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六章

合集下载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16-6#8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16-6#8
代入薛定鄂方程: i
(s x + s y + s y ) ??
sin qe- iwt ÷ ÷ ÷ - cos q ÷
,设 f (t )=ç ç
¶f = Hf ¶t
骣 a(t )÷ ÷,则有 ç ÷ b(t )÷ 桫
i d a(t ) = cos qa(t ) + sin qe- iwt b(t )......(1) - m0 B dt i d b(t ) = - cos qb(t ) + sin qeiwt a(t ).....(2) - m0 B dt
c1' = iw1e- iwt c2
化简得: 其中:
c2' = iw1eiwt c1
cos q, w1 = m0 B sin q, w2 = w + 2w0
w0 =
m0 B
a(t ) = c1eiwt b(t ) = c2e- iwt
解得: c2 '' = iw2c2 '- w12c2 (*) 由初始条件:
( S1z - S 2 z )c 1 = 0 ( S1z - S 2 z )c 2 = 0 c 4 ( S1z - S 2 z )c 3 = c 3 ( S1z - S2 z )c 4 = 2 2
骣1 2 ç A ç ç 4 ç ç ç ç ç ç 0 ç 所以得到: H ' = ç ç eB ç ç ç ç mc 2 ç ç ç ç ç 0 ç 桫
eB ( S1z - S2 z ) mc 解: eB =H 0 + A( sx 2 + s y 2 + sz 2 ) + ( S1z - S2 z ) mc H = H 0 + AS1 S2 +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7-6#5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7-6#5
2 2 [S 12 , S12 ] 0,[ S 123 , S123 ] 0 .
S1 , S2 , S3 互相对易,而且
2 2 2 S1 S2 S3
3 4
因此
2 2 2 S 12 S1 S2 2S1 S2 2 S 123
3 2S1 S2 2
9 2( S1 S2 S2 S3 S3 S1 ) 4
(1, 2) (1) (2)
2
1 [ (1) (2) (1) (2)] 2
2
总自旋 S 共有两个本征值:0 和 2. S 0 的本征 (1) (2) (1) (2)] 2
2
在体系的自旋态 中测得 S 0 的概率为
2 S12 S ( S 1), S 0,1
2
2
2
2
2
2
1 1 3 2 S123 S ( S 1), S , , 2 2 2
代入 H 的表达式,就得到能级值,记为 ESS 。由于体系能量与 ( S123 ) z ,即总自旋 z 分量的 本征值 [S , S 1,
r 1 1 ] e [ S , S x ] e ( S [ x , S ] x [ S , S ]) r r r
l
和 S 对易,但 l 和 S n 并不对易,利用基本对易式 [l , x ] i x , 容易证明
[l , Sn ] [l , S
,(S )] 无关,故能级 ESS 的简并度 (2S 1) 。量子数 S , S 的可能组合以
及能级和简并度如下:
S S
1 3/2 1/2
0 1/2
ESS
简并度 (2S 1)
A B 4 2

第二版《材料力学》第六章至第九章习题解答-(华中科大版-倪樵主编)

第二版《材料力学》第六章至第九章习题解答-(华中科大版-倪樵主编)

2 z
W
M
2 x
W2
[ ]
7-17 图示直角曲拐,C端受铅垂集中力F作用。已知a=160mm,AB杆直径D=40mm,
l=200mm ,E=200GPa, μ=0.3,实验测得D点沿45º方向的线应变 ε45º=0.265 × 10-3。试求:
(1)力F的大小;(2)若AB杆的[σ]=140MPa,试按最大切应力理论校核其强度。
T Wp
16 M 0
D3
16 125 .6
0.023
79.96MPa
单元体可画成平面单元体如图(从上往下观察)
A
6-5 试用求下列各单元体中ab面上的应力(单位MPa) 。
解:(a)
x 70
y 70
xy 0
30
x
y
2
x
y
2
cos(2 30 )
70 1 2
35
(MPa)
x y sin(2 30 ) 70
2
3 60.62 (MPa) 2
(b)
x 70
y 70
xy 0
30
x
y
2
x
y
2
cos(2 30 )
70
(MPa)
x
y
2
sin(2 30 )
0
6-6 各单元体的受力如图所示,试求:(1)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并在原单元体图上绘出主 单元体;(2)最大切应力(单位MPa) 。
解: (3) My 、Mz、Mx 和F 同时作用,拉弯扭组合,任一截 面D1点是危险点
应力状态:
D1
FN M F
M
2 y
M
2 z
y
AW A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7-6#15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7-6#15

1 的本征态,粒子 2
1 2 的本征态,取 =1 ,求体系总自旋 S 的可能值及相应的概率。 2
解: S x ;
1 Sz ; Sz ; 2
1 2

(1)
Sz ; Sx ;
(2)
系统处于 S1z ; S2 x ; 的态上,将其写到 S z 的表象中为
S1z ;
编辑者:霍团长 6— 7
对于两个自旋 1/2 的例子组成的体系,证明张量算符
S12
3 (σ1 r )(σ2 r ) σ1 σ2 r2
和 S 2 及 J 对易。 S 为总自旋, J 是总角动量 J = S + l ,l 是体系的轨迹角动量,在质心坐 标系中, l 的算符形式是:
l r p i r , r = r1 - r2
而 S s( s 1)
2
1 S2 z ; S2 z ; 2

其可能值为 0或2 总自旋为零的态可表示为:
0
1 S1z ; S2 z ; S1z ; S2 z ; 2
0
1 1 1 S2 z ; S1z ; S1z ; S2 z ; 2 2 2
证明: (1)
3 2 , σ1 3, ( 1n )2 1 4 1 S s1 s2 (σ1 σ2 ) 2 3 1 ∴ S 2 σ1 σ 2 2 2 1 1 Sn S n (σ1 n σ2 n) ( 1n 2 n ) 2 2 1 1 1 ∴ Sn 2 ( 1n 2 2 n 2 2 1n 2 n ) 1n 2 n 4 2 2
2 解:取系统的力学量完全集为 ( H , S12 , S 2 , Sz )

F__学习_陈世民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_第六章

F__学习_陈世民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_第六章

(R − r) g [m1 tan ϕ − m1 tan θ − m2 tan ϕ − m2 tan θ ] cos ϕ cos θ
r (R − r) − r
2 2
代入 tan ϕ = 得: tan θ =
=
r R − 2 Rr
2
m1 − m2 tan ϕ m1 + m2
θ = arctan
(m1 − m2 )r (m1 + m2 ) R 2 − 2 Rr
t =0
=
2 6 r 3
皮周长: l = 3d + 2π r = 3 3 4r 2 − h2 + 2π r 依虚功原理: δW = mgδ h + FT δl = mgδ h − 则依: 代入: 得: FT =
δW 3 3h = mg − FT = 0 δh 4r 2 − h 2
h
t =0
3 3h 4r 2 − h 2
2 & 积分得: θ =
&
2m g 2m + m′r
4mgθ (2m + m′ )r
L r
& 当完全释放( θ = )时: ω = θ
L θ= r
=
2 mgl r 2m + m′
ks 2 , s 为绳子的伸长 2
8 .上题中,如果绳子具有弹性,弹性势能为
证明重物 m 的运动为维持恒定的加速运动上附加一角频率为 ω 的 振动。其中 ω 2 = k
微振动,取近似 sin θ : θ , 得:
积分: 则: T( = 周期 )
θ = A cos(
m + 2m′g t) + B m + 4m′ l
(A ,B 为积分常数)

工程力学(第二版)习题册答案

工程力学(第二版)习题册答案

一、填空题
1. 相 对 滑 动 相 对 滑 动 趋 势 接触面的切线 相反 2. 10N 20N 30N 30N 30N 3. 100N 竖直向上 平衡 4. 平稳无冲击 自锁
阻碍物体相对滑动
相对滑动趋势
二、选择题
1. A
三、简答题
1. ①问题中含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的摩擦面,因此,存在摩擦力; ②受力图中要画出摩擦力,摩擦力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与物体相对滑
7.
8.
9.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一节 共线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填空题
1. 在同一条直线上
2. FR Fi FR 0
二、计算题
设向右为正方向。 则 FR=120+40-80-200=-120N 方向:水平向左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一、填空题
1. 作用于同一平面内且各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力系 共线力系 力的作用点 2. -F 或 F 0 0 -F 或 F 3. 合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 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4. F4 F3 5. 自行封闭 6. 所有各力在 x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所有各力在 y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Fx 0 Fy 0
3. 后轮:摩擦力向前 前轮:摩擦力向后
4. 不下滑,处于自锁状态
四、计算题
FT 60 18 3N
五、应用题
1. (提示)从摩擦力与 F 对 B 点的力矩大小的比较进行考虑
第三章 空间力系 第一节 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合成
一、填空题
1. 力的作用线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呈空间分布的力系 2. 一次投影法 二次投影法
二、选择题
1. A 2.B
它所限制物体
三、简答题
1.柔性体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2.被约束物体可以沿约束的水平方向自由滑动,也可以向离开约束的方向运动, 但不能向垂直指向约束的方向运动。 3.剪刀的两半部分可以绕销钉轴线相对转动,但不能在垂直销钉轴线的平面内沿 任意方向做相对移动。 4.木条不能沿圆柱销半径方向移动,但可以绕销轴做相对转动。 5.固定端约束既限制物体在约束处沿任何方向的移动,也限制物体在约束处的转 动。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范钦珊主编 第6章 圆轴扭转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范钦珊主编 第6章 圆轴扭转
π× 80 3 17 ⎞ ⎛ × 10 −9 ⎜1 − ( ) 4 ⎟ = 2883 N·m 16 20 ⎠ ⎝
习题 6-6 图
τ 套 max =
Mx Wp 2
T2 ≤ 60 × 10 6 ×

Tmax ≤ T2 = 2883 N·m = 2.88 ×10 3 N·m
4
6-7 由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和空心圆轴,二者长度和质量均相等。设实心轴半径为 R0,空心圆轴的内、外半径分别为 R1 和 R2,且 R1/R2 =n;二者所承受的外加扭转力偶矩分 别为 Mes 和 Meh。若二者横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相等,试证明:
该轴的扭转强度是安全的。
上一章
返回总目录
下一章
8
3
习题 6-5 图
解:1. τ 1 max =
Mx T T 3 × 10 3 × 16 = = = = 70.7 MPa WP WP π π× 0.06 3 d3 16
A1
2. M r =

ρ ⋅ τdA =

r
0
ρ⋅
2πM x r 4 Mx ρ ⋅ 2πρ d ρ = ⋅ 4 Ip Ip
Mr r4 r4 1 2π 2π 16r 4 15 = = = = 16 × ( ) 4 = = 6.25% 4 4 Mx 16 4I p 60 d d π 4⋅ 32 Mx T = 3. τ 2 max = =75.4MPa Wp 1 4⎞ π d3 ⎛ ⎜1 − ( ) ⎟ 16 ⎝ 2 ⎠
eBook
工程力学
(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习题详细解答
(教师用书) (第 6 章) 范钦珊 唐静静
2006-12-18
1
第 6 章 圆轴扭转

工程力学教程篇(第二版)习题第6章答案

工程力学教程篇(第二版)习题第6章答案

第6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习题6-1 在输送散粒的摆动式运输机中,m r AM B O A O 2.021====,AB O O =21,如曲柄绕1O 轴按)(15rad t πϕ=的规律转动,求当s t 5.0=时,AB 槽点M 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槽AB 作平动,其上点M 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与点A 的相同。

杆O 1A 绕O 1作定轴转动,转动方程为:)(15rad t πϕ=对时间求导,杆O 1A 的角速度:s rad /15πϕω== 再对时间求导,杆O 1A 的角加速度:0=α 点A 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速度分别为: 01=⨯=ατA O a 2221/1.444)15(2.0s m A O a n =⨯=⨯=πωs m A O A /42.9152.01=⨯=⨯=πωυ所以点M 的速度和加速度:s m M /42.9=υ 2/1.444s m a M = 6-2 砂轮的直径mm d 200=,匀速转动min /900r n =,求砂轮轮缘上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砂轮绕O 作定轴转动,转动角速度: s r a d n/303090030πππω=⨯==轮缘上任一点的速度:s m dR /42.91.0302=⨯=⨯==πωωυ 轮缘上任一点只有法向加速度:222/8881.0)30(2s m da n =⨯=⨯=πω6-3 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转动的飞轮,直径m D 2.1=,角加速度s rad /3=α 求此飞轮边缘上一点M ,在第s 10末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解: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转动的飞轮,在第s 10末的角速度: s r a d s r a d t /30/103=⨯==αω 在第s 10末边缘上一点M 的速度:s m s m DR /18/3022.122=⨯===ωωυ在第s 10末边缘上一点M 的法向加速度:222/540306.0s m R a n =⨯==ω 在第s 10末边缘上一点M 的切向加速度:2/8.136.0s m R a =⨯==ατ。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1-6#13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1-6#13

0 1 0 i Sn cos cos i 0 cos 2 1 0
cos 1 0 0 1 2 cos i cos
2
cos i cos cos
设 J 2 , J z 共同的本征态为 j , m ,利用升降算符,将 J x , J y 表示为
J x
Jx
1 1 J J , J y J J 2 2i 1 j, m J x j m j m J J j ,m 2


j m j m

1 j m j m , 2
6.2 求 自 旋 角 动 量 在 任 意 方 向 n ( 方 向 余 弦 是 co s , co s 的投影 , c) os
Sn S xc o s Sy c o s Sz
c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os
解:在 S z 表象内,电子自旋算符 S x , S y , S z 的矩阵表示为,故 S n 的矩阵形式为:
(iii) y Βιβλιοθήκη =1 轾 犏2c 1 (S z )Y 10 (q, j ) + c 1 (S z )Y 1- 1(q, j ) 3犏 臌 -2 2
J 2 = j ( j + 1)h 2 =
35 2 15 2 h = h 22 4 2 1 1 1 1 J z = (Lz + S z )h = (0 - )h + (- 1 + )h = - h 3 2 3 2 2
a1 cos a2 (cos i cos ) a1 a1 (cos i cos ) a2 cos a2
求解此方程可得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为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v R v A A ==ωRv R v B B 22==ωBA ωω2=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子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杆BC 一端与滚子铰接,另一端与滑块C 铰接。

设杆BC 在水平位置时,滚子的角速度ω=12 rad/s ,θ=30︒,ϕ=60︒,BC =270mm 。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角速度和点C 的速度。

解:杆BC 的瞬心在点P ,滚子O 的瞬心在点DBD v B ⋅=ωBPBD BPv B BC ⋅==ωω︒︒⨯=30sin 27030cos 36012 rad/s 8=PC v BC C ⋅=ωm/s 87.130cos 27.08=︒⨯=6-5 在下列机构中,那些构件做平面运动,画出它们图示位置的速度瞬心。

hv AC v AP v ABθθω2000cos cos ===ωω习题6-5图OO 1ABCOO 1ABCD习题6-3解图习题6-3图v Av B ωωCBOϕθ ωCBO ϕθω vv B PD习题6-4图习题6-4解图ωB习题6-6图习题6-6解图l ϕυl2BO 1ωABAυB υO1O ABωω解:图(a )中平面运动的瞬心在点O ,杆BC 的瞬心在点C 。

图(b )中平面运动的杆BC 的瞬心在点P ,杆AD 做瞬时平移。

6-6 图示的四连杆机械OABO 1中,OA = O 1B =21AB ,曲柄OA 的角速度ω= 3rad/s 。

试求当示。

ϕ= 90°而曲柄O 1B 重合于OO 1的延长线上时,杆AB 和曲柄O 1B 的角速度。

解:杆AB 的瞬心在O 3===ωωOAvAABrad/s ωl v B3=2.531===ωωl v BBO rad/s6-7 绕电话线的卷轴在水平地面上作纯滚动,线上的点A 有向右的速度v A = 0.8m/s ,试求卷轴中心O 的速度与卷轴的角速度,并问此时卷轴是向左,还是向右方滚动?解:如图333.16.08.03.09.0==-=AOv ωrad/s 2.1689.09.0=⨯==OOv ωm/s 卷轴向右滚动。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13-6#1

量子力学答案(第二版)苏汝铿第六章课后答案6.13-6#1

E E E E 1 2 2s c xc 1 2 2c s xs 2 2 4 4


E E 2c / s 2 x 1 s1 2 2s / c 2 x 1 c12 4 4
2 2

1 1 2 2 2 1 1 x 2 cos s c 4s 2c 2 cos E2 E3 t / 2 2 2 2 1 x 2

1 x 2 Et /

1
1 sin 2 1 x2

1 x 2 Et / 2
编辑者:霍团长 6.13、讨论一个中性粒子,它的内禀角动量是 S ( S 1) ,其中 S ,即它是一个自旋为 1 的
2
2
粒子。假设这粒子有一磁矩 M S , 是一个常数。这个粒子的量子态可用自旋空间描述。它的 基矢是 S x 的两个本征态 和 ,分别代表其自旋方向平行和反平行于 z 轴,即有
批注 [JL1]: 应为 S z
Sz
2
, Sz
2

在 t 0 时,体系状态是
(t 0) 。这一粒子沿 y 轴运动,通过一沿 y 轴方向的均匀磁场
B B0 j 。
(ⅰ)、求
(t ) ,用 和 来表示。
(ⅱ)、 S x 、 S y 、 S z 作为时间函数的表达式。
状态的自旋波函数是: 1 1 2 , 2 S 1 2 C12 , 3 C1 2 S12 , 4 1 2 ,其
批注 [JL3]:
H E / 41 2 1 2

z i i i
1,ຫໍສະໝຸດ z i i iz

最新《力学》漆安慎(第二版)答案06章

最新《力学》漆安慎(第二版)答案06章

力学(第二版)漆安慎习题解答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一、基本知识小结⒈ 开普勒定律⑴ 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⑵ 行星位矢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面积⑶ 行星周期平方及半长轴立方成正比 T 2/a 3=C⒉ 万有引力定律 2r mM G f =⒊ 引力势能 r mM p G r E -=)(⒋ 三个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s km Rg V /9.71==脱离速度 122V V == 11.2 km/s逃逸速度 V 3 = 16.7 km/s.二、思考题解答6.1卡文迪什在1798年17卷《哲学学报》发表他关于引力常测量时,提到他实验是为测定出地球的密度。

试为什么测出G,就能测出地球的密度?答:设地面物体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则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约为:由上式可以看出R,g都是可测量量,只要测出G,就能通过上间接测出地球密度。

6.2你有什么办法用至少那些可测量量求出地球质量、太阳质量、及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答:1)地球质量:设地面物体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则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约为:因此,只要测出了地球半径R,就能求出地球质量M。

2)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设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轨道半径为,太阳系的另一行星(离地球越近越好的周期为,轨道半径为,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即,由于人类早就对行星进行长期观测了, ,为已知,只需测出另一行星的轨道半径(这一距离需用视差法测量,需两个以上的天文台同时测量),便可知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r。

3)太阳的质量:设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r,则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约为:,因此只需测得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r,就可求出太阳质量为M。

三、习题解答6.1.1设某行星绕中心天体以公转周期T 沿圆轨道运行,试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一个物体由此轨道自静止而自由下落至中心天体所需的时间为π2Tt =.证明: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就是在行星上绕中心天体公转的向心加速度: 2222/41)2(T R RT R R v a ππ=⋅== 由自由落体公式:π2221/2,T a R t at R === (此题原来答案是:24Tt =,这里的更正及解答仅供参考)6.2.1 土星质量为5.7×1026kg ,太阳质量为2.0×1030kg ,两者的平均距离是1.4×1012m.⑴太阳对土星的引力有多大?⑵设土星沿圆轨道运行,求它的轨道速度。

漆安慎力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解答.

漆安慎力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二章基本知识小结⒈基本概念 22)(dt r d dt v d a dt rd v t r r====)()()(t a t v t r⇔⇔(向右箭头表示求导运算,向左箭头表示积分运算,积分运算需初始条件:000,,v v r r t t===)⒉直角坐标系 ,,ˆˆˆ222z y x r k z j y ix r ++=++= r与x,y,z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r z r y r x /,/,/.v v v v v k v j v i v v zy x z y x ,,ˆˆˆ222++=++=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v v v v v v z y x /,/,/.a a a a a k a j a i a a zy x z y x ,,ˆˆˆ222++=++=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a a a a a a z y x222222,,,,dtz d dt dv a dt y d dt dv a dt x d dt dv a dtdzv dt dy v dt dx v z z yy x x z y x =========),,(),,(),,(z y x z y x a a a v v v z y x ⇔⇔⒊自然坐标系 ||,,ˆ);(ττττv v dtds v v v s r r ====ρτττττ22222,,,ˆˆv a dts d dt dv a a a a n a a a n n n ===+=+= )()()(t a t v t s ττ⇔⇔⒋极坐标系 22,ˆˆ,ˆθθθv v v v r v v r r r r r +=+==dtd r v dt dr v r θθ==, ⒌相对运动 对于两个相对平动的参考系',0't t r r r =+=(时空变换)0'v v v+= (速度变换) 0'a a a+= (加速度变换)若两个参考系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为伽利略变换,在图示情况下,则有: zz y y x x z z y y x x a a a a a a v v v v V v v tt z z y y Vt x x =====-====-=',','',','',',','y y'Vo x o' x' z z'2.1.1质点运动学方程为:j i t r ˆ5ˆ)23(++=⑴ j t i t r ˆ)14(ˆ)32(-+-= ⑵,求质点轨迹并用图表示.解:⑴,5,23=+=y t x 轨迹方程为5=y 的直线.⑵14,32-=-=t y t x ,消去参数t 得轨迹方程0534=-+y x2.1.2 质点运动学方程为kj e i e r t t ˆ2ˆˆ22++=-.⑴求质点轨迹;⑵求自t= -1到t=1质点的位移。

《理论力学》第六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习题全解

《理论力学》第六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习题全解

第六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习题全解[习题6-1] 物体绕定轴转动的运动方程为334t t -=ϕ(ϕ以rad 计,t 以s 计)。

试求物体内与转动轴相距m r 5.0=的一点,在00=t 与s t 11=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并问物体在什么时刻改变它的转向? 解:角速度: 2394)34(t t t dt ddt d -=-==ϕω 角加速度:t t dtddt d 18)94(2-=-==ωα速度: )94(2t r r v -==ω)/(2)094(5.0|20s m r v t =⨯-⨯===ω)/(5.2)194(5.0|21s m v t -=⨯-⨯==切向加速度:rt t r a t 18)18(-=-==ρα法向加速度:22222)94()]94([t r rt r v a n -=-==ρ 加速度: 422222222)94(324])94([)18(t t r t r rt n a a n t -+=-+-=+=)/(8165.0)094(0324|24220s m r a t =⨯=⨯-+⨯== )/(405.1581.305.0)194(1324|24221s m r a t =⨯=⨯-+⨯== 物体改变方向时,速度等于零。

即:0)94(2=-=t r v )(667.0)(32s s t ==[习题6-2] 飞轮边缘上一点M,以匀速v=10m/s运动。

后因刹车,该点以)/(1.02s m t a t =作减速运动。

设轮半径R=0.4m,求M点在减速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方程及t=2s时的速度、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

解:t dtd a t 1.04.022-===ϕρα (作减速运动,角加速度为负)t dt d 25.022-=ϕ12125.0C t dtd +-=ϕ2130417.0C t C t ++-=ϕ12124.005.0)125.0(4.0C t C t dtd R v +-=+-⨯==ϕ104.0005.0|120=+⨯-==C v t图题46-251=C0000417.0|2130=+⨯+⨯-==C C t ϕ 02=C ,故运动方程为: t t 250417.03+=ϕt t t t R s 100167.0)250417.0(4.033+-=+-==ϕ速度方程:1005.02+-=t v)/(8.910205.0|22s m v t =+⨯-== 切向加速度:)/(2.021.01.0|22s m t a t t -=⨯-=-== 法向加速度:222)25125.0(4.0+-⨯==t a n ρω)/(1.240)252125.0(4.0|2222s m a t n =+⨯-⨯==[习题6-3] 当起动陀螺罗盘时,其转子的角加速度从零开始与时间成正比地增大。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杆类构件的内力分析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杆类构件的内力分析

第六章 杆类构件的内力分析6.1。

(a )(b )题6.1图解:(a )应用截面法:对题的图取截面2-2以下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一所示:BM图一图二由平衡条件得:0,AM=∑6320N F ⨯-⨯=解得: N F =9KN CD 杆的变形属于拉伸变形。

应用截面法,取题所示截面1-1以右及2-2以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二所示,由平衡条件有:0,OM=∑6210N F M ⨯-⨯-=(1)0,yF=∑60N S F F --=(2)将N F =9KN 代入(1)-(2)式,得: M =3 kN·m S F =3 KN AB 杆属于弯曲变形。

(b )应用截面法 ,取1-1以上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三所示,由平衡条件有:0,Fx =∑20NF-=图三MNF =2KN0,DM=∑210M -⨯= M =2KNAB 杆属于弯曲变形 6.2题6.2图解:首先根据刚体系的平衡条件,求出AB 杆的内力。

刚体1的受力图如图一所示D2m图一图二平衡条件为:0,CM=∑104840D N F F ⨯-⨯-⨯=(1) 刚体2受力图如图二所示,平衡条件为:0,EM=∑240N D F F ⨯-⨯= (2)解以上两式有AB 杆内的轴力为:N F =5KN6.3(a )(c )题6.3图解:(a ) 如图所示,解除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做受力图,如图1a 所示。

利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标示在图1a 中,作杆左端面的外法线n ,将受力图中各力标以正负号,轴力图是平行于杆轴线的直线,轴力图线在有轴向力作用处要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于该处总用力的数值,对于正的外力,轴力图向上突变,对于负的外力,轴力图向下突变,轴力图如2a 所示,截面1和截面2上的轴力分别为1N F =-2KN 2N F =-8KN ,n (b 2 (面N F题6.4图解(a )如图所示,分别沿1-1,2-2截面将杆截开,受力图如1a 所示,用右手螺旋法则,并用平衡条件可分别求得:1T =16 kN·m 2T =-20 kN·m ,根据杆各段扭矩值做出扭矩图如2a 所示。

《大学物理》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

《大学物理》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

习题解析6-1在坐标原点及0)点分别放置电量61 2.010Q C -=-⨯及62 1.010Q C -=⨯的点电荷,求1)P -点处的场强。

解 如图6.4所示,点电荷1Q 和2Q 在P 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1122122201102211,44Q r Q r E E r r r r πεπε== 而12123,,2,1r i j r j r r =-=-==,所以()()11111222011011662203111441 2.010 1.010422113.9 6.810Q r Q r E E E r r r r j j i j N C πεπεπε--=+=+⎛⎫-⨯-⨯-=+ ⎪ ⎪⎝⎭≈-+⨯∙总 6-2 长为15l cm =的直导线AB 上,设想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为915.0010C m λ--=⨯⋅,的正电荷,如图6.5所示,求:(1)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B 端相距1 5.0d cm =处的P 点的场强;(2)在导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2 5.0d cm =处的Q 点的场强。

解 (1)如图6.5(a )所示,以AB 中点为坐标原点,从A 到B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

在导线AB 上坐标为x处,取一线元dx ,其上电荷为 dq dx λ= 它在P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2200111442dq dxdE r l d x λπεπε==⎛⎫+-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导线AB 上所有线元在P 点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相同,因此P 点的场强大小为()1212122000112112992122111114442115.0010910 6.75105102010dq dx E r d l d l d x V m λπεπεπε------⎛⎫===- ⎪-⎛⎫⎝⎭+- ⎪⎝⎭⎛⎫=⨯⨯⨯⨯-=⨯∙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2)如图6.5(b )所示,以AB 中点为坐标原点,从A 到B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垂直于AB 的轴为y 轴,在导线AB 上坐标为x 处,取一线元dx ,其上的电荷为 dq dx λ= 它在Q 点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22220021144dq dx dE r d x λπεπε==+ 方向如图6.5(b )所示。

最新力学漆安慎第二版答案06章

最新力学漆安慎第二版答案06章

力学(第二版)漆安慎习题解答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一、基本知识小结⒈ 开普勒定律⑴ 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⑵ 行星位矢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面积⑶ 行星周期平方与半长轴立方成正比 T 2/a 3=C⒉ 万有引力定律 2rm M G f = ⒊ 引力势能 r m Mp G r E -=)(⒋ 三个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s km Rg V /9.71==脱离速度 122V V == 11.2 km/s逃逸速度 V 3 = 16.7 km/s.二、思考题解答6.1卡文迪什在1798年17卷《哲学学报》发表他关于引力常测量时,提到他实验是为测定出地球的密度。

试为什么测出G,就能测出地球的密度?答:设地面物体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则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约为:由上式可以看出R,g都是可测量量,只要测出G,就能通过上间接测出地球密度。

6.2你有什么办法用至少那些可测量量求出地球质量、太阳质量、及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答:1)地球质量:设地面物体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则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约为:因此,只要测出了地球半径R,就能求出地球质量M。

2)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设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轨道半径为,太阳系的另一行星(离地球越近越好的周期为,轨道半径为,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即,由于人类早就对行星进行长期观测了, ,为已知,只需测出另一行星的轨道半径(这一距离需用视差法测量,需两个以上的天文台同时测量),便可知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r。

3)太阳的质量:设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r,则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约为:,因此只需测得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r,就可求出太阳质量为M。

三、习题解答6.1.1设某行星绕中心天体以公转周期T 沿圆轨道运行,试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一个物体由此轨道自静止而自由下落至中心天体所需的时间为π2Tt =.证明: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就是在行星上绕中心天体公转的向心加速度:2222/41)2(T R RT R R v a ππ=⋅== 由自由落体公式:π2221/2,T a R t at R === (此题原来答案是:24Tt =,这里的更正与解答仅供参考)6.2.1 土星质量为5.7×1026kg ,太阳质量为2.0×1030kg ,两者的平均距离是1.4×1012m.⑴太阳对土星的引力有多大?⑵设土星沿圆轨道运行,求它的轨道速度。

理论力学参考答案第6章盛冬发

理论力学参考答案第6章盛冬发

第6章 运动学基础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动点速度的大小等于其弧坐标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方向一定沿轨迹的切线。

( √ ) 2. 动点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其速度大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方向沿轨迹的切线。

( × ) 3.在实际问题中,只存在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的情况,不存在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为零的情况。

( × ) 4.两个刚体做平动,某瞬时它们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则它们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也一定相同。

( × ) 5.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加速度为正值时,刚体一定越转越快。

( × ) 6.两个半径不等的摩擦轮外接触传动,如果不出现打滑现象,两接触点此瞬时的速度相等,切向加速度也相等。

( √ )二、填空题1. 描述点的运动的三种基本方法是矢径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

2. 点做圆周运动,加速度由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组成,其中切向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方向是沿圆周的切线;法向加速度反映了速度的方向随时间的变化率,方向是沿圆周的法线。

3. 质点运动时,如果d d st和22d d s t 同号,则质点做加速运动,反之则做减速运动。

4. 刚体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为平动和定轴转动。

5. 刚体平动的运动特征是刚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其内的任一直线始终和原来的位置平行。

6. 定轴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可以用矢积表示,它的表达式为r ωv ⨯=;刚体上点的加速度可以用矢积表示,它的表达式为v ωr εa ⨯+⨯=。

7.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在任一瞬时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且各点轨迹均为 圆周。

8. 定轴转动刚体内点的速度分布规律为任何一条通过轴心的直径上各点的速度,若将速度矢的端点连成直线,此直线通过轴心。

9. 半径均为R 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O 轴做定轴转动,其边缘上一点M 的加速度如图6.23所示,试问两种情况下圆盘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图(a):=ω0;=εRa。

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第六章)

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第六章)

6-1在图示四连杆机构中,已知:匀角速度O ω,OA =B O 1=r 。

试求在°=45ϕ且AB ⊥B O 1的图示瞬时,连杆AB 的角速度AB ω及B 点的速度。

解:连杆AB 作平面运动,由基点法得BA A B v v v +=由速度合成的矢量关系,知φcos v A BA =v杆AB 的角速度)(/AB /O BA AB 2122+==ωωv (逆时针)B 点的速度2245/r cos v O A B ω=°=v (方向沿AB )6-2. 在图示四连杆机构中,已知:3.021===L B O OA m ,匀角速度2=ωrad/s 。

在图示瞬时,11==L OB m ,且杆OA 铅直、B O 1水平。

试求该瞬时杆B O 1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一.求1ω60230..OA v A =×=⋅=ω m/s取A 为基点,则有BA A B v v v += 得 23.0/6.0ctg v v A B ===ϕ m/sm09.2)3.01()3.0/6.0(sin /v v 2/122A BA =+×==ϕ杆B O 1的角速度67630211../BO /v B ===ω rad/s 顺时针 二.求1ε取点A 为基点,则有n BA A a a a a a ++=+ττBA nB B将上式向X 轴投影21222857s /m .B O /ctg v )sin AB /v (OA ctg a )sin /a (a a a sin a cos a sin a BBA n B n BA A B nBA A n B B +=⋅+⋅+⋅−=++−=−=+−ϕϕωϕϕϕϕϕττ杆B O 1的角加速度7.1923.0/8.57/11===B O a B τεrad/s 2逆时针6-3.图示机构中,已知:OA =0.1m , DE =0.1m ,m 31.0=EF ,D 距OB 线为h=0.1m ;rad 4=OA 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基本知识小结
⒈ 开普勒定律
⑴ 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 ⑵ 行星位矢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面积 ⑶ 行星周期平方与半长轴立方成正比 T 2/a 3=C ⒉ 万有引力定律
2r
m
M G f = ⒊ 引力势能
r m M p G r E -=)(
⒋ 三个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
s km Rg V /9.71==
脱离速度
122V V == 11.2 km/s
逃逸速度 V 3 = 16.7 km/s.
6.1.1设某行星绕中心天体以公转周期T 沿圆轨道运行,试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一个物体由此轨道自静止而自由下落至中心天体所需的时间为
π
2T
t =
证明: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就是在行星上绕中心天体公转的向心加速
度:
2222/41)2(T R R
T R R v a ππ=⋅==
由自由落体公式:π
22
21/2,T
a R t at R ==
=
(此题原来答案是:2
4T t
=
,这里的更正与解答仅供参考)
6.2.1 土星质量为5.7×1026kg ,太阳质量为2.0×1030kg ,两者的平均距离是1.4×1012m.⑴太阳对土星的引力有多大?⑵设土星沿圆轨道运行,求它的轨道速度。

解:⑴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与土星之间的引力 f =GMm/r 2=6.51×10-11×2.0×1030×5.7×1026/(1.4×1012)2 ≈3.8×1022N
⑵选择日心恒星参考系,对土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mv 2/r
s m m fr v /107.9107.5/04.1108.3/3261222⨯≈⨯⨯⨯⨯==
6.2.3 ⑴一个球形物体以角速度ω转动,如果仅有引力阻碍球的离心分解,
此物体的最小密度是多少?由此估算巨蟹座中转数为每秒30转的脉冲星的最小密度。

这脉冲星是我国在1054年就观察到的超新星爆的结果。

⑵如果脉冲星的质量与太阳的质量相当(≈2×1030kg 或3×105M e ,M e 为地球质量),此脉冲星的最大可能半径是多少?⑶若脉冲星的密度与核物质相当,它的半径是多少?核密度约为1.2×1017kg/m 3.
解:⑴设此球体半径为R,质量为m.考虑球体赤道上的质元Δm,它所受到的离心惯性力最大 f *=Δm ω2R ,若不被分解,它所受到的引力至少等于离心惯性力,即 Gm Δm/R 2=Δm ω2R ∴ m=ω2R 3/G ,而 m=4πR 3ρ/3,代如上式,可求得,G
πωρ
432=
脉冲星的最小密度31410
51.64)230(3/103.111
2m kg ⨯≈=
-⨯⨯⨯⨯ππρ
⑵据密度公式,m =ρV=4πR 3ρ/3 ,∴R 3=3m/(4πρ)
km R 231430105.1)103.114.34/(1023⨯=⨯⨯⨯⨯⨯=
⑶km R
16)102.114.34/(102331730=⨯⨯⨯⨯⨯=
6.2.4 距银河系中心约25000光年的太阳约以170000000年的周期在一圆周上运动。

地球距太阳8光分。

设太阳受到的引力近似为银河系质量集中在其中心对太阳的引力。

试求以太阳质量为单位银河系的质量。

解:设银河系、太阳、地球的质量分别为M 、m 、m';太阳距银河系中心
的距离为r=2.5×104光年=2.5×104×365×24×60光分=1.31×106光分,绕银河系中心公转角速度为ω=10-8×2π/1.7年;地球距太阳的距离为r'=8光分,绕太阳公转角速度为ω'=2π/年
分别对地球和太阳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Gmm'/ r' 2 = m'ω'2 r' (1) GMm / r 2 = m ω2 r (2) 由(1)可得
G=ω'2 r'3/m ,代入(2)中,可求得
m m m M r r 1138
1031.12107.11
3'2'1053.1)()()()(6
8⨯===⨯⨯ωω
6.2.5某彗星围绕太阳运动,远日点的速度为10km/s ,近日点的速度为80km/s 。

若地球在半径为1.5×108km 圆周轨道上绕日运动,速度为30km/s 。

求此彗星的远日点距离。

解:角动量守恒b mv a mv 21= ⑴
能量守恒
b
m
M a m M G mv G mv -=-2
2212
12
1
⑵ 牛二定律
R v R
m M m G 2
2
''
= ⑶
⑴,⑵,⑶联立,解得 a = 3×108 km
6.2.6 一匀质细杆长L ,质量为M.求距其一端为d 处单位质量质点受到的引力(亦称引力场强度)。

解:选图示坐标0-x,单位质 x
量质点在坐标原点处,在杆上取 质元dm=dxM/L,其坐标为x,它对 原点处质点的引力为:2
21x dx
L GM
x
dm G df
==⨯,由于各质元对质点的引力方向均
沿x 轴正向,∴杆对质点的引力方向沿x 轴正向,大小为
)
(1112)(|
L d d GM
L d d L GM d L
d x
L GM L
d d
L
GM dx x f ++++-=-=
=
=

6.2.7半径为R 的细半圆环线密度为λ,求位于圆心处单位质量质点受到的引力(引力场强度)
解:由对称性分析可知,引力场强度的x 分量等于零。

质元dm=λRd θ所受引力的y 分量为
θθλ
θd R
G R dm G
df y sin sin 12
-=⨯-= R
G R G d R G f y /2|cos sin 0
0λθλθθλπ
π
-==-=⎰
6.3.1 考虑一转动的球形行星,赤道上各点的速度为V ,赤道上的加速度是极点上的一半,求此行星极点处的粒子的逃逸速度。

解: 设行星半径为R ,质量为M ,粒子m 在极点处脱离行星所需的速度为v ,在无穷远处的速度、引力势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022
1
=-R m M G mv 即 R GM v /22= ⑴
以球形行星为参考系(匀速转动参考系),设粒子m 在赤道上和极点上的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

粒子m 在赤道上除受引力作用外还受离心惯性力作用,由牛二定律有
212122R a RV GM ma R V m R
Mm G =-=-即 ⑵
粒子m 在极点上只受引力作用,由牛二定律有
2
222R a GM ma R
Mm G
==即 ⑶ 已知
122a a = ⑷
由⑵、⑶、⑷可求得
22/V R GM = 代入⑴中,得
x
V
v V v 2422=∴=
6.3.2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 -2,围绕地球的大圆周长为4×107m ,月球与地球的直径及质量之比分别是
.0123.0/27.0/==e m e m M M D D 和试计算从月球表面逃离月球引力
场所必需的最小速度。

解: 设质点m 脱离月球的速度为v ,在距月球无穷远处的速度、引力势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 m m
m R GM v R m M G mv /202122
=∴=- ⑴ 将 M m =0.0123M e ,R m =0.27R e 代入⑴中,有
e e R GM v /091.02= ⑵
由牛二定律
g R R GM mg R m GM e e e e e =∴=/,/2
代入⑵中,有
g R v e 091.02=
)(38.22/1048.9091.017-=⨯⨯⨯=∴ms v 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