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失和重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失和重塑
新闻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意识、人文情怀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充分体现出当前我国新闻界深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项学习教育”、深入科学发展观学习的重要意义。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失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失和重塑问题。
标签: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重塑
0引言
职业精神,是每个从事社会工作的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包括一个人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以及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等,是职业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这些隐形的、精神的因素决定着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而只有秉持各自的职业精神,方能发挥职业的社会功能,维系职业的价值。而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大力提倡和锻炼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则是我国新闻从业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1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1.1敬业精神不足新闻工作具有强烈的挑战性、新闻性、时效性,需要集中精力,投入大量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新闻事件每天都是变化的,我们必须面对许多新的情况,去开展我们的工作。而没有勤奋敬业的精神作为支撑是无法融身于新闻事业的。然而,受社会浮躁化、文化快餐化风气的浸染,今天的新闻队伍当中,缺乏敬业精神者大有人在,不少人工作得过且过,仅满足于交差,视工作为糊口的“饭碗”,采访粗疏、调查片面、作风飘浮,比如说有些采编人员从一些非主流网站和媒体上摘播一些危言耸听、似是而非的消息;有些采编人员报道会议和领导活动流于公式化、程式化;有些新闻或信息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核实,就草率播报;有些题材选择和稿件写作草草了事,不肯多下功夫认真策划、挖掘,报道深度肤浅、没有力度、没有特色;更有甚者为了金钱和荣誉,弄虚作假,炮制“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人情新闻”等等。从2002年开始,《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发布“全国十大假新闻”并进行分析,这里既有职业道德的原因,也有工作规范的问题,更从侧面反映了激烈的媒体竞争下人心的浮躁,说明了我们新闻行业队伍当中,确确实实有的已经违背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底线,敬业精神尚没有在从业人员的心底扎根。
1.2专业精神不足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恪守职业操守,彰显社会良知是一种专业精神,与时俱进地寻求传播理念的突破和传播方式的更新,也是一种专业精神。新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负担着监督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同样不可或缺。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明确提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
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然而,当我们有些新闻工作者遭遇时效性、新奇性、趣味性等能吸引受众眼球的诸多新闻价值要素时,事件是否属实,是否值得宣传,是否有可深度挖掘的理由,是否起到正面的宣传效果,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而利用新闻创造价值,对于他们才是最重要的。目前我们新闻界出现的诸多失实报道、失误报道,就反映出我们新闻工作者专业理念的淡漠和专业精神的不足。
1.3自身学识修养不足随着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受众对于媒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新闻工作者自身的常识修养和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很难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但是,在我们的新闻队伍当中,仍然有一部分人缺乏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致使不少报道和节目浅尝辄止、错漏时出,多层面的反映出自身学识修养的不足。记得在一篇法制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这样的字句:“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反映了采编人员缺乏法律常识,不知道“缓期执行”和“缓刑”是不同的,事实上,前者只能和“死刑”搭配。再譬如:一些新闻报道和节目中错别字久禁不绝,陕西“勉县“成了”岷县“,“忧患意识”成了“优患意识”等等,或许有些人认为,错别字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在所难免。但有没有想过,打字出错,难道审稿、审片也一味出错,用粗心大意就能解释得过去吗?这实在是自身学识修养不足所致。
2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的原因探析
2.1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媒体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市场,为了抢占市场,个别媒体没有摆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媒体当作经营牟利的工具,利用新闻报道搞创收、与采访对象做利益交换,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或变相新闻形式换取广告和赞助,也滋生了“有偿新闻”、“广告新闻”、“人情新闻”的产生。
2.2一些新闻工作者自身要求不到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直接关系到所在媒体的质量,然而,一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放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没有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观点,修养不高、素质不高、作风飘浮,追逐名利,素质水平良莠不齐,把职权当成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而不看作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导致职业道德底线屡屡失守,社会责任让位于经济利益,职业操守屈从于功利追求,造成思想和职业行为上的偏差。
2.3媒体行业管理上的缺陷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是没有编制的聘用工,他们没有职称、没有保险、有的甚至没有正式的记者证,但却在采编一线从事着重要的工作,作为记者每月每周的发稿量又是有任务的,而收入与发稿量又直接挂钩,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只注重了发稿量,却忽略了新闻的质量。
3重塑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几点思考
3.1要注重培养政治素质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体现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三个方面,而必备这三方面的意识则是一個新时期下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所需具备的基本政治要求。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加强“三项学习教育”,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服从大局,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才能履行好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使命。3.2要注重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一项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和理念,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发展的追求,更是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尊重。正如士兵要舍身取义冲锋陷阵,因为你是士兵,职业需要你随时准备放弃生命。同样,因为你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需要你具备敢担责任的意识。
3.3要注意培养对待新闻事业的热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明确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专业性质、宗旨、目的,学一些新闻历史理论,明确新闻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新闻又是什么,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才能对这一事业产生热爱之情,新闻工作需要理性、客观、但更需要热情。立足本职工作,以自己专业扎实的学识和热情工作的精神,时刻践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3.4要注重培养敬业精神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敬业,是一个记者成长、成名的必备条件之一。新闻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严肃的社会事业,敬业精神对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维护新闻事业的崇高声誉,维护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3.5要注重提升文化知识素养知识决定思想的高度,没有较好的文化知识素养,也就做不好新闻工作,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更是无从谈起。美国著名记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新闻记者》一书中说:“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像哲学家培根一样,把一切知识都当作自己的领域,要培养对历史、政治、宗教、文学、音乐、艺术、戏剧、电影等兴趣。”这说明新闻行业是门“杂行”,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知识是“弹药库”、是“信心源”,它不仅能够满足新闻报道与节目形式上的需要,还决定着新闻工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总之,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广博、完善、严谨的知识结构,做到既学有专长,又广泛涉猎,只有成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提高新闻质量,做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精品。
4结束语
媒体的责任重于泰山,它担负着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与各种信息服务,表达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崇高社会责任。作为精神文明播种者的新闻从业人员,其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自身做起,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维护良好的职业形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引导受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弘扬社会正气,才能真正做好新闻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