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
第二课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
![第二课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0129214acfc789eb172dc88f.png)
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创新强国1.为什么说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 )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 2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3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为什么要重视教育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知识点2万众创新4.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 )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 2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 3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 4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5.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6.万众创新对我们有何要求?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第二课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二课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62dc8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8.png)
创新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创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只有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来的水平,创造更多财富 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为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时代需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课堂练习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其主要依据是( )
在整体上,我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综合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就是因为缺乏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有13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
文字简洁,500字左右。 观点正确,材料真实,注重论述说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见解和深度。 引用报刊资料(含改写)应注明出处,不得弄虚作假。
创新强国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课堂小结
教育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营造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万众创新
创新精神,表现为__________、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__________,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________,表现为舍我其谁的__________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敢为人先
批判精神
团队精神
责任担当
教材第26-27页
2,2创新永无止境
![2,2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36e94e8bc1c708a1284a44ee.png)
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 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 2016年,提出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结合教材p21-24,思考:怎么建设创新型国家?
思考提示: 人才 科技 机制 环境 思想
经济发展
依 靠
科技创新
依 靠
人才
依 靠
教育
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的基石
人口 - 教育= 沉重的包袱 人口 + 教育= 丰富的资源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漫画:儿子会写字就行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一、创新强国
汽车技术:无人驾驶
通讯:智能 智 生
聊天机器人 能 命
小冰
医科
疗学
世界各国展开激 :
烈地竞赛
美国,建国于1776年,综合国 力排名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经济 强国、第一军事强国。
此外,文化、航天、科技、教育 均位于世界第一且远超其他国家, 是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蛟龙号”深潜器,最大下潜 深度达到7020米 。2012年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完成了接近 11000米深海入潜,并将人类首次送上 月球。
中国歼11战斗机 ——中国空军的新一代战机
美国F-22战斗机(猛禽) ——世界重型战斗机的霸主
2017年中美创新能力及相关经济发展对比表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第1单元 第2课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第1单元 第2课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c8a817a1852458fb760b5669.png)
第1单元第2课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知识归纳1.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____________战略、____________战略。
(2)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重视______________。
(3)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______________。
(4)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创新精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__________、__________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新知的__________和挑战权威的__________。
(3)承受挫折的__________和沟通合作的__________。
(4)舍我其谁的___________和造福人类的___________。
3.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原因是什么?(1)每个人都是________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________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__________之基、__________之道。
(3)时代需要弘扬________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知识演练核心知识点一创新强国1.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高低标志着综合国力的强弱。
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是()①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②从整体上看,我国创新能力不强③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④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已成为创新强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一分钟,“复兴号”前进5833米;一分钟,移动支付金额3.97亿元;一分钟,网上商品零售1043万元;一分钟,4个人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线上一睹莫高窟风采;一分钟,刷脸挂号缴费完成……对此,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A.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B.创新无处不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C.创新使生活变得更便捷,使我们获得成就感D.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制度创新带来社会公平正义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2.2创新永无止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
![2.2创新永无止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1dec3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9.png)
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第二目)教学目标1.感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自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3.知道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能创新;知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知道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教学重点理解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教师通过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引出问题:我们个人需要创新吗?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人人皆可创新,从而引出本节课内容。
新知探究万众创新(一)人人皆可创新【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讲话”的材料,并提出问题。
通过李克强总理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导学生明确双创的重要性,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学生活动】学生谈自己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解。
【教师总结】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25页中的“相关链接”,并提出问题。
中关村的发展,折射出中国对创新发展的重视,引领着中国创新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本栏目通过对中关村几个关键词的介绍,引导学生感受创新文化。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关村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突破体制机制束缚,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矢志创新之路。
近年来,中关村核心区着力打造的“一城三街”,即中关村软件城、创业大街、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一条街,以创新创业驱动产业结构加速迈向“高精尖”。
(二)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部分内容,并提出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二课时创新永无止境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二课时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f9cf3ee355270722182ef7ba.png)
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
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机无锡中
心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超级计算机安装了40960个中国自主
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该
处理器,持续性
能为9.3亿亿次/秒。
“海水稻”种植成功
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 于2018年在阿联酋迪拜试种的 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
2000年,中国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对国家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正确对待好知识产权: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安装了40960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64位自主申威指令系统,峰值性能为12.
第二课第二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目前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认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 要性;懂得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性。
2、掌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了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方 针、道路。 3、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懂得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创新的目的。
知识点一 创新强国
5亿亿次/秒,持续性能为9. 世界最大径射电望远镜,即中国建造的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2+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PPT课件+教学设计
![2.2+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PPT课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84bb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1.png)
本框是《创新改变生活》延续,在了解了创新的作用及必要性之后,提升认识,从国家角度分析创新与强国及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激发创新活力的强烈呼吁。
本框落点应为通过学习,强化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责任感,树立自身创新意识,自觉激发创新活力,融入国家创新浪潮之中。
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创新意识有待培养;对于科学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科学技术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了解部分我国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成就,但对于我国在科技、教育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及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严峻挑战认识不足。
思维单纯,很难把学习责任与国家发展相联系,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政治认同: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民族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法治观念:了解相关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责任意识: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增强忧患意识,弘扬创新精神,自觉融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中。
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素材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师设问:你知道“萝卜快跑”吗?材料呈现关于武汉无人驾驶“萝卜快跑”的新闻。
提问:你认为无人驾驶会成为主流吗?据此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1.认真阅读材料。
2.在教师引导下思考问题,为回答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1.教师播放视频:中国科技名场面说一说: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及生活经验积累,列举近年来我国取得科技成就。
2.列举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设问:(1)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科技创新?(2)上述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3.呈现材料表格:2023年中美创新能力及相关经济发展对比表、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发展差距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法04第二课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法04第二课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00c7ac1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8.png)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测试时间:25分钟1.(2021山东泰安中考)2021年2月26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等方面取得原创成果,高速铁路、关键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涌现了“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一批国之重器。
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表明( )①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③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已超过世界发达国家④科技创新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答案 B “十三五”以来,我国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等方面取得原创成果,这体现了①②观点。
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③错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错误。
2.(2021山东烟台中考)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带着从月球上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样本,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航天再一次创造了新的历史。
嫦娥五号成功探月( )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说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全面领先世界③坚定了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心④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 嫦娥五号成功探月,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这体现了①观点,③④是嫦娥五号成功探月的积极作用。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②错误。
3.(2021辽宁营口中考)德育立人、智育赋能、体育健体、美育怡情、劳动养性。
通过“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激发育人活力,探索育人模式,彰显育人力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五育并举”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②“五育并举”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③“五育并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五育并举”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 本题考查“五育并举”的积极作用。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5b1b89427e21af45b307a882.png)
你同意以上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请以“创新文化之我见”为题撰写一篇小 论文,可由个人或学习小组完成。论文写 作要求如下。
文字简洁,500字左右。 观点正确,材料真实状元成才,路 注重论述说理,理论 联系实际,具有一定见解和深度。
状元成才路
创新精神,表现为_敢__为__人__先___、敢于 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 奇心和挑战权威的__批__判__精__神__,表现为承 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状元成才路通合作的_团__队__精__神_, 表现为舍我其谁状元成才路的__责__任__担__当__和造福人类 的济世情怀。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拓展空间
教材28页
人人皆可创新,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于创新文化,人们有如下看法。
培育创新文化,就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企业 家精神。
有了敢于跨越、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心,就能 激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能培育我们的创 新文化。
中国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的说法,这样的文化心理,会浇灭创新的火花。
C.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决定性因素
D. 我国有13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 文化还比较落后
2. 我们要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 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大力提 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 之所以要倡导创新精神,是因为( )
① 创新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② 创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③ 只有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来的水平,
探究与分享
教材第26-27页
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 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de294e8e767f5acfa0c7cd05.png)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学习目标
1
知道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 识记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面临 的现实挑战。
情境引入
毛泽东的豪情诗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今天都 成为现实。是什么让我们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的呢?
新课探究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发展。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 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探究
(1)类似漫画中的措施,你还知道哪些?
创新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
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 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新课探究
“海水稻”种植成功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 平台“蓝鲸1号”
是科技创新搭起了 理想与现实的桥梁。科 技创新如此重要,创新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 我们的社会发展更进步。 我们应如何坚持创新, 更好地创新,让创新服务 于我们?
新课探究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 素。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 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 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 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 创新型国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2课第2框《创新永无止境》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2课第2框《创新永无止境》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2feef5e87101f69f319559.png)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时间
科技成就
2016年8月 16日
“墨子号”发射升空
2017年5月5 日
C919大飞机成功首飞
2017年5月 18日
“可燃冰”试采成功
地位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世界上少数几个有大飞机制 造能力的国家之一
全球首例
2018年10月 港珠澳大桥
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 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 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 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 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2019年1月 嫦娥四号
第一个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的探测器
我国的科技现状
成就: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了世界 前列。
中国已经步入世界科技强国了吗?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创新强国
1.“万众创新”主要指哪两大主体要创新? 2、
1、需要什么精 神?有哪些表
企 业
现?
2、结合教材26
、27页探究与
个
分享,思考后 面问题?
人
企业如何创新
个人创新应该 怎么做
在继打压中兴通讯之后,美国又全面限制美国高 科技企业向华为公司提供芯片。2018年中美贸易 摩擦中国中兴通讯公司因为半导体芯片产业核心 缺乏竞争力而处于被动局面的“缺芯”之痛说明 了什么?
教育的重要性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 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 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 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2 创新永无止境 (万众创新)
![2.2 创新永无止境 (万众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69ce3a004a1b0717fd5ddca.png)
(1)阅读教材第26-27 (2)从裘法பைடு நூலகம்、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 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3)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 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 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厉害了,中国制造】
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备受瞩目,中国桥、中国路、中 国车、中国港、中国网,还有正在仰望神秘太空的人类历史上 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FAST、熬然五矗立于蓝天下碧海中 的全球最大的钻井平台“蓝鲸2号”,这些是一个个今世界瞩目、
①新令(造1)我提旁”结?人国供合(3艳教经了分羡材)济 坚的知快实中识速的国谈发物谈超展质,级为,基工什程综础么和;合会中国有国力这制不么造“断。厉增害强”,的为“科中国技制创 ②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 主创新能力增强; ③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得益于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 方针指引;
企业与创新的关系: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 对企业的要求: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 破,掌握核心技术。
材料呈现:
李克强总理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 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落实和完善支持企业创 新投入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引导 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大企业牵头承担重要 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 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千千万万企业成 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 尖专精”,必将极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6d53f84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e.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个课时,课题为“创新永无止境”。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驱动因素和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对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我国科技创新的具体成就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具体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创新的重要性,掌握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认识到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增强学生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
2.教学难点: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科技创新的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科技创新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我国科技创新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就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部编人教版)-2.2创新永无止境带反思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部编人教版)-2.2创新永无止境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976fb95360cba1aa811da4d.png)
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性看待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感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自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能力目标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举措;知道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能创新;知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知道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教学难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理解创新精神。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港珠澳大桥)观看视频,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创新强国(一)从总体上介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1.材料展示:材料一:“蓝鲸一号”是全球最先进的海上钻井平台。
18000多吨的上船体由重型吊床吊起与下船体合拢,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有37层楼高,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最大钻井深度超过了大海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材料二: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是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点。
2017年12月,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开港试运营,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箱,居世界第一。
这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实现了24小时无人作业,中国港口行业完成跨越式升级。
(多媒体链接视频——渤海粮仓)从上述材料和视频中,你有哪些感想?2.小结:(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1.图文展示:南仁东(左三)与工程技术人员在位于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展有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坑洼中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 创新永无止境》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 创新永无止境》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0dbe4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2.png)
板书设计
为什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为什么要建成世界创新强国?
创新强国 怎样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创新永无止境
增进人类福祉, 让生活更美好。
(目的)
激发 创新活力
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成就? 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为什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的表现?
当堂训练
1.爸爸:我们国家有些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还受制于人、可能随时被人
学习任务一
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学习任务一
说一说:请同学们列举近年来我国取得科技成就。
“祝融”火星车
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
神舟系列 飞船
学习任务一
“深海勇士号”载人 潜水器
“复兴号列车列车
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
上述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 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学习任务四
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学习任务四
为什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 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③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 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笔记整理五
5.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1.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 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2.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 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 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3.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 己的知识产权。
2.2创新永无止境(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2.2创新永无止境(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54f61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0.png)
导入新课
“人类终将使电脑智能化且使其远胜人脑。” 从可以跟你聊天的“小冰”到能帮你开电视的智能 音箱,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 驾驶,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已经 全面走入人类的生活,广泛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 个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
复兴号
提 示: 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中国高铁技
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创新”,在引进技术的基 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也称为“二次创新”,在模仿中 学习,消化吸收国外技术,集成创新再到最终实现自 主创新。
中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仰望到模仿,从创 新到赶超的过程;经历了从发展初期的技术引进到消 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到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铁路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中 国高铁”这个品牌。
(1)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取得了哪些成就? (2)为什么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作为长期面对的工作主题?
提 示: (1)总结成就。 (2)从教育的重要性方面来总结。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 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 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你认为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
提 示: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
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核心技术不是 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路着别人走,而必须自 强奋斗、敢于突破。
(1)阅读教材第25—2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 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 结合中国高铁故事,谈谈你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科技现状,了解并掌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了解万众创新的原因,知道创新精神的表现,掌握万众创新的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提高正确认识我国科技水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建设创新强国的紧迫感,培养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创新强国【教学难点】万众创新【教学环节】一、新闻导入【多媒体呈现】厉害了,我的国——2017年中国科研成绩单闪耀世界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诞生,时速350千米的“复兴号”高铁列车服役,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量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世界级科研成果涌现……2017年,中国亮出的科研创新成绩单让世界瞩目,新时代的创新曲正在奏响。
在这个新时代,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所说,中国科学家已从自然科学前沿重大发现和理论的学习者、继承者、围观者,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教师点拨: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征途上正阔步前行!二、探究新知(一)创新强国活动1 合作探究【多媒体呈现】材料一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进行70多分钟的试飞后,顺利返回上海浦东机场,成功着陆。
2017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2017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中国北斗导航进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2017年1月18日,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圆满完成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后,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产量上取得重大突破,最高亩产620.95千克!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宣布科学家们使用位于贵州的FAST望远镜找到了2颗新的脉冲星。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使用自己的望远镜找到新的脉冲星。
2017年11月30日,中国发布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成果:发现太空中的反常电子信号。
材料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某些科技指标上的比较表问题:(1)这些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2)这些重大科技成就能否说明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强国?为什么?(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4)建设创新强国,党和政府应如何做?要求:邀请几名学生依次朗读材料,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强国。
【多媒体呈现】 1.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的科技现状。
①优势: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②劣势: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学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活动2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材料一2017年8月18日,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杭州落幕。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闭幕式上指出:当代青少年赶上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好时代。
希望大家向科学前辈学习,从小树立起科学报国的远大志向,将来成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栋梁之材。
永葆好奇之心,不懈追求科学梦想,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开启精彩的科学人生路。
在探索中坚持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坚守科学道德,让科学的灯塔照亮成长前行的方向。
材料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全文发布。
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问题:(1)国家为什么要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师生一起默读材料,小组内合作探究达成共识并在班级分享。
教师小结: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
【多媒体呈现】 3.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活动3 合作探究【多媒体呈现】数据显示,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移动支付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体量已经是美国的50倍,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约100万亿元,未来预计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全球知名调研公司益普索称,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高达77%,遥遥领先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预计2019年,中国将比2015年增长7.4倍,而美国只增长2.6倍。
据了解,以支付宝、银联为代表的国内机构积极“造船出海”,已成功向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输出技术、标准及经验,带动了当地普惠金融发展和数字经济转型。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贺强提交了关于保持移动支付产业全球领先地位的提案。
他提议:首先应该将移动支付作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国策的核心战略,继续为移动支付创新提供赋能的政策环境。
其次,支持将移动支付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鼓励中国企业与当地机构合作。
此外,政府应鼓励中国支付企业向全球推广“中国标准”,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避免“西方标准”阻碍中国移动支付“走出去”。
问题:(1)你有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经历吗?请与大家分享。
(2)中国移动支付“走出去”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要求:邀请两名学生朗读材料,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速,遥遥领先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已经走出国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未来,我们要积极制定“中国标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让更多的“中国创新”积极“走出去”,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
【多媒体呈现】 4.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其他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二)万众创新活动4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为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
李克强总理指出,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我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
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
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形态,体力加脑力,制造加创造,甚至可以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乃至于所谓颠覆性的技术,中国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迈上新的台阶。
问题:(1)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鼓励万众创新?(2)生活在创新的时代,我们应如何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去?要求:师生一起朗读材料,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生活在创新的时代,人人都是创造者,人人都是创新者。
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做一名时代的弄潮儿,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多媒体呈现】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活动5 合作探究【多媒体呈现】新闻视频当地时间4月23日,2018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拉开帷幕。
海尔、航天科工等一大批中国领军企业亮相这个全球最大的工业展。
参展的海尔智能制造服务总监官祥臻介绍说:“今年海尔带到汉诺威工博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就是我们最具代表性的自主研发成果,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
另外,本届汉诺威展期间海尔宣布在德国建造中德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新一代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也是我们致力于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的直接体现。
只有永葆创新活力,海尔才能在全球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潮流中占得先机。
”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海尔为什么要致力于自主创新?这则新闻给我们什么启示?要求:师生一起观看视频,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海尔的事例说明,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多媒体呈现】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活动6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火药王”六十载的创新之路83岁的他,用一生将“火炸药研究”这个“冷板凳”坐热,书写了我国火炸药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传奇之路。
耄耋之年,他仍在不断创新,将全部精力都投入科学研究。
他就是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
在火炸药领域,王泽山院士有个独特的称呼——“火药王”,这足以体现王院士的行业地位,但他从未因此而骄傲自满。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对王院士最真实的概括。
他淡泊名利,专注研究,一直希望中国的火炸药研究可以走在世界前列,抢占制高点。
在攻克火炸药领域内的世界难题——低温度感度技术之时,王泽山并没有沿着国际上的老路前行。
他带领团队不断尝试,打破原有规律,发现了能够弥补温度影响的新材料,解决了长贮稳定性问题,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
一直到现在,这项技术都超出国外研究水平。
该技术获得了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问题:(1)王泽山院士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2)他的身上具有哪些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求:邀请三名学生依次朗读材料,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王院士具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淡泊名利,专注研究”等良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时代需要发扬创新精神。
【多媒体呈现】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活动7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2018年3月8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多家企业向市场发布与方太相仿的水槽洗碗机。
对此,方太表态,对于抄袭行为给消费者、企业和行业带来的伤害,以及给创新精神带来的破坏,方太绝不会姑息和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