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学秒杀技巧!!

合集下载

行测数学运算速算技巧与实战训练

行测数学运算速算技巧与实战训练

行测数学运算速算技巧与实战训练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不仅题目类型多样,而且计算过程往往较为复杂,时间又十分紧张。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速算技巧,并通过实战训练加以巩固,我们就能在数学运算这一模块取得不错的成绩。

一、速算技巧1、凑整法凑整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将数字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便于计算的数。

例如:25 + 75 = 100,125×8 = 1000 等。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

2、尾数法尾数法是通过计算算式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当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时,我们只需要计算出式子的尾数,就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比如:计算 23 + 47 18 的结果,我们只需计算 3 + 7 8 的尾数 2,就能快速判断答案的尾数是 2。

3、基准数法当遇到多个相近的数字相加或相减时,可以选择一个基准数,然后将其他数字与基准数进行比较,再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 98 + 102 +97 + 101 + 99,可以选择 100 作为基准数,原式就可以转化为(100 2)+(100 + 2)+(100 3)+(100 + 1)+(100 1)= 500。

4、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 a×(b + c) = a×b + a×c。

在计算中,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 25×(40 + 4),可以转化为25×40 + 25×4 = 1000 + 100 = 1100。

5、分数巧算对于分数的计算,我们可以先通分再计算,但有时通过约分可以更快速地得出结果。

例如:计算 1/2 + 1/6 + 1/12,可以转化为 1 1/2 +1/2 1/3 + 1/3 1/4 = 3/4 。

二、实战训练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实际的题目来运用这些速算技巧。

【例 1】计算 345 + 655 245 的值。

我们可以先计算 345 245 = 100,然后再加上 655,得到 755。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教你3招秒杀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教你3招秒杀数量关系题

行测考试中,最费时费力的题目当属数量关系,小伙伴们普遍反映虽然这类题题干不长,但是想要得出正确答案,需要消耗不少时间。

“那么,既省时又能快速解题的办法有吗”第一个秒杀技巧——和值法应用环境:如果题目中出现,“共”、“总共”等字眼的话,这个技巧就派上了用场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例子说明:【解析】正确答案为D。

这道题如果按照常规的解法,非常浪费时间,而在考场上,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去挥霍,所以这里就要用到和值法了。

已知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而选项中,只有A+D=25+75=100千克,所以可以直接排除BC选项了。

那么到底选A还是D呢,再根据题意“甲降价20%,乙提价20%”,不管降价还是提价都是20%,最后总值却比原来减少140元,就可以看出甲食品比乙食品多,所占整体比例更大,所以答案直接可以选出答案D了。

总结:通过和值法这个小技巧,遇到同类型的题目,10秒就能帮我们快速锁定答案,是不是很赞!第二个秒杀技巧——整除法应用环境:①只要题目中出现,“整除”、“平均”、“每”等字眼的话,就可以用的哦!②题目中出现数据:倍数、分数、百分数、比例数时也是可以用整除的。

具体怎么用呢,举2个例子说明。

先来看第一个例子:【解析】正确答案为B。

题目中出现了“每”,所以可以考虑整除。

由“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可知,学生总数减去2后,还能被4、5、6同时整除。

结合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满足条件。

所以选择B。

总结:这个是应用环境①的具体题型展示,通过题意,直接找到结果和条件之间存在的整除关系,快速求解。

再来看第2个例子:【解析】正确答案为A。

看完这道题,先别火急火燎忙着计算,先看一下题意,从“今年男员工比去年减少6%”,可知:今年的男员工的人数=0.94倍去年男员工的人数,列个公式:,化简,今年:去年=47:50,说明今年的男员工人员要能被47整除。

最后再看选项,只有A选项能被47整除,所以选择A。

行测数字推理秒杀口诀

行测数字推理秒杀口诀

行测数字推理秒杀口诀
题型一、和倍问题。

问题描述:已知两数之和及倍数关系,可快速得出这两数。

秒杀公式:大+小=和;大=倍×小,则:小=和÷(倍+1);大=倍×小=和-小。

题型二、差倍问题。

问题描述:已知两数之差及倍数关系,可快速得出这两数。

秒杀公式:大-小=差;大=倍×小,则:小=差÷(倍-1);大=倍×小=差+小。

题型三、和差问题。

问题描述:已知两数之和及两数之差,可快速得出这两数。

秒杀公式:大+小=和;大-小=差;则:大=(和+差)÷2;小=(和-差)÷2。

题型四、日期问题。

问题描述:若2017年7月10日星期三,则2018年8月10日星期几。

秒杀公式:平年:365=52×7+1 平过1;闰年:366=52×7+2 闰过2。

题型五、植树问题。

问题描述:在一个路段上植树,植树方式不同,棵数和段数的关系不同。

秒杀公式:①不封闭路段:两端植:棵数=段数+1;一端植:棵数=段数,②两端都不植:棵数=段数-1;③封闭路线:棵数=段数。

公务员行测考试秒杀秘籍(参考)

公务员行测考试秒杀秘籍(参考)

数列问题:1. 全奇必是奇: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奇数,答案必是奇数;全偶必是偶: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偶数,答案必是偶数。

2. 奇偶奇偶间隔走:数列给出的项如果是奇数和偶数间隔,答案必须符合此规律。

3. 从怪原则:选项中有0、1等多数为正确选项。

4. 题目中全部都是整数,选项中出现分数或小数多为正确答案;同理题干全部都是小数或分数,选项中出现整数多为正确答案。

5. 看出整体有单调性,如果题目为单调递增,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大于题干中最后一个数字的,那么一般是正确答案。

6. 分数数列中,分母多为质数,分数多需要分子,分母拆分找规律。

数学运算: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选词填空:1. 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 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 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 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 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片段阅读:1. 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 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 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 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 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 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考辅导】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八大技法

【公考辅导】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八大技法

【公考辅导】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八大技法【公考辅导】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八大技法一,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中的直接代入法【例1】某次考试中,小林的准考证号码是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4倍,三个数字的和是13,则准考证号码是()。

A.148B.418C.841D.814【答案】A【例2】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A.169B.358C.469D.736【答案】B【例3】某单位组织职工参加团体赛表演,表演的前半段队形为中间一组5人,其他人按8人一组围在外围,后半段队形变为中间一组8人,其他人按5人一组围在外围。

该单位职工人数为150人,则最多可有多少人参加?A.149B.148C.138D.133【答案】D二,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中的数字特性法【例1】一个四位数“□□□□”分别能被15、12和10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中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A.17B.16C.15D.14【答案】C【例2】一个班级坐出租车出去游玩,出租车费用平均每人40元,如果增加7个人,平均每人35元,求这个班级一共花了()元。

A.1850B.1900C.1960D.2000【答案】C【例3】某公司为客户出售货物,收取3%的服务费;代客户购置设备,收取2%的服务费。

某客户委托该公司出售自产的某种物品并代为购置新设备,已知公司共收取该客户服务费200元,客户收支恰好平衡,则自产的物品售价是多少元?A.3880B.4080C.3920D.7960【答案】B三,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中的多次相遇型【例1】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

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

行测计算题技巧

行测计算题技巧

行测计算题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行测计算题技巧的内容:
1. 善用代入法呀!比如说,遇到那种超级复杂,让你算半天也算不出来的题目,咱就可以把选项挨个代进去试试呀。

就像走迷宫,每个门都推推看,说不定一下子就找到出口啦!比如那道问某个数是多少的,直接代选项,多轻松!
2. 特值法简直就是救星啊!当题目中很多条件不确定的时候,咱就大胆设个特值!就好像在迷雾中点亮一盏灯。

比如说工程问题,设个好算的工作量,解题不就简单多了嘛!
3. 尾数法可太好用啦!想想看,如果只要看最后一位或几位数字就能得出答案,那该多省事儿呀!尤其是那些大量计算的,看个尾数不就心中有数啦!像那种好多位数相加的,看尾数不就好啦,哎呀,爽歪歪!
4. 比例法绝对是个利器啊!题目里各种比例关系,咱就顺着它来呀。

就像顺着藤能摸到瓜一样!比如说那些速度啊、效率啊之类的题目,用比例一分析,嘿嘿,答案就出来了。

5. 排除法要常用啊!有的题目乍一看好像不知道咋做,但咱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排除一些不靠谱的选项嘛。

就像排除地雷一样,把不可能的都排掉,那剩下的不就是答案啦!比如说那道问哪个不符合的,一个一个排除不就好啦!
6. 图形结合起来呀!有些数学题目光靠想可不行,咱画个图呀,一下子就直观多了。

就像给大脑开了个窗一样!比如说行程问题,画个路线图,啥都清楚啦!
7. 一定要学会放弃啊!遇到那种超级难搞,花大量时间也不一定能做对的题目,别犹豫,果断放弃!可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呀!把时间留给那些能拿分的题,这才是明智之举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行测计算题技巧,能让你在做题时更高效、更准确,遇到难题也不用怕啦!。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学秒杀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学秒杀技巧
解决牛吃草问题的关键是了解牧场草的生长情况,即原有的草量及每天新增的草量。题目给出的条件涉及3个量,即牛数、草量和天数。使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求得上述的两种量。为方便比较,要使两种情况的草场面积一致。了解有关牧场草的情况之后,再研究牛的情况。一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考虑︰天数固定,草场的草的总量就知道;每天新增加的草量已知,就可以对牛的吃草情况进行分配。有时候,也可以用追及问题的想法去处理牛吃草问题。
解析:设A=看过2频道的人(62),B=看过8频道的人(34)
显然,A+B=62+34=96;A∩B=两个频道都看过的人(11)
则根据公式A∪B=A+B-A∩B=96-11=85
所以,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的人数=100-85=15
所以,答案为15。
例题4:2005年中央A类真题
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12-5=7 (岁)
答:今年儿子7岁。
3、今年母女年龄和是45岁,5年后母亲的年龄正好是女儿的4倍,今年妈妈和女儿各多少岁?
分析:
今年母女年龄和是45岁,五年后母女年龄和是45+5×2=55 (岁),母亲年龄是女儿的4倍,女儿年龄是1倍,母女年龄和的倍数是4+1=5 (倍),对应,可求出5年后女儿的年龄,今年她们的年龄可求。
解决牛吃草问题必须求出草的生长速度和草原上原有的草量,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大多数情况下,牛吃草问题的解决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应用基本公式(1)和(2),分别求出草的生长速度和原有的草量;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基本公式(3)或(4)来解答题中的所求问题。

行测考试数字推理快速秒杀三招

行测考试数字推理快速秒杀三招

数字推理,是数学运算的一部分,虽然2011年的国考和省考都没有考数字推理,但是在湖南的选调生考试、村官考试、两院考试以及一些事业单位的招考中还是会经常考到,那么如何在事业单位招考中快速突破数字推理,专家将结合部分真题给广大的考生朋友,介绍一下数字推理快速秒杀的技巧。

第一招:看趋势。

拿到题目以后,用2秒钟迅速判断数列中各项的趋势,例如: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还是有大有小。

通过判断走向,找出该题的突破口。

有规律找规律,没有规律做差。

【例1】(2011年湖南两院)7,9,12,17,24,( )A.27B.30C.31D.35【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多级数列。

先看趋势,越来越大,规律不明显,两两做差,得到质数数列2,3,5,7,(11),所以选择D选项。

【例2】(2007应届生)14 ,6 ,2 ,0 ,( )A.-2B.-1C. 0D.1【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多级数列。

题目中的一先看趋势,越来越小,也就是趋势是递减的,是一致的。

对于这类递减的数列,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从相邻两项的差或做商入手,很明显,这道题目不能从做商入手(因为14/6不是整数),那么,我们就作差,相邻两项的差为8,4,2成等比数列,因此,0减去所求项应等于1,故所求项等于-1,所以选择B选项。

利用数列的趋势,可以迅速判断出应该采取的方法,所以,趋势就是旗帜,趋势就是解题的命脉。

第二招,看特殊数字。

比如质数、平方数、立方数等。

一些数字推理题目中出现的数距离这些特殊的数字非常近,因此当出现某个整数的平方或者立方周围的数字时,我们可以从这些特殊数字入手,进而找出原数列的规律。

【例3】(2011湖南选调)61,59,53,47,43,( ),37A.42B.41C.39D.38【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质数数列。

递减的质数数列,所以选择B选项。

【例4】(2011湖南选调)0,9,26,65,124,( )A.186B.199C.215D.217【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幂次修正数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行测数学模块秒杀技巧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

一个箱子里面装有10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4个红球,6个白球。

无放回的每次抽取一个,则第二次取到红球的概率是()A 4/15B 2/15C 2/5 D1/3解析:第一种情况是:“白+红”的概率为 6/10*4/9=4/15第二种情况是:“红+红”的概率为 4/10*3/9=2/15因为题目要求“第二次取到红球的概率”所以都包含了上面两种可能,所以答案为 4/15+2/15=2/5这种方法也是大家常做的方法,培训班给的方法也是这样的。

如果是第三次,第四次,。

第N次取得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怎么计算了。

箱子里有m个红球,n个白球。

无放回的每次抽取一个,则第X次取到红球的概率是()其中x=1,2,3,。

m+n.其实,不管x等于多少这个题目的答案都是m/(m+n)所以这里我们要记住一个结果,以后碰到这种题目,不管它是出第几次取到的概率是多少,你都可以按第一次取到某球的概率来算,结果是一样的。

当然要符合上述这类题型才行,千万不要滥用。

(国家真题)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8天可以完成,而乙队每天可铺设50米.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3,这条管道全长是多少米?( ).A.1000米B.1100米C.1200米D.1300米如果你不能在15秒内正确解出该题,请查看解析。

【解析】常规做法及培训班做法:方法1:假设总长为s,则2/3×s=s/8×4+ 50×4则s=1200方法2:4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3,说明完成共需要6天.甲乙6天完成,1/6-1/8=1/24 说明乙需要24天完成,24×50=1200秒杀实战方法:数学联系法完成全长的2/3说明全长是3的倍数,直接选C. 10秒就选出答案余数问题求解:这里只用于几种特殊情况:和同,差同,余同,则可以根据“取最小公倍数,和同加和,差同减差,余同取同”来快速解题。

例1:有一个数,除以3余数是2,除以4余数是1。

问这个数除以12余数是几?()A. 4B. 5C. 6D. 7很多人都是用代入法解这种题,但是如果数值比较大的情况代入法就显得很麻烦。

3+2=5,4+1也等于5,是“和同”的情况,3,4最小公倍数是12,“和同加和”,所以这个数是12n+5,余数也就是5了,几秒钟就可以搞定了。

例2:一个三位数除以9余7,除以5余2,除以4余3,这样的三位数共有()。

A. 5个B. 6个C. 7个D. 8个这个题目后面是“和同”的情况,也就是5+2=4+3,"和同加和",5和4的最小公倍数20,所以表示为20n+7,刚好跟前面的“除以9余7”是“余同”的情况,“余同取同”,20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所以表示为180n+7.因为是三位数,所以n只能取1,2,3,4,5,也就是187,367,547,727,907一共五个数。

有一个三位数除以7余2 除8余3 除9余1 这个三位数共有几个?另附两类数学运算秒杀解题方法~一.十字相乘法:求解浓度问题:例:20%的食盐水与5%的食盐水混合,要配成15%的食盐水900克,问:20%与5%的食盐水各需要多少克?十字相乘法解题方法:首先假设20%需要X克,5%需要Y克,则:20% 10% X15% = >10%/5%=X/Y,即是2Y=X,因为X+Y=900,所以Y就等于300,X=600。

5% 5% Y遵循一个原则:平均数放中间,“大减小”得数放对角,比如这里就是把平均数15放在中间,对角处大减小,所以是20-15=5,15-5=10,分别放在对角,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者的比例,像这道题就是10/5=2/1。

二.求尾数:例:2的2458方 + 3的2008方的尾数是( )求尾数的问题,遵循一个原则:保留个位数字,然后指数除以4,能除得尽的则指数取4,除不尽的则取余数。

比如在这道题目里面,保留2不变,指数2458除以4,余数是2,所以2的2458 的尾数就跟2的2方相同; 3的2008 也一样,保留3不变,指数2008除以4,刚好除得尽,所以取4,整个就表示为 3的4方;所以所以2的2458 + 3的2008 的尾数跟2的2+3的4相同,也就是5。

①余同:例:“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因为余数都是1,则取1,公倍数作周期,则表示为:60N+1。

②和同:例:“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因为4+3=5+2=6+1=7,则取7,公倍数做周期:则表示为60N+7。

③差同:例:“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因为4-1=5-2=6-3=3,则取3,公倍数做周期:则表示为60N-3秒杀公考数学运算技巧(一)——倍余秒杀“时间就是分数。

”一谈到公务员考试,这六个字就是最大的真理。

考生在公考中节约出的分分秒秒,都会转化为实实在在分数。

鉴于此,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历年命题规律的基础上,为诸位考生总结出数学运算的“秒杀”秘笈,可作为开启考生思路的灵泉之水。

下面结合典型真题加以说明。

【例1】(2007国考真题)现有边长l米的一个木质正方体,已知将其放入水里,将有0.6米浸入水中,如果将其分割成边长0.25米的小正方体,并将所有的小正方体都放入水中,直接和水接触的表面积积总量为( )。

A.3.4平方米 B.9.6平方米 C.13.6平方米 D.16平方米常规解法:大正方体的浸泡面积是1×1+0.6×4=3.4平方米,小正方体边长为大正方体的1/4,面积是大正方体的1/16,共有64个小正方体。

那么小正方体沉入水中的表面积应为大立正方体的64×1/16=4倍,故小正方体直接和水接触的表面积总量为3.4×4=13.6平方米。

因此选C。

以上思路已经是常规解析中计算量最小的方法,然而,对于以秒杀为追求的考生仍不足够!在本题中我们无需计算出最后答案!秒杀思路:大正方体的浸泡面积是1×1+0.6×4=3.4平方米,分割后小立方体和水接触的表面积一定可以被3.4整除。

所有答案中,AC符合。

而A是大立方体和水接触的表面积。

我们知道,分割后小立方体和水接触的的表面积应该是大于大正方体浸入水中的表面积1×1+0.6×4=3.4的。

因此选C。

秒杀总结:本题被倍数的性质秒杀!【例2】(2004山东真题)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33B.39C.17D.16常规解法:50题全做对将得到50×3=150分,现在只得了82分,说明此人失去了150-82=68分,那么他做错了68÷(3+1)=17,故答对的题目和答错的题目相差50-17×2=16道。

这是本题的算术解法,一般来说熟练这种方法后,要比用方程法速度更快些。

但是,这个方法仍有计算量,以及略显曲折的分析过程。

对于秒杀族来说,只要找到本题的关键点,一秒之内,答案可得。

本题的关键点就是奇偶性!秒杀思路:定理:a+b与a-b的奇偶性相同。

我们只要看完题干中的第一句话“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就可得出a+b=50(其中a是答对题数,b是答错题数)。

故a-b亦为偶数。

而答案中只有选项D是偶数。

故选D。

秒杀总结:本题被奇偶性秒杀!只根据题干中的第一句话就可选出答案。

综上,在做数学运算题目时,若是进行发散思维,运用秒杀技巧,答案往往不需要直接算出来。

这样就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站在了公考的制高点上。

秒杀秘笈的本质,就是突破常规、而非按部就班的那种思维方式。

若是经过一定训练,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而应试答题的速度也会随之精进。

在备考公务员的道路上,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还将继续为广大考生提供秒杀秘笈,用最具震撼力的解法来帮助考生开阔解题思路!秒杀公考数学运算技巧(二)——整除秒杀前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介绍了秒杀数学运算的方法,而事实上,因为对于公务员考试必须分秒必争,所以秒杀应该成为每一位考生孜孜以求的境界。

倍数关系在数学运算中广泛存在,并且判别起来也非常容易,所以与之相关的整除秒杀是数学运算中运用最多的“杀手锏”,当然奇偶性秒杀也可看作整除秒杀的一种。

今天,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辅导专家再结合两个例子讲解数学运算中的“秒杀”思路,希望广大备考2010年国家公务员的考生能领略到整除秒杀的妙处,以灵活运用,提高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部分的作答速度。

【例1】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8天可以完成,而乙队每天可铺设50米。

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3,这条管道全长是多少米?( )A.1000米B.1100米C.1200米D.1300米常规解法:设乙需要X天完成这项工程,依题意可列方程。

(1/8+1/X)×4=2/3。

解得X=24。

也即乙每天可完成总工程的1/24,也即50米,所以管道总长为1200米。

所以,正确答案为C。

10秒级秒杀:甲4天完成1/2,故乙4天完成1/6(=2/3-1/2),又可求得乙4天完成200米(=40×4),故全长为1200米(200÷(1/6))。

1秒级秒杀:“4天完成全长的2/3”说明全长是3的倍数,结合选项直接选C。

秒杀总结:10秒级秒杀的算法是直接列式法,相比于方程法,这种数学运算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心算,节约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