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带翻译).
《冰鉴》神骨原文及译文
《冰鉴》神骨原文及译文作者:曾国藩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
清浊易辨,邪正难辨。
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人而深思。
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
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
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
小心者,从其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
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
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
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
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
紫次之,白斯下矣。
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
碎次之。
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
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
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
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
"这个精华,用在人身上,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俗话义说:"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但它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硬如钢铁的岩石,不会被风吹雨打去。
"这里所说的"镇石",相当于一个人身上最坚硬的部分--骨骼。
曾国藩冰鉴全文及译文
曾国藩冰鉴全文及译文曾国藩的《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用人的传世奇书,以下是全文及译文:【第一神骨】原文: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译文: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
这个精华,用在人身上,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俗话又说: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但它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硬如钢铁的岩石,不会被风吹雨打去。
这里所说的“镇石”,相当于一个人身上最坚硬的部分——骨骼。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
像工人、农民、商人等阶层,我们要全面观察他们的体态、骨骼、五官等方面的特点。
而对于文人墨客,我们首先要观察他们的精神气质和骨骼风貌。
总的来说,观察一个人要直接、简洁,抓住关键点,这就是识人的第一步。
【第二神骨】原文:圣贤者,盖非气质之美,而是学问之深。
故端庄厚重者,圣贤之质;谦和恭敬者,圣贤之情。
观其走路,知其气质;观其言语,知其学问。
译文:圣贤之人,并非生来就具有美好的气质,而是因为他们有深厚的学问。
所以,端庄厚重是圣贤的品质特征;谦和恭敬是圣贤的情感表现。
观察一个人的走路姿态,可以了解他的气质;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以了解他的学问修养。
【第三神骨】原文:形而上者,谓之神;形而下者,谓之器。
神者,气质之精;器者,骨骼之粗。
观神骨,知其气质;观器局,知其骨骼。
译文:形而上的,称为“神”;形而下的,称为“器”。
“神”是指一个人的气质精华,“器”是指一个人的骨骼风貌。
观察一个人的神骨,可以了解他的气质;观察一个人的器局,可以了解他的骨骼特点。
【第四神骨】原文:耳目者,精神之窗户;骨骼者,精神之支架。
窗户明净,精神饱满;支架坚挺,骨骼丰俊。
曾国藩冰鉴相人术之声相篇原文附翻译
曾国藩冰鉴相人术之声相篇原文附翻译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
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
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译文] 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
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
看相识人的时候,听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所以不一定见到其人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竞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声与音不同。
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
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quot;为上。
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
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
"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出而不返,荒郊牛鸣。
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较?[ 译文] 声和音看上去密不可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的闭合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
辨识声相优劣高下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着重从人情的喜怒哀乐中去细加鉴别。
欣喜之声,宛如翠竹折断,其情致清脆而悦耳;愤怒之声,宛如平地一声雷,其情致豪壮而强烈;悲哀之声,宛如击破薄冰,其情致破碎而凄切;欢乐之声,宛如雪花于疾风刮来之前在空中飞舞,其情致宁静轻婉。
它们都由于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扬而清朗,被列入上佳之口。
如果是刚键激越的阳刚之声,那么,象钟声一样宏亮沉雄,就高贵;象锣声一样轻薄浮泛,就卑贱;如来是温润文秀的阴柔之声,那么,象鸡鸣一样清朗悠扬,就高贵;象蛙鸣一样喧嚣空洞,就卑贱。
曾国藩《冰鉴》原文全译
曾国藩《冰鉴》原文全译内容简介曾国藩(1811--1872年)是位官僚,所处的却是吏治败坏并极端腐朽的从政环境,但就在那个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时代,他几乎揽尽天下英才。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
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地解读曾国藩识人、用人的神秘之学,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彩色画廊,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冰鉴》作者为曾国藩的存疑《冰鉴》,传闻为曾国藩所作,实非。
下页有毛笔刻印的《冰鉴》影印文件,末尾说,‘余家有冰鉴七篇,不著撰人姓名,宛似一子,世无刻本,恐其湮没也’,署名为‘南海吴荣光荷屋氏’。
又题名‘香山曾大经纶阁氏书’,时间是‘道光己丑年仲春’。
该年是公元1829年,时曾国藩19岁,尚未科举,亦未到京(23岁才去)。
那个时代,文章从写成到流传,再刻印成书,需要很长时间,显非少年曾国藩所为。
曾国藩名闻天下,是50岁以后的事。
南怀瑾先生推崇曾国藩13套本领,《冰鉴》是其一,但未肯定地说《冰鉴》作者是曾国藩。
《冰鉴》题释1、《冰鉴》是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著述(存疑)的一部关于相人识人的作品。
分7章。
2、古代盛冰之器。
《周礼•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鉴。
”3、鉴,镜子。
言镜洁如冰,比喻明察。
江淹《谢开府辟召表》:“臣谬赞国机,职宜冰鉴。
”4、指月。
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谈到:“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
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冰鉴(曾国藩)详解
冰鉴解读冰鉴乃是我祖曾国藩所著之面相书,被封为宫廷派的面相学,论断要点在一个人的正气与否,能否担任国家栋梁,和一般江相派不同,身为曾氏子孙,自然有推广之必要『冰鉴』全书只2269个字,言简意赅,将宫廷派面相学的重点全写在里头,书内共分七张,乃「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气色」,说它篇篇重要实不为过。
冰鉴--神骨章(上)语云:「脱谷为鏮,其髓斯存?」神之所谓也。
「山骞不崩,为石为镇。
」骨之所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相家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敌.此为澄清到底。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二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擞时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舒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
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茍且,所谓针线也。
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以上原文)子玄注解:(1)神相对於形,只得是人内在的精神状态,这个人看上去很神气,这是一种感受,并非从外表看来看。
「神」为形之表,又蕴含在「形」之内,犹如光之於日月。
(2)这里的骨并不是泛指全身骨头或骨髓,而是专指人头上的九骨,又称九龙骨。
一般指得是「颧骨」、「驿马骨」、「将军骨」、「日角骨」、「月角骨」、「龙宫骨」、「伏犀骨」、「巨鰲骨」和「龙角骨」。
(3)「脱骨为糠、其髓斯存?」这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或动物,活著的时候精神洋溢,在外在身体没有变化的情况之下,如果这个人或动物死了,它的外在形体并无改变,但是却一点生气也没有,那种样子就是失「神」了,这种好像没有稻谷的糠,内里没有精髓了。
这是开宗名义告诉你,一个人没有了「神」,就什麼都没有了。
曾国藩冰鉴全文及译文
曾国藩冰鉴全文及译文
(实用版)
目录
一、曾国藩与《冰鉴》
二、《冰鉴》的内容与价值
三、《冰鉴》的识人用人原则
四、结语
正文
一、曾国藩与《冰鉴》
曾国藩,清朝末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政治、军事、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著作中,有一部名为《冰鉴》的人才学经典,是他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
二、《冰鉴》的内容与价值
《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共分七章,从神骨、刚柔、五官、骨肉、气色、声音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识人、用人。
书中所提到的许多观点,都是曾国藩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识人用人的经验总结而成,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
三、《冰鉴》的识人用人原则
在《冰鉴》中,曾国藩提出了许多关于识人用人的原则。
首先,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与神采主要体现在双眼,骨骼品相则体现在面部。
因此,在观察一个人时,应先关注其神骨。
其次,曾国藩认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应具备刚柔并济的特质,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变通。
此外,他还强调观察一个人的气色、声音等细节,以判断其健康状况和性格特点。
四、结语
曾国藩的《冰鉴》是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人才学经典,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识人用人方法。
曾国藩《冰鉴》:九贵骨——头上长的任何骨头都是好的!
曾国藩《冰鉴》:九贵骨——头上长的任何骨头都是好的!【原文】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
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
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译文】九贵骨各有各的姿势:天庭骨丰隆饱满;枕骨充实显露;顶骨平正而突兀;佐串骨像角一样斜斜而上,直入发际;太阳骨直线上升;眉骨骨棱显而不露,隐隐约约像犀角平伏在那里;鼻骨状如芦笋竹芽,挺拔而起;颧骨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项骨平伏厚实,又约显约露。
看头部的骨相,主要看天庭、枕骨、太阳骨这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则主要看眉骨、颧骨这两处关键部位。
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便终生不会贫穷;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终生不会卑贱;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如果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定会显贵。
九贵骨中的“九贵骨”。
相学历来重视骨相,特别是头部的异骨,书云:“头无异骨,难成贵相。
”异骨,就是这里要谈到的九贵骨。
九贵骨都在头部,“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中记载:高祖这个人,高鼻子,长颈项,面貌有龙相,须髯特美,左大腿上有七十颗黑痣。
为人仁厚爱人,喜欢施与,意志豁达,胸襟开阔,常表现出大度宽宏,不肯从事家人生产农作各业。
到了壮年,试作官吏,做泗水亭长。
高祖为亭长,对其公所中吏人,无不加以轻侮。
高祖好酒好女色,常常向王媪、武负二人的酒馆赊酒。
有时,高祖喝醉,卧不能起。
武负、王媪常看见高祖身体上面有龙出现,甚以为怪异。
高祖每次来买酒,便留在酒馆中畅饮,二人按酒价数倍计价。
等二人见高祖醉卧而有龙出现的怪事以后,到年底算账的时候,这两家酒馆经常撕了账单,不向高祖索债。
高祖常出差到秦都咸阳,当时恣意游观名胜,看到了秦皇帝的威仪盛势,他感慨长叹说:“啊!大丈夫应当像这个样子!”单父县人吕公与沛县令相友善。
《冰鉴情态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冰鉴情态篇》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冰鉴情态篇》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解读人生·识人术】曾国藩《冰鉴》(全文+译文)
【解读人生·识人术】曾国藩《冰鉴》(全文+译文)中国文化讲究博大精深,西方文化讲究统筹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主导课程,在现今社会运行过程中应用广泛,但对于现今的纷繁管理模式,其严谨的模型构建在主导理念和统筹思维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便显得相形见绌。
冰鉴——冰出于水而寒于水,水可鉴事务之清浊,以示鉴人之透彻!历史上任何一次改朝换代,无不因奸邪而误国;每一次推动历史进步的变革,无不因忠者心藏天下而兴起;朝代中途叛乱,无不因英雄出现而力挽狂澜。
“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国家大计,首推留心人才”;“商业一诺为重。
在各类事务中,决策失误是最大的败笔,而在决策失误中用人失误乃是最大的失误。
”本书深度透彻分析了鉴别人才的九大特征,为选人用人提供了有效方法。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家庭、个人,无不因人而成败。
而识人、用人、辨人就成为重中之重。
国家因贤才而壮大,企业因贤才而发展,个人因贤才而成就。
人在江湖,欲成事业,必有人相助,孤家寡人何以能创造价值?《冰鉴》的智慧是综合了曾国藩和三国刘勋《人物志》与传统相法精华而成,从理论到实践,并结合了大量的引证,了解周围的人才,团结可以团结的所有人才,去愚才而识贤才,辩邪正而识忠奸。
从《冰鉴》的现今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需求的关键点,如何辨别人才,凸显人才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于是用《冰鉴》的智慧解读人生,体悟世情,自鉴明镜!是非常有实用效力的良方。
曾国藩的识人口诀是: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曾国藩“识人术”的核心就是:世上怕的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用才的人不能正确使用人才。
特别是在管理重要的高层人员方面,曾国藩自有一套:1、选拔人才。
“拣选将才,必求智略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着兼全,乃为上选”。
曾国藩认为挑选高层次人才必须要有深谋远虑的眼光,又要有严明的纪律,同时,要吃得苦中苦,且耐得注寂寞,三者如能兼顾,则为最佳的配比方式。
冰鉴(带翻译).
冰鉴曾国藩著曾国藩相术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第一篇神骨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
”神之谓也。
“山骞不崩,惟石为镇。
”骨之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
清浊易辨,邪正难辨。
欲辨邪正,先观动静。
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
静若荧光,动若流水,尖巧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脱迹二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
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
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
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
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
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
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
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第二篇刚柔既识神骨,当辨刚柔。
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 不足用补,有余用泄。
消息直与命相通,此其皎然易见。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
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
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贵非常。
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寒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亦。
此外牵合,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
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
伏矣不伉,跳亦不扬,近”蠢” 。
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
内奸者功名可期。
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
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
曾国藩《冰鉴》全文及译文:看你相貌,即知你心
曾国藩《冰鉴》全文及译文:看你相貌,即知你心曾国藩《冰鉴》全文及译文曾国藩相术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原文及译文如下:第一神骨: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
骨之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译文】俗话说:“去掉作为谷外壳的糠,谷的精髓依然存在。
”这说的是神。
“山岳不崩塌,只是因为石作为镇压。
”这说的是骨。
一人的精与神,全在于双眼;一人的骨骼品相,全在于脸部。
其他人(工农商军等)需要把身形与精神一起讨论,读书人要先观察他的神气与骨相,单刀直入,这是最重要的。
【解释】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
”这个精华,用在人身上,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俗话又说:“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但它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硬如钢铁的岩石,不会被风吹雨打去。
”这里所说的“镇石”,相当于一个人身上最坚硬的部分--骨骼。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
像工人、农民、商人、军士等各类人员,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
作为以文为主的读书人,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丰俊与否。
精神和骨骼就像两扇大门,命运就像深藏于内的各种宝藏物品,察看人们的精神和骨骼,就相当于去打开两扇大门。
门打开之后,自然可以发现里面的宝藏物品,而测知人的气质了。
两扇大门--精神和骨骼,是观人的第一要决。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
清浊易辨,邪正难辨。
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
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冰鉴讲解
从一个bbs发现比较靠谱的冰鉴解读,是xx后人写的,比起一般网上的解释象样多了冰鉴乃是我祖xx所著之面相书,被封为宫廷派的面相学,论断要点在一个人的正气与否,能否担任国家栋梁,和一般xx不同,身为xxxx,自然有推广之必要。
『冰鉴』全书只2269个字,言简意赅,将宫廷派面相学的重点全写在里头,书内共分七张,乃「神骨」、「刚柔」、「容貌」、「情态」、「xx」、「声音」、「气色」,说它篇篇重要实不为过。
冰鉴--xx(上)语云:「脱谷为鏮,其髓xx?」神之所谓也。
「xx不崩,为xx。
」骨之所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相家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xx,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xx含xx,动若水发;xx无人,动若赴敌.此为澄清到底。
xx萤光,动若流水,尖巧喜淫,xx半睡,动若鹿骇,xx而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二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擞时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xx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舒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
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xx密无有茍且,所谓针线也。
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以上原文)xx注解:(1)神相对xx形,只得是人内在的精神状态,这个人看上去很神气,这是一种感受,并非从外表看来看。
「神」为形之表,又蕴含在「形」之内,犹如光之xx日月。
(2)这里的骨并不是泛指全身骨头或骨髓,而是专指人头上的九骨,又称九龙骨。
一般指得是「颧骨」、「驿马骨」、「将军骨」、「日角骨」、「月角骨」、「xx骨」、「xx骨」、「巨鰲骨」和「龙角骨」。
(3)「脱骨为糠、其髓xx?」这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或动物,活著的时候精神洋溢,在外在身体没有变化的情况之下,如果这个人或动物死了,它的外在形体并无改变,但是却一点生气也没有,那种样子就是失「神」了,这种好像没有稻谷的糠,内里没有精髓了。
曾国藩《冰鉴·二十三·青主忧惊,白主哭丧》译文与赏析
曾国藩《冰鉴·二十三·青主忧惊,白主哭丧》译文与赏析二十三青主忧惊,白主哭丧【原文】色忌青,忌白。
青常见于眼底,白常见于后端。
然亦不同:心事忧势,青如凝墨;祸生不测,青如浮烟;酒色惫倦,白如卧羊;灾晦催人,白如傅粉。
又有青而带紫,金形遇之而飞扬,白而有光,土庚相当亦富贵,又不在此论也。
最不佳者:“太白(1)夹日月(2),乌鸟(3)集天庭,桃花(4)散面颊,赪尾守地阁。
”有一于此,前程退落,祸患再三矣。
【注释】(1)太白:即启明星。
古人认为此星主杀伐,此色主灾祸。
(2)日月:日角与和月角的部位,日角,在左眉骨隆起处至左边发际,月角在右眉骨隆起处至右边发际。
(3)乌鸟:乌鸦。
古人认为此相主参革。
(4)桃花:指赤色斑点。
赪尾:指赤色鱼尾,这里指浅赤色。
【译文】面部气色忌讳青色,也忌讳白色。
青色常出现在眼底,白色则经常出现于眉梢。
它们的具体情形各有差异:如果是由于心事忧烦困苦而面呈青色,那么这种青色多半既浓且厚,状如凝墨;如果是由于遇到飞来的横祸而面呈青色,那么这种青色一定轻重不均,状如浮烟;如果是由于嗜酒好色导致疲惫倦怠而面呈白色,那么这种白色一定势如卧羊,不久即会消散;如果是由于遭遇了大灾大难而面呈白色,那么这种白色一定惨如枯骨,死气沉沉。
还有青中带紫之色,如果是金形人遇到这种气色,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如果是白润光泽之色,上形兼金形人面呈这种气色,也会获得富贵,这些都是特例,不在以上所论之列。
而最为不佳的,则是以下四种气色:“白色围绕眼圈,此相主丧乱;黑气聚集额头,此相主参革;赤斑布满两颊,此相主刑狱;浅赤凝结地阁,此相主凶亡。
”以上四相,如果具有其一,就会前程倒退败落,并且接连遭灾遇祸。
【解读】人禀气而生,气有清浊、昏明、贤鄙之分,人有寿夭、善恶、贫富、贵贱、尊卑的之别,这些由气反映出来。
气运生化,人就有各种不同的命运和造化。
气旺,则生命力强盛;气衰则生命力衰弱。
生命力旺盛与否,与日常行事的成败有密切联系,生命力不强,难以夜以继日顽强地与困难做斗争,自然难以成功。
冰鉴全文及翻译
冰鉴全文及翻译文章1:《冰鉴》全文及翻译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冰鉴》。
它是现代汉语词典的词语之一,也是一篇经典的古文诗篇。
《冰鉴》的原文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又不来。
最爱此水边,潺潺水声过。
虽然《冰鉴》的字面意思并不复杂,但却寓意深远。
文章传达了作者杨万里对美好自然的深深眷恋,对生命短暂的惜别,以及人生的转瞬即逝。
有些词汇在这篇文章中甚至成为了经典的文化符号,比如“镜湖”、“菡萏”、“西施”等等。
这些花草树木和人名固然具有自己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整个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在翻译《冰鉴》的时候,我们需要尽力保留原文的词汇和韵律,同时要注意意思的表达和语言的流畅。
所以翻译也需要一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
来自同一语境的人对于原文和翻译的理解并不会完全一致,所以翻译是一项十分挑战性的工作。
文章2:《冰鉴》相关分析在理解《冰鉴》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是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在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杨万里对窗外美景的描绘,“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潺潺水声过”。
作者用了美丽的语言来描绘自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其次是对生命短暂的惜别。
在“回舟不待月,归去又不来”的句子中,作者带出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人生短暂,恍若瞬间,这也是生命如此珍贵的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冰鉴》也可以说是一篇哀思诗。
还有一个要点就是杨万里对于时间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最后一句,“最爱此水边,潺潺水声过”中,杨万里表达出了对于最珍爱的事物的向往。
潺潺的水声代表不断流逝的时间,而作者希望自己可以再次感受到这里的美好自然和世外桃源。
总而言之,《冰鉴》这篇古文诗篇以它的深意和简短的字眼打动了无数的人。
希望大家都能够体验到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冰鉴(原文全)
冰鉴(原文全)冰鉴(原文)上编识人之道一、人才1 识才人才须有操守、多条理原文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
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
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
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亲巡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探贼地是也。
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例、始条例、终条例,理其绪而分之,又比此类而合之也。
眼到者,著意看人,认真看公牍也。
手到者,于人之长短,事之关键,勤笔记,以备遗忘也。
口到者,使人之事既有公文,由苦口叮嘱也。
引子《曾文正公全集》2 求才求才当如鹰隼击物,不得不休原文求人之道,须如圭之治生,如鹰隼击物,不得不休。
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谋,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
无兵不足深忧,无响不足痛哭,独举目新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
此其可为浩汉也。
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之人,则几矣。
人才非因阨则不能激,非违心深虑则不能达。
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
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外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祥思、约守。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
人才至难,往时在余幕府者;余以平等相看,不甚钦敬,泊金思之,何可多得?弟当常以求才为急,其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宜共事一方也。
引子《曾文正公全集》3 衡才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原文喜誉恶毁之人,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
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实足以欺世盗名。
方今天下大大乱,人怀苟且之心,出范围之外,无过而问焉者。
吾辈当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之心墙子。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治,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
君子欲有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健康。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自于内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鉴
曾国藩著
曾国藩相术口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第一篇神骨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
”神之谓也。
“山骞不崩,惟石为镇。
”骨之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
清浊易辨,邪正难辨。
欲辨邪正,先观动静。
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
静若荧光,动若流水,尖巧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脱迹二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
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
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
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
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
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
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
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第二篇刚柔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
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
消息直与命相通,此其皎然易见。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
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
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
贵非常。
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寒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亦。
此外牵合,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
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
伏矣不伉,跳亦不扬,近”蠢”。
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
内奸者功名可期。
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
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
纯粗无周密者,半途必弃。
观人所忽,十得八九矣。
第三篇气色
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
胸腹手足,实接五方;耳目口鼻,全通四气。
相顾相称,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
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
短不豕(shi)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所谓“整”也。
背宜圆厚,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所谓“整”也。
五短多贵,两大不扬,负重高官,鼠行好利,此为定格。
他如手长于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不拜相即鼎甲矣。
貌有清、古、奇、秀之别,总之须看科名星与阴騭(zhi)纹为主。
科名星,十三岁至三十九岁随时而见;阴騭纹,十九至四十六岁随时而见。
二者全,大人物也;得一亦贵。
科名星见于印堂眉彩,时隐时见,或为钢针,或为小丸,尝有光气,酒后及发怒时易见。
阴騭纹见于眼角,阴雨便见,如三叉样,假寐时最易见。
得科名星者早荣,得阴騭纹者迟发。
二者全无,前程莫问。
阴騭纹见于喉间,又主生贵子;杂路不在此格。
[译文]
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
鼻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
口阔而方禄千种,齿多而圆不家食。
眼角入鬓,必掌刑名。
顶见于面,终司钱谷:此贵征也。
舌脱无官,橘皮不显。
文人有伤左目,鹰鼻动便食人:此贱征也。
第四篇情态
容貌者,骨之余,常佐骨之不足。
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
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
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
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有弱态,有狂态,有疏懒太,有周旋态。
飞鸟依人,情致婉转,此弱态也,不衫不履,旁若无人,此狂态也。
坐止自如,问答随意,此疏懒态也。
饰其中机,不苟言笑,察言观色,趋吉避凶,则周旋态也。
皆根其情,不由骄枉。
弱而不媚,狂而不哗,疏懒而真诚,周旋而健举,皆能成器;反之,败类也。
大概亦得二三矣。
前有恒态,又有时态。
方有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
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卑庸可耻,不足论事。
漫无可否,临事迟回;不甚关情,亦为堕泪;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
三者不必定人终身。
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第五篇须眉
“须眉男子”,唯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
”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
”此言眉主早成,须主晚运也。
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郭令公半部不全,霍膘骁一副寡脸。
此等间逢,毕竟有须眉者,十之九也。
眉尚彩,彩者,杪处反光也。
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
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不宜凝滞。
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如泼墨者,最下。
倒竖者,上也;下垂者,最下。
长有起伏,短有神气;浓忌浮光,淡忌枯索。
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场。
个中亦有征范,不可不辨。
但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是最下乘。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
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光、宜健、宜圆、宜有情照顾。
卷如螺纹,聪明豁达;长如解索,风流荣显;劲如张戟(ji),位高权重;亮若银条,早登廊庙,皆宦途大器。
紫须剑眉,声音洪壮;蓬然虬(qiu)乱,尝见耳后,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
他如“辅须先长终
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滞晦”、“短毙遮口饿终身”,此显而可见者耳。
第六篇声音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
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
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声与音不同。
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
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石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
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
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
“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
出而不返,荒郊牛鸣;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数?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
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
凡人说话,是声其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
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第七篇气色
面部如命,气色如运。
大命固宜整齐,小运亦当亨泰。
是故光焰不发,珠玉与瓦砾同观;藻绘未扬,明光与布葛齐价。
大者主一生祸福,小者亦三月吉凶。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
有终身之气色,“少淡、长明、壮艳、老素”是也。
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也。
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望后隐跃”是也。
有一日之气色,“早青、昼满、晚停、暮静”是也。
科名中人,以黄为主,此正色也。
黄云盖顶,必掇(duo)大魁;黄翅入鬓,进身不远;印堂黄色,富贵逼人;明堂素净,明年及第。
他如眼角霞鲜,决利小考;印堂垂紫,动获小利;红晕中分,定产佳儿;两颧红润,骨肉发迹。
由此推之,足见一斑矣。
色忌青,忌白。
青常见于眼底,白常见于眉端。
然亦不同:心事忧劳,青如凝墨;祸生不测,青如浮烟;酒色惫倦,白如卧羊;灾晦催人,白如傅粉。
又有青而带紫,金形遇之而飞扬,白而有光,土庚相当亦富贵,又不在此论也。
最不佳者:“太白夹日月,乌鸟集天庭,桃花散面颊,頳(cheng)尾守地阁。
”有一于此,前程退落,祸患再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