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小结与思考活动单导学案

【七年级】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小结与思考活动单导学案

【七年级】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小结与思考活动单导学

题:第6小结与思考
类组名称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回顾和思考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能够整理和系统化所学的知识
2.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导言提纲]
梳理本知识:
1.基本概念
2.位置关系.
3.相关图形的性质
(1)线段和直线的有关性质:
(2)剩余角、互补角和对顶角的相关特性:
(3)平行和垂直的有关性质:
4.基础图(带标尺和量规的图纸)
(1)作一条线段ab等于线段a;
(2)平起平坐
5.分类思想.
[反馈修正]
1.完成本p172页复习题第1、2、3、4、5、7、8题
2.8°44′24〃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与互补,与互余,则与的关系是()
a、 =b。

c.d.与互余
4.在1点到2点之间,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1点 5.如图,oe是∠aod的平分线,of⊥od,垂足为o,∠ EOF=19°,计算∠ AOD
【迁移拓展】
完成第172页复习题中的问题9、11和14
【堂作业】本p172页复习题第6、10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导学案

、小车下滑的时间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小车在斜坡上下滑时高度与时间数据之间的联系,体会小车下滑时间随着高度变化而变化,从而了解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意义,了解可以用列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归纳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学习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

学习方法:多媒体辅助学习学习过程:一、出示投影:1. 认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借助多媒体展示从17岁以后不同年龄段男孩女孩的身高情况:(1)自身比不同年龄平均身高情况如何?(2)男、女孩不同年龄身高的比情况如何?(3)大致的描述青春期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指明:这个图形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如什么时候女孩平均身高变化不大,什么时候男孩比女孩身高增长的势头大。

现在我们只研究一个量(比如男孩的平均身高)与另一个量(如男孩年龄)之间的关系,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关心自己二、探索新知识1.投影图表,学生观察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1)表格中的数据告诉你什么?当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是如何变化的?(3)H增加10厘米时,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4)估计当H=90时,T的值是多少。

你是怎样估计的?课堂检测出示投影:议一议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怎样变化的?课堂小结:学生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理解,不能将两个量联系起来看。

利用表格来预测一件事物的发展的题目学生不易掌握,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反思:序号—尸片早节使用班级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6.2七二孟英伟6.2变化中的三角形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回顾与思考》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回顾与思考》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回顾与思考》教案3一. 教材分析《回顾与思考》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教案主要针对本章的第三节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代数知识,对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于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以及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2.难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情,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学生准备: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如:“什么是算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等。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起相关知识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并通过例题的方式呈现这些公式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201x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思考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x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思考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思考学案新版北师大版⑷抽样调查时要注意样本的_______与________.2. 常见统计图:⑴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________;⑵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量间的________;为_____,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频率×100%就是百分比.4. 频数分布直方图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首先要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极差;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一般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分成5~12个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累计各组的频数;最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2019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思考学案新版北师大版课题§第六章回顾思考主备审阅七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复习授课教师⑷抽样调查时要注意样本的_______与________.2. 常见统计图:⑴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________;⑵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量间的________;⑶折线统计图: 能反映事物变化的________.3. 频数与频率⑴在数据统计中,一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_____为该组的频数.⑵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称为_____,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频率×100%就是百分比.4.频数分布直方图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首先要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极差;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一般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分成5~12个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累计各组的频数;最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四、典型例题:考点1:普查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B.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C.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危禁物品D.调查我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考点2:抽样调查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A.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B.调查某班学生对“五个重庆”的知晓率C.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D.调查亚运会100米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3.为了了解沈阳市xx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15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章复习的教案范文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章复习的教案范文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章复习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六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巩固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统计方法及数据分析。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及统计方法。

2.难点: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第六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引导学生回顾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统计方法及数据分析。

2.复习第六章《几何图形》(1)图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列举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如点、线、面、三角形、四边形等。

(2)图形的性质让学生分别阐述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四边形的对角线等。

(3)图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判定两个图形相似或全等。

3.复习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1)数据的收集让学生阐述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2)数据的整理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整理数据,如制作表格、绘制图表等。

(3)数据分析让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4.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ABC,AB=AC,求证:∠B=∠C。

(2)让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

例如:某班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求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身高(cm):160、165、170、175、180、1855.小组讨论(1)如何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生活中的数据?四、课后作业(1)已知一个三角形ABC,AB=AC,求证:∠B=∠C。

(2)某班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求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身高(cm):160、165、170、175、180、1852.收集家中一个月的水电费数据,绘制条形图,并分析数据。

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配套教学教案:第六章复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配套教学教案:第六章复习

全新修订版教学设计(教案)七年级数学上册老师的必备资料家长的帮教助手学生的课堂再现北师大版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与复习一、 背景与意义分析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通过对本章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 学习与导学目标1 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领悟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2 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3 智能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4 情感修炼与提高:积极创设情境,参与调查、整理数据,体会社会调查的艰辛与乐趣。

5 观念确认与引导:体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辨证思想。

三、 障碍与生成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根据调查总结的报告给出合理的预测。

四、 学程与导程活动活动一 回顾本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制表绘图活动二 例题: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时间)同学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

(抽样调查) 活动三调查我校初一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设计问卷 (全面调查) 小组讨论,完善问卷。

六、 练习与拓展选题1.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事件是( ) A .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 .对我市食品合格情况的调查C .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收视率的调查D .对你所在班级的同学身高情况的调查2. 图1是某班学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人数统计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班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最多 B .该班喜欢排球和篮球的学生一样多C .该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是喜欢排球人数的1.25倍D .该班喜欢其他球类活动的人数为5人3.在计算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 “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是( )其他5%篮球20%足球25%排球20%乒乓球30%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以上三个都可以4.为了了解第30届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在各个比赛项目中获得奖牌的数量,应该绘制(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 .频数分布直方图 5.晓晓某月有零花钱100元,其支出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该学生的捐助款为60元B .捐助款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40°C .捐助款是购书款的2倍D .其他消费占10% 6.以下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B .抽样调查的结果一般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精确C .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果准确D .抽样调查时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7.一组数据有9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A . 9组B .10组C .11组D .12组8.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被绘制成了如图3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B .该班的总人数为40C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D .及格(不低于60分)的人数为26图2图3图59.图4是某班全体学生外出时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两图都不完整),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该班总人数为50 B20% C .步行人数为30 D .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10.图5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户比乙户大B .乙户比甲户大 C .甲、乙两户一样大D .无法确定11.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采用普查的是 ,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①要了解一批月饼的质量;②要了解某旅游团中男女人数情况;③要预测下届美国总统候选骑车步行30%乘车50%人情况;④要了解梅州化工厂某批烟花的质量情况;⑤要了解某中学开学时学生入学报到的情况;⑥要了解深圳市人口老化问题.12.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7213.为了估计惠农超市一个月里销售西瓜、苹果、香蕉的情况.小明对这三种水果7天的销量进行了统计如图6所示.若香蕉、西瓜、苹果每千克的售价分别为3元、6元、8元, 则这7天销售额最大的水果是.14.下面是甲、乙两个水果店1至6月份的销售情况(单位:千克)为了比较两个商店销售量的稳定性,选择 统计图比较恰当.15.如图7,这是根据光华中学为某灾区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捐款的总数额为 ____ .16.(9分)丽丽去水果店购买一种葡萄,但不知道这种葡萄的味道怎么样. 在水果店老板的建议下,丽丽随便摘了两粒尝了一下,发现味道还不错,于是便买了2千克. 这个过程体现了“部分看全体”的思想,在这里,“部分”指的是什么?全体指的是什么?这个事例图7②不了解10%比较了解 %了解一点 %三台彩电两台彩电16.5%一台彩电82%①6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式?17.(10分)对某文明小区400户家庭拥有电视机数量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台彩电的家庭有多少户? (2)有两台彩电的家庭有多少户?(3)有三台彩电的家庭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18. (12分)某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市团委准备调查他们对“低碳”知识的了解程度. (1)在确定调查方式时,市团委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调查七年级部分女生; 方案二:调查七年级部分男生;方案三:到七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学生. 请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案是 .(2)市团委采用了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案,并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将其补充完整;(3)请你估计该校七年级约有多少名学生比较了解“低碳”知识.①DC 20%B 20%A35%②19. (12分)在“国庆车展”期间,某汽车经销商推出A 、B 、C 、D 四种型号的轿车共1000辆进行展销.C 型号轿车销售的成交率为50%,图①是各型号参展轿车的百分比,图②是已售出的各型号轿车的数量.(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1)参加展销的D 型号轿车有多少辆? (2)请你将图②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通过计算说明哪一款型号的轿车销售情况最好?20.(12分)某中学为了解2012届初中毕业学生体能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该校九年级1班在体能素质测试中的得分表.(分数以整分计,满分30分,18分以下为不合格,24~30分为优秀)认真阅读,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相关统计量及相应数据,结合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合理制作一种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写一条即可).(3)结合你所在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想.(字数在30个字以内)一、1.D 2.D3.C4.A 5.B 6.C 7.C 8.D 9.C 10.B二、11.②⑤;①③④⑥12. 20%13.西瓜.14.折线.15.25180元16.解:“部分”指“样本”,即2粒葡萄的味道;“全体”指的是“总体”,即这一种葡萄的味道;该事例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17.(1)有一台彩电的家庭有400×82%=328(户)。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回顾与思考》公开课教案_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回顾与思考》公开课教案_0

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一、学习目标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

(会选择调查方式)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

(会说,会写)3.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会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4.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考点及练习考点一: 调查方式普查: 对所有考察对象的全面的调查. 当调查范围较小,需要的数据更精确,选择普查.例如: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对八名同学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调查范围较广或调查具有破坏性的适合抽样调查.例如:调查灯泡的寿命、某市中学生的视力。

1. 要调查下列问题,你觉得用什么调查方式比较合理?(1)对某班学生进行“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调查 (2)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状况(3)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4)了解一批西瓜是否甜考点二:总体、个体、样本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总体中被抽取的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2. 要了解某市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那么样本是( )A. 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B. 被抽查的500名九年级学生C. 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D. 被抽查的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3.为了解某市8000名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8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在本次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考点三:统计图的选择及综合运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

各百分比之和等于1;圆心角的度数=360°×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各组数量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数据总数×各组的百分比=相应组的频数。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应事物的变化情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回顾与思考 课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回顾与思考   课件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4)若该校共有志愿 者600人,则该校 九年级大约有 多少志愿者?
新课讲授
知识点1: 平均数
定义 一组数据的平均值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 算术平 如果有 n 个数 x1,x2,…,xn,那么x=①__n1_(_x_1_+__x_2+__…__+__x_n_)__叫 均 均数 做这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数 加权平 一般地,若 n 个数 x1,x2,…,xn的权分别是 w1,w2,…,wn,
数据的分析
学习目标:
• 1、能求出所给数据的平均数,中位 数,众数
• 2、能求出所给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极差,并判断数据的稳定程度
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1:调查方式的选择
(1)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 行,调查不具有破坏性,数据要求准确、 全面时,通常采用普查。 (2)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 人口普查,飞机零件的检查等,我们仍须 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 (3)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 行,调查的结果具有破坏性, 或者受客观 条件限制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 式进行调查。
均数 则x1ww1+1+xw2w2+2+……++wxnnwn叫做这 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例题分析: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 名,对A ,B,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 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新 72
85
67
综 合 知 识 50
74
70

言 88
45
67
9.6
9.4
9.2
9
8.8
8.6
8.4

七数第六章导学案

七数第六章导学案

七数第六章导学案城关中学七年级数学导学案主备张小琴审核靳向宁七年级数学科《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69)【学习目标】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以及调查和统计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的方式选择,感受数据收集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学习指导]分析和归纳【使用说明】学生根据导学案上这个板块的引领先自学,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课堂上的“对学”“群学”来解决。

课后整理知识要点,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进行自主反思【学习过程】【自主学习】2022春季,中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严重干旱,水源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小英想知道她所在城市的用水量,所以她查阅了数据,得到了以下统计图表(教科书第155页)。

1.你能从小鹰的统计图表中得到什么信息?2认真预习小明绘制的统计图(155-156页)完成下列问题:(1)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有多少不同年龄的人接受了调查?(2)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设计一个项目来了解你学校七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科目【合作探究】思考一下,回答三个问题:(1)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呢?(2)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些数据,以获得“一枚硬币被均匀抛50次,并且面朝上的次数”?(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班级:小组:名称:学生自我评估:________;小组评估:__;教师评估:____城关中学七年级数学导学案主备张小琴审核靳向宁【课堂练习】1.请你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约为多少立方米?人均为多少立方米?(2)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举行了多少次国庆阅兵?在哪几年?其中,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宣读了多少步兵队、装备队和空中梯队?2.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调查班级学生睡眠情况,看一看睡眠未达到8小时的占多少.3.电视台需要调查这个城市的节目收视率。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回顾与思考》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回顾与思考》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设计理念数学教学中涉及概念认知、统计分析、直观想象、数据呈现等一系列过程,运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将知识可视化、数据可视化,能够将数学过程中复杂抽象的知识和思维过程的逻辑关系简单、形象的表现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系统直观地梳理知识、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复习本章基本概念2、懂得从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中选择合适的图像。

3、认知调查报告,感知信息化软件辅助统计的便捷性。

4、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活动,体验用数学思想及信息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材内容分析本章的教学内容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并绘制各种统计图来反映统计结果。

本节课在复习本章知识点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理解,绘制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发展学生对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且教学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中已学习了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步骤、扇形统计图的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画等并能解释数据内涵,进而作出决断或预测,学生已经建立了数学统计和推理的意识。

但画三种统计图不熟悉,出现一些错漏,表现出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电子书包、优课网学习平台、教学一体机资源准备:课前检测题(于平台)、PPT课件、典型例题(学案/PPT)、课堂练习题(于平台)六、教学方法设计1、教师设计课前检测练习,学生自行检测,电子书包即时反馈结果。

计图的制作,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把学生做错的题目拍成照片,课堂上作错例评析,让学生更好掌握画统计图的方法,养成细心审题、做题的习惯。

结合本章知识点出了一道中考题让学生训练,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接下来,为学生创设了视力调查情景,课堂调查每位学生的视力状况,并让学生利用电脑制作各种统计图,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感悟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学生科学用眼,爱护眼睛.总之,整节课根据新课标理念,运用优课平台教学教学,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统计观念,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据说理,教学效果较好。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六章 小结与思考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六章 小结与思考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一数学导学案(62)课学习目标:1.回顾、思考本章所学的知识及思想方法,并能进行梳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习难点:1.线段、射线、直线有平行、垂直等概念的理解及运用,线段长短及角大小的比较。

2设计,这些都是本章的难点。

课前导学1、直线、射线、线段分别有哪些的表示方法?2、角有哪些表示方法?(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则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则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对顶角。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叫做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和已知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垂直的性质:经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得所有线段中,。

课堂活动一、创设情境本章是继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之后,第一次亲密接触“平面几何”阶段的学习,我们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了以下基本概念:线——直线、射线、线段(联系和区别),两点之间的距离,中点的特征角——角的分类、度量、余角、补角、对顶角、方位角,角平分线的特征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两直线重合不讨论)——平行的性质垂直——特殊的相交——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的长——垂线段活动二:例题讲评一、例1. 填空题1、 如图,经过点C 的直线有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的以点B 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有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整队时,我们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数学原理。

3、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与思考(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与思考(教案)
1.数据分析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形成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3.数学建模素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增强数学建模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情况?”比如,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或是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奥秘。
在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中,应通过以下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使用多媒体演示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各步骤。
-设计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重点知识,解决难点问题。
-提供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包括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在实践中提高解题能力。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应用:强调频数分布表和频率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构建频数分布表和计算频率。
2.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难点在于如何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教学中需强调数据的可靠性,并讨论避免数据偏差的方法。
-数据整理的细节处理:在整理数据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以及如何准确地呈现数据,是学生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如何处理数据整理中的细节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导学案

6.1 数据的收集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2.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3.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用水意识;通过调查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55~157,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探究我们经常通过调查、试验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当调查或试验项目很大,我们个人无法完成时,还可以通过查阅报纸、相关文献或上网的方式,获得数据信息.自学反馈1.下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了解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B.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C.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D.了解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2.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你认为班长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的失误是()A.没有明确调查问题B.没有规定调查方法C.没有确定对象 D.没有展开调查3.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将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A.明确调查问题;B.记录结果;C.得出结论;D.确定调查对象;E.展开调查;F.选择调查方法.活动1 小组讨论1.小颖想了解她所在的城市的用水量情况,得到了下面的统计图小颖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解:略2.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于是他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到小区随机调查了40人,他将部分调查结果制成了统计图.小明的调查问卷年龄:岁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2. 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小明绘制的统计图:问题1.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各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问题2.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解:略.活动2 跟踪训练1.设计调查问卷时,下列提问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的话应该怎样改进?(1)你上学时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汽车 B.摩托车 C.步行 D.其他(2)你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吗?()A.比较满意 B.满意 C.非常满意2.在数学、外语、语文3门学科中,某校一年级开展了同学们最喜欢学习哪门学科的调查(一年级共有200人).(1)调查的问题是什么?(2)调查的对象是什么?(3)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40人最喜欢学语文,60人最喜欢学数学,80人最喜欢学外语,其余的人选择其他,求最喜欢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课堂小结1.请介绍你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2.收集数据有几种方式?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你会设计调查问卷吗?通过社会调查的经历和“读一读”总结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6.2 普查和抽样调查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4.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5.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60~162,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探究1.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2.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3.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自学反馈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调查市场上某种白酒的塑化剂的含量B.调查鞋厂生产的鞋底能承受弯折次数C.了解某火车的一节车厢内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数D.了解某电视栏目的收视率2.某市今年有1.6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A.1.6万名考生B.2000名考生C.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3.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A.了解全校同学喜欢课程情况,对某班男生进行调查B.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从每幢居民随机抽若干人进行调查C.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D.了解某城区空气质量,在某个固定位置进行调查4.为了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的做法是(填“普查”或“抽样调查”).活动1 小组探究 1.生活中的“小插曲”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 孩子高兴地跑回来.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在这个小故事中,孩子采用的是什么调查方式?这种调查方式好不好? 答:全面调查,不好.2.如何知道一锅汤的味道?你知道其中蕴涵的道理吗?根据这个道理,孩子应采用怎样正确的调查方式?3.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200400600800图书杂志报纸单位: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1至2次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次及以上(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5)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准确吗?4人小组交流.解:略.活动2 跟踪训练1.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2000名学生所需运动服尺码,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次调查的个体是 .2.某市“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活动已开展了一年,为了解该市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某调查统计公司准备采用以下调查方案中的一种进行调查:A.从一个社区随机选取200名居民;B.从一个城镇的不同住宅楼中随机选取200名居民;C.从该市公安局户籍管理处随机抽取200名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然后进行调查.(1)在上述调查方式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一个是 (填序号);(2)由一种比较合理的调查方式所得到的数据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个调查中,这200名居民每天锻炼2小时的人数是多少?(3)你认为这个调查活动的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谈谈你的理由.(画上图时,将纵轴上0-16画成折线)课堂小结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1.通过实际问题能说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3.能按照制做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绘制扇形统计图;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65~167,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探究1.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1)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2)计算各部分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部分所占的百分比;(3)在圆中画出各扇形,并标上相应的名称及百分比.2.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所占百分比之和等于1.自学反馈1.小红同学将自己5月份的各项消费情况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如图,从图中可看出()A.各项消费金额占消费总金额的百分比B.各项消费的金额C.消费的总金额D.各项消费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2.某班数学老师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喜欢程度,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A表示“很喜欢”,B表示“一般”,C表示“不喜欢”,则该班“很喜欢”数学的学生有人.活动1 小组讨论活动内容1:小明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活动内容2: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具体做法如下:(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活动2 跟踪训练1.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绘制了一个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图中“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36°,则“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是 .2.某地中小学教育大力提倡“2+2”素质教育,在开展的几年来,取得了重大成果.小明对本学期全班50名同学所选择的活动项目进行了统计,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了下表: (1)请完善表格中的数据:(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人数百分比,制作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 频数分布直方图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知识探究1.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2.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3.制作频数直方图的步骤:(1)确定所给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将数据适当分组;(3)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4)绘制频数直方图.自学反馈1.某市农科所为了考察某种水稻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随机抽取了50个谷穗作为样本,量得它们的长度(单位:cm).对样本数据适当分组后,列出了如下频数分布表:(1)根据表格信息,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2)计算出这块试验田里穗长在5.5≤x<7范围内的谷穗所占的百分比.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为了了解某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某医院随机调取了该地区60名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如下:(单位:克)3850 3900 3300 3500 3315 3800 2550 3800 41502500 2700 2850 3800 3500 2900 2850 3300 36504000 3300 2800 2150 3700 3465 3680 2900 3050 3850 3610 3800 3280 3100 3000 2800 3500 4050 3300 3450 3100 3400 4360 3300 2750 3250 2350 3520 3850 2850 3450 3800 3500 3100 1900 32003400 3400 3400 3120 3600 2900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从图中反映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怎样? 思考以下问题:(1)你认为分组先确定组数还是先确定每组的范围?(2)每组的范围大小都一样吗?(3)你能试着总结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吗?解:(1)确定所给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上述数据中最小的是1900,最大的是4160;(2)将数据适当分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4160-1900=2260,考虑以250为组距(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组距),2260÷250=9.04,可以考虑分成10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这个次数被称为频数): (4)绘制频数直方图:200400600800图书杂志报纸单位:亿印张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在3250克~3500克的人数最多. 活动2 跟踪训练1.某校七年级(1)班为了了解同学们一天零花钱的消费情况,对本班同学开展了调查,将同学一周的零花钱以2元为组距,绘制如图的频数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各组的频数之比为2∶3∶4∶2∶1.钱数(元)人数12108642(1)若该班有48人,则零花钱用得最多的是第组,有人;(2)零花钱在8元以上的共有人.2.阳泉同学参加周末社会实践活动,到“富乐花乡”蔬菜大棚中收集到2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的个数:32 39 45 55 60 54 60 28 56 4151 36 44 46 40 53 37 47 45 46(1))若对这20个数按组距为8进行分组,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及频数直方图;(2)通过频数直方图试分析此大棚中西红柿的长势.课堂小结1.如何整理所收集的数据.2.频数分布直方图绘制的基本步骤3.根据统计图表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6.4 统计图的选择1.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栗坡县杨万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 导学案(一课时) 班级 姓名 主备 审核
一、学习目标
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
基本要求,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二、重难点
统计图的选择、统计图的特点,及统计图的制作。

三、知识链接
1.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人考察对象称
为个体。

2. 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的数目较多,
或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调查带有破坏性时,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
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出的
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
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
泛性。

3.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
该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

4.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
分组(每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组距),画在横轴上,纵轴表
示各组数据的频数(数据出现的次数)。

当样本中的数据较多时,用
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5、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
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
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四、预习交流
1.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
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
D.了解某班学生对“小强热线”的知晓率
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3. 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 这批电视机
B. 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 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 100
4.为了检查一批皮鞋的质量,从中抽取了50双作质量检查,此问题中数目50是( )
A.样本
B.样本容量
C.总体
D.个体
5.为了考查某校初三年级800名学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这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 )
A.个体
B.样本
C.总体
D.样本容量
6.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从中抽调了50名学生
进行了解.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500名学生是总体;
B.50名学生睡眠时间是样本;
C.每名学生是个体;
D.这种调查方式是普查
五、展示提升
某省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家电下乡”政策.第一批列入家电下乡的产品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四种产品.今年一季度对以上四种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家电销售公司一季度四种电器销售的总数量是 台.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为了进一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七(1)班50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补全表格中的数据;
(2)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组别 次数 频数 (人数)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六、当堂测评
小刚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450户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 他从中随机调查了40户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元),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表。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折线图.
(4)请你估计该居民小区家庭属于中等收入(大于1000不足1600元)的
大约有多少户?
七、课后反思 2016180012084元户数
1400160012001000800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