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的方法

合集下载

铁塔外拉线悬浮抱杆组立的施工工艺与控制

铁塔外拉线悬浮抱杆组立的施工工艺与控制
形 也不应大 于 6 。 O。
2 .抱杆根置于铁塔结 构的 中心线上 , 并通过 四根 承托绳 悬挂在铁塔 的四根主材 的节点 上方 。
3 .起 吊构件采用 分片 吊装 。构 件应 布置在顺线 路或 横
线路方 向上 。
( ) 三 现场平面布 置
拉线悬浮抱杆组塔布置应遵循 :
1 .落地 拉线的锚固点位 于基 础对角线 的延长线上 , 距基
人 为调整 , 大了不 确定 风险。 增 地拉线需用地锚筒锚 固
组成 。承托绳 由两根钢 丝绳穿 过各 自的平衡 滑车 , 其端 头直 接 固定在 已组 塔 段 的主材 节点 处 , 形成 对抱 杆底 部 的约束 。 抱杆 的上 拉线 是将 四根 拉线一 端 连接 到抱 杆顶 部 的抱杆 帽 上, 采用 内拉线方式时 , 另一端 固定在 已组 立铁塔 四根 主材的 上部节点上 , 采用外拉线方式 时 , 将上拉线 固定于铁塔 以外的 地 锚上 , 对抱 杆顶 部形成约束 。起 吊绳 穿过抱 杆顶部 的朝 天 滑车 , 提升铁塔塔 片并将起 吊重力轴 向传递给抱杆 。 ( ) 术特 点与应用 二 技 该 组塔 技术是一 种使用 较早 的组塔技 术 , 有工 艺 比较 具 成 熟、 施工机具设 备简单 、 设备购置和使用成本 低、 转运 方便 , 适 用范 围广和受地 形约束条 件少 等优点 , 在常规 输 电线 路铁 塔组 立 中得 到广泛应 用 , 为各施 工单位 掌握和 运用最 成熟 成 的铁塔 吊装组立施 工技术 之一。 但是 , 该技术悬浮 约束 抱杆 稳定性较差 , 尤其是 在抱杆倾 斜 吊装 时 , 杆提 升时受力 系统 的状 态和抱 杆需倾 斜一定 角 抱 度 吊装 导线横 担时整个 受力 系统 的状 态对现场 指挥 、 拉线 的

电力工程杆塔组立施工方法及机械选择表

电力工程杆塔组立施工方法及机械选择表
耐张塔、双回路塔采用整体吊装地线支架,导线横担利用地线支架进行整体或分段吊装。吊装时,将地线支架利用抱杆补强。
5t绞磨
7
抱杆提升
抱杆座在地面时,吊装塔身部分的一定高度,然后将抱杆提升起来,使抱杆成悬浮状态,继续分片吊装,抱杆升至超过组装高度后,调整好抱杆拉线和抱杆倾角后,吊装下一段。
5t绞磨
8
螺栓紧固
平衡滑车
Φ21.5钢绳
4
抱杆起立
①使用小钢抱杆立起塔腿主铁,然后组装三面辅材(另一面待抱杆立起后再组装)。 ②组立抱杆连接后,上下腰环套在抱杆上,安装朝天滑车。 ③把上拉线与抱杆连接。4根上拉线投影与线路夹角成45°对称布置,地锚设点水平距离大于塔高。 ④安装起吊滑车,并将牵引绳穿过朝天滑车之后与抱杆连接。 ⑤在外拉线控制下起立抱杆,在抱杆起立到位后,利用外拉线系统调直抱杆,封另一面辅材,调整固定上拉线继续组塔。 ⑥16米以下塔身利用抱杆落地分段分片组立,16米以上开始安装朝地滑车、平衡滑车及承托系统。
采取人工紧固和电动扳手紧固相结合的方法。
电动扳手
5t绞磨
5
塔身吊装
铁塔塔身采用分片吊装,按吊段进行地面组装,吊至塔上合拢。待塔身吊装完毕后,再吊装横担。
5t绞磨
6
塔头吊装
单回路直线塔曲臂可采取分侧分前后片吊装方法,整个曲臂组完后,应紧固好螺栓,同时将抱杆调至垂直状态,并固定好拉线,为保证就位顺利,抱杆高出横担上平面的高度应大于3米。横担分两次吊装,即在铁塔的前后先组好横担的两个正面,然后分次吊装两个面,在高空进行横担上、下两个面斜材安装。吊装横担时一定要做好补强工作,起吊横担的吊绳采用两根Φ15.5×1.5m的钢丝套,两吊点对称布置。为方便就位,应在两上曲臂处设置拉线,用以调整横担两端就位距离。

双回路立塔方案(内悬外拉、内悬内拉)

双回路立塔方案(内悬外拉、内悬内拉)

结合本标段的地形特点和杆塔特性,本标段杆塔将采取两种组立方案:(1) 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吊装组立施工方案(地形条件较好)(2) 采用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吊装组立施工方案(地形条件较差)★方案一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吊装组立施工方案(以结构类似的酒杯型杆塔为例进行阐述)(1)主要工器具选择及施工布置抱杆钢抱杆规格:最大截面□650mm×□650mm,最小截面□330mm×□330mm,整体组合长度为32米(从上到下3m+3m×8+2m+3m),组合抱杆自身重量2800kg,抱杆轴向临界压力432.375kN,抱杆轴向容许中心受压为172.95kN。

起吊滑轮组1)抱杆由抱杆上段、抱杆中间段及底部承托座组成。

所有抱杆接头的斜、辅材必须呈八字形组合(即每相邻两斜材不得平行安置)。

2)抱杆组接好后,弯曲不得超过其长度的1‰,各处接头螺栓必须穿戴齐全,充分紧固到位。

3)一般吊装时,允许抱杆向起吊侧预偏,但倾斜不得超过10°。

4)起吊钢丝绳受力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12°。

5)抱杆的反向拉线及外拉线对地夹角不得大于45°。

6)控制绳对地夹角不得大于45°。

7)抱杆最大起吊重量不得超过4500kg。

(2)承托系统1)承托绳采用两根φ21.5×11.5m的钢丝绳套。

在下曲臂处安装承托绳时,每根再接一根φ21.5×2.8m的钢丝绳套。

承托系统如图所示。

2)承托绳与铁塔的连接及注意事项承托绳一端通过100kN U形环连接专用联板(或缠绕钢丝绳),专用联板借用铁塔大节点三个螺栓孔,用三个6.8级M20螺栓紧固在塔身上,专用联板布置在塔身同一水平面上,承托绳的连接有效长度应一致,以保证其受力相同且使抱杆底部位于塔身中心。

承托绳连接顺序为:专用联板(φ21.5缠绕钢丝绳)—100kN U形环—φ21.5承托绳(通过抱杆下端自身滑车)—100kN U形环—专用联板(φ21.5缠绕钢丝绳)。

杆塔分解组立

杆塔分解组立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一、概述 因此,组塔设备轻巧,安装简单 迅速。但由于分解组塔,要一吊一吊 地在高处进行安装,如图3-25所示。 因此,施工时要格外细心,要由较高 技术和熟练的工人,严格遵守有关安 全工作规程,进行塔上高处作业。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从使用抱杆数 量上来划分,可分为外拉线单抱杆组 塔、外拉线双抱杆组塔和四根抱杆组 塔三种;从起吊构件的分段上划分, 可分为分段起吊组塔法、分片起吊组 塔法和单腿起吊组塔法三种。各种方 法现场布置、施工工艺和受力计算基 本相同。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二、现场布置 4.起吊系统 一般情况下,牵引钢绳自起吊滑车顺着抱杆直至转向滑车。但 是,当抱杆倾角较大或塔身坡度较大时,在抱杆根部系一个腰滑车, 使牵引钢绳顺着抱杆,经腰滑车再顺塔身坡度至转向滑车,这样可 以减少抱杆的水平分力(亦即减少外拉线的受力)。腰滑车的受力不 大,选用0.5~1吨的起重滑车做腰滑车即可。 转向滑车都系在铁塔基础的外露部位,为了防止受力后把混凝 土挤坏,应在绑钢绳套处垫以木板、草袋。对于塔脚落地式铁塔, 则应系在主材露出地面处。若受力较大,绑在一根主材上容易使之 弯曲,可同时系到两个塔腿的主材上。转向滑车的受力,可按 1.41~1.60倍最大起吊重量估算。 外拉线分解组塔起吊重量一般不超过1.5吨,因此,都将牵引钢 绳直接连到牵引设备上。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三、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操作方法 1.地面对料组装 根据地形考虑吊装的方向和吊装的 方便;先吊装的先对料,并放在基础附 近;先选主材置于塔基两侧,主材下部 指向基础,然后再将连接板、斜材、水 平材按图纸组装;连接时,应注意连接 螺栓规格和规定方向;各吊随带的水平 材、斜材、辅助材要求带全。 2.抱杆始放及起立 分片、分腿吊装时,应将抱杆立于 塔位中心,抱杆可用叉杆起立或小人字 抱杆整立。按图3-29布置,利用牵引设 备,通过滑轮组,先后将两侧腿部塔片 起吊。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工艺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工艺

目录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 (2)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3 人员组织 (16)4 材料与设备 (16)5 质量控制 (18)6 安全措施 (19)7 环保措施 (22)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主要工艺原理。

1) 利用已组立好的塔身段,通过承托系统和外拉线系统使抱杆悬浮于塔身桁架中心来起吊待装的铁塔构件。

2)利用已组装好的塔身提升抱杆,并连接承托绳,调整好外拉线,继续起吊安装下一个高度段的待组塔片构件。

3)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铁塔组立完毕。

利用铁塔落下抱杆并将其拆除。

4)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见图1-1俯视图见图1-2。

图1-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1-抱杆;2-腰环(起吊工况不受力);3-外拉线;4-已起立塔片;5-起吊滑车组;6-转向滑车;7-手扳葫芦;8-塔片;9-吊点补强;10-控制大绳;11-承托绳(2)抱杆参数简介。

采用常见的角钢组合钢抱杆,抱杆中段为口700mm,两端为口300mm断面的钢抱杆。

抱杆组合长度:双回路塔多采用28m;单回路塔多采用32m。

抱杆受力工况下最大偏心为10°,最大起吊重量一般控制在70kN( 7143kg)及以下。

口700mm抱杆主要参数见表1-1。

表1-1 □700mm抱杆主要参数主要参数角钢组合抱杆主材规格∠75mm×6mm(Q345,表面防腐处理)斜材规格∠40mm×3mm(Q345,表面防腐处理) 抱杆组合高度(m) 28(4m×7节)、32(4m×8节)重量(kg) 1520(28m)、1710(32m) 单边最大起吊负荷(kg) 6900(32m)/7200(28m)(安全系数≥2.6)注:表中单边起吊负荷为计算荷载。

起吊时,抱杆斜倾角度为10°,吊重钢丝绳与铅垂面的夹角为15°。

图1-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俯视图1-抱杆;2-塔身;3-手扳葫芦;4-外拉线地锚;5-钢绳外拉线(3)适用范围。

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的不同施工方案和关键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的不同施工方案和关键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的不同施工方案和关键技术关绍峰(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主要是针对于各种地形的铁塔组立、安装以及防护展开的,施工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条件、要求以及地理环境,从而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项目。

输电线路一般均为桁架式立体结构,主体构件的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以及焊接两种。

外拉线抱杆与内拉线抱杆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外拉抱杆组立电力塔一直被视为最为通用的一种组塔方式。

本文就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的不同施工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重点论述,希望可以为实际的施工提供指导与借鉴。

1组立方法的选择铁塔的安装方案要根据铁塔的外形、高度以及根开大小而分别使用分解组立、整体起立以及倒装法。

适合于整体起的线路杆塔有下面三种:①针对于简单的木质电线杆一般使用木叉三付,通过轮换顶起木杆而使木杆滑入坑内;②重型杆塔一般使用全机械牵引方式;③T型塔、水泥杆以及V型塔经常使用倒落式抱杆和固定式抱杆两种方法起立。

对于常见的A型塔更多的是采用独立抱杆分解组立方法,分解组立要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选择使用内拉线法还是外拉线法。

一般针对于塔身高、单肢主材较重、根开大以及相应的现场环境适宜时使用内拉线法。

外拉法一般作为一种较为通用的组塔方式,在多种环境下均可考虑使用。

2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技术2.1现场布置内拉线抱杆单吊组塔的现场具体布置如图1,其中1~8分别对应于抱杆、拉线、被吊构件、控制绳、承托绳、起吊绳、起吊滑车组、地滑车。

使用500mm×500mm×24m角钢格构式抱杆,抱杆的最大轴向压力或者说额定负荷为284kN,同时根据经验以及本工程的具体塔形构造得出吊装的最大重量为2000kg。

下面简单的对各点的受力进行分析:设抱杆的起吊角为15°,抱杆倾斜5°,拉线对地的夹角为60°,起吊重量为额定负荷,则相应的抱杆内拉线受力为18.7kN、吊点千斤受力28.3kN、抱杆的轴向压力为68.6kN。

铁塔组立施工方法

铁塔组立施工方法

(1)针对lOOOkV线路塔高、塔重及塔头结构尺寸大的特点,选用 900mmX900mmX38m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起吊重虽不得超过5t o(2)由于起吊重量较重,组塔工器要经常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吊点钢丝绳、起重滑车,承力钢线绳、抱杆等重要受力工器具要在起吊前后进行详细检查,变形、受损的工器具严禁使用。

(3)提升抱杆不得少于两道腰环,腰环固左钢线绳应呈水平并收紧。

外拉线受力后,腰环呈松弛状态。

(4)承托绳固立在铁塔主柱的肖点上,四根承托绳等长,承托绳与塔身的固左,通过事先安装在塔材上的施工板(孔)联接,对角两承托绳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90£ o 抱杆升出铁塔顶面的髙度应根据起吊塔片的高度进行计算,确保塔片的顺利就位。

(5)抱杆拉线地锚要位于与基础中心线夹角为45°的延长线上,离基础中心的距离不小于塔高的1.2倍。

当场地不能满足要求距离时,必须验算各部受力并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6)抱杆拉线和地锚经过计算后选择,吊装前拉线必须可靠固左。

(7)牵引系统放置在主要吊装而的侧而,牵引装程及地锚与铁塔中心的距离不小于塔全高的0.5倍,且不小于40m。

(8)由于起吊抱杆系统重,结构长,在使用外拉线的情况下,考虑提升抱杆的稳左性,抱杆提升时必须设两道腰环。

同时在收工或工作间隙时,抱杆设防风拉线。

(9)利用耐张塔地线支架吊装导线横担时,地线支架作好补强措施,根据受力大小,必要时采用抱杆本体起吊系统进行补强。

(10)钢丝绳接触的铁件及吊点处必须采取里垫外包的保护措施。

在计算吊点位巻时,尽可能的使用铁塔施工眼孔,避免钢线绳对铁塔的磨损。

(12)抱杆的起吊系统、工器具的选择,每种塔型使用的抱杆高度,上下曲臂及横担的具体吊装方法有待施工图岀版后根据铁塔结构特点等进行验算后具体确立。

(二)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1)为方便塔片就位,抱杆应向受力侧倾斜,但倾斜值不应大于已立塔体上端断而宽度的1/3。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增补三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下文中,把通过起吊提升钢丝绳滑车组上下滑车的铅垂面剖视图称为“主视图”;而“平衡侧视图”则是从被起吊物的相反侧(平衡侧)向抱杆方向的水平视图。

外拉线共四根,正交布置,拉线地锚位于杆塔的四角方向。

一、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单侧组吊塔材组件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用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可分单侧起吊塔材组件和双侧同时起吊塔材组件两种。

单侧起吊塔材组件如图3-1所示。

图3-1 单侧起吊塔材组件主视图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单侧吊塔在被吊塔材组件就位位置时工器具受力达到最大值,其中尤其关注就位位置最高和塔材组件自重最大时的吊装。

图3-2 所示为在被吊塔材接近就位状态时的各方向视图。

图3-3 所示为被吊塔材接近就位状态时各视图中的有关尺寸和作用力。

AB——塔材组件;CD——系吊钢丝绳套(即千斤绳)段C1D、C2D的投影;CH——塔材控制绳合力线;DE1——提升钢丝绳的向上段;E1F1——提升钢丝绳的向下段;E1F——抱杆;GE——平衡侧(位于起吊的对侧)抱杆的上拉线G1E、G2E的投影;JF——起吊侧承托钢丝绳J1F与J2F的投影。

12 增补三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a)平衡侧拉线平面;(b)主视图;(c)起吊侧系吊钢丝绳套平面和承托钢丝绳平面;(d)俯视图图3-2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方向单侧起吊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13下列公式计算塔材组件接近就位时的情况,此时、各工器具承受的力达到最大。

1. 提升滑车组的张力P (亦即系吊钢丝绳套的合力T )()ϕαϕ'+'⋅==cos cos W T P 塔材组件接近就位时:Ce h H -+≈'-231tan ϕ()13211cos sin tan H H h L h C -+--≈-ξξα其中: hi 1s i n-=ξ 2. 系吊钢丝绳(即千斤绳)套的张力T ′βsin 2PT ='其中:bδβ2t a n1-=(a )平衡侧拉线平面; (b )主视图;14 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c )系吊钢丝绳套平面及起吊侧承托钢丝绳平面 ; (d )俯视图图3-3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方向单侧组吊塔材组件3. 塔材控制绳的总张力F ′()ϕαα'+⋅='cos sin W F4. 抱杆顶端承受的的轴向压力N()()R N ξϕηαϕ++-=cos cos 其中:ξξϕsin 2cos tan 111h xH L ++≈-R ——提升滑车组张力P 与提升滑车组引向腰滑车的提升钢丝绳向下段张力(P /n 工作绳数)的合力(见图3-4),kN ;()21sin 21工作绳数工作绳数nn P R +-+=ατη——R 与提升滑车组张力P 间的夹角(见图3-4),度。

输电线路铁塔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工艺【最新版】

输电线路铁塔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工艺【最新版】

输电线路铁塔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工艺1组塔的规定1.1 基本规定(1)铁塔组立施工前,应针对塔型特点及施工条件进行铁塔组立施工技术设计,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编制作业指导书。

(2)铁塔组立施工技术设计时,应在计及风荷载的影响下对所用机具受力状况进行分析、计算,并应以受力最大值作为选择工器具的依据。

(3)组塔施工用抱杆的设计、制造、使用应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 部分电力线路》DL 5009.2 、《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 875 和《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抱杆通用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DL/T 319 的规定。

(4)其他起重机具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应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 2 部分电力线路》DL 5009.2 和《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 875 的规定。

(5)铁塔组立方法的选择及施工场地布置应符合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要求,并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 的规定。

(6)组塔施工前铁塔基础应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

(7)铁塔施工质量应符合《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 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1.2 一般规定(1)内悬浮内拉线抱杆适用于场地狭窄、有条件设置内拉线的一般塔型的吊装,不适用于酒杯型、猫头型、紧凑型铁塔组立。

(2)内悬浮内拉线抱杆两内拉线平面与抱杆的夹角不应小于15º。

(3)抱杆底部通过锚固于铁塔四根主材上的承托绳承托固定,承托绳的悬挂点应设置在有大水平材的塔架断面处,当无大水平材时,应验算塔架强度,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补强措施。

两对角承托绳间夹角不应大于90º。

(4)抱杆顶部设置的内拉线下端应锚固在己组立塔体上端的主材节点处的施工孔上,并应通过调节装置控制内拉线长度。

当铁塔无施工孔时,承托绳与主材连接处宜设置专门夹具。

(5)构件起吊过程中,保持吊件与铁塔间距不应小子100mm 。

铁塔组立施工方法

铁塔组立施工方法

铁塔组立施工方法1.1.1.1 组塔注意事项(900mm×900mm×38m抱杆)(一)内悬浮外拉线抱杆(1)针对1000kV线路塔高、塔重及塔头结构尺寸大的特点,选用900mm×900mm×38m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起吊重量不得超过5t。

(2)由于起吊重量较重,组塔工器要经常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吊点钢丝绳、起重滑车,承力钢丝绳、抱杆等重要受力工器具要在起吊前后进行详细检查,变形、受损的工器具严禁使用。

(3)提升抱杆不得少于两道腰环,腰环固定钢丝绳应呈水平并收紧。

外拉线受力后,腰环呈松弛状态。

(4)承托绳固定在铁塔主柱的节点上,四根承托绳等长,承托绳与塔身的固定,通过事先安装在塔材上的施工板(孔)联接, 对角两承托绳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90°。

抱杆升出铁塔顶面的高度应根据起吊塔片的高度进行计算,确保塔片的顺利就位。

(5)抱杆拉线地锚要位于与基础中心线夹角为45°的延长线上,离基础中心的距离不小于塔高的1.2倍。

当场地不能满足要求距离时,必须验算各部受力并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6)抱杆拉线和地锚经过计算后选择,吊装前拉线必须可靠固定。

(7)牵引系统放置在主要吊装面的侧面,牵引装置及地锚与铁塔中心的距离不小于塔全高的0.5倍,且不小于40m。

(8)由于起吊抱杆系统重,结构长,在使用外拉线的情况下,考虑提升抱杆的稳定性,抱杆提升时必须设两道腰环。

同时在收工或工作间隙时,抱杆设防风拉线。

(9)利用耐张塔地线支架吊装导线横担时,地线支架作好补强措施,根据受力大小,必要时采用抱杆本体起吊系统进行补强。

(10)钢丝绳接触的铁件及吊点处必须采取里垫外包的保护措施。

在计算吊点位置时,尽可能的使用铁塔施工眼孔,避免钢丝绳对铁塔的磨损。

(12)抱杆的起吊系统、工器具的选择,每种塔型使用的抱杆高度,上下曲臂及横担的具体吊装方法有待施工图出版后根据铁塔结构特点等进行验算后具体确定。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作者:————————————————————————————————日期:浅谈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单位:作者:目录摘要 (1)一、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 (1)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三、材料与设备 (14)四、质量控制 (20)五、安全措施 (21)摘要“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即使用中心悬浮大截面钢抱杆、可调下拉线、落地外拉线控制、起吊滑车组形成分解组塔系统,在施工中根据塔体的结构尺寸、构件重量等条件,采用塔身单腿吊装、分片吊装,下曲臂、上曲臂整体吊装,横担分片吊装或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法进行铁塔分解吊装,最终完成铁塔组立。

此施工方法在白俄罗斯核电输出及电力联网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得到了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方法一、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1.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主要工艺原理1.1.1 利用已组立好的塔身段,通过承托系统和外拉线系统使抱杆悬浮于塔身桁架中心来起吊待装的铁塔构件。

1.1.2 利用已组装好的塔身提升抱杆,并连接承托绳,调整好外拉线,继续起吊安装下一个高度段的待组塔片构件。

1.1.3 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铁塔组立完毕。

利用铁塔落下抱杆并将其拆除。

1.1.4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见图1-1,俯视图见图1-2。

图1-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1-抱杆;2-腰环(起吊工况不受力);3-外拉线;4-已起立塔片;5-起吊滑车组;6-转向滑车;7-手扳葫芦;8-塔片;9-吊点补强;10-控制大绳;11-承托绳图1-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俯视图1-抱杆;2-塔身;3-手扳葫芦;4-外拉线地锚;5-钢绳外拉线1.2 抱杆参数简介采用常见的角钢组合钢抱杆,抱杆中段为口700mm,两端为口300mm断面的钢抱杆。

800mm×800mm 内悬浮抱杆组立输电线路钢管高塔施工技术

800mm×800mm 内悬浮抱杆组立输电线路钢管高塔施工技术

800mm×800mm 内悬浮抱杆组立输电线路钢管高塔施工技术摘要:500kV 华润海丰电厂一期机组送出工程GN41、GN42 两基钢管高塔,塔高156 米,地形特殊,钢管塔组立施工难度大,针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钢管输电铁塔组立,我们采用底端50 吨及100 吨吊车组立,顶部采用800mm×800mm×35.8m内悬浮内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施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的角钢塔和钢管塔组立。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组立钢管高塔;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500kV 华润海丰电厂一期机组送出工程GN41、GN42 为钢管塔设计,其中GN41塔型为SKT431-120,GN42 塔型为SKT431-104。

具体参数如下:塔位塔型呼高(m)数量杆塔全高(m)单基重量(kg)GN41 SKT431 120 1 156 409391.9GN42 SKT431 104 1 140 360737.7二、施工方案简介2.1 通过现场调查,GN41 位于花场、GN42 位于农田,有条件设置外拉线。

考虑到钢管塔塔材长且重、底部根开大等特点,底端采用50 吨及100 吨吊车组立,顶部采用800mm×800mm×35.8m 内悬浮内拉线抱杆组立铁塔。

具体吊装分段及相关参数如下:序号塔号杆塔型号50t 吊车组立(段)高度(米)150t 吊车组立(段)高度(米)800mm×800mm×35.8m组立(段)高度(米)1 GN41 SKT431-120 42 段 22.2 13 段-19 段86.41 1段-12 段 1562 GN42 SKT431-104 31 段、20 段22.2 12 段-18 段86.41 1段-11 段 1402.2 为满足吊重要求,选用角钢格构式800mm×800mm×35.8m 四方抱杆,两端为长度3.5m的变截面,中部由8 节长度为3.6m 等截面结构段组成,全长30m,整套抱杆总重2.8t,使用时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用8.8 级M20 螺栓连接组合成不同长度。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施工方案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施工方案

3.2 方案选择根据本标段的现场情况和从安全施工的角度出发,本标段耐张塔所处地形条件较好且可以设置外拉线,塔形均为干字型铁塔,组塔方案采用如下方式:采用长35米的800mm断面的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本方案仅适用于耐张塔的组立。

3.3抱杆基本参数3.3.1(1)工况控制条件①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抱杆竖直时重物允许最大垂直偏角(β)20°;或抱杆竖直偏角(δ)10°时,重物最大允许垂直偏角(β)10°;抱杆外拉线布置在基础中心线夹角45°延长线上,离基础中心距离不小于塔高1.2倍;吊物控制绳对地角不大于45°;两抱杆承托绳之间的夹角不得超过90 °;②抱杆组合弯曲不超过杆长的1/600;③作业风速<10m/S。

(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受力分析图(3)起吊部件受力计算公式 ①控制绳对于分片或分段吊装时,绑扎吊件处的控制绳应采用“V ”形钢丝绳,“V ”形钢丝绳的夹角宜为30º~90º,以保证塔片平稳提升。

其受力计算式为:G F )cos(sin βωβ+=式中:F ——控制绳的静张力合力,kN ; G ——被吊构件的重力,kN ;β——起吊滑车组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º); ω——控制绳对地夹角,(º)。

②起吊滑车组静张力kNGT )cos(cos βωω+=③起滑组牵引绳静张力kN0n n TT η=0式中:n 为滑车组有效绳数,η为滑轮效率(取0.96) ④外拉线静张力PhPPT 0T F PhFGT 0Gp h )cos()cos(sin cos δγβωβδω++⨯=)+(式中:δ为抱杆偏斜角 γ为拉线合力线对地角 单根拉线静张力PhP P θcos 23.1=式中:θ为拉线与拉线合力线间夹角 ⑤抱杆静轴压力N)cos()cos(cos )cos(T G N +++-=βωγδωβγ⑥承托绳静张力S())2sin(sin 02φδφ)+(G N S +=式中:G0为抱杆自重S2为受力侧承托绳的合力,φ为受力侧两承托绳合力线与抱杆轴线间的夹角 一根承托绳的静张力Sψcos 22⨯⨯=K S S式中: K 为综合不平衡系数(1.5); ψ为承托绳与承托绳合力线之夹角 3.4受力计算及工器具选择分析杆塔组立过程的受力情况,详见附件《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主要受力计算书》。

铁塔组立施工

铁塔组立施工

铁塔组⽴施⼯⼀.⼯程概况1、⼯程简述⼆.铁塔参数见表1。

三.施⼯技术依据本⼯程铁塔组⽴施⼯所执⾏的技术规程、规范及有关图纸⽂件有:1.本⼯程的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2.《110~500kV架空电⼒线路施⼯及验收规范》(GBJ233-90);3.《电⼒建设安全⼯作规程》(架空线路部分)(DL5009.2 -94);4. 相关《架空送电线路组⽴铁塔施⼯守则》;5.设计单位、监理公司下发的有关铁塔⼯程的通知、⽂件、以及会议纪要等。

表1 铁塔参数表四.线路⽅向及有关规定线路⽅向规定及塔腿编号顺序如1图所⽰:图1五.铁塔组⽴对基础的要求铁塔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时,⽅可进⾏组⽴铁塔施⼯: 1.经过中间验收合格者;2.混凝⼟强度应符合分解组塔时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的要求;六.铁塔组⽴施⼯⼯艺要求1、脚钉位置(1)直线塔脚钉均安装在D 腿;(2)转⾓及终端塔规定安装在线路转⾓的内侧(呼称⾼以下),呼称⾼以上的脚钉安装在转⾓外侧。

铁塔脚钉弯钩⼀律朝上。

中线挂线铁安装在内⾓侧。

(3)直线耐张塔脚钉安装在D腿,中挂线铁安装在线路前进⽅向的右侧,呼称⾼以上脚钉安装在前进⽅向左侧。

2.螺栓规格及穿向(1)铁塔螺栓及脚钉⾃地⾯以上8⽶位置安装防盗帽(以⾼腿地⾯为准)(2)铁塔螺栓除防盗螺栓外全部安装防松帽。

使⽤双帽的螺栓不再安装防松帽。

(3)螺栓穿向:①⽴体结构⽔平⽅向者由内向外;垂直⽅向者由下向上;铁塔斜⾯螺栓均由下向上穿。

②平⾯结构顺线路⽅向者由⼩号侧向⼤号侧穿⼊(单⾯结构);横线路⽅向者两侧由线路内侧向线路外侧;中间由左向右(⾯向⼤号分左右)?,垂直⽅向由下向上穿。

3.与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杆应与构件平⾯垂直,螺栓头平⾯与构件平⾯不应有空隙;(2)螺栓紧固并加装扣紧螺母后,螺栓露扣长度要求:①单螺母应不少于两扣;②双螺母⾄少应平扣;(3)承受剪⼒的螺栓,其丝扣部分不得进⼊联接构件的剪切⾯内;(4)各构件的螺栓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4.螺栓的紧固要求(1)?铁塔各部件的组装应紧密牢固,交叉构件在交叉处有空隙者,应按设计图纸装设相应厚度的垫⽚;(2)?螺杆和螺母的螺纹有滑扣或螺母棱⾓磨损严重以⾄扳⼿打滑者,应予以更换;(3)铁塔组⽴后,地脚螺栓螺母必须及时配齐紧固,并采取有效的防松、防盗措施,防⽌倒塔事故的发⽣;(4)组塔后铁塔螺栓紧固率应达到96%以上,其紧固程度应符合螺栓紧固⼒矩标准(如表2)。

用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的方法

用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的方法

用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的方法用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的方法摘要:针对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特性,提出了适用性最强的外拉线内悬浮大抱杆分解组塔方案,选择了合适的工器具,塔身采用单腿吊装或单片吊装,下曲臂、上曲臂采取左右侧整体吊装,猫头塔横担采取整体吊装,酒杯塔中横担采取前后分片吊装、边横担使用辅助抱杆分段吊装,同时在工程中开展了多项创新,施工方案应用效果良好,在特高压工程95%以上铁塔得到了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方法1、有关说明工程概况。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起于晋东南1000kV 变电站,经南阳1000kV开关站,止于荆门1000kV变电站,线路全长653.8km,经过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其中包括黄河和汉江两个大跨越。

全线自立铁塔类型包括ZB(直线酒杯塔)、ZM(直线猫头塔)、JT(干字型耐张转角塔)共计3类。

2、组塔施工方案介绍2.1 施工方案的提出在方案论证阶段,结合塔型、地形、以往施工经验提出了:(1)塔式起重机分解组塔;(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3)内悬浮外拉线摇臂抱杆分解组塔;(4)落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5)内悬浮内拉线分解组塔;(6)流动式起重机分解组塔;(7)倒装组塔;(8)直升机组塔等8种铁塔分解组立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我单位提出了“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案”,并通过了国网交流建设公司的方案审查。

2.2 施工方案简介“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案”即使用中心悬浮大截面钢抱杆、可调下拉线、落地外拉线控制、起吊滑车组形成分解组塔系统,在施工中根据塔体的结构尺寸、构件重量等条件,采用塔身单腿吊装、分片吊装,下曲臂、上曲臂整体吊装,横担分片吊装或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进行铁塔分解吊装,最终完成铁塔组立。

3、主要工器具3.1 抱杆使用情况3.1.1 使用的抱杆种类结合现场实际地形,考虑到各种塔型为分批供货因素,根据抱杆的适用性,本标段使用900 mm断面、40m长抱杆作为工程组塔抱杆。

内拉线悬浮式抱杆铁塔组立技术

内拉线悬浮式抱杆铁塔组立技术

15INSTALLATION2023.8张婧楠 薛志宏(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 030032)摘 要:灵石风光储一体化100MW光伏项目铁塔组立过程中采用了内拉线悬浮式抱杆技术,本文对内拉线悬浮式抱杆铁塔组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施工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山地铁塔的组立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铁塔组立 内拉线悬浮式抱杆 施工工艺 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TM7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23)08-0015-03内拉线悬浮式抱杆铁塔组立技术抱杆作为一种吊装工具,在电力工程行业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多年的工程经验,总结出了座地摇臂抱杆组塔法、分段整体起立塔片组塔法、外爬升抱杆吊装组塔法、内爬升抱杆组塔法等多种组塔方法[1-2]。

但是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对山地光伏项目不太适用。

本文以灵石风光储一体化100MW光伏项目铁塔组立施工为例,采用了一种内拉线悬浮式抱杆铁塔组立技术[3-4],通过技术流程和关键注意事项的分析,以期能为类似山地光伏项目的铁塔组立安装施工提供借鉴。

1 组塔方法对比1.1 座地摇臂抱杆组塔法座地摇臂抱杆组塔法最大构件质量为720kg,结构稳定、起吊重量大,但需要打多道腰环,自重大,在山地等特殊场地无法到达,因而不适用于山地光伏项目。

1.2 分段整体起立塔片组塔法分段整体起立塔片组塔法最大构件质量为1940kg,需要进位装置,适合地面作业,但需要平坦、开阔的场地,因而也不适用于山地光伏项目。

1.3 自爬升平台塔吊组塔法自爬升平台塔吊组塔法最大构件质量为890kg,安装前需要多个预埋件,具有结构稳定、作业安全性高等特点,但塔体变截面处平台爬升较为困难,施工难度较大。

1.4 外爬升抱杆吊装组塔法外爬升抱杆吊装组塔法最大构件质量仅为330kg,在安装前同样需要多个预埋件,结构稳定,但起重量较小,不能满足项目需要。

1.5 内爬升抱杆组塔法内爬升抱杆组塔法最大构件重量为560kg,在安装前需要多个预埋件,具有结构稳定、起重量大等特点,但结构复杂,安装质量不易控制。

浅谈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

浅谈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

浅谈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线路施工方法,主要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搭设。

该方法采用了内悬浮的方式来支撑抱杆,并通过外拉线的方式来加固和稳定整个抱杆组塔结构。

以下是对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的浅谈。

首先,内悬浮是指在抱杆顶端设置悬浮高压电缆,并使用电缆和杆塔之间的张力来支撑整个抱杆。

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杆塔的高度,减少对地面的占地,并提高抱杆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经验和技巧来准确计算和调整张力,以确保抱杆能够承受外部负荷。

其次,外拉线是指在抱杆的底部设置外拉线,通过外部拉力来增加抱杆的稳定性。

外拉线通常使用钢丝绳或拉索,将抱杆与杆塔、地面或定锚点连接起来。

通过外拉线的作用,能够有效抵抗外部风力和重力对抱杆的影响,保持整个抱杆组塔结构的稳定。

在实施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设定施工计划: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抱杆的数量、位置和安装顺序,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确定所需的设备和人员。

2.安装杆塔:根据设计要求,在事先挖好的基坑中安装杆塔,并进行垂直和水平的调整,确保其稳定性。

3.安装内悬浮:在杆塔顶端通过绝缘子串的安装安装内悬浮,根据设计要求调整电缆的张力,并确保其能够正确地支撑抱杆。

4.抱杆上飞:在内悬浮和外拉线的支撑下,使用专门的设备和工具将抱杆从地面抬升至杆塔顶端,并与内悬浮进行连接,使其垂直。

5.安装外拉线:在抱杆底部通过绝缘子串的安装安装外拉线,将其连接至杆塔或地面的定锚点,增加抱杆的稳定性。

6.调整和固定:根据需要,调整外拉线的长度和张力,使抱杆达到设计要求的倾斜角度和稳定性,并使用支撑材料或梁等固定抱杆的底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的方法
摘要:针对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特性,提出了适用性最强的外拉线内悬浮大抱杆分解组塔方案,选择了合适的工器具,塔身采用单腿吊装或单片吊装,下曲臂、上曲臂采取左右侧整体吊装,猫头塔横担采取整体吊装,酒杯塔中横担采取前后分片吊装、边横担使用辅助抱杆分段吊装,同时在工程中开展了多项创新,施工方案应用效果良好,在特高压工程95%以上铁塔得到了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悬浮外拉线大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方法
1、有关说明
工程概况。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起于晋东南1000kV 变电站,经南阳1000kV开关站,止于荆门1000kV变电站,线路全长653.8km,经过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其中包括黄河和汉江两个大跨越。

全线自立铁塔类型包括ZB(直线酒杯塔)、ZM(直线猫头塔)、JT(干字型耐张转角塔)共计3类。

2、组塔施工方案介绍
2.1 施工方案的提出
在方案论证阶段,结合塔型、地形、以往施工经验提出了:(1)塔式起重机分解组塔;(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3)内悬浮外拉线摇臂抱杆分解组塔;(4)落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5)内悬浮内拉线分解组塔;(6)流动式起重机分解组塔;(7)倒装组塔;(8)直升机组塔等8种铁塔分解组立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我单位提出了“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案”,并通过了国网交流建设公司的方案审查。

2.2 施工方案简介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案”即使用中心悬浮大截面钢抱杆、可调下拉线、落地外拉线控制、起吊滑车组形成分解组塔系统,在施工中根据塔体的结构尺寸、构件重量等条件,采用塔身单腿吊装、分片吊装,下曲臂、上曲臂整体吊装,横担分片吊装或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进行铁塔分解吊装,最终完成铁塔组立。

3、主要工器具
3.1 抱杆使用情况
3.1.1 使用的抱杆种类
结合现场实际地形,考虑到各种塔型为分批供货因素,根据抱杆的适用性,本标段使用900 mm断面、40m长抱杆作为工程组塔抱杆。

个别塔型需要使用加长抱杆时、可在40m基础上直接增加。

3.1.2 抱杆参数
抱杆总长40m,采用钢组合式,抱杆中间截面900mm×900mm,底部端面440mm×440mm。

额定轴向压力28t;起重钢丝绳Φ15mm,5倍滑轮组;抱杆倾斜5°、重物最大竖直偏角10°时,最大吊重7.5t;抱杆总重3.4t。

3.2 落地拉线
使用Φ17.5钢丝绳作为主拉线,破断拉力151kN;使用Φ13少捻钢丝绳形成1-1滑轮组作为拉线落地部分,使用缓松器调整拉线。

3.3 下拉线
使用双根Φ21.5钢丝绳作为主拉线,使用10t平衡滑车连接抱杆,下拉线总计4组,破断拉力476kN。

不同长度进行接长及主材缠绕调整,10t卸扣连接。

3.4 千斤绳
使用Φ21.5钢丝绳绑扎后出双头吊装,总破断拉力476kN。

不同长度进行装配式接长调整,10t卸扣连接。

3.5 牵引绳
选择Φ15少捻钢丝绳,破断拉力116kN。

反1-2及2-3滑轮组。

3.6 控制绳
选择Φ13少捻钢丝绳,破断拉力80kN。

使用缓松器调整。

3.7 其他工器具
使用5t双筒绞磨牵引,5t钢板地锚作为落地拉线主地锚、绞磨地锚、底滑车地锚,5t钻锚作为拉线锚固设备,使用高强5t、8t、10t卸扣连接,使用高强5t、8t、10t起重滑车转向。

4、创新工艺介绍
4.1 抱杆头部改进
本工程采取落地拉线、单腿吊结合单片吊方式,为解决拉线和起吊绳冲突、吊装位置多的问题,专门设计了外拉线挂点在上、起吊点可转动的抱杆头部,同时头部受力集中点为160直径臂厚10mm无缝钢管,解决了以往抱杆穿心螺栓弯曲断折问题。

4.2 塔材保护卡具
本工程单根下拉线受力约8t,拉线与铁塔的连接是比较关键的问题;由于本工程一般线路铁塔没有预留下拉线连接拉板、也没有施工眼孔,使用常规的麻袋片保护对塔材及下拉线都会产生极大损伤,使用可拆卸拉板的安全性及通用性较差、定长拉线使用不便、成本较大,为此专门设计了塔材保护卡具。

该卡具适用于肢宽80、厚8mm到肢宽200、厚24mm的各种角钢主材,下拉线在卡具上缠绕调整长度,受力后随着拉力的增大卡具与主材的接触越牢靠而不会滑动,安全性及通用性好。

4.3 起吊滑车改进
为防止同心3轮滑车旋转,减少吊点悬臂长度,实现1-2滑车组到2-3滑车组的轻松转换,对起吊滑车组进行了改造。

首先对2轮和3轮滑车进行改造,改变以往2轮和3轮都是同心轮的方式,变成安装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多轮滑车。

把3轮滑车其中的一个滑轮设计成可拆卸的。

首先在抱杆起立时按照1-2滑车组进行安装,塔身吊装完成后,用小绳把纲绳从2轮滑车的两个轮子中间提起,安装到抱杆顶端的3轮滑车上,就实现了1-2滑车组到2-3滑车组的转变。

4.4 磨绳绳盘和地面托架的使用
以往工程磨绳大部分不超过300m长,在绞磨后的尾绳均是盘圈散放在地面,操作麻烦、对人身安全有较大隐患。

本工程磨绳长度达850m,为避免绞磨与底滑车间钢绳落地污染环境、损伤磨绳,专门设计了地面托架,切实解决了问题。

5、施工方案实施
(1)施工工艺流程。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整立抱杆→单腿吊装塔腿→提升抱杆→单片吊装塔身→提升抱杆→单侧整体吊装曲臂→整体吊装横担→拆除抱杆→吊装边横担→补铁、修塔→撤场。

(2)抱杆起立。

抱杆起立用采用的是平地段吊车整立、丘陵段倒落式起立2种方法。

1)吊车整立:将抱杆在地面连接好,拉线、起吊绳等附件连接可靠,在40m 抱杆身28m、25m处绑扎吊装带、使用V型钢绳套2点起吊,20t吊车吊装抱杆至80角时,连接外拉线,立直抱杆,外拉线收紧,抱杆底做好绊脚钢绳,完成整立。

2)倒
落式结合倒装法起立:地形条件不满足吊车整立的丘陵地段,先利用250mm断面、8m高铝镁合金人字抱杆整体起立抱杆上段24m,连接好外拉线、做好绊脚钢绳;利用抱杆上段将铁塔组立3段至20m;将起抱杆系统与铁塔、抱杆连接,提升抱杆10m、连接10m长抱杆身部;反提升系统至地面抱杆,提升6m调节拉线、连接10m 长抱杆身部、使抱杆总长达到40m;做好绊脚,完成抱杆起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