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法
第6章 田野调查方法
化震撼(cultureshock)。
(四)文化禁忌
人类个民族志者的磨难, 要比任何冗长而抽象的讨论更有 启示作用。”
➢ 选择两位人类学家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描述 :
1、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进入田 野时遭遇的一场“突然袭击”;
人类学概论
9
1 巴厘人喜爱的斗鸡场 2 斗鸡场内 3 在斗鸡爪上拴上锋利的小刀 4 凶猛的斗鸡
人类学概论
10
2、英国人类学家普里查德在非洲苏丹做田野工作初遇努尔 人的情况:
• 并不是所有的进入者都有格尔兹一样的机会,有的人类学
家遇到的却是更为严重的情景。
人类学概论
11
努尔人千年习俗:女人也能娶妻做“爸爸”守护着牛群的努尔人
人类学概论
6
第二节 初入田野
一、进入田野的方式
(一)进入方式 一种是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 。 另一种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 (二) 进入角色 就是研究者进入研究对象所在社会时启用的
角色或身份。
人类学概论
7
二、进入田野前的准备
(一)准备田野调查必需品 个人生活用品 人类学调查所需物品 (二)生存问题 (三)生活问题
• 田野材料的解释的客观性问题
人类学概论
16
第四节 田野工作伦理
一、对研究对象的责任 二、对研究资助者的责任 三、学术责任
人类学概论
17
• 一般认为,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确立了规范的田野工作 方法,虽然其后出现种种批评,但至今都未能改变。
• 功能学派的田野工作方法有如下几个要点:1.强调整体 论;2.时间上要求一年以上的周期;3.空间上限制在一 个社区,一般是一个村庄;4.技巧上要求参与观察与深 度访谈;5.理论概括上要求由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 性的理论。
第五章 田野调查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 量的人作为调查对象,而总体中的每个人在调查中 都有同等被选中的机会。
15
2、分层(分类)随机抽样: 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 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 样可以按照同样的比例来抽样,称为定比分层随机抽 样 3、主观抽样(judgment sampling) :是指研究者以某 些重要的标准为依据选定调查对象。 主观抽样所得的调查资料并不能代表总体情况,但主 观抽样在田野调查中有时是必需的
3
另一种进入田野的方式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 例如调查者可以通过老师、同学、朋友、亲戚、熟人 等个人关系进入调查点,或者调查者相机直接或渐渐 进入调查点,在与某个调查对象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 之时,得以深入到当地社区生活之中。 人类学者采用此种进入方式能够比较容易得到研究对 象的信任和合作,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田 野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报道人的条件: (1)对己文化完全的濡化;
(2)眼下的完全参与;
(3)是调查者所不熟悉的文化中的人; (4)有兴趣和有足够的时间; (5)非分析性,即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或 根据本土视角提出对事件的分析和解释
13
人类学访谈可以分为非正式访谈和正式访谈两大类: 正式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个人 深度访谈 非正式访谈(informal interview)是指人类学家通过 非正式谈话和闲聊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方式
主观抽样所得的调查资料并不能代表总体情况但主观抽样在田野调查中有时是必需的四谱系法所谓谱系法是收集家谱并编辑成系谱表以确定亲属制形式及其结构性质的研究方法谱系分析方法以个人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到整个世系群是田野工作中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件事和出发点五个人生活史生活史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
乡土中国田野调查法
乡土中国田野调查法乡土中国田野调查法,是指通过对中国乡村地区的实地调查及详细研究来获取数据、收集资料,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论和实践。
该调查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了解中国农村实际情况、掌握乡村问题、发展乡村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应用等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乡土中国田野调查法的调查对象主要是中国乡村地区。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问题的解决对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对中国乡村的实地调查,可以深入了解乡村地区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问题等。
调查对象可以包括广大农村居民、农民工、农业企业、农村组织等。
其次,乡土中国田野调查法的调查内容包括多个方面。
首先,可以调查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道路、电力、通讯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可以调查农业生产情况,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农民的生计和收入情况。
此外,还可以调查乡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乡村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乡土中国田野调查法的调查方法主要是实地走访、观察和访谈。
通过对农村地区的实地走访,可以亲眼目睹乡村的实际情况,了解到村庄的布局、居民的生活方式、农田的利用等情况。
同时,观察是另一个重要的调查方法,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一些细节问题,如农村的交通状况、农民的劳动方式等。
此外,访谈是收集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与当地居民、农民工、企业主等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乡土中国田野调查法的调查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调查的数据及资料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政府在制定农村政策、推动农村发展时,需要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及资料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其次,调查的结果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乡土中国田野调查法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学术界提供研究材料,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田野调查法名词解释
田野调查法名词解释
田野调查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以获取深入、细致和真实的研究数据。
这种方法强调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深入了解其日常生活、行为、信仰、文化等方面,从而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机制。
田野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其深入性和细致性,能够揭示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情况,从而避免了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和研究对象,这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来确定。
其次,研究者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如实地观察、访谈、参与观察等。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对研究对象产生干扰或影响。
在分析数据时,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深入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
最后,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提炼,撰写成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和社会背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田野调查法的基本原则
田野调查法的基本原则简介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用于收集和分析实地数据。
它主要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实地考察。
田野调查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
基本原则1. 自然性原则田野调查法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直接观察和体验,追求真实、自然的数据。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者应尽量避免对研究对象产生干扰或改变其行为模式。
2. 参与性原则参与性是田野调查法的核心特点之一。
研究者应尽量融入被研究群体中,并积极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
通过参与观察和亲身经历,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被研究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3. 综合性原则田野调查法强调综合运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如直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通过多种数据来源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研究结论。
4. 透明性原则田野调查法要求研究者在进行调查时保持诚实、透明。
研究者应向被研究对象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并尽量避免隐瞒或歪曲研究结果。
5. 尊重个体原则田野调查法强调对被研究对象的尊重和保护。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者应尊重被研究对象的权益,保护其个人隐私,并在得到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其个人信息。
6. 理论指导原则田野调查法不仅是一种数据收集方法,更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过程。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者应基于特定理论框架,有针对性地选择观察对象和方法,并将观察结果与现有理论相结合。
应用案例田野调查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个田野调查法的应用案例:研究主题:农村教育发展现状1. 选择研究地点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作为研究地点,考虑到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
2. 数据收集方法•直接观察:对当地学校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访谈:与当地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教育发展的看法和需求。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农村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变化。
田野调查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
田野调查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一、田野调查法的基本概念田野调查法是指通过深入到社会实际情况中,进行系统的、实地的、全面的、细致的观察、记录、分析和解释,以获取有关某种社会现象及其内在规律性的研究方法。
其目的是要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为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田野调查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1. 调研主题的确定在高校思政课中,田野调查法可以用来确定调研的主题。
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和态度,从而针对性地设置调研主题,使得思政课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调研方法的选择田野调查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直观、全面,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观察的方式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这种方式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到社会中,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随后,学生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见解。
这一过程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结果的呈现和讨论学生们通过田野调查法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报告、展板、PPT等,并针对调研结果展开讨论和交流。
这种形式的表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社会现象。
三、田野调查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意义和价值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田野调查法是一种实践操作的方法,其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勇于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田野调查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了解社会现象,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田野调查法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综合素质,提高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培养其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田野调查法的方法和感悟
田野调查法的方法和感悟引言: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亲自参与观察和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交流,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田野调查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分享我在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
一、田野调查法的基本步骤田野调查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确定研究目标、制定调查计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1.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调查的重点和关注的问题。
2.制定调查计划: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式和工具、确定调查地点和时间等。
3.收集数据: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与研究目标相关的数据。
4.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研究结果。
5.撰写报告: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详细的研究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二、田野调查法的技巧在进行田野调查时,以下几点技巧可以提高调查的效果和质量:1.保持客观中立:在进行调查时,要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个人主观偏见的影响,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建立良好关系:与被调查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进行田野调查的关键。
要尊重被调查对象的意愿和隐私,与他们建立信任和互动,使他们更愿意分享真实的信息。
3.多角度观察: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可以获取更全面、多样的信息。
不仅要观察表面现象,还要关注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态度。
4.灵活运用方法:田野调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研究目标和调查对象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可以使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不同的方法,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三、我的感悟和体会在实践田野调查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1.与被调查对象的互动:通过与被调查对象的互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
与他们的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使我对研究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田野调查法可以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与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相比,其他调查方法往往无法获得同样的效果。
田野调查法的概念、工作程序、注意事项
田野调查法的概念、工作程序、注意事项一、概念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属于传播学范畴的概念。
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如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民族音乐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语言学,古生物学,社会学等,其英文名为Field work 。
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 nis ?aw Kasper Mali no wski )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教费孝通先生。
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
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
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花费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运用有不得当的地方,那么其信度和效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工作程序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
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一)准备阶段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
准备阶段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1、选择调查点。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要选择有特色的地区,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选好调查点对成功地进行调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中国地域辽阔,乡村数以万计。
总的来说,应选择具有特色或较典型的地区或乡村进行调查。
所谓“有特色”,就是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地区差异很大。
例如,类似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福建惠东人的长住娘家习俗, 都是很有特色。
多民族交错杂居地方的文化涵化,也是很好的研究对象,特别是两三种差别较大的文化交接地区,像甘肃、青海地区,是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汉文化交错地区,相互影响很大。
教学研究中田野调查法的应用及其反思
教学研究中田野调查法的应用及其反思
一、什么是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是一种古典的调查方法,它重在实地调查,建立关系,搜集可靠的信息。
它以实地观察为主,结合参话、采访、实验等进行研究,借助于几何图形、地形图等附件材料进行支持,用描述性研究性来解决客观现象及其社会改变规律的问题。
二、田野调查法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1.用于科学教学研究。
采用田野调查法,能够深入到课堂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收集、分析和研究实际教学活动的各种信息,及时洞察活动过程中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用于教学实证研究。
采用田野调查法,可以收集来自教学现场、学校和社会的信息以及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馈,通过多种维度的观察,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分析实施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变化情况,兼有客观的研究,系统的提供可操作的方法,有助于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田野调查法的反思
1.定位不清晰,研究局限性大。
有时候,采用田野调查法进行研究时,由于对研究对象以及其背景信息和调查内容的定位不够明确,很容易导致研究局限性大,无法真正反映出各级主体之间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2.实际效果不显著。
田野调查活动可能因为调研物质投入不够、调研计划规划不够完善或者研究者的研究局限性等因素,导致研究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因此,在实施田野调查法时,我们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清晰定位研究目标,同时也要加强研究者的实践能力,以提高研究的实际效果。
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
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一、引言田野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采集实地数据,以了解和分析特定社会现象、问题或群体的状况和特征。
本文将介绍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目的、调查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二、研究目的田野调查法主要用于深入了解和描述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其研究目的通常包括:1. 描述和解释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的特征和规律;2. 探索和发现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验证和检验社会科学理论或假设的有效性;4. 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三、调查设计田野调查法的调查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对象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特定群体、地区或组织等。
2. 调查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3. 样本的确定: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目标样本量确定调查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 调查工具的设计: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合适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等。
5. 数据采集计划的制定:确定数据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采集田野调查法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可以是面对面或通过网络进行。
2. 访谈:根据预定的访谈提纲,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观点、经验和态度。
3. 观察: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互动过程,获取实时的数据和信息。
4.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补充和支持调查结果。
五、数据分析田野调查法的数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
2. 数据编码:根据研究问题和分析需要,将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便于统计和分析。
3. 统计分析: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包括频数分析、比例分析、平均数计算等。
4. 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解释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规律和差异。
田野调查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
田野调查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一、田野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现象,采用交互式、持续性的数据收集方法,以了解某一社会团体或现象的动态过程。
它是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深入了解:田野调查法可以使研究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因为研究者通过亲历亲为的方式,更容易接触到被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
2. 灵活性:田野调查法的数据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和改变。
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地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3. 实证性:田野调查法所获得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可观察的,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证性。
这也使得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
1. 增加思政课的实践性: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思维活动比较被动,缺乏现实参与感。
而采用田野调查法,可以让学生亲身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增加思政课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田野调查法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需要主动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田野调查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调查设计、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综合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主题选择: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主题,比如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就业观念等。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加调查的深度和广度。
2. 调查设计:在进行田野调查前,需要做好调查设计。
这包括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设计调查问卷或面谈提纲、确定调查时间和地点等。
通过良好的调查设计,可以提高调查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3. 数据采集:根据调查设计,进行数据的采集。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丰富的调查数据。
4. 数据分析和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炼出关键问题和结论。
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概念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属于传播学范畴的概念。
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如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民族音乐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语言学,古生物学,社会学等,其英文名为Field work。
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教费孝通先生。
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
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
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花费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运用有不得当的地方,那么其信度和效度也会大打折扣。
工作程序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
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注意事项题目的选择:个人兴趣;题目大小能否掌握;题目的发展性;语言、书目、财力、当地学者参与等。
研究的可行性:学术考量;政治(visa,题目政治敏感度)体能财力时间。
共同的特征:资料提供者(informant)或受访者(interviewee);——深度访谈者;音乐演出、文化仪式典礼记录;田野记录(略记、日记、记事本;包括时间金钱的安排)音乐录音照片影片摄影书籍、音响资料、乐器收集。
参与观察法:完全参与;边参与边观察;完全观察。
田野工作能力培养:人际关系(获得informant的信任)却除文化偏见(尊重对方文化的重要性)语言(对田野工作地方语言的运用)Interview的方法、练习:常犯错误——讲太多、插话、错误引导观察、记录、写作能力。
Recording/photography能力(对所有设备完全熟悉运用)田野常遇见的困难:田野地区的问题——社区的挑选(是否受欢迎)例:萧山楼塔细十番【(十首曲牌连缀的民间吹打乐)弦乐和敲打乐)】——个人资料、研究目的、停留时间——当地地方、中央政府的拜访与有关文件(文化馆、镇政府)文化生活冲击与适应:语言、饮食、天气、健康Informant寻找的问题——是否愿意提供资料——是否具代表性(是否是专研某一专业;不要问错人)——不同意见的人(一)准备阶段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
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方法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田野工作。
一、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研究者积极融入被研究群体中,与其进行真实的互动,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来感受和理解被研究对象的生活和经历。
研究者需要长时间的参与,并与被研究者密切交流,以获得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结果。
例如,在田野调查农村社区的生活方式时,研究者可以租住当地的农家院,与村民一同生活,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与村民进行交谈,观察他们的生产、消费和社交行为等。
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村社区的特点和变化,获取到真实可靠的数据。
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编制问卷并向被研究对象发放,以收集其主观意见、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量表题等,以得到不同层次的信息。
在田野调查农民对农业政策的态度时,研究者可以设计一份问卷,向农民发放并要求填写。
问题可以包括农民对政策效果的看法、对政策的满意度、对政策执行的建议等。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者能够获得大量的数据,进而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三、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以了解他们的观点、经验和态度等的一种调查方法。
研究者需要制定访谈大纲,并与被调查者进行深入对话,以获取详尽的信息。
在田野调查农村青年对就业问题的态度时,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青年进行访谈。
通过提问和反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青年对就业机会、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的看法。
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青年的心理需求和关切点,为政策制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观察记录法观察记录法是指研究者在现场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言语和环境等,通过记录和描述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观察者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尽量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
例如,在田野调查城市公园使用情况时,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公园作为观察场所,通过记录人群的数量、人群分布、活动类型等信息,了解公园的流量和功能利用率。
田野调查法的定义 -回复
田野调查法的定义-回复田野调查法,也被称为田野研究法或实地调查法,是一种研究社会或文化现象的方法论。
它是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地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田野调查法通过实地观察、深入访谈以及参与观察等手段,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详尽的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特定社会或文化群体的行为、信仰和价值观念等。
田野调查法的核心目标是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生动描述和透彻理解,以便深入探索这一群体的行为模式、态度和信仰体系等。
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得更真实、深入的数据,从而对群体内在规律和社会结构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比于其他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更强调倾听和感同身受的态度,以尊重和理解研究对象的视角和文化差异。
田野调查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目标。
研究主题可以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文化现象或社会问题等。
目标则是指研究者希望通过田野调查法获得何种信息和理解。
第二步:准备和计划田野调查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研究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计划。
这包括确定研究地点、研究对象、调查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了解和熟悉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或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交流。
第三步: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田野调查的核心是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
研究者需要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进入研究场景,密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语言和环境等。
同时,研究者还可以通过直接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活动,以获取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第四步:深入访谈和记录除了观察,研究者还需要进行深入访谈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主观经验和观点。
这种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半结构化的或开放式的。
研究者需要耐心倾听和记录访谈的内容,以便在后续分析和解释时使用。
第五步:数据整理和分析在田野调查结束后,研究者需要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这包括将观察和访谈的记录整理成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并将其进行编码和分类。
然后,研究者需要将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模式、关系和变异等。
田野调查法(1)
田野调查法什么是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旨在通过直接观察和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和收集真实和准确的数据。
这种调查方法通常用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以获取从实地获取信息的细节和深入洞察。
田野调查法的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在开始田野调查之前,研究人员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这有助于指导调查的方向和方法选择。
2.选择研究场所:研究场所是进行调查的地点,可以是一个社区、组织、公司等。
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目的和问题的场所非常重要。
3.制定调查计划:制定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是成功完成田野调查的关键。
计划应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研究对象以及采集数据的具体方法。
4.收集数据:在田野调查中,数据的收集通常通过观察、访谈和参与等方式进行。
研究人员需要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解读。
5.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后,研究人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关联和趋势。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统计分析和质性分析等。
6.撰写报告:根据分析的结果,研究人员需要撰写报告,总结和呈现研究的发现。
报告应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田野调查法的优势和局限优势:•真实性和准确性:田野调查法能够直接观察和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所收集到的数据往往更加真实和准确。
•深度和细节:通过实地观察和参与,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获得更详尽的信息。
•全面性:田野调查法可以涵盖多个维度和方面,从而提供一种全面了解和理解研究对象的机会。
局限:•主观性:田野调查法的数据收集往往依赖于研究人员的主观意识和解读,因此可能受到研究人员自身偏见的影响。
•时间和资源消耗:田野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包括调查准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可能会增加研究的成本和时间。
•样本限制:田野调查通常只能涉及到有限的样本,因此可能无法代表整个群体的情况,存在样本偏差的风险。
人类学概论 第四版 第七章 田野调查方法
• 3.2 不同文化中的谱系法应用 中国汉人社会:研究者收集家族、宗族团体的系谱,研究地方社会人群特征和社会运转机制。 凉山彝族:谱系制度和父子连名制对于了解彝族历史、分支体系、各家支的分布和互动关系具有关键 作用。
(四)巴恩斯的补充和注意事项
巴恩斯对里弗斯的谱系法进行了补充,建 议人类学者在使用谱系法时,不应事先设 计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而是记录报道人最 初表达的亲属关系,以更好地理解报道人 的观念。调查者应注意真实的亲属称谓与 一般应酬话的区别,并将谱系法的结果与 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结合,进行综合分 析。
(二)谱系法的定义与起源
谱系法是一套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收集 和编辑家谱,确定亲属制形式及其结构性 质。 1910年,里弗斯首次提出并应用了这种方 法,通过询问报告人的家庭成员信息,构 建谱系图,以了解当地人的人群分类和相 互关系。
(三)谱系法的基本原理
• 谱系分析以个人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到整个世系群,是田野工作中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步。谱系 图中使用符号表示不同性别和关系,如“△”表示男性,“○”表示女性,“=”或“└」”表示婚姻 关系,纵线表示亲子关系,横线表示兄弟姐妹关系。
个人生活史的标准
1. 从文化序列上研究个案。 2. 个人行为与社会有关。 3. 家庭应符合文化功能研究,个别人身上 研究团体的生活方式。 4. 具体说明将有关资料转变成为社会行为 的方法。 5. 强调从孩提至成年的连续相关性。 6. 研究社会情境,发现社会压力、社会参 与的种类和程度。 7. 将生活史材料组织和概念化。
田野调查法 - 教育学
辽宁师范大学
什么是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 区,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直接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 手资料的研究工作。
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确立了规范的田野工作方法。 功能学派的田野工作方法有如下几个要点: 1.强调整体论;
2.时间上要求一年以上的周期;
3、访谈过程中的追问 4、访谈问题间的内在联系
(五)访谈中的倾听
1、听的方式
行为层面上的听
认知层面上的听 情感层面上的听
2、听的基本原则
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
容忍沉默
(六)访谈中的回应
1、回应的类型及功能
认可
重复、重组和总结
自我暴露 鼓励对方
2、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
论说型回应
3)对当地人的思想观念、语词概念和意义解释进行细密的探究; 4)对社会现象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
5)对社会现象进行因果分析。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观察的问题 2、制定观察计划
3、设计观察提纲
谁?
什么? 何时?
观察的内容、对象、范围 观察的地点 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次数 方式、手段
4)有关何地的问题:孩子在哪里上学?在哪里娱乐?在哪里消费?
5)有关如何的问题:孩子是如何从事上述活动的?孩子的活动选择是 如何作出来的?谁决定他们可以这么做而不能那么做?孩子自己有多 大的自主权?
6)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么做?家长对此有何 看法?孩子自己呢?家长为什么要孩子这么做?他们有什么具体的考 虑和长远的打算?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观察中的操作策略
1 2
确定观察的问题 制定观察计划
3 设计参与观察提纲--要素
4 5
观察的步骤 观察的记录方式
1
1 2
确定观察的问题
Determine the question of observation
先确定研究的问题 再确定观察问题 观察问题需要很具体
3
2
制定观察计划
Make an observation plan
科学研究手段的 观察
实地观察
客观观察
参与型观察
参与观察
★并不不是绝 对的分开的
非参与型观察
3
观察的作用
THE EFFFECT OF OBSERVATION
1、当有关社会现象很少被人所知。 2、当年研究者需要了解有关事情的连续 性,关联性以及背景脉络。 3、当研究者看到的事实与当事人所说的 内容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4、当研究者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 个案调查。 5、当然研究者发现新观点,建构自己的 “扎根理论”。 6、其他研究方法起辅助作用。
间接观察和主观推 论怎么区别?
如何避免观察者认识 的主观性让观察更客 观全面?
思考与问题
00
动态环境中用图片记录是 动态观察还是静态? 定时连续拍摄的照片是动 态观察吗?
00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内容、对象、范围
方式手段
地 点
效 度
时刻、时间长度、次数
伦理道德问题
3
设计参与观察提纲--要素
Design particip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Outline -- Elements
谁 为什么
什么
如何 何地
何时
★只需要大致框架,有别于访谈提纲。 (访谈需要具体问题)
4
观察的步骤
The steps of observation
先确定研究的问题 逐步聚焦 回应是互动
5
实地笔记
(观察者看到
观察的记录方式
Recording mode of observation
------叙兹曼&斯特劳斯(1973)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观察者个人 (观察者所使 (观察者对观 和听到的事实 在实地观察时 用的具体方法 察资料进行的 的感受和想法) 及其作用) 初步理论分析) 性内容)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思路/主体客体分离 象征互动主义:“知识”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 动获得意义建构 戏剧社会学:戏剧面具 存在主义:双重视角相互作用 常人方法学:平常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一起工作和 生活,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来获得对对方的理解。 (陈向明,2002,235)
1、把实地笔记与个人笔记分开 2、从第三人称角度,对事实进行客观叙述 3、作为局内人的观察与理解混淆
反思的角度
1、准确 2、全面 3、具体 4、持久 5、开放 6、具有反思性ຫໍສະໝຸດ 观察者的反思--观察者的心情
1、观察者的心情会影响观察者的效果与内 容需要反思,有助于日后分析
思考与问题
观察者如果没有相关知 识和相关经验,观察是 不是就进行不下去了?
★观察不只是对事物的感知,而且取决于观察者视角 和透镜,观察者所选择的研究问题、个人的经历、前设和 所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到观察的实施与结果, 需要认真进行分析。(陈向明,2002,227)
2
观察的分类
THE CLASSSIFICATION OF OBSERVATION
日常生活的观察
实验室观察
反思可以在上述表格中记录和备忘录中
观察者的反思
1 2
观察者的反思--推论 观察者的反思--叙述角度
3 观察者的反思--观察者的心情
推论 叙述角度 观察者的心情
观察者的反思---推论
1、观察依赖观察者本人的推论 2、事实应该与推论分开 3、观察者需要论证、检查自己的前设,得出初步推论
观察者的反思--叙述角度
观察的其他分类方法
THE CLASSSIFICATION OF OBSERVATION
隐蔽型与公开型 结构型与无结构型 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 探索型观察与实验性观察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4
不同流派对观察的理解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stream parties
教育研究方法
在田野中-观察-我们看到 了什么?
如何做田野调查:方法、实践与反思
1
什么是观察
2
3
观察的分类
观察的作用
4 不同流派对观察的理解
1
什么是观察?
WHAT IS THE OBSERVATIONG
1、爱因斯坦:眼前的现象---理论---观察 2、阿思海姆:“物理场”---“心理场”---认知体验 3、维根斯坦:即在“看”又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