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体表投影幻灯片
合集下载
面神经(Facial nerve)ppt课件
(2)在下颌下缘的平面从后到前越过面后V、下颌角, 面前V的浅面。
(3)与颌外A的关系:单支,经A浅面或深面;多支: 分别经A浅面或深面。转向上至三角肌和下唇方肌,支 配此二肌。
(4)1/5的人越面后V至颌下区。具体位置以颌外A和咬 肌前下角为标志。在标志后,行在下颌支下缘下1cm, 标志处平下颌下缘,其前方行于下颌下缘上。
当一侧上位N元 发生病变时:对侧睑 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表现为鼻唇沟变浅, 不能上提口角,食物 易留于口腔前庭,但 肌不萎缩,额纹存在。
当下位N元表现 病变时:同侧全部表 情肌瘫痪,睑不能闭 合,不能提眉 、额 纹消失、鼻唇沟消失、 不能上提口角、若久 治不愈,肌可萎缩。
面神经(Facial nerve)
→向下→茎乳
②
孔→向前穿过
腮腺,呈扇形
③
分布。
④
⑤
面神经(Facial nerve)
三、分段(以茎乳孔为界分管段和颅外段)
(一)面N管段的分支 1、岩浅大N:主要含副交感纤
维,面N外膝→蝶腭N节→泪 腺,鼻,腭粘膜腺。 2、镫骨N:支配镫骨肌。 3、鼓索:在茎乳孔上方 6mm处 自面N发出,进入鼓室、穿岩 鼓裂→颞下窝加入舌N。
(5)颌下手术切口,一般应在下颌下缘1.5cm-2cm处, 并应切开颈深筋膜浅层。
(6)损伤后,口角歪斜。
面神经(Facial nerve)
5、颈支:
(1)1-2支:穿腮腺
下端,行于下颌缘支
后方,二者少交通。
①
(2)在颈阔肌深面、
②
下颌角与胸锁孔突肌
之间向前下至颌下三 角,布于颈阔肌。
③
④
(3)发出分支与颈皮
即:颞支、颧支、
颊支、下颌缘支、
(3)与颌外A的关系:单支,经A浅面或深面;多支: 分别经A浅面或深面。转向上至三角肌和下唇方肌,支 配此二肌。
(4)1/5的人越面后V至颌下区。具体位置以颌外A和咬 肌前下角为标志。在标志后,行在下颌支下缘下1cm, 标志处平下颌下缘,其前方行于下颌下缘上。
当一侧上位N元 发生病变时:对侧睑 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表现为鼻唇沟变浅, 不能上提口角,食物 易留于口腔前庭,但 肌不萎缩,额纹存在。
当下位N元表现 病变时:同侧全部表 情肌瘫痪,睑不能闭 合,不能提眉 、额 纹消失、鼻唇沟消失、 不能上提口角、若久 治不愈,肌可萎缩。
面神经(Facial nerve)
→向下→茎乳
②
孔→向前穿过
腮腺,呈扇形
③
分布。
④
⑤
面神经(Facial nerve)
三、分段(以茎乳孔为界分管段和颅外段)
(一)面N管段的分支 1、岩浅大N:主要含副交感纤
维,面N外膝→蝶腭N节→泪 腺,鼻,腭粘膜腺。 2、镫骨N:支配镫骨肌。 3、鼓索:在茎乳孔上方 6mm处 自面N发出,进入鼓室、穿岩 鼓裂→颞下窝加入舌N。
(5)颌下手术切口,一般应在下颌下缘1.5cm-2cm处, 并应切开颈深筋膜浅层。
(6)损伤后,口角歪斜。
面神经(Facial nerve)
5、颈支:
(1)1-2支:穿腮腺
下端,行于下颌缘支
后方,二者少交通。
①
(2)在颈阔肌深面、
②
下颌角与胸锁孔突肌
之间向前下至颌下三 角,布于颈阔肌。
③
④
(3)发出分支与颈皮
即:颞支、颧支、
颊支、下颌缘支、
颌面部神经之面神经 ppt课件
2.面神经的保护 • 切口选择
• 颌面部寻找面神经的标志
手术切口
vs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思考讨论题: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为:一侧睑裂以下对侧表情肌瘫痪但
但不影响闭眼,皱额,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
这是为什么?
岩大神经
鼓索 镫骨肌神经
(二 )
面神经颅外段
段面 神 经 颅 外
面神经腮腺内分支 面神经入腮腺前分支
面神经主干
1 面神经主干
茎乳孔至面神经分叉处的一段
面神经主干
经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
腹间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 腮腺 新生儿及儿童乳突尚未发育 完全面神经位置表浅,手术时 易受伤
2 面神经腮腺前的分支
1.如何进行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2.颌面部的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分支?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示意图
管段或面神经核受损: 同侧面肌麻痹 + 舌前2/3味觉丧失 +唾液分泌障碍 +听觉改变 +泪腺分泌障碍
鼓索以下受损:同侧面肌麻痹
面神经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定位诊断
症状及体征
单纯面瘫
面神经损伤部位
鼓索以下 ,茎乳孔以外 (面神经颅外分支受损) 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 (鼓索受损) 镫骨肌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镫骨肌神经受损)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面瘫+味觉丧经节与脑桥之间
(岩大神经受损)
面神经应用解剖(application)
(1)耳后神经
耳支支配耳后肌,枕支支配枕肌
面神经解剖PPT
面神经解剖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面神经概述 • 面神经的解剖结构 • 面部肌肉与面神经的关系 • 面神经损伤与疾病 • 面神经的应用研究
01 面神经概述
面神经的定义
01
02
03
定义
面神经是第VII对脑神经, 负责面部表情、味觉以及 部分咀嚼功能。
位置
面神经起自脑桥,穿过颞 骨岩部的面神经管,最终 分支分布于面部肌肉。
面神经的毗邻关系
与茎乳孔的关系
与颈动脉的关系
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支配腮腺的分 泌。
面神经毗邻颈动脉,在腮腺深面与颈 动脉鞘相贴。
与下颌骨的关系
面神经在下颌骨表面走行,发出分支 支配下颌周围肌肉。
03 面部肌肉与面神 经的关系
眼轮匝肌
眼轮匝肌是围绕眼睛的环形肌肉 ,主要负责闭眼和保持眼睑紧闭
。
面神经的颞支直接支配眼轮匝肌 ,控制其收缩和舒张,从而影响
总结词
面部肌肉电刺激对面神经的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对面部肌肉进行电刺激,可以激活面神经,促进面部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有助于改善面部肌肉松 弛、皱纹等问题,提高面部的美观度。
面部整形手术与面神经
总结词
面部整形手术中面神经的保护与修复
详细描述
在进行面部整形手术时,对面神经的保护和修复至关重要。手术过程中应避免损伤面神 经,同时对于受损的面神经进行及时修复,以减少对面部肌肉功能的影响,确保术后恢
复良好。
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VS
详细描述
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和 神经电生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针对不同疾病 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恢复面部肌肉的 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面神经概述 • 面神经的解剖结构 • 面部肌肉与面神经的关系 • 面神经损伤与疾病 • 面神经的应用研究
01 面神经概述
面神经的定义
01
02
03
定义
面神经是第VII对脑神经, 负责面部表情、味觉以及 部分咀嚼功能。
位置
面神经起自脑桥,穿过颞 骨岩部的面神经管,最终 分支分布于面部肌肉。
面神经的毗邻关系
与茎乳孔的关系
与颈动脉的关系
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支配腮腺的分 泌。
面神经毗邻颈动脉,在腮腺深面与颈 动脉鞘相贴。
与下颌骨的关系
面神经在下颌骨表面走行,发出分支 支配下颌周围肌肉。
03 面部肌肉与面神 经的关系
眼轮匝肌
眼轮匝肌是围绕眼睛的环形肌肉 ,主要负责闭眼和保持眼睑紧闭
。
面神经的颞支直接支配眼轮匝肌 ,控制其收缩和舒张,从而影响
总结词
面部肌肉电刺激对面神经的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对面部肌肉进行电刺激,可以激活面神经,促进面部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有助于改善面部肌肉松 弛、皱纹等问题,提高面部的美观度。
面部整形手术与面神经
总结词
面部整形手术中面神经的保护与修复
详细描述
在进行面部整形手术时,对面神经的保护和修复至关重要。手术过程中应避免损伤面神 经,同时对于受损的面神经进行及时修复,以减少对面部肌肉功能的影响,确保术后恢
复良好。
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VS
详细描述
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和 神经电生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针对不同疾病 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恢复面部肌肉的 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面神经解剖PPT课件
1.外周性面瘫或核性面瘫,患侧面部上下的表情肌(不
包括由动眼神经支配的提上睑肌)均瘫痪,属于弛缓性
麻痹。典型的周围运动性面神经麻痹常为一侧性,并与 病变所在部位同侧。 2.中枢性面瘫,一侧中枢性麻痹时,两侧上部面肌运动 存在,而对侧下部面肌随意运动消失。
外周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最明显的区别是不能抬、VII起始核:
面神经核 上泌涎核 孤束核
面神经(Facial nerve)
分布范围
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膝神经节
面肌 泪腺 舌下腺,下颌下腺 舌前2/3味蕾
一、面神经的组成
面神经的发生来源于人胚胎第二腮弓
的神经外胚层组织 , 是人体发育最早的神经
之一。
面神经(facial nerve)为含有运动纤维、 感觉纤维以及副交感纤维成分的混合神经。 其中大部分属运动纤维;小部分为感觉与 副交感纤维,构成中间神经。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腮腺
Terminal branches
颞支—腮腺上缘—斜越颧弓后段浅面—额肌、 眼轮匝肌—额纹消失
颧支—腮腺前缘—颧肌、眼轮匝肌下部及提上唇肌—与颞 支共同管理眼睑闭合
颊支—腮腺前缘—腮腺导管上方和下方—口角—颊肌和口 裂周围诸肌—鼻唇沟变浅
下颌缘支—腮腺下端—颈阔肌深面—下颌体下缘—越过面动、静脉的浅 面—下唇诸肌及颏肌
内听道段
4.鼓室段(水平段)
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 鼓室内壁的骨管,适在前庭窗上 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 壁锥隆起平面(鼓室段和锥体段)
鼓室段(水平段)
锥体段
鼓室段
鼓索神经
5.乳突段(垂直段)
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 下达茎乳孔。
面神经ppt课件
15
3.桥脑外的面神经病变
16
3.1 颅后窝或内听道
——病变位于颅后窝或内听道, 侵及中间神经及听神经。 表现: 1. 面神经周围性瘫痪 2. 耳鸣、耳聋、前庭神经机能紊乱 3. 味觉消失 4. 唾液分泌、泪腺分泌障碍
17
复习: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1.鼓索 分布于舌前2/3 的味蕾; 下颌下腺和 舌下腺,支配腺体分
19
面 神 经 在 颞 骨 的 分 支
20
面神经管内外的定位诊断
病变部位 茎乳孔以远 鼓索与镫骨肌支间 镫骨肌支与岩大神经 支间 膝状神经节 内耳门与岩大神经支 间 表现 同侧周围性面瘫 上症 +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唾液分泌减退 上症 +听觉过敏 上症 +带状疱疹 上症 +泪腺分泌减少 +耳聋、眩晕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面神经 延髓脑桥沟外侧 (小脑中脚下缘)
孤束核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
内耳门
经面神经管
舌前2/3味觉
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腺、舌下腺
舌神经 泪腺
鼓索 岩大神经
面肌
茎乳孔
4
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一)面神经的运动通路
中央前回(下1/3) 脑干 面神经核 内囊
周围性面瘫
下运动神经元 同侧 全面肌瘫 可有障碍 不一定 有
12
2.核性及髓内纤维病变
桥脑病变
面神经交叉性瘫
损及外展神经核,出现病灶侧面神经及外展神经瘫。 多见于肿瘤、炎症、急性前角灰质炎(脑干型)等。
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瘫,病灶对侧出现舌下神经及上下肢中枢瘫痪。
13
Ⅶ
面神经核 上泌延核 孤束核
3.桥脑外的面神经病变
16
3.1 颅后窝或内听道
——病变位于颅后窝或内听道, 侵及中间神经及听神经。 表现: 1. 面神经周围性瘫痪 2. 耳鸣、耳聋、前庭神经机能紊乱 3. 味觉消失 4. 唾液分泌、泪腺分泌障碍
17
复习: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1.鼓索 分布于舌前2/3 的味蕾; 下颌下腺和 舌下腺,支配腺体分
19
面 神 经 在 颞 骨 的 分 支
20
面神经管内外的定位诊断
病变部位 茎乳孔以远 鼓索与镫骨肌支间 镫骨肌支与岩大神经 支间 膝状神经节 内耳门与岩大神经支 间 表现 同侧周围性面瘫 上症 +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唾液分泌减退 上症 +听觉过敏 上症 +带状疱疹 上症 +泪腺分泌减少 +耳聋、眩晕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面神经 延髓脑桥沟外侧 (小脑中脚下缘)
孤束核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
内耳门
经面神经管
舌前2/3味觉
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腺、舌下腺
舌神经 泪腺
鼓索 岩大神经
面肌
茎乳孔
4
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一)面神经的运动通路
中央前回(下1/3) 脑干 面神经核 内囊
周围性面瘫
下运动神经元 同侧 全面肌瘫 可有障碍 不一定 有
12
2.核性及髓内纤维病变
桥脑病变
面神经交叉性瘫
损及外展神经核,出现病灶侧面神经及外展神经瘫。 多见于肿瘤、炎症、急性前角灰质炎(脑干型)等。
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瘫,病灶对侧出现舌下神经及上下肢中枢瘫痪。
13
Ⅶ
面神经核 上泌延核 孤束核
【完整】面神经解剖资料PPT
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 过桥小脑角会同位听神 经抵达内耳门
mm长。
膝状神经节 迷路段
内听道段
4.鼓室段(水平段)
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 经鼓室内壁的骨管,适在前 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 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 (鼓室段和锥体段)
鼓室段(水平段)
锥体段 鼓室段
运动纤维:脑桥下面神经核,部 分来自对侧大脑运动皮层锥体束纤维。 确定鼓室段的标志为:卵圆窗,匙突,锥隆起,水平半规管等。 面神经是人体穿过骨管中最长的颅神经,为含有运动,副交感与感觉性纤维的混合神经 。 镫骨肌神经:锥隆起后方分出 确定鼓室段的标志为:卵圆窗,匙突,锥隆起,水平半规管等。 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桥小脑角会同位听神经抵达内耳门 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适在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鼓室段和锥体段) 岩大神经:膝状神经节前方分出 确定鼓室段的标志为:卵圆窗,匙突,锥隆起,水平半规管等。 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 主干在腮腺内分上下两支,二者弧形绕过腮腺岬部后又分为5支,最后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群。 副交感及感觉部分组成中间神经。 运动纤维:脑桥下面神经核,部 分来自对侧大脑运动皮层锥体束纤维。 面神经是人维的混合神经 。 主干在腮腺内分上下两支,二者弧形绕过腮腺岬部后又分为5支,最后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群。 副交感及感觉部分组成中间神经。 镫骨肌神经:锥隆起后方分出
下为颈面支。颞面支分出颞支和颧
支,颈面支分出颊支,下颌缘支和 颈支。
面 神 经 终 末 支
1.确定鼓室段的标志为:卵圆窗, 匙突,锥隆起,水平半规管等。
2.确定垂直段的标志为:水平半规 管砧骨窝与二腹肌嵴。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是人体穿过骨管中最长的 颅神经,为含有运动,副交感与 感觉性纤维的混合神经 。
《面神经解剖》课件
面神经的主要分支
面神经的主要分支包括额支、颊支、唇支和下颌分支。
面神经解剖相关的疾病
面神经解剖相关的疾病包括耳廓下肌瘫痪、面神经炎,以及肿瘤压迫等。
面神经的检查方法
面神经的检查方法包括视力检查、加压试验,以及软腭垂结构的观察。
结论
深入了解面神经的解剖、分支和功能对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与之相关的疾病至关重深入了解面神经的起点和路径、主要分支、相关疾病以及检查方法,并学会 诊断和治疗与面神经相关的疾病。
什么是面神经?
面神经是面部表情肌肉的运动控制神经,同时也是面皮肤和口腔黏膜的感觉 神经。
面神经的起点和路径
面神经起点于延髓,穿过颅底,进入颞骨内,经过颞骨内耳道,到达颞下窝,最后分支进入面部肌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颞支为位于由耳垂到眉 外和耳垂到最高一条额纹 之间的区域”这个描述大 致准确,却忽略了耳支。 在这个三角区域(紫色), 大部分的神经没有肌肉或 腮腺的保护,而是直接位 于皮下。
总的来说,神经穿出腮腺后,在颧弓和颞区行走于SMAS,到达额
肌深面。神经位于颞深筋膜的浅层,因此,在分离皮瓣时,为了避 免神经损伤,必须在皮下分离或在SMAS深面的颞肌筋膜层分离。 在颧弓则更要留意。
仍不会损伤神经。支配口周肌肉的神经都在肌肉深面,只有颏肌 和口角提肌的支配神经在肌肉浅层。
• 同一个研究还显示下颌缘支可能有1条(21%)、2条(67%)、3 条(9%)或4条(3%)主要分支。有5%的下颌缘支和颊支之间有 吻合。
• 下颌缘支通常在下颌骨下缘1~2cm,最多可达3~4cm。下颌缘支 在颈阔肌深面,因此在沿下颌骨的行程中收到了较好的保护。但 当接近口部时,它变得表浅并进入降肌深面。
上图:于帽状腱膜下分离冠状皮 瓣,解剖层在颞浅筋膜和颞肌之 间,面神经颞支在颞浅筋膜内行 走。皮瓣被向下翻开,图后方可 见含在SMAS后方的颞浅筋膜。
下图:同样的解剖层面显示面神 经颞支和颞浅动脉前支行走于 SMAS内。
透光试验显示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脉前支行走于SMAS内
• 在实施面下部手术时,一定要熟知下颌缘支的位置。如 果在术中不慎损伤了该神经,将会导致降口角的肌肉瘫 痪,由此造成的畸形相当明显。
另一个有用,但不一定准确的标识是 神经行走于眉上2cm处。在颞区,神 经行走于SMAS(浅表肌腱膜系统), 在颞浅血管的颞额分支下。颞前的发 际线代表了额肌的外侧缘,神经在其 内侧深面,相对较安全。
危险区域用紫色标记,在颧弓上的神 经特别容易遭受损伤,它位于紧贴皮 下脂肪SMAS层内,并直接在颧骨的 突出部位上。
• 通过大宗的尸体解剖研究发现,81%的下颌缘支在面动脉 后方经过颌骨下缘的表面;在面动脉前方,所有支配口 降肌的下颌缘支分支神经都经过下颌缘表面;唯一在面 动脉前方但经过下颌缘背部的是支配颈阔肌的分支,没 有太多的临床意义。
• 98%的下颌缘支在面后静脉的浅面,但100%都在面前静 脉的浅面。
• 下颌缘支在颈阔肌深面受到保护,当神经接近嘴角约2cm的地方 变得比较表浅。在这里,若只在皮下分离而不损伤其下的肌肉,
• 颞支和下颌缘支最易受损伤,他们之间完全没有吻合支。在给很 瘦的病人做手术时,横切咬肌和颊脂肪垫非常容易损伤颊支和下 颌缘支。图可见面神经的颊支出腮腺后行于咬肌之上。
• 颞支
• 从颞支水平分支的形式以及它和筋膜、肌肉层的关系来说,颞支 算得上是面神经中解剖最复杂的分支。
面神经颞支的体表投影。虽然有3条 或5条分支,但一般有4条分支跨越颧 弓,最后的一条永远在颞浅血管前方。 在发际线千元相当于外眦的高度是颞 支的中、后分支交汇处,最前的分支 在颧弓前缘后方约2cm处(有时也被 形容为在眶外侧壁后一指宽的地方斜 跨过颧弓)。
下颌缘支进入口周降肌的表面之下
• 面神经有5条主要的分支, 分别是颞支(额支)、颧支、 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 在临床,主干通常在腮腺内分成上支(颞面支)和下支 (颈面支),接下来的分支情况变异很多。在颧支和颊 支间有很多的吻合支,在5%的人群中,其下唇降肌是由 颈支支配的。
腮腺全面切除后的 面神经。面神经出 茎乳孔后在pes anserinus(面神经 腮腺丛)为止上、 下两部分,在本图, 注意颞支的多个分 支以及分支和二腹 肌后腹的关系。颊 支在咬肌之上。耳 大神经经过胸锁乳 突肌。
面神经体表投影
• 面神经主干由茎乳孔出颅后立即进入腮腺。确认面 神经最可靠的标识是鼓乳缝。这是颞骨的鼓部和乳 突部之间的交界线,在其内下方6~8mm就是茎乳
孔。其他的标识虽然也有所帮助但并不完全可靠。
主干通道常在外耳道软骨和二腹肌后腹连线的中点, 向前越过乳突,并在茎突浅面。
鼓乳缝是确认面神经在茎乳孔后最可靠的标识。外耳道软骨 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标识,茎突在主干的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