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答案】A【解析】“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是静止的。
以水为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而桥和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 正确;以牛为参照物,牛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水与牛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B 错误;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 错误;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D 错误。
3.【答案】C【解析】火车11:47 到达郴州西站,11:47 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是时刻,故A 错误;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这时的参考系是火车,故B 错误;由平均速率的公式可得,s 728v = = km/h = 214 km/ht 3.4,故C 正确;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够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 错误。
4.【答案】B【解析】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比较大小要看其绝对值,| 7 m | > 4 m ,故从C 到 B 的位移小于从A 到 C 的位移,故A 错误,B 正确。
质点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质点由A 到 B 的合位移,即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x = 1 m 4 m = 3 m ,故C 错误;路程是运动的轨迹长度,则路程s = | x | + x = | 7 m | + 4 m = 11 m ,故D 错误。
1 25.【答案】A【解析】52 m/s 是指台风中心的最大速度,故为瞬时速度;而以每小时25 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指的是一个过程中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6.【答案】C0 v 0 10【解析】刹车的加速度最小时,刹车时间最长,故t = 0 = s = 2.5 sa 4,C 正确。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在水平冰面上,一辆质量为1×103kg的电动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发动机后,雪橇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雪橇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关闭发动机后,雪橇的加速度为-2 m/s2B. 雪橇停止前30s内通过的位移是150 mC. 雪橇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03D. 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5×103W30°50kg10m2.如图所示,某段滑雪场的雪道倾角为,质量为的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处的雪道上由3m/s2g=10m/s2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该运动员在雪道上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5000J3000J2000J1000JA. B. C. D.3.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大。
雨滴形成后从高空落下,最后匀速落向地面。
能反映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速度变化的是()A. B. C. D.4.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如图,火箭点火后刚要离开发射台竖直起飞时()A. 火箭处于平衡状态B. 火箭处于失重状态C. 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空气推动火箭升空5.图为“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上进行大仰角沿直线加速爬升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此时战机所受合力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荡秋千是人们平时喜爱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
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荡秋千,A和B分别为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经过A位置时,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 在B位置时,该同学受到的合力为零C. 由A到B过程中,该同学的机械能守恒D. 在A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踏板的压力大于秋千踏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7.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的处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时起受到如图所示水平外力F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12.5WB. 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JC. 前2秒的过程中,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为6W8.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 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 宇航员的加速度等于零D. 地球对宇航员没有引力9.某机动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的大小等于车重的0.2倍,机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m/s 。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人教版)
最新高中物理必修1测试题全套及答案高一物理必修1 单元检测卷(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A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20分)学号姓名班级完成时间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数答案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转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时,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作质点2. 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25 m、25 mB.65 m、25 mC.25 m、-25 mD.65 m、-25 m3. 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他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这100 m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B.10.1 m/sC.10.2 m/sD.10.3 m/s4.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见楼房在下降,乙看见甲、丙都在下降,丙看见甲、乙都在上升,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A.甲、乙、丙都在上升B.甲、乙上升,丙下降C.甲、乙上升,丙静止D.甲、丙上升,乙下降5.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6.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 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则v等于A.18 m/sB.36 m/sC.15 m/sD.17.1 m/s7. 一旅客坐在一辆速率为54 km/h的火车中,迎面从旁边平行轨道上驶来一列长150 m,速率为36 km/h 的货车,则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时间为A.10 sB.15 sC.6 sD.30 s8. 某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图中所示地形的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经在图中标出,则A.两人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D.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9.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和第6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内和第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3s 内的加速度不为零 D .第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10.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无法判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1.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运动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量是A、力和功B、力和速度C、速度和加速度D、质量和体积答案:C解析: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的学科,常用的基本量是速度和加速度。
2.以下哪种情况,物体无论如何运动,它的平均速度都为零?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C、做匀速等速直线运动的物体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答案:C解析:在匀速等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由于速度的正负性,可以代表物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因此其平均速度为零。
3.已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和下落高度h,可以计算它的A、速度vB、加速度gC、质量mD、位移s答案:B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g,因此已知时间t和下落高度h,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g。
4.一物体以等速v1矩形轨迹运动,再以等速v2后退运动,总时间为t,则物体运动过的总路程为A、v1t-v2tB、(v1-v2)tC、v1t+v2tD、(v1+v2)t答案:C解析:物体以等速v1矩形轨迹运动,再以等速v2后退运动,相当于物体来回运动,总路程为正向行驶的路程v1t和反向行驶的路程v2t之和。
5.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总时间为t,下落的总距离为h,则第n秒下落的距离为A、h/t×nB、h/t×(n-1)C、h/t×(2n-1)/2D、1/2gt2答案:B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n秒的下落距离为gn2/2,由此可得第n秒下落的距离为h/t×(n-1)。
二、填空题1.物理量可分为——量和——量两类。
答案:基本,导出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时间图为一条——线,而位移-时间图为一条——线。
答案:曲线,曲线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的平均值为——,瞬时加速度为——。
答案:变化率,瞬时值4.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下落t秒后速度为——,下落的距离为——。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1-3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对而不全得3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第2s内、第3s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2s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D.在这7s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5.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9.对以a=5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5(n-1)m/s C任意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5m/sD.第2s末的速度是第1s末的速度的2倍10.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二.填空题:(共26分,11题8分,12题10分,13题8分)1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______,路程是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和5m/s,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s,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A.26m/s,方向向左6m/s,方向向右B.2C.214m/s,方向向左14m/s,方向向右D.2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3.如图所示,乘坐索道缆车除了可以观赏怡人的风景,还能感受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
对于正在乘坐索追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自己为参考系,同一缆车里的人是运动的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而来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绿树在向前运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C.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平均速度的大小称为平均速率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时,速度的变化为△v,紧接着位移为x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Δv。
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 .21211(())v x x ∆- B .21211()()v x x ∆+ C .221()v x x ∆-D .221()v x x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 .学生会人员检查某班级课间操人数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C .政教处老师检查某班级课间操质量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D .某体育老师研究某同学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该同学看做一个质点 7.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 B .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增加了5m/s C .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减少了5m/s D .该物体的加速度-5m/s 2一定比2m/s 2的加速度大 8.对于下列体育比赛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min ,指的是时刻B .某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m ,指的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为4.50mC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做质点D .运动员跑完1500m 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1500m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电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B .研究“神十一”的轨迹时,“神十一”可以视为质点C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 末到第5s 初这1s 的时间D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10.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如果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就减小 B .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减小的 C .不管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D .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11.在下面研究的对象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在跳水比赛中的吴敏霞B .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那什迪巴巴C .研究张继科打出的弧度乒乓球D .研究李娜打出的ACE 球12.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章末综合测评(第一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做为质点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做为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答案】 D2.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A.水B.桥C.人D.地面【解析】“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在静止.以水为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桥是运动的,而水相对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也是错误的.【答案】 A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位移一定大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大C.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D.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解析】物体的位移与速度及时间都有关,故速度大的物体,位移不一定大,选项A 错误;根据Δv=aΔt可知,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选项C错误;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选项D正确.【答案】 D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 m/s,39 m/s 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2 m/s【解析】根据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得:t=0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x3=59 m则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Δx1=x2-x1=16 m,v=Δx1Δt1=162=8 m/s则质点在t=2 s到t=3 s时间内的位移Δx3=x3-x2=38 m,v2=Δx3Δt2=381=38 m/s.故选B.【答案】 B5.一支队伍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其速度大小为v1,队伍全长为L.一个通讯兵从队尾以速率v 2(v 2>v 1)赶到队前然后立即原速率返回队尾,则这个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2v 22L v 22-v 21,2v 1v 2L v 22-v 21B.2v 22L v 22+v 21,2v 1v 2L v 22+v 21C.2v 1v 2L v 22-v 21,2v 22L v 22-v 21 D .无法确定【解析】 本题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分析较为复杂,可以以行进的队伍为参考系.在通讯兵从队尾向队前前进的过程中,通讯兵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 2-v 1;在从队前返回队尾的过程中,通讯兵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 2+v 1.通讯兵两次相对于队伍的位移均为L ,设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则有:t 1=L v 2-v 1,t 2=L v 1+v 2通讯兵通过的路程为两段路程的和,即有:s ′=v 2t 1+v 2t 2 将上面的关系式代入得:s ′=v 2⎝⎛⎭⎪⎫L v 2-v 1+L v 1+v 2=2v 22L v 22-v 21整个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位移大小等于队伍前进的距离,即有: s =v 1⎝ ⎛⎭⎪⎫Lv 2-v 1+L v 1+v 2=2v 1v 2L v 22-v 21,A 正确. 【答案】 A6.(多选)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t 1秒末速度为v 1,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t1秒内的平均加速度a=v1-v0 t1B.t1之前,物体的瞬时加速度越来越小C.t=0时的瞬时加速度为零D.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解析】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1,则平均加速度a=v1-v0t1,选项A正确;瞬时加速度等于图象上该时刻对应的切线的斜率,故瞬时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B正确、C错误;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ABD7.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在1 s末,速度为9 m/sB.0~2 s内,加速度为6 m/s2C.6~7 s内,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 s内,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解析】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A对;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a=12-62m/s2=3 m/s2,B错;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C对;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D错.【答案】AC8.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3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 ,则( )图3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C.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 m/s【解析】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A 错误;由题意知机器人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2),故位移为:x =22+22 m =2 2 m ,故B 正确;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时会与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有交点,即会经过同一位置,C 错误;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v =x t =2222m/s =1 m/s ,故D 正确.【答案】 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以下表格所示,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计数点序号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1)44.062.081.0100.0110.0168.0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公式a =Δt 算出加速度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tan α算出加速度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选取图线上相距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 =ΔvΔt 算出加速度D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解析】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如果只使用其中两个数据,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最后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考虑到误差,不可能是所有点都整齐的排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使那些不能画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图线上会舍弃误差较大的点,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所以误差小,故A错误,C正确;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当纵坐标=ΔvΔt取不同的标度时,图象的倾角就会不同,所以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 α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加速度,故B错误;选项D中的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加速度是一个什么函数,如果是一个变化值这种方法完全是错误的,除非你能确定加速度是什么函数,故D错误.【答案】 C10.(12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4甲、乙所示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甲乙图4(1)甲图是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2)乙图是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5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不清,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图5【解析】(1)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4~6 V低压交流电源.(2)乙图是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 很小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其某点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 sv D =CE2T =(52.43-23.71)×10-22×0.1m/s ≈1.44 m/sv B =AC2T =(23.71-3.07)×10-22×0.1m/s ≈1.03 m/s由a =ΔvΔt 得a =v D -v B 2T =2.05 m/s 2.【答案】 (1)电磁 4~6 V 低压交流电源 (2)电火花 220 V 交流电源 (3)1.44 2.05 11.(17分)如图6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的最高处,之后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图6(1)前1.5 s 内平均速度;(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x =H -h ′=5 m -1.25 m =3.75 m 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x t 1=3.751.5 m/s =2.5 m/s.(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s =5 m +5 m +15 m =25 m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s t =253 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12.(17分)一列长100 m 的列车以v 1=30 m/s 的正常速度行驶,当通过1 000 m 长的大桥时,必须以v 2=20 m/s 的速度行驶.在列车上桥前需提前减速,当列车头刚上桥时速度恰好为20 m/s ,列车全部离开大桥时又需通过加速恢复原来的速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0.25 m/s 2;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则该列车从减速开始算起,到过桥后速度达到30 m/s ,共用了多长时间?【解析】 设过桥前减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 1 t 1=v 2-v 1a 1=20-30-0.25 s =40 s ,设过桥所用的时间为t 2 t 2=x v 2=1 000+10020 s =55 s ,设过桥后加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 3 t 3=v 1-v 2a 2=30-201 s =10 s ,共用时间t =t 1+t 2+t 3=105 s. 【答案】 105 s章末综合测评(第二章)(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象的是(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 -t 图象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 图象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 对,A 、C 错;B 图中的图象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答案】 D2.长为5 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5 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g取10 m/s2)()A. 3 s B.(3-1)sC.(3+1)s D.(2+1)s【解析】画出直杆穿过隧道的图示,Δt=2(h+L1+L2)g-2hg=⎝⎛⎭⎪⎫2×1510-2×510s=(3-1)s,故选项B正确.【答案】 B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B.1.5 m/s2C.3 m/s2 D.4 m/s2【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 s末的速度;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5 s末的速度;则有:a=ΔvΔt =62m/s=3 m/s2;故选C.【答案】 C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 km/h,司机突然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 s汽车滑行的距离为()A.25 m B.16 mC.50 m D.144 m【解析】初速度v0=36 km/h=10 m/s.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0,则由v t=v0+at=0得:t 0=0-v 0a =0-10-2s =5 s故汽车刹车后经5 s 停止运动,刹车后8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 s 内的位移,为s =12(v 0+v t )t 0=12(10+0)×5 m =25 m.故选A 【答案】 A5.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A .A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在t =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C .在t =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D .在t =6t 0时刻,A 、B 相遇【解析】 由v -t 图象,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10∶1,减速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所以选项A 错误;由A 、B 运动关系可知,当A 、B 速度相同时距离最远,所以选项B 、C 错误;由题意可知A 、B 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 0时刻,A 、B 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A 、B 相遇,所以选项D 正确.【答案】 D6.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C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加速度D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解析】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 BD7.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1+x 22T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x 1T 2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x 2-x 1T 2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2-x 12T【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v A =x 1+x 22T ,故A 正确;根据x 2-x 1=at 2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x 2-x 1T 2,故B 错误,C 正确;在该加速运动过程中有:v B =v A +aT =x 1+x 22T +x 2-x 1T =3x 2-x 12T ,故D 正确.【答案】 ACD8.某高速列车沿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则该列车( )图2A .0~30 s 时间内的位移等于9×102 mB .30 s 时刻的速度大于30 m/sC .0~60 s 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D .90~120 s 时间内做匀速运动【解析】根据图象的“面积”看出0~30 s时间内的位移小于12×60×30 m=9×102 m,故A错误;由图看出,30 s时的速度大于30 m/s,故B正确;0~60 s时间内,由于图线切线的斜率是变化的,说明列车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则列车做的是变加速运动,故C错误;90 s~120 s时间内列车的速度不变,说明做匀速运动.故D正确.【答案】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12分)如图3为接在50 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图3(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cm.(3)打第2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设1、2间的位移为x1,2、3间的位移为x2,3、4间的位移为x3,4、5间的位移为x4;因为周期为T=0.02 s,且每打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所以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 m-x n=(m-n)at2得:x4-x1=3at2代入数据得:(5.84-3.62)×10-2=3a×0.12解得:a=0.74 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即为x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 2-x 1=at 2得x 2=x 1+at 2,带入数据得:x 2=3.62×10-2+0.74×0.12=0.0436(m)即为:4.36 cm.(3)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知: v 2=x 1+x 22t =0.399 m/s.(4)当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51 Hz 时,电流的周期变小,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变小,即实际的时间间隔小于0.1 s ,但是该同学不知道仍以0.1 s 计算,根据x 4-x 1=3at 2,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答案】 (1)0.74 (2)4.36 (3)0.399 (4)偏小10.(12分)飞机受阅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v 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 1,运动时间为t 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s .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解析】 如图,A 为飞机着陆点,AB 、BC 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 点停下.A 到B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 s 1=v 0t 1-12a 1t 21 v B =v 0-a 1t 1B 到C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 s 2=v B t 2-12a 2t 220=v B -a 2t 2A 到C 过程,有:s =s 1+s 2 联立解得: a 2=(v 0-a 1t 1)22s +a 1t 21-2v 0t 1t 2=2s +a 1t 21-2v 0t 1v 0-a 1t 1.【答案】 (v 0-a 1t 1)22s +a 1t 21-2v 0t 12s +a 1t 21-2v 0t 1v 0-a 1t 1.11.(14分)甲车以加速度3 m/s 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 s 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6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解析】 (1)两车距离最大时速度相等,设此时乙车已运动t 秒,则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v 1=3×(t +2) m/s , v 2=6×t m/s =6t m/s ,由v 1=v 2得:t =2 s ,由x =12at 2知,两车距离的最大值 Δx =12a 甲(t +2)2-12a 乙t 2 =12×3×42 m -12×6×22 m =12 m.(2)设乙车出发后经t ′秒追上甲车,则 x 1=12a 甲(t ′+2)2=12×3×(t ′+2)2 m , x 2=12a 乙t ′2=12×6×t ′2m 由x 1=x 2代入数据, 求得t ′=(2+22)s.将所求得时间代入位移公式可得x 1=x 2≈70 m. 【答案】 (1)12 m (2)(2+22) s 70 m12.(14分)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 ,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解析】 根据题意,在第1 s 和第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在第1 s 和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由运动学规律得s 1=12at 20 s 1+s 2=12a (2t 0)2 t 0=1 s联立解得a =5 m/s 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 ,全程的距离为s ,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 =t 1+t 2 v =at 1 s =12at 21+v t 2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 ′, 则s ′=12at 21 求得s ′=10 m.【答案】 5 m/s 2 10 m章末综合测评(第三章)(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大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A错误;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而弹簧秤是测力的工具,故B错误;重力G=mg,因此重力大小不仅仅与质量有关,还与重力加速度有关,故C错误;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所以D正确.【答案】 D2.一均质木棒,一端靠在光滑圆球上,另一端搁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棒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时木棒受到的力有()图1A.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B.重力、地面的摩擦力C.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地面的摩擦力D.重力、地面的摩擦力和球的弹力【解析】以木棒为研究对象,木棒共受四个力作用:重力,地面和球对木棒的支持力,木棒相对于地面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故选C.【答案】 C3.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2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被推动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B.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C.A、B板的夹角应该尽可能小,才能推动衣橱D.这不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解析】如图,小明的重力可以分解成沿A、B两个方向的力,由于底角较小,所以A、B方向的力会很大.A对衣橱的力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力,而水平方向的力有可能大于小明重力,故选B.【答案】 B4.如图3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图3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大反向,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F拉=43,α=53°,故D项正确.【答案】 D5.如图4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图4A.F1不变,F2变大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大D.F1变小,F2变小【解析】由于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木板所受合力为零,故选项C、D错误;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F2cos θ=G,当轻绳被剪短后,θ增大,cos θ减小,则F2增大,故选项A正确、B错误.【答案】 A6.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外壳通过绳子分别与四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连,挂钩一端施加沿轴线方向的恒力F,以下四种情况中关于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图5A.如果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可能小于FB.如果图乙中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C.如果图丙中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D.如果已知图丁中水平地面光滑,则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无法判定弹簧秤的读数与F 的大小关系【解析】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根据平衡原理,那么弹簧秤的读数等于F,故A错误;不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还是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故BC正确;已知图丁中水平地面光滑,虽物体的质量未知,但弹簧秤的读数与F的大小仍相等,故D错误.【答案】BC7.如图6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图6A.3 B.4C.5 D.6【解析】B至少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四个力.斜面对物体B可能有静摩擦力,也有可能没有静摩擦力;故木块B受力的个数可能是4个,也可能是5个.故选BC.【答案】BC8.如图7所示为缓慢关门时(图中箭头方向)门锁的示意图,锁舌尖角为37°,此时弹簧弹力为24 N,锁舌表面较光滑,摩擦不计(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关门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逐渐增大B.关门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保持不变C.此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为40 ND.此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为30 N【解析】关门时,锁舌受到锁壳的作用力,弹簧被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则弹力增大,A正确、B错误;对锁舌,受到弹簧弹力,锁壳的作用力,受力平衡,则有:F弹=F sin 37°;因此F=240.6N=40 N,故C正确、D错误.【答案】A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10分)图8甲是一个用来测方木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简单装置.方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方木块被一根绳子系在右面一端固定的水平弹簧测力计上.长木板下面有轮子可以滚动,用一个平稳的水平力向左推动木板,木板向左缓慢移动,待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f.在方木块上放砝码可以改变它对长木板的压力F的大小.将测得的各组F f和F的数据用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F f-F 图线,求出方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图8【解析】作出F f-F图线如图所示:由F f=μF可知,图象的斜率k=μ;由图象可知,μ=1050=0.2.【答案】0.2(0.18~0.22均对)10.(12分)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图9①如图9(a),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时电子秤的示数F;②如图9(b),将三根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和电子秤的示数F1;③如图9(c),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②中L2的方向拉开细线L2,使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②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④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解析】①要测量装满水的水壶的重力,则记下水壶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F;②要画出平行四边形,则需要记录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的同时也要记录三根细线的方向以及电子秤的示数F1;③已经记录了一个分力的大小,还要记录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结点O点位置不能变化,力的方向也都不能变化,所以应使结点O的位置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②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F和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答案】①静止②三根细线的方向③结点O的位置④F和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11.(15分)如图10所示,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质量为m,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时,木块静止在长木板上.。
【单元练】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A 、B 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汽车均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静止B .两汽车在t t =0时刻相距最远C .两汽车在02.5t t =时刻相距最近,且速度相同D .汽车A 在0t ~30t 与汽车B 在50t ~60t 时间内的图线斜率相同,故两汽车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大小为0x t B解析:BA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两汽车都是先沿x 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沿x 轴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BC .由图可知,在t t =0时刻相,两图象纵坐标相距最远,故两汽车在t t =0时刻相距最远;两汽车在02.5t t =时刻由于图象斜率不同,则速度不同,故B 正确,C 错误; D .—x t 图象斜率表示速度,并非表示加速度,由于两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D 错误。
故选B 。
2.以1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12.5 m B .2mC .10 mD .0.5 m D解析:D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即可求解。
36km/h=10m/s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0010s 2.5s 4v t a === 刹车后第3s 内的位移,等于停止前0.5s 内的位移221140.5m 0.5m 22x at ==⨯⨯= 故选D 。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20m 的位移,第一段用时4s ,第二段用时2s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4m/s 9 B .216m/s 9 C .24m/s 3D .25m/s 3D解析:D由平均速度公式得2020324a =+⨯ 解得25m/s 3a =,D 正确,ABC 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路程B .速率C .加速度D .时刻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为()A .水B .牛C .桥D .人3.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1147:是指时间间隔B .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C .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3 h 24 min ,若全程为728 km ,则此行程的平均速率大小约为214 km/hD .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4.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
某质点先从A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1x = 3 m 4 m = 7 m ---;然后该质点再从C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2x = 3 m ( 4 m) = 4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1x 大于2x B .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故1x 大于2x 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5.浙江在线2016年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
据气象部门报告,第18号台风“暹芭”10月3日8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 m/s ),中心气压935百帕。
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A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B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 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二章单元检测卷(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20河南高一期末)一个小球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即反弹,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取竖直向上为速度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像是(),故速度为负,速度大小均匀增大,碰撞后瞬间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均匀减小,故D正确。
2.(2021山东高一期末)在离地一定高度处把4个水果以不同的速度竖直向上抛,不计空气阻力,1 s 后,4个水果均没着地,则下列4个水果1 s后速率最大的是(),由速度公式得1 s后苹果的速度为v1=v01-gt=3 m/s-10×1 m/s=-7 m/s,1 s后桃子的速度为v2=v02-gt=5 m/s-10×1 m/s=-5 m/s,1 s后草莓的速度为v3=v03-gt=8 m/s-10×1 m/s=-2 m/s,1 s后樱桃的速度为v4=v04-gt=10 m/s-10×1 m/s=0,则1 s后速率最大的是苹果,故选A。
3.(2020江苏昆山中学高一期中)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等到绿灯时汽车又重新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匀速行驶。
关于汽车从刹车到恢复原速度的过程,以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v2-v02=2ax,可得x=v 2-v022a,a为负值,故图像应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图像;加速过程中,v2=2a(x-x0),其中x0是停止时的位置坐标,x=v 22a+x0,a为正值,故图像为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图像;故C正确,A、B、D错误。
4.(2021陕西宝鸡高一期末)如图所示,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110 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示意图,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cd 段的时间为( )A.tB.√2tC.(√3−√2)tD.(2+√3)t,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依题意可得tt cd=√3-√2,解得t cd =(√3−√2)t ,故选C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1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速度为20 km/h跑完了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则前面的速度为()A.24 km/h B.35 km/h C.38 km/h D.48 km/h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 2 s末或第 3 s初,也可以称为 2 s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 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 2 s内或第 2 s内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3.自行车场地赛中,运动员骑自行车绕圆形赛道运动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通过的路程为零B.运动员发生的位移大小为环形赛道的周长C.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D.由于起点与终点重合,因此速度方向没有改变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5.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因为2>-3,所以 2 m/s>-3 m/sD.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2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2~4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质点 2 s末的速度大于 4 s末的速度D.质点 5 s末的速度为15 m/s8.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原地拍球,球从1 m处拍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1.5 m处被接住.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 2.5 m,2.5 m B. 2.5 m,0.5 m C. 1.5 m,-1 m D. 2.5 m,-0.5 m9.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10.100 km/h的速度,最可能出现在()A.以常速骑行的自行车B.高速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C.蚂蚁搬家D.校运动会上被运动员抛出的铅球11.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之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运动员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假设火炬手换一条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位移还是相同的1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成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13.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14.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15.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0.01 s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如下图所示),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A.100 m/s2,方向向右B.100 m/s2,方向向左C.500 m/s2,方向向左D.500 m/s2,方向向右二、实验题(共3小题)16.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1) (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在空中竖直下落的运动,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17.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1)在下列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放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18.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的内容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下图中0、1、2、…、6点所示;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1、x2、x3、 (x6)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加速直线运动;e.分别计算出x1、x2、x3、…、x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F.重锤(2)将最小刻度为 1 mm的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则x2=________cm,x5=__________ cm.三、计算题(共3小题)19.如下图所示,实心长方体木块的长、宽、高分别为a、b、c,且a>b>c,有一个小虫自A′点运动到C点,求:(1)小虫的位移的大小;(2)小虫的最短路程.20.某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训练,假设其运动过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以12 m/s的速度冲到终点,成绩为10 s,问:(1)该运动员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假设其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4 m/s2,则其加速所用时间是多少?21.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 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 2 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四、简答题(共3小题)22.在图中时间轴上标出第 2 s末、第 5 s末、第 2 s、第 4 s,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23.如图是一电梯由底楼上升到顶楼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梯的运动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各段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各是多大?24.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回答:(1)AB、BC、CD段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2)质点在 5 s末的速度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设全程位移为3x,则行驶前三分之二路程的时间t1=,后三分之一路程用时t2=,v2=20 km/h,再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可得全程平均速度==28 km/h,解得v1=35 km/h,所以B正确.2.【答案】B【解析】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个线段.tn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末或第(n +1) s初;ns内不等于第ns 内,ns内是指从0~ns末共ns的时间;第ns内是指从(n-1) s末至ns末共1 s的时间,故A、C、D均错,B正确.3.【答案】C【解析】自行车场地赛中,运动员骑自行车绕圆形赛道运动一周,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为零,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故路程不为零,A、B错误;运动员做圆周运动,所以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故C正确,D错误.4.【答案】B【解析】位移是矢量,其大小等于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其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而不是物体运动的方向,A错.物体从初位置运动到末位置时,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B正确,C错误;如果物体运动一圈回到原出发点,位移为零,而路程不为零,故D错误.【解析】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质点实际并不存在,是理想模型,B正确.6.【答案】D【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A错误;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B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C错误;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D正确.7.【答案】D【解析】在0~2 s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在2~4 s内质点速度随时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由图象知,质点 2 s末和4 s末的速度相同,C错误;由图象知,质点5 s末的速度为15 m/s,D正确.8.【答案】D【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此时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是:x=1 m-1.5 m=-0.5 m.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此时的路程为:s=1 m+1.5 m=2.5 m.故选 D.9.【答案】C【解析】质量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的速度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故B错误;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故C正确;转动的物体若转动是次要因素,只考虑平动效果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虽然在自转,但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解析】骑自行车的速度大概为20 km/h,A错误;高速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大概为100 km/h,B正确;蚂蚁搬家的速度还不到1 cm/s,C错误;校运动会上被运动员抛出的铅球的速度大概是40 km/s,D错误.11.【答案】D【解析】位移为矢量,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为其大小,A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B错误;运动员和他走过的位移相比小的多,可把运动员看做质点,C错误.根据位移定义,火炬手换一条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位移还是相同的,D正确.12.【答案】D【解析】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B错误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若把地球看作质点就没有形状和大小了,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 错误。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水平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2018年2月4日晚,台湾花莲1小时内发生12起地震,其中7起达到4级以上。
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钻井平台正上方,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直升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伤病员B.直升机C.钻井平台D.直升机驾驶员答案 A解析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救生员抱着的伤病员,直升机、钻井平台、直升机驾驶员都相对于救生员向下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2.北京已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
如图所示为部分冬奥会项目,下列关于这些冬奥会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答案 A解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滑冰的快慢时,运动员的形状对研究的问题而言可以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A正确;研究自由滑雪运动员的空中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将运动员看作质点,B错误;研究单板滑雪运动员的空中转体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C错误;同理,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花样动作时,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D错误。
3.金丽温高铁的开通,大幅缩短了沿线各城市的时空距离。
金华到温州线路全长188千米,从丽水乘坐动车到杭州只需要1小时34分,最高时速可达300 km/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小时34分是指时刻B.全长188千米指位移C.300 km/h指瞬时速度D.300 km/h指平均速度答案 C解析1小时34分是时间间隔,A错误;全长188千米是铁路线的长度,是路程,B错误;最高时速可达30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C正确,D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在下列所示的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A.B.C.D.2.如图所示,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和5m/s,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s,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A.26m/s,方向向左6m/s,方向向右B.2C.214m/s,方向向左14m/s,方向向右D.23.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6m/s,经过10s速度变为反向的21m/s,则加速度的大小为()A.1.2m/s2B.1.4m/s2C.1.5m/s2D.2.7m/s25.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过程中()A.飞船可以看成质点,空间站不可以看成质点B.飞船不可以看成质点,空间站可以看成质点C.飞船和空间站都可以看成质点D.飞船和空间站都不可以看成质点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作质点B.研究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的位置及其变化时,可将卫星看作质点C.“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青山”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中的“一秒”是时刻7.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的一张截图,表示了张同学从金陵中学步行到南京一中的导航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39分钟,2.5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B.39分钟表示到达目的地的时刻C.39分钟表示通过这段路程可能所需要的时间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8.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自转一周只需要9小时50分3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题中“9小时50分30秒”是指时刻B.由于木星体积和质量太大,研究木星公转时不能看作质点,研究自转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C.比较木星、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应当以太阳系为参照系D.木星公转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公转一周的位移大9.2019年12月26日,昌赣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综合测验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练习题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 (1)第二章机械振动 (11)第三章机械波 (23)第四章光 (32)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体,它们之间有一个被压缩的轻质弹簧,用细线把它们拴住.已知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1∶m2=2∶1,把细线烧断后,两物体被弹开,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动能大小分别为E k1和E k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开时,v1∶v2=1∶1B.弹开时,v1∶v2=2∶1C.弹开时,E k1∶E k2=2∶1D.弹开时,E k1∶E k2=1∶2【答案】D【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知,p1=p2,即m1v1=m2v2,所以v1∶v2=m2∶m1=1∶2,A、B错误;由E k=p22m得,E k1∶E k2=m2∶m1=1∶2,C错误,D正确.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两滑块A、B用橡皮筋连接,A的质量为m.开始时橡皮筋松弛,B静止,给A向左的初速度v0.一段时间后,B与A同向运动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的两倍,也是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的一半.则物体B的质量为()A.m4B.m2C.m D.2m【答案】B【解析】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设B的质量为m B,A、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 .由题意知:碰撞前瞬间A 的速度为v 2,碰撞前瞬间B 的速度为2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2+2m B v =(m +m B )v ,解得m B =m 2,故B 正确.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A 与另一个质量为2m 的物块B 发生正碰,碰后B 物块刚好能落入正前方的沙坑中.假如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已知物块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与沙坑的距离x =0.5 m ,g 取10 m/s 2.物块可视为质点,则碰撞前瞬间A 的速度大小为( )A .0.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答案】C 【解析】碰撞后B 做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μ·2mgx =0-12·2m v 2,代入数据得v =1 m/s ,A 与B 碰撞的过程中,A 与B 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选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m v 0=m v 1+2m v ,由于没有机械能的损失,则有12m v 20=12m v 21+12·2m v 2,联立解得v 0=1.5 m/s ,C 正确.4.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质量为m 、速度为v 0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击中木块并停留在其中与木块共同运动,在子弹击中木块并共同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冲量大小可能为( )①m v 0 ②m v 0-mM v 0m +M ③mM v 0m +M ④m v 0-m 2v 0m +M. A .只有①B .只有③C .③④D .只有④【答案】C 【解析】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在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动量守恒m v 0=(M +m )v ,所以v =m M +m v 0,木块动量的增量为M v =Mm M +m v 0,由动量定理可知,木块受到的冲量等于木块动量的增量,即为Mm M +m v 0,③正确.从另一个角度,由于系统动量守恒,木块动量的增加等于子弹动量的减少,为m v 0-m v =m v 0-m 2M +m v 0,④正确,故选C . 5.在一对很大的平行正对金属板间可形成匀强电场,通过改变两金属板间的电压,可使其间的电场强度E随时间t按如图所示的规律变化.在这个电场中间,有一个带电粒子从t=0时刻由静止释放,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且运动过程中不接触金属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一定只向一个方向运动B.0~3.0 s内,电场力的冲量等于0,电场力的功小于0C.4.0 s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D.2.5~4 s内,电场力的冲量等于0【答案】D【解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Eq,其冲量I=Ft=Eqt,可见,电场力的冲量与E-t图像所围面积成正比(注意所围图形在横轴之上和横轴之下时的面积符号相反).带电粒子在平行正对金属板间做往复运动,4.0 s末带电粒子不能回到原出发点,A、C错误;由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与冲量成正比的量可知,0~3.0 s内,电场力的冲量不等于0,2.5 s~4 s内,电场力的冲量等于0,B错误,D正确.6.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其中A物块连接一个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以初速度v0向着A物块运动,当物块与弹簧作用时,两物块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请识别关于B物块与弹簧作用过程中,两物块的v-t图像是下列选项中的()【答案】D【解析】B通过弹簧与A作用的过程中,B先与A压缩弹簧,所以A、B所受的弹簧弹力都先增大,A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B做初速为v0的减速运动,且加速度都先增大,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A、B两物体速率均为v02,随后弹簧开始恢复原长,但A继续加速,B继续减速,且由动量守恒定律可求解,最终v B=0,v A=v0,故D正确.7.如图所示,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系着绳的小球拉开到一定的角度,然后同时放开小球和小车,那么在以后的过程中()A.小球向左摆动时,小车也向左运动,且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小球向左摆动时,小车向右运动,且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小球向左摆到最高点,小球的速度为零而小车的速度不为零D.在任意时刻,小球和小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动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BD【解析】以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所以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由于初始状态小车与小球均静止,所以小球与小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动量要么都为零,要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C错误,B、D正确.8.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和14圆弧的轨道均光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冲向小车,当小球返回左端脱离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B.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C.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平抛运动D.小球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BCD【解析】小球水平冲上小车,又返回左端,到离开小车的整个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相当于小球与小车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向左做平抛运动;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做自由落体运动;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向右做平抛运动,故B、C、D正确.9.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小车中挂着一单摆,摆球质量为m0,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运动,与位于正前方的质量为m的静止的木块发生碰撞,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此碰撞过程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A.小车、木块、摆球的速度都发生变化,分别变为v1、v2、v3,满足(M+m0)v=M v1+m v1+m0v3B.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分别变为v1和v2,满足M v=M v1+m v2C.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都变为u,满足M v=(M+m)uD.小车和摆球的速度都变为v1,木块的速度变为v2,满足(M+m0)v=(M +m0)v1+m v2【答案】BC【解析】小车与木块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因此相互作用只发生在木块和小车之间,悬挂的摆球在水平方向未受到力的作用,故摆球在水平方向的动量未发生变化,即摆球的速度在小车与木块碰撞过程中始终不变,由此可知A和D两种情况不可能发生;选项B的说法对应于小车和木块碰撞后又分开的情况,选项C的说法对应于小车和木块碰撞后粘在一起的情况,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故B、C正确.10.如图为两物体A、B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时相互作用前后的v-t图像,则由图像可知()A.A、B的质量之比为5∶3B.A、B作用前后总动量守恒C.A、B作用前后总动量不守恒D.A、B间相互作用力相同【答案】AB【解析】A、B两物体发生碰撞,没有其他外力,A、B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故B正确,C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Δv A=-m BΔv B,m Am B=-Δv BΔv A=-6-12-5=5∶3,故A正确.A、B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A、B间相互作用力不同,故D错误.二、填空题(每小题9分,共18分)11.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如下,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2)小车上连好纸带,把长木板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高,微调木板的倾斜程度,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面贴有双面胶的小车A静止在木板上,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小车B连着穿过限位孔的纸带;(4)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轻推一下小车B,使小车B运动一段距离后与小车A发生正碰,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5)小车运动到木板下端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如图乙,图中已标出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小车碰撞发生在________(填“ab段”“bc段”“cd段”或“de段”);(6)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小车A的质量为0.2 kg,小车B的质量为0.6 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是_______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是________kg·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2)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够沿木板匀速下滑平衡摩擦力,使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5)cd段(6)1.13 1.08【解析】(2)把长木板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够沿木板匀速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使系统合外力为零,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5)小车发生碰撞速度要减小,则由纸带可知小车碰撞发生在cd 段;(6)bc 段小车的速度v 1=x bc t =18.83×10-25×0.02 m/s =1.883 m/s , de 段小车的速度v 2=x de t =13.52×10-25×0.02 m/s =1.352 m/s , 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p =m B v 1=0.6×1.883 kg·m/s ≈1.13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是 p ′=(m A +m B )v 2=(0.2+0.6)×1.352 kg·m/s ≈1.08 kg·m/s ,故p ≈p ′.因此,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碰撞前后两小车的总动量守恒.12.某班物理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将一段不可伸长的轻质绳一端与力传感器(可以实时记录绳所受的拉力)相连固定在O 点,另一端连接小钢球A ,把小钢球拉至M 处可使绳水平拉紧.在小钢球最低点N 右侧放置有一水平气垫导轨,气垫导轨上放有小滑块B (B 上安装宽度较小且质量不计的遮光板)、光电门(已连接数字毫秒计).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安装气垫导轨、滑块B (调整滑块B 的位置使小钢球自由下垂静止在N 点时与滑块B 接触而无压力)和光电门,调整好气垫导轨高度,确保小钢球A 通过最低点时恰好与滑块B 发生一维碰撞.让小钢球A 从某位置释放,摆到最低点N 与滑块B 碰撞,碰撞后小钢球A 并没有立即反向,碰撞时间极短.(1)为完成实验,除了毫秒计读数Δt 、碰撞前瞬间绳的拉力F 1、碰撞结束瞬间绳的拉力F 2、滑块B 质量m B 和遮光板宽度d 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A .小钢球A 的质量m AB .绳长LC .小钢球从M 到N 运动的时间(2)滑块B 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B =________.(用题中已给的物理量符号来表示)(3)实验中的不变量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已给的物理量符号来表示)【答案】(1)AB (2)d Δt (3)F 1m A L -m 2A gL =F 2m A L -m 2A gL +m B d Δt【解析】滑块B 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B =d Δ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1-m A g =m A v 21L ,F 2-m A g =m A v 22L ,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则m A v 1=m A v 2+m B v B ,整理得F 1m A L -m 2A gL =F 2m A L -m 2A gL +m B d Δt,故还需要测量小钢球A 的质量m A ,绳长L ,A 、B 正确.三、计算题(共42分)13.(10分) (2021届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小球A 从半径R =0.8 m 的14光滑圆弧轨道的上端P 点以v 0=3 m/s 的初速度滑下,水平面光滑且与圆弧轨道末端相切,小球A 到达水平面上以后,与静止于该水平面上的钢块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小球A 被反向弹回,沿原路返回恰能到达P 点,钢块B 的质量m B =18 kg ,g 取10 m/s 2,求:(1)小球A 刚滑上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v A ;(2)小球A 的质量.【答案】(1)5 m/s (2)2 kg 【解析】(1)设小球A 的质量为m A ,A 在光滑圆弧轨道上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A v 20+m A gR =12m A v 2,代入数据得v A =5 m/s.(2)碰后,A返回的过程,机械能守恒,设碰后A的速度大小为v A′,得1 2m A v A′2=m A gR,解得v A′=4 m/s.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碰前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m A v A′+m B v B′,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A v 2A=12m A v A′2+12m B v B′2,代入数据解得m A=2 kg.14.(10分)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足够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以初速度v0水平滑上木板的左端,小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求小铁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滑动的过程中,若小铁块恰好没有滑离长木板,则木板的长度至少为多少?【答案】M v202μg(M+m)【解析】此题为另类的“子弹打木块”的模型,即把铁块类比于有初动量的“子弹”,以小铁块和长木板为一个系统,系统动量守恒.在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m给M一个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f=μmg,M向右做匀加速运动;M给m一个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 f′=μmg,m向右做匀减速运动,m相对M向右运动,最后两者达到共同速度.由动量守恒得m v0=(M+m)v,解得v=m v0M+m,因小铁块恰好没有滑离长木板,设木板长至少为l,则Q=μmgl=ΔE k=12m v2-12(M+m)v2,解得l=M v202μg(M+m).15.(10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和b,其连线与墙垂直;a和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34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此后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的条件.【答案】32v 20113gl ≤μ<v 202gl【解析】设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块a 、b 能发生碰撞,应有12m v 20>μmgl ,即μ<v 202gl .设在a 与b 发生弹性碰撞前,a 的速度大小为v 1,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l =12m v 21-12m v 20,设在a 与b 发生弹性碰撞后,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2、v 3,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 v 1=m v 2+34m v 3,12m v 21=12m v 22+123m 4v 23,联立各式得v 3=87v 1,由题意知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由动能定理得μ34mgl ≥123m 4v 23,解得μ≥32v 20113gl ,综上所述有32v 20113gl ≤μ<v 202gl .16.(12分)一个航天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100 kg ,在空间跟飞船相距45 m 处相对飞船处于静止状态.他带有一个装有0.5 kg 氧气的贮氧筒,贮氧筒上有一个可以使氧气以50 m/s 的相对速度喷出的喷嘴.航天员必须向着跟返回飞船方向相反的方向释放氧气,才能回到飞船上去,同时又必须保留一部分氧气供他在返回飞船的途中呼吸.已知航天员呼吸的耗氧率为2.5×10-4 kg/s.试问:(1)如果他在准备返回飞船的瞬时,释放0.15 kg 的氧气,他能安全回到飞船吗?(2)航天员安全地返回飞船的最长和最短时间分别为多少?【答案】(1)能 (2)1 800 s 200 s【解析】(1)令M =100 kg ,m 0=0.5 kg ,Δm =0.15 kg ,氧气释放相对速度为v ,航天员在释放氧气后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 -Δm )v ′+Δm v ,由于释放氧气的质量0.15 kg 远远小于总质量100 kg ,因此认为氧气喷出后总质量不变.v′≈-ΔmMv=-0.15100×50 m/s=-0.075 m/s.航天员返回飞船所需时间t=sv′=450.075s=600 s.航天员返回途中所耗氧气m′=kt=2.5×10-4×600 kg=0.15 kg,氧气筒喷射后所余氧气m″=m0-Δm=(0.5-0.15) kg=0.35 kg.因为m″>m′,所以航天员能顺利返回飞船.(2)设释放的氧气Δm未知,途中所需时间为t,则m0=kt+Δm为航天员返回飞船的极限条件.t=sv′=MΔm·sv=100 kgΔm·45 m50 m/s=90Δm s,0.5 kg=2.5×10-4×90Δm kg+Δm,解得Δm1=0.45 kg或Δm2=0.05 kg,分别代入t=90Δm s,得t1=200 s,t2=1 800 s.即航天员安全返回飞船的最长时间为1 800 s,最短时间只有200 s.第二章机械振动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1届枣庄第三中学期中)下列关于简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回复力,物体就会做简谐运动B.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加速度最大,速度也最大C.物体做简谐运动时,速度方向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反,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同D.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加速度和速度方向总是与位移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只要有回复力物体一定振动,但不一定是简谐运动,如阻尼振动,A 错误;物体做简谐运动,加速度最大时,根据a =kx m 可知位移最大,此时速度最小为零,B 错误;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位移一定是背离平衡位置,故速度方向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反,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同,C 正确;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总是与位移方向相反,而速度方向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反,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同,D 错误.2.(2021届上海名校月考)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t =2~3 s 的时间内,振子的动能E k 和势能E p 的变化情况是( )A .E k 变小,E p 变大B .E k 变大,E p 变小C .E k 、E p 均变小D .E k 、E p 均变大【答案】B 【解析】在t =2~3 s 的时间内,振子从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增大,动能变大,势能减小,故B 正确.3.下表中给出的是做机械振动的物体的位移x 或速度v 与时刻的对应关系,T 是振动周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项目0 T 4 T 2 3T 4 T 甲零 正向最大 零 负向最大 零 乙零 负向最大 零 正向最大 零 丙正向最大 零 负向最大 零 正向最大 丁 负向最大 零 正向最大 零 负向最大B .若乙表示位移x ,则甲表示相应的速度vC .若丙表示位移x ,则甲表示相应的速度vD .若丁表示位移x ,则丙表示相应的速度v【答案】A 【解析】若甲表示位移x ,振子从平衡位置向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速度从正向最大开始减小到零,所以丙表示相应的速度v ,故A 正确;若乙表示位移x ,振子从平衡位置向负向最大位移处运动,速度从负向最大开始减小到零,所以丁表示相应的速度v ,故B 错误;若丙表示位移x ,位移从正向最大变化到零,振子从正向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从零开始向负向最大速度变化,所以乙表示相应的速度v,故C错误;若丁表示位移x,位移从负向最大位移变化到零,振子从负向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从零开始向正向最大速度变化,所以甲表示相应的速度v,故D错误.4.(2020年北京名校联考)如图甲所示,水平的光滑杆上有一弹簧振子,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振动图像可以得知()A.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t1B.在t=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a点C.在t=t1时刻,振子的速度为零D.从t1到t2,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答案】D【解析】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2t1,故A错误;在t=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O点,然后向左运动,故B错误;在t=t1时刻,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此时它的速度最大,故C错误;从t1到t2,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故D正确.5.一单摆由甲地移到乙地后,发现走时变快了,其变快的原因及调整的方法是()A.g甲>g乙,将摆长缩短B.g甲<g乙,将摆长放长C.g甲<g乙,将摆长缩短D.g甲>g乙,将摆长放长【答案】B【解析】走时变快了,说明周期T=2πlg变小了,即g乙>g甲,若要恢复原来的周期,则需把摆长变长,使lg不变,故B正确.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弹簧形变的最大限度为20 cm,图示P位置是弹簧振子处于自然伸长的位置,若将振子m向右拉动5 cm后由静止释放,经0.5 s振子m第一次回到P位置,关于该弹簧振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为1 HzB.若向右拉动10 cm后由静止释放,经过1 s振子m第一次回到P位置C.若向左推动8 cm后由静止释放,振子m两次经过P位置的时间间隔是2 sD.在P位置给振子m任意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初速度,只要位移不超过20 cm,总是经0.5 s速度就降为0【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该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为T=0.5×4 s=2 s,且以后不再变化,即弹簧振子固有周期为2 s,振动频率为0.5 Hz,A错误;固有周期与振幅无关,所以若向右拉动10 cm后由静止释放,经过0.5 s振子第一次回到P位置,B错误;振子两次经过P位置的时间间隔为半个周期即1 s,C 错误;只要位移不超过弹簧形变的最大限度,振子的周期不变,D正确.7.(2021届淄博淄川中学期中)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振幅为2 cm,频率为0.25 HzB.t=1 s时速度为零,但质点所受合外力为最大C.t=2 s时质点具有正方向最大加速度D.该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2sin π2t【答案】AC【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振幅为2 cm,频率为f=1T=14Hz=0.25Hz,A正确;t=1 s时,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所受合力为0,速度最大,B错误;t=2 s时,质点处于负向位移最大处,所受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最大,具有正方向最大加速度,C正确;根据图像可知ω=2πT=2π4 s=π2rad/s,则该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2cos π2t,D错误.8.如图,轻质弹簧下挂重为300 N的物体A时伸长了3 cm,再挂上重为200N 的物体B 时又伸长了2 cm ,现将A 、B 间的细线烧断,使A 在竖直平面内振动,则( )A .最大回复力为500 N ,振幅为5 cmB .最大回复力为200 N ,振幅为2 cmC .只减小A 的质量,振动的振幅变小,周期不变D .只减小B 的质量,振动的振幅变小,周期不变【答案】BD 【解析】轻质弹簧下挂重为300 N 的物体A 时伸长了3 cm ,再挂上重为200 N 的物体B 时又伸长了2 cm ,故劲度系数为k =F x =300 N 0.03 m =1×104 N/m ,若将连接A 、B 两物体的细线烧断,物体A 将做简谐运动,细线烧断瞬间,合力充当回复力;由于细线烧断前是平衡状态,烧断后细线对A 的拉力减小了200 N ,而弹力不变,故合力为200 N ,故最大回复力为200 N ,刚烧断细线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此处相当于是物体A 到达简谐运动的最大位移处,故振幅为2 cm ,故A 错误,B 正确.只减小A 的质量,振动的幅度不变,而周期与振幅无关,所以周期不变,故C 错误.只减小B 的质量,振动的幅度变小,而周期与振幅无关,所以周期不变,故D 正确.9.如图所示,一根绷紧的水平绳上挂五个摆,其中A 、E 摆长均为l ,先让A 摆振动起来,其他各摆随后也跟着振动起来,则( )A .其他各摆振动周期跟A 摆相同B .其他各摆振动的振幅大小相等C .其他各摆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E 摆的振幅最大D .B 、C 、D 三摆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B 摆的振幅最小【答案】ACD 【解析】A 摆振动后迫使水平绳摆动.水平绳又迫使B 、C 、D 、E 四摆做受迫振动,由于物体做受迫振动的周期总是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因此B、C、D、E四摆的周期跟A摆相同,故A正确.A摆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f A=1T A=12πgl,其余四摆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关系是:f B=12πg0.5l≈1.41f A,f C=12πg1.5l≈0.82f A,f D=12πg2l≈0.71f A,f E=12πgl=f A.可见只有E摆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相等,它发生共振现象,其振幅最大,B、C、D三个摆均不发生共振,振幅各异,其中B摆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相差最大,所以它的振幅最小,故B错误,C、D正确.10.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 cm,振动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的O 点.如图甲中的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黑点表示振子的位移,黑点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如图乙给出的①②③④四条振动曲线,可用于表示振子的振动图像的是()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像为①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像为②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像为③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像为④【答案】AD【解析】若振子在状态a时t=0,此时的位移为3 cm,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故A正确.若振子在状态b时t=0,此时的位移为2 cm,且向规定的负方向运动,相应的图像②中初始位移不对,故B错误.若振子在状态c时t=0,此时的位移为-2 cm,且向规定的负方向运动,相应的图像③中运动方向及初始位移均不对,故C错误.若振子在状态d时t=0,此时的位移为-4 cm,速度为零,故D正确.二、填空题(每小题9分,共18分)11.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甲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 0 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 mm,单摆摆长为______ m.(3)下列振动图像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像,已知sin 5°=0.087,sin 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答案】(1)AC(2)12.00.993 0(3)A【解析】(1)夹牢摆线可以使摆动过程中摆线长度不变,夹子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摆长,故选AC.(2)游标尺的0刻线与主尺12 mm对齐,10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所以读数为12.0 mm;摆长L=0.999 0 m-0.012 02m=0.993 0 m.(3)sin 5°=0.087,摆长为1 m,所以振幅约为8.7 cm,C、D选项振幅较大,误差较大;又因振子在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误差较小,所以t=0时,振子应在平。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1-1动量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1 动量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1.(经典题)(2024四川成都期末)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
现用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B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A、B的质量m A、m 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分别碰撞C、D时计时结束,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2)规定水平向左为正方向,作用前A、B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作用后A、B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即可)。
2.(2023湖北襄阳四中月考)利用气垫导轨通过闪光照相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如图所示,A、B两滑块质量比是1∶3,某次实验时碰撞前B滑块静止,A滑块匀速向B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
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2 s,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 两滑块均在0~80 cm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 cm处。
若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
如从第1次闪光开始计时,则可知经过时间t=s两滑块在x=cm处发生碰撞,两滑块碰撞前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的矢量和。
题组二动量3.(2024河北唐山联考)关于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保持不变B.悬线拉着的摆球在竖直面内摆动时,每次经过最低点时的动量均相等C.动量相同的物体,其速度一定相等D.动量相同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4.(多选题)(2024江苏徐州期中)如图所示,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飞机的动量()A.与它的位移成正比B.与它的速度成正比C.与它的动能成正比D.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5.(经典题)如图甲,长木板的一端垫有小木块,可以微调木板的倾斜程度,以平衡摩擦力,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一、选择题(1-7单选题,8-10多选题)1.2024年春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50kW级双环嵌套式霍尔推力器,成功实现点火并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已跻身全球嵌套式霍尔电推进技术领先行列。
嵌套式霍尔推力器不用传统的化学推进剂,而是使用等离子体推进剂,它的一个显著优点是“比冲”高。
比冲是航天学家为了衡量火箭引擎燃料利用效率引入的一个物理量,英文缩写为I sp,是单位质量的推进剂产生的冲量,比冲这个物理量的单位应该是( )A.m/s B.kg⋅m/s2C.m/s2D.N⋅s2.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以下实例没有利用反冲现象的是( )A.乌贼喷水前行B.电风扇吹风C.火箭喷气升空D.飞机喷气加速3.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
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大小不相等4.人从高处跳到较硬的水平地面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触地且着地时要弯曲双腿,这是为了( )A.减小地面对人的冲量B.减小人的动量的变化C.增加人对地面的冲击时间D.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以速率v0向右运动。
在小球的前方有一质量为m2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两球碰撞后粘合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则两球碰撞后的速度变为( )A.仍为v0B.m1v0(m1+m2)C.m2v0(m1+m2)D.v0(m1+m2)6.重量为m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从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a所示,为了定性地表达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在图b所示的图象中,纵轴y应为该物体的()A.动量大小P B.加速度大小a C.位移大小xD.动能大小E k7.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弹性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A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弹性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10m /sB .小球与地面弹性碰撞前后动量守恒C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弹性碰撞时机械能损失了19JD .小球将在t =6s 时与地面发生第四次弹性碰撞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带有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小车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圆弧的半径为R(未知),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0水平冲上小车,恰好达到圆弧的顶端,此时M 向前走了0.25R ,接着小球又返回小车的左端。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全册)
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作业本目录目录••••••••••••••••••••••••••••••••••••••••••••••••••••••••••••••••••11.1 力1.2 重力1.3 弹力1.4 摩擦力1.5 力的合成1.6 力的分解第一章测试A组第一章测试B组2.1 几个基本概念2.2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2.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2.4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5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7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8 自由落体运动第二章测试A组第二章测试B组3.1 牛顿第一定律3.2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3.3 牛顿第二定律3.4 牛顿第三定律3.5 力学单位制3.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3.7 超重和失重第三章测试A组第三章测试B组4.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4.2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第四章测试A组第四章测试B组参考答案第一章 力第一节力1.关于力的作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C .人推物体时,人只是施力物而不是受力物D .一个施力物也一定同时是受力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C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D .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3.关于力,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 .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时也会产生形变C .力学中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D .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按照力的性质命名的4.甲、乙两物体分别受大小相等的力1F 和2F 作用,有下列判断①1F 与2F 一定相同;③1F 与2F 产生效果一定相同;③1F 与2F 的性质一定相同.则( )A .①正确B .②③正确C .①②③均正确D .①②③均不正确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 .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C .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D .在实验室,人们常用天平来测量力的大小6.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B .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杆秤来测量C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发生形变和运动D .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7.下列给出的四组力中,完全按性质命名的是( )A .万有引力、动力、拉力B .重力、弹力、摩擦力C .电场力、磁场力、拉力D .弹力、支持力、阻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必定是力作用的结果B .施力物体必定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 .物体速度不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D .用锤子砸钉子时,钉子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使用这把锤子的人9.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受力物体能找到多个施力物体B .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都一定改变D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或运动状态可能只有一个发生改变10.关于力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B .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C .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D .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11.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木块浸在水中,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13.一人骑自行车上坡,用力蹬自行车恰好匀速运动,使自行车上坡的直接动力由_________提供.14.一支火箭携带着人造地球卫星正喷着烈焰竖直向上加速飞行.给卫星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给火箭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15.力是_______作用,力不能脱离_______而单独存在,只要有力;就一定有______物体和_______物体.16.力作用于物体上可以产生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二是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17.通常说的拉力、支持力、弹力、摩擦力这几种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___________,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是___________.18.力是_______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_______物体,后者是_______物体.19.力是_______作用,力不能脱离_______而单独存在,只要有力;就一定有物体和_______物体.20.A 物体受到B 物体给它向右的大小为2N 的力作用,则B 物体受到A 物体给它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方向为___________.21.一个小球在两个力1F 、2F 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1F 大小为7N ,方向竖直向上,则2F 大小为___________N ,方向为___________.第二节重力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就是物体的质量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到重力D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 .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但它的重力是会发生变化的C .跳高运动员跳起在空中时受到重力和向上升的力D .重为2N 的物体从直升飞机上抛下,落地前物体重力大于2N3.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 .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将物体释放后,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B.在空中将物体释放后,物体仍受重力作用C.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D.只有竖直向下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作用5.一弹簧秤悬挂一小球保持静止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数值上等于小球受到的重力B.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C.弹簧的弹力是由于小球所受的重力产生的D.弹簧秤对小球的拉力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6.下面关于物体重心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B.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物体的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降低了C.对于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对于重力一定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其重心位置不变7.重7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7N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地球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木块C.这个压力不是重力,压力的施力物是木块,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D.这个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根据是物体受到的二力平衡8.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悬线的拉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B.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重力可以用弹簧秤测出,当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D.站在匀速运动的电梯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受到的支持力二力平衡9.关于重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作用点D.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找到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C.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状态无关D.两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有可能不同11.重7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7N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地球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木块C.这个压力不是重力,压力的施力物是木块,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D.这个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是因为二力平衡1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悬线的拉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B.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重力可以用弹簧秤测出,在静止的地面上,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D.站在匀速运动的电梯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受到的支持力二力平衡13.重力的方向常用的两种表述是________和_________.14.测重力的仪器是________.15.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__________.16.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________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17.质量是 2.5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如果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96N ,则它的质量________kg .18.铝的密度是33kg/m 102.7⨯,现有一块体积为303cm 的铝块,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N . 19.N/kg 8.9=g ,表示_______________.一个质量m =10kg 的物体,其重力大小为___________.如果把这个物体放到63.1='g N /kg 的月球上,它的重力变为__________.20.在公式mg G =中,g =9.8N /kg .一个质量是50kg 的人,受到的重力为_____N .如果这个人在63.1='g N /kg 的月球上,它的重力变为_______N .第二节、弹力一、选择题1.图1,一个球形物体O 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 、B 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 点的支持力、A 点的弹力B .物体受二个力,重力、B 点的支持力C .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 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D .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 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2.小木块放在桌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接触处只有桌子有弹力产生B .在接触处桌面和小木块都有弹力产生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木块形变后要恢复原状而对桌面施加的力D .木块对桌子的压力是木块的重力3.如图2,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 ]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B.只有B对地面的压力C.B的重力D.A和B的重力4.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5.用5N的力可以使一轻弹簧伸长8mm,现在把两个这样的弹簧串联起来,在两端各用10N的力来拉它们,这时弹簧的总伸长应是[ ]A.4mm B.8mmC.16mm D.32mm6.如图3,不计悬绳的重量,把B、C两个物体悬吊在天花板A点.当物体静止后,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A.天花板对绳的拉力和绳对B物的拉力B.上段绳对B物的拉力和下段绳对B物的拉力C.下段绳对B物的拉力和下段绳对C物的拉力D.下段绳对C物的拉力和C物受到的重力7.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相同、伸长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相同B.劲度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相同C.知道弹簧的劲度,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的弹簧伸长D.劲度和拉力、伸长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8.把一根劲度系数k=1000N/m的弹簧截成等长的两段,每一段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500N/m B.1000N/mC.1500N/m D.2000N/m二、填空题9.用绳提一物体,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是______的;对人的手,拉力的方向是______的。
高中物理必修一各章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A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有力作用在该物体上C.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物体受外力恒定,它的速度也恒定2.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D.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速度为零的瞬间,它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B.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所受的合外力可能是零,也可能不是零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静止4.马拉车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B.只有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和车向后拉马的力大小才相等C.无论加速或匀速前进,马向前拉车与车向后拉马的力大小都是相等的D.车或马是匀速前进还是加速前进,取决于马拉车和车拉马这一对力5.如图1所示,物体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6.物体在合外力F作用下,产生加速度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与F反向A 图1B.只有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才与F同向C.不论在什么运动中,a与F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7.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木块,在运动方向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数值逐渐变小的外力作用时,木块将作()A.匀减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8.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这是因为()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9.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10.站在升降机中的人出现失重现象,则升降机可能()A.作加速上升B.作减速下降C.作加速下降D.作减速上升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1~2章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2章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D.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B.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当t = t3 s时,两物体相距s1 m6.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8. 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10. 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v 1+v 2)/2B.21v v ⋅C.212221v v v v ++D.21212v v v v +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12.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①③B.①④C.②③D.13.自由落体第5个0.5 s 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 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A.5B.9C.10D.2514.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A.1∶1B.1∶2C.1∶3D.1∶41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 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 sB.1.5 sC.2 sD.(2-1)s16.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A.av n 2)1(202- B.a v n 2202 C.a v n 2)1(20- D.a v n 2)1(202- 1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A.5 m/sB.5.5 m/sC.4 m/sD.3.5 m/s1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 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 远1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是s ,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2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21. 甲、乙两物体都以5 m/s 的初速度向东做变速直线运动,经5 s 后,甲的速度变为零,乙的速度变为10 m/s ,则物体甲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物体乙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2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s-t图象,比较前5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甲v ______乙v ______丙v ;比较前 10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甲v ′____乙v ′____丙v ′(填“>”“=’“<”)2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时经过的位移是s ,则它的速度从v 增加到3v 时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2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25.一物体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h 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h 等于______.参考答案1.C2.D3.BD4.B5.C6. B7. D8.D9. D10.D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章末综合测评(第一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做为质点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做为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答案】 D2.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A.水B.桥C.人D.地面【解析】“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在静止.以水为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桥是运动的,而水相对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也是错误的.【答案】 A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位移一定大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大C.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D.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解析】物体的位移与速度及时间都有关,故速度大的物体,位移不一定大,选项A 错误;根据Δv=aΔt可知,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选项C错误;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选项D正确.【答案】 D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 m/s,39 m/s 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2 m/s【解析】根据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得:t=0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x3=59 m则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Δx1=x2-x1=16 m,v=Δx1Δt1=162=8 m/s则质点在t=2 s到t=3 s时间内的位移Δx3=x3-x2=38 m,v2=Δx3Δt2=381=38 m/s.故选B.【答案】 B5.一支队伍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其速度大小为v1,队伍全长为L.一个通讯兵从队尾以速率v 2(v 2>v 1)赶到队前然后立即原速率返回队尾,则这个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2v 22L v 22-v 21,2v 1v 2L v 22-v 21B.2v 22L v 22+v 21,2v 1v 2L v 22+v 21C.2v 1v 2L v 22-v 21,2v 22L v 22-v 21 D .无法确定【解析】 本题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分析较为复杂,可以以行进的队伍为参考系.在通讯兵从队尾向队前前进的过程中,通讯兵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 2-v 1;在从队前返回队尾的过程中,通讯兵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 2+v 1.通讯兵两次相对于队伍的位移均为L ,设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则有:t 1=L v 2-v 1,t 2=L v 1+v 2通讯兵通过的路程为两段路程的和,即有:s ′=v 2t 1+v 2t 2 将上面的关系式代入得:s ′=v 2⎝⎛⎭⎪⎫L v 2-v 1+L v 1+v 2=2v 22L v 22-v 21整个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位移大小等于队伍前进的距离,即有: s =v 1⎝ ⎛⎭⎪⎫Lv 2-v 1+L v 1+v 2=2v 1v 2L v 22-v 21,A 正确. 【答案】 A6.(多选)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t 1秒末速度为v 1,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t1秒内的平均加速度a=v1-v0 t1B.t1之前,物体的瞬时加速度越来越小C.t=0时的瞬时加速度为零D.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解析】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1,则平均加速度a=v1-v0t1,选项A正确;瞬时加速度等于图象上该时刻对应的切线的斜率,故瞬时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B正确、C错误;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ABD7.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在1 s末,速度为9 m/sB.0~2 s内,加速度为6 m/s2C.6~7 s内,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 s内,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解析】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A对;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a=12-62m/s2=3 m/s2,B错;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C对;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D错.【答案】AC8.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3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 ,则( )图3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C.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 m/s【解析】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A 错误;由题意知机器人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2),故位移为:x =22+22 m =2 2 m ,故B 正确;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时会与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有交点,即会经过同一位置,C 错误;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v =x t =2222m/s =1 m/s ,故D 正确.【答案】 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以下表格所示,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计数点序号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1)44.062.081.0100.0110.0168.0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公式a =Δt 算出加速度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tan α算出加速度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选取图线上相距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 =ΔvΔt 算出加速度D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解析】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如果只使用其中两个数据,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最后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考虑到误差,不可能是所有点都整齐的排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使那些不能画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图线上会舍弃误差较大的点,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所以误差小,故A错误,C正确;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当纵坐标=ΔvΔt取不同的标度时,图象的倾角就会不同,所以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 α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加速度,故B错误;选项D中的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加速度是一个什么函数,如果是一个变化值这种方法完全是错误的,除非你能确定加速度是什么函数,故D错误.【答案】 C10.(12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4甲、乙所示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甲乙图4(1)甲图是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2)乙图是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5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不清,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图5【解析】(1)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4~6 V低压交流电源.(2)乙图是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 很小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其某点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 sv D =CE2T =(52.43-23.71)×10-22×0.1m/s ≈1.44 m/sv B =AC2T =(23.71-3.07)×10-22×0.1m/s ≈1.03 m/s由a =ΔvΔt 得a =v D -v B 2T =2.05 m/s 2.【答案】 (1)电磁 4~6 V 低压交流电源 (2)电火花 220 V 交流电源 (3)1.44 2.05 11.(17分)如图6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的最高处,之后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图6(1)前1.5 s 内平均速度;(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x =H -h ′=5 m -1.25 m =3.75 m 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x t 1=3.751.5 m/s =2.5 m/s.(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s =5 m +5 m +15 m =25 m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s t =253 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12.(17分)一列长100 m 的列车以v 1=30 m/s 的正常速度行驶,当通过1 000 m 长的大桥时,必须以v 2=20 m/s 的速度行驶.在列车上桥前需提前减速,当列车头刚上桥时速度恰好为20 m/s ,列车全部离开大桥时又需通过加速恢复原来的速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0.25 m/s 2;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则该列车从减速开始算起,到过桥后速度达到30 m/s ,共用了多长时间?【解析】 设过桥前减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 1 t 1=v 2-v 1a 1=20-30-0.25 s =40 s ,设过桥所用的时间为t 2 t 2=x v 2=1 000+10020 s =55 s ,设过桥后加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 3 t 3=v 1-v 2a 2=30-201 s =10 s ,共用时间t =t 1+t 2+t 3=105 s. 【答案】 105 s章末综合测评(第二章)(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象的是(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 -t 图象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 图象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 对,A 、C 错;B 图中的图象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答案】 D2.长为5 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5 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g取10 m/s2)()A. 3 s B.(3-1)sC.(3+1)s D.(2+1)s【解析】画出直杆穿过隧道的图示,Δt=2(h+L1+L2)g-2hg=⎝⎛⎭⎪⎫2×1510-2×510s=(3-1)s,故选项B正确.【答案】 B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B.1.5 m/s2C.3 m/s2 D.4 m/s2【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 s末的速度;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5 s末的速度;则有:a=ΔvΔt =62m/s=3 m/s2;故选C.【答案】 C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 km/h,司机突然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 s汽车滑行的距离为()A.25 m B.16 mC.50 m D.144 m【解析】初速度v0=36 km/h=10 m/s.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0,则由v t=v0+at=0得:t 0=0-v 0a =0-10-2s =5 s故汽车刹车后经5 s 停止运动,刹车后8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 s 内的位移,为s =12(v 0+v t )t 0=12(10+0)×5 m =25 m.故选A 【答案】 A5.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A .A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在t =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C .在t =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D .在t =6t 0时刻,A 、B 相遇【解析】 由v -t 图象,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10∶1,减速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所以选项A 错误;由A 、B 运动关系可知,当A 、B 速度相同时距离最远,所以选项B 、C 错误;由题意可知A 、B 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 0时刻,A 、B 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A 、B 相遇,所以选项D 正确.【答案】 D6.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C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加速度D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解析】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 BD7.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1+x 22T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x 1T 2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x 2-x 1T 2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2-x 12T【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v A =x 1+x 22T ,故A 正确;根据x 2-x 1=at 2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x 2-x 1T 2,故B 错误,C 正确;在该加速运动过程中有:v B =v A +aT =x 1+x 22T +x 2-x 1T =3x 2-x 12T ,故D 正确.【答案】 ACD8.某高速列车沿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则该列车( )图2A .0~30 s 时间内的位移等于9×102 mB .30 s 时刻的速度大于30 m/sC .0~60 s 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D .90~120 s 时间内做匀速运动【解析】根据图象的“面积”看出0~30 s时间内的位移小于12×60×30 m=9×102 m,故A错误;由图看出,30 s时的速度大于30 m/s,故B正确;0~60 s时间内,由于图线切线的斜率是变化的,说明列车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则列车做的是变加速运动,故C错误;90 s~120 s时间内列车的速度不变,说明做匀速运动.故D正确.【答案】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12分)如图3为接在50 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图3(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cm.(3)打第2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设1、2间的位移为x1,2、3间的位移为x2,3、4间的位移为x3,4、5间的位移为x4;因为周期为T=0.02 s,且每打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所以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 m-x n=(m-n)at2得:x4-x1=3at2代入数据得:(5.84-3.62)×10-2=3a×0.12解得:a=0.74 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即为x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 2-x 1=at 2得x 2=x 1+at 2,带入数据得:x 2=3.62×10-2+0.74×0.12=0.0436(m)即为:4.36 cm.(3)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知: v 2=x 1+x 22t =0.399 m/s.(4)当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51 Hz 时,电流的周期变小,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变小,即实际的时间间隔小于0.1 s ,但是该同学不知道仍以0.1 s 计算,根据x 4-x 1=3at 2,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答案】 (1)0.74 (2)4.36 (3)0.399 (4)偏小10.(12分)飞机受阅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v 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 1,运动时间为t 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s .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解析】 如图,A 为飞机着陆点,AB 、BC 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 点停下.A 到B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 s 1=v 0t 1-12a 1t 21 v B =v 0-a 1t 1B 到C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 s 2=v B t 2-12a 2t 220=v B -a 2t 2A 到C 过程,有:s =s 1+s 2 联立解得: a 2=(v 0-a 1t 1)22s +a 1t 21-2v 0t 1t 2=2s +a 1t 21-2v 0t 1v 0-a 1t 1.【答案】 (v 0-a 1t 1)22s +a 1t 21-2v 0t 12s +a 1t 21-2v 0t 1v 0-a 1t 1.11.(14分)甲车以加速度3 m/s 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 s 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6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解析】 (1)两车距离最大时速度相等,设此时乙车已运动t 秒,则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v 1=3×(t +2) m/s , v 2=6×t m/s =6t m/s ,由v 1=v 2得:t =2 s ,由x =12at 2知,两车距离的最大值 Δx =12a 甲(t +2)2-12a 乙t 2 =12×3×42 m -12×6×22 m =12 m.(2)设乙车出发后经t ′秒追上甲车,则 x 1=12a 甲(t ′+2)2=12×3×(t ′+2)2 m , x 2=12a 乙t ′2=12×6×t ′2m 由x 1=x 2代入数据, 求得t ′=(2+22)s.将所求得时间代入位移公式可得x 1=x 2≈70 m. 【答案】 (1)12 m (2)(2+22) s 70 m12.(14分)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 ,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解析】 根据题意,在第1 s 和第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在第1 s 和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由运动学规律得s 1=12at 20 s 1+s 2=12a (2t 0)2 t 0=1 s联立解得a =5 m/s 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 ,全程的距离为s ,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 =t 1+t 2 v =at 1 s =12at 21+v t 2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 ′, 则s ′=12at 21 求得s ′=10 m.【答案】 5 m/s 2 10 m章末综合测评(第三章)(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大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A错误;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而弹簧秤是测力的工具,故B错误;重力G=mg,因此重力大小不仅仅与质量有关,还与重力加速度有关,故C错误;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所以D正确.【答案】 D2.一均质木棒,一端靠在光滑圆球上,另一端搁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棒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时木棒受到的力有()图1A.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B.重力、地面的摩擦力C.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地面的摩擦力D.重力、地面的摩擦力和球的弹力【解析】以木棒为研究对象,木棒共受四个力作用:重力,地面和球对木棒的支持力,木棒相对于地面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故选C.【答案】 C3.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2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被推动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B.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C.A、B板的夹角应该尽可能小,才能推动衣橱D.这不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解析】如图,小明的重力可以分解成沿A、B两个方向的力,由于底角较小,所以A、B方向的力会很大.A对衣橱的力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力,而水平方向的力有可能大于小明重力,故选B.【答案】 B4.如图3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图3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大反向,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F拉=43,α=53°,故D项正确.【答案】 D5.如图4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图4A.F1不变,F2变大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大D.F1变小,F2变小【解析】由于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木板所受合力为零,故选项C、D错误;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F2cos θ=G,当轻绳被剪短后,θ增大,cos θ减小,则F2增大,故选项A正确、B错误.【答案】 A6.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外壳通过绳子分别与四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连,挂钩一端施加沿轴线方向的恒力F,以下四种情况中关于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图5A.如果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可能小于FB.如果图乙中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C.如果图丙中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D.如果已知图丁中水平地面光滑,则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无法判定弹簧秤的读数与F 的大小关系【解析】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根据平衡原理,那么弹簧秤的读数等于F,故A错误;不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还是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故BC正确;已知图丁中水平地面光滑,虽物体的质量未知,但弹簧秤的读数与F的大小仍相等,故D错误.【答案】BC7.如图6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图6A.3 B.4C.5 D.6【解析】B至少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四个力.斜面对物体B可能有静摩擦力,也有可能没有静摩擦力;故木块B受力的个数可能是4个,也可能是5个.故选BC.【答案】BC8.如图7所示为缓慢关门时(图中箭头方向)门锁的示意图,锁舌尖角为37°,此时弹簧弹力为24 N,锁舌表面较光滑,摩擦不计(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关门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逐渐增大B.关门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保持不变C.此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为40 ND.此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为30 N【解析】关门时,锁舌受到锁壳的作用力,弹簧被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则弹力增大,A正确、B错误;对锁舌,受到弹簧弹力,锁壳的作用力,受力平衡,则有:F弹=F sin 37°;因此F=240.6N=40 N,故C正确、D错误.【答案】A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10分)图8甲是一个用来测方木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简单装置.方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方木块被一根绳子系在右面一端固定的水平弹簧测力计上.长木板下面有轮子可以滚动,用一个平稳的水平力向左推动木板,木板向左缓慢移动,待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f.在方木块上放砝码可以改变它对长木板的压力F的大小.将测得的各组F f和F的数据用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F f-F 图线,求出方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图8【解析】作出F f-F图线如图所示:由F f=μF可知,图象的斜率k=μ;由图象可知,μ=1050=0.2.【答案】0.2(0.18~0.22均对)10.(12分)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图9①如图9(a),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时电子秤的示数F;②如图9(b),将三根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和电子秤的示数F1;③如图9(c),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②中L2的方向拉开细线L2,使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②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④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解析】①要测量装满水的水壶的重力,则记下水壶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F;②要画出平行四边形,则需要记录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的同时也要记录三根细线的方向以及电子秤的示数F1;③已经记录了一个分力的大小,还要记录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结点O点位置不能变化,力的方向也都不能变化,所以应使结点O的位置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②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F和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答案】①静止②三根细线的方向③结点O的位置④F和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11.(15分)如图10所示,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质量为m,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时,木块静止在长木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