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不只是对事物的感知,而且取决于观察者视角 和透镜,观察者所选择的研究问题、个人的经历、前设和 所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到观察的实施与结果, 需要认真进行分析。(陈向明,2002,227)
2
观察的分类
THE CLASSSIFICATION OF OBSERVATION
日常生活的观察
实验室观察
间接观察和主观推 论怎么区别?
如何避免观察者认识 的主观性让观察更客 观全面?
思考与问题
00
动态环境中用图片记录是 动态观察还是静态? 定时连续拍摄的照片是动 态观察吗?
00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具体观察中的操作策略
1 2
确定观察的问题 制定观察计划
3 设计参与观察提纲--要素
4 5
观察的步骤 观察的记录方式
1
1 2
确定观察的问题
Determine the question of observation
先确定研究的问题 再确定观察问题 观察问题需要很具体
3
2
制定观察计划
Make an observation plan
观察的步骤
The steps of observation
先确定研究的问题 逐步聚焦 回应是互动
5
实地笔记
(观察者看到
观察的记录方式
Recording mode of observation
------叙兹曼&斯特劳斯(1973)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观察者个人 (观察者所使 (观察者对观 和听到的事实 在实地观察时 用的具体方法 察资料进行的 的感受和想法) 及其作用) 初步理论分析) 性内容)
1、把实地笔记与个人笔记分开 2、从第三人称角度,对事实进行客观叙述 3、作为局内人的观察与理解混淆
反思的角度
1、准确 2、全面 3、具体 4、持久 5、开放 6、具有反思性
观察者的反思--观察者的心情
1、观察者的心情会影响观察者的效果与内 容需要反思,有助于日后分析
思考与问题
观察者如果没有相关知 识和相关经验,观察是 不是就进行不下去了?
内容、对象、范围
方式手段
地 点
效 度
时刻、时间长度、次数
伦理道德问题
3
设计参与观察提纲--要素
Design particip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Outline -- Elements
谁 为什么
什么
如何 何地
何时
★只需要大致框架,有别于访谈提纲。 (访谈需要具体问题)百度文库
4
反思可以在上述表格中记录和备忘录中
观察者的反思
1 2
观察者的反思--推论 观察者的反思--叙述角度
3 观察者的反思--观察者的心情
推论 叙述角度 观察者的心情
观察者的反思---推论
1、观察依赖观察者本人的推论 2、事实应该与推论分开 3、观察者需要论证、检查自己的前设,得出初步推论
观察者的反思--叙述角度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思路/主体客体分离 象征互动主义:“知识”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 动获得意义建构 戏剧社会学:戏剧面具 存在主义:双重视角相互作用 常人方法学:平常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一起工作和 生活,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来获得对对方的理解。 (陈向明,2002,235)
科学研究手段的 观察
实地观察
客观观察
参与型观察
参与观察
★并不不是绝 对的分开的
非参与型观察
3
观察的作用
THE EFFFECT OF OBSERVATION
1、当有关社会现象很少被人所知。 2、当年研究者需要了解有关事情的连续 性,关联性以及背景脉络。 3、当研究者看到的事实与当事人所说的 内容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4、当研究者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 个案调查。 5、当然研究者发现新观点,建构自己的 “扎根理论”。 6、其他研究方法起辅助作用。
观察的其他分类方法
THE CLASSSIFICATION OF OBSERVATION
隐蔽型与公开型 结构型与无结构型 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 探索型观察与实验性观察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4
不同流派对观察的理解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stream parties
教育研究方法
在田野中-观察-我们看到 了什么?
如何做田野调查:方法、实践与反思
1
什么是观察
2
3
观察的分类
观察的作用
4 不同流派对观察的理解
1
什么是观察?
WHAT IS THE OBSERVATIONG
1、爱因斯坦:眼前的现象---理论---观察 2、阿思海姆:“物理场”---“心理场”---认知体验 3、维根斯坦:即在“看”又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