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案

合集下载

己亥杂诗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己亥杂诗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己亥杂诗》【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及作品龚自珍,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

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这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

二.大意离愁无边,白日惨淡,对春吟诗,挥鞭东指,眼前便是天涯路漫漫.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们化为春泥后,更把花儿养护爱怜.三.诗文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此句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渲染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

吟鞭东指即天涯:“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落红”的形象,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借落花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四.合作探究1.诗中写了几种心境?A.离别忧伤;B.回归的愉快;C.积极的人生态度2.按要求用原文诗句填空:①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②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4.《己亥杂诗》中直接叙事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024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

2024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

2024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理解诗中主要意象与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集体讨论、个人感悟的方式,体会诗的情感与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兴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诗歌的背诵与默写。

诗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赏析。

三、教学难点诗中意象的深层含义体会。

情感表达的细腻之处及其背景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己亥杂诗》的诗词全文打印稿,每位学生一份。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及诗人简介。

教学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歌原文、意象解读、背景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龚自珍的生平,以及《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

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

2. 初步感知教师领读全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学生跟读,并尝试感受诗中的情感。

3. 分段学习将全诗分为几个部分,逐一讲解。

重点解释难点词汇,分析意象和表达方式。

例如:“浩荡离愁白日斜”一句中,“浩荡”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宽广,“白日斜”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是诗人自我形象的象征,“东指”和“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豪情壮志。

4. 深入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交流。

5.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鸣之处。

通过分享个人感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6. 背诵与默写学生尝试背诵全诗,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默写练习。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其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7.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诗歌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搜集其他龚自珍的诗作或同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阅读,感受其风格特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己亥杂诗》。

(2)运用借助文中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理解诗意,领悟情感,诵读赏析,学法迁移,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交流,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入情入境地朗读,熟读成诵。

(二)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古诗1、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热播过一个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哪些同学看过?这个节目中有个道题叫做看图猜诗。

我们也来挑战一下好不好?出示,学生猜诗。

2、诗中不仅蕴藏着优美的画面,还饱含着动人的情感,诗的魅力是无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诗。

齐读课题。

3、介绍这首诗的创作来历。

一天,诗人龚自珍路过镇江,见郊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原来是人们在虔诚地祭拜玉帝、风神、雷神等天神。

一位道士认出了龚自珍这位大文豪,忙恳请他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作。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1、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这首诗读两遍,先读准确,再读流利。

2、我们来读一读诗中的生字和生词。

(“己亥”、“恃”、“万马齐喑”)3、谁来读一读诗?4、诗读准了,我们还要读出节奏。

这是首七言诗,四个字后面稍作停顿,是最基本的节奏。

用斜线在书上画出节奏再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三、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读得朗朗上口了,我们还得理解诗意。

要读懂古诗,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1、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说说诗意。

2、你读懂了哪句诗?3、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当我们借助注释也无法理解诗意时,还可运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结合时代背景。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
⒌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书山寻宝
读背《己亥杂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示儿》------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忧国忧民以及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己亥杂诗》---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⒋汇报交流。
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思维碰撞
诵读赏析,领悟情感(出示课件22)
⒈指导诵读。
⒉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⒊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示课件23)
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⑵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出示课件24)
⒋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出示课件25)
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出示课件18)
⒊作者简介课件20)
⒈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21)⒉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后,大家共同研究。
⒊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己亥杂诗》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深入诗的意境,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技巧。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法设计】诵读法,品味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课题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龚自珍写的诗《己亥杂诗》。

(板书:己亥杂诗)二、进背景⒈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⒉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三、说作者四、读诗文1、指名读,齐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2、师配乐范读。

3、学生再配乐读整首诗4、全班齐读。

五、看注释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喑(yīn):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语出苏轼《三马图赞序》:“振鬣(马鬃)长鸣,万马皆喑。

”究:终究、毕竟。

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降:降生。

六、译诗文,解诗意1、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2、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

3、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4、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人们都不敢说话,沉闷得令人可悲。

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吧。

五年级上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精品

五年级上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精品

五年级上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精品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诗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知识目标:(1)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的诗句;(2)掌握唐代杜甫的创作背景及《己亥杂诗》的文化内涵。

(3)理解诗歌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创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己亥杂诗》的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2.掌握杜甫的创作背景及《己亥杂诗》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诗歌的阅读理解。

2.领悟诗歌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过程【教学步骤】Step 1 课前预习1.让学生事先了解唐代杜甫的创作脉络,同时了解《己亥杂诗》的文化内涵和诗歌类型。

2.让学生提前阅读《己亥杂诗》的全文,对其中的诗句进行初步理解和品味,在课堂上一起交流分享。

Step 2 导入新课1.采用PPT形式向学生介绍唐代杜甫及其代表作品,并引导学生对杜甫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2.提问:你们了解过杜甫吗?你们喜欢他的哪一首诗?请谈一谈你们的观感。

Step 3 学习课文1.朗读《己亥杂诗》,让学生一起体会其中的节奏和韵律,同时对每个词语的意义进行了解。

2.分组进行诗句讲解,让学生对每个诗句的含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进行诗歌的背诵和吟诵,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Step 4 课堂练习1.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己亥杂诗》所传递的人生哲理进行深入探讨。

2.针对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进行不同难度的阅读题目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拓展练习:让学生动手创作一个小诗,讲述自己的心情或对生活的感悟。

Step 5 课堂总结1.复习诗歌内容和背诵。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并互相鼓励和评价。

3.总结学习的内容,点评和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探索语文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1.诗歌的教学需要教师用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滋养和精神的体验。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深度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深度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深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己亥杂诗》,帮助学生提高课文阅读能力,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了解文化背景,拓展思维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己亥杂诗》的内容、结构和韵律,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掌握一定的古诗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把《己亥杂诗》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意思。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课前图片观察、朗读出诗句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文本,便于理解。

2. 解读法:通过解读、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己亥杂诗》。

3. 互动法: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发挥自身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初步了解1. 通过课前图片观察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己亥杂诗》。

2.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诗句,体会其中的意境,理解形式特征。

2. 解读课文1. 通过朗诵、调查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句理解、体会课文蕴含的意境和思想,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 发扬学生课文朗读的自主性,让不同学生为大家解读自己精选的诗句。

3. 反思阅读1. 让学生回顾阅读过程,分享感悟体会,归纳《己亥杂诗》的特点,以及诗歌的奥秘所在。

2. 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小诗篇章。

4. 历史背景1. 通过讲解和材料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己亥杂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把《己亥杂诗》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认识到古人的心境和人文情怀,进一步领略文化艺术之美。

五、教学效果1. 帮助学生掌握了阅读古诗、欣赏文学之美等能力。

2.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3.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亥、恃、擞”等生字,会写“亥、恃、哀、拘”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亥、恃、擞”等生字,会写“亥、恃、哀、拘”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情境课文(视频)。

2、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搜集相关资料;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新课导入:诗可以表情,可以明志,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愿望。

这节课我们就走近清代诗人龚自珍,看看他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仔细看老师写课题。

注意“亥”字两撇的长度,第一个撇稍微长一些,第二个撇稍微短一些。

(板书:已亥杂诗[清] 龚自珍)2、齐读课题,解释诗题。

①读了课题,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课后第2题)学生根据课前查阅、搜集到的资料汇报:己:天于第六位。

亥:地支第十二位。

“己亥”是一个年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记年,己亥年指的是清朝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 315 首诗,像日记一样。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 315 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教材选的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②《己亥杂诗》的题目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你们知道中国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作者如此的感慨?(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教师小结:己亥年(即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PPT出示)③简介龚自珍。

课件出示: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了解作者1.朗读《己亥杂诗》。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二、古诗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小结: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小结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己亥杂诗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以“落红”自现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寄予爱国情怀〖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领悟力。

但这三首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学生平时缺少此积累,因此让学生理解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难度。

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诗歌的背景,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认识。

再组织点拔学生在反复的诵读、默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

教学时,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可引导学生关注三首古诗的题目,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再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知道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

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通过借助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怀。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难点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古诗,搜集相关资料。

3课时第一课时0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出自古诗《示儿》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3.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2.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02教学流程一、理解诗题,走进诗人1.(课件出示陆游临终绝笔图)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因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

弥留之际,他颤抖着手给儿子写了一首诗作为遗嘱。

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这首诗,这份遗嘱,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它就是——《示儿》。

(板书课题:示儿) 2.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示儿”的意思了吗?(示儿:给儿子看。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本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设计理念: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

教学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4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①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

然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 315首日记体组诗。

)②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③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坏人,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PPT出示)5简介龚自珍学生把自己课前查阅并收集到的龚自珍资料在班上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已亥杂诗》课文,理解文中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能理解文中描绘的山水画面,培养想象力。

3.能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4.能够将个人的感悟与课文联系,进行适当的创作。

二、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已亥杂诗》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面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诵读课文。

2.能够用文字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
1.教师:课文教案,课件,录音设备。

2.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步感受: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已亥杂诗》。

2.课文学习:课文分段朗读,教师进行解释,学生跟读。

3.讨论:就课文中描绘的山水画面,进行讨论。

4.朗读:学生个人或小组朗读课文。

5.总结:教师总结《已亥杂诗》的主题与情感。

第二课时
1.诵读:学生自由诵读《已亥杂诗》。

2.创作:学生根据诵读的感受,写一篇类似的诗歌。

3.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

4.延伸:了解《已亥杂诗》的作者,以及其写作背景。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已亥杂诗》这篇文章,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已亥杂诗》。

2.完成课后习题。

3.创作一首山水诗。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教案

精选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己亥杂诗》的文化背景,理解诗意。

2. 熟练运用诗歌鉴赏技能,深入理解文学艺术。

3. 通过班级合作,增强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己亥杂诗》的文化背景,理解诗意。

2. 熟练运用诗歌鉴赏技能,深入理解文学艺术。

三、教学难点1. 对于有些学生来讲,他们暂时可能还不会完全领会《己亥杂诗》的诗意。

2. 对部分学生来说,运用诗歌鉴赏技能还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内容1. 了解《己亥杂诗》的文化背景。

课前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己查找并分享《己亥杂诗》中与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例如,“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庐山谣》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

2. 先行导入让学生先自行试着朗读《己亥杂诗》,请授课老师将所选诗歌信息和题目依次呈现:(1)题目:《木兰花·拆来难》内容:诗中描述了木兰拆开了花,但是由于拆不脱一枝,只好将它带回家中。

(2)题目:《鹧鸪天·寄孟浩然》内容:诗中寄托了乡思,聚散之间,能否相见还是未定。

(3)题目:《身世·梦里寻奇》内容:诗人身世的神秘,让他在梦里去寻找自己的来源。

(4)题目:《无题·夜泊牛渚怀古》内容:诗中描绘了作者夜晚停靠牛渚,怀念古代的壮丽景象。

通过先行导入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3. ECA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班级中分组交流,自主学习去理解和分析不同的《己亥杂诗》。

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团队精神活动,并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4. 体验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唱、跳、读、写、画等多种方式来感受《己亥杂诗》所展现的文化底蕴和韵味。

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己亥杂诗》的全面理解。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询问学生他们是否阅读了这本书并发表他们的看法。

最新-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

最新-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组诗运用多种手法,艺术风格多样,既有雄奇又有哀艳。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品读感悟的方式,理解诗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史上的三朵奇葩,同时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再一次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三、解释题目《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

这首诗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好习惯,好人生。

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四、朗读诗歌的要求A、声音洪亮B、字音准确C、停顿正确D、读出情感五、初步朗读课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大家一同探讨。

1、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的主要意思。

2、汇报交流A、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白日:B、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即:C、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D、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3《古诗三首-己亥杂诗》公开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3《古诗三首-己亥杂诗》公开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3《古诗三首-己亥杂诗》公开课教案1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己亥杂诗》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介绍了三首古诗《己亥杂诗》其一百一十首、《己亥杂诗》其一百一十六首、《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首。

这三首诗都是杨洪基先生所著,以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为主题,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诗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己亥杂诗》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诗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难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欣赏古诗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诗中的一些难点词语的理解和诗句的深层含义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环境。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的原文、注释、译文以及相关的图片、音乐等。

2.教材:准备课文《古诗三首-己亥杂诗》的文本。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杨洪基先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教学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教学媒介】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先行同学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吗?(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更是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前一年的事。

1839年,这一年,原本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下,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组诗中,统称《己亥杂诗》。

二、传统文化润人心(过渡)为什么这一年写成的诗叫“己亥”杂诗呢?这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

天干地支纪年法,这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天干地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怎么换算)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算一算2019年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称呼。

(己亥年。

距离1839年180年,正好60年一个轮回)。

三、知人论世明背景1、介绍《己亥杂诗》其五的写作背景。

五年级上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精品-(精选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精品-(精选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精品-(精选3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精品共三篇1(1423)字教学目标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⒈言为心声。

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板书:己亥杂诗2.题解:(出示课件18)“己亥” 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婪,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

这是第220首。

⒊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9)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出示课件20)⒈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21)⒉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后,大家共同研究。

⒊指名读,齐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⒋汇报交流。

()交流对字义的理解: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出示课件22)⒈指导诵读。

⒉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⒊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示课件23)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⑵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教案《己亥杂诗》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了解作者1.朗读《己亥杂诗》。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__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二、古诗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小结: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小结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己亥杂诗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以“落红”自现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寄予爱国情怀《己亥杂诗》教案2《登飞来峰》一、导入北宋的王安石,是有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

二、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

他十分注重修辞。

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三、介绍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皇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做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四、朗读诗歌1.听范读。

仿读。

2.学生自由读。

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

五、理顺诗意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

参考: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六、诗句研读1.“飞来山上千寻塔”与出了什么内容明确: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2.“闻说鸡鸣见日升”如何理解?明确:紧承首句而来,听说在鸡鸣之时,站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

这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3.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明确:这两句诗用了典故。

补充:西汉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

七、诗词主旨归纳诗人借登高以寄慨,抒发了他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

板书设计:登飞来峰景物——充满生机情怀——踌躇满志《己亥杂诗》一、导入《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315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二、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出身于世代官僚文士家庭,38岁中进士。

政治上主张改革内政,抵御外侮,与同时的魏源齐名,称“龚魏”,为近代思想界的先驱者,启蒙思想家。

有《龚定庵全集》。

三、朗读诗歌1.听范读。

仿读。

2.学生自由读。

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

四、理顺诗意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

参考: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五、研读诗句1.本诗从结构上看,分前后两部分,从表达方式上看,分别属于哪种?明确:写景,抒情。

2.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①诗人以天涯、日暮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

②“浩荡”,广大无边。

“白日斜”,夕阳西斜。

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十分苦闷。

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

这个“愁”是对国事的忧虑,表现了他的爱国之心。

“吟鞭东指即天涯”,这句写的是作者的心态,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内心的情感。

②“落红”,落花。

“红”,比喻理想与信念。

“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

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

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六、主旨归纳抒发了作者离京时的感受,虽然充满愁绪和惆怅,却更坦露了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尽力的高尚情怀.七、作业1.熟读并背诵两首诗歌。

2.完成练习题。

《己亥杂诗》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年,是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呈现目标三、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19年(1839),战争的前一年。

__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四、作者简介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__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五、朗读全诗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

七、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八、小结全文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练习册。

《己亥杂诗》教案41、朗读《己亥杂诗》。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__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小结: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5、朗读并背诵诗歌。

四、小结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己亥杂诗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以“落红”自现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寄予爱国情怀《己亥杂诗》知识点【首句次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译文: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