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图形折叠解题技巧,中考折叠问题专项训练经典例题及解题思路
中考数学八大题型集训:专题复习(5)图形的折叠问题含解析
专题复习(五) 图形的折叠问题折叠(翻折)问题常常出现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问题中,其实质是轴对称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找到折叠前后不变量与变量,运用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方程等知识建立有关线段、角之间的联系.类型1 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宜宾)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将△AOB 沿直线AB 翻折,得△ACB.若C(32,32),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思路点拨】 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CO ,AO 的长,进而得出A 、B 两点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解答】 连接OC ,过点C 作CD⊥x 轴于点D ,∵将△AOB 沿直线AB 翻折,得△ACB,C(32,32),∴AO =AC ,OD =32,DC =32,BO =BC ,则tan ∠COD =CD OD =33,故∠COD=30°,∠BOC =60°,∴△BOC 是等边三角形,且∠CAD=60°. 则sin60°=CD AC ,则AC =DCsin60°=1,故A(1,0),sin30°=CD CO =32CO =12.则CO =3,故BO =3,B 点坐标为(0,3),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3,把A(1,0)代入解析式可得k =- 3.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3x + 3.折叠(翻折)意味着轴对称,会生成相等的线段和角,这样便于将条件集中.如果题目中有直角,则通常将条件集中于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1.(·绵阳)如图,D 是等边△ABC 边AB 上的一点,且AD∶DB=1∶2,现将△ABC 折叠,使点C 与D 重合,折痕为EF ,点E ,F 分别在AC 和BC 上,则CE∶CF=( )A.34B.45C.56D.672.(·德阳)如图,△ABC 中,∠A =60°,将△ABC 沿DE 翻折后,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A′处.如果∠A′EC =70°,那么∠A′DE 的度数为________.3.(·宜宾)如图,在Rt△ABC 中,∠B =90°,AB =3,BC =4,将△ABC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边AC 上,与点B′重合,AE 为折痕,则EB′=________.4.(·滨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AOCD 沿直线AE 折叠(点E 在边DC 上),折叠后顶点D 恰好落在边OC 上的点F 处,若点D 的坐标为(10,8),则点E 的坐标为________.类型2 四边形及其他图形中的折叠问题(·南充)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将△AMP 和△BPQ 分别沿PM 和PQ 折叠(AP >AM),点A 和点B 都与点E 重合;再将△CQD 沿DQ 折叠,点C 落在线段EQ 上点F 处.(1)判断△AMP,△BPQ ,△CQD 和△FDM 中有哪几对相似三角形?(不需说明理由)(2)如果AM =1,sin ∠DMF =35,求AB 的长.【思路点拨】 (1)由矩形的性质得∠A =∠B =∠C =90°,由折叠的性质和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PQ =∠AMP =∠DQC ,所以△AMP∽△BPQ∽△CQD ;(2)设AP =x ,由折叠关系可得:BP =AP =EP =x ,AB =DC =2x ,AM =1,根据△AMP∽△BPQ 得:AMBP=AP BQ ,即BQ =x 2,根据△AMP∽△CQD 得:AP CD =AM CQ ,即CQ =2,从而得出AD =BC =BQ +CQ =x 2+2,MD =AD -AM =x 2+2-1=x 2+1,根据Rt △FDM 中∠DMF 的正弦值得出x 的值,从而求出AB 的值.【解答】 (1)有三对相似三角形,即△AMP∽△BPQ∽△CQD. 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 =∠B=∠C=90°.根据折叠可知:∠APM=∠EPM,∠EPQ =∠BPQ,∴∠APM +∠BPQ=∠EPM+∠EPQ=90°. ∵∠APM +∠AMP=90°,∴∠BPQ =∠AMP,∴△AMP ∽△BPQ , 同理:△BPQ∽△CQD. ∴△AMP ∽△BPQ ∽△CQD. (2)设AP =x ,∴由折叠关系,BP =AP =EP =x ,AB =DC =2x.由△AMP∽△BPQ 得,AM BP =AP BQ ,即1x =xBQ ,得BQ =x 2.由△AMP∽△CQD 得,AP CD =AM CQ ,即x 2x =1CQ ,得CQ =2.∴AD =BC =BQ +CQ =x 2+2.∴MD =AD -1=x 2+1.∵在Rt△FDM 中,sin ∠DMF =35,∴2x x 2+1=35.解得x 1=3,x 2=13(不合题意,舍去). 即AB =6.矩形中的一次折叠通常利用折叠性质和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度数,或者利用折叠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矩形中的两次或多次折叠通常出现“一线三直角”的模型(如图),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边或者角的度数.1.(·南充)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翻折,点B 恰好落在AD 边的B′处,若AE =2,DE =6,∠EFB =60°,则矩形ABCD 的面积是( )A .12B .24C .12 3D .16 32.(·泸州)如图,在△ABC 中,AB =AC ,BC =24,tanC =2,如果将△ABC 沿直线l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C 的中点E 处,直线l 与边BC 交于点D ,那么BD 的长为( )A.13 B.152C.272D.123.(·德阳)将抛物线y=-x2+2x+3在x轴上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至x轴下方,图象的剩余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函数图象,那么直线y=x+b与此新图象的交点个数的情况有()A.6种 B.5种 C.4种 D.3种4.(·成都)如图,在□ABCD中,AB=13,AD=4,将ABCD沿AE翻折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折痕AE的长为________.5.(·内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E为CD上一点,分别以EA,EB为折痕将两个角(∠D,∠C)向内折叠,点C,D恰好落在AB边的点F处.若AD=2,BC=3,则EF的长为________.6.(·南充)如图,有一矩形纸片ABCD,AB=8,AD=17,将此矩形纸片折叠,使顶点A落在BC边的A′处,折痕所在直线同时经过边AB、AD(包括端点),设BA′=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7.(·绵阳)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AD=3,将矩形沿直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DEC≌△EDA;(2)求DF的值;(3)如图2,若P为线段EC上一动点,过点P作△AEC的内接矩形,使其顶点Q落在线段AE上,顶点M、N落在线段AC上,当线段PE的长为何值时,矩形PQM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参考答案类型1 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1.B 提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A =∠B=∠C=60°.又∵折叠△ABC,使得点C 恰好与边AB 上的点D 重合,折痕为EF ,∴∠EDF =∠C=60°,CE =DE ,CF =DF.∴∠ADE+∠FDB=120°.∴∠AED =∠FDB.∴△AED∽△BDF.∴AE BD =AD BF =DEFD .设等边△ABC 边长为6个单位,CE =x ,CF =y ,AE =6-x ,BC =6-y ,∴6-x 4=26-y =x y ,解得x =145,y =72.∴x ∶y =4∶5,故选择B.2.65°3.1.54.(10,3)类型2 四边形及其他图形中的折叠问题1.D 2.A3.B 提示:由题意,易知y =-x 2+2x +3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3,0)和(-1,0),顶点坐标为(1,4),顶点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1,-4).当直线y =x +b 过(-1,0)时,b =1,此时直线与新的函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当b>1时,此时直线与新的函数图象无交点;当直线y =x +b 过(3,0)时,b =-3,此时直线与新的函数图象有三个交点;观察图象,易知:当-3<b<1时,此时直线与新的函数图象有三个交点;当直线y =x +b 过(1,-4)时,b =-5,此时直线与新的函数图象有三个交点;观察图象,易知:当-5≤b<-3时,此时直线与新的函数图象有四个交点;观察图象,易知:当b<-5时,此时直线与新的函数图象有二个交点;综上,直线y =x +b 与此新图象的交点的个数的情况有5种,故选B.4.35. 6 提示:作AH⊥BC 于H.∵分别以AE ,BE 为折痕将两个角(∠D,∠C)向内折叠,点C ,D 恰好落在AB 边的点F 处,∴DE =EF ,CE =EF ,AF =AD =2,BF =CB =3.∴DC=2EF ,AB =5.∵AD∥BC,∠C =90°, ∴四边形ADCH 为矩形,∴AH =DC =2EF ,HB =BC -CH =BC -AD =1.在Rt△ABH 中,AH =AB 2-BH 2=26,∴EF = 6. 6.2≤x≤87.(1)证明:由矩形的性质可知△ADC≌△CEA,∴AD =CE ,DC =EA ,∠ACD =∠CAE. 在△CED 与△ADE 中,⎩⎪⎨⎪⎧CE =AD ,DE =ED ,DC =EA ,∴△DEC ≌△EDA.(2)∵∠ACD=∠CAE,∴AF =CF.设DF =x ,则AF =CF =4-x ,在Rt△ADF 中,AD 2+DF 2=AF 2,即32+x 2=(4-x)2,解得x =78,即DF =78.(3)由矩形PQMN 的性质得PQ∥CA, ∴PE CE =PQCA. 又∵CE=3,AC =AB 2+BC 2=5.设PE =x(0<x <3),则x 3=PQ 5,即PQ =53x.过E 作EG⊥AC 于G ,则PN∥EG,∴CP CE =PN EG. 又∵在Rt△AEC 中,EG ·AC =AE·CE,解得EG =125.∴3-x 3=PN 125,即PN =45(3-x).设矩形PQMN 的面积为S ,则S =PQ·PN=-43x 2+4x =-43(x -32)2+3(0<x <3).∴当x =32,即PE =32时,矩形PQMN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3.。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全)精品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折叠问题(对称问题)是近几年来中考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题型,学生往往由于对折叠的实质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对这类中档问题失分严重。
本文试图通过对在初中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几种折叠的典型问题的剖析,从中抽象出基本图形的基本规律,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规方法。
其实对于折叠问题,我们要明白: 1、折叠问题(翻折变换)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变换.2、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对称轴是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3、对于折叠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在画图时,画出折叠前后的图形,这样便于找到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4、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重合部分一般会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5、利用折叠所得到的直角和相等的边或角,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 ,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一、矩形中的折叠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其中BC ,BD 为折痕,折叠后BG 和BH 在同一条直线上,∠CBD= 度.折叠前后的对应角相等2.如图所示,一张矩形纸片沿BC 折叠,顶点A 落在点A ′处,再过点A ′折叠使折痕DE ∥BC ,若AB=4,AC=3,则△ADE 的面积是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3.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 边与对角线BD 重合,得折痕DG ,求AG 的长.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到相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再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GA'C D4.把矩形纸片ABCD 沿BE 折叠,使得BA 边与BC 重合,然后再沿着BF 折叠,使得折痕BE 也与BC 边重合,展开后如图所示,则∠DFB 等于( )注意折叠前后角的对应关系5.如图,沿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折叠,点C 落在点E 的位置,已知BC=8cm ,AB=6cm ,求折叠后重合部分的面积.重合部分是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6.将一张矩形纸条ABCD 按如图所示折叠,若折叠角∠FEC=64°,则∠1= 度;△EFG 的形状 三角形.对折前后图形的位置变化,但形状、大小不变,注意一般情况下要画出对折前后的图形,便于寻找对折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注意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GEF8.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8,将其沿EF 折叠,则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321FEDCBA54132G D‘FC‘DBCAE9.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沿着折痕EF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的中点G 处,求四边形BCFE 的面积注意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10.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上 不与A 、D 重合.MN 为折痕,折叠后B’C’与DN 交于P .(1)连接BB’,那么BB’与MN 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2)设BM=y ,AB’=x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猜想当B 点落在什么位置上时,折叠起来的梯形MNC’B’面积最小?并验证你的猜想.PC'NB CADMB'QPH C'N BCADM B'二、纸片中的折叠11.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及对称的性质,折叠的角与其对应角相等,和平角为180度的性质,注意△EAB是以折痕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12.如图,将一宽为2cm的纸条,沿BC,使∠CAB=45°,则后重合部分的面积为在折叠问题中,一般要注意折叠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将图形补充完整,对于矩形(纸片)折叠,折叠后会形成“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即重叠部分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13.将宽2cm的长方形纸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那么折痕PQ的长是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会出现“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图形,即有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PQa2130°BEFACD14.如图a 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b ,再沿BF 折叠成图c ,则图c 中的∠CFE 的度数是( )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由题意知∠DEF=∠EFB=20°图b ∠GFC=140°,图c 中的∠CFE=∠GFC -∠EFG15.将一张长为70 cm 的长方形纸片ABCD ,沿对称轴EF 折叠成如图的形状,若折叠后,AB 与CD 间的距离为60cm ,则原纸片的宽AB 是( )16.一根30cm 、宽3cm 的长方形纸条,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为了美观,希望折叠完成后纸条两端超出点P 的长度相等,则最初折叠时,求MA 的长图c 图b图aCDGFEAC GDFEAFDBCAEB BGE F D A EF D B C AB C60c m三、三角形中的折叠17.如图,把Rt△ABC(∠C=90°),使A,B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D,再沿BE折叠,C点恰好与D点重合,则CE:AE=(3)如图(3)把△CDE沿DE斜向上折叠,探求∠1、∠2、∠C的关系.(1)根据折叠前后的图象全等可知,∠1=180°-2∠CDE,∠2=180°-2∠CE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可求20.观察与发现: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片(如图①);在第一次折叠的基础上第二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实践与运用:(1)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在第一次折叠中可得到∠EAD = ∠FAD在第二次折叠中可得到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则AD⊥EF∴∠AEF = ∠AFE∴△AEF是等腰三角形(1)由折叠可知∠AEB = ∠FEB,∠DEG = ∠BEG而∠BEG = 45°+ ∠α因为∠AEB + ∠BEG + ∠DEG = 180°所以 45°+ 2(45°+∠α)= 180°∠α = 22.5°由于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角的对称轴,所以在三角形中的折叠通常都与角平分线有关。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翻转折叠问题
翻转折叠问题【专题点拨】图形折叠是中考中常考题型,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图形的认知,特别是考察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知识综合运用。
【解题策略】有关图形折叠的相关计算,首先要熟知折叠是一种轴对称变换,即位于折痕两侧的图形关于折痕成轴对称;然后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即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垂直平分并结合勾股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典例解析】类型一:三角形折叠问题例题1:(2016·浙江省湖州市·3分)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4,BC=7.如图2,在底边BC上取一点D,连结AD,使得∠DAC=∠ACD.如图3,将△ACD沿着AD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C落在点E处,连结BE,得到四边形ABED.则BE的长是()A.4 B. C.3D.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四点共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只要证明△ABD∽△MBE,得=,只要求出BM、BD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B=AC,∴∠ABC=∠C,∵∠DAC=∠ACD,∴∠DAC=∠ABC,∵∠C=∠C,∴△CAD∽△CBA,∴=,∴=,∴CD=,BD=BC﹣CD=,∵∠DAM=∠DAC=∠DBA,∠ADM=∠ADB,∴△ADM∽△BDA,∴=,即=,∴DM=,MB=BD﹣DM=,∵∠ABM=∠C=∠MED,∴A、B、E、D四点共圆,∴∠ADB=∠BEM,∠EBM=∠EAD=∠ABD,∴△ABD∽△MBE,∴=,∴BE===.故选B.变式训练1:(2016·吉林·3分)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B=30°,点D(不与B,C重合)是BC上任意一点,将此三角形纸片按下列方式折叠,若EF的长度为a,则△DEF的周长为(用含a的式子表示).类型二:平行四边形折叠问题例题2:(2016·湖北武汉·3分)如图,在□ABCD中,E为边CD上一点,将△ADE沿AE折叠至△AD′E处,AD′与CE交于点F.若∠B=52°,∠DAE=20°,则∠FED′的大小为_______.【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析】∵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D=∠B=52°,由折叠的性质得:∠EAD,=∠DAE=20°,∠AED,=∠AED=180°-∠DAE-∠D=180°-20°-52°=108°,∴∠AEF=∠D+∠DAE=52°+20°=72°,∴∠FED′=108°-72°=36°.变式训练2:(2016河北3分)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若∠1=∠2=44°,则∠B为()第13题图A.66°B.104°C.114°D.124°类型三:矩形折叠问题例题3:(2016贵州毕节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D 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GH.若BE:EC=2:1,则线段CH的长是()A.3 B.4 C.5 D.6【解析】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EH,在直角△CEH中,若设CH=x,则DH=EH=9﹣x,CE=3cm,可以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从而解出CH的长.【解答】解:由题意设CH=xcm,则DH=EH=(9﹣x)cm,∵BE:EC=2:1,∴CE=BC=3cm∴在Rt△ECH中,EH2=EC2+CH2,即(9﹣x)2=32+x2,解得:x=4,即CH=4cm.故选(B)变式训练3:(2016·四川南充)如图,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B与DC重合得到折痕EF,将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使点D落到EF上点G处,并使折痕经过点A,展平纸片后∠DAG的大小为()A.30°B.45°C.60°D.75°类型四:菱形折叠问题例题4:(2016·四川攀枝花)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使AD落在BD上,点A恰好与BD上的点F重合,展开后折痕DE分别交AB、AC于点E、G,连结GF,给出下列结论:①∠ADG=22.5°;②tan∠AED=2;③S△AGD=S△;④四边形AEFG是菱形;⑤BE=2OG;⑥若S△OGF=1,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6+4,其中OGD正确的结论个数为()A.2 B.3 C.4 D.5【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①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GAD=∠ADO=45°,又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ADG的度数;②由AE=EF<BE,可得AD>2AE;③由AG=GF>OG,可得△AGD的面积>△OGD的面积;④由折叠的性质与平行线的性质,易得△EFG是等腰三角形,即可证得AE=GF;⑤易证得四边形AEFG是菱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BE=2OG;⑥根据四边形AEFG是菱形可知AB∥GF,AB=GF,再由∠BAO=45°,∠GOF=90°可得出△OGF时等腰直角三角形,由S△OGF=1求出GF的长,进而可得出BE及AE的长,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AD=∠ADO=45°,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G=∠ADO=22.5°,故①正确.∵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EF,∠EFD=∠EAD=90°,∴AE=EF<BE,∴AE<AB,∴>2,故②错误.∵∠AOB=90°,∴AG=FG>OG,△AGD与△OGD同高,∴S△AGD>S△OGD,故③错误.∵∠EFD=∠AOF=90°,∴EF∥AC,∴∠FEG=∠AGE,∵∠AGE=∠FGE,∴∠FEG=∠FGE,∴EF=GF,∵AE=EF,∴AE=GF,故④正确.∵AE=EF=GF,AG=GF,∴AE=EF=GF=AG,∴四边形AEFG是菱形,∴∠OGF=∠OAB=45°,∴EF=GF=OG,∴BE=EF=×OG=2OG.故⑤正确.∵四边形AEFG是菱形,∴AB∥GF,AB=GF.∵∠BAO=45°,∠GOF=90°,∴△OGF时等腰直角三角形.∵S△OGF=1,∴OG2=1,解得OG=,∴BE=2OG=2,GF===2,∴AE=GF=2,∴AB=BE+AE=2+2,∴S正方形ABCD=AB2=(2+2)2=12+8,故⑥错误.∴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④⑤.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四边形综合题,涉及到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变式训练4:(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3分)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点M是AD边的中点,连接MC,将菱形ABCD翻折,使点A落在线段CM上的点E处,折痕交AB于点N,则线段EC的长为﹣1 .类型五:圆的折叠问题例题5:(2015•聊城)如图,点O是圆形纸片的圆心,将这个圆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使和都经过圆心O,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O面积的()A. 12B.13C.23D.352. 解:作OD⊥AB于点D,连接AO,BO,CO,∵OD=AO,∴∠OAD=30°,∴∠AOB=2∠AOD=120°,同理∠BOC=120°,∴∠AOC=120°,∴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OC=×⊙O面积.故选:B.变式训练5:(2016·山东省德州市·4分)如图,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使对折后半圆弧的中点M与圆心O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能力检测】1.(2016·黑龙江龙东·3分)如图,等边三角形的顶点A(1,1)、B(3,1),规定把等边△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変换,如果这样连续经过2016次变换后,等边△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2.(2015•湘潭)如图,在Rt△ABC中,∠C=90°,△ACD沿AD折叠,使得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1)求证:△BDE∽△BAC;(2)已知AC=6,BC=8,求线段AD的长度.3.(2016·浙江省绍兴市·5分)如图,矩形ABCD中,AB=4,BC=2,E是AB的中点,直线l平行于直线EC,且直线l与直线EC之间的距离为2,点F在矩形ABCD边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直线l上,则DF的长为.4.(2016·重庆市A卷·4分)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平分∠ADO交AC于点E,把△ADE沿AD翻折,得到△ADE′,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BF,E′F.若AE=.则四边形ABFE′的面积是多少?5.(2015•咸宁)如图1,已知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直线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图中的“V形折线”).(1)类比研究函数图象的方法,请列举新函数的两条性质,并求新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2,双曲线y=与新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1,a),点D是线段AC上一动点(不包括端点),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与新函数图象交于另一点E,与双曲线交于点P.①试求△PAD的面积的最大值;②探索: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PAEC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此时点D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变式训练1:(2016·吉林·3分)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B=30°,点D(不与B,C重合)是BC上任意一点,将此三角形纸片按下列方式折叠,若EF的长度为a,则△DEF的周长为3a (用含a的式子表示).【解析】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由折叠的性质得出BE=EF=a,DE=BE,则BF=2a,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F=BF=a,即可得出△DEF的周长.【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得:B点和D点是对称关系,DE=BE,则BE=EF=a,∴BF=2a,∵∠B=30°,∴DF=BF=a,∴△DEF的周长=DE+EF+DF=BF+DF=2a+a=3a;故答案为:3a.变式训练2:(2016河北3分)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若∠1=∠2=44°,则∠B为()第13题图A.66°B.104°C.114°D.124°【解析】平行线的性质,折叠关系。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精选全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近年来,在各地中考数学命题时,十分重视对图形语言、文字语音、符号语言的理解运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转化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这样,图形的折叠问题就成为一个亮点,有关翻折的考题日趋增加。
翻折问题的解决方法,抓住翻折后与翻折的图形是以折痕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这一关键,并运用代数方程,一般均可求得。
下面我们以中考题为例,谈谈翻折问题的几例类型及解法,供大家参考。
一、以矩形为母体的翻折这种类型最多,以折痕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下面几种:1、沿对角线翻折例1、(2000年山西省)已知:如图1,将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 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求△BED的面积。
分析:因为BD是对称轴,∴∠CBD=∠C’BD,又AD∥BC,∴∠CBD=∠ADB,得:∠C’BD=∠ADB,∴ED=EB设ED=x,∴AD=8-x在Rt△ABE中,AB2+AE2=BE2,即42+(8-x)2=x2,∴x=5,∴ED=EB=5又BD=∴S△BED==10方法2:过E作EF⊥BD,垂足F,在得到BE=5,BD=4后,在Rt△BEF中,EF=,得S△BED=BD×EF=×4×=10方法3:∵Rt△BEF∽Rt△BDC’,∴EF:DC’=BF:BC’,得EF==(以下略)2、沿一直线翻折,使一顶点落在对边上例2、(2000年山东省)已知矩形ABCD的两边AB与BC的比为4:5,E是AB 上一点,沿CE将△EBC向上翻折,若B点恰好落在边AD上的F点,如图2,则tg∠DCF=______。
A、B、C、D、分析:因为CF=CB,∴CF:CD=5:4,得CD:DF=4:3,∴tg∠DCF==,应选(A)。
例3、(1998年台州市)如图3,矩形ABCD的长、宽分别为5和3,将顶点C 折过来,使它落在AB上的C’点(DE为折痕),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一、问题导读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
折叠型问题立意新颖,变幻巧妙,对培养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
这类问题的解法思路,常常会困扰同学们,同样是翻折类题目,条件不一样,问题不一样,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遇到这类题目,如何找到突破口,如何用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来解答,继而发现这类问题特有的解题思维模式。
二、典例精析类型1 直角三角形的翻折或翻折后产生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例1.(2018秋昌平区期末)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 折叠,使点A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分析】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BN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D是BC的中点,∴BD=3,在Rt△NBD中,x +3 =(9﹣x),解得x=4.即BN=4.故选:A.例1变式1.(2018秋平度市期中)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AC=6,BC=8,将△ABC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A.25/4 B.22/3 C.7/4 D.5/3【解析】由题意得DB=AD;设CD=x,则AD=DB=(8﹣x),∵∠C=90°,∴AD﹣CD=AC ,(8﹣x)﹣x=36,解得x=7/4;即CD=7/4.故选:C.例1变式2.(2018秋瑞安市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AB=4,AD=6,点E为BC 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得到△AEF,点H为CD上一点,将△CEH沿EH折叠得到△EH G,且F落在线段E G上,当G F=G H时,则BE的长为_____.【解析】由折叠可得∠AEH=1/2∠BEC=90°,进而得出Rt△AEH中,AE+EH2 =AH,设BE=x,则EF=x,CE=6﹣x=E 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方程x+4 +(6﹣x)+(6﹣2x)=(2x﹣2)+6 ,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BE的长.BE的长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连接AH构造直角三角形AEH,这种折叠问题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方法策略模式:在折叠后产生的直角三角形中,把某条边设成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D 'C 'B 'DABCME FB E 'D'AC DEF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几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折叠问题。
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际是轴对称问题。
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搞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有哪些条件可利用。
所以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
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
这一类问题,把握住了关键点,并不难解决。
例1 (成都市中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B M 或'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 )A 、85°B 、90°C 、95°D 、100°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折叠的知识。
由题意可知:∠BME=∠'EMC ,∠CMF=∠'FMC ,''180BMC CMC ∠+∠=°,又'C M 与'B M 重合,则∠EMF=∠'EMC +∠'FMC =''11()18022BMC CMC ∠+∠=⨯°= 90°,故选B 。
例2 (武汉市实验区中考题)将五边形ABCDE 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 点E 、D 分别落在'E 、'D 。
已知∠AFC=76°,则'CFD ∠等于( )A 、31°B 、28°C 、24°D 、22°分析与解答:本题同样是考查了折叠的知识。
根据题意得:'AFD AFD ∠=∠=180°-76°=104°,则'CFD ∠=104°-76°=28°,故选B 。
中考数学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一、问题导读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
折叠型问题立意新颖,变幻巧妙,对培养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
这类问题的解法思路,常常会困扰同学们,同样是翻折类题目,条件不一样,问题不一样,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遇到这类题目,如何找到突破口,如何用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来解答,继而发现这类问题特有的解题思维模式。
二、典例精析类型1直角三角形的翻折或翻折后产生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例1.(2018秋昌平区期末)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 折叠,使点A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分析】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BN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D是BC的中点,∴BD=3,在Rt△NBD中,x+3=(9﹣x),解得x=4.即BN=4.故选:A.例1变式1.(2018秋平度市期中)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AC=6,BC=8,将△ABC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A.25/4B.22/3C.7/4D.5/3【解析】由题意得DB=AD;设CD=x,则AD=DB=(8﹣x),∵∠C=90°,∴AD﹣CD=AC,(8﹣x)﹣x=36,解得x=7/4;即CD=7/4.故选:C.例1变式2.(2018秋瑞安市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AB=4,AD=6,点E为BC 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得到△AEF,点H为CD上一点,将△CEH沿EH折叠得到△EH G,且F落在线段E G上,当G F=G H时,则BE的长为_____.【解析】由折叠可得∠AEH=1/2∠BEC=90°,进而得出Rt△AEH中,AE+EH2=AH,设BE=x,则EF=x,CE=6﹣x=E 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方程x+4+(6﹣x)+(6﹣2x)=(2x﹣2)+6,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BE的长.BE的长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连接AH构造直角三角形AEH,这种折叠问题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方法策略模式:在折叠后产生的直角三角形中,把某条边设成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完整版)几何图形折叠问题
HistudyjiftS7^i viPTUk帮助预子個建持续迸步的孚刃力几何图形折叠问题【疑难点拨】1. 折叠(翻折)问题常常出现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问题中,其实质是轴对称性质的应用•解题 的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找到折叠前后不变量与变量, 运用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方程等知识建立有关线段、角之间的联系.2. 折叠(翻折)意味着轴对称,会生成相等的线段和角,这样便于将条件集中•如果题目中有直角,则通常 将条件集中于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3. 矩形中的一次折叠通常利用折叠性质和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度数,或者利用折叠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线段 长度•矩形中的两次或多次折叠通常出现“一线三直角”的模型 (如图),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边或者角的度数.4. 凡是在几何图形中出现“折叠”这个字眼时,第一反应即存在一组全等图形,其次找出与要求几何量相 关的条件量.1.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 .2.折叠的性质:折叠的实质是轴对称,折叠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基础篇】 一、选择题:1. . (2018?四川凉州? 3分)如图将矩形 ABCD&对角线BD 折叠,使C 落在C'处,BC'交AD 于点E ,则下到结 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D=BCB .Z EBD=/ EDB C.A ABE^A CBD D sin / ABE*A.IHistudyjlftS7^l viPTUk帮助预子個建持续iS步的孚刃力2. (2017山东烟台)如图1,将一圆形纸片向右、向上两次对折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扇形AOB已知OA=6取OA的中点C,过点C作CD L OA交理于点D,点F是上一点.若将扇形BOD沿OD翻折,点B恰好与点F重合,用剪刀沿着线段BD, DF, FA依次剪下,则剪下的纸片(形状同阴影图形)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 .A. 36 n -108 B . 108-32 n C. 2 n D.nABC AB=AC / 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5. (2017乌鲁木齐)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F在AD上,点E在BC上,把这个矩形沿EF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G点处,若矩形面积为4胚且/ AFG=60 , GE=2BG则折痕EF的长为()A. 1B.说C. 2D.加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 AB=4, BC=6将厶ABC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CE交AD 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一,则BC的长是(3. (2017浙江衢州)于点F,则DF的长等于()4. (2018 •山东青岛• 3分)如图,三角形纸片B. 3.2C. 3HiSMldy」畅字刃VIPT住叱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二、填空题:6. (2018 •辽宁省盘锦市)如图,已知Rt△ ABC中,/ B=90°, / A=60°, AC=2三+4,点M N分别在线段AC.ABD恰好落在线段BC上,当△ DCM为直角三角形时,折痕MN勺长为.ABCD(纸片)折叠,使点B与AD边上的点K重合,EG为折痕;点C2=75°, EF= + 1,则BC的长-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 EF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G处,点C落在点H处,BG 则/ AGB=三、解答与计算题:9. (2018 •广东• 7分)如图,矩形ABCD中, AB> 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上,将厶ANM沿直线Mr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8. (2018 •湖南省常德7. (2018 •山东威海• 8分)如图,将矩形已知/ DGH=30,连接(1)求证:△ ADE^A CEDAE交CD于点F,连接DEHistudyjlftS7^]l viPTUk|帮助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力|10—( 2018?山东枣庄? 10分)如图,将矩形— D 交AF 于点G,连接DG(1) 求证:四边形EFDG 是菱形;(2) 探究线段EG GF 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若 AG=6 EG=2E ,求 BE 的长.【能力篇】一、选择题: 11.( 2018 •辽宁省阜新市)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 B=90°)沿EF 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的中点A处,BC=8,那么线段AE 的长度为()12.( 2018 •四川省攀枝花・3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E 是AB 边的中点,沿 EC 对折矩形ABCD 使B 点落 在点P 处,折痕为EC 连结AP 并延长AP 交CD 于 F 点,连结CP 并延长CP 交AD 于Q 点.给出以下结论: ① 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 ② / PBA=Z APQ③ 厶FPC 为等腰三角形; ④ 厶 APB^A EP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 . 1 B. 2 C. 3D. 4C. 6D. 7D GECEB .A .亠13. (2018 •湖北省武汉• 3分)如图,在O O 中,点C 在优弧-I.上,将弧「■沿BC 折叠后刚好经过 AB 的中点 D.若O O 的半径为 匚AB=4,则BC 的长是(、填空ABCD 中,点E 是CD 的中点,将△ BCE 沿BE 折叠后得到△ BEF14. (2018 •辽宁省葫芦岛市 ) 如图,在矩形15. ( 2018 •四川宜宾• 3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3 CB=2,点E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将△ CBE 沿 CE ①当E 为线段AB 中点时,AF// CE; ②当E 为线段AB 中点时,AF=9 ;5④当 A F 、C 三点共线时,△ CEF ^A AEF.DG 1且点F 在矩形ABCD 勺内部,将 BF 延长交AD 于点G.若 =' ,则折叠,使点B 落在矩形内点F 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③当A F 、C 三点共线时,AE='HiSMiaa快乐字刃I VIPT 性叱帮朗滋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GvPEDU !BCEDCA'B三、解答与计算题:16. (2018 •湖北省宜昌• 11分)在矩形 ABCD 中, AB=12 P 是边AB 上一点,把△ PBC 沿直线PC 折叠,顶点B 的对应点是点 G,过点B 作BEL CG 垂足为E 且在AD 上, BE 交PC 于点F . (1)如图1,若点E 是AD 的中点,求证:△ AEB^A DEC (2)如图2,①求证:BP=BF③当BP=9时,求 BE?EF 的值.②当 AD=25 且 AE v DE 时,求 cos / PCB 的值; 17. (2018 •广东• 7分)如图,矩形ABCC 中,AB> AD,把矩形沿对角线 AC 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 落在点E 处, AE 交CD 于点F ,连接DE (1)求证:△ ADE^A CED (2)求证:△ DEF 是等腰三角形.HiSMc!®快S 字刃丄VIP 亍性比 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 BC *HiStUCU快乐字刃VIPT性比帮助预子问建持续迸步的字刃力18. (2018?江苏盐城?10分)如图,在以线段二5■为直径的上取一点,连接、就•将_二弓匚沿.止翻折后得到□.(1 )试说明点在上;(2)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上厂—」一丄.求证:三壬为①门的切线;(3)在(2)的条件下,分别延长线段、匚吕相交于点,若m厂=J,二匸=-,求线段的长•【探究篇】19.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12分)对给定的一张矩形纸片ABCD进行如下操作:先沿CE折叠,使点B落在CD 边上(如图①),再沿CH折叠,这时发现点E恰好与点D重合(如图②)(2)将该矩形纸片展开.①如图③,折叠该矩形纸片,使点C与点H重合,折痕与AB相交于点P,再将该矩形纸片展开.求证:/ HPC=90 ;②不借助工具,利用图④探索一种新的折叠方法,找出与图③中位置相同的P点,要求只有一条折痕,且点P 在折痕上,请简要说明折叠方法•(不需说明理由)(1)根据以上操作和发现,求的值;设四边形BEFC 的面积为S ,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 S 的最小值.(2) 随着点M 在边AD 上位置的变化,△ PDM 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如变化,请说明理由;如不变,请求出该定值;(3) 沿直线EF 折叠,使点B 的对应点M 始终落在边AD 上(点M 不与点A D 重合),点C 落在点N 处,MN W CD 交3 .....HistudyjlftS7^l VIPTlik帮助预子陶建持续iS步的孚刃力几何图形折叠问题【疑难点拨】1. 折叠(翻折)问题常常出现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问题中,其实质是轴对称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找到折叠前后不变量与变量,运用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方程等知识建立有关线段、角之间的联系.2. 折叠(翻折)意味着轴对称,会生成相等的线段和角,这样便于将条件集中•如果题目中有直角,则通常将条件集中于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3. 矩形中的一次折叠通常利用折叠性质和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度数,或者利用折叠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矩形中的两次或多次折叠通常出现“一线三直角”的模型(如图),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边或者角的度数.4. 凡是在几何图形中出现“折叠”这个字眼时,第一反应即存在一组全等图形,其次找出与要求几何量相关的条件量.1.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2.折叠的性质:折叠的实质是轴对称,折叠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基础篇】一、选择题:1. . (2018?四川凉州?3分)如图将矩形ABCD&对角线BD折叠,使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则下到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 AD=BCB.Z EBD=/ EDBC.A ABE^A CBD D sin / ABE*ED【分析】主要根据折叠前后角和边相等找到相等的边之间的关系,即可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BC=BC, AD=BC二AD=BC,所以正确.B、 / CBD2 EDB / CBD=/ EBD EBD2 EDB正确.AED、T sin / ABE』,BE•••Z EBD=/ EDB••• BE=DEHistudyjlftS7^l VIPTlik帮助预子陶建持续iS步的孚刃力• sin / ABE^.ED故选:C.HistudyjlftS7^ll viPTUk|帮助预子詞11持续进步的字刃力|【点评】本题主要用排除法,证明 A , B , D 都正确,所以不正确的就是—C,排除法也是数学中一种常用的解题方 法. 2.(2017山东烟台)如图1,将一圆形纸片向右、向上两次对折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扇形AOB 已知OA=6取OA 的中点C,过点C 作CDL OA 交丽于点D,点F 是廳上一点.若将扇形BOD 沿 OD 翻折,点B 恰好与点F 重合, 用剪刀沿着线段 BD, DF , FA 依次剪下,则剪下的纸片(形状同阴影图形)面积之和为( __________ . A . 36 n -108 B . 108-32 n C . 2 n D.n【考点】MO 扇形面积的计算;P9:剪纸问题.1【分析】先求出/ ODC M BOD=30,作DEL OB 可得DE= OD=3先根据S 弓形BD =S 扇形BOD - & BOD 求得弓形的面积,2再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得所有阴影部分面积.【解答】解:如图,••• CD L OA•••/ DCO M AOB=90 ,•••/ ODC M BOD=30 ,则剪下的纸片面积之和为 12X ( 3 n- 9) =36 n- 108, 故答案为: 36 n- 108 .故选 A 3.(2017浙江衢州)如图,矩形纸片 ABCD 中, AB=4, BC=6将厶ABC 沿 AC 折叠,使点B 落在点E 处,CE 交AD于点F ,则DF 的长等于()…S 弓形B[=S 扇形X 6X 3=3n- 9,•/ OA =OD =OB =6OC |OA作DE L OB 于点E ,则 DE= OD=3c Mg 心BOD _d BOD=His【udy 』?i 乐字刃]vi 卩卞性比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迸步的孚刃门【考点】PB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LB :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 AE=AB / E=Z B=90°,易证Rt △ AEF ^ Rt △ CDF ,即可得到结论 设FA=x ,则FC=x , FD=6- x ,在Rt △ CDF 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 x 的方程x 2=42+( 6-x )【解答】解:•••矩形 ABCD 沿对角线AC 对折,使△ ABC 落在厶ACE 的位置, ••• AE=AB / E=Z B=90°,又•••四边形ABCD 为矩形, • AB=CD • AE=DC 而/ AFE=Z DFC•••在△ AEF 与厶CDF 中,ZAFE-ZCFD•••△ AEF ^A CDF ( AAS ,• EF=DF ;•••四边形ABCD 为矩形, • AD=BC=6 CD=AB=4 •/ Rt △ AEF ^ Rt △ CDF • FC=FA设 FA=x ,贝U FC=x , FD=6- x , 13 在 Rt △ CDF 中,CF=C D+DF ,即 x 2=42+ (6 - x ) 2,解得 x= , 则 FD=6- x=. 故选:B.HiStUdyjl?iS7^l VIPTUk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D.5, 7EF=DF ;易得FC=FA,解方程求出x .B- AC4. (2018 •山东青岛• 3分)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AB=AC / 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F=,贝U BC的长是()2A. .B. 3、2C. 3D. 3 3【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B=Z EAF=45,所以可求出/ AFB=90,再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EF丄AB,所以AB=AC!的长可求,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的长.【解答】解:•••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 B=Z EAF=45 ,•••/ AFB=90° ,•••点E为AB中点,1 3•EF= —AB, EF= ,2 2•AB=AC=3•••/ BAC=90 ,•BC=3.2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求出/ AFB=9C°是解题的关键.5. (2017乌鲁木齐)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F在AD上,点E在BC上,把这个矩形沿EF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G点处,若矩形面积为4胚且/ AFG=60 , GE=2BG则折痕EF的长为()HiStUdyjl?iS7^l VIPTUk帮朗预子陶建持续is步的孚刃门【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LB:矩形的性质.【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F=GF HE=CE GH=DC/ DFE=/ GFE结合/ AFG=60即可得出/ GFE=60,进而可得出△ GEF为等边三角形,在Rt△ GHE中,通过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即可得出GE=2EC DC= EC,再由GE=2BG吉合矩形面积为4 ,即可求出EC的长度,根据EF=GE=2EC卩可求出结论.【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F=GF HE=CE GH=DC Z DFE=Z GFE•••/ GFE+Z DFE=180 -Z AFG=120 ,•••/ GFE=60 .•/ AF// GE Z AFG=60 ,•Z FGE=/ AFG=60 ,•△ GEF为等边三角形,•EF=GE•••/ FGE=60,/ FGE+Z HGE=90 ,•Z HGE=30 .在Rt△ GHE中, Z HGE=30 ,•GE=2HE=C,•GH= =*$HE= CE•/ GE=2BG•BC=BG+GE+EC=4EC•••矩形ABCD勺面积为 4 ,•4EC?^EC=4 ,•EC=1, EF=GE=2故选C.二、填空题:6. (2018 •辽宁省盘锦市)如图,已知Rt△ ABC中,Z B=90°, Z A=60°, AC=2 :;+4,点M N分别在线段AC.AB上,将△ ANM沿直线MN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线段BC上,当△ DCM为直角三角形时,折痕MN勺长为 .帮朗滋子陶建持续迸步的孚刃门①如图,当/ CDM=90时,△ CDM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BC中,/ B=90°, / A=60° AC=^+4, /-Z C=30°, AB^ AC五+-,由折叠可得:Z MDN Z A=60°1_ 1_Z BDN=30,•/ BN空DN爰AN •/丄術+卸BN= AB= :,■2硬+4•• AN=2BN="Z DNB=60 , /Z ANM Z DNM=60,/•/ AMN=60 , •師+4•• AN=MN=";【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②如图,当/ CMD=90时,△ CDM是直角三角形,帮助预子问il持续迸步的孚刃力I □ ~I] ■由题可得:/ CDM=60 , / A=Z MDN=60 , /-Z BDN=60 , / BND=30 BD空DN= AN, BN庐BD\1AB巫+2 ,1_/• AN=2, BN^3,过N 作NH L AM于H,贝UZ ANH=30 , /• AH空AN=1, HN昉,由折叠可得:Z AMN Z DMN=45 ,/•△ MN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HM=HN= :,/ MN= ■.故答案为:'或;7. (2018 •山东威海• 8分)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B与AD边上的点K重合,EG为折痕;点C与AD边上的点K重合,FH为折痕.已知Z 仁67.5 ° ,Z 2=75°, EF= + 1,求BC的长.【分析】由题意知Z 3=180 ° - 2 Z 1=45°、Z 4=180°- 2Z 2=30 °、BE=KE KF=FC 作KM L BC,设KM=x 知EM=x MF= x,根据EF的长求得x=1,再进一步求解可得.【解答】解:由题意,得:Z 3=180 °- 2 Z 1=45°,Z 4=180°- 2Z 2=30 °, BE=KE KF=FC设KM=x 贝U EM=x MF^J x,x+ V3x^3+1,解得:x=1,••• EK=J办KF=2,.BC=BE+EF+FC=EK+EF+KF=3++J:,• BC的长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8. (2018 •湖南省常德・3分)如图,将矩形ABC[沿EF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G处,点C落在点H处, 已知Z DGH=30,连接BG 则Z AGB= 75如图,过点K作KM L BC于点M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 EBC-Z EBG即:/ GBC M BGH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 AGB=Z GBC从而易证/ AGB2 BGH据此可得答案.【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GE=BE / EGH M ABC=90 ,•••/ EBG=Z EGB•••/ EGH-Z EGB玄EBC-Z EBG 即:/ GBC=/ BGH又••• AD// BC•Z AGB=Z GBC•Z AGB=Z BGHvZ DGH=30 ,•Z AGH=150 ,•Z AGB二Z AGH=75 ,2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三、解答与计算题:9. (2018 •广东• 7分)如图,矩形ABCD中, AB> 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 ADE^A CED(2)求证:△ DEF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AD=BC AB=CD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D=CE AE=CD进而即可证出△ ADE◎ △ CED( SSS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Z DEF=Z EDF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出EF=DF由此即可证出△ DEF是等腰三角形.HiSMlda快乐字刃I VI PT住叱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AB=CD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CE AB=AE•AD=CE AE=CDC AD=CE在厶人。
深度剖析中考数学高频折叠图形问题规律,了解为什么这样考
深度剖析中考数学高频折叠图形问题规律,了解为什么这样考在上一篇文章中我通过归纳汇总了中考里一定会出现的五大类型题,但并不齐全,近年中考还有一种类型题经常出现,那就是图形折叠问题。
而至于这种类型题为啥会成为中考的高频题目,跟随我的思路来给你慢慢分析。
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题目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
折叠型问题立意新颖,变幻巧妙,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种题型的解法。
折叠的规律是:折叠部分的图形,折叠前后,关于折痕成轴对称,两图形全等。
折叠图形问题常用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性质。
由以上分析可见折叠型问题成为热点主要原因是:1、变化多,有新意,不重复。
2、可考察同学们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可激发同学们的发散思维,不止一种解题思路。
下面通过一道简单例题和中考出现过得题目来分析,教会一般同学如何根据题目意思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案例一:利用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方程思想解题解题分析:利用折叠造成的三角形全等补充已知条件,题目由△ADE≌△AFE可得AD=AF=10、DE=EF,题目的条件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再利用矩形直角用勾股定理解题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案例二:两份折叠,一份思路,长度不变(选自惠州2017年中考数学16题)题目分析:此题目看起来虽长但是并复杂和难,但这样长的题目常常会让许多同学望而却步,被题目绕晕。
但这个题目同样是利用折叠的规律由△ADF≌△AEF、△FHG≌△FCG得AD=AE=3、FH=FC=5-3=2,EH=3-2=1,再利用勾股定理就能求出AH的长度。
折叠型的题目往往有很长的题目描述,因为题目需要严谨的描述图形的折叠过程,特别是多个折叠图形时更是。
并且得出的折叠的图形也会有好几个,但是我们往往只需要看折叠成型的图形,找到折叠相等的线段就会有更多的已知条件帮助解题,并且常常是用到勾股定理来求得最后的答案。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折叠试题典题及解答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折叠试题典题及解答一、题目描述:下面是一道关于几何图形折叠的中考数学试题,请根据给出的图形进行折叠并回答相关问题。
二、题目内容: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几何图形折叠试题,供同学们考试复习参考。
1. 长方形折叠在平面上给出一张长方形纸片,长为12厘米,宽为6厘米。
折叠该长方形纸片,使得长方形的两个对边重叠,然后再剪掉重叠部分。
请问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什么?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将长方形纸片对折,让两条边相重合。
然后沿着重合的边将多余的部分剪掉。
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它的周长为36厘米(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相等,每条边长为12厘米),面积为36平方厘米(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边长^2)×(根号3)/4)。
2. 圆形折叠给出一张半径为8厘米的圆形纸片,折叠该圆形纸片使得圆心与边上的一点重合,然后再剪掉重叠部分。
请问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什么?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将圆形纸片对折,使得圆心与边上的一点重合。
然后沿着重合的边将多余的部分剪掉。
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它的周长为2πr+2r(其中r为圆的半径,即8厘米),面积为(r^2)×π(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底边×高)/2,这里的底边等于2r)。
3. 正方形折叠给出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折叠该正方形纸片使对边重叠,然后再剪掉重叠部分。
请问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什么?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得对边重叠。
然后沿着重合的边将多余的部分剪掉。
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一个等腰梯形。
它的周长为2a+2b(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下底边,都等于10厘米),面积为((a+b)×h)/2(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里的高等于10厘米)。
4. 直角三角形折叠给出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已知直角边长为5厘米,斜边长为8厘米。
折叠该直角三角形纸片,使直角边重叠,然后再剪掉重叠部分。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专题:漫谈折叠问题(二)一、折叠问题小技巧A 要注意折叠前后线段、角的变化,全等图形的构造;B 通常要设求知数;C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二、折叠问题常见考察点(一)求角的度数1.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 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150°B.210°C.105°D.7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70°,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D、C分别落在点F、E处(点F、E都在AB所在的直线上),折痕为MN,则∠AMF等于【】A.70°B.40°C.30°D.20°3. 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__________.【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
4. 如图,将正方形ABCD 沿BE 对折,使点A 落在对角线BD 上的A′处,连接A′C ,则∠BA′C=__________度.5.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 ∠B=50°º.现将△ADE 沿DE 折叠,点A 落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点为A 1,则∠BDA 1的度数为__________°.【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的性质。
(二)求线段长度1.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3,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将AB 、AD 分别和AE 、AF 折叠,点B 、D 恰好都将在点G 处,已知BE=1,则EF 的长为【 】A .B .C .D .3【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
数学初中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初中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几何问题,涉及到对图形的折叠、展开或转化等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1. 观察特殊图形法:直接观察题目所给出的目标图形中的特殊面,或者特殊图形连接的位置,然后对比选项,与之不符的直接排除。
2. 相对面不相邻法:空间折叠类题目要结合排除法解题,最常用的排除技巧是相对面不相邻原则。
即一定要抓住某两个相邻面或对立面的图形特征,从而可以利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答案,违背这些特征的,便是错误选项。
3. 初中数学坐标系里折叠的问题:对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折叠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解决。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折叠前后的形状及坐标变化关系,画出折叠后的图形,然后根据题意找到对应的坐标值。
4. 长方形折叠问题:对于长方形的折叠问题,可以通过对折将长方形变成长方体,然后根据长方体的面积公式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求解。
另外,也可以利用折叠的性质:折叠后的图形与图形全等,来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对于折叠问题的解题技巧,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进行理解和应用。
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答题技巧折叠问题题型多样,变化灵活,从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操作题,到直接运用折叠相关性质的说理计算题,发展到基于折叠操作的综合题,甚至是压轴题. 考查的着眼点日趋灵活,能力立意的意图日渐明显.这对于识别和理解几何图形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0,使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折是过程,叠是结果. 折叠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问题的应用. 所以在解决有关的折叠问题时可以充分运用轴对称的思想和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折叠重合部分一定全等,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两个全等形的对称轴;互相重合两点(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必被折痕垂直平分;对称两点与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连结所得的两条线段相等;对称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对称轴的夹角相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以上结论,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相似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解决有关折叠问题,可以使得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解题步骤更加简洁.1、利用点的对称例1.(2019年南京市)矩形纸片ABCD,AB=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1)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于F、G(如图①),AF=,求DE 的长;(2)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于F、G(如图②),△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求折痕FG的长.图①中FG是折痕,点A与点E重合,根据折叠的对称性,线段AF的长,可得到线段EF的长,从而将求线段的长转化到求Rt△DEF的一条直角边DE. 图②中,连结对应点A、E,那么折痕FG 垂直平分AE,取AD的中点M,连结MO,那么MO=DE,且MO∥CD,又AE为Rt△AED的外接圆的直径,那么O为圆心,延长MO交BC于N,那么ONBC,MN=AB,又Rt△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所以ON是Rt△AED的外接圆的半径,即ON=AE,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DE=,OE=. 通过Rt△FEO∽Rt△AED,求得FO=,从而求出EF的长.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对称点既可以得到相等的线段,也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 此题把折叠问题转化为轴对称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求出未知线段,最后把所求的线段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去处理.【二】利用线段的对称性质例2.(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P126)数学活动1:折纸做300、600、150的角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再次折叠纸片,使A点落在折痕EF上的N点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线段BN,观察所得到的ABM、MBN和NBC,这三个角有什么关系?(教师用书中给出了这样的提示:△ABM≌△NBC,作NGBC,那么直角三角形中NG=BN,从而可得ABM=MBN=NBC=300.)假设这样证明那么要用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0. 这个定理现行教材中没有涉及到,在这儿用不太合适. 如果直接运用轴对称思想说理应该比较简洁明了:连结AN,那么AN=BN,又AB=BN,所以三角形ABN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BM=MBN=NBC=300.利用对称的思想来证明线段的相等比用其他方法快捷而且灵活.【三】利用面对称的性质例3.(2019年临安)如图,△OA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其中O是坐标原点,顶点B在y轴的正方向上,将△OAB折叠,使点A落在OB上,记为A`点,折痕为EF. 此题中第③问是:当A`点在OB上运动,但不与O、B重合时,能否使△A`EF为直角三角形?这一问题需通过分类讨论,先确定直角顶点不可能在A`处. 当△A`EF为直角三角形,且直角顶点在F处时,根据轴对称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FE=A`FE=900,此时A`点与B点重合,与题目中相矛盾,所以直角顶点在点F处不成立. 同理可证,直角顶点亦不可能在点E处. 故当A`点在OB上运动,假设不与O、B重合,那么不存在这样的A`点使△A`EF为直角三角形.在折叠问题中,利用面的对称性可得到相等的角、全等的图形和相等的面积.解决折叠问题时,首先要对图形折叠有一准确定位,把握折叠的实质,抓住图形之间最本质的位置关系,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入手,发现其中变化的和不变的量. 进一步发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其次要把握折叠的变化规律,充分挖掘图形的几何性质,将其中的基本的数量关系用方程的形式表达出来,运用所学知识合理、有序、全面的解决问题.。
中考常见折叠问题的解题策略
中考常见折叠问题的解题策略作者:蔡丽娟
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升学考试》2019年第03期
折叠是几何变换的一种,近年来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主要考査折叠的基础规律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由于一因多果、思维多变,导致学生对折叠的实质理解不够透彻而失分.本文通过对在初中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几种折疊的典型问题的剖析,以期帮助大家从中抽绎出基本图形的基本规律,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规方法.
【点评】圆的折叠往往得到弧相等,进而可以转化为对应的圆周角或圆心角相等,以及弦相等,从而可以构造出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一些特殊图形,再运用它们的性质即可解
决问题.
翻折问题题型多种多样,所以无法一一例举,但只要抓住翻折前后图形是全等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结合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相似三角形性质,运用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基本数学思想,就可以解决同类型的题目,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的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的答题技巧折叠问题题型多样,变化灵活,从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操作题,到直接运用折叠相关性质的说理计算题,发展到基于折叠操作的综合题,甚至是压轴题. 考查的着眼点日趋灵活,能力立意的意图日渐明显.这对于识别和理解几何图形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0,使它与
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折是过程,叠是结果. 折叠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问题的应用. 所以在解决有关的折叠问题时可以充分运用轴对称的思想和轴对称的性质.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折叠重合部分一定全等,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两个全等形的对称轴;互相重合两点(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必被折痕垂直平分;对称两点与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连结所得的两条线段相等; 对称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对称轴的夹角相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以上结论,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相似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解决有关折叠问题,可以使得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解题步骤更加简洁.
1、利用点的对称
例1.(2006 年南京市)已知矩形纸片ABCD,AB=2,AD=1,将纸
片折叠,使顶点A 与边CD 上的点E 重合.
(1)如果折痕FG 分别与AD、AB 交于F、G(如图①),AF=
,求DE 的长;
(2)如果折痕FG 分别与CD、AB 交于F、G(如图②),△AED 的
外接圆与直线BC 相切,求折痕FG 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