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语文文言虚词专题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2006年中考浙江版语文文言虚词专题复习

文言虚词(一)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课文中经常接触到的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题讲析

“之”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虚词。常见的有5种意义和用法:

A. 代词。人称代词(一般作第三人称,有时也作第一人称)或指示代词。

B.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

C. 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

D. 表示语气停顿,或协调音节,舒缓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E. 放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放在动词与宾语之间,使宾语前置;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1. 余悲之(他),且曰……《捕》

2. 君将哀而生之(我)乎? 《捕》

3.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的)甚也。

4. 永之(的)人争奔走焉。《捕》

5. 然侍卫之(的)臣不懈于内……《出》

6. 是非君子之(的)道。《攘》

7. 吾欲之(去)南海,何如? 《为》

8. 之(去)虚所卖之(他)。《童区寄传》

9. 公将鼓之(D)。《曹》

10. 盖一岁之(D)犯死者二焉。《捕》

11. 予独爱莲之(E)出淤泥而不染……《爱》

12. 何陋之(E)有? 《陋》

A. 作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或“他们”、“她们”、“它们”。

B. 作指示代词。可以译成“这”、“这些”、“那”、“那些”,或“其中”、“其中的”。

C. 作句中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语气。

1. 以刺刀攫其(它)首……《螳》

2. 今有人日攘其(他)邻之鸡者。《攘》

3. 如知其(这)非义,斯速已矣……《攘》

4. 蜀之鄙有二僧,其(其中)一富,其(其中)一贫。《为》

5. 始作俑者,其(难道)无后乎? 《孟》

6. 其(难道)真无马邪? 《马》

A. 作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此)”、“彼”的意义。

B. 作疑问代词,哪里。作疑问代词时都放在句子中间。

C. 作语气助词,可以表示陈述、疑问或感叹的语气。可译成“啊”、“呢”或“吗”。作语气助词时放在句子末尾。

1. 时而献焉(他)《捕》

2.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了)《为》

3.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啊)《爱》

4.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啊)《愚》

5.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在这里)《愚》

“为”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繁,而且兼跨几个词类,应该认真掌握。

提示:作动词时,使用非常灵活。到底该译成哪个动词,要联系上下文. 尤其应该仔细分析它所涉及的宾语,才可以得到结论,不要死记硬背。

A. 作动词,当,当做,成为。(读wéi)

B. 作介词时,为(读wèi),可译成“给”、“替”、“被”。一般表示动作或行为涉及的对象。另外还可以表示目的、原因,可译成“为了”、“因为”,其用法同白话文。

C. 作名词,可以译成“行为”、“表现”。

D. 作判断动词“是”。

1. 橘生淮南则为(是)橘。《晏》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当)师矣《论》

3. 此人一一为(给)具言所闻。《桃》

4. 为(在)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

5. 或异二者之为(表现)。《岳》

“以”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繁,用法灵活,可以作介词、连词、动词等。作介词的用法较多,其次是作连词。

A. 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以译成“把”、“被”、“对”、“跟”、“用”、“拿”、“将”、“凭”、“靠”、“因为”、“根据”、“依据”、“按照”等。

B. 作连词。

1. 表示并列或修饰关系。可译成“和”、“又”、“而”等,也可以不译。

2. 表示目的或结果。可译成:“以致”,“以便”或白话文中意思很虚的“来”。

C. 作动词。作动词时,一般用作“认为”、“以为”。

D. 用“有以”、“无以”的形式出现时,“以”作句中助词。翻译时,同“有”、“无”一起译成“有什么”、“没有什么”或“不能”。

1. 贫者自南海还,以(把)告富者。《为》

2. 以(用)尾击柳……《螳》

3. 公亦以(凭)此自矜。《卖》

4. 今以(根据)蒋氏观之,犹信。《捕》

5.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按照)情。《曹》

6. 而吾以(因为)捕蛇独存。《捕》

7. 虏太子申以(而)归。《孙》

8. 月攘一鸡,以(不译)待来年……《攘》

9.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没什么)异乎? 《孟》

10. 无以(没什么)异也。《孟》

11. 非学无以(没什么)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论》

12. 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出》

13. 陛下亦宜自谋,以(以便)咨诹善道……《出》

14. 故为之说,以(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

15. 以(认为)五十步笑百步……《孟》(单独使用,作“认为”解,省编初中教材中仅此一例)

初中教材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而”都作连词,大抵有以下几种情况:

A. 表示并列、递进或承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就”、“然后”,其中表示并列关系时,一般不必翻译。

B.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可是”、“却”等。

C.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行为的方式、手段、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有时可不译。

D. 含有假设关系的连词,应译作“如果”、“假如”等。

1.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不译)白章。《捕》

2. 乃斫大树白而(并且)书之曰《孙》

3. 学而(然后)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

4. 人不知而(却)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

5. 问与学,相辅而(地)行者也。《论》

6. 人而(如果)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

A. 作副词,可以译成“于是”、“就”。

B. 作副词,可以译成“才”。

C. 作副词,可以译成“却”、“竟”、“竟然”。

D. 作判断动词,可以译成“是”、“就是”等。

1. 乃(就)弃其步军《孙》

2. 乃(于是)入见《曹》

3. 下,见白书,乃(就)钻火烛之《孙》

4.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于是)自刭《孙》

5. 见渔人,乃(于是)大惊《桃》

6. 乃(就)取一葫芦置于地《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