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1.读题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写诗时间是己亥年1839年。
从“杂”字可以看出这是一组诗。
)读注释1。
补充资料:这是一组自叙诗,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全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2.简介作者。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强调“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补充资料: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二、初读古诗,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诊断学情。
1.轻声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抽读。
(强调“恃”“喑”的读音,并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2.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不明白的地方打上“?”。
三、结合资料,深入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1)补充资料:万马齐喑——中央集权——人才选拔——科举制度——八股文——文字狱(2)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万马”指的什么人?(有识之士,包括作者自己)万马齐喑的场面给人什么感受(死气沉沉、压抑、死寂、悲哀、令人窒息……)(3)面对“万马齐喑”的社会现实,作者希望呈现出怎样的面貌?用文中的词。
(九州“生气”。
)2.理解“风雷”。
(1)理解自然界的“风雷”。
自然界中,风雷一般出现在春天和夏天。
春天里,春风、春雷之前之后有什么变化?夏天里,风雷前后又有什么变化?无论哪个季节的风雷都有什么作用?(摧毁原来的糟糕局面,创造崭新的美好气象)(2)理解诗歌中的“风雷”。
要让“万马齐喑”变得“九州生气”需要什么样的风雷?(摧毁弊政、实施良政,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大刀阔斧、尖锐猛烈的改革)3.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己亥杂诗》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诵读篇目。
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我们教学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诗不同,诗人采用“创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现情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内容从“清末的社会现状”到“复杂情感”再到“急切愿望”,对学生而言理解比较难。
【学习者分析】学习本诗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爱我中华为主题下的《开国大典》、《望大陆》、《三海关》、《太阳与士兵》这五篇文章,并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到了每篇文章的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所以学生在大体把握本首诗的情感上会比较容易。
但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的政治诗,再加上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学生平时缺少此积累。
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本诗歌的背景,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社会环境的认识。
再组织点拨学生在反复的诵读、默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讨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设计理念】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
【教学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意;背诵、默写《己亥杂诗》。
2、积累其他爱国诗。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诗歌领悟古诗的意境。
2、能从古诗内容想开去,想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并背诵古诗《己亥杂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己亥杂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感悟龚自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法与学法教法:点拨、指导法。
学法: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介绍写作背景,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2、适时介绍写作背景。
3、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停顿要领,让学生在书上做上记号。
己亥杂诗12314;清12315;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
3、现在大家小组间以合作的方式来朗读这首古诗,互相间注意纠错,同时注意停顿,要读出感情来。
(学生朗读时教师组间巡视指导)三、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师:我们读得差不多了,很好!我们要掌握一首优美的古诗,只读出来还不够,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首诗效果就会很好。
下面我们看到书,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几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等会再叫一些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师用课件出示) 九州:泛指全中国。
恃:依靠。
喑:哑。
究:到底。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大家讨论了一下,就叫一些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吧!(指名一些小组回答,集体订正,教师并适时用课件展示)四、学习古诗,领会诗句含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1.朗读《己亥杂诗》。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小结: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5.朗读并背诵诗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⒈言为心声。
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板书:己亥杂诗2.题解:(出示课件18)“己亥”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己亥杂诗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岳飞小时候,北方金兵常攻打中原。
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师∶谁来说说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受 ?师∶你真有勇气,第一个举手,请你。
师∶嗯,你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感受到了岳飞的赤胆忠诚。
师∶你的名句积累真丰富!师∶自古就有许多跟岳飞一样渴望报国的人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二、初读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谁来展示预习成果呢 ?师∶你迫不及待地举手,请你。
你说课题中的"己亥"指的是己亥年,也就是1839年。
师∶课题解释的到位,还有吗 ?师∶嗯,你还补充龚自珍是清朝著名的思想文学家,作诗独具风格,著有《恭定庵全集》师∶预习的十分到位,要继续保持哟,请坐。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名家范读,你们边听边标记不认识的字词,并注意朗读节奏。
师∶好,音频播放读完了,现在谁接受挑战来读读这首诗 ?师∶这位同学积极踊跃,请你。
师∶大家说,他读得怎么样?师∶嗯,声音铿锵有力。
师∶哦,老师听到有同学小声纠正一个字的读音。
师∶对,就是这个恃shi,其他同学读的时候也要注意。
你再试着读一次。
师∶嗯,这次就很准确了。
师∶老师给大家5分钟,自由读读这首诗,字正腔圆,争取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让我们一起齐读这首诗。
师∶嗯,字音正确,语句通顺。
要是节奏把握再准确些,就更完美了。
三、析读师∶好诗不厌百回读,老师再给大家十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哪一句诗最打动你 ?稍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师∶大家渐渐端正了坐姿,看来都胸有成竹!师∶翱翔组已全员举手了,你们先来。
师∶你们找的是这一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你们说从这句中读出了诗人期待社会能有变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己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以读促悟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导入新课1.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那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美誉,在讲课之前,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什么时期的作品?唐宋时期,出现了唐宋八大家,留下了很多佳作,那么,唐宋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历史,唐宋的诗歌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古诗,那就是清代龚自珍的佳作《己亥杂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4.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
那么今天是2019年,恰巧也是己亥年,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回家查一查自己出生是在哪一年或者父母出生在哪一年。
5.全班齐读两遍课题。
(二)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年),字璱人(玉鲜艳光洁的样子),号定盦(同“庵”),浙江仁和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诗人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诗。
2.通过疏通句意,把握诗歌结构。
3.通过赏析动作描写与诗人自喻,体会诗人由离愁转向释然的心理过程。
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体音韵之美《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本诗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首。
吟诵《己亥杂诗》(其五),注意诗歌的节奏。
注意“斜”字的读法,诵读品味本诗首句入韵,一、二、四句押韵的音韵美。
二、品字词,赏手法,体情感1浩荡离愁白日斜解词:【浩荡】:广阔壮大广大旷远体现诗人之豪放洒脱。
【离愁】离开何处?何人?补充背景: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
体情:离愁:辞官,离开京城之愁。
也意味着离开职位之愁,无法再在京城为国效力,于职位救国济世之愁!小结:这种愁不同于凄凄惨惨的愁,它是刚性的——豪气、傲气。
【白日斜】:太阳西斜。
质疑:为什么不用红日要用白日?红日,是暖色调,而白日这种素色,正应了诗人此时的离愁,表现了诗人心情惨淡。
小结:第一句起句借景抒情。
2吟鞭东指即天涯解词:【吟鞭】诗人的马鞭。
【吟】借吟咏代指诗人。
【东指】指向自己东边的家乡。
【即】就是。
【天涯】指自己家乡,也指天边遥远之处。
体味:东指天涯这个动作亦是充满了豪气,呼应浩荡离愁。
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一东一西。
一个是日暮惨淡,一个是希望无限,相反相成,互为映衬。
小结:承句叙事动作描写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词:【落红】落花。
【红】借花之红色代花。
后两句诗言外之意,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体味:这个比喻将自己比作落红,你有没有觉得怪怪的?这个比喻看似有点奇怪,落花不是应该用来形容女孩子吗?诗人怎么拿落花自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领悟力。
但这三首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学生平时缺少此积累,因此让学生理解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难度。
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诗歌的背景,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认识。
再组织点拔学生在反复的诵读、默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
教学时,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可引导学生关注三首古诗的题目,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再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知道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
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通过借助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怀。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难点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古诗,搜集相关资料。
3课时第一课时0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出自古诗《示儿》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3.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2.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02教学流程一、理解诗题,走进诗人1.(课件出示陆游临终绝笔图)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因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
弥留之际,他颤抖着手给儿子写了一首诗作为遗嘱。
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这首诗,这份遗嘱,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它就是——《示儿》。
(板书课题:示儿) 2.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示儿”的意思了吗?(示儿:给儿子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读、背、诵本诗。
2、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诗句1-2行表达的内容与表现的情感。
(难点)诗句3-4行表现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明题,知背景,营造学习氛围。
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仔细看老师写课题,请书空一起写。
板书:己亥杂诗(师述:己,杂的字形)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
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师配乐范读。
二、读好诗句,自学质疑,整体把握诗的大意与情感。
1、自由读诗,(1)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2、指名读,评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3、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A.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真的是指的中国“发脾气”吗?在这里用“生机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B.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哑了毕竟让人觉得悲哀。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重抖擞”再次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1.读题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写诗时间是己亥年1839年。
从“杂”字可以看出这是一组诗。
)读注释1。
补充资料:这是一组自叙诗,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全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2.简介作者。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强调“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补充资料: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二、初读古诗,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诊断学情。
1.轻声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抽读。
(强调“恃”“喑”的读音,并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2.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不明白的地方打上“?”。
三、结合资料,深入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1)补充资料:万马齐喑——中央集权——人才选拔——科举制度——八股文——文字狱(2)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万马”指的什么人?(有识之士,包括作者自己)万马齐喑的场面给人什么感受(死气沉沉、压抑、死寂、悲哀、令人窒息……)(3)面对“万马齐喑”的社会现实,作者希望呈现出怎样的面貌?用文中的词。
(九州“生气”。
)2.理解“风雷”。
(1)理解自然界的“风雷”。
自然界中,风雷一般出现在春天和夏天。
春天里,春风、春雷之前之后有什么变化?夏天里,风雷前后又有什么变化?无论哪个季节的风雷都有什么作用?(摧毁原来的糟糕局面,创造崭新的美好气象)(2)理解诗歌中的“风雷”。
要让“万马齐喑”变得“九州生气”需要什么样的风雷?(摧毁弊政、实施良政,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大刀阔斧、尖锐猛烈的改革)3.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领悟力。
但这三首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学生平时缺少此积累,因此让学生理解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难度。
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诗歌的背景,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认识。
再组织点拔学生在反复的诵读、默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
教学时,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可引导学生关注三首古诗的题目,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再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知道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
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通过借助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怀。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难点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古诗,搜集相关资料。
3课时第一课时0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出自古诗《示儿》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3.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2.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02教学流程一、理解诗题,走进诗人1.(课件出示陆游临终绝笔图)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因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
弥留之际,他颤抖着手给儿子写了一首诗作为遗嘱。
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这首诗,这份遗嘱,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它就是——《示儿》。
(板书课题:示儿) 2.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示儿”的意思了吗?(示儿:给儿子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3. 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相比大家都非常熟悉。
这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中一首。
我们知道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有315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其中一首《己亥杂诗》。
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
3..简介作者: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
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二.一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试着读出诗的节奏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喑”的读音,“恃”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1. 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气”“恃”“降人才”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创新教案第【1】篇〗《己亥杂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五、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七、名句赏析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己亥杂诗》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了解作者1.朗读《己亥杂诗》。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二、古诗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小结: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小结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教学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教学媒介】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先行同学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吗?(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更是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前一年的事。
1839年,这一年,原本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下,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组诗中,统称《己亥杂诗》。
二、传统文化润人心(过渡)为什么这一年写成的诗叫“己亥”杂诗呢?这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
天干地支纪年法,这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天干地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怎么换算)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算一算2019年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称呼。
(己亥年。
距离1839年180年,正好60年一个轮回)。
三、知人论世明背景1、介绍《己亥杂诗》其五的写作背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反思第1篇】其次是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默读重视不够,这节课上我给学生的默读时间有点少了,因为默读是体验作品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改善,多学、多思、多请教、多观看专家们的讲座,在反思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争取在教学上有新的飞跃。
1、教案完整丰富,设计条理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能充分把握文本特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3、重视教法的设计,淡化教师的讲解,以学生不同层次的诵读为主线,关注了学生的个体感悟。
建议:1、要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来巧妙推动学习的进程,如“汇报交流”就可以与“体会诗意、诗情”融合在一起,教学就水到渠成了;2、虽然这首诗是一首很难理解的政治诗,但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独立思考的深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上可否考虑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点可以从向凡宇老师的教案中得到很好的借鉴;3、板书尚需精心设计。
补充介绍了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有一定的领悟,在此基础上走进古诗,从诵读到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学生学习比较轻松,但在感受诗句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讲解时我从第二行诗出发,理解“万马齐喑”,感受当时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补充资料,明确当时的君、臣、民是怎样的状态,人民所处的是怎样水深火热的局面,感悟作者此时的心情,体会诗中的“哀”。
在充分感受了当时中国所处的局势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诗中后一句诗,只有“重抖擞”“降人才”才能改变现状,让九州恢复生气,为感悟诗中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总之,我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对学生说不清楚的部分进行补充说明,大部分问题还是孩子们自己解决的。
所以,这节课因为相信,因为放手,学生学得积极投入,都参入到了学习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也得到了整理资料、团结合作等方面的锻炼。
因此学得开心,我也教的轻松!【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反思第2篇】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难就难在教师不知道怎样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三维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初读课文预习与交流1.作者简介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从小勤奋好学,15岁开始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做了几任小京官。
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
他的诗文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15首。
2.背景链接《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125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沪教版)收录,以及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收录,七年级下册(2017版)还有一首《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
(三)精读(一) 诗歌朗读1.解析“浩荡离愁白日斜”【交流点拨】“浩荡”: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白日斜”: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来烘托离别之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内容简析:《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喻诗。
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到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学习准备:课件,搜集有关南宋的资料,岳飞的《满江红》。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解读诗题。
(大屏幕出示诗题)师:同学们还记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吧!生:(吟诵诗)师:在这首诗中南宋的遗民生活怎样生:他们生活在金兵铁蹄下,急切盼望王师来收复失地,但望眼欲穿,王师就是不见踪影。
(大屏幕显示诗)师:是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那么“王师”最后来了吗生:陆游去世前王师还是没有来。
师:那“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
(老师板书诗题)看一看南宋的“王师”究竟干什么去了看一看,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还有南宋的皇帝干什么去了先读诗题。
生:(读诗题)。
师:你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诗题吗生:林升题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
师:你讲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来正确地读一读诗题吧!二、初读正音,自学知意师: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诗)能正确、流利地读吗请自由练习一下吧!(生自由练习读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诗)。
师:(以评代讲)她的“暖”、“醉”、“汴”读得准,我们也能像她那样正确地读一读吗(生齐读古诗)。
师:古诗词最讲究韵律美,对仗工整,节奏分明,我们能读出诗的韵味吗我们先要知道诗中讲了什么,才能正确断句。
同学们用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一下诗意吗!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自学古诗,师巡视指点学法)师:我们来交流交流吧!生: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的歌舞,不知何才能罢休,暖洋洋地风把游人吹醉了,他们简直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诗。
2.通过疏通句意,把握诗歌结构。
3.通过赏析动作描写与诗人自喻,体会诗人由离愁转向释然的心理过程。
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体音韵之美《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本诗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首。
吟诵《己亥杂诗》(其五),注意诗歌的节奏。
注意“斜”字的读法,诵读品味本诗首句入韵,一、二、四句押韵的音韵美。
二、品字词,赏手法,体情感1浩荡离愁白日斜解词:【浩荡】:广阔壮大广大旷远体现诗人之豪放洒脱。
【离愁】离开何处?何人?补充背景: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
体情:离愁:辞官,离开京城之愁。
也意味着离开职位之愁,无法再在京城为国效力,于职位救国济世之愁!小结:这种愁不同于凄凄惨惨的愁,它是刚性的——豪气、傲气。
【白日斜】:太阳西斜。
质疑:为什么不用红日要用白日?红日,是暖色调,而白日这种素色,正应了诗人此时的离愁,表现了诗人心情惨淡。
小结:第一句起句借景抒情。
2吟鞭东指即天涯解词:【吟鞭】诗人的马鞭。
【吟】借吟咏代指诗人。
【东指】指向自己东边的家乡。
【即】就是。
【天涯】指自己家乡,也指天边遥远之处。
体味:东指天涯这个动作亦是充满了豪气,呼应浩荡离愁。
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一东一西。
一个是日暮惨淡,一个是希望无限,相反相成,互为映衬。
小结:承句叙事动作描写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词:【落红】落花。
【红】借花之红色代花。
后两句诗言外之意,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体味:这个比喻将自己比作落红,你有没有觉得怪怪的?这个比喻看似有点奇怪,落花不是应该用来形容女孩子吗?诗人怎么拿落花自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本首诗时,我首先表扬了预习做得较好的学生,敷衍了事的也让组长当即扣了10分。
接下来我宣布:“今天我们将请两个小组全过程展示学习古诗的过程,从介绍诗人、作诗背景到读诗、解读诗的含义,再到体会是表达的思想感情、多音字的组词板书等环节都要有条不紊地体现出来。
其他组则认真倾听,可以给予补充。
展示好的小组每人加10分,认真听的小组每人加5分;反之则扣分。
下面先给你们几分钟准备,做分工合作的协调。
”任务明确后,各小组立即开始了积极地准备。
我也是下位巡视,只见每组的组长都在分工分任务,谁读谁讲都很那么一回事。
对个别组我进行了指导。
最后,我请举手人数最多的小组展示。
其实每个组都想展示呢。
我不得不说明以后请没有展示的.组展示。
结果是这节课只展示了一个组,整个环节全都到位。
之后请其他组补充纠正。
同学们关注了“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读音。
在大家有争议的之后,我给了结论,读第一声。
还有就是对第一行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理解,我也给了说明,是说“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并且引导学生想象这些是没有变的,但变了的是什么?是人。
“对这批战士战死了,又换了另一批战士。
所以说“万里长征人为还”呀!还有就是对“不教”的理解是“不让,不允许”的意思。
总之,我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对学生说不清楚的部分进行补充说明,大部分问题还是孩子们自己解决的。
所以,这节课因为相信,因为放手,学生学得积极投入,都参入到了学习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也得到了整理资料、团结合作等方面的锻炼。
因此学得开心,我也教的轻松!〖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反思第【2】篇〗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难就难在教师不知道怎样教。
许多老师觉得字词句难懂一些的作品还好教,她们在讲授时可以字词句的释义为主,或者逐字逐句进行串讲。
但是对那些情景浑然一体、字词句又浅显易懂的诗作就觉得无从下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五、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七、名句赏析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八、小结全文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2篇】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教法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l一、课前导入: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
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三、朗读赏析1.齐读前六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明确: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
“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讨论明确: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
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
4.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5.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讨论明确: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6.自主朗读探究诗歌的主旨讨论明确: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
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
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
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
这种思想在《杂诗十二首其一》、《拟挽歌辞》等诗中多有体现。
四,课外讨论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人生选择[评]《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
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
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
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此诗起首处气势恢弘:“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万里河山一片宁静肃然,笼罩在月光之下。
望着这浩荡空阔的景象,诗人的心被感动了。
正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浩渺长空,星转斗移,又一次鼓动起诗人潜在的激情。
接下来四句,“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冷风入户,使诗人感悟到季节的交替、时光的流逝,思绪万千,彻夜难眠。
这四句诗承上启下,由此转入伤感悲戚的格调。
诗人本怀有远大的抱负,少年时即有济苍生之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
但是频繁的战乱、黑暗的官场,使这位志高行洁的诗人理想破灭了,只能归耕园田,独善其身。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他的心终于得到了宁静。
可是济世之志未泯,它像一股暗流在诗人心底涌动着,撞击着。
在这样一个晚上,无边的月色,高远的长空,又把它从诗人心底牵引出来。
想起少年时的远大志向,中年的官场磨难,直到行将老矣的现在,怎能不让诗人感慨万千呢!然而“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漫漫长夜里,只听到诗人独自叹息的声音。
这种痛苦的孤独感,并不仅为夜深无人语而来,我们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以至后来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等等诗句中,都不难找到共鸣。
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也更深的体会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痛苦,这是不可解脱的、刻骨铭心的痛苦。
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后,我们对此诗后面出现的变之音,当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生活的旋涡中逃避开来,停泊在宁静的港湾,但却无法回避自己内心不时而来的风风雨雨。
这可说是此诗的内蕴所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案与反思第3篇】【教学目标】1、读、背、诵本诗。
2、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诗句1-2行表达的内容与表现的情感。
(难点)诗句3-4行表现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明题,知背景,营造学习氛围。
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仔细看老师写课题,请书空一起写。
板书:己亥杂诗(师述:己,杂的字形)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
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师配乐范读。
二、读好诗句,自学质疑,整体把握诗的大意与情感。
1、自由读诗,(1)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2、指名读,评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3、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A.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真的是指的中国"发脾气"吗?在这里用"生机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