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研究教育文档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研究作者:蔡维来源:《艺术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想要进一步深化我国对外交流,亟需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支撑。
但高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重理论轻实践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因此,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从翻译行业的需求和特点入手,紧扣“互联网+翻译”的行业发展趋势,提出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翻译实践团队,将行业做法引入高校翻译课程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尽早与行业接轨,赢在就业起跑线。
关键词:“互联网+”;“翻译”;项目团队制0 前言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层次加深和广度不断扩大,市场上对于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是,高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因长期以来推行“经院式”,重文学轻实用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因此,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国内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2006年,我国才正式在高等院校设置“翻译”专业,2007年15所高校开设翻译专业硕士(MTI)。
此外,社会上缺少培养翻译的培训机构,导致翻译人才的社会供应不足。
另外,大学翻译课堂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偏重翻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培养出的学生翻译实践技能不高,长期以培养教学型和科研型人才为主,严重忽略了市场对各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结果出现“八千万学子习外语,翻译人才缺九成”的现象。
由于忽略了市场需求和对学生实践翻译能力的培养,导致翻译课堂教学弊端百出,所以不少刚毕业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到翻译公司工作后,还需要公司进行二次培训。
第二,国内外研究。
如何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翻译能力,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机构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
陈水平在《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趋势和问题》一文中指出,加拿大翻译产业部门委员会(Canadian Translation Industry Sectoral Commission)调查显示,学生在结束翻译课程后获得的翻译能力与翻译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是文化知识面太过狭窄,缺乏实战训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
系列书名:《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主编:严明编委会:姜涛王瑜顾丽颖黄坤李家春刘丹王玉双汪志涛总主审:王立非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主编:冯莉副主编:李家春宋月霜编者:甄晓非张博宇吴凡张爽卢岩郜鸿春上编基础理论第一章语言学翻译观1.1系统功能翻译理论1.1.1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1.1.1.1阶和范畴语法1.1.1.2系统语法1.1.1.3功能语法1.1.1.4关于语境1.1.2基于系统功能理论的翻译研究1.1.2.1卡特福德的等值论和翻译转换1.1.2.2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1.2.3罗杰·贝尔的翻译研究模式1.1.2.4哈提姆和梅森的翻译研究模式1.1.2.5贝克的语篇分析途径1.1.3翻译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途径1.1.3.1语域分析与翻译对等1.1.3.2三大纯理功能的传译1.2德国功能翻译理论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1.2.2功能翻译学派的主要理论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1.2.2.2弗米尔的目的论1.2.2.3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1.2.2.4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1.2.3功能翻译理论的评价1.3心理语言学理论1.3.1翻译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3.1.1认知心理学1.3.1.2心理学维度下翻译的定义1.3.1.3心理学与翻译研究结合的必要性1.3.1.4翻译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3.1.5翻译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1.6翻译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3.2翻译过程的研究1.3.2.1语言的感知与翻译心理1.3.2.2语言的记忆与翻译心理1.3.2.3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心理1.3.2.4语言的产生与翻译心理1.3.3翻译过程的心理模式1.4语用学理论1.4.1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1.4.1.1国外语用学流派1.4.1.2国内语用学的发展1.4.2语用翻译研究现状1.4.2.1国外语用翻译研究现状1.4.2.2国内语用翻译研究现状1.4.3语用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1.4.3.1指示语的翻译研究1.4.3.2语用预设的翻译研究1.4.3.3会话含义理论的翻译研究1.4.3.4言语行为理论的翻译研究1.4.3.5礼貌原则的翻译研究1.4.4认知语用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1.4.5语用学纵观的翻译研究1.4.5.1语用学翻译过程论1.4.5.2语用学翻译语境论1.4.5.3语用学翻译关联论1.4.5.4语用学等效翻译1.5语义学理论1.5.1意义1.5.1.1意义的定义1.5.1.2意义的分类1.5.2语义场1.5.3语义与翻译方法1.5.3.1雷茨克尔的翻译方法1.5.3.2马隆的翻译方法1.5.3.3维奈与达内尔内的翻译方法1.6符号学理论1.6.1符号学与翻译1.6.1.1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1.6.1.2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1.6.1.3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1.6.2文化符号的传译1.6.2.1语内翻译1.6.2.2语际翻译1.6.2.3符际翻译1.7对比语言学理论1.7.1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1.7.1.1语言的可比性1.7.1.2对比描述的基础与内容1.7.2对比分析与翻译1.7.2.1对比分析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意义1.7.2.2对比分析与翻译实践1.8模糊语言学理论1.8.1语言的模糊性1.8.1.1思维的模糊性1.8.1.2语言模糊性的特征1.8.1.3语义模糊——自然语言的模糊性1.8.1.4语用模糊——交际语言的模糊性1.8.2跨文化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处理1.8.2.1语境与模糊语言翻译1.8.2.2文化差异与模糊语言翻译第二章文化学翻译观2.1翻译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2.2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2.2.1文化的本体论特征2.2.2文化的分类2.3玛丽·斯内尔—霍恩比的文化翻译观2.3.1文化翻译观2.3.2翻译研究的综合法2.4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2.4.1翻译研究的分类2.4.2翻译单位的文化转换2.4.3文化翻译观的内涵2.4.4文化翻译观的特点2.5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文化翻译观2.5.1三要素理论2.5.1.1意识形态2.5.1.2诗学形态2.5.1.3赞助人2.5.2改写2.6文化翻译观的局限性第三章中国翻译理论3.1“文质说”3.1.1支谦的佛经译论首篇3.1.2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思想3.1.3玄奘的“五不翻”原则3.2严复的“信达雅”3.2.1严复翻译思想之历史源流3.2.2“信达雅”理论评价3.3鲁迅“信顺说”3.3.1关于翻译策略问题3.3.2关于翻译批评问题3.3.3关于“重译”和“复译”的问题3.3.4关于读者接受问题3.3.5“宁信而不顺”的主张3.4郭沫若的“翻译创作论”3.4.1“风韵译”的美学主张3.4.2“生活体验论”的译者主体思想3.4.3“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的主张3.4.4关于重复译问题的观点3.5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论”3.5.1译者的修养3.5.2“忠实、通顺、美”3.5.3“句译”概念3.6朱光潜的“翻译艺术论”3.6.1译介的丰富性3.6.2译介的网合性3.6.3译介的统筹性3.6.4译介的翻译与科研紧密结合性3.7茅盾的“意境论”3.7.1神韵”与“形貌”文学翻译批评理论3.7.2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同等重要3.8傅雷的“神似说”3.8.1翻译中理解、表达和读者的关系3.8.2翻译中的“传神达意”3.8.3翻译中“神”与“形”的和谐3.9钱钟书的“化境说”3.9.1“化境说”的提出3.9.2“化境说”的分类3.9.3“化境说”的意义3.10焦菊隐的“整体论”3.10.1“段本位”思想3.10.2“篇本位”思想下编翻译教学实践研究第四章概念、目标与定位4.1翻译与翻译学4.1.1翻译4.1.1.1翻译的定义4.1.1.2翻译的分类4.1.1.3翻译的性质4.1.1.4翻译的原则4.1.1.5翻译的方法4.1.2翻译研究4.1.2.1翻译研究的目的4.1.2.2翻译研究的体系4.1.2.3翻译研究的流派4.2翻译规范4.2.1翻译规范的界定4.2.2国外翻译规范的理论研究4.2.2.1从传统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规范4.2.2.2从语篇语言学角度研究规范4.2.2.3从翻译研究角度探讨规范4.2.3中国翻译规范的理论研究4.2.3.1规定性翻译规范研究的局限性4.2.3.2开展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的理据4.2.3.3开展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的作用4.2.4翻译规范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4.3翻译教学的重新界定4.4翻译能力体系的构建4.4.1翻译能力的界定4.4.2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2.1贝尔的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2.2沙夫纳的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2.3纽伯特的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2.4PACTE的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3翻译能力要素模式的局限性4.4.4跨文化翻译能力体系的构建4.5翻译人才培养定位4.6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第五章教学模式5.1英、法大学翻译教学模式研究5.2翻译策略与教学模式5.2.1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5.2.1.1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5.2.1.2翻译语料库研究现状5.2.1.3语料库与翻译普遍性5.2.1.4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5.2.1.5语料库翻译教学的优势5.2.1.6语料库翻译教学的局限性5.2.2多维信息输入翻译教学模式5.2.3人本主义翻译教学模式5.2.4竞合探究翻译教学模式5.2.5实用性翻译教学模式5.2.6过程式翻译教学模式5.2.7流程图式教学模式第六章课程测试6.1翻译测试的理论基础6.1.1翻译测试的定义6.1.1.1翻译评价和评估6.1.1.2测试与评估、评价的区别6.1.1.3翻译测试定义6.1.2翻译测试的分类6.1.3翻译测试的依据6.1.3.1语言测试中的效度6.1.3.2语言测试中的信度6.2翻译测试现状分析6.2.1精读课中的翻译教学测试6.2.2权威考试中的翻译测试6.3建议和措施6.3.1完善大纲对翻译能力的要求6.3.2拓宽翻译试题的多样性6.3.2.1测试形式和内容多样化6.3.2.2翻译试题编写原则6.3.2.3翻译试题编写第七章教材开发7.1翻译教材的目标和定位7.2翻译教材现状7.2.1教材编排问题7.2.2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7.2.3译例选编存在的问题7.2.4翻译练习设计的问题7.3翻译教材建设指导意见7.3.1如何处理翻译理论与实践7.3.2注重英汉语言和文化对比7.3.3译例选编7.3.4练习设计上编基础理论第一章语言学翻译观语言学翻译观通常分为传统语言学翻译观和当代语言学翻译观。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传播的日益便捷,英语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
然而目前大部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翻译教学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功能,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等。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讨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评估实践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1.2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通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借助功能翻译理论,探讨其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过程。
2. 通过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改进的路径和策略。
3. 在实践中验证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评估其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效果。
4. 深入探讨影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效果的各种因素,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5. 最终旨在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更为系统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在专业英语翻译领域的综合能力提升。
1.3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手段,对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对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其核心观点和方法论,为后续实践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借助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估,了解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然后,我们结合功能翻译理论,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际课堂中进行了实施。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收集教学数据,包括学生作业、课堂表现等,以便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精选(四篇)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精选(四篇)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篇三怀着感动并期盼的心情20xx年10月8日,我们一行16人,乘着公车来到了xx区新疆学校,开头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
在这一个月里,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责任的重要性,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
与课堂上面对着同学讲课不同,在这里,要求我们的真正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责任心!一个月的实习,令我感慨颇多。
我实习的班级是五班级一班,记得我刚到课室的第一天,班主任陈老师要我和大家讲几句话,我简洁的跟同学们介绍了下自己,并告知他们接下来的一个月会与他们一同度过,同学们赐予了我热闹的掌声,看着眼前一张张真诚并稚嫩的脸,我的心里泛起深深的感动!新疆学校给我们的实践机会特别多,刚到的第一天我就开头了自己的第一堂课。
但是由于阅历不足和应变力量不强第一堂课讲的并不是特别胜利,班主任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多向阅历丰富的老师学习。
爱好对于一个学校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深知这一点的重要,必需把同学的学习爱好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欢乐中主动学习。
无论是上英语还是语文,我都本着work hard,play harder的理念,以欢乐教学的方式,把嬉戏和教学融为一体,教他们唱英语儿歌,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教会了他们四首英文儿歌,同学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化为了“我要学”。
学校五班级又是毕业班级,除了要求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爱好,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成果的要求,所以,在胜利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之后,我又转变把战略变为力量教学,应校长的要求,教给他们一些生活化的英语口语,于是,我把目标索定了“美国俚语”这一环节,每天晚上回家的第一任务,就是翻查资料,找到适合于他们的一些美国俚语,比如“where can i wash my hands?” “may i have your name?” “where to?” 等。
在课堂上大家都很期盼“美国俚语”的环节,同学们都说:这样的英语既好玩又有用!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的口语有了明显的提高,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同学都会用“hello ada,goodmorning”的方式和我问好,看着他们有这样的成果,我想,我胜利了!此外,由于班主任的信任,我除了英语教学以外,还负责全学年的语文写作课程,一个月的时间里,作文讲解课10余堂,同学们由原来一篇作文100多字增长到400字左右,对作文的爱好也大大提高,课下同学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现在觉得作文一点都不难!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真的兴奋极了。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With the growing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there is a need for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are well-equipped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1.2 研究目的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course is to explor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hat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practice. By examining the key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of translation theory, we aim to develop strategies that can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in translation. Through case studies and real-world examples, we seek to identify best practices in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ways to improve student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Ultimately,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educators with practical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optimizing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to off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2. 正文2.1 英语翻译理论概述英语翻译理论是研究翻译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规律的学科。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学生对英语翻译的需求不断增长,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教学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社会。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最终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讨解决对策与建议,以及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旨在对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一些高校的翻译教学情况,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其他高校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论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了解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国内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设计调查问卷,向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发放,并收集他们对当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深入了解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比对,可以形成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全面认识,为后续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提供依据。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培养学生对翻译实践的兴趣和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和翻译的标准。
2. 翻译的理论框架:翻译的忠实原则、翻译的意图原则和翻译的功能原则。
3.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词汇翻译、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培养翻译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翻译技巧和方法,分享翻译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课件: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3. 练习题:翻译理论与实践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翻译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教师给予指导。
4. 讨论:分组讨论翻译技巧和方法,分享翻译经验。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翻译实践的技巧。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翻译实践和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翻译流派的特点和应用。
2.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翻译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译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翻译实例和参考资料。
2. 翻译软件:介绍常用的翻译软件和工具,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效率。
3. 翻译社群:引导学生加入翻译社群,与其他翻译爱好者交流和学习。
八、教学评估1. 平时练习:评估学生的平时翻译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
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测试学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翻译工作坊:组织翻译工作坊,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翻译项目,提高翻译能力。
2. 专家讲座:邀请翻译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动态。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分析摘要: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贯通作用,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会对英语专业整体教学的成败产生直接的影响。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深入探究了高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实践课程教学一、前言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为英语专业学生专门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对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及双语能力的综合训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时代的迅速发展,翻译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所存在的矛盾切实地反映出了我国高等院校翻译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及缺陷。
同时,我国国内英语翻译学界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明确地指出了高校翻译教学可能的出路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英语翻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加以培养,这种英语翻译能力不仅仅是翻译行动能力,更重要的是翻译的决断力及思维能力。
面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不良现状,研究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及实践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1.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高等院校的翻译课程教师应当切实把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
由于英语翻译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及启发,教师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空间。
对于课外活动,教师应当注意引导,精心设计,使课外活动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创新、实践以及思索的重要过程,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应当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展开个性化的指导。
只有这样,在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中,学生才能够自主地投入学习,做自己学习上的主人。
2.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在高等院校以往传统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课堂的主体通常是教师,教师一般会讲授繁多的英语翻译理论知识,却大大地忽视了学生的翻译实践。
西部地区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系统化培养模式研究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2 3 2 3 ( 2 0 1 3 ) 0 1 — 0 1 2 9 — 0 2 程, 并 未从 根 本 上 解 决 翻 译 教 学 重 文 学 轻 实 践 的 老 问 题 , 翻 译 实 践 教 学 依 然 处 于 边 缘 化 地 位 。再 次 , 各 高 校 新 增 设 的 课程大 多为专业选修 课程 。 授 课 教 师 不稳 定 , 教 材缺乏 , 授 课 内容 大 多 以授 课 教 师 的 喜 好 为 主 , 随 机 性 太 大 。把 提 高 学 生 实 践 翻 译 能 力 的希 望 寄 托 在 这 些 课 程 上 , 是 绝 对 不 可
计 做 了 一 些探 讨 , 以期 为各 高校 制 定 英 语 专 业 本 科 实践 培 养 方 案 提 供 意 见 和 建议 。
[ 关 键 词 ] 西 部地 区高 校 ; 英语 专 业 ; 翻 译 实践 教 学 ; 系统 化 培 养 模 式
[ 中 图 分 类 号 ] H3 1 5 . 9
以提 高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 满足 教 育部 提 倡 的 高 校 应 加 强 实践 教 学 的 要 求 , 培 养 出符 合 西 部 经 济 发 展 需 求 的 复 合
型 应 用人 才 。基 于 此 , 本 文 分析 了 西 部地 区 高 校 翻 译 实践 教 学 的 现 状 , 并 就 翻 译 实践 教 学 系统 化 培 养 模 式 的 设
取 的 。因 此 , 要 保 证 学生 翻译 实践 教 学 的有 效 性 , 切 实 提 高 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实践 能力 , 必 须 制 定 出 系 统 的 实 践 教 学方案 。 三、 英 语 专 业翻 译 实 践教 学 系 统化 培 养 模式 研 究 1 . 更新教育理念 , 确 立“ 通才与专才” 并 重 的教 学体 系 西 部 地 区高 校 是 西 北 地 区各 城 市 的人 才 库 , 肩 负 着 为 地方输送合格外语人 才的重任 。各高校要 审时度 势 , 以 培 养 适应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需 求 的应 用 型 人 才 为 根 本 目标 , 确立“ 通 才 与专 才 ” 并 重 的 教 学 体 系 。所 谓 “ 通才” 是 指 符合 现 行《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 英语教 学大纲 》 的要 求 , 学 校 要 帮 助 学 生 获 得 日常 生 活 办 公 所 需 的基 础 翻 译 能 力 , 培 养 出具 备 基 础 翻译 能 力 的综 合 型 人 才 。 ( 李宁, 2 0 1 0 ) “ 专才” 是 指 西 部 高 校 从 自身 的 校 情 和 学 情 出发 , 注 重 学 生 对 本 地 文 化 的 了解 , 进 行 本 土 化 翻译 人 才 培 养 。
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双向全译作为一种翻译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的内涵、原则、方法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翻译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翻译教学;跨文化交际一、引言翻译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艺术,不仅要求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求其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翻译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翻译场景,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的内涵、原则、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的内涵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是指以汉译英和英译汉为载体,通过双向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翻译技能的培养: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能,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翻译策略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
4. 翻译评价与反馈:通过评价与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翻译质量。
三、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的原则1. 实践性原则:实践教学应以实际翻译任务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双向性原则: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应兼顾汉译英和英译汉,提高学生的双向翻译能力。
3. 跨文化原则:实践教学应注重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系统性原则:实践教学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翻译的各个环节。
四、汉译双向全译实践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2. 仿真翻译法:模拟真实的翻译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翻译操作,提高翻译能力。
3. 合作翻译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翻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反馈与评价法: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改进翻译质量。
教学英译汉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知英译汉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英译汉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的教学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果。
二、教学实践过程1. 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英译汉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选择教材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我选择了《英译汉教程》作为教材,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英汉翻译的各个方面。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1)课堂讲解:讲解英汉翻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汉翻译案例,分析其翻译过程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英汉翻译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课堂总结: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点评,总结翻译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 实施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教学计划,结合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英汉翻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汉翻译案例,分析其翻译过程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英汉翻译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课堂总结: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点评,总结翻译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使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翻译方法。
三、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导致翻译过程中遇到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在翻译教学中,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2)降低翻译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翻译难度,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课程大纲及教案专业名称:英语专业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主导教材: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 所属课程团队:翻译团队课程负责人:王林适用年级: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翻译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编号:080301z403学分:2 学时:36 开课学期:5、6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翻译理论知识、熟知并能够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进行英汉互译实践,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其翻译能力的基本要求,译文忠实、通顺。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胜任未来的中学英语教学并能够在外事、外贸等领域从事翻译工作。
2、[课程要求]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
为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采用讲解练习相结合、课堂陈述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老师每周布置一定的翻译练习和资料查找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资源共享。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教学内容要点]本课程教学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练习为主,理论讲解为辅,重点是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和方法的介绍与翻译练习的讨论和讲解,翻译内容涉及应用文体、小说、诗歌等各类文体、各个领域的文本类型。
课程安排按照讲练结合的原则展开,帮助学生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训练翻译的基本技能。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讲评,强化学生对不同文本语体特点和翻译原则的认识,为其将来从事翻译工作或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安排]本课程教学依据教学大纲,安排在本科三年级上、下两学期进行,共计68学时,其中36学时为英译汉,32学时为汉译英,每周2学时。
教学计划允许授课教师在具体操作中有一定的灵活度,但至少应包含以下3部分的主题内容:1)翻译概述(含翻译的标准、原则、过程、中外翻译简史及翻译名家的主要观点等);2)翻译技巧讲练(介绍主要的英汉互译技巧,结合学生的练笔进行讲评);3)多视角的翻译实践与研究(不同领域的翻译实践及其操作原则与技巧,如外来词翻译、报刊标题及新闻翻译、旅游翻译、科技翻译、广告翻译、文化与翻译等;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始涉猎翻译的前沿理论,提高学生对翻译的理性认识,目的在于训练其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翻译实践或理论研究开辟一个窗口)。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各行各业都开头普及信息化技术设备,而教育事业由于长期受到社会重视,打算着今后人才培育质量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则更加有必要妥当使用多媒体等信息设备。
相比之下,英语属于高校生务必把握的技能,为了强化同学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同学正确和流利使用英语,选择尽快探讨多媒体帮助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有效实践方式,显得极为关键。
1多媒体翻译教学的概念所谓多媒体,即融合一系列文字、声音等媒体信息,同时基于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性运行的技术设备,其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就是在充分刺激每个同学的感官,引领同学快速吸取重要的学问点和最新的信息,为日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效率提升、课时合理缩减等供应保障。
除此之外,多媒体帮助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还可以提升每个同学的阅读理解和翻译力量、令师生彼此间的关系愈来愈公平化,这对于老师、同学彼此落实各自的提升目标来讲,非常有效。
而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同步贯彻后续目标,分别是熬炼同学的创新思维技能,确保他们在翻译环节中可以协作个人思维和素材含义等进行完整归纳;引领同学集中性把握有关实务性技能,详细包括翻译过程中双向敏捷转换的技巧等,对于同学实际翻译效率和质量提升大有裨益;理论指导方面,则必需要求老师拥有完善的理论学问,可以教会同学形成对英语翻译更深刻的认知,随后持续强化英语学问在脑海中的感知印象;在同学理解力量增加上,则盼望老师时刻帮助同学梳理自身的翻译价值和标准,确保日后可以乐观贯彻英语翻译的基础性原则与主见。
2多媒体应用到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优势2.1完善课程内容现阶段很多高校在设置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期间,都会进行健全的同声传译教学资源配备,令整个课堂变得愈来愈多媒体化。
老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设备和一系列网络资源,引导每个同学乐观地投入到课堂互动沟通之中。
2.2激发同学自主学习意识多媒体帮助教学设备不单单可以令课程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同时更可以时刻凸显同学的主体地位。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缺乏实际应用和实践。
随着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和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其运用于翻译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翻译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探讨包括教学模式、实践案例在内的教学方法,最终评价其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影响及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推动翻译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和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及实践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更加灵活、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总结,为今后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1.3 研究意义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加深对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其次,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展示功能翻译理论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此外,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这一研究对于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理论和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理论和实践【摘要】翻译教学及教学研究不仅对译学建构和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没有统一的配套教材,翻译课教什么?怎样教?翻译课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从翻译理论讲解的必要性、中文为母语的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翻译授课内容论述了在翻译课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以期对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理论;常见问题;技能与实践Abstract: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for English learners, and teachers teach the course in different ways because there is no standard textbook for it. This paper contends that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translating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ies to student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learners whose native language is Chinese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their translating.引言翻译教学及教学研究不仅对译学建构和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翻译界早在上世纪60 年代就开始关注翻译教学, 并指出“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翻译教学区别于纯正意义的语言教学, 翻译教学需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一、翻译教学要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英汉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不同而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事物的观察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即不同文化导致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语境对事物的认识提供了不同的框架和视角,展现了中西文化发展的独特性。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翻译过程中句式选择、遣词造句、词句省略的不同。
翻译是一种细致的思维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为此,翻译要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利用另一种语言予以再现,同时涉及到语言及文化背景的研究。
翻译中许多微妙的语义变化源于根深蒂固的文化倾向性,只有充分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内涵,才能深入了解语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克服不同的文化障碍,从而做到英汉翻译对等。
基于此,教师要把英美文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介绍英美历史、英美地理对英语词汇的影响,增加中外语言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内涵。
这样,才能做到翻译顺畅,表达准确无误。
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不断传输和熏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减少学生理解翻译材料的障碍,有助于提高交际能力和翻译水平。
在正式的商务场合,面对来自不同民族的合作伙伴,针对不同情况如何表达、哪些话题需要回避等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
若对英语词汇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容不了解,容易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若忽视文化差异会导致译文孤立而不被理解。
为此,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际活动中,要关注文化背景差异,把语言翻译与社会发展背景联系起来,这直接关系到今后与外商交往的结果。
在经济、营销、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课堂上除了讲授词汇的文化内涵外,还要导入相关的商务文化,包括英美民族在商业活动中的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方法、商业心理、商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教师可利用英语视频和电影进行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交际情景,从中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蕴。
英语专业翻译实习报告.doc
英语专业翻译实习报告实践,就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质中去,理论应当与实践相联合,达到学致使用的成效。
下边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专业翻译实习报告,仅供参照,欢迎大家阅读。
一、实习目的: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课环节。
经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实质工作,加强感性认识,培育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剖析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联合起来,提升实践着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必定的基础 ; 同时能够查验教课成效,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课质量,培育合格人材累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二、实习地址:kodak 和平数码影像中心因为这家影像中心新近了两台机器,一台是 NORITSU牌型号 QSF-V30S的冲卷机,另一台是型号QSS-3301S的冲纸机,并且这两台机器都是日本入口的,使用说明书只有日文和英文版的,因此我的工作很显然,就是把英文版的说明书翻译成中文。
翻译工作远比我想像的要难,因为自己我不是英语专业的,说明书是图文并貌,里面有大批的专出名词,我的电子字典都不够用了,每日在店里我都与英语字典如影随行,很有幸把它从学校带回了家。
在空暇时候我也不闲着,虚心讨教店里的师傅,学习一些用photoshop 修改图片的知识,比如,怎样改红眼、怎样给照片整体和局域加亮等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也能够帮助店里改正数码相片了,并且很有效率其实人生充满了机会和挑战。
在影像中心实习时期我也碰到了好多困难,有时真的对琐碎重复的工作感觉厌烦,一翻英文字典就感觉头疼。
可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总结出了摆正心态的重要性,沉着剖析,从自己查找原由,采纳有效举措战胜工作中的缺点,时辰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逐渐地我开始熟习我的工作,并且越干越有章法,翻译的效率和正确性也有显然提升。
最后,我用了 15 天左右的时间达成了三本说明书近 450 多页的翻译工作,影像中心的老板对我的工作也是特别满意。
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
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由于这家影像中心新近了两台机器,一台是NORITSU牌型号QSF-V30S 的冲卷机,另一台是型号QSS-3301S的冲纸机,而且这两台机器都是日本进口的,使用说明书只有日文和英文版的,所以我的工作很明显,就是把英文版的说明书翻译成中文。
翻译工作远比我想像的要难,因为本身我不是英语专业的,说明书是图文并貌,里面有大量的专有名词,我的电子词典都不够用了,每天在店里我都与英语词典形影不离,很庆幸把它从学校带回了家。
在闲暇时候我也不闲着,虚心请教店里的师傅,学习一些用photoshop修改图片的知识,例如,如何改红眼、如何给照片整体和局域加亮等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也可以帮助店里修改数码相片了,而且很有效率其实人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在影像中心实习期间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真的对琐碎重复的工作感到厌倦,一翻英文词典就感到头疼。
不过我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出了摆正心态的重要性,冷静分析,从自身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工作中的毛病,时刻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渐渐地我开始熟悉我的工作,而且越干越有章法,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也有明显提高。
最后,我用了15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三本说明书近450多页的翻译工作,影像中心的老板对我的工作也是非常满意。
1、通过在认识实习,让我对影像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有了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学到了一些必备的办公室事物处理和photoshop等网络软件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研究0 前言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层次加深和广度不断扩大,市场上对于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是,高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因长期以来推行“经院式”,重文学轻实用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因此,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国内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2006年,我国才正式在高等院校设置“翻译”专业,2007年15所高校开设翻译专业硕士(MTI)。
此外,社会上缺少培养翻译的培训机构,导致翻译人才的社会供应不足。
另外,大学翻译课堂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偏重翻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培养出的学生翻译实践技能不高,长期以培养教学型和科研型人才为主,严重忽略了市场对各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结果出现“八千万学子习外语,翻译人才缺九成”的现象。
由于忽略了市场需求和对学生实践翻译能力的培养,导致翻译课堂教学弊端百出,所以不少刚毕业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到翻译公司工作后,还需要公司进行二次培训。
第二,国内外研究。
如何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翻译能力,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机构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
陈水平在《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趋势和问题》一文中指出,加拿大翻译产业部门委员会(Canadian Translation Industry Sectoral Commission)调查显示,学生在结束翻译课程后获得的翻译能力与翻译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是文化知识面太过狭窄,缺乏实战训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李晓东在《本科翻译专业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初探》中提到,如何通过翻译教学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使翻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已经成为当前翻译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值得每一位教授翻译的教师深思的问题。
第三,“互联网+翻译”平台。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翻译”平台化在当前及未来是商业翻译服务的运作趋势。
据前期研究和实践发现,国内基于互联网的翻译服务平台可大致划分如下:1 搭建高校“互联网+翻译”平台――以仰恩大学为例基于上述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情况和翻译行业现状,结合“互联网+翻译”的趋势,进行研究。
本研究拟将目前国内翻译企业采用的“项目团队制”和“互联网+翻译”行业团队中的项目运作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和课后翻译实践,让学生实地扮演项目团队角色(如翻译员、译审、项目经理等),促进课堂实践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行业实践检验所学翻译理论,指导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个体查漏补缺,促进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提升。
高校“互联网+翻译”实践平台的性质:本研究提出,由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院专家顾问与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互联网翻译团队,依托互联网进行翻译团队运作,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展开翻译练习和行业实践。
此外,依托于国内各大互联网翻译平台提供商业翻译服务,使学生真正在在校期间参与到翻译行业团队运作模式中,赢在就业起跑线。
第一,“互联网+翻译”团队。
“互联网+翻译”团队的参与人员包括学生成员、学院专家顾问与指导教师。
学生成员的选取方式:由导师采取“自愿报名+导师考核”的形式,在大三英语专业的学生中遴选出对翻译有强烈兴趣、有一定基础,并有意在毕业后从事翻译或英语文字相关工作的同学。
该项遴选工作由笔者于2016年3月中旬完成,选取了10名英语专业的同学加入本互联网翻译团队。
学院专家顾问与指导教师包括笔者、仰恩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老师一名、翻译公共课任课教师一名,共3人。
第二,“互联网+翻译”实践平台依托媒介。
“互联网+翻译”团队通过互联网媒介提供免费和带薪酬翻译服务。
其中,互联网媒介包括笔者运营的淘宝翻译网店(englishtranslation.taobao)及其他互联网翻译服务提供平台或渠道,如时间财富网,猪八戒网、翻译论坛、翻译项目QQ 群等。
此外,鼓励、培训和指导学生积极加入目前国内各大翻?g 平台,如网易有道人工翻译师、译云网。
2 “互联网+翻译”实践平台运作具体做法2.1 “互联网+”时代下的仰恩大学英汉翻译课程实践模式改革英汉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自仰恩大学开设英语专业以来,便有开设此课程。
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仰恩大学的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从师资、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课程实践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其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愈发明显。
笔者以英汉翻译课程任课教师的角度,提出应用翻译研究与应用翻译教学的迫切性,以及如何拓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从而贯彻仰恩大学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翻译能力。
结合仰恩大学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拓展英汉翻译课程实践:第一,积极响应阿里巴巴“百城千校,百万英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项目。
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语言优势,加入仰恩大学跨境电商创业团队,为仰恩大学跨境电商实践提供文字翻译和文字支持服务,推动我校跨境电商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
在跨境电商实践中,英语作为一项基本的语言支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英文网站的建设,还是与客户即时交流或邮件交流,扎实的语言写作和翻译能力是从事涉外贸易工作的基础。
此外,外贸也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此,教师应尽早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实践,帮助学生缩短就业准备期和适应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通过互联网进行笔译实践,教师带领学生成立翻译项目小组,通过淘宝、天猫、微店等互联网平台提供商业翻译服务。
可以尝试在英语专业成立翻译项目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学生可初步尝试进行商业文件的翻译工作,担任实习翻译生的角色,通过学生翻译,教师审稿来进行实战演练。
这样的举措,既满足了课程教学实践需求,又为学生未来从事英文写作和翻译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第三,与实体翻译公司合作办学,建立翻译教学实践基地,依托互联网的便捷优势,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远程一对一个性化的翻译辅导,或定期邀请翻译经理人、主审为学生开展远程讲座或培训。
第四,提高在外国语学院成立翻译公司的可能性,如政策允许、操作可行,则大大促进我校翻译实践教学,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又能解决部分学生就业问题。
此外,从学校层面上来说,也响应了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2.2 “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译行业做法――项目团队制“项目团队制”是目前在“互联网+”背景下翻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制度,该制度的核心是以项目团队的形式来完成翻译项目。
团队中有各种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每个项目团队的灵魂角色是译审,该职位由具有丰富翻译经验和审稿经验者担任,负责翻译项目和任务的分配和审稿。
此外,一个项目团队中,一般还包括3~5名“译员”,这些译员承担日常翻译项目的翻译工作。
团队中还应包括一名擅长文秘技巧的“翻译助理”或者“业务支持人员”,专门从事网络运营、排版、格式处理等翻译项目辅助工作。
在一个项目团队中,译审要根据译员知识背景分配相应的翻译任务,翻译员收到任务后开始翻译,翻译完成后通过电子稿传回稿件至译审,译审负责审核稿件质量,翻译助理负责配合译审完成格式编排,最终交付稿件。
通过将翻译行业做法“项目团队制”引入课程,可以更好地改变传统翻译教学和实践中填鸭式理论灌输,以及缺乏翻译实践的现状,能帮助学生切实提高翻译能力。
第一,项目团队制分组方案。
笔者担任导师,将互联网翻译团队中的10名成员分成2个项目团队,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专业排名和平时表现),以及翻译水平初步测试的成绩,科学地进行分配。
所采取的最终方案是:每个项目团队由5名学生组成,一人担任译审,三人担任翻译,一人担任翻译助理。
第二,项目团队制的运行内容。
导师每周课后布置1~2篇翻译实践项目,定期通过QQ群进行发布,并附上时间和格式要求,项目团队接收到稿件后,审译根据项目类型、项目成员的能力特点进行恰当的分配。
项目成员收到译审的安排后,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及时返回译稿至译审。
译审收到翻译稿后应与翻译助理一起进行稿件审核、格式编排,在规定的时间将完整的译稿发送至导师。
第三,项目团队制翻译项目类型。
在实施“项目团队制”的过程中,笔者根据翻译培训满足翻译行业的需求,本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布置不同类型的翻译项目任务至各翻译小组。
其中,由于课程和教材侧重于文学翻译范畴,导师可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翻译项目,如合同翻译、新闻翻译、说明书翻译、演讲稿翻译等在翻译行业中大量使用的项目类型,旨在拓宽学生的实践面,夯实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翻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项目团队制的运作情况。
在为期一学年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积极配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学习翻译理论和技巧,在课后项目团队实践中努力地应用课堂所?W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由于能提前接触到行业工作和实践以及课本中未涉及的翻译实践类型,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译审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在翻译任务安排协调、翻译难点的处理等方面要及时与教师沟通。
最终,两个项目团队均能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第五,项目团队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根据导师要求,每个项目团队需轮流在每周的课堂教学之外进行项目成果展示(20~30分钟),每个团队的译审走上讲台,对于翻译项目进行讲解,并对本团队翻译成果向其他同学展示。
教师对此及时地进行点评,提高师生互动性,学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交换观点,反思反馈所学知识,擦出了思想碰撞的火花。
第六,项目团队制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年的项目团队制的实施,学生成员的翻译水平和学习氛围较往届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乐于参加第二课堂翻译活动,并表现出一定的翻译能力,在两次校园翻译大赛中,项目团队中的学生包揽了前两名的奖项。
此外,在ETTBL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中,担任项目团队审译的仰恩大学2013级洪浩同学、黄夏莹同学、杨雅婷同学和担任翻译员的邱琦琦同学均获得省级奖项。
洪浩同学作为省级一等奖获得者与笔者一起代表福建省参加了全国商务英语翻译总决赛,获得优秀奖。
2.3 义务实践项目互联网翻译团队中的导师根据学生的翻译能力,适当地为学生承接校内外义务或公益翻译任务或项目,如仰恩大学国际处翻译实习生工作、仰恩大学跨境电商团队的英语文字服务等。
从2015~2016学年起,指导老师每学期指定2名学生加入仰恩大学国际处担任翻译实习生,该项职位的任务主要负责摘译仰恩大学新闻和校报中的部分内容,为期一学期,如顺利完成该项工作,仰恩大学国际处则会颁发翻译实习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