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沸石膜的制备、改性和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介孔丝光沸石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介孔丝光沸石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295b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1.png)
介孔丝光沸石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丝光沸石是一种具有高度孔径均匀性和玻璃状态的无定形特性的微孔晶体。
它的微孔直径大小仅为2.5-3.0 nm,比常见的分子筛还小。
由于其结构具有非常强的空间限制,它被普遍认为是理想的催化剂支撑体和分离膜。
然而,丝光沸石机械强度较差,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
与此相反,介孔丝光沸石,一种介于丝光沸石和介孔材料之间的材料,具有高度孔径均匀性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因此在化学催化、分离科学、环境保护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介孔丝光沸石的制备和表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介孔丝光沸石的制备方法常见的有模板法、溶胶-凝胶方法等。
各种制备方法的成功实现主要归因于丝光沸石的长晶性能,导致其形成板状晶体,使得硅源和铝源在特定条件下的形成和沉积较为容易。
同时,晶体表面的缺陷或缺失也能提供单分子级别的苯基等无机支撑体,使之形成介孔材料。
对介孔丝光沸石的表征主要包括XRD衍射、SEM、TEM等电子显微镜技术、比表面积测量技术,以及催化性能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论文计划采用模板法制备介孔丝光沸石,探究不同反应条件、硅源和铝源的比例等因素对其有序孔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TEM等电子显微镜技术和比表面积测量技术对所制备的介孔丝光沸石进行表征。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选用不同类型和浓度的硅源和铝源、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模板剂、不同温度、不同反应时间等反应参数,探究其对介孔丝光沸石制备的影响。
2.采用XRD衍射仪、SEM、TEM等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所制备的介孔丝光沸石的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
3.通过比表面积测量技术、催化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所制备的介孔丝光沸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探究其在化学催化、分离科学、环境保护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1.成功制备出具有较好的有序孔结构和高度孔径均匀性的介孔丝光沸石,并探究不同反应参数对其性质的影响。
NaA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工业化应用的开题报告
![NaA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工业化应用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027a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5.png)
NaA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工业化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NaA沸石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膜材料,具有高的分离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目前,NaA沸石膜的制备主要采用浸渍法和水热法等方法,在实验室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工业化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效率低、膜层厚度不均等。
因此,对NaA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工业化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对NaA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工业化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生产效率、膜层厚度均匀性和分离性能等关键指标。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NaA沸石膜的制备工艺优化。
通过改变前驱体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优化NaA沸石膜的制备工艺,提高膜层的质量和厚度均匀性。
2. NaA沸石膜的性能评价。
使用吸附实验、气体渗透实验等方法,对制备的NaA沸石膜进行性能评价,探究其分离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特点。
3. NaA沸石膜的工业化应用。
将制备好的NaA沸石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探究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业化应用效果,并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为其量产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1. NaA沸石膜的制备方法。
采用浸渍法和水热法等方法,以双氧水氧化法制备的NaA沸石颗粒为前驱体,制备NaA沸石膜。
2. NaA沸石膜的表征方法。
使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制备的NaA沸石膜进行表征,研究其结构和形貌等特征。
3. NaA沸石膜的性能测试方法。
使用吸附实验、气体渗透实验等方法对制备的NaA沸石膜进行性能测试,探究其分离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特点。
4. NaA沸石膜的应用测试方法。
将制备好的NaA沸石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探究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业化应用效果,并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本研究将对NaA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工业化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预计将获得以下成果:1. 优化NaA沸石膜的制备工艺,提高膜层的质量和厚度均匀性。
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52b6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d.png)
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沸石分子筛是一种具有无限周期三维骨架结构的晶体,分子尺寸大小和形状规则地分布在其结构中,具有优异的分离和吸附性能。
因此,沸石分子筛广泛应用于化学催化、吸附分离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沸石分子筛在膜分离领域也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沸石分子筛膜作为一种新兴的膜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通量、耐腐蚀、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液体分离以及反应器分离等领域。
其中,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其制备与性能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制备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并探究其在气体分离、液体分离等领域的应用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了解Silicalie-1型沸石的结构和性质,探究其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潜力;2.通过合成、制备和表征,得到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3.对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的物理性质(如通透性、选择性)进行测试和分析,探究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性能。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Silicalie-1型沸石的结构和性质,以及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2.合成、制备和表征:采用水热法、气相渗透法等方法,通过合成和制备得到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并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3.性能测试:采用压力差法、膜疏水性测试方法等手段,测试沸石分子筛膜的通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并研究其在气体分离、液体分离等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三、研究成果与展望本研究将制备得到Silicalie-1型沸石分子筛膜,并进行性能测试和研究,探究其在气体分离、液体分离等领域中的应用性能。
从而为其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效益,推动沸石分子筛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NaY沸石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分离苯环己烷的开题报告
![NaY沸石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分离苯环己烷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fc62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6.png)
NaY沸石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分离苯环己烷的开
题报告
1. 引言
NaY沸石膜是一种具有良好分离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膜材料,可用
于渗透汽化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组分。
本文旨在介绍NaY沸石膜的制备
方法,并探究该膜材料在苯环己烷分离方面的应用。
2. NaY沸石膜的制备方法
NaY沸石膜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水热合成法的
制备方法。
首先,将NaY沸石粉末与去离子水混合成糊状。
然后,在石英玻璃
基板上涂敷一层膜材料,将其放置在高温高压釜中进行水热合成。
最后,将制备好的NaY沸石膜从基板上剥离下来即可。
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以保证膜材料质量。
3. NaY沸石膜在苯环己烷分离中的应用
NaY沸石膜因其分子筛结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可用于分离复杂
混合物中的组分。
以苯和环己烷为例,苯和环己烷分子大小和极性存在
差异,因此可用NaY沸石膜进行渗透汽化分离。
实验结果表明,NaY沸
石膜对苯和环己烷的分离效果较好,可用于工业中苯-环己烷分离。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介绍了NaY沸石膜的制备方法,并探究了其在苯环己烷分离方
面的应用。
未来的研究可将NaY沸石膜用于更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同时
也可探究其他制备方法,以提高膜材料的性能。
NαA沸石膜的制备及NαCl对其渗透蒸发性能影响的开题报告
![NαA沸石膜的制备及NαCl对其渗透蒸发性能影响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494a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1.png)
NαA沸石膜的制备及NαCl对其渗透蒸发性能影响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NαA沸石膜的方法,并研究了NαCl对膜的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的NαA沸石膜。
同时,添加适量的NαCl可以显著提高膜的渗透蒸发性能。
该研究为开发高效的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膜分离技术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NαA沸石膜;制备;NαCl;渗透蒸发性能1. 引言沸石是一种具有特殊孔隙结构的天然或合成的矿物或材料,具有很强的分子筛和分离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保、化工、食品等[1]。
通过将沸石制备成膜状,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分离性能和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当前对于NαA沸石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制备关键技术和应用潜力。
2. 实验设计2.1 实验材料NαA沸石粉末、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氧丙烷、NαCl、无水醇、水等。
2.2 实验方法制备NαA沸石膜的基本步骤如下:首先将NαA沸石粉末与适量的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于乙醇溶液中,随后加入适量的环氧丙烷作为交联剂,混合均匀后倒入有机玻璃模具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成膜。
随后,用恒重天平对膜进行质量测试,用SEM测定膜的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测定膜的渗透蒸发性能。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多种不同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的NαA沸石膜,其中优化条件为:沸石/溶剂比为1:5,环氧丙烷用量为7 mL/g,反应温度为195°C,反应时间为6 h。
SEM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合成的NαA沸石膜表面平整,均匀的多孔结构。
在添加适量的NαCl后,膜的渗透蒸发速率显著提高,最大值可达到128.6 g/m2·h,在不同浓度下具有一定的最优添加量。
4. 结论与展望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的NαA沸石膜。
添加适量的NαCl可以显著提高膜的渗透蒸发性能。
沸石分子膜的制备与性能改进文献总述
![沸石分子膜的制备与性能改进文献总述](https://img.taocdn.com/s3/m/628fc91fc281e53a5802ffe4.png)
沸石分子膜的制备与性能改进文献总述袁磊3080102415工科实验班0862一、引言沸石是指一系列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水合硅铝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根据沸石内孔道孔径大小不同可分为小孔、中孔、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他们基于物质分子间尺寸、形状、极性和不饱和程度的差异可实现队物质的分离。
而且沸石再生方法相当简单,沸石这种具有均一孔径的微孔、离子可交换、孔道内具有沸石分子筛膜式是当前无机膜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同的酸中心、高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使得它成为合成无机膜独特的膜材料,在多孔载体上制备的多晶沸石膜为气液分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沸石膜已经成为无机膜合成领域的一大热点。
沸石膜的合成目的:沸石膜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单一的孔结构,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对气体进行分离。
例如在很多化学平衡控制的反应中,会产生水或其它需要去除的小分子等产物,因为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在热力学上限制产物的浓度。
在这些体系中.就可以使用A型分子筛膜反应器来突破这些限制。
其优点是在未达到吸附剂饱和的条件下,连续不断的移走这些产物,从而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二、沸石膜合成的几种方法沸石膜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为嵌入法或后合成法和原位水热合成法。
嵌入法是将沸石晶粒掺混到聚合基质如硅烷橡胶或玻璃.基质中,浇铸形成含有沸石的复合膜,由于沸石表面有一部分埋到了基质里不能发挥作用,因而不如纯沸石膜层有效。
原位水热合成法指在载体的孔口或次孔口直接合成沸石膜。
这里要着重提到的是二次生长法和微波合成法。
早在1994年Tsapatis等人便建议利用胶体沸石悬浮液先浇铸成膜前驱物,再通过它的二次生长制得沸石膜,并利用此技术制成了L、MFI和A型膜。
合成流程如图1所示。
在二次生长法中,对于无载体膜,膜的形成始于前驱膜的浇铸,这种前驱膜可通过浸渍涂到载体上,也可在浇铸盘里通过溶剂的挥发而自成载体。
对于有载体膜的合成,首先是通过浸涂法将沸石纳米溶胶预涂到载体上形成前驱膜层,然后是前驱膜的二次生长,将前驱膜(有载体或无载体膜)竖直放入盛有合成液的晶化釜中晶化一段时间,即得薄而定向的沸石膜。
莫来石管上丝光沸石膜的合成与渗透汽化性能
![莫来石管上丝光沸石膜的合成与渗透汽化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8d607282d0d233d4b14e69fa.png)
选 择性 优 化 条 件 下 合 成 的 膜 具 有 较 高 的 渗 透 汽 化性 能 , 在3 4 8 K、 水/  ̄
( 1 0 / 9 0, / ) 混 合 溶 液 中 的渗 透 通 量 和 分 离 因 子分 别
为O . 7 0 k g . m 2 . h - 和8 6 0 。基 于 X R D和 S E M 表征结果 , 高 的渗 透 汽 化 性 能 可 归 结 于 在 莫来 石 支 撑层 与较 为疏 松 的 表 面 晶体 层
,
: n s i o 1 : n H , o : 0 . 2 5 : 0 . 0 1 5  ̄ 0 . 1 : 1 : 1 5 ~ 6 0 . T h z e d m o r d e n i t e m e m b r a n e s w e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x . r a y d i f f r a c t i o n ( XR D 1 a n d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 i c r o s c o p e f S E M ) .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s y n t h e s i s c o n d i t i o n s s u c h a s s y n t h e s i s t i m e , n s i o  ̄ I n & 0 r a t i o , n H 2 0 / n s 0 , r a t i o , a n d s i l i c a s o u r c e o n t h e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 a n d t h e p e r v a p o r a t i o n ( P V )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z e o l i t e l a y e r s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T h e i n c r e a s e i n s y n t h e s i s
有机-无机杂化透醇膜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有机-无机杂化透醇膜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c5ba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9.png)
有机-无机杂化透醇膜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形势的不断变化,膜技术逐渐成为了工业分离与净化、脱盐淡化、废水回收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而在这些领域中,透醇膜又是一种备受关注的膜材料,其在甲醇和醇类混合物的脱水和回收、水溶性小分子的分离和纯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透醇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化有机物和混合物、降低在膜孔径内物质的积聚和膜稳定性的提高等方面,但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针对有机膜而言的,对于无机有机杂化透醇膜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无机有机杂化透醇膜进行甲醇溶液的分离,以探究其制备方法及性能,并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1.研究内容(1)无机有机杂化透醇膜的制备方法研究,包括材料选择、制备工艺和条件等方面的优化和探究;(2)透醇膜的形貌、结构、成分和性能的表征和分析,主要研究膜材料的孔径大小、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分离性能等方面;(3)甲醇溶液的渗透汽化试验及性能研究,包括渗透通量、分离率、选择性和膜寿命等方面的评价。
2.研究方案(1)无机有机杂化透醇膜的制备方法研究选取铝酸盐、二氧化硅等无机材料和丙烯酸、4-氨基苯甲酸等有机材料进行有机-无机杂化,通过溶胶-凝胶法、原水凝胶法等制备方法制备出无机有机杂化透醇膜。
(2)透醇膜的形貌、结构、成分和性能的表征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表征膜材料的结构、成分和形貌,并通过热重分析、拉伸实验等手段测试膜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等参数。
(3)甲醇溶液的渗透汽化试验及性能研究设计并进行渗透汽化实验,对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进行分离,测定渗透通量、分离率、选择性和膜寿命等性能参数。
三、预期成果及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以无机有机杂化透醇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究其制备方法及性能,并对甲醇溶液的分离性能进行评价,预期达到以下研究成果:(1)成功制备出无机有机杂化透醇膜,并分析其结构、成分和形貌等参数;(2)评价膜材料的性能,包括孔径大小、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分离性能等方面,同时对甲醇溶液的分离性能进行系统评价;(3)为透醇膜在甲醇和醇类混合物的脱水和回收、水溶性小分子的分离和纯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沸石分子筛传质性能的改性研究:合成和后处理的开题报告
![沸石分子筛传质性能的改性研究:合成和后处理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c57e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7.png)
沸石分子筛传质性能的改性研究:合成和后处理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沸石分子筛是一种晶体多孔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特别是其在分离、吸附、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其应用效果与传质性能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此,改性沸石分子筛的传质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合成和后处理的方法改善沸石分子筛的传质性能,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和机理,为其在分离、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
1. 沸石分子筛的合成:采用水热法合成沸石分子筛,探究不同合成参数对其晶体结构和孔径大小的影响。
2. 沸石分子筛的后处理:采用离子交换、酸碱处理、蒸汽处理等方法对沸石分子筛进行后处理,探究其对分子筛表面结构和孔道结构的影响。
3. 改性沸石分子筛的传质性能研究:通过温度程序升高脱附、N2吸附-脱附、等压汽吸附等测试方法,系统研究沸石分子筛合成和后处理对其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孔容量、孔缩小等传质性能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
1. 通过对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和后处理的研究,探究其对分子筛表面结构和孔道结构的影响,为改善其传质性能提供技术支持。
2. 揭示不同处理方法对沸石分子筛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孔容量、孔缩小等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其在分离、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 为晶体多孔材料的制备和改性提供经验和参考,促进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的制备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的制备与应用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d75f1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5.png)
基于MMT有机/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的制备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膜技术在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解决许多问题和挑战的有效手段。
其中,渗透汽化膜作为一种重要的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气体分离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传统的渗透汽化膜存在一些问题,如膜的热稳定性、抗污染性和分离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制备一种具有高渗透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渗透汽化膜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
而有机/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就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新型膜材料。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利用MMT(蒙脱土)作为载体,通过有机/无机杂化方法制备渗透汽化膜,并研究其应用性能。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 制备MMT及其表征选取适合的原料,通过改进的方法制备高质量的MMT。
利用XRD、SEM、TEM、BET等手段对所得MMT进行表征。
2. 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建立有机/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制备的方法。
采用不同配比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有机溶剂制备膜材料,并分别研究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
3. 膜性能测试对所得渗透汽化膜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膜的通量、分离率、热稳定性、抗污染性等方面的测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盐水、有机污染物进行膜分离性能测试,并研究膜材料结构特点对膜性能的影响机制。
4. 应用研究考虑到渗透汽化膜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操作性、经济性等因素的限制,本研究还将对渗透汽化膜的应用进行研究。
以实际工业废水、海水为对象进行应用研究,探索杂化渗透汽化膜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利用MMT成功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探索了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丰富了杂化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技术。
2. 研究了不同膜材料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为杂化渗透汽化膜的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对渗透汽化膜的应用进行研究,为杂化渗透汽化膜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丝光沸石膜在渗透汽化分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丝光沸石膜在渗透汽化分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1435215bed5b9f3f90f1c6b.png)
(VPT)合成了无缺陷的丝光沸石膜,在渗透汽化分离(摩尔组成为 0.86)苯/邻二甲 苯体系中,分离因子超过了 160;随后 Matsukata 组 X Lin 等[11]在孔径为 0.1 μm 的α-Al2O3 载体管上利用无有机模板剂(SDA-free) 二次生长法水热法合成了 35 μm 厚的丝光沸石膜,在 75℃下渗透汽化分离 10 wt.%水/异丙醇(IPA),分离因子 达到了 3360,通量为 0.1 kg/(m2·h),2008 年,他们通过控制合成液中的水的含 量制备了 1.5-2 μm 的薄且致密的丝光沸石膜[20],在 434K 条件下分离气相水/氧 气,分离因子达到 70。 在国内,张延风等 [21]采用四乙基溴化铵 (TEABr) 为模板剂,合成出了丝光 (MOR)沸石膜,对水/醇混合物渗透汽化表现了良好的性能,然而模板剂容易造 成二次污染,且在脱除模板剂的过程中沸石膜容易产生裂纹、晶间孔等缺陷,导 致膜层的分离选择性降低, 更多的研究倾向于无机模板剂条件下合成。周荣飞等
3
丝光沸石分子筛概述
丝光沸石,又称发光沸石,是天然沸石的一种,也是人们最早发现并研究的
沸石分子筛之一。 由于丝光沸石具有良好的催化和分离性能,天然沸石已经不能 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需要,因此研究者开始研究合成人工分子筛。 1948 年, Barrel[8]首次合成出丝光沸石分子筛。丝光分子筛与其他沸石分子筛一样具力优 良的耐热、耐水性能,由于其硅铝比一般比较高,所以还具有许多沸石没有的耐 酸性能。 如图 1.2 所示,丝光沸石是由四元环和五元环的基本单位构成 12 元环和 8 元环的互相平行的椭圆形孔道。12 元环形成主通道,平行于 c 轴,孔道尺寸为
4.1 丝光沸石的研究进展
1990 年,Suzuki 等[17]首次釆用原位水热法在多孔硅铝酸盐平板载体上合成 了丝光沸石膜。1995 年,Satoshi 等[18]报道了在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板状载体上 合成出丝光沸石膜,并探讨了晶体生长机理。1996 年,日本早稻田大学 Matsukata 课题组 [19] 较早的报道了丝光沸石膜用于渗透汽化的研究,他们用气相转移法 5
NaA沸石膜的制备及其有机物脱水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NaA沸石膜的制备及其有机物脱水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d48f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b.png)
NaA沸石膜的制备及其有机物脱水性能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NaA沸石膜是一种重要的分离膜材料,具有分子筛的选择性过滤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
但是,目前的NaA沸石膜制备
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膜层厚度难以控制、制备工艺复杂等,因此需
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有机物脱水技术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NaA沸石
膜作为一种可能的脱水材料,其有机物脱水性能也需要深入探究。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制备NaA沸石膜的新工艺,并研究其有机
物脱水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对NaA沸石膜制备方法进行优化,控制膜层厚度,提高分离效率。
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制备的NaA沸石膜进行表征。
3、研究NaA沸石膜对不同有机物的脱水效果,探究其脱水机理。
4、分析影响NaA沸石膜有机物脱水性能的因素,如温度、PH值等。
三、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NaA沸石膜,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来达
到控制膜层厚度的目的。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制备的膜层进行
表征。
在脱水实验中,将选用常见的有机物质如甲醇、丙酮等进行研究,利用红外光谱法等对脱水前后材料进行分析。
预期结果将得到一个新的NaA沸石膜制备方法,并且探究其脱水性能和机理,为其在实际应用中
提供参考。
四、预期的意义:
本研究将为NaA沸石膜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新思路,为NaA沸石膜在有机物脱水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本研究还将有助于发掘更多分离膜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沸石分子筛膜研究报告正式版
![沸石分子筛膜研究报告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05f5b9fd0a79563c1e72cd.png)
【第十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竞赛】高效分离多孔陶瓷基负载型分子筛膜研究报告申报者:张振宇郭宗秋贾美龄丝光沸石分子筛膜研究报告张振宇郭宗秋贾美龄摘要:以硅溶胶和铝酸钠分别为硅源和铝源, 用水热合成法在多孔氧化铝陶瓷管载体上合成出丝光沸石膜. 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等手段对所制得的沸石膜进行了表征, 证明其交联良好、覆盖完全、附着强度高.并且研究了丝光沸石膜在醇/ 水混合体系中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丝光沸石膜能选择性地透过水, 其水/ 甲醇、水/乙醇、水/ 正丙醇以及水/ 异丙醇的分离系数最高可以分别达到2700( Xw= 50% K) , 3900 ( X w=50%) , 4100( Xw= 15%) 和4300( Xw= 50%) .关键词:丝光沸石膜, 水热合成, 分离一前言1.1必要性及意义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会涉及到众多的分离操作,包括原料的提纯、气体净化、产品精炼、副产物的回收再生等,而这些分离步骤往往大量消耗又繁琐,而且要求最好是在与反应环境相近的条件下进行。
目前工业应用的分离技术大都不令人满意,通常是有待技术改革的主要目标。
陶瓷基复合膜在许多领域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给若干重大工程问题提供了有希望的技术路线。
任何化学化工和冶金反应过程总是包含原料的纯化和产品的提取、浓缩、净化以及废物的管理和循环应用等,这一切都要用到分离工艺,而且往往涉及高温和其他恶劣环境,而这些步骤总是耗用很大比例数的设备投资和高额操作费用。
采用陶瓷基复合膜分离过程在大大减少上述两个方面的资金消费上具有潜力和希望。
许多工业过程可以用陶瓷基复合膜来简化操作,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源。
因而陶瓷基复合膜分离过程及其相应技术在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生物技术和环境治理等部门都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因此,我们的研究研究内容是在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的多孔陶瓷基体上制备一致取向的分子筛膜,然后将其制备成负载型分子筛膜,并且研究负载型分子筛膜中一些气体和醇水溶液的渗透和分离性能。
Silicalite-2沸石膜的制备及其疏水改性与乙醇-水分离性能研究
![Silicalite-2沸石膜的制备及其疏水改性与乙醇-水分离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bfb57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a.png)
Silicalite-2沸石膜的制备及其疏水改性与乙醇-水分离性能研究Silicalite-2沸石膜的制备及其疏水改性与乙醇/水分离性能研究目录摘要........................................................................................................................... .. I Abstract .............................................................................................................. .............. II 引言. (1)1 文献综述 (2)1.1 膜分离技术概述 (2)1.1.1 膜分离技术原理 (2)1.1.2 分离膜的特点及分类 (2)1.1.3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3)1.2 渗透蒸发技术 (5)1.2.1 渗透蒸发简介 (5)1.2.2 膜渗透蒸发性能评价 (6)1.2.3 渗透蒸发中沸石膜 (7)1.3 沸石分子筛膜概述 (7)1.3.1 沸石分子筛膜简介 (7)1.3.2 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8)1.3.2.1 原位水热合成法 (8)1.3.2.3 干凝胶法 (10)1.3.2.4 微波加热合成法 (11)1.3.3 沸石分子筛膜的表征 (12)1.4 Silicalite-2分子筛及其沸石膜研究进展 (12)1.4.1 Silicalite-2沸石的结构特点 (12)1.4.2 Silicalite-2沸石的研究进展 (14)1.4.3 Silicalite-2沸石膜的研究现状 (15)1.5 膜材料表面疏水改性方法 (16)1.5.1 化学刻蚀法 (17)1.5.2 自组装法 (17)1.5.3 化学气相沉积法 (17)1.5.4 溶胶-凝胶法 (17)1.5.5 其他方法 (17)1.6 论文选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18)- IV -万方数据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纳米Slicalite-2沸石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 (19)2.1 引言 (19)2.2 实验部分 (19)2.2.1 实验所用原材料和设备 (19)2.2.2 Silicalite-2沸石分子筛的制备 (20)2.2.3 Silicalite-2沸石分子筛的表征 (20)2.3 结果与讨论 (21)2.3.1 模板剂含量对silicalite-2分子筛生长的影响 (21)2.3.2 合成液水量对silicalite-2分子筛生长的影响 (23)2.3.3 反应温度对silicalite-2分子筛生长的影响 (24)2.3.4 陈化时间与晶化时间对silicalite-2分子筛生长的影响 (25)2.3.5 合成液碱度的探索 (28)2.3.6 silicalite-2沸石分子筛生长变化规律的总结 (30)2.3.7 成功制备纳米silicalite-2沸石分子筛 (31)2.4 本章小结 (31)3 大孔载体上Silicalite-2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及醇/水分离研究(32)3.1 引言 (32)3.2 实验部分 (32)3.2.1 实验所用原材料和设备 (32)3.2.2 载体的预处理 (33)3.2.3 Silicalite-2晶种层的制备 (33)3.2.4 二次生长法制备Silicalite-2沸石膜 (34)3.2.5 Silicalite-2沸石膜的表征 (35)3.3 结果与讨论 (36)3.3.1 小晶种涂晶方式的确定 (36)3.3.2 晶化温度对制备Silicalite-2沸石膜的影响 (37)3.3.3 合成液水含量对制备Silicalite-2沸石膜的影响 (39) 3.3.4 晶化时间对制备Silicalite-2沸石膜的影响 (42)3.3.5 与文献报道的对比分析 (44)3.4 本章小结 (45)4 疏水改性Silicalite-2沸石膜的制备及乙醇/水分离研究 (46) 4.1 引言 (46)- V -万方数据Silicalite-2沸石膜的制备及其疏水改性与乙醇/水分离性能研究4.2 实验部分 (47)4.2.1 实验所用原材料和设备 (47)4.2.2 载体的预处理 (47)4.2.3 Silicalite-2晶种层的制备 (47)4.2.4 二次生长法制备Silicalite-2沸石膜 (47)4.2.5 硅溶胶的制备及负载沸石膜 (47)4.2.6 三甲基氯硅烷液相修饰反应 (48)4.2.7 疏水改性Silicalite-2沸石膜的表征 (48)4.3 结果与讨论 (49)4.3.1 膜疏水性改善方案的确定 (49)4.3.1.1 TMCS修饰改性后膜表面化学结构与形貌 (49)4.3.1.2 二氧化硅负载后TMCS修饰改性效果 (50)4.3.2 二氧化硅溶胶制备工艺条件考察 (52)4.3.2.1 反应温度对制备硅溶胶修饰效果影响 (52)4.3.2.2 不同TEOS含量制备硅溶胶修饰效果影响 (55) 4.3.2.3 氨的量对制备硅溶胶修饰效果影响 (59)4.3.3 TMCS修饰改性工艺条件考察 (61)4.3.3.1 TMCS含量对修饰效果影响 (61)4.3.3.2 修饰反应时间对修饰效果影响 (63)4.3.3.3 修饰反应温度对修饰效果影响 (64)4.4 本章小结 (66)结论 (67)参考文献 (6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7)致谢 (78)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79)- VI -万方数据。
Silicalite-1分子筛膜合成及其对乙醇水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Silicalite-1分子筛膜合成及其对乙醇水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1a43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d.png)
Silicalite-1分子筛膜合成及其对乙醇水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Silicalite-1分子筛膜合成及其对乙醇水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摘要:本课题旨在探究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对乙醇水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首先采用水热方法制备Silicalite-1晶体,接着,在不同的溶液条件下,使用浸渍-烧结技术将Silicalite-1晶体转化为Silicalite-1分子筛膜。
之后,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制备的膜进行表征分析,确定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结晶性质等。
最后,利用自行搭建的渗透汽化实验装置,测试Silicalite-1分子筛膜对不同乙醇浓度下水蒸汽汽化的渗透性能,分析其对膜的热学稳定性、膜厚度、孔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Silicalite-1分子筛膜,渗透汽化性能,浸渍-烧结技术研究背景:分子筛膜作为一种新型化学分离材料,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过滤分离物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选择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气体、液体的分离和纯化领域。
Silicalite-1分子筛是一种具有MFI结构的无机材料,具有较为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分子筛膜可以用于水蒸气、气体、有机物等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此外,乙醇水混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溶剂,在化工生产、医药制造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研究Silicalite-1分子筛膜对乙醇水分离的性能对其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Silicalite-1晶体,利用浸渍-烧结技术将其转化为分子筛膜。
通过SEM、TEM、XRD等手段对制备的晶体和膜进行表征,分析晶体和膜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组成。
利用自行搭建的渗透汽化实验装置,测试制备的分子筛膜在不同温度、乙醇浓度、水蒸汽压力下的渗透汽化性能,分析膜厚、孔径大小、热学稳定性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深入了解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制备和应用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分子筛膜的应用和发展。
T型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T型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853b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5.png)
T型沸石膜的放大制备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T型沸石膜是一种常见的新型分离膜材料,在分离、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
目前,T型沸石膜的制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其放大制备仍具有很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T型沸石膜的放大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二、研究内容
1. T型沸石膜的合成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T型沸石膜,优化合成条件,得到高质量的T型沸石膜。
2. T型沸石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使用XRD、SEM、TEM、FTIR等分析技术,对T型沸石膜的形貌、晶型结构、孔结构、表面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 T型沸石膜的应用研究
将T型沸石膜应用于分离、过滤、催化等领域,考察其性能和应用效果。
三、研究方案
1. 实验设备
采用烤箱、溶剂热处理设备、离心机、超声波器、干燥箱等仪器设备。
2. 实验步骤
(1) 溶剂热法制备T型沸石膜
(2) 表征T型沸石膜的物理化学性质
(3) 将T型沸石膜应用于分离、过滤、催化等领域
3.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图表展示。
四、预期结果
通过研究,预计可以成功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T型沸石膜,并对
其形貌、晶型结构、孔结构、表面化学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表征,为其应用于分离、过滤、催化等领域提供支撑和依据。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促进T型沸石膜的应用发展和技术改进,有望为相关领
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厂家提供新型材料选择和技术支持,有着重要的
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d2446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3.png)
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晶体结构的固体物质,其主要由硅酸盐或铝酸盐组成。
在其结构中存在着微孔和介孔,可以用来吸附和分离分子、催化反应等。
而孔道丝光沸石是一种新型分子筛,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小的微孔和更大的介孔。
因此,研究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对于进一步发展分子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合成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并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微孔和介孔的大小及分布情况。
通过研究其催化活性,探究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潜力。
三、研究内容
1.采用水热法,合成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
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氮气吸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进行表征;
3.以丙酮氧化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的催化活性。
四、预期成果
1.成功合成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并确定其微孔和介孔的大小及分布情况;
2.利用表征手段对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进行全面的表征;
3.研究其在丙酮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为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多级孔道丝光沸石分子筛的结构和性质,并为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此外,本研究的结果还为其他类似分子筛的合成和表征提供了参考。
NaA、FAU和ZSM-5沸石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
![NaA、FAU和ZSM-5沸石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c400e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a.png)
NaA、FAU和ZSM-5沸石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沸石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吸附性能的矿物材料,其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使得其广泛应用于分离、催化和吸附等领域。
沸石膜是沸石材料的一种形式,其制备和应用能够扩展沸石的应用范围。
目前,NaA、FAU和ZSM-5沸石膜的制备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NaA沸石膜是制备较简单、应用广泛的一种膜材料。
FAU沸石膜由于其亲水性表面和孔隙结构,适用于分离和吸附水分子。
ZSM-5沸石膜则因其高效催化性能,在化学合成和烷基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制备以上三种沸石膜,并研究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NaA沸石膜制备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NaA沸石晶体,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法将其转化为NaA膜。
研究不同离子交换时间和温度对NaA膜厚度和质量的影响。
2. FAU沸石膜制备及水分子吸附性能研究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FAU沸石晶体,然后通过蒸气沉积法制备FAU膜。
研究不同制备条件对FAU膜的厚度和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在吸附水分子方面的应用。
3. ZSM-5沸石膜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采用水热合成和蒸气沉积法制备ZSM-5晶体和膜,并研究ZSM-5膜的催化性质和应用。
通过对烷基化反应和化学合成反应进行研究,评估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三、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NaA、FAU和ZSM-5沸石膜制备和应用研究,将有助于拓展沸石材料的应用范围,提高膜技术在分离、催化和吸附等领域的应用。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这将有助于推动沸石膜领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光沸石膜的制备、改性和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沸石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化工领域,沸石膜已经应用于助剂、分离膜、载体等领域,如对苯二甲酸的生产,光气催化合成甲醇,甲醇/异丙醇混合物脱水,氢气的分离等。
其中丝光沸石(SSZ)由于具有较小孔径和高度控制的晶型结构,因此其在分离和选择性反应方面具有很好的性能。
因此,研究丝光沸石膜制备、改性和渗透汽化性能对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丝光沸石膜的制备、改性和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
制备方案:
1. 采用水热法制备丝光沸石晶体;
2. 利用气相沉积、刮涂法等方法制备丝光沸石膜;
3. 通过条件筛选和添加助剂等方式优化制备工艺。
改性方案:
1. 采用离子交换等方法,改变沸石骨架的交换性能;
2. 采用负载法,将金属氧化物负载于沸石表面,改变其化学特性和催化性能。
性能测试方案:
1. 利用气相色谱和吸附实验检测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和吸附性能;
2. 通过渗透汽化实验,评价膜的渗透汽化性能。
三、研究进展和预期成果
目前,丝光沸石膜的制备、改性和性能测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改性这个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预期成果:
1. 对丝光沸石膜的制备、改性的工艺、机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2. 探究丝光沸石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性能,为其工业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