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1. 班门弄斧
东汉时期,梁鸿是当时著名的木匠,他非常擅长制作木器。有一天,他来到孔融家中,孔融请他展示一下他的手艺,于是梁鸿在孔融的家中制作了一枝箭。孔融看完后,自信的拿出一把雕刻好的斧子,说:“公看这斧子,能不能与箭相比?”梁鸿看了一眼,对孔融说:“这把斧子很好,但是它不够锋利,已经快被使用得磨钝了。”孔融听了这话,大为惭愧。后来,人们用“班门弄斧”来形容无意义的自夸,或者在本领不如别人的地方自大,自不量力的谈论别人的工作或技能。
2. 画龙点睛
三国时期,曹操欲要杀害诸葛亮,但是前来劝阻的草庐
中的黄老师,用一把羽扇在地上画了一只龙,然后点了一下龙的眼睛,龙就转头望向草庐外,曹操看了龙的眼睛后,觉得非常神奇,忘了杀诸葛亮。后来,人们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作品中别出心裁地加入一些点睛之笔,能够起到画龙效果的一种技巧。
3. 胸有成竹
唐代末年,有一个名叫张旭的文学家,他神情自若地走
到对面的小溪边,然后拈花一笑,开始耐心地等待。不一会儿,一只大雁飞了过来,但它并没有落下,而是紧紧悬停在张旭的头顶上方。张旭毫不慌张地从腰间抽出长笛吹奏起来,那只大雁竟然被吸引住落在了张旭肩头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有一种叫做“胸有成竹”的自信,能够让
我们更加自在、从容,获得自己期待的结果。
4. 见缝插针
这个成语起源于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子囊曾经向鲁国提
出了三个问题,一旦无人可以回答,鲁国便必须认为楚国的军事实力高于自己,因此子囊让鲁人先回答他一个问题。子囊将假面饰物中的珍珠串成了链子,然后问鲁国人请问如何将这串珍珠插进一块布里没有缝隙的洞里面。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谁知道,一个名叫乡会的奴隶却说,他能够将白色的珍珠推入黑色的布中,然后乡会便插入布里,证明自己的答案正确。后来,人们用“见缝插针”来形容在困境中能够安然度过的一种能力,就如同把针插在一条布中一样。
5. 画蛇添足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古中国寓言,要说的是鲲、鹏、凤、龟以及一只毒蛇一同比赛画蛇。其他几种动物都耐心地画龙须、龙角,但是毒蛇却自作聪明地在画好的蛇胴体上添上了一双蛇脚。最终评选时,毒蛇因为画蛇添足而遭到了般若的嘲笑。后来,人们用“画蛇添足”来形容在原有的优点上添加一些与之无关的东西,从而不但不能提高产品的价值,反而破坏了原产品的品质。
6. 守株待兔
故事讲述的是农民石头在一天晚上偶然遇到了一只兔子,兔子碰巧撞上一棵树根,被撞晕了过去,石头很高兴地认为兔子自己碰到了树,后来它还能够撞上去。于是,他就在那棵树下守了一夜,期待兔子自行出现。当然,结果是失望的,兔子没有出现。这回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仅仅靠等是得不到实现的。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努力,而不是想着等待一些奇迹出现。
7. 掩耳盗铃
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有一个名为晏子的大夫,“晏子问什么大家都懂我最懂”,他曾经得到最准确、最权威的橙色铃铛,却突然得到一件通知说:“有人想要盗取你的铃铛,你要想个方法防止他们。”晏子却没有选用最常规的方法保护他的铃铛,而是建议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耳朵塞上,这样就不会听到他们想盗铃铛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忽略了问题的本质,从而采取了无效的办法。我们需要正视与解决问题,而不是自欺欺人。
8. 刻舟求剑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庄子·列御寇》中的一个典故。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用一把刀将船划成两半,然后把一把剑扔到水里,让船随着水流渐渐靠岸。他回到晒干的船上,却才发现刚刚扔剑的那一块红船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他认为船还是在原地,他来到船边,刻开船壁,想把剑拿回来,但是剑已经随水流冲到了别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随时改善和完善我们的思路和方法。
9. 坐井观天
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位叫“白善”的人,因为身体残疾,不能出门,只能坐在井底,他认为井口所见到的天空就是整个世界,结果他只能狭隘地居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之中,无法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了解这个世界的更多内容和信息,从而更好地亲身体验美好的生活。
10. 顺手牵羊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窃贼无意中路过一个牧场,看到放羊的人都离开了,
就肆无忌惮地牵了一只羊。路过该处的一个游较凉的人也想偷这只羊,立即跟随窃贼。窃贼发现那人,就让他帮助自己搬运那只羊到另一地盘,最后窃贼把羊留给了这个人,自己却杳无音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趁机行奸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不仅对社会和其他人是不道德的,而且会自食恶果,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11. 鸿毛泰山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微不足道的东西和非常重要的东西。
它的故事也来自中国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谦虚的天鹅,它发现自己的身躯非常轻盈,只有鸿毛般孔雀尾。有一天,天鹅成了英勇的国王鸟的朋友,它发现了身体的重量并不重要,因为它一直以来都是天生的强大领导者,而不是基于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鸿毛也不计其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应该关注实际现实的质量,而不是靠“占有量” 来衡量质量。
12. 过河拆桥
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范蠡
的人,他设计了一条建政方案,使自己的国家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地位,这个方案基本上是由他自己构思的,所以国王认为他的这些非常聪明的想法属于自己。范蠡很快就向国王辞去了职务,国王非常生气,问范蠡为什么辞职。范蠡告诉国王:“我寻找方法,以建造桥梁,以便我们可以愉快地重建我们的国家。但是,桥一旦建成,我们也没有前进和过河的必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要守住自己的道德边界,不要让他人因为我们的行为而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