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 教案2人教版

合集下载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水资源》教案篇1水资源教案(初二地理第三单元第三节)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水是珍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缘由。

2.把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缘由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铺张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力量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育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力量。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缘由及解决途径,培育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力量。

3.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育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力量。

4.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育实践力量和对问题的详细分析评价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峻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熟悉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爱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南水北调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理解节省用水的重要性。

4.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缘由。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1.叙述和讲解法2.对比和分析法3.争论法教学预备1.布置同学课前预习。

2.布置同学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预备课堂争论。

3.老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预备相关投影片。

课时支配:2课时本节内容学问结构如下第一课时学习完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方面。

其次课时学习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利用课本76页活动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导入新课,引发同学对水的作用的熟悉。

讲授新课老师板书:第三节水资源老师提问:水是珍贵的资源,分组争论,它有什么作用呢?老师板书:1.水的作用同学争论后,老师抽查提问小组代表发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3-3 水资源(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3-3 水资源(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3-3 水资源(2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水资源,属于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通过介绍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的概况、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保护三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但水资源作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掌握水资源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分布、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水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水资源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资源问题。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水资源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2.呈现(10分钟)介绍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如地表水、地下水、降水、蒸发等。

讲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

3.操练(10分钟)分发案例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例。

要求每组选一个案例,分析其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成功经验或存在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邀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首先,删除了文章中的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然后,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我国水资源现状。

2.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3.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过程与方法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密切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珍惜、合理利用、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重点与难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培养节水意识。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世界上海陆面积比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

提出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为本节课的研究做铺垫。

二、新课研究一)时空分布不均介绍水资源的定义和分布。

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发现南北方水资源的差异。

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即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引导学生思考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介绍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包括兴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重点讲解南水北调工程。

同时,强调节水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了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掌握了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工程,前者从长江下游扬州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后者则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而西线工程则是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将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

南水北调工程则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这些工程的实施可以缓解我国缺水问题,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更为重要。

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水污染是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水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以及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知识。

但水资源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护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空间变化规律,掌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水资源保护措施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地图教学法:利用地图、数据等资料,展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讨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数据等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

3.准备讨论、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变化。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等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找出水资源分布的规律。

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水资源状况,了解我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等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掌握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的概念和分布。

2.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分布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水资源资料,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学生对水资源知识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分析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利用,进一步巩固水资源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

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全面发展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分布特征。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对策。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法和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非洲缺水、遭受旱灾图片,提问学生:看了以上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答:水是生命之源)[小结]对,水是生命的源泉,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但是,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水资源。

(板书)第三节水资源【讲授新课】(一)水是宝贵的资源[复习承转]地球表面海洋占多大比例?(71%)难怪有人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的水球,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

1、读图分析地球水资源形势展示图“水资源是有限的”,学生看图说明: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主要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所以地球上水是丰富的,但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二)我国的水资源问题2、展示“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对比图,[提问]上图反映我国水资源什么问题?(答: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⑴水资源短缺[承转]中国是个贫水国家,西北、华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下面就以华北地区为例,一起分析缺水原因。

3、华北地区为什么缺水?①从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对比关系入手;⑵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提问]供水量主要来自哪里?(江河湖泊水)[温故而知新]依次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我国干湿地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学生看图,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季多,冬春少;南丰北缺③[提问]什么方面需水量大?(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我国南方、北方水土资源搭配不合理,供需矛盾突出,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主要讲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学会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水资源的分布、总量和利用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际情况。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节水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案例、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一定了解。

但水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自然现象,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资源的相关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空间变化规律,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时间空间变化规律。

2.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资源的相关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地图、实例等教学资源。

2.教学道具:准备与水资源相关的道具,如水杯、水壶等。

3.教学设备:确保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正常运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变化。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水资源会有这种变化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分发道具,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如:用杯子倒水,让学生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到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水资源第一课时水是宝贵的资源江南初中黄莉教学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表面呈现出蔚蓝色,这是地球上水的展示。

教学新课:设问:地球上的水多吗?水有什么作用呢?﹙板书﹚第三节水资源一、水是宝贵的资源1、水的作用让同学们同桌讨论水的作用。

学生思考后多人回答。

老师补充并小结。

师: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有了水,生命才得以延续,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才得以发展,所以说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一种自然资源。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内容,判断水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含义有两种:广义:地球上的所有水体水资源﹛狭义: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我们这里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狭义的水资源。

师:地球上的水多吗?引导学生联系地球上水陆面积比例“七分水三分陆”,得出“地球上水很多”的结论。

设问,学生读图3.16思考并回答: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海洋水)淡水的主体是什么?(冰川)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指什么?(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师:请同学们根据图3.16给出的资料计算出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量的多少。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总水量的:2.5%×0.3%=0.0075%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有限的。

﹙板书﹚2﹑水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水资源,加上种种的原因,使得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

师:导致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看资料图片及课本3.17图,分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老师小结:导致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板书﹚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等。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

那么我们国家与世界各国相比,水资源状况又怎么样呢?﹙板书﹚3、中国水资源现状引导学生分析表格得出:中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量的倍数。

总结得出结论:——(板书)中国是缺水国家。

师:中国缺水状况的例子描述。

本课小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的作用,水资源是有限的,还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那么我国仅有的水资源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联系前面所学的降水的知识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第三节水资源一、水是宝贵的资源1、水的作用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水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总水量的0.0075%3、中国水资源中国是一个缺水国家第二课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西片组赵红梅执笔【学习目标】1.知道解决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的办法。

2.树立节水意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课前导学】谁是宝贵的资源阅读P83—p89,完成1~8题。

1.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___________。

兴建_______,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__________。

3.例如_________工程,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的严重缺水。

4.___________,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青岛市供水紧张状况。

5.而要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则还需要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的水资源利用从总体上看,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水状况仍然继续加重;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费惊人。

__________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8.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

南方水资源占全国_______以上,北方仅占________。

【展示点拨】1.解决水资源存在问题的方法:(1)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寻找淡水,控制人口(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3)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兴修水库(4)我国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节约、保护水资源2.加强宣传,提高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1)世界水日-------------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2)中国水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我国水利部就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

1993年确定“世界水日”后,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所以从1994年开始,我国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3)节水标志。

【课堂检测】1.可以有效地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措施()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建水库D.节约用水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防治水污染B.修建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南北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水多,地多;北方地区水少,地少B.南方地区水少,地少;北方地区水多,地多C.南方地区水多,地少;北方地区水少,地多D.南方地区水少,地多;北方地区水少,地多4.三峡工程对下列哪条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 )A.珠江B.长江C.黄河D.松花江5. 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A.华北和东北B.华北和西北C.华东和西北D.西北和东北6.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A.输水线路较短B.人口少,最为经济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7.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东多西少B.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小C.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良好,水资源基本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求D.我国随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制约了水资源的利用8. 华北平原地区降水量比西北内陆地区多,但缺水程度却比西北内陆地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河川径流量小B.降水的季节差异大C.水资源消耗量大D.缺少水库拦蓄,水资源流失量大9.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10. 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④水污染与浪费现象不断出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1. 在农业生产中,提倡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在家庭生活中,提倡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七主要目的是:( )A.节约用水B.提高水的利用率C.限制水的消耗含量D.减少对水的污染11.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河流)的水调往__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河道,经过、、、、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水库调水,经过、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第三课时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江南初中黄莉教学目标: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现象,知道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通过学生对水资源及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问题分析评价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节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靠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就能彻底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吗?同学没思考得怎么样?学生回答。

师: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当前主要靠修水库;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靠调水。

但这些都只能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教学新课:出示一组资料:“缺水!缺水!缺水!”———广东的40个城市有30个城市供水量紧缺,那么曾经被认为空气都能拧出水的广东怎么近年来城市缺水频繁亮起了红灯呢。

占用水总量8成以上的农业灌溉,由于灌溉方式落后,渠道防渗率低,未能有效地截留过境水、雨水,水的利用率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1/3。

工业用水浪费巨大,一些工厂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

90%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到河流湖泊中造成污染。

4、广东城镇居民的用水量亦非常高。

以广州为例,每人日生活用水量达550升,而上海为180升,巴黎仅150升。

同学们思考一下,造成我国水资源不足最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

﹙浪费惊人,污染严重﹚老师总结:对,浪费惊人,污染严重。

我国水资源利用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对紧张,缺水状况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结果守在水边没水喝。

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这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核心途径。

﹙板书﹚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板书﹚1、“中国水周”和“世界水日”师: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读3.18图,请同学介绍《中国水周》和《世界水日》。

我国还设计了节水标志。

﹙板书﹚2、节水标志请同学介绍节水标志。

﹙板书﹚3、节水措施读图3.22请同学们从工农业和日常生活等方面谈谈,怎样节约用水。

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措施最多。

生讨论后发言,小组竞赛。

生讨论P82活动题1题。

﹙用价格杠杆控制用水量﹚老师补充:师小结: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弘扬中华民族节约的传统美德,节约每一滴水,为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吧!板书设计: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1、“中国水周”和“世界水日”2、节水标志3、节水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