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PPT课件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PPT课件
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例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细菌)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琼脂 水 PH
3g 10g 5g 18--20g 1000ml 7.0----7.2
培养基
(2)加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
又叫营养培养基
定义: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 质制成的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CH2O] + O2 ↑
如以还:绿 原硫 态细 无菌 机、硫紫化硫物细作菌氢或还电原子C供O体2 时。,
光能
CO2 + 2H2S 细→菌 [CH2O] + H2O + 2S
叶绿素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光能有机营养型(photorganotroph)
又叫异养微生物。又称光能异养型微生物。 红螺菌属.
脂肪酶
脂肪
甘油 +O2 CO2+H2O
脂肪酸 -O2 简单酸+CO2+CH4
应用:屠宰场;生活污水。
3 果胶物质的分解
原果胶酶
原果胶+H2O
可溶性果胶+多缩戊糖
可溶性果胶+H2O 果胶甲基酯酶 果胶酸+甲醇
果胶酸+H2O 多缩半乳糖酶 半乳糖醛酸
应用:麻类物质的脱胶处理
水浸——厌氧性细菌 露浸——好氧性细菌、放线菌、真菌
定义:以小分子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 氧化过程。有机物为呼吸基质的中间产物。
最终电子受体——有机物 参与的微生物——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不经过电子传递体。 常见的发酵有
§乙醇发酵 §乳酸发酵
§丁酸发酵
乙醇发酵(生产酒精)
葡萄糖
3-磷酸甘油醛
2NAD
乙醇
1,3-二磷酸甘油酸
2NADH2

第七章 第二节、微生物代谢与生长

第七章  第二节、微生物代谢与生长
苏氨酸脱氨酶 苏氨酸 α-酮丁酸 异亮氨酸
反馈抑制
其它实例:谷氨酸棒杆菌的精氨酸合成
2.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在分支代谢途径中,反馈抑制的情况较为复杂,为了避免在 一个分支上的产物过多时不致同时影响另一分支上产物的供 应,微生物发展出多种调节方式。主要有: 同功酶的调节, 顺序反馈,协同反馈,积累反馈调节等。
五、微生物的代谢调控
• 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 酶活性的调节 • 酶合成的调节
☆微生物自我调节代谢的方式
1.控制营养物质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如:只有当速效碳源或氮源耗尽时,微生物才合 成迟效碳源或氮源的运输系统与分解该物质的酶 系统。
2.通过酶的定位控制酶与底物的接触 3.控制代谢物流向:
1、有氧呼吸
概念:是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或氢)受体的氧化 过程;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 途径:EMP,TCA循环 特点:必须指出,在有氧呼吸作用中,底物的氧化 作用不与氧的还原作用直接偶联,而是底物在氧化 过程中释放的电子先通过电子传递链(由各种电子 传递体,如NAD,FAD,辅酶Q和各种细胞色素组成) 最后才传递到氧。
在工业发酵和科研中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缩短延滞期:
①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 ②利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作为“种子”;
③尽量使接种前后所使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 大;
④适当扩大接种量等方式缩短迟缓期,克服不良的 影响。
2.对数期
特点: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生长速度常数R最大;酶系活跃, 细菌代谢旺盛;群体中的细胞化学组成及形态、生理特征一 致,且细菌的形态、大小、染色性均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 的作用比较敏感。
影响指数期微生物增代时间的因素 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的浓度 发酵工业上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的菌体密度; 实验室研究细菌生物学性状和做药敏试验选取用对数期细菌 为佳(多数为8~18h培养的培养物)

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6-磷酸葡萄糖酸→5-磷酸核酮糖→ 5-磷酸木酮 ↓
5-磷酸核糖→参与核酸生成
5-磷酸核酮糖→6-磷酸果糖 + 3-磷酸甘油醛(进入EMP)
HMP途径的重要意义
➢为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戊糖-磷酸,途径中的赤藓 糖、景天庚酮糖等可用于芳香族氨基酸、碱基及多糖合成; ➢产生大量NADPH2,一方面为脂肪酸、固醇等物质的合成 提供还原力,另方面可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的能量; ➢与EMP途径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处连接,可 以调剂戊糖供需关系; ➢途径中存在3~7碳的糖,使具有该途径微生物的所能利用利 用的碳源谱更为更为广泛; ➢通过该途径可产生许多种重要的发酵产物;
ED途径的特点
ED途径的特征反应是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KDPG) 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
ED途径的特征酶是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KDPG)醛 缩酶
ED途径中的两分子丙酮酸来历不同,一分子由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直接裂解产生,另一分子由磷酸甘油醛经EMP 途径转化而来
1.2递氢和受氢
★经上述脱氢途径生成的NADH、NADPH、FAD等还原型辅 酶通过呼吸链等方式进行递氢,最终与受氢体(氧、无机或有 机氧化物)结合,以释放其化学潜能。 ★根据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把微生物能量 代谢分为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两大类。
发酵作用:没有任何外援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作用:有外援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作用又可分为两类:
代谢:是微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
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它是细胞内各种 化学反应的总和。 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代谢的类型
按代谢过程考察的角度不同分:

第七章微生物的次级代谢及其调节

第七章微生物的次级代谢及其调节

第七章微生物的次级代谢及其调节授课内容:第一节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第二节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第三节次级代谢的特点第四节次级代谢的生理功能第七章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第一节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一、次级代谢的概念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一般是稳定生长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

是某些微生物为了避免在代谢过程中某种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

这一过程的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

也有把初级代谢产物的非生理量的积累,看成是次级代谢产物,例如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维生素、柠檬酸、谷氨酸等。

二、次级代谢产物的类型(一)根据产物的作用分类根据次级代谢产物的作用可以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等类型。

1、抗生素:这是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所产生的,具有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功能的一类次级产物。

目前从自然界发现和分离的抗生素已有5000种;通过化学结构的改造,共制备了约3万余种半合成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类、红霉素、新生霉素、多粘霉素、利福平、放线菌素(更生霉素)、博莱霉素(争光霉素)等达数百种抗生素已进行工业生产。

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大环内酯类最常用。

2、激素:微生物产生的一些可以刺激动、植物生长或性器官发育的一类次级物质。

例如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

3、维生素:作为次生物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产生的远远超过自身需要量的那些维生素,例如丙酸细菌产生维生素B;分枝杆菌产生吡哆素和烟酰胺;假单胞菌产生生物素;12以及霉菌产生的核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

4、生物碱:大部分生物碱是由植物产生的碱性含氮有机物。

麦角菌可以产生麦角菌生物碱。

5、色素:是一类本身具有颜色并能使其他物质着色的高分子有机物质。

不少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有色的产物。

例如由黏质赛氏杆菌产生灵菌红素,在细胞内积累,使菌落呈红色。

代谢ppt课件

代谢ppt课件
在发酵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故 8
发酵(fermentation) 在工业生产中常把好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 在通气或厌气的条件下的产品生产过程统 称为发酵。
9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发酵过程的氧化是与有机物的还原偶联在一起;被 还原的有机物来自于初始发酵的分解代谢,即不需 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
光合色素:光合生物所特有的色素,是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关键物质。
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 象NO3-, NO2-,SO42-,S2O32-,CO2等这类外 源受体。
无氧呼吸也需要细胞色素等电子传递体, 并在能量分级释放过程中伴随着磷酸化 作用,也能产生较多的能量用于生命活 动。但由于部分能量随电子转移传给最 13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氧化底物一般为有机物,如葡 萄糖、乙酸和乳酸等。它们被氧化为CO2, 有ATP生成。
无氧呼吸的特点是底物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
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个
别是有机物延胡索酸)受氢。
无机盐呼吸 无氧呼吸
硝酸盐呼吸
NO2-,N2O,NO,N2 NO3- SO32-,S3O62-,S2O32-,H2S
硫酸盐呼吸
硫呼吸
S2-
SO42-
S0 产乙酸细菌
CH3COOH
碳酸盐呼吸 产甲烷菌
基质(底物)水平磷酸化:厌氧微生物和兼 性厌氧微生物在此过程中,产生一种含高自 由能的中间体,如含高能键的1,3-二磷酸甘 油酸。这一中间体将高能键交给ADP,使 ADP磷酸化而生成ATP。
氧化磷酸化:好氧微生物在呼吸时,通过电 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叫氧化磷酸化。
3
代谢概论
有机物
最初能源

微生物第七章

微生物第七章


微 生 某些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 呼吸。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像 物 NO 的 、NO 、SO 、CO 等这类外源受体。无氧呼 吸也需要细胞色素等电子传递体,并在能量分级释 营 放过程中伴随有磷酸化作用,也能产生较多的能量 养 用于生命活动。但仅部分能量随电子转移传给最终 和 电子受体,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产生的多。 代 谢
3.
微 生 第三阶段是通过三羧酸循环将第二阶段产物完 物 全降解生成CO2,并产生ATP、NADH及 的 FADH2。 营第二和第三阶段产生的ATP、NADH及 FADH2通过电子传递链被氧化,可产生大量的 养 ATP。 和 代 谢
微 生 物 的 营 养 和 代 谢


微 生 合成代谢所利用的小分子物质源于分解代谢过程中 物 产生的中间产物或环境。 在代谢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产生化学能, 的 光合微生物还可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这些能量用 营 于合成代谢、微生物的运动和运输,另有部分能量 养 以热或光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 和 代 谢
• 产气杆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葡萄糖时,除将一部
分丙酮酸按混合酸发酵的类型进行外,大部分丙酮酸
转变为3-羟基丁酮,再还原为2,3-丁二醇。称为丁二醇 发酵。 • 3-羟基丁酮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二乙酰,可与精 氨酸反应,形成红色化合物——V.P.试验。
鉴别肠道细菌的V.P.试验
鉴别原理
缩合 脱羧
+
• 另一种是可溶性氢化酶,它能催化氢 的氧化,而使NAD+还原的反应。所生 成的NADH主要用于CO2的还原。
微 生 双歧发酵是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发酵葡 物 萄糖产生乳酸的一条途径。此反应中有两种磷酸酮糖酶参 的 加反应,即果糖-6-磷酸磷酸酮糖酶和木酮糖-5-磷酸磷酸酮 营 糖酶分别催化果糖-6-磷酸和木酮糖-5-磷酸裂解产生乙酰磷 酸和丁糖-4-磷酸及甘油醛-3-磷 酸和乙酰磷酸。 养 和 代 谢

微生物学 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共81张PPT)

微生物学 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共81张PPT)
特点:
a 、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化,无ATP生成,
b、产大量的NADPH+H+还原力 ; c、产各种不同长度的重要的中间物(5-磷酸核糖、4-磷酸-赤藓糖 ) d、单独HMP途径较少,一般与EMP途径同存
e、HMP途径是戊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3)ED途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 1952年 Entner-Doudoroff :嗜糖假单胞菌
过程: (4步反应) 1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糖酸
6-磷酸-葡萄糖-脱水酶
特点:
a、步骤简单 b、产能效率低:1 ATP
KDPG KDPG醛缩酶
3--磷酸--甘油醛 + 丙酮酸
c、关键中间产物 KDPG,特征酶:KDPG醛缩酶
细菌:铜绿、荧光假单胞菌,根瘤菌,固氮菌,农杆菌,运动发酵单胞 菌等。
——严格厌氧菌进行的 唯一能大规模生产的发酵产 品。(丙酮、丁醇、乙醇混合物,其比例3:6:1) ——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ricum)
2丙酮酸
2乙酰-CoA
缩合
乙酰-乙酰 CoA
(CoA转移酶)
丙酮 +CO2 丁醇
5)氨基酸的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
发酵菌体:生孢梭菌、肉毒梭菌、斯氏梭菌、双 酶梭环(TCA 循环支路)
乙酸
乙酰-CoA
(乙酰--CoA合成酶)
异柠檬酸
(异柠檬酸裂合酶)
苹果酸 (苹果酸合成酶) 琥珀酸 + 乙醛酸
Ii 丙酮酸 、PEP等化合物固定CO2的方法 Iii 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获得TCA 中间产物方式
------通过TCA的逆过程

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酶制剂发酵
利用微生物产生各种酶类的代谢过程 ,将酶提取后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 洗涤剂等领域。
微生物代谢在环境保护中应用
废水处理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代 谢能力,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 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废水处理的
目的。
生物脱硫脱氮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垃圾的代谢 过程,将有机垃圾转化为稳定的 腐殖质,实现有机垃圾的资源化
也最快。
酸碱度对微生物代谢影响
酸碱度(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 代谢有很大影响。
pH值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 性、酶的活性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等 方式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
不同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性不同, 有些微生物只能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 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其代 谢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医疗健康
微生物代谢与人类健康密切相 关,研究微生物代谢有助于了 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新的 治疗方法。
农业领域
微生物代谢在农业领域也有重 要作用,如生物肥料、生物农
药的研制和应用等。
02
微生物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基本概念
能量代谢
指生物体内能量的转移和转换过程, 包括能量的释放、传递、储存和利用 。
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改变酶分子的数量来调节代谢速率,如酶合成和降解的速
率控制。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转录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基因转录的速率来调节基因表达,如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的 相互作用。
翻译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mRNA的翻译速率来调节基因表达,如核糖体结合位点和 翻译起始因子的作用。
转录后和翻译后调控
通过控制mRNA和蛋白质的修饰、加工和降解来调节基因表达,如 RNA剪接和蛋白质磷酸化。
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微生物代谢工程ppt课件

微生物代谢工程ppt课件


在生物工程中通常是以生物细胞为反应器, 利用其固有的代谢网络来合成所需的产物。 由于遗传背景的限制,细胞固有的代谢网 络常常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促使人 们进一步了解代谢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通 过重组DNA技术来重新设计代谢途径,调 整代谢网络,改造细胞原有特性以符合人 类需要。
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
扩展代谢途径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引入外源基因(簇)等,使原 有代谢途径进一步向前或向后延伸,从而可利用 新的原料用于合成目标产物或产生新的末端代谢 产物。
构建新的代谢途径


构建新的代谢途径一般指引入外源基因(簇)来 改造和修饰代谢网络,使细胞从不能合成某种代 谢产物转变为能合成此代谢产物。 常用手段: (1)转移代谢途径,即将多个特定代谢途径中 的相关基因簇转移到无这些基因的菌株中,从而 达到使其能合成新的目标产物的目的; (2)将无关的代谢途径相连,形成新的代谢途 径,从而合成新的目标产物。
UDPGAL r25 U D P G A LA r26 p o ly G A L A N A D H (N A D P H ) + O2 ADP r35(r36)
r24
UDPG r23 G 1P r22
G LC r1 G 6P r2 F 6P r3 G A 3P r4 r20
r16 r21
r18 X 5P


代谢工程的本质

应用重组DNA技术对细胞的酶反应、物质 运输及调控功能进行遗传操作,从而改良 细胞功能的技术。
代谢工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生物合成相关代谢调控和代谢网络理论 代谢流的定量分析 代谢网络的重新设计 中心代谢作用机理及相关代谢分析; 基因操作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微生物学与操作技术)pptx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微生物学与操作技术)pptx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 主要途径之一,也是生物体内有 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
乙醛酸循环与脂肪酸代谢
01
乙醛酸循环的定义与 过程
乙醛酸循环是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存 在的代谢途径,可以将脂肪酸转化为糖 类。该过程包括一系列酶促反应,将乙 酰辅酶A逐步转化为苹果酸。
02
一些微生物能够将大气中的硫化 氢固定为细胞内的硫元素,参与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其他矿物质代谢
铁代谢
微生物通过分泌铁载体等机制获取环境中的铁 元素,参与细胞呼吸、电子传递等过程。
锰代谢
部分微生物能够氧化或还原锰元素,参与细胞 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锌、铜等微量元素的代谢
微生物通过特定的转运蛋白获取这些微量元素,参与酶的组成和催化反应。
ATP分解作用
ATP作为细胞内能量传递的“通货”,在需要能量的反应中被分解,释放出能 量以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
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
呼吸链组成
呼吸链是由一系列递氢反应和递电子反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 组成的连续反应体系,它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交给氧生 成水,同时产生ATP。
氧化磷酸化过程
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称为氧化磷酸化。该过程与电子传递偶联,通过一系列酶的作 用将底物氧化释放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
侧链修饰。
其他次生代谢产物合成
氨基酸合成
酶类合成
微生物可通过不同的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合 成各种氨基酸,如谷氨酸棒杆菌通过谷氨酸 合成途径合成谷氨酸。
微生物可产生多种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 脂肪酶等,这些酶在微生物代谢和工业生产 中具有重要作用。
毒素合成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

TCA循环在微生物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
四种脱氢途径的比较
EMP途径: 许多微生物都利用该途径对糖类进行分解代谢,1分子葡 萄糖经10步反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 H 和2个ATP; 该途径定位在微生物细胞质中,有氧和无氧都能进行;
HMP途径: 可与EMP途径或ED途径同时存在,也能在有氧和无氧条件 下发生,许多微生物通过该途径产能,但它的主要作用是 用于生物合成,
➢ 硝酸盐呼吸 ➢ 硫酸盐呼吸
比较各类无机盐呼吸的特点
➢ 硫呼吸
➢ 铁呼吸
➢ 碳酸盐呼吸
➢ 有机物呼吸
➢ 延胡索酸呼吸 ➢ 甘氨酸呼吸 ➢ 氧化三甲胺呼吸
3. 发酵
指在无氧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 H ,不经过呼吸 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 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ED途径: 少数细菌以该途径代替EMP途径, 1分子葡萄糖经4步反 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 H 和1个ATP;
TCA循环: 有氧条件下,丙酮酸经TCA循环进一步代谢产能或用于合 成,
二 递氢 — 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链
是指位于膜 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内膜,真核微生物在线粒体内 膜 上,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电子传递 体组成;
10.苹果酸脱氢酶
2.柠檬酸合成酶
9.延胡索酸酶
1丙酮酸 3.顺乌头酸酶
4.顺乌头酸酶
8.琥珀酸脱氢酶
5.异柠檬酸脱氢酶
15ATP
3CO2
7.琥珀酰CO A
6.-酮戊二酸脱氢酶
特点
TCA循环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 产能效率极高,是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在微生物代谢中占有枢纽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28
21
ATP酶和ATP的合成
头部
颈部 基部
2020/10/28
22
2.无氧呼吸(厌氧呼吸)
➢ 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产能效率较低的特殊呼吸;
➢ 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 氧化态的无机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受氢,并完成产能反应;
➢ 根据呼吸链末端氢受体的不同,可把无氧呼吸分成多种类型
2020/10/28
17
(二)递氢 — 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链
是指位于膜(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内膜,真核微生物在线粒体 内膜)上,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电 子传递体组成;
一个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势是其对电子亲和力的量度;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链组成不同,但二者的功能 相似;
电子传递链的主要组分及传递顺序: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
2020/10/28
C6H12O6
2丙酮酸 1ATP
NADH2 NADPH2
12
特点
少数细菌(如假单胞菌、根瘤菌和土壤杆菌等)因缺少某 些完整EMP途径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
反应步骤简单,通过四步反应可快速获得2分子的丙酮酸;
产能效率低,1分子的葡萄糖仅产1个ATP;
2020/10/28
15
TC202A0/1循0/28环在微生物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16位
四种脱氢途径的比较
EMP途径:
许多微生物都利用该途径对糖类进行分解代谢。1分子葡 萄糖经10步反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H]和2个ATP;
该途径定位在微生物细胞质中,有氧和无氧都能进行;
HMP途径:
2020/10/28
9
2. HMP途径 (己糖一磷酸途径、戊糖磷酸途径)
2020/10/28
6C6H12O6
5葡糖-6-磷酸
35ATP
6CO2 10
特点
1)是一条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彻底氧化产能、 产还原力[H]和许多中间代谢产物的途径;
2)进行一次周转需要六分子的葡萄糖同时参与,但实际只 消耗一分子的葡萄糖;
(一)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
2020/10/28
6
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
2020/10/28
7
1.
途径 EMP
(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
己糖激 酶
(1)
磷酸己糖异构酶(2)
磷酸果糖激酶(3)
醛缩酶(4) 磷酸丙糖异构酶(5)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6)
磷酸甘油酸激酶(7) 稀醇化酶(9)
磷酸甘油变位酶(8) 丙酮酸激酶(10)
NAD(P)→FP→Fe•S→COQ→Cyt.b→Cyt.c→Cyt.a→Cyt.a3
2020/10/28
18
(三)受氢
经多种途径脱氢和递氢后,最终与氢受体结合并释放其中的能
量。根据受氢体性质的不同,可把生物氧化分为呼吸、无氧呼 吸和发酵;
1. 呼吸(有氧呼吸)
是一种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
可与EMP、HMP和TCA循环等各种代谢途径相连接,以 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同中间代谢产物的需要;
反应中有一个特征性酶—KDPG醛缩酶;
2020/10/28
13
4.TCA循环 (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或柠檬酸循环)
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10.苹果酸脱氢酶
2.柠檬酸合成酶
9.延胡索酸酶
1丙酮酸 3.顺乌头酸酶
3)能产生大量的还原力[H] (12个NADPH2); 是合成脂肪酸、固醇等物质所需;
也可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能量;
4)反应中有C3-C7各种糖,使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范围广;
5)能产生多种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如核苷酸、多种氨基 酸、辅酶和乳酸等)。
2020/10/28
11
3. ED途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途径)
2020/10/28
C6H12O6
2丙酮酸 2ATP 2NADH2
8
特点
1)是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基本代谢途径;
2)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有氧条件下,该途径与TCA途径连接;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被还原,形成乳酸等发酵 产物;
3)该途径是糖代谢和脂类代谢的连接点(如磷酸二
羟丙酮可还原成甘油,进入脂类代谢 ;
化能异养型 光能营养型
还原态无机物 化能自养型
通用能源ATP
ATP的结构
2020/10/28
4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1. 生物氧化的定义
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燃烧
生物体外的氧化
2020/10/28
5
2. 生物氧化的形式:加氧、脱氢或失去电子; 3. 生物氧化的过程:脱氢、递氢、受氢 4. 生物氧化的结果: 产ATP、还原力[H]和小分子代 谢产物
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 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释放能量;
递氢和受氢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
2020/10/28
19
典 型 的 呼 吸 链
2020/10/28
高能水平 (低氧化还原势)
低能水2平0 (高氧化还原势)
产生ATP的机制?
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学者 P.Mitchell 于1961年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 该学说认为生物的通用能源-ATP 是由跨膜的质子梯度差 (质子动势)而产生的;
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 (Microbial metabolism)
2020/10/28
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研究能量代谢的实质就是追踪微生物可 利用的最初能源是如何转化并释放出一切 生命活动的通用能源 — ATP的过程。
微生物可利用的最初能源有哪些?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最初能源
有机物 日光
可与EMP途径或ED途径同时存在,也能在有氧和无氧条 件下发生。许多微生物通过该途径产能,但它的主要作用 是用于生物合成。
ED途径:
少数细菌以该途径代替EMP途径。 1分子葡萄糖经4步反 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H]和1个ATP;
TCA循环:
有氧条件下,丙酮酸经TCA循环进一步代谢产能或用于合 成。
4.顺乌头酸酶
8.琥珀酸脱氢酶
5.异柠檬酸脱氢酶
15ATP3CO27.珀酰CO A6.-酮戊二酸脱氢酶
2020/10/28
14
特点
TCA循环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 产能效率极高,是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在微生物代谢中占有枢纽的地位;
提供生物合成所用碳架的重要来源;
与微生物大量发酵产物的生产密切相关(如柠檬酸、 苹果酸、谷氨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