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鉴湖中学课程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县鉴湖中学课程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一、历史审视

绍兴县鉴湖中学的前身是绍兴县齐贤中学与绍兴县钱清中学,两校均创办于1956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至2005年,已培养高中毕业学生2万余名,为当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层面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随着绍兴县高中网点的调整,2005年4月,齐贤中学和钱清中学易地撤并,改版扩容成新校,校名“绍兴县鉴湖中学”,座落县城北界,占地239亩,设计规模90个班,成为绍兴县最大的普通高中。

鉴湖中学勇担历史使命,秉承前身学校的优质基因,奋力开掘和宏扬鉴湖文化,精益求精,承粹砺行,卓越创新,特色办学,声名鹊起。艰苦办学,勤奋办学,科学办学,近六十年间走出了一大批英杰,如浙江省前副省长王永明、浙江卫视主持人朱丹、英国皇家学院教授陈立峰。还有,2008届的赵晓峰,创作歌词《中国红,华夏风》获得周杰伦全球奥运歌词优秀奖,荣获孙越崎家乡教育奖。2008届的俞凌撰写的科技论文《一种可以利用生活废水的抽水马桶》在绍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大奖,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诸多人才一时难以尽举。

学校现有7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942人。教师队伍中有孙越崎家乡教育奖获得者2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浙江省师德楷模2人,浙江省教坛新秀1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2人,绍兴市拔尖人才1人。学校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75%左右,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8%左右,教师整体实力较强。

二、学情分析

学校凭着出色的办学业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每年吸引着柯桥区范围内的学生前来就读。根据柯桥区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与县内其他省级重点中学比较,生源质量居中等偏下,位列全县中考2500位后的程度。经过三年的学习,有10%左右的学生能考入一本大学(其中部分为艺术生),50%左右的学生进入本科类学校学习,被大专以上录取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5%左右。我校的毕业生走上社会,绝大部分将会成为蓝领的技术工人。

三、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与经验

浙江省在2006年进入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浙江省教育厅领导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可以理解为“高举一面大旗,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面大旗”是基础教育要高举大众教育的旗帜,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两个转变”就是基础教育一要从知识传授为本向以全面发展为本转变,二是要从教育单纯为社会服务转向以人为本,实现自我完善。学校积极落实《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在课程功能上,教师更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在课程结构上坚持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方向,全面开设了综合课程,在课程教学上,新课程理念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学方式更加灵活金榜,师生之间形成了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更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管理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初步建成,学校初步形成了以艺术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学校特色的格局,2009年9月起学校设立艺术小班,首届艺术小班毕业生中有5人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每年有约20名左右的学生被211或985院校的美术、音乐或广电专业所录取。2011年4月成立了“创新思维园”社团,已有8项学生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另外8项已受理。

四、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办学思想不够明确

较长时间来,学校缺少对近60年的学校办学所积淀的优秀教育传统的进一步挖掘梳理与传承提升,办学定位模糊,尚未形成比较切合实际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学校的办学没有形成与理念相呼应的较为完整的实践体系;学校规划也缺乏学校愿景及针对性支持策略;学校育人目标缺少对绍兴县鉴湖中学自身应有的特质的认识。

(二)育人模式陈旧

随着高中课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育人模式受到挑战。现有的育人模式中带有很强的计划性与强制性,很难满足学生的差异发展的需求,与深化高中课改存在较大的矛盾。在传统育人观念指导下,育人片面理解为对学生的单纯看管;由于方方面面的压力,学校教育强化了对知识特别是应试的追求,对全面发展停留在表面。课程学习仅仅依靠必修形态予以完成,选修课流于形式;育人以课堂教学为主,片面追求理论传授,忽视生涯规划和传统美德教育,不重视课程与生活的结合;

(三)课程碎片化问题明显

学校办学缺少对课程建设的思考与追求,学校的课程缺少顶层设计,课程规划缺乏整体性,课程设置分散,学科之间缺少内在联系,必修课程校本化的深度、广度和特色化方面严重不足。课程开发建设缺乏系统性,目前学校只是开发出了一些由“话题”组成的课程,话题与话题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缺乏逻辑和思维的联系,存在明显的“碎片化”现象。课程建设体系缺少必要的灵活性,选课走班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课程的学科特色乃至学校特色不够明显。

(四)课程保障不尽理想

目前学校规模偏大,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办学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许多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校舍用房不能很好满足各类教学活动开展的需要等问题越来越明显。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以特长生培养为目标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资金等方面投入明显不足,师资缺编严重,影响了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高质量推进。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多样办学,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恪守“承粹砺行,卓越创新”的校训,营造“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教风、“博学善思,创新进取”的学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品正行端、乐学善为”为学校的育人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在细化常规管理的同时,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努力达成以下目标:

1、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化程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初步实现德育工作的“轻负高质”。

2、全员德育的机制初步建立,局面初步形成;德育导师制得到优化,问题学生转化更有效。

3、符合学生实际的日常规则出台并实施,校风、学风进一步优化。

4、“以科学的方式手段抓质量”的理念得到确立,以“摸清情况—激发动机—树立信心—培养习惯—指导方法”的提质路径成为实践。

5、学校特色项目剪纸、广电、艺术教育、创新教育进一步优化,成为精品课程。

6、学生身体体质健康达标率达95%以上。

第三部分课程结构与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