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期管理

合集下载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订单交期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客户满意度和财务状况。

为了确保订单交期的准时交付,提高客户满意度,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二、订单交期管理的目标1. 提高订单交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调度,确保订单按时交付;3. 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4.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三、订单交期管理的流程1. 销售部门接收订单销售部门在接收到客户订单后,应及时录入系统,并确保订单信息准确无误。

订单信息应包括客户名称、产品型号、数量、交货日期等。

2. 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订单信息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考虑到生产线的产能、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以及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

3. 生产资源调度生产资源调度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的调度。

包括设备、人力、原材料等资源的调配,以确保生产能够按时进行。

4. 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监控部门负责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例如,设备故障、原材料缺货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 交期跟踪与提醒交期跟踪与提醒部门负责监控订单交期的进展情况,并及时提醒相关部门注意交期的紧迫性。

如果发现订单交付存在延迟的风险,应及时与客户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

6. 交期评估与反馈交期评估与反馈部门负责对订单交期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给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

通过交期评估和反馈,可以不断改进订单交期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四、订单交期管理的关键指标1. 订单交付准时率订单交付准时率是衡量订单交期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通过统计实际交货日期与客户要求交货日期的差异来计算。

2. 订单延迟率订单延迟率是指订单交付延迟的比例。

它可以通过统计延迟交货的订单数量与总订单数量的比值来计算。

3. 订单交期满意度订单交期满意度是客户对订单交期的满意程度。

可以通过定期调查客户的满意度来评估订单交期管理的效果。

供应商交期管理规定办法

供应商交期管理规定办法

供应商交期管理规定办法一、背景供应商交期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供应商交期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计划的实施,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为了保证供应商交期的及时和准确,制定相应的供应商交期管理规定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规定公司的供应商交期管理规范,明确企业对供应商交期要求的标准和管理要求,使企业的供应链得以顺畅、高效地运作。

三、定义1.交期:供应商与企业之间协商约定的完成交货的日期和时间。

2.最终交期:生产计划中的最后期限,供应商必须在此期限前完成交货。

3.提前交期:供应商提前交货的时间,以实际交货时间减去最终交期得到的时间为提前交期,提前交期不能超过4天。

4.延迟交期:供应商未按照协议时间完成交付的情况,或者实际交货时间超过最终交期的情况。

四、要求1.供应商必须根据生产计划的需求从事生产,并按照协议交期交付合格品。

2.供应商必须能够保证互通性,可承受变动和扩展,并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

3.供应商在交货前应自行确认交货数量及质量,确保完全符合交货单所载明的要求及规格。

4.对于交期延误的情况,供应商必须及时通知企业,并说明原因。

5.对于交期延误的情况,供应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补救。

6.供应商必须提供完整的交货单据,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实际交货时间、到货地点等。

7.供应商必须遵守有关国家、行业、企业制定的各项法规、规章和标准,严格执行企业品质保证体系,确保交付产品符合合同条款的品质。

8.供应商必须按照企业相关规定,对自己的供应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供应员工能够熟练掌握企业品质保证体系和交付要求。

五、审核和责任1.企业负责审核供应商交期管理规定办法的实施情况,对供应商违反交期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2.供应商必须严格执行交期管理规定办法,确保交货时间准确,品质符合要求。

3.企业负责对交期的准确性进行监测和管理,如有延误情况要及时审查原因,并提出整改要求。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在现代商业运作中,订单交期管理是企业保证客户满意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良好的订单交期管理能够确保订单按时交付,减少延迟和错误,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信誉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订单交期管理的规范要求和实施方法。

二、订单交期管理规范要求1. 准确的交期承诺在接受客户订单时,企业应准确评估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确保能够按时交付。

交期承诺应基于实际可行性,避免过度承诺导致交期延误。

2. 交期协商和确认与客户进行交期协商时,企业应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并与生产部门、供应链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交期确认应以书面形式进行,明确交货日期和相关条款。

3. 订单跟踪和监控企业应建立订单跟踪系统,及时了解订单进展情况。

通过监控订单的生产进度、物流运输等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4. 库存管理和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根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能力进行合理的库存规划。

同时,建立库存预警机制,及时预测和调整库存水平,避免交期延误。

5. 供应链协同合作与供应链的合作是订单交期管理的关键。

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确保及时供货,减少交期风险。

6. 建立应急预案在面对突发事件或不可预测的因素时,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对措施。

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最大程度减少交期影响。

三、订单交期管理实施方法1. 建立交期管理团队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交期管理团队,由跨部门人员组成,负责订单交期管理的策划、执行和监控。

2. 制定交期管理流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订单交期管理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

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要求,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 使用订单管理系统引入订单管理系统,实现订单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

通过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和提醒功能,提高订单交期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制定订单交期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订单交期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订单的及时交付、客户满意度以及企业的声誉等方面。

为了确保订单交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应采取一系列规范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一、订单接收和确认1.1 确保订单信息准确无误在接收订单时,要仔细核对订单的相关信息,包括产品型号、数量、规格要求等,确保订单信息准确无误。

如有疑问或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避免后续出现交货错误或延误的情况。

1.2 及时回复客户确认收到订单后,应尽快回复客户确认,并明确交货时间。

如果无法满足客户的交期要求,要及时与客户协商,寻找解决方案,避免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同时,在确认订单时,还要注明相关的交货条款和条件,以确保双方对交期有清晰的认识。

1.3 建立订单跟踪和监控机制为了确保订单交期的及时性,企业应建立订单跟踪和监控机制。

可以通过ERP系统或其他管理软件进行订单的跟踪和监控,及时了解订单的生产进度和交货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交期的问题。

二、生产计划和调度2.1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在接收到订单后,要根据订单的交货日期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要考虑到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人力资源的调配以及原材料的供应等因素,确保生产能够按时完成。

2.2 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交期的问题。

可以通过设置生产进度报表、生产异常预警等方式,及时了解生产进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生产按计划进行。

2.3 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如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延迟等。

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合理安排资源,确保订单能够按时交付。

三、供应链管理3.1 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为了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可以通过签订长期供应协议、定期评估供应商绩效等方式,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

交期管理策划书3篇

交期管理策划书3篇

交期管理策划书3篇篇一《交期管理策划书》一、引言交期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客户满意度、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确保交期的准确达成,提高交期管理的水平,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交期管理目标1. 提高交期达成率,确保按时交付产品或服务。

2. 降低交期延误风险,减少客户投诉和损失。

3.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建立有效的交期管理机制,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三、交期管理现状分析1. 目前交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交期延误。

供应商交货不及时,影响整体交期。

内部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交期决策。

缺乏有效的交期监控和预警机制。

2. 原因分析:生产计划制定不合理,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

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供应商管理。

内部沟通渠道不畅,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

对交期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四、交期管理措施1. 生产计划管理建立完善的市场需求预测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加强生产计划与实际需求的衔接,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变化。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2. 供应商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调。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选择优质供应商,确保按时交货。

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供货合同,明确交期、质量等条款。

3. 内部沟通管理建立畅通的内部沟通渠道,及时传递交期相关信息。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定期召开交期协调会议,解决交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交期监控与预警建立交期监控体系,对生产进度进行实时监控。

设定交期预警指标,当交期出现延误风险时及时发出预警。

对交期延误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培训与考核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交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交期管理意识和能力。

将交期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做好交期管理工作。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 1]):完成交期管理现状分析,制定交期管理措施。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订单交期管理是指在订单处理过程中,对订单的交付时间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订单能够按时交付给客户。

合理的订单交期管理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订单交期管理的规范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订单交期管理流程1. 订单接收阶段a. 销售人员接收客户订单,并确认订单中的交付时间要求。

b. 销售人员将订单信息及交付时间要求及时录入系统,并通知相关部门。

c. 相关部门根据订单要求,评估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确定是否能够满足交付时间要求。

2. 生产计划编制阶段a.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订单要求,制定生产计划,并考虑到资源、能力和工艺等因素。

b. 生产计划部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 生产执行阶段a. 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并监控生产进度。

b. 生产部门及时反馈生产进度给相关部门,并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和障碍。

4. 物流配送阶段a. 物流部门根据生产进度和交付时间要求,制定物流配送计划。

b. 物流部门与供应商、运输公司等进行协调,确保物流配送的准时性和可靠性。

5. 交付确认阶段a. 客户收到交付的产品后,确认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交付时间是否符合订单要求。

b. 销售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

三、注意事项1. 交期承诺要合理在接收订单时,销售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能力,给出合理的交付时间承诺,避免过度承诺导致交期延误。

2. 生产计划要科学合理生产计划部门要综合考虑资源、能力和工艺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能够按时交付订单。

3. 生产进度要及时监控生产部门要及时监控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和障碍要及时解决,避免交期延误。

4. 物流配送要精确安排物流部门要根据生产进度和交付时间要求,制定精确的物流配送计划,确保产品能够准时送达客户手中。

5. 客户满意度要重视销售人员要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以不断改进订单交期管理的流程和效果。

订单交期管理制度

订单交期管理制度

订单交期管理制度订单交期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旨在规范订单交期的管理和执行的制度。

订单交期是指客户下单后,企业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订单生产并交付给客户的时间。

订单交期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订单交期管理制度对于保证订单准时交付具有重要意义。

一、订单交期的确定与约定1.客户下单后,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应及时进行沟通,明确订单交期,并确保客户对交付时间有清晰的了解。

2.在与客户约定交期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原材料供应等因素,合理安排订单生产时间。

3.对于复杂的订单,可以与客户商议分批交付,以保证交期的可控性。

4.确定好交货时间后,销售人员应及时向客户发出订单确认函,并确保客户同意确认。

二、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1.生产部门根据订单交期制定生产计划,并及时将计划提交给管理部门审核。

2.管理部门根据资源情况、产品状况等综合考虑,审核并最终确定生产计划。

3.生产部门应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并及时将生产进度反馈给销售部门。

4.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生产进度无法按照计划进行,应及时向销售部门或管理部门报告,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三、供应链管理1.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2.定期与供应商进行交流,了解原材料供应情况,并及时调整订单生产计划。

3.在与供应商签署合同时,明确交货时间和交付方式,并建立相应的追踪机制。

四、交期监控与控制1.销售部门应及时与客户沟通,了解订单交货要求和进度,及时解答客户提出的疑问。

2.管理部门要建立交期监控机制,定期对订单交付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生产部门应定期向管理部门报告订单进度和交付情况,并在交货前进行最后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和数量符合客户要求。

4.对于无法准时交货的订单,销售部门应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提前告知客户,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五、交期效果评估与优化1.定期对订单交期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一、引言订单交期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订单交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订单交期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和要求,以确保订单按时交付,达到客户的预期。

二、订单交期管理流程1. 接收订单- 订单信息包括:客户名称、产品型号、数量、交期要求等。

- 确认订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记录在订单管理系统中。

2. 交期评估- 根据订单信息,评估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确定是否能按时交付。

- 如有不确定因素,及时与客户沟通,协商交期并达成共识。

3. 生产计划制定- 根据订单要求和生产能力,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 确定关键路径和生产节点,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和人力。

4. 生产执行- 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活动,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 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交期的问题。

5. 交期跟踪- 定期与生产部门沟通,了解生产进展情况。

- 如有延迟风险,及时与客户沟通,提前做好交期调整。

6. 出货准备- 在订单交付前,进行产品质量检查和包装。

- 确保产品达到客户的要求,并做好出货准备工作。

7. 订单交付- 按照约定的交付方式和时间,将产品交付给客户。

- 确保交付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提供必要的交付文件和证明。

三、订单交期管理要求1. 交期承诺- 在接收订单时,要对交期进行准确评估,确保能按时交付。

- 不得随意承诺无法实现的交期,避免给客户带来误导和不满。

2. 交期调整- 如有生产延迟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交期无法满足,要及时与客户沟通。

- 协商新的交期,并在订单管理系统中记录和更新。

3. 生产优化-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交期准确性。

- 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能力和质量。

4. 供应链管理- 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和质量,及时解决供应问题。

5. 数据分析与改进- 定期分析订单交期的数据,评估交期准确性和改进空间。

生产车间交期管理工作计划

生产车间交期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确保生产车间生产进度与客户需求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生产车间交期管理工作计划。

二、目标1. 确保产品按时交付,降低客户等待时间。

2. 提高生产车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车间管理水平。

三、工作内容1. 生产计划管理(1)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订单信息,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与客户需求相匹配。

(2)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调整,根据生产进度、设备状况、人员配置等因素,优化生产计划。

(3)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生产进度按计划进行。

2. 生产进度管理(1)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确保生产进度不受影响。

(2)建立生产进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对生产进度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生产进度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3. 设备管理(1)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降低设备故障对生产进度的影响。

(3)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4. 人员管理(1)加强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2)优化人员配置,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充足。

(3)对生产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激发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物料管理(1)对原材料采购、验收、存储、领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物料质量。

(2)对物料消耗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物料浪费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3)建立物料追溯体系,确保物料来源可追溯。

四、实施步骤1. 制定生产车间交期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等。

2. 对生产计划、生产进度、设备、人员、物料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生产进度与客户需求相匹配。

3. 定期对生产车间交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不断优化管理措施。

4. 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车间交期管理工作计划。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订单交期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的声誉。

为了确保订单交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订单交期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文旨在规范订单交期管理流程,确保订单交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企业生产运营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参与订单交期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四、定义1. 订单交期:客户要求的交货日期。

2. 交期确认:确认订单交期的过程,包括与客户协商和内部资源评估等。

3. 交期变更:客户要求的交货日期发生变化时,进行的交期调整。

4. 交期延迟:订单交期比原计划延后的情况。

5. 交期提前:订单交期比原计划提前的情况。

五、订单交期管理流程1. 客户要求交期确认- 客户提供订单信息,包括产品型号、数量、交货地点等。

- 销售团队接收订单信息并进行初步评估。

- 销售团队与客户协商,确认订单交期。

- 销售团队将订单交期信息记录在订单系统中。

2. 内部资源评估- 销售团队将订单信息传达给生产计划部门。

- 生产计划部门评估订单所需的资源,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人力等。

-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资源评估结果,确定订单交期是否可行。

3. 交期确认与告知- 生产计划部门将交期评估结果反馈给销售团队。

- 销售团队与客户确认最终的订单交期。

- 销售团队将最终的订单交期告知客户,并记录在订单系统中。

4. 交期变更管理- 如果客户要求变更订单交期,销售团队接收变更请求。

- 销售团队与生产计划部门沟通,评估变更对生产计划的影响。

- 销售团队与客户协商,确认变更后的订单交期。

- 销售团队将变更后的订单交期告知客户,并记录在订单系统中。

5. 交期监控与反馈- 生产计划部门监控订单生产进度,及时发现交期延迟或提前的情况。

- 生产计划部门将交期延迟或提前的情况及时反馈给销售团队和相关部门。

- 销售团队与客户沟通,解释交期延迟或提前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六、责任与义务1. 销售团队- 负责与客户沟通,获取订单信息和确认交期要求。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订单交期管理是企业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订单交期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

为了规范订单交期管理流程,提高交期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文档。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订单交期准确、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交付率和客户满意度。

2. 原则:- 交期承诺:根据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合理承诺订单交期。

- 交期准确性:确保交期准确,避免误导客户。

- 交期可靠性:提高订单交期的可靠性,减少延迟发货的情况。

- 交期优化:优化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交期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三、订单交期管理流程1. 订单接收:- 销售部门接收客户订单,并记录订单信息,包括订单号、产品数量、交货地点等。

- 销售部门将订单信息及时传达给生产部门和供应链部门。

2. 订单评估:- 生产部门和供应链部门根据订单信息,评估交货时间和生产能力。

- 考虑生产周期、库存情况、供应商能力等因素,确定可承诺的交货时间。

3. 交期承诺:- 销售部门根据生产部门和供应链部门的评估结果,与客户协商并确认最终的交货时间。

- 销售部门将交期承诺记录在订单中,并及时通知客户。

4. 生产计划:- 生产部门根据订单要求和交期承诺,制定生产计划。

- 考虑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进度,确保按时完成订单。

5.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部门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

- 定期与供应商进行交流,了解供应情况,及时处理供应问题,避免交期延误。

6. 生产监控:- 生产部门对生产进度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 定期与销售部门和供应链部门进行交流,了解订单进展情况,及时解决交期风险。

7. 交期跟踪:- 销售部门和客户服务部门对订单交期进行跟踪和管理。

- 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及时告知交期变化情况,解答客户疑问,确保客户满意度。

8. 交期分析:- 定期对订单交期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公司产品交期管理制度

公司产品交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目的为确保公司产品交期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提高客户满意度,保障公司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涉及产品交期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管理原则1. 客户至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目标,确保产品交期。

2. 预防为主:提前预测可能影响交期的因素,采取措施预防欠交情况发生。

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交期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组织架构设立产品交期管理小组,负责公司产品交期管理的整体规划和实施。

第五条职责1. 生产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与交期要求相符。

2. 采购部:负责物料的采购和供应,确保物料交期与生产需求匹配。

3. 仓储部:负责产品的仓储管理,确保产品在库安全,及时出库。

4. 物流部:负责产品的运输和配送,确保产品按时送达客户手中。

5. 销售部:负责收集客户需求,及时反馈生产部门,确保交期满足客户需求。

第三章产品交期管理流程第六条生产计划制定1.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预测、库存情况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2. 生产计划需明确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交货日期等。

第七条物料采购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确保物料及时到位。

2. 采购计划需明确物料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交货日期等。

第八条产品生产1. 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2. 生产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

第九条产品仓储1. 仓储部门负责产品的入库、出库和保管。

2. 确保产品在库安全,防止损坏和丢失。

第十条产品物流1. 物流部门负责产品的运输和配送。

2. 确保产品按时送达客户手中,并及时处理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欠交处理第十一条欠交定义产品未能按照合同或订单约定的交货日期交货,称为欠交。

第十二条欠交原因1. 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生产进度延误。

2. 物料采购不及时,导致生产无法进行。

交期管理制度

交期管理制度

交期管理制度一、交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交期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交期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对产品交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企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必须具备一套完善的交期管理制度。

只有通过科学的交期管理,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的交付质量和交期。

2. 交期管理对企业的意义通过交期管理,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调节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科学的交期管理还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交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交期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1. 交期管理制度的建立(1)明确交期管理的目标交期管理制度的建立首先要明确交期管理的目标,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需要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企业可以通过调研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交期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指标和标准。

(2)完善交期管理的流程和程序建立交期管理制度,首先要完善交期管理的流程和程序。

包括订单接收、生产计划编制、物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包装装运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方法。

(3)明确责任和权限建立交期管理制度,还需明确责任和权限。

具体来说,就是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职责和权限,确保责任到人,人人尽责。

(4)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交期管理制度,还需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可以有效监督并检查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确保交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交期管理制度的实施(1)培训员工交期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而要想让员工真正理解和执行交期管理制度,就必须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交期管理的理念、目标和要求,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方法等。

(2)设立交期管理专岗设立交期管理专岗,是交期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交期管理部门或者设立交期管理小组的形式,来负责交期管理相关的具体工作。

车间交期管理制度

车间交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生产线的交期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车间生产过程中的交期进行严格管理。

第二章交期管理职责第四条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及交期要求。

第五条车间生产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六条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七条采购部门负责及时采购原材料,确保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

第八条物流部门负责产品的仓储、配送,确保产品及时交付给客户。

第三章交期管理流程第九条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及交期要求。

第十条计划下达:生产计划部门将生产计划下达至各车间,明确各车间生产任务及交期。

第十一条生产执行:车间生产负责人组织生产,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十二条质量检验:质量检验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

第十三条物资采购: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及时采购原材料,确保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

第十四条产品入库:物流部门负责产品的入库、仓储管理。

第十五条产品配送:物流部门根据客户订单,及时将产品配送至客户手中。

第四章交期考核与奖惩第十六条交期考核:生产计划部门对车间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交期完成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

第十七条奖惩措施:1. 对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的车间,给予一定的奖励。

2. 对未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的车间,根据延误程度进行处罚。

3. 对因质量问题导致交期延误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八条考核结果:生产计划部门将考核结果报公司领导审批,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公示。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如需修改,由生产计划部门提出,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予以修订。

交期管理的七大有效方式

交期管理的七大有效方式

交期管理的七大有效方式一、降低供应商接单的变化性供应商的产能短期来看是固定的,但客户需求的变动却会直接影响供应商的工作量,也影响到交货期。

供应商面临的需求变动是由客户端造成的。

当客户更改数量、更改交货日期、或频繁的更换供应商,供应商也不得不随之变动,因此采购人员最好将重点放在与供应商的沟通上,使供应商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使客户了解供应商的产能状况,从而使供应商的产能分配可以配合实际客户需求来变动。

二、减少准备时间供应商准备时间的改善可以增加生产排产的弹性,减少生产时间,在jit生产环境下尤其显著。

减少准备时间的方式有购买新机器设备,或设备的设计变更;使用电动或气动辅助设备;透过作业工程,进行工作流程分析改善;使用标准工具。

三、解决生产线上的瓶颈(bottleneck)非连续性制程中,要依据需求量来平衡每一个环节的可利用产能。

当有些环节忙不过来,而有些环节却闲置着,那些忙不过来的环节就会造成瓶颈现象,而瓶颈会影响产出量,也会影响整个制造交期。

解决瓶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每一瓶颈环节前安排一个缓冲库存区。

2(控制材料进入瓶颈环节的速度。

3(缩短准备时间,以增加瓶颈环节的产出量。

4(调整工作量的分配。

5(变更生产排程。

四、降低运送的时间运送的时间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交货频率、以及运输模式有直接的关系。

尽量使用当地的供应商可大副降低运送的时间,如果供应商位于海外,无论海运或空运寻求一个信用良好、价格合理的货运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

五、及时供货采购(jit purchasing)采用jit方式采购,有利于减少库存持有,从而降低成本。

六、让供应商管理库存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 让供应商承担库存管理的责任,是一个新兴的做法,在这个观念下,供应商负责库存的计划与保持,所有库存的所有权在供应商,直到原料被消耗掉,或被转换为成品,方转移给客户。

目前以下三种做法较为普遍: 1(供应商派驻一位客户厂区内的人员(vendor on-site planner),实际操作客户的电脑系统,替客户执行物料计划的工作。

订单交期管理工作计划

订单交期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确保公司订单交期目标的实现,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特制定本订单交期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确保所有订单按时完成,交货率达到98%以上。

2. 提高订单处理效率,缩短订单处理周期。

3. 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投诉率。

4. 优化内部流程,提高部门协作效率。

三、工作内容1. 建立订单交期管理体系(1)制定订单交期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及职责。

(2)建立订单交期跟踪表,实时监控订单进度。

(3)定期召开订单交期协调会议,解决交期问题。

2. 优化订单处理流程(1)简化订单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2)加强订单录入、审核、分配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3)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3. 提高生产效率(1)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2)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

(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员工操作技能。

4. 加强供应链管理(1)优化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

(2)加强物流管理,提高运输效率。

(3)建立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

5. 增强部门协作(1)加强销售、生产、采购、物流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定期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解决协作问题。

(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四、实施步骤1. 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订单交期管理工作的认识。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

3. 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

4. 定期检查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5.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五、考核与激励1. 建立订单交期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各岗位的交期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 设立交期完成率、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考核依据。

3. 对完成情况良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

六、总结本订单交期管理工作计划旨在提高公司订单交期管理水平,确保订单按时完成。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共同努力,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

订单交期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订单交期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订单的及时交付、客户满意度以及企业声誉等方面。

为了确保订单交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制定一套订单交期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文旨在规范企业的订单交期管理流程,确保订单的及时交付,提高客户满意度。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与订单交期相关的部门和岗位。

三、定义1. 订单交期:客户要求的订单交付时间。

2. 交期管理:通过合理的计划和协调,确保订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付。

四、交期管理流程1. 接受订单:销售部门接收客户订单后,将订单信息录入系统,并标注客户要求的交付时间。

2. 订单评估:生产部门根据订单的产品类型、数量和生产能力等因素,评估订单的可行性,并确定合理的交付时间。

3. 订单确认:生产部门将评估结果反馈给销售部门,并与销售部门确认最终的交付时间。

4. 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订单交付时间,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并与供应链部门协调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

5. 生产执行: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活动,确保订单按时完成。

6. 进度跟踪:生产部门通过生产系统或其他工具,实时跟踪订单的生产进度,并及时与销售部门沟通。

7. 交期提醒:在订单交付日期前,销售部门向客户发送交期提醒,确保客户知晓订单的交付时间。

8. 交期延迟处理:如果由于生产异常或供应链问题导致订单交付时间延迟,生产部门应及时与客户沟通,并提供解决方案。

9. 交期评估与改进:定期对订单交期的管理进行评估,分析交期延迟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交期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责任分工1. 销售部门负责接受客户订单,并准确录入系统。

2. 生产部门负责评估订单的可行性、制定生产计划以及组织生产活动。

3. 供应链部门负责协调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

4. 生产系统部门负责开发和维护订单交期管理系统,并提供实时的生产进度跟踪。

5.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6. 管理层负责对订单交期管理流程进行监督和改进。

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

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

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引言在现代的生产环境中,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计划,并且严格控制交货期限,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满足客户对产品交付时间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生产计划的概念和目的生产计划是指制定生产活动的时间表和顺序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合理调配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制定生产计划,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生产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生产任务的确定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确定要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这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且考虑到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2. 生产时间的安排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生产时间表,确定每个生产环节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这既要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力资源,又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3. 生产资源的调配将生产任务分解为各个工艺环节,并且安排资源的使用。

这包括设备、材料、人力等方面的资源,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可用性和效率。

交期管理的重要性交期是指客户要求产品交付的时间。

交期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按时交付,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且提升客户满意度。

交期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客户满意度及时交付产品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的忠诚度。

然而,延误交期可能导致客户的不满,甚至选择其他供应商,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 供应链协调交期管理需要与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协调配合。

合理的交期安排可以减少库存和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3. 风险管理交期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交期延误的风险。

通过提前做好计划、调配资源和监控进度,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

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生产计划和交期管理是复杂的任务,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工具来辅助完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1. MRP系统(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系统可以根据销售订单和生产计划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并且安排采购和生产活动。

供货商交期管理的七种方法

供货商交期管理的七种方法

无论海运或空运,需求一个信用良好,价格合理,效率高的货运承揽业者(Freight Forwarder)是非常的重要。

如货物需要上甲板,货柜内的空间利用率也要加以详细计算。

若是货品不多,也可考虑并货的方式,来节省出货成本及时间。

5.减少行政作业时间行政作业时间的减少,可透过良好的沟通,正确的资料,以及有效率的采购作业流程来进行。

采购作业在公司内部与各公司间信息的流通占有相当多的比重。

快速的信息流通可透过不同型态的工具来完成,这包括了利用电子资料交换(EDI),条形码(Bar Code),传真,电子邮件(E-mail),电话,或是交互式多媒体,加上人造卫星的利用,信息可快速的传递到任何角落。

行政作业时间的改善必须要与供货商一起努力,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另外,在主生产排程确定后,要避免紧急插单的情况发生,任何插单的动作都会引起排程的混乱,对交期的延误有扩大加乘的效果。

6.及时供货采购(Just-in-Time Purchase)及时供货的特性可分数量,品质,供货商,以及制程四个方面来观察。

o数量的特性稳定的产出率小批量,频繁的交货长期和约型态,如使用总括订单(Blanket orders)利用看板管理生产排程。

每次交货数量都可有不同,但整份合约的总数量是固定的。

不接受过多或短少的交货数量。

鼓励供货商以确实数量包装鼓励供货商降低生产批量(lot size)o 品质的特性简化产品规格,使用较多性能或功能规格,较少设计规格。

供货商协助达成品质的要求买方的采购人员,与供货商的品管人员关系密切鼓励供应商采取制程控制(process control ),而非一检验方式。

o 供货商的特性供货商班底的数量不多,并与其维持伙伴关系。

供应商位于较邻近的地方。

主动运用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来督促供货商达到价格竞争优势。

竞争性报价多发生于新科号的询价格。

鼓励供货商延伸及时供货至他们自己的供货商。

o 制程的特性不间断的制造流程(uninterrupted flow)生产线采用功能布线(functional layout)或群组布线(work cell layout),制程比较有弹性较低的排队时间(queue time)及制造前置时间(manufacturing lead tine)较低的线上在制品(WIP)的库存量大量使用弹性佳的多能织工及时供货(JIT, Just-in-Time)的效益可从零件成本,品质,设计,行政效率,及生产力五方面观察到。

交期管理培训大纲

交期管理培训大纲

交期管理培训大纲1交期的概念交期是指从客户下单订货日到产品送货到顾客日之间的时间长短,可以用等式概括为:交期=前期行政作业时间+原材料的采购时间+生产制造时间+物流运输时间+验收检查时间+其他预留时间。

2决定交期的主要因素2.1业务因素2.1.1.未经采购、技术、生产等相关部门对订单进行评估和审核而接单。

2.1.2.接到订单未及时下单而影响采购及生产安排等环节。

2.1.3.少量订单被漏掉。

2.1.4.销售计划的不明确;导致紧急订单很多,随意插单,频繁地变更订单等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2.1.5.客户提供的订单信息不准确、不完整,交期不准确,或者中途更改订单。

而变更的信息没有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

2.1.6.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周期长的订单没有进行跟踪,未及时反馈和分析交货期。

2.1.7.客户要求交货期很短,或答应给客户的交期未计算准确而导致生产紧迫。

2.2 采购因素2.2.1 供应商原因造成的。

2.2.2采购部门的原因2.2.3 采购部门之外的原因。

2.2.4 买卖双方沟通不良造成的原因。

2.3 计划与物控因素2.3.1 未根据公司的特点制定生产计划。

1)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跟不上,以至于经常停工待料;交货不准,品质差,造成经常返工、退货。

2)生产“一顿饱一顿饥”。

导致交货紧迫,只有加班加点赶货。

3)能力与负荷失调。

物料计划不准,半成品或者原材料不能衔接,改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堆,造成库存积压,致使生产不顺。

4)没有设定合理的安全库存及订购点,对物料的进度没有进行合理的控制。

5)产能分析不准,没有空留余地。

生产计划的机动性不强,变更比较频繁。

生产计划无法实施。

造成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

6)计划、生产与物料进度协调性不强,影响交货期。

2.4 生产因素2.4.1 工艺流程或者工序不合理。

2.4.2 过程控制能力差。

2.4.3 人员或设备配置不合理,个别工序出现瓶颈现象。

2.4.4 生产管理职责不明确、责任心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期管理
1确保交期的重要性
交期管理是采购重点之一,确保交期的目的,是在必要的时间,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料,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之目标。

1.1交期延迟的影响
(1)导致生产部门断料,从而影响效率。

(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

(3)由于效率受影响,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迟,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从而导致采购物料之囤积和其他损失。

(6)交期延迟,导致采购、运输、检验之成本增加。

(7)断料频繁,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

1.2交期提前太多的影响
(1)导致库存成本之增加。

(2)导致流动资金周转率下降。

(3)允许交期提前,导致供应商优先生产高单价物料而忽略低单价物料。

(4)由于交期经常提前,导致库存囤积、空间不足。

(5)交期提前频繁,使供应商对交期的管理松懈,导致下次的延误。

2交期延迟的原因
2.1供应商的责任
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

(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

(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

(4)供应商生产管理不当。

(5)供应商之生产原材料出现货源危机。

(6)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

(7)供应商经营者的顾客服务理念不佳。

(8)供应商欠缺交期管理的能力。

(9)地理运输原因。

2.2供应科的责任
因供应科责任导致交期延迟的状况:
(1)供应商选定错误。

(2)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误。

(3)价格决定不合理或勉强。

(4)进度掌握与督促不力。

(5)经验不足。

(6)下单超过供应商之产能。

(7)更换供应商所致。

(8)付款条件过于严苛或未能及时付款。

(9)缺乏交期管理意识。

2.3其他部门责任
因供应以外部门导致交期延迟的状况:
(1)计划科请购前置时间不足。

(2)技术科提供技术资料不齐备。

(3)业务落实样品确认太迟。

(4)紧急订货。

(5)生产计划变更。

(6)设计变更或标准调整。

(7)订货数量太少。

(8)供应商品质辅导不足。

(9)点收、检验等作延迟。

(10)请购错误。

2.4.沟通不良所致之原因
因本公司与供应商双方沟通不良交期延迟的状况。

(1)未能掌握一方或双方的产能变化。

(2)指示、联络不确实。

(3)技术资料交接不充分。

(4)品质标准沟通不一致。

(5)单方面确定交期,缺少沟通。

(6)首次合作出现偏差。

(7)缺乏合理的沟通窗口。

(8)未达成交期、单价、付款等问题的共识。

(9)交期理解偏差。

3确保交期要点
3.1事前规划
制订合理的购运时间
3.1.2供应科按请购内容将采购、供应商生产、运输及进料验收等作业所需
的时间予以确定,以《面辅料进度表》通知计划、业务,作为大货投产的参照依据。

3.1.3预先明确交期及数量,大订单可采用分批交货之方式进行。

(1)了解供应商生产设备利用率,可以合理分配订单,保证数量、交期、品质的一致性。

(2)请供应商提供交货时期,了解供应商之产能瓶颈与供应能力,便于采取对策。

(3)准备替代来源,采购人员应尽量多联系其他物料提供来源,以确保应急。

3.2事中执行
(1)提供必要的样品、技术支援给供应商,适时了解供应商之瓶颈,协助处理。

(2)了解供应商生产效率及进度状况,必要时向供应商施加压力,以获得更多关照,适时考虑向替代供应商下订单之必要性。

(3)交期及数量变更的及时联络与通知,以确保维护供应商的利益,配合本公司之需求。

(4)尽量避免规格变更,如果出现技术变更,应立即联络供应商停止原规格生
产,并妥善处理遗留问题。

(5)加强交货前的督促工作,提醒供货商及时交货。

(6)必要的厂商辅导:及时协调技术、业务人员对供应商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考虑到供应商处进行验货,以降低因进料检验不合格导致断料发生质情形。

3.3事后考核
(1)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鉴,依供应商评鉴办法进行考核,将交期的考核列为重要项目之一,根据供应商供货交期进行付款,以督促供应商提高交期达成率。

(2)对交期延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拟对策,确保重复问题不再发生。

(3)考核是否更换供应商,依供应商考核结果与配合度,供应科考虑更换、淘汰交期不佳之供应商或减少其订单。

(4)执行供应商的奖惩办法,必要时加重违约的惩罚力度,并对优良厂商予以适当之回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