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2022-2023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范围为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占比百分之三十,选必一1至15课占比百分之七十。
试卷难度0.5,区分度0.21;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次考试按赋分初步统计,联考三万多人,本校六个历史班参考;年级平均二、试卷分析(一)选择题部分试卷分析1)总分:选择题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总分48分。
2)考点:选择题1-10题考查的是中国史,其中1-5题考察中国古代史,6-7题考察近代史,8-10题考察现代史。
从比重来看,中国史部分侧重于古代史和现代史部分。
选择题11-16题考查世界史,11题考察古希腊古罗马,12题考察中古史,13-15考察西方近代史,16题考察西方现代史。
从比重来看,侧重于考察西方近代史。
尤其是1、6、9、13均分甚至是低于1。
4)分析原因:1、6、13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新情境的领会能力不够,导致理解不清题干和选项。
9题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混淆。
5)解决措施:在平时的新授课中,对于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进行辨析。
在练习题的讲解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材料重点,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和提取能力。
(二)主观题部分试卷分析1.历史主观题部分试卷分析第17题考试分析(1)总分:15分(2)考点:科举制(3)第一小题7分,学校均分:5.91分分高/分低的原因:这道题校得分率84.46%,是所有主观题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题型是特点类,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相关知识。
学生对于科举制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比较清晰,能够从材料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进行分析作答,基本上能答出其中3个点。
其他两个答案需要分析才能得出,由于学生材料分析能力不足,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答出。
(4)第二小题8分,学校均分4.88分分高/分低的原因:这道题校得分率60.96%,考察题型为原因类,本小题一共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人们对科举制的态度”,这个问题2分,学生基本上都能够从材料中得出答案。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试卷结构:满分100 分,时间是90 分钟。
考查范围是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52分,满分100 分。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较大,试卷紧紧围绕必修三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但部分题目值得商榷,单选题:10、22、23题题目材料、选项在表述上不够严谨,存在较强的主观性,无法起到正确的导向性。
大题导向性不强,考查学生能力不够,第25题虽然在突出家国情怀和唯物主义,但是考查不够宽,可以古今对比或者中西对比或者考查近代的源流,原题考查过于局限。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从选择题来看学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
第1题的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读不懂古文,选D项的特别多。
第2题学生记忆不够准确,出题人以荀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诱导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
,第3题,各个选项的迷惑性都比较大,而b项韩非子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有争议有争议,导致学生错误较多。
第4题学生竟然选a和d,不可思议,反映学生基础知识何其薄弱!第5题学术性太强,学生不能理解选项b人性上是平等的含义,错误太多。
第6题学生没有认真读材料是选择错误的主要原因。
第7题学生选择错误的答案,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藏书的增多竟想不出竟是印刷术发展的结果,让人无语!第8题,第9题错误,使人不能原谅!第10题涉及到对智者学派的理解,对人事万物尺度这个概念的理解。
第11题的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12题需要学生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有点大。
第14题从霍布斯的观点的局限性入手学生有些不适应,出题人的导向也有问题。
15题的难度也很大,对题干的理解不正确,很难选到正确答案。
16题的答案迷惑性很强,学生错的很多。
蚌埠三中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蚌埠三中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文导航1、首页2、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7、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8、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8 蚌埠三中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共55分,每题1分)1、《左传》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
这段记载反映了()A、夏朝建立压迫奴隶的国家机器B、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C、春秋诸侯争霸,天子有名无实D、秦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刻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分土建邦与乱世是因果关系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D、这块刻石的出现最早不会早于秦朝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率站着,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4、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忆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
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5、1902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戏院里有一伙人在侃大山,赵仁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成绩不理想原因:
主观原因:基础知识部分的题得分率不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夯实不够,不会活学活用;太多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差。
客观原因:命题不规范,题目与课本课标脱节明显,偏题怪题多;评分标准琐碎。
整改措施:
一、老师方面:
1、加强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取长补短。
2、加强教学五环节,扎扎实实抓基础,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3、科学安排每一节课,力求精细化。
4、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协调作业量,避免各自为战。
二、学生方面:
1、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萌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做到勤学、会学、巧学。
3、引导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4、加强记忆,多看课本,多背基础知识。
5、加强易错题的滚动,加强周测。
历史试卷分析12篇完整版
《历史试卷分析》历史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
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
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
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
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
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6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文峰中学文丽一、试题概况:本次历史统考试题题量适中,对所学知识的覆盖面较大,题型和卷面设计基本与高考接轨,注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与能力要求相结合试卷的整体难度不大,所以学生的适应度也比较好。
二、试题分析:(一)客观题存在的问题有1、由抽样来看,其中第二、三单元内容错的比较多,占三分之一,可见二、三单元的知识掌握不是太好,3、同时第23和30题错得也很离谱,23题是教材中的原文内容,30题在考前一天做过,错的比率都在50%,可见教材是多么的不熟悉,(二)主观题存在的问题1、第41题:(1)基础知识掌握太差,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
(2)应变能力差,考前的一套试卷,我们也做了一道相同的题目,只是样子变了,做练习时是表格材料,考试时是图形材料,一个柱状图,一个扇形图,2、第42题:(1)阅读能力差,对所给材料读不懂。
例如,第5小问: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结果都答地位和作用,学生回答得很不理想(2)没有把材料与课本相关内容结合。
如:第二小问:提炼材料五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只要教材中“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背景”答上即可。
3、第43题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
其实本题考的都是课本的基本知识,(2)审题不细致。
(3)概念不清,一知半解。
(4)行文答卷欠规范,缺乏答题技巧。
主要表现在:一是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答案要点让人分辨不清;二是答案远远超过题目要求,在一点上答了很多内容,而其它要点则不答;三是不分点作答,前后内容不对应。
四是书写欠规范,答案显得杂乱无章,卷面拥挤,欠整洁,影响了评分效果。
三、应对措施1、夯实基础,重视知识。
对知识的记忆是基础的基础,教学中要重视识记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能够再认、再现历史的发展进程。
文科生普遍基础较差,教学中要强调记笔记、看书,适当地加强试题训练。
2、注重对主干知识的归纳整理。
平时教学中注意对知识的比较归纳。
加强学生纵横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试题主要以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为主,注重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考查。
为此,本套试题在注意试题覆盖面的同时,关注学科主干知识,重在回归课本,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全面考查必修1的重要历史问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本次考试试题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结合历史和现实,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而言,本次命题的格式以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为主,本次考试试题知识点考查全面,难度适中,既强化了历史基础知识,又能够考查出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注重了对高二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考察。
选择题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材料,试题呈现的形式多样,设问时既把握了论从史出的原则,同时也注意了设问的直接性。
非选择题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命题,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考察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且命题的深度和难度向高考靠拢整体命题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较好的导向性,是一份质量比较高的试题。
二、试卷的学生得分情况分析以下以高二(2)班为例分析,高一(2)班参加考试的学生43人,平均分为59.62分,优秀人数8人,及格人数28人。
最高分93分,最低分38分。
选择题失分的试题有第8、13、14、20、22、23、24、25题,这些小题学生的得分率都在60%以下。
这些题的题型有因果分析题,组合型分析题、时间顺序排列题、比较性分析题、材料性的选择题,这类题型需要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把题干中的信息和教材的内容有机的的结合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要对基础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综合性较强。
学生思考不细致,极其容易失分。
第26题失分比较严重的是第2小题,此问题主要是学生没有对材料的要求理解清楚,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表述不准确,尤其是否定的内容,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回答上来,这就反映出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较差。
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优秀范文5篇)
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分析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结束了,现将本次测试的历史部分考试情况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1、指导思想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等,是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
本次历史考试试卷依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突显创新意识,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着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正确引导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题型设计本次历史考试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选择题由30小题组成,每小题2分,共计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由3大题组成,共计40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试卷内容历史试卷内容设计大致如下:中国近代现代史(上)部分有9个选择题和第31大题的第二问,占2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部分有7个选择题和第31大题的第一问,占20%;世界近代现代史(下)部分有14个选择题和第32、33大题,占56%。
按能力要求划分:识记占40%,理解占30%,运用占30%,由此可以看到如下一些特点:(1)以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为主,注重基础,题目难易比例适中,能够检测出学生学习基本情况。
(2)题目涉及学生所学的知识量、面宽,能体现出教材所要求的重点内容,能够正确指导教学工作。
(3)试题题型切近高考,从不同方面测试学生的能力,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考试。
(4)图文并茂,试题设计新颖。
既有文字型试题、又有图片材料,角度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突出了新课程理念。
二、答卷分析1、统计数据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为57分,最高分为87分。
优秀人数为13人,占年级2%;良好人数为106人,占年级15%;及格人数为335人,占年级48%。
2、答题情况(1)选择题选择题既注重基础知识、历史概念的考查,整体上难度适中,题型新颖多样。
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概况本次高二历史期末考试旨在检测学生在本学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试卷结构主要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分析题等。
二、考试内容分析知识点覆盖面广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全面,涵盖了高二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等。
考试内容的覆盖面较广,能够全面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注重深度和广度本次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对于一些跨学科的知识点也有所涉及,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储备。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部分学生在回答选择题时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在简答题和分析题中,部分学生答案不够准确,反映出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
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本次考试在主观题部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影响了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建议强化基础知识教学针对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强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互相学习。
加强史实教育和实践教学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考试要求,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史实教育和实践教学的重视。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同时,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五、总结总体来说,本次高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的命题和考试情况基本符合预期。
通过这次考试,学生能够对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和反思,也为教师提供了有益的教学反馈。
高二历史月卷分析.doc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一)本次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查内容与所占分值看,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三单元,涉及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世界市场的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的曲折等知识点;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
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
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1、卷面情况分析本次月考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材料题3个,共40分,,8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不多。
2、学生成绩情况分析从本次月考成绩来看,我教的三个班,1班平均成绩65。
95分,及格率85%,2班平均成绩59。
1分,及格率65%,3班平均成绩62。
2分,二班张振华得了年级最高分93分,郑玉阔得了92分,始终保持在年级的前列,一班杨磊、刘嘉伟、褚景祺、黄世超、二班李祖然、王思远、三班唐宁、冯顺、薛珊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有最低分16分,高分与低分差距较大。
但2班学生进步很大,平均分第一次超过三个比较有实力的班级,当学生知道后很高兴,学习的劲头和课堂表现比以前大有好转。
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总体上看,选择题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选择题平均分在42分左右,主要原因是,平时过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而,非选择题失分率较高.具体分析如下(1)、审题不认真。
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如选择题1、7、14、18、21、34。
②在材料题的解答中,由于题目设问较多,有的学生并不能按要求正确作答,如材料题62题第(1)问,要求按图上标注的航线填写四个航海家的名字,很多同学由于审题不清,本来平时能回答的问题但由于弄错了顺序,因而失分严重.③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2024年秋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24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报告一、试题评价本套试卷内容涉及范围: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内容。
试卷由25道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部分涉及到的是基础知识。
2道材料分析题(共38分),紧密结合教材,又有较强的综合性,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1道论述题(12分),属于开放性的综合题目,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题量适中,考查知识范围全面,有较强的区分度。
二、成绩分析历史方向的班级有2个普通班、2个艺术班,平均分53.68,最高分77分,最低分21分。
可以看出,试卷总体综合性较强,高分段的学生较少。
从试卷分析和学生成绩的分析,说明学生在学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历史素养不高,解决问题的思维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备考思路1、强化基础知识的讲解与记忆,通过构建知识框架,深度讲解、突破重难点问题,做到知识掌握有深度。
2、在具体教学过程做到纲举目张,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
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4、因材施教,课后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了解,增进互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
7.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
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8.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教给学生答题的步骤、方法,规范答题语言,答题步骤和格式。
2024年11月1日。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在高中阶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变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为了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教师通常会定期组织历史考试。
本文将对高二历史试卷进行分析,以了解试卷的难度、内容和评估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试卷的难度。
一份好的历史试卷应该有适当的难度,既能够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够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分析高二历史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试卷中的题目种类多样,包括选择题、解答题和论述题。
这种题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评估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试卷的内容。
历史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高二历史试卷应该全面涵盖这些内容,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历史知识。
通过分析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试题涉及了中国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各个方面。
这种内容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综合理解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试卷的评估方式。
历史试卷的评估方式应该能够准确地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通过分析高二历史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试卷中的选择题是以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的方式出现的。
这种选择题的设置可以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
另外,试卷中的解答题和论述题则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评估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最后,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高二历史试卷的质量。
首先,试卷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这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实现,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和思考。
其次,试卷可以增加一些与时事相关的题目,以便让学生对当今社会和国家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最后,在评分过程中,可以采用较为客观的评分标准,避免过分主观的评分。
历史试卷分析(优秀范文20篇)
历史试卷分析(优秀范文20篇)一、试卷总体结构与特点1、试卷结构本卷为开卷试卷,共两大题29个小题,总分100分,题型分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值比为50:50。
1---25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6小题是考查世界古代史,7---17小题是考查世界近代史,18---25小题是考查中国近代史,26---29小题为材料分析综合题,其中26小题13分,考查世界近代史,27小题10分,28小题13分,均考查世界近代史,29小题14分,考查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分值比为70:30.2、试卷的主要特点(1)立足基础,设计灵活命题能紧紧围绕教材,以新课程历史课标为指导,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试题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整套试卷能够从书上直接翻阅到的题目很少,绝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学生经过必须的分析、比较、演绎、概括才能解答出来,试题资料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多变。
(2)时代感强,凸现时政热点试题时代感在选择题第2、3、7、12、18、20、23、25题及综合题第28、29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分值为47分,约占总分的一半。
资料联系到近期各地召开的两会及上海世博会,关键时期应对的改革,中日关系,两岸关系,中国的崛起等资料,尤其是是第29题,以中国的屈辱与崛起为线索,激起学生思考中国在当今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不得不保经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实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这些题目紧扣时事,却又未脱离学生学习、知识及本事范围。
(3)概括性大,立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本事概括性大,突出表此刻选择题5、7、8、11、18和四个材料分析题上。
其中综合题均是大跨度,高概括题。
第29题一个题目考了整个中国近现史的发展过程,可谓高度浓缩。
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本事和实际运用本事。
(4)做到学科渗透,注重课程合作在新课改中,每一个科目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地学习,他们相互渗透,相互整合。
高二历史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覆盖面广,重点强调基础,题型常规,难度适中。
试题以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每题考察一个知识点,难度适中。
从考察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够准确作答。
2、主观题部分:主观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题目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难度适中。
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回答主观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分析不够深入,或者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
二、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知识点。
2、部分学生在回答主观题时,分析不够深入,语言表述不够准确。
3、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材料题的理解不够准确。
三、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相似知识点的区分和记忆。
2、增加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主观题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四、总结本次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总体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试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制度的一大进步B.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C.科举制度确立于隋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沿用D.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B.北魏至唐代中期实行的均田制是封建土地国有制C.明代开始实行的“一条鞭法”是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D.清代乾隆时期实行的“更名田”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C.清代乾隆时期实行的“更名田”是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D.清代咸丰时期开始实行的“摊丁入亩”是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A.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始终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B.汉代的“市”是指商业贸易活动,不是指市场D.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称为“商帮”材料一:(明朝中后期的情况)“若夫榜场而举市贾焉,以所得者什,命之曰匠物。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构成
试卷由单选题和材料题两部分构成,单选题共计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材料题三题,共计52分。
试卷考查内容为必修三,全册内容及选修内容,考察比较全面。
二、测试情况分析
1、总分最高分75分,最低分12分,及格33人;选择题最高分42分,最低
分12分。
2,材料题第25题4个小问,共13分最高分10,有很多虽然答了,但没得到分。
第1小问对商鞅变法关于风俗习惯改革的内容学生没记住,或没记准,有
的不能把骨规范的语言作答,能答出“分异”令的没有。
第2问的变化归纳不出,第四问的陋习答起不是陋习。
第26,27题两题共得分最高为29分,最低
分为3分,得分率普遍偏低,26题第6小问都能答到蒸汽机,而答到电磁感应
等两项的较少。
第2小问较简单,从材料都能得出相关内容,是得分率较多的
一题。
第3小问对于民主共和观念的提出及发展的作用大多数学生思维较局限,只有一人全部做对。
最后第4,5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得分正常。
27题共19分,平均得分8分左右,得分率最高为第3小问,其他4个小问都需结合材料
归纳并结合所学知识做答,其中王安石变法内容很多同学答成商鞅变法的内容;第4小问应根据材料答孟子的主张,做出来的同学少之又少,大多数只会死记
硬背,生搬硬套,回答的全是书上记忆的内容。
总之,这套试题难度较大,考得比较灵活,更多的是考学生的运用能力,能力要求太高,所以得分率不高。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高二历史试卷分析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成绩分析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
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1601班参加考试人数为18人,平均分为77分,及格人数15人,及格率83%,比期中考试有所提高。
二、存在问题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平时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知识点落实不能真正的到位,史实混淆。
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分别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学生记得不准确,就搞混了。
上课讲过多次的知识点,提问之后,学生都说会了、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有一部分人不会。
这还是与学生沟通少,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对学情把握不到位。
2.拘泥于课本,训练题做得较少,不规范,导致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比较差。
比如最后一道材料题问对喜歌剧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及影响,实际就是在考查启蒙运动的核心和影响,换成材料题学生就不会答。
3.上课老师讲的过多,学生学习时间少,节奏比较慢,以至于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期末复习,基本上是上完新课就只有一周复习时间(五节课)。
三、改进措施俗话说“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对于教学本人下学期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1、认真落实教学进度,把握好上课的教学进度和节奏。
2.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纪律,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习动态。
课堂上把“教授过程”变为“学习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解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做到教学问题化,知识系统化。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高二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试卷难度、命题的全面性和学生表现等方面的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考试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试卷难度分析针对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难度,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1 题目类型分布本次考试试卷中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占总题目数量的比例需合理,能够兼顾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2.2 题目难度分析我们对每道题目的难度进行了评估。
难度分为易、中、难三个级别,评估依据包括学生答题情况和参考教材内容。
3. 命题的全面性分析一份好的历史考卷应该能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为此,我们对试卷的命题全面性进行了分析。
3.1 知识点覆盖情况考试的命题应涵盖历史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和关键概念。
我们对试题进行了知识点分布分析,以确保这些内容得到充分考察。
3.2. 时代分布好的历史考卷还应该涵盖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
我们对试卷的内容进行了时代分布分析,以确保涵盖全面。
4. 学生表现分析学生的表现是评估考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
4.1 平均分分析通过计算学生的平均得分,我们可以了解整体的学生掌握情况。
同时,对于高于或低于平均分的学生,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其答题情况。
4.2 错题情况分析通过对试卷中错题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知识点或题型是学生普遍较弱的,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
5.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提高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5.1 考题命制根据学生表现和知识点分布,适当调整试卷中各题型的比例,并确保题目难度合理。
5.2 教学干预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错题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薄弱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5.3 考试反馈及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决策性地调整研究策略。
6. 结论通过对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高二历史学期考试试题评价
高二历史学期考试试题评价本次高二历史学期考试试题时间为120分钟,分值为100分,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其中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1分,非选择4试题,分值为50分。
通过考试及评卷,特分析试卷如下:一、考试范围。
本次考试内容范围是高中历史必修II,范围适合高二文科班的要求,既使那些喜欢在考前突击的同学有点勉为其难,但也不会使大部分同学复习无法完成,所以范围内容适中。
二、难度及得分1、难度情况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选择题难度值在0.85以上属于偏易的有21小题,难度值在0.5以下属于偏难题的有6小题,其余属于中等难度的有23小题,即本卷试题中选择题大部分是中等难度及偏易的题目,在考试中,有几位同学得分在49分。
当然非选择题得分相对不如选择题,最高分只有39分,得分在30分以上也不足百人。
2、分数分布全年段共380多人参加考试,90分以上没有人,80分以上共有19人,70分段共有97人,60分段共有161人,60分以下还有103人,这种分数分布大体合理,得分情况也符合考前的预估,也符合高二文科历史教学的要求。
三、失分及存在问题1、一些历史基础掌握不够牢固。
如选择题中有第26题有关20世纪20-30年代主流的经济思想,第30题中有关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措施;非选择中第51题第(2)问举例说明洋务运动“嫁接”工业革命的表现,第52题第(4)问中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等。
2、一些历史现象的理解偏差而失分。
如选择题第1题对过“年”的理解,第3题分析井田制瓦解的主要原因,第40题关于美国在二战后设置贸易机构的主要目的;非选择题中第51题第(3)建国初期建设成就与洋务运动的联系,第54题中第(2)问要求回答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及依据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
如选择题中第42题中“口袋中的欧洲”;非选择题中第52题第(4)问,第53题中第(2)问及第(3)问等。
以上问题在过去的练习及考试中均有体现,也进行过针对性的讲解及训练,但还是一时无法有效扭转,尚待一下步继续努力。
历史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历史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一、试卷题型分布和命题特点分析本次历史试卷共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四个题型。
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属于客观题,简答题属于主观题。
在选择题中,命题者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填空、完形和选择等,以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多选题的设立则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提高答题难度。
判断题部分则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记忆,要求学生可以快速判断历史事件的真假。
此类题目在构思时注重混淆真假选项,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重要细节的注意力和辨别能力。
简答题是历史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它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并展开自己的观点。
选择此类题项时,命题者注重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结合,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二、试卷难度分析和评价根据试卷题型的设立和命题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次历史试卷的难度适中。
选择题和判断题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要求相对较低,大部分内容是基本的历史常识,易于记忆和回答。
多选题设有较高的难度,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样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简答题部分涉及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历史事件和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叙述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属于较高难度的题目。
总体评价来看,本次历史试卷难度适中,能够有效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试卷知识点分布和重点分析本次历史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三个方面。
各个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分布如下:•古代历史:占试卷的30%,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近代历史:占试卷的40%,主要涉及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改革和革命等方面的内容。
•现代历史:占试卷的30%,主要涉及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卷了,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
一份好的试卷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历史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1
一、成绩分析
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
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1601班参加考试人数为18人,平均分为77分,及格人数15人,及格率83%,比期中考试有所提高。
二、存在问题
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平时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知识点落实不能真正的到位,史实混淆。
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分别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学生记得不准确,就搞混了。
上课讲过多次的知识点,提问之后,学生都说会了、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有一部分人不会。
这还是与学生沟通少,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对学情把握不到位。
2.拘泥于课本,训练题做得较少,不规范,导致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比较差。
比如最后一道材料题问对喜歌剧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及影响,实际就是在考查启蒙运动的核心
和影响,换成材料题学生就不会答。
3.上课老师讲的'过多,学生学习时间少,节奏比较慢,以至于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期末复习,基本上是上完新课就只有一周复习时间(五节课)。
三、改进措施
俗话说“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对于教学本人下学期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认真落实教学进度,把握好上课的教学进度和节奏。
2、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纪律,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习动态。
课堂上把“教授过程”变为“学习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解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做到教学问题化,知识系统化。
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及展示的机会,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3、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命题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常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学科知识。
历史要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狠抓基础,课堂上帮助学生梳理框架,理顺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历史意义。
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采用背诵、默写的方式落实知识点。
4、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讲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注重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注重对“历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把握,不拘泥于课本,学习思想文化要联系政治史、经济史,引导学生梳理线索,形成知识结构,力求知识的融会贯通。
平时训练落实到实处,选择一些典型试题进行变通训练。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答题方法的指导。
如何审题,如何抓题眼,排除法的运用,语言的组织能力的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等。
特别是材料题的做法,一定要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把教材知识作为理解材料的背景。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努力拼搏。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2
一、对试卷的整体评析
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
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有一定难度。
当然也存在着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几道选择题难度偏高,令人费解,学生答题及老师讲解破费周折,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思想文化史学习的学生来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限,对能力的要求偏高。
二、阅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备课组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年级历史试卷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班级之间差别大。
年级总体呈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的达62多分(最高分74,最低分12分)。
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差距也较大。
如何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有效的高效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大难度问题。
2、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多角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得分较低,主要在选择题上;另外在学生做题中,也缺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
这一点在主观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3、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
作为高二的学生,至今还字迹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值得每位历史老师重视。
4、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答案。
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
致使大题做答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与历史专业术语联系较少,得分率不高。
5、学生考试的心态不端正。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关,注重能力培养
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狠抓基础,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识。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命题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常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学科知识,这一点绝不可动摇。
2、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比较规范地使用历史术语答题,条理混乱,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否则高考失分较多。
要注意加强答题策略方法的指导。
注重语言规范,加大对主观题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
电脑阅卷形势下对我们学生的答题格式要求很严格,还是要提早训练以便规范学生。
3、反思此次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扎实,一些基础知识出现较高的失分率;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时训练中出现过的原题,课上分析过的原题或类似题型仍出现了较高的失分率。
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毕竟被逼着前进总会有些不情愿,如果是自己主动前进,那么奋斗的过程就会多几分愉悦,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我们才能和学生共同成长,才会让我们每一次的试卷分析更有实质的意义。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3
一、试题评析
试题均以新材料、新情景设问,注重原则性,同时立足于教材,注重基础,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提取信息和归纳概况能力。
重点考察的是主干知识,题目难易适中,不偏不怪,与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有机结合。
试题内容符合考试大纲和20xx年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
试题立意高,命题的角度、题量、题材、考点丰富多样。
选择题部分涉及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之外,还有一道
史学认识的题目。
试题难易适中,简单题居多。
分选题部分:第40题是梳理阅读材料,分析中国历史制度、文化教育的社会变迁。
第41题是阅读材料,分析比较中国古代与英国近代社会救济的思想与实践。
第45、46、47题是任选题,分别是土地制度的变迁,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材较为丰富。
试题严谨规范,文字表达周全,设问、指向明确而无歧义,选择的叙述文字大都力求长短、结构、语气一致,选用材料比较集中而有典型,或者经过命题人的摘编缩写,力求原汁原味,保存原有的历史感。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2、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到位。
3、思维不严谨,解答不规范,许多考生是主要分析过程,不能做到史论结合。
4、答题能力不足,审题不清,会而不对,对而不会,阅读能力差,许多考生读不懂题意或理解不到位,丢失了不少分。
5、应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不强,考生压力大,情绪紧张,不能及时有效调节,把握心态,难以静心思考,有序解答,难以进入常态发挥,难以顾及答题策略。
难题变化,使得部分考生心理慌张,答题不太适应,不能正常发挥,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备考应对策略
1、夯实基础,学生应抽出至少三分之一时间回归课本,每次做完题后找课本对应的知识点。
2、提高学科应试能力,从阅读、审题、归纳试题立意、要点,组织答案等方面加强训练。
3、加强学科思维严谨性、规范性训练,达到会的不丢分,要点全面,过程完整。
4、心理素质培养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考试中能正常发挥,静心思考,考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