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52:资料分析满分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地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且有效的速算技巧。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快速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的加法、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 345 + 236 178 的结果,我们只需要计算这三个数的尾数 5 + 6 8 = 3,所以答案的尾数就是 3,在选项中找到尾数为 3 的选项即可。
使用尾数法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小数点的位置,避免因粗心导致错误。
二、首数法首数法是通过确定计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适用于除法运算,尤其是选项首位数字不同的情况。
比如:计算 4567÷123,我们可以先计算 4567÷123 的首位数字,45÷12 商 3,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就是 3,在选项中找到首位是 3 的选项。
使用首数法时,要注意除数和被除数的位数,以及商的位数,必要时进行进位或借位的判断。
三、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等转化为特定的分数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678×25%,因为 25% = 1/4,所以原式可以转化为678×1/4 = 1695。
再比如:计算 789÷125%,因为 125% = 1/8,所以原式可以转化为789×8 = 6312。
常见的特征数字要牢记,如 1/2 = 50%,1/3 ≈ 333%,1/4 = 25%,1/5 = 20%,1/6 ≈ 167%,1/7 ≈ 143%,1/8 = 125%,1/9 ≈ 111%等。
四、有效数字法有效数字法是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后计算。
在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相乘,每个数都取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取舍原则为: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0、1、2 时,全舍;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8、9 时,全进;其他情况,一进一舍,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万能速算法-抽象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万能速算法-抽象法
引言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速算题是考察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计算的能力。
其中,抽象法是一种常用的速算策略,可以在不使用具体数字的情况下快速得到近似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中的抽象法速算算法及其应用。
抽象法速算算法
抽象法速算算法是基于近似计算的原理,通过对问题中的数字进行简化和抽象,从而达到快速计算的目的。
它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境,例如比例计算、百分数计算、平均数计算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抽象法速算算法:
1.比例计算:将比例中的数字进行简化,例如将1∶3简化为1∶2,以便更容易计算。
2.百分数计算: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进行计算,例如将65%转换为0.65.
3.平均数计算:将一组数字的总和除以个数得到平均数,例如5、7、9的平均数为(5+7+9)/3=7.
抽象法速算算法的应用
抽象法速算算法在公务员行测的资料分析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数据比较:根据已知信息,通过抽象法计算得到各个数据的近似值,从而进行比较和分析。
2.趋势判断:通过抽象法对数据进行近似计算,判断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3.排序和排名:通过抽象法对一组数据进行速算,得到数据的相对大小关系,从而进行排序和排名。
总结
抽象法是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中一种常用的速算策略,通过简
化和抽象数字,快速得到近似的结果。
在解决比例计算、百分数计算、平均数计算等问题时,抽象法速算算法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方法。
在实际的行测考试中,熟练掌握抽象法速算算法将提高解题效率。
希望本文对你在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中的抽象法速算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考试的选项设置,虽精度差别不小,但量级基本相同。所以我们在计算时无需过多考 虑小数点、百分号等对数量级有影响的因素,只需考虑相关数字的前几位,用他们来估算结果的 前几位数字即可。具体方法为: (1)如果选项首位不同,取前两位,第三位需要四舍五入: (2)如果选项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取前三位,第四位四舍五入; (3)如果选项首两位或者三位相同,不截位,精确计算。 常见形式
3 37.5% 8
5 62.5% 8
1 11.1% 9
5 55.6% 9
8 88.9% 9
1 9.1% 11
1 8.3% 12
1 7.7% 13
1 7.1% 14
1 6.7% 15
注 : 运 用
1 1 m% n% , 上 表 的 数 字 可 以 反 过 来 运 用 , 例 如 n m
【答案】C。根据基期量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代入材料中数据,银行间债券 市场发行债券 3927.9+5780.5≈9709,减少率 4.7% <5%,利用化除为乘公式,则 2013 年 1—2 月 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约为: 9709/ (1-4.7%)≈ 9709+9709× 4.7%≈ 9709+470=10179。因 此,选择 C 选项。
【答案】B。2012 年某市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 51.52 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为 90.90%, 所 以 2012 年 该 市 应 参 加 生 育 保 险 的 人 数 为
51.52 ,首位商 5,排除 C、D 选项。由于 90.9%
51.52 51.52 51.52 ,因此,选择 B 选项。 90.9% 100%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基础方法与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基础方法与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地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基础方法和速算技巧是关键。
一、基础方法(一)读题读题是资料分析的第一步,要准确理解题目所问,明确需要从给定的资料中提取哪些信息。
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关键词,如时间、主体、数据类型等,以便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二)查找数据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在给定的资料中查找相应的数据。
资料通常包括图表、文字等形式,要熟悉各种资料的结构和特点,提高查找数据的效率。
(三)列式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
常见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百分数、平均数、增长率等的计算。
(四)计算计算是资料分析的核心环节之一,但在行测考试中,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快速估算出结果。
二、速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算式的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1234 + 5678,只需要计算 4 + 8 的尾数即可判断答案的尾数。
(二)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比如计算 12345÷234,先计算 123÷23 得到首位数字。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如 25% = 1/4,125% = 1/8 等,从而简化计算。
(四)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据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五)同位比较法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通过比较分子与分母的变化速度来判断大小。
三、实战应用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
【例题】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12345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
2018 年该地区的 GDP 是多少亿元?首先,读题明确要求计算 2018 年的 GDP,即基期量。
其次,查找数据找到 2019 年的 GDP 为 12345 亿元,增长率为 15%。
公考资料分析常用速算技巧

公考资料分析常用速算技巧资料分析毫无疑问也属于数学方向的考查模块,但在计算结果上和我们传统的数学题目有重要的区别。
传统数学题目的计算结果要求精确,即“1就是1,2就是2”,但绝大多数资料分析题目的计算结果却可以不精确,即“大概是1或者差不多是1”即可。
这种区别通过绝大多数资料分析题目的要求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绝大多数资料分析题目都会明确要求考生计算“约为多少”、“大约是多少”、“大概是多少”;虽然有些题目没有明确这样要求,但考生计算出大概的结果也可以,比如,有的题目要求判断“下列选项增速最快的是”,考生只需要大概计算出各个增速也可以选出正确选项。
正是因为这样的重要区别,绝大多数资料分析题目在计算上采取的是估算而不是精确计算,对于个别要求精确计算的题目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快速计算的方法来解决。
快速的估算和快速的精确计算个别题目正是本章要核心讲解的内容。
但是,估算毕竟是有误差的,误差对选出正确答案有时也会产生影响。
一般,判断误差对选出正确答案会不会产生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所给选项间的差距、计算公式的形式特征和参与运算的数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如果所给选项间的差距较大,则误差影响很小;如果所给选项间的差距非常小,那么误差影响可能较大,这时就要注意计算公式和参与运算的数据的大小,具体的通过本章来理解和认识。
第一节尾数法一、基础知识几个数相加时,和的尾数与这几个数的尾数之和相等。
比如,2452+613=3065,和3065的尾数5等于2452的尾数2与613的尾数3之和。
几个数相减时也有同样的规律。
比如,2452-611=1841,差1841的尾数1等于2452的尾数2与611的尾数1之差。
尾数法就是利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尾数的这种规律来快速计算的一种方法。
注意:尾数法中的尾数可以是末一位数,也可以是末二位数。
比如,2452+613=3065,和3065的尾数65等于2452的尾数52与613的尾数13之和。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_速算十大技巧

(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
求平均增长率时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
1."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在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得到答案并且截位误差可能很大时,尽量避免使用乘法与除
法的截位法。
★【速算技巧四:化同法】
要点:所谓"化同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
或相近,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化除为乘"原则:相乘即交叉。
★【速算技巧六:插值法】
"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
的速算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一、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直接比较相对困难,但这两个数中间明显插了一个可以
公务员行测中的速算技巧与方法

公务员行测中的速算技巧与方法公务员行测是选拔和评价人才的一种常见方式,其中的速算部分是考察应试者计算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公务员行测中,有效的速算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答题效率,有效地解决各类速算问题。
本文将就公务员行测中的速算技巧与方法进行探讨,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最基础的速算题型之一。
在处理四则混合运算题目时,考生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计算顺序: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进行计算,避免因计算顺序的不当而导致错误答案。
2. 分步计算:将较长的运算式分步计算,可以减少计算过程中的失误。
3. 近似计算:当数字较大时,可以适当进行近似计算,减少繁琐的计算步骤。
二、倍数关系倍数关系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考生可以通过掌握倍数关系来解决相关问题。
对于倍数关系的题目,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确定倍数:首先确定题目中给出的倍数关系,例如A是B的3倍。
2. 推导应用:通过已知倍数关系,推导出其他倍数关系,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3. 利用特殊倍数:对于一些常见的特殊倍数关系,如平方数、立方数等,可以运用它们的特殊性质来快速计算。
三、比例关系比例关系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考生可以通过掌握比例关系来解决相关问题。
在处理比例关系题目时,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比值法:将比例中的两个数值以比值的方式表示,通过比值的乘除法来解决问题。
2. 设计变量:对于比例关系中的未知项,可以通过设定一个变量来解决问题,将复杂的比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
3. 对比法:通过比较不同比例关系的大小、变化趋势等特点,来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四、百分数问题百分数问题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考生可以通过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在处理百分数问题时,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百分数转换: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或分数进行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模块,大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
若不控制时间,大部分人正确率能达到80%以上,可一旦按照考试要求掐时间做(30分钟以内),正确率就大幅度下降,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窘境。
可见,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尤为重要。
若想提升速度,需要从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是找数据的速度,二是算数据的速度。
下边我主要从算数据方面给大家分享技巧方法第一节加减乘除运算技巧加减乘除的应试技巧既简单又实用,是提升资料分析计算环节速度的基础。
一、加减法技巧1、错位叠加法:每一个加数,从高位起,按照对应的位数分别累加,累加结果不足两位时前边需补0,然后把所有累加结果从高位起往后错开一位叠加(像楼梯凳一样)例题:62355+23056+34267+4123=?计算过程:加万位6+2+3=11,加千位2+3+4+4=13,加百位3+0+2+1=06,加十位5+5+6+2=18,加个位5+6+7+3=21,然后错开一位叠加,如下图所示:2、临近相减法:一般求几个数的和与另外几个数的和之差的时候,形如(A+B+C)-(a+b+c),我们可以找数值相近的先做差,再求和。
材料:题目:2016~2018年,全国茶叶产量之和比2013~2015年产量之和增加了:A.100~150万吨之间B.不到100万吨C.超过200万吨D.150~200万吨之间参考答案:A解题过程:根据题意,需计算(231.3+246+261.6)-(188.7+204.9+227.7),显然较麻烦,可先找临近的做减法,一般可以口算,再求和。
如先算231.3-227.7=3.6,再算246-204.9=41,再算261.6-188.7=80略小,根据选项,3.6+41+80只能选A3、尾数法:通过直接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因为资料分析中,加减法通常为准确值,因此在合差计算中我们可以采用此方法来进行答案的秒杀。
材料:题目:“十二五”期间华为销售收入总计达到________百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系列总共6大章节,每个章节下面都有多个资料,如第一章节第一部分标题为:“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1.1+具体资料名”,如第二章节第三部分标题为:“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2.3+具体资料名”。
大家如果需要其它的资料,可在百度文库搜索“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章节”,如“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2.3”,搜索到的结果即“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2.3:定义判断解题攻略”。
我们的目标是“不到80分决不罢休”!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5.2:资料分析满分速算技巧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
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
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就链接过去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
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
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也是我第二个最喜欢的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一样的,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链接过去)。
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以下是各个数的倒数,约等于的,最好牢记1.10到1.30以内的,把除法变为乘法就好算多了0.9X 分之一 = 1 + (1- 0.9X)X可以取0 到9 的数1.11=0.9 1.12=0.89 1.13=0.885 1.14=0.877 1.15=0.87 1.16=0.862 1.17=0.855 1.18=0.847 1.19=0.84 1.20=0.831.21=0.826 1.22=0.82 1.23=0.813 1.24=0.806 1.25=0.8 1.26=0.794 1.27=0.787 1.28=0.78 1.29=0.7751.30=0.77 1.35=0.741.40=0.714 1.45=0.69以上是重点,必须背下来,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1.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上图显示了一个简单的过程:将Ⅱ号溶液倒入Ⅰ号溶液当中,变成Ⅲ号溶液。
其中Ⅰ号溶液的浓度为“小分数”,Ⅲ号溶液的浓度为“大分数”,而Ⅱ号溶液的浓度为“差分数”。
显然,要比较Ⅰ号溶液与Ⅲ号溶液的浓度哪个大,只需要知道这个倒入的过程是“稀释”还是“变浓”了,所以只需要比较Ⅱ号溶液与Ⅰ号溶液的浓度哪个大即可。
【例3】比较29320.04/4126.37和29318.59/4125.16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29320.04/4126.37 29318.59/4125.161.45/1.21根据:很明显,差分数=1.45/1.21<2<29318.59/4125.16=小分数因此:大分数=29320.04/4126.37<29318.59/4125.16=小分数[注释]本题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大小时,还可以采用“直除法”(本质上与插一个“2”是等价的)。
【例4】下表显示了三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分别为A、B、C城)2006年GDP及其增长情况,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1.B、C两城2005年GDP哪个更高?2.A、C两城所在的省份2006年GDP量哪个更高?GDP(亿元)GDP增长率占全省的比例A城873.2 12.50% 23.9%B城984.3 7.8% 35.9%C城1093.4 17.9% 31.2%【解析】一、B、C两城2005年的GDP分别为:984.3/1+7.8%、1093.4/1+17.9%;观察特征(分子与分母都相差一点点)我们使用“差分法”:984.3/1+7.8% 1093.4/1+17.9%109.1/10.1%运用直除法,很明显:差分数=109.1/10.1%>1000>984.3/1+7.8%=小分数,故大分数>小分数所以B、C两城2005年GDP量C城更高。
二、A、C两城所在的省份2006年GDP量分别为:873.2/23.9%、1093.4/31.2%;同样我们使用“差分法”进行比较:873.2/23.9% 1093.4/31.2%220.2/7.3%=660.6/21.9%212.6/2%=2126/20%上述过程我们运用了两次“差分法”,很明显:2126/20%>660.6/21.9%,所以873.2/23.9%>1093.4/31.2%;因此2006年A城所在的省份GDP量更高。
【例5】比较32053.3×23487.1和32048.2×23489.1的大小【解析】32053.3与32048.2很相近,23487.1与23489.1也很相近,因此使用估算法或者截位法进行比较的时候,误差可能会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先变形,再使用“差分法”,即要比较32053.3×23487.1和32048.2×23489.1的大小,我们首先比较32053.3/23489.1和32048.2/23487.1的大小关系:32053.3/23489.1 32048.2/23487.15.1/2根据:差分数=5.1/2>2>32048.2/23487.1=小分数因此:大分数=32053.3/23489.1>32048.2/23487.1=小分数变型:32053.3×23487.1>32048.2×23489.1提示(乘法型“差分法”):要比较a×b与a′×b′的大小,如果a与a'相差很小,并且b与b'相差也很小,这时候可以将乘法a×b与a′×b′的比较转化为除法ab′与a′b的比较,这时候便可以运用“差分法”来解决我们类似的乘法型问题。
我们在“化除为乘”的时候,遵循以下原则可以保证不等号方向的不变:“化除为乘”原则:相乘即交叉。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2“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直接相除:=30+,=30-,=30-,=30-,明显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解析】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3】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只有6874.32/760.31比9大,所以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是6874.32/760.31。
【例4】5794.1/27591.43、3482.2/15130.87、4988.7/20788.33、6881.3/26458.46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本题直接用“直除法”很难直接看出结果,我们考虑这四个数的倒数:27591.43/5794.1、15130.87/3482.2、20788.33/4988.7、26458.46/6881.3,利用直除法,它们的首位分别为“4”、“4”、“4”、“3”,所以四个倒数当中26458.46/6881.3最小,因此原来四个数当中6881.3/26458.46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