为安全。洋地黄过量是最常 见的医源性并发症之一,常与术中发生缓慢型心律 失常有关,除非必须通过洋地黄化来控制心力衰竭, 否则不主张术前洋地黄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术后需严格控制补液的量和速度,需要根据血流动 力学的监测情况进行指导。
老年人呼吸肌及胸廓骨骼、韧带萎缩,肺 泡弹性下降,气管及支气管弹性下降,常易发 生肺泡经常性扩大,出现肺气肿、肺活量及肺 通气量明显下降,肺泡数量减少,有效气体交 换面积减少,静脉血在肺部氧气更新和二氧化 碳排出率下降。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数量 减少,组织细胞功能减退及膜通透性的改变使 细胞呼吸作用下降,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管理
我国:年龄>60 周岁的人, 欧美>65周岁
自1982年第3 次人口普查到2004 年 的22 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 增加302 万,年平均增长速度2.85%。 2004 年底,中国60 岁及以上人口达 到1.43 亿,占总人口的10.97%。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呼吸功能改变
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病人 围手术期处理
绝大部分室性心律失常,不管是单个室早、成对室 早还是非持续性室速,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 除非引发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严重心肌缺血 或心力衰竭。如果在术前发现存在心律失常,应当 注意寻找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肺疾病、进行性心肌缺 血或梗死、药物中毒或代谢异常等情况。对于持续 性或症状性室速,应当通过静脉给予胺碘酮或电复 律等手段进行转复,同时还要注意寻找引发心律失 常的潜在病因并进行适当治疗。
2024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专家共识重点内容
2024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专家共识重点内容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而且老年人数众多。
根据联合国标准,年龄≥65 岁人口比例>14% 为老龄社会。
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老年人已达2.8亿,占总人口19.8%,≥65岁老年人占14.9%。
衰老涉及生理、病理、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其中营养是老年健康问题的重要方面。
老年人营养不良非常常见,可导致器官功能下降、肌肉功能降低、骨质减少、免疫功能减弱、认知功能下降。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外科患者,营养不良会导致切口愈合和术后恢复减慢,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
当前我国外科手术患者中年龄≥65 岁患者比例25%~33%,并有每年增加的趋势。
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外科患者营养支持需求,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围绕老年外科患者临床营养的关键问题,撰写本共识。
一、营养评估1、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是指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
术前存在营养风险,与术后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花费增多相关,需要继续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制定营养支持治疗计划。
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02)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使用简便、易推广,被国内外多个临床营养学会推荐为成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首选工具,NRS2002 针对老年人设置了年龄参数,即≥70 岁加1 分。
NRS2002 内容包括营养状态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营养需求量)和年龄三个部分,每部分评分相加,<3分时不存在营养风险,应1周后复评,≥3 分时存在营养风险。
微型营养评定(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或MNA 简表(MNA-SF)主要应用于社区老年群体,MNA 高度依赖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因此有>20% 的老年人无法获得MNA 参数,从而使MNA 应用受限。
其改良版MNA-SF 对≥65岁老人有特殊推荐,其内容包括进食量改变、体重减少、BMI、活动能力、急性病症或心理应激、神经精神状态六个方面。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背景介绍通过推广专家共识,可以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整体管理水平。
此外,通过改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旨在总结和规范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目的与意义01020304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术前诊断风险评估麻醉管理手术操作术中监测术中并发症预防术后康复术后并发症预防优化患者生理状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等。
评估与准备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器官功能、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术前准备计划。
心理支持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和预期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术中并发症03020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疼痛管理早期康复训练高血压老年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性早搏等,需密切监测并治疗。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尿失禁急性肾损伤03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综合征0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02低血糖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并发症脑血管意外神经衰弱神经系统并发症1 2 3全面评估疾病诊断与治疗术前准备重视术前评估与准备麻醉方法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充分评估其风险和效果。
麻醉深度监测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稳定,并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用量。
疼痛管理术后给予患者充分的镇痛治疗,以减轻疼痛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康复。
优化术中麻醉管理加强术后监测与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功能锻炼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舒适性完善术前评估和准备加强术后监护和护理加强术后康复治疗与护理早期康复干预01优化术后护理模式02预防术后并发症03围手术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个性化精准医疗技术的应用探索新型围手术期管理技术。
2024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目前,我国以年龄60岁以上作为老年人的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60-74岁划归为年轻老年人,75岁以上才称为老年人。
老年女性是妇科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组织器官不断衰老退化,机体储备功能下降,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以及医疗费用均较高,成为临床需迫切关注的问题。
本共识包括了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的管理建议,旨在实现围手术期的标准化管理,力争达到平稳康复的预期,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提升医疗品质。
术前管理老年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其术前管理重点包括基于风险的分层管理、营养状态评估与干预、基础疾病专科管理、血栓风险评估与预防、麻醉风险评估等。
1.1初筛分层管理在拟定老年患者手术时,应根据妇科疾病本身、体能状态、合并症类型及程度、生活习惯、既往用药史等进行分层管理,个体化诊疗方案尤为重要。
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将老年患者分为适合直接手术和需要进行术前康复(也称预康复)两类。
1.2营养状态评估及干预营养干预是预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妇科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问题,营养缺乏也会增加妇科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易感性。
晚期妇科肿瘤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营养筛查和评估是判断手术耐受性、并发症及预后的重要环节。
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营养不良的直接证据。
当判断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时,应积极进行营养干预。
推荐意见推荐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为老年妇科患者首选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评分23分提示存在营养风险,推荐进一步联合《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等评估营养不良程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患者,推荐进行包括营养咨询、饮食调整、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等营养干预,纠正患者营养状态(推荐等级:2A类)。
1.3体能状态评估及干预对老年患者来说,体能状态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功能储备和状态,与手术入路、手术范围等手术因素密切相关。
最新: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最新: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摘要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也随之增多,老年患者有合并症多、营养风险高、衰弱、器官功能下降等特点,营养支持是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外缺少老年患者用手术期肯养支持指南或共识,为推动本领域临床工作规范开展,基于现有研究证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讨论并制定本共识,从术前营养评定,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适应证、目标、成分与途径,营养并发症与管理、手术并发症的营养干预及营养随访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老年外科患者的规范营养支持提供指导。
根据联合国标准,年龄二60岁人口比例>10%或265岁人口比例>7%为老龄化社会,465岁人口比例>14%为老龄社会。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社会,旦老年人口基数庞大C截至202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8亿,占总人Il19.8%,>65岁占总人口14.9%[l]0老年人群因年龄增长、器官功能衰退,健康问题逐渐增多。
2019年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达75%,老年人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肿痛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比超过80%,合并症多是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面临的重要挑战。
衰老涉及生理、病理、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其中营养是老年健康问题的重要方面。
老年人营养不良常见,可导致器官功能下降、肌肉功能降低、骨质减少、免疫功能减弱、认知功能下降等,在老年外科患者中,营养不良还与切口愈合和术后恢复减拽,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等相关[2,3]0外科手术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比呈增氏趋势;我国外科手术患者中,>65岁患者比例为25%~33%,在美国则超过50%[4,5]。
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外科患者营养支持需求,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围绕老年外科患者的临床营养关键问题,撰写本共识C共识目标人群为拟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各级医疗机构中从事老年外科工作的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及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人员均可参考使用。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根据术中情况,对老年患者进行 必要的干预,如输血、输液等。
术后评估
术后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 以及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
功能评估
评估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如肢体运 动功能、语言表达能力等,以便更好 地进行康复治疗。
03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策 略
术前管理策略
01
02
03
术前评估与准备
饮食管理策略
术前饮食
老年患者在术前应遵循低脂、低盐 、高纤维的饮食原则,以减轻胃肠
道负担,增强身体抵抗力。
术后饮食
老年患者在术后应根据手术部位和 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进食 方式,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
口腔护理
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应注意口腔卫 生,保持口腔清洁,以预防口腔感 染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能量需求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能量需求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性别、 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以确定合适的能量摄入量。
蛋白质需求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蛋白质需求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肌肉质量 和手术创伤程度进行评估,以确定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手术前后 身体的需要。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部感染
01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易发生肺部感染,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
咳嗽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呼吸衰竭
02
围手术期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需进行机械通气支持,维持良好
的通气和氧合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03
COPD的老年患者需进行长期戒烟、氧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
,预防围手术期急性加重。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解读
专题·老年共病通信作者:刘晓红,主任医师,教授,Email:xhliu41@sina.com.cn专家简介:方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衰老相关疾病;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安徽省循证医学学会理事,《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及《中国基层医药》编委;参与科技部脑科技重大项目子课题及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先后多次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年会及长三角老年医学高峰论坛的论文及演讲比赛获奖;以第一作者在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Email:fangxiang417@126.com《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解读方向1a,王静1b,程翠1b,朱鸣雷2,刘晓红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a老年医学科,b科研处,合肥2300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摘要] 伴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快速进程,老年共病的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
老年人的共病管理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尚无适用于我国老年共病患者管理的指南。
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牵头发布了《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探讨了老年共病的概念及影响、管理目标、管理原则、管理策略;为老年共病管理实践提供具体建议,促进健康老龄化。
该文旨在对该共识的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老年人的共病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共病;疾病管理;健康状况指标;生活质量;老年人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4.01.007KeypointsinterpretationforChineseExpertConsensusonManage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Multimorbidity(2023)FangXiang ,WangJing,ChengCui,ZhuMinglei,LiuXiaohongDepartmentofGeriatrics,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230001,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Xiaohong,Email:xhliu41@sina.com.cn[Abstract] Withtherapidprocessofglobalaging,theprevalenceofsenilemultimorbidityincreaseswithag ing,whichhasbecomeanimportantproblemthreateningthehealthoftheelderlypopulation.Therearegreatdiffer encesinthemanagementofsenilemultimorbidity,andthereareno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senilemultimor bidityinChina.In2023,theDepartmentofGeriatricMedicineof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Hospitalledthere leaseofChineseExpertConsensusonManage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Multimorbidity(2023),whichdiscussedtheconceptandimpact,managementobjectives,managementprinciples,andmanagementstrategiesofgeriatriccomorbidi ty.Toprovidespecificsuggestionsforthemanagementofsenilemultimorbidityandpromotehealthyaging.Thisarticleaimstointerpretthemainpointsoftheconsensus,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themanagementofmultimorbidityoftheelderlyinChina.[Keywords] Multimorbidity;Diseasemanagement;Healthstatusindicators;Qualityoflife;Aged 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健康中国的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
专家共识: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20版)(三)
专家共识: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20版)(三)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据统计老龄人口已经达到了10%以上。
随着老年手术日趋增多,有统计报导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半数在去世以前至少要经历一次手术治疗。
由于老年患者衰老(aging)、共病(同时患2种以上慢性病,multiplechronic conditions,MCC)、衰弱(frailty)等多方面因素,手术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老年人是否需要手术,如何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减少并发症、维护术后功能状态,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二部分 1.术中管理二、麻醉药物选择老年患者的麻醉药物选择以不损害脏器功能为原则。
针对脆弱脑功能老年患者,影响神经递质作用的受体、传递和代谢的药物,如抗胆碱药物东茛菪碱、长托宁等,以及苯二氮类药物应该加以避免;针对脆弱肝肾功能的患者,肌松药物最好选择不经过肝肾代谢的药物,如顺式阿曲库铵;舒更葡糖钠为罗库溴铵特异性拮抗药,如果具备此类药物,罗库溴铵也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中效镇静药物需要在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指导下给予,以避免停药后药物蓄积效应导致苏醒期延迟;对于脆弱脑、肺功能以及高龄患者(>75岁),最好给予短效镇静镇痛药物,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以避免中长效镇静镇痛药物的残余效应对麻醉苏醒期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老年患者由于循环的脆弱性,麻醉诱导应选择对循环抑制较轻的镇静药物。
麻醉诱导过程中,如果仍然出现循环抑制如低血压,应先暂停给予丙泊酚,经过输液、调整缩血管药物剂量,循环稳定后再继续给予直至达到插管镇静深度;慎用即刻进行气管插管以刺激循环的做法。
在髋关节或膝关节等四肢手术中,与全身麻醉相比,区域麻醉(椎管内麻醉、外周神经阻滞)能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因此对于行髋膝关节等四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如无禁忌,强烈建议行区域麻醉。
【推荐意见】老年患者优选全静脉麻醉,肌松药物优选顺式阿曲库铵或者罗库溴铵,镇静镇痛药物优选短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要点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疾病如肿瘤、骨折、严重骨性关节炎等,使手术治疗更加普遍。
由于老年患者衰老、共病(同时患2种以上慢性病,MCC)、衰弱等多方面因素,手术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老年人是否需要手术,如何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减少并发症、维护术后功能状态,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外科手术已发展为一个多学科协作的临床实践,如加速康复外科(ERAS)工作模式。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于2015年颁布了《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中国专家建议》。
为了更好地达成共识,略去难以执行的条目,明确团队内部流程和责任归属,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麻醉科联合相关手术科室及重症医学科,依据既往麻醉科术前评估门诊及老年医学科对高风险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会诊4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参考上述指南,共同撰写了本共识如下。
1 制定手术目标及决策
制定手术目标及决策不应只看手术是否能够治疗某种疾病和近期预后,更要考量患者预期生存时间以及有无MCC,即从全人考虑,手术是否获益要看远期结局,如可否延长患者健康预期寿命、维持患者术前功能状态、避免手术带来生活依赖和生活质量下降。
手术治疗需在评估并客观详实将
问题告知患方后(表1),由医患双方共同决策。
2术前评估及管理
国际上常将老年综合评估(CGA) 用于老年患者的术前评估,目的是发现潜在风险,通过积极干预以规避或降低风险。
表2老年患者最佳术前评估清单
在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之外,老年手术患者评估还应包括以下条目:
□是否有认知能力下降?∗
□是否抑郁状态?∗
□是否伴有谵妄? 是否有术后谵妄的风险因素?∗
□营养状况:是否有营养不良? 是否有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
□功能状态和跌倒风险∗
□衰弱∗
□准确、详细的用药记录,进行适当的围手术期调整,监测多重用药∗#□是否需要预防血栓?#
□是否需要预防感染?#
□术前是否需要控制疼痛?#
□术前血容量是否不足?#
□内科问题的处理是否已达到最佳?∗
□是否需要术前康复指导?∗
∗可由老年医学科或内科完成;#按照各专科用药习惯由手术专科决定2 1 认知能力
2 2 抑郁
2 3 谵妄
2 4 营养状态
2 5 功能状态和跌倒风险
2 6 衰弱
2 7 药物
2 8 血栓、感染预防
2 9 疼痛控制
2 10 血容量
2 11 最佳内科处理
2 11 1 心血管系统
常通过患者的心脏病史、目前症状、活动耐量即可快速了解患者的心血管耐受情况,大多不需要进行额外检查(如CT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心肌核素显像、颈动脉超声等)。
对于非心脏低心血管风险手术(表4)、无心
脏病史或有心脏病但无症状的患者,均不建议进行心脏负荷影像学等更进一步的心脏影像学检查。
局麻下白内障手术通常无需常规行实验室检查或心肺风险评估。
充分的内科治疗包括:(1)血压控制稳定;(2)如已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应持续服用;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考虑至少在术前2d加用β受体阻滞剂并在术后持续使用,以达到目标心率静息状态下60~70次/min且收缩压>100mmHg;(3)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术前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4)血管手术患者可于术前2周加用他汀类药物。
2 11 2 呼吸系统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健康状况较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心功能不全、肥胖或体重减轻、吸烟、谵妄、酗酒、吞咽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