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机械化深松的注意事项及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机械化深松的注意事项及效果摘要介绍了土壤机械化深松的注意事项,分析了其效果,以期为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 s23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28-01

蒙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土壤类型主要为砂姜黑土,具有旱、涝、瘦、瘠等特点。长期以来,由于耕作方式不科学、施肥结构合理、农业装备结构不完善等诸多原因,使得农田耕层逐年变浅、土壤结构趋于不良、土壤板结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到土壤蓄水和农作物的抗灾能力,成为制约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因素,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蒙城县实施了土壤机械深松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2]。土壤机械化深松能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防涝等能力,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3]。为推动土壤深松技术普及与推广,笔者对近年来蒙城县土壤深松技术及效果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1 土壤机械化深松的注意事项

1.1 土壤含水量要适宜

土壤的深松应在自然含水率约为18%时进行。土壤含水率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深松作业。如果土壤含水率过小,将会增加作业阻力,深松后易出现较大的土块;若土壤含水率过大,会因土壤过湿,出

现打滑及深松后地表容易出现泥条等现象。一般对于土壤中0~20 cm处的容重超过1.4 g/cm3的地块,若土壤自然含水量在16%时,宜进行深松作业。

1.2 作业深度要一致,深松间隔要合理控制

土壤深松的深度应视耕作层的厚度而定。一般中耕深松深度为20~30 cm,深松整地为30~40 cm,垄作深度为25~30 cm。松土深度不宜过深,视犁底层深度而定,通常比现有耕作层加深5~10 cm 即可,一般为30~35 cm。宽行作物如玉米等,间隔为50 cm左右,最好与作物行距一致;密植作物如小麦等,间隔为60 cm左右。

1.3 作业周期要合理安排

土壤的深松不需要每年进行,一般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的疏松情况等条件进行灵活,一般3~4年深松1次。对于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应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第1年及时地进行深松作业,此时若不能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深松,可能会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大幅度的减产。第1次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及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3年以上未深松的地块、耕翻或旋耕机耕作多年,耕作层在18 cm以下的地块,应及时进行深松;当土壤的质地为壤土或黏土时宜进行深松,而对于沙土地块则不宜进行深松。

2 机械化土壤深松的效果

2.1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通透能力,提高作物综合抗性

田间试验表明,深松后的土壤容重降低,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

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深松作业地块较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240 m3/hm2左右,并保存在0~50 cm土层中,0~100 cm土层中可多蓄40~55 mm的水分,0~2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4.8%左右,从而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确保播种墒情,提高作物抗旱性能;机械深松深度可达35~50 cm,机械深松只松土、不翻土,可提高雨水下渗速度,提高土壤排涝、除渍、除盐碱能力。2012年6月上中旬及2012年秋种期间,蒙城县出现持续干旱天气,2012年6月下旬及7月上旬,该县出现洪涝灾害,实施土壤深松的田块,土壤抗旱性、抗涝性、抗倒性等均比对照田块显著提高,减少了浇灌次数,降低了倒伏、干旱、涝灾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2.2 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

通过2011—2012年田间对比试验,实施土壤深松的田块,小麦根系发育良好,根系下扎较深,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的土层内,0~20 cm土层内的根系占总根量的60%~70%,20~40 cm土层内的根系占20%~30%,40 cm以下土层内的根系占10%左右,同时,作物次生根发达,颜色鲜亮,根系活力强,根壮苗旺;玉米气生根发达,茎秆粗壮,抗倒性增强。

2.3 防止水土流失,增产效果显著

深松技术由于不翻动土壤,可以有效地保持地表上原有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的风蚀与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减少因翻地而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扬沙和浮尘天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

据2012年田间对比试验结果,实施土壤深松的田块,小麦产量平均为7 851 kg/hm2,较常规耕作处理增产678 kg/hm2,增产率为9.5%;玉米、大豆平均产量分别为9 324、2 587.5 kg/hm2,较常规耕作处理增产量分别为1 428、295.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8.1%、12.9%。机械化深松适应各种土质,尤其对中低产田效果更为明显,增产率一般为20%~40%。

3 参考文献

[1] 杨晓波.玉米生产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及其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5):100.

[2] 李晓玲.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优势及注意事项[j].现代农业科技,2012(5):304-305.

[3] 孙少华,张文斌.机械化深松技术及苏州地区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701-10702.

[4] 陈德新.土壤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及注意事项[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