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周瑜人物形象的塑造

合集下载

追忆千古风流人物——浅析周瑜形象的演变

追忆千古风流人物——浅析周瑜形象的演变

122123贼》,恰与张《述<帝鉴图说>疏》中“小人”“贤臣”之告诫相吻。

《帝鉴图说》所载每则史实之后皆有一则短小评论,其语气形式相较于同一时期的时评十分独特。

如《却千里马》一则有评论:“夫千里马是良马也,文帝以为非天子所宜用,尚且不受,况其他珠玉宝贝、珍禽奇兽?不切于人主日用者,又岂足以动其心乎?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正文帝之谓也。

”值得注意的是,这在明朝已接近白话。

小皇帝心智未开,评论自然避免过于深奥,然却并非暖言柔语。

虽在言末以“正文帝之谓也”为己开脱,而言之犀利已然十分明显。

《蒙卦》的教育倡“击蒙”与“包蒙”辩证实施,对于被尊为天子宠若命脉的小皇帝,《帝鉴图说》自然反映出适当的“击蒙”以示严谨。

2、《帝鉴图说》之题材内蕴与《周易》《帝鉴图说》之题材内容广征博引,取材诸多权威史书,涉及面广大,表面看似杂乱无章,但将其稍加类分,便能发觉其中明显而玄妙的《周易》理念。

如下几点可赅之。

(1)选将以道,选将以德《褒奖守令》描述西汉宣帝灵活留任地方官,论功嘉奖。

《蒲轮征贤》描述汉武帝派车接贤人申培入朝,为表尊敬,命人在其乘坐的车子捆绑蒲草减少震动。

《周易·彖传》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

”中国古代虽有多个朝代厉行过法治,但实质上人治是历代王朝的本质,既是人治,贤人政治才是最好的人治,因此,历朝历代都将尊重贤达视为美德,纵然有时对于贤达的定义会出现偏差。

作为皇帝启蒙之书,尊师尚贤自然是必修之一。

自反面而言,《周易·彖传》曰:“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书中对这一原理断然无有忽视。

《爱惜郎官》一则中东汉明帝宁可散发银两,也不授予外甥仅可管百里的郎官,只因其无有学识。

更加典型一例便是《任用六贼》一则,讲述宋徽宗重用童贯等人,随之北宋灭亡,两代皇帝被俘。

正如《述<帝鉴图说>疏》所传达一般,若不望自掘坟冢,必须“亲贤臣,远小人”。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而被翻牌成电视剧就有几个版本,相信三国演义中的很多人物给朋友们留下了极为深刻之印象,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先生,阴险狡诈的曹操等。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刘备: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关羽: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张飞: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赵云: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孙权: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周瑜: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吕布: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曹操: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马谡: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

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周瑜人物形象分析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

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

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周瑜人物形象分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篇1(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一周瑜,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

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

历史上的周瑜年轻貌美,风流儒雅。

他为人宽宏大度,不计个人恩怨,很得部将和其他人的拥护。

他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周瑜曾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他的杰出军事才能。

但最能体现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了。

当曹操率领近三十万水步兵而号称八十万要与孙权决战时,孙权的谋士张昭等人,被曹操的气势吓破了胆,极力主张投降曹操。

在这种紧急关头,周瑜与鲁肃力排众议,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抗曹信心。

接着,周瑜又亲统精兵五万,大破曹军于赤壁。

曹操逃回北方以后,一直无力再次南下。

这就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终成帝业。

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周瑜是一个政治上高-瞻远瞩,军事上有雄才大略的英雄。

这就是周瑜的主要特点。

(二)正像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样,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给他笔下的周瑜安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让他在作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结构纽带作用。

赤壁之战是作者着力描写的规模宏大的重要战役。

这一次战役集合了曹、刘、孙三方的主要军事力量,实际上也就是集合了三方面众多的谋臣武将,使他们各施谋略、各显威风,展开了政治的、军事的、明的、暗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斗争,展示了宏伟壮观的奇特历史场面。

作者安排了周瑜这样一个具有纽带作用的人物,使各种矛盾都与周瑜发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通过周瑜把各种人物的行动贯穿起来,从而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推进情节的发展。

“嫉妒”的经典——《三国演义》周瑜艺术形象浅析

“嫉妒”的经典——《三国演义》周瑜艺术形象浅析

读写频道•#!$%—《三国演义》周瑜艺术形象浅析□高晓慧摘要:作为历史小说,虽然“七实三虚”是《三国演义》的重要写作手法,但是作为历史人物的周瑜与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却变异巨大、判若两人。

《三国演义》之周瑜艺术形象,较之于史书真实,则虚构夸饰,形成“嫉妒”的经典形象,具有深刻的义藴。

关键词:《三国演义》;周瑜;嫉妒“嫉妒”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活动中的一种不 良情感,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对此均有不同程度的 表现。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开山名著,《三国演义》就着力塑造了“嫉妒”之典型人物形象周瑜。

由于极 具艺术魅力,使得周瑜性格的“心胸狭隘”,变得家喻 户晓。

而在《三国志》中,历史人物周瑜则以深谋远 虑,才智过人,待人宽容有礼,雄才谋略而闻名四方。

历史人物与艺术形象如此判然有别,本文因此着眼 于此,分析周瑜是如何由“豁达大度”的历史人物转 变为“嫉妒狭隘”的艺术形象,进而探寻这一艺术形 象的经典义蕴。

-、从“性度恢廓”到“嫉妒狭隘”(一)“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显豁达作为正史,《三国志》准确可信地记载了历史事 件和历史人物之言行个性:初,孙坚与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

坚子策兴瑜 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 无通共。

[1]当初,孙策移居到舒地时,周瑜为他提供了诸多 便利的条件。

当时的周瑜出身高贵、家境显赫,身份 地位和孙策相比,实则不相上下。

可他不计名位,直 至“升堂拜母”以兄弟之礼和孙策相交。

足见其礼待 他人、真诚友善的品质,不过,周瑜之“胸怀豁达”,确有实事。

《三国志》记曰: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

是时权 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 臣节。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下之,终不与 校。

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2]程普是东吴的开国元勋、三朝元老。

他见周瑜 年纪轻轻,职位却比自己高,心里很是不甘。

《草船借箭》中周瑜的特点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草船借箭》中周瑜的特点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草船借箭》中周瑜的特点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草船借箭》中的周瑜是一个心胸狭窄、阴险奸诈、心机深沉且妒忌心强烈的人。

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设计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最后却被诸葛亮的才智成功化解,可见周瑜的才智也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中周瑜的特点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1《草船借箭》中周瑜的特点
1、机智过人,借助局势向诸葛亮提出要求让其限时造出来10万只箭。

2、心肠狠辣,在诸葛亮答应之后要其立下军令状,完不成要受罚。

3、阴险狡猾,用小手段给诸葛亮制造了不少麻烦。

4、嫉妒心比较重,之所以向诸葛亮发难,也是因为有着看诸葛亮名声显赫不服气的原因。

反之,诸葛亮则表示的更加豁达一些。

2周瑜简介
历史上的周瑜和《草船借箭》中的周瑜完全不同。

周瑜是汉末时期东吴名将,出身大族,是庐江周氏子弟。

周瑜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小说《三国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对历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较大的改动,并虚构了较多的情节,从而给众人留下诸葛亮宽厚大度,周瑜小气不能容人的印象。

三国演义中的忠臣义士周瑜

三国演义中的忠臣义士周瑜

三国演义中的忠臣义士周瑜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其中周瑜被描绘成一位忠臣义士。

周瑜是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关键人物,他以其聪明才智、机智勇敢以及忠诚无私的品质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周瑜的忠诚和义气在《三国演义》中被充分展现。

在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联盟形成之初,周瑜就展现出了对孙权的忠诚。

当时,刘备向孙权请求借船之际,周瑜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孙权的决定。

不仅如此,周瑜还主动带领一个部队护送刘备,确保他的安全。

这种忠诚和义气不仅表现在言行之间,更反映在他的行动之中。

周瑜出色的智谋在《三国演义》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深思熟虑,善于把握时机,能够在关键时刻作出明智的决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

面对曹操的大军,周瑜巧妙利用风向和火攻的策略,最终成功击败了敌人。

他的智谋不仅为孙刘联军赢得了胜利,也为自己赢得了声望和尊重。

周瑜的机智和勇敢使他成为一个令人钦佩的人物。

无论是在军事战略上还是在个人行为中,他都展现出了出色的勇气和决断力。

在士兵们迅速丧失信心的时候,周瑜能够保持冷静并鼓舞士气,这为他赢得了士兵们的敬爱。

他的机智和勇敢不仅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将领,也使他成为一个受人景仰的领袖。

与此同时,周瑜还展现出了忠诚和义气的高尚品质。

他对刘备和孙权的忠心耿耿,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背离自己的盟友。

即使在周瑜听到自己心爱的人钟馗被曹操活捉的消息后,他仍然选择忍痛割爱,以保护盟友的利益。

这种高尚的忠诚和义气令人动容,也使周瑜成为《三国演义》中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

综上所述,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以其忠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成为了一位忠臣义士的代表。

他的忠诚和义气在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联盟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他的智谋和勇敢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将领和领袖。

他的高尚品质令人敬佩,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将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比较研究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比较研究

本论文属于
保密 □ 在 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周瑜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在《三国志》中一直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的,不论在军事、政治 才能还是在人格品行等各个方面都值得世人称赞和学习。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作为一个 文学形象,其形象遭到严重的贬低。《三国演义》取材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以《三国志》为主 的史传材料。另一种,是以平话、戏曲为主的民间文化。《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吸取了《三 国志》中周瑜的正面形象,又融汇了民间戏曲、平话中被贬低、扭曲的周瑜的负面形象,最终把 他刻画成既符合历史又背离历史的截然不同的二重性形象,出现了性格分裂。《三国演义》由于 其巨大的影响力,对三国历史人物半虚半实的刻画往往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三国演义》中 周瑜的形象亦真亦幻,并长期以来根植于人们心里,造成了对周瑜认识严重的偏差。历史上真正 的周瑜形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三国演义》刻画的周瑜形象到底具有哪两种截然不同的二重性 格?周瑜的形象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其转变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以 上问题作一个解答。
其三,把周瑜史学形象向文学形象的变化分成三个阶段加以考察,第一阶段,三国到北宋; 第二阶段,南宋;第三阶段,元明两朝。主要从正统观、民俗文化的兴起以及《三国演义》的影 响三个方面来考察周瑜形象转变的原因。
关键词:《三国志》;《三国演义》;周瑜;二重形象
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As a Historical figures,by and large, Zhou Yu has a positive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No matter abilities in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s or personality conducts are worth of being praised and learned. But, his image was heavily depreciated as a Literature image in Three Kingdoms, within which Materials based on two parts, one i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other can be derived from folk cultures, such as opera and tale. It combined both the positive image in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negative image from folk opera in Three Kingdoms, which Portrayed Zhou Yu as a dual character. The figures of three kingdoms, being depicted as half-genuine and half-sham, which can mix the spurious with the genuine by virtue of huge influences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wrong image of Zhou Yu has been rooted in people's minds for a long time so that caused serious deviations of Understanding of him. What is the real image of Zhou Yu in history? What completely different double character does Zhou Yu in Three Kingdoms have? What kind of change occurred in Zhou Yu's imag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find an answer for above issu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对周瑜的正确评价

对周瑜的正确评价
的三国英雄全是 “自本位” 的人。但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人物的人生观也是符合当 时实际的。
四。关于周瑜在东吴地位的取得方式 现在有种说法说周瑜是靠裙带关系才建立自己诸将之冠的地位的, 真是这样 么?小桥这个没有门第的美女真能给周瑜带来怎么多?这恐怕是后人复会的吧, 这种荒谬的观点恐怕连罗贯中也不会采用。
的部分虚构内容, 更不要对那些被扭曲的历史人物枉加褒贬, 那对英雄是不公平
的! 一,关于周瑜“完美”论
很早以前曾作过一篇《总论周瑜的完美》 ,其中的“完美”二字一直使不少 人难以介怀, 有的说“你们可以讨论周瑜的 “完美”,但请不要说已经将这个 “完 美”与所有人比较过,是纯金的,那我不信”这样的话,我很同意。如果仔细看 过在下〈总论周瑜的完美>一文后,开头就声明“完美”一词只是题目 , 那是为 吸引眼球用的,而史料记载看周瑜的人生可能就是因为短才确实有“完美 %A
而且,他也娶到了江东最美丽的女孩子, 那就是乔公的女儿小乔。 这个时候的周 瑜真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 想想看吧,一个 24 岁的年轻人,担任了一 个地方的高级将领, 驰骋战场, 建功立业, 而且娶得这个地方最美丽的女孩子为 妻,作为一个男人还有比这更令人羡慕的吗?连苏东坡提起这件事情来还表现出
衬托的艺压群雄而已。 受古代传统的正统思想影响, 刘备集团当然要以 “正面人 物”出场,为了塑造诸葛亮的形象,罗前辈可谓是大动了脑筋,他把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借东风,空城计等统统归功于诸葛亮不说,还把当时有勇有谋,英勇
善战的江东英雄拉过来作为陪衬, 可真是废了一番心思啊。 周瑜在与其他人斗智
时左右逢源,才智过人,他打黄盖瞒过了蔡中蔡和, 他用计令曹操杀了蔡瑁张允,
他使用火攻成就了赤壁之战, 可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偏偏在诸葛亮面前

《三国演义》中体现周瑜大度的主要事例。

《三国演义》中体现周瑜大度的主要事例。

《三国演义》中体现周瑜大度的主要事例。

《三国演义》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文学巨著,其中周瑜作
为一个历史人物在小说中被塑造得十分鲜活,特别是在运筹帷幄方面
表现出了他的大度胸怀。

下面将用几个具体例子来展示周瑜的大度。

首先,周瑜在庐江之战中表现出了大度。

在此次战争中,周瑜的
部队与曹操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一次战斗中,曹操的一名将
军因错误而被斩首。

曹操对将军的死感到非常悲痛,而周瑜却毫不计较,主动将将军的遗体送回给曹操并给予了他足够的待遇,这展示了
周瑜的宽容和大度。

其次,周瑜在与刘备谈判时表现出了大度。

在一次会谈中,周瑜
向刘备表明了自己对于刘备的态度,即“吾今犹可与汝等共图大业也。

”周瑜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同刘备联手,使得两人成为了很好
的朋友。

他没有因为刘备的出身或许多人的反对而拒绝对方,而是关
注更大的利益。

最后,周瑜对关羽的待遇也表现出了大度。

在曹操和孙权之间进
行合作时,关羽成为了双方谈判时的一个争议点。

曹操要求将关羽刺杀,而孙权则希望将他留下。

在此时,周瑜主动将关羽送回给了刘备,并亲自前往与关羽商议联手之事。

他的放手一搏,为了维护双方之间
的关系,最终成功挽救了关羽。

总之,《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很多事迹都表现出了他的大度胸怀。

他不同于其他军事将领,善于发扬众人的智慧和协作精神,这是周瑜
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的宽厚向善、善于团结合作的行为引领了整
个团队,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三国演义中周瑜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周瑜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周瑜的人物形象分析【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

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

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 商务印书馆《新华词典》)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

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

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

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

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

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

《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

谈周瑜——读《三国演义》有感

谈周瑜——读《三国演义》有感

谈周瑜——读《三国演义》有感谈周瑜——读《三国演义》有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周瑜——读《三国演义》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读《三国演义》,我对周公瑾的看法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

由于周公瑾出现的篇幅不长,我也没太注意他。

直到最近,我细读了一遍《三国演义》,才发现,周公瑾出现的篇幅虽不长,但他的可研究价值非常高。

对于周公瑾这个人,公认的'看法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

我的看法是,从大方面来看。

公瑾的却是嫉贤妒能,心胸狭隘;但是单从东吴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因为各为其主,他之所以要害死诸葛亮,是因为要维护本国的利益。

所以,周公瑾只是要忠于自己的主公——孙权,才要害死诸葛亮的。

其实,在车壁之战中,周公瑾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单凭他诸葛亮,根本无法打出这赤壁之战,曹操南下,也就随他去了。

没有周公瑾,就不会有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的典故。

有一个有名的歇后语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如果没有周瑜,曹操又怎会相信黄盖投降?又怎会败走华容道?在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从七星坛上下来后,周公瑾对鲁子敬说:“诸葛亮竟会妖术,此人不除,必有后患。

”从大体上看,周公瑾试看诸葛亮比自己厉害,要杀诸葛亮,但是细看一下,其实周公瑾是为了东吴的后来着想,他认为,一旦孙刘两家闹翻,一旦刘备哪方有诸葛亮在场,那将是麻烦重重。

所以说,当时是各为其主,如果让周公瑾在刘备营中,定不会这样。

说周公瑾间接害死了关云长,这是事实,他逼着刘备还回荆州,同时也增加了孙权讨回荆州的决心。

终于,刘备在取西川之时,孙权亲自率兵夺取荆州,在麦城杀死了关云长。

其实,只有一半是关云长自己的错误,他刚愎自用。

而周瑜呢,他也是为了讨回本国的城池。

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因为他忠于自己的主公。

其实,在历史中,周公瑾确有其人,历史上的他是一位儒将,所谓儒将,就是那种风流倜傥、潇洒帅气的将军,历史上的他: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双重形象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双重形象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双重形象摘要: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争中东吴人物形象得到集中刻画,其中最突出的是周瑜,赤壁之战既展现了他才能卓越,具有军事谋略的一面;又表现了他比之诸葛亮才能平庸,心胸狭窄的一面。

周瑜这一双重形象塑造令人印象深刻关键词: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周瑜;两面性《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它对战争进行全景式地描写,其中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以及规模之宏大,在整个世界文学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而赤壁之战是其中最重要的、描写最为精彩的战役之一。

罗贯中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如一曲英雄史诗,激扬高昂的格调中洋溢着诗情画意,激烈的战争中穿插着一些比较轻松的场面。

他毫不吝啬笔墨,描绘了诸葛亮与鲁肃乘雾联舟、群英会蒋干中计、庞统挑灯夜读以及曹操横槊赋诗等,把战争写得张弛有度。

而《三国演义》不仅善于叙事,亦长于写人,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将人物类型化,比如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仁爱宽厚的刘备、忠义勇猛的关羽、奸诈雄豪的曹操。

但是其中亦塑造了一些多面性的人物,本文笔者所探讨的周瑜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是东汉末年吴国主要将领。

周瑜少时与孙策交好,21岁就随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打下吴国基业,深受孙策信任,后来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执掌着吴国的军政大权。

周瑜作为主帅,率江东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三国演义》中对周瑜的描写与《三国志》史载有较大出入,为衬托诸葛亮而被贬低了形象,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其中看到其形象的两面性,在赤壁之战的描写中表现尤为突出一、周瑜的卓越才能和军事谋略赤壁之战中,面对东吴君臣、曹操时,展现的是周瑜卓越的才能和不凡的军事谋略这一正面形象。

苏东坡在游黄州赤壁时留下了《浪淘沙・大江东去》这样的豪迈之词,表达了对周瑜的赞赏之情,从中我们可以一窥周瑜的“雄姿英发”,儒将之风当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轻取荆州后志得意满,冀图沿汉水和长江顺流东下攻打孙权,刘备派诸葛亮出使江东以求联盟孙权共抗曹操。

试论《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

试论《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

妒能 、行事易 冲动和意气用事 、不够谨 慎 ,目光不够深 远。在诸 葛亮
携结盟之任来到江东时 ,周瑜就萌生 了杀掉 以绝 后患的想法 ,并且多
首先,当曹军大兵压境之时 ,孙权 的文 臣武 将分为 以张昭为代表
的主降派和以鲁肃为代表 的主 战派 。虽然 孙权赞 同抗 曹 ,但 对于能否 抵挡住 日益强大的曹军没有信 心 .阂此犹豫不觉 。作 品中主战与 主降 这对矛盾出现 ,而孙权 又 无法 抉抒 .此 时有人 提醒 孙权 “ 先姊 遗 言 云 :伯符临终有言 :内事不决 问 外 事不决 问周瑜 ” ,将 此矛 盾 转移到周瑜身上。周瑜先见到了鲁肃和张 昭了解 了事情 的梗 概 ,又见 到 了程普 、黄盖等 宁死 不 降主战 派的将 领 ,周瑜 的态 度 起到 关键 作 用 。小说 中描述周瑜被诸葛亮 “ 智激”坚定 了抗曹 的决 心 ,在与孙权 见面时 ,周瑜驳斥了主降派张昭等人 的 “ 迂儒之 论”,分析 了曹 军的
曹植 《 铜雀 台赋》 中 “ 挟二桥于东南兮 ,若长空之蝶 竦” “ 智激 ” 周
性格 。
操 的失败 。而小说中描述周瑜的计谋策略 虽战胜 了曹操 却被诸葛亮 洞
察得一清二楚 。侧面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 能高过周瑜 ,并 且小说 中有 多处周瑜想杀掉诸葛亮 ,却被诸葛亮巧妙 的抵制 了,又进 一步说 明诸 葛亮 的军事才能上无人能及 。在 《 三国演义》 中周瑜 器量狭小 、忌才
人之表 ,实奇才也 ! ”在三国志记 录中周瑜 是美姿容,精音律 ,多谋善 断 ,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 ,雅量高致的千古风流人物 。 《 三国演义》 是一篇历史 长篇小说 ,架 构基本 上遵 从历史 发展顺 序 。罗贯 中在小说创作 中以刘备集 团为主线 ,主题思想 是拥护刘备 正 统汉室血统 ,反对曹操 ,着力 突出的是刘备集 团的中心人物 。就如 正 史中周瑜在纷争不断的三国时期 画上了浓重 的一 笔,不容历史 忽略一 样 ,在 《 三国演义》 罗贯 中的笔下 ,周瑜亦是一个重要 的角 色。他不 仅将刘备 、曹操 、孙权三方主要军事力量贯穿链 接起来 ,还映衬 了小 说 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 。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在 出山后 的重大 军事行 动 ,而赤壁 之 战前后 ,

《三国演义-周瑜》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介绍

《三国演义-周瑜》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介绍

《三国演义-周瑜》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介绍(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演义-周瑜》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介绍【导语】:周瑜是《三国演义》中吴国集团的最高军事统帅,是江东三杰之一。

三国演义描写周瑜外貌段落摘抄

三国演义描写周瑜外貌段落摘抄

三国演义描写周瑜外貌段落摘抄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该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许多英雄豪杰之间的战争和纷争。

其中,周瑜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江东名将,被誉为“东吴之才”。

一、周瑜的外貌描写周瑜是一个相貌俊秀的男子,他的外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三国演义》中对周瑜外貌的描写:1.秀发如云:周瑜有一头长长的黑发,如同黑云一般飘逸。

2.明眸皓齿:周瑜的眼睛明亮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牙齿洁白如玉,笑起来格外迷人。

3.红唇白皙:周瑜的嘴唇鲜红动人,皮肤白皙光滑,仿佛白玉一般。

4.身姿挺拔:周瑜身材修长挺拔,走起路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5.着装典雅:周瑜喜欢穿着华丽而典雅的衣服,常常身穿绫罗绸缎,妆饰精致,尽显贵族风度。

二、周瑜的形象特点除了外貌上的吸引力,周瑜还有一些独特的形象特点,这些特点使他成为一个备受尊敬和仰慕的角色。

1.聪明智慧:周瑜是一个聪明才智过人的人物,他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2.谦虚谨慎:尽管周瑜才华横溢,但他却保持了一颗谦虚的心。

他对待他人总是友善和尊重,从不自大和傲慢。

3.勇猛果断:周瑜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他雄心勃勃,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

4.细致入微:周瑜不仅有着卓越的智慧,还有一颗善于观察和分析的心。

他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善于捕捉到细微的变化。

三、周瑜形象对故事的影响周瑜这个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才智和能力使他成为了陆逊等人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另外,周瑜与刘备和诸葛亮等人也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周瑜的形象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和善良的形象,他成为了江东地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他的智谋和勇气成为了人们学习和敬仰的对象。

在故事中,周瑜的形象体现了一种正直的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国家争取了一线生机。

四、结语在《三国演义》这个经典作品中,周瑜形象的描写使他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和追捧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三国演义》中周瑜人物形象的塑造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杨如意摘要:周瑜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

周瑜的性格包括“性度恢廓”和“量小歹毒”两个部分,因此他的性格是复杂且丰富的。

作者对他形象的塑造是在与诸葛亮的对比中完成的。

三国的历史上,周瑜的形象有着双重的特点,他是嫉妒贤能的“小人”,又是智勇兼备的”将才“。

本文通过不同的文献资料与《三国演义》的对比来探究周瑜的形象,并从作者的创作角度来揭秘有意贬低周瑜的动机。

关键词:周瑜;形象;三国演义Theory of "three kingdoms" in zhou yu shaping of the charactersYang Ruyi,Major in Chinese Linguistics & Literature, Humanity InstituteAbstract: week yu is shaping up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artistic image. Zhou yu's character including "magnanimous" and "mean" two parts, so his character is complex and rich. The author of his image was done in contrast with the zhuge liang. In the history of three kingdoms, the image of zhou yu had a twofold Characteristics, he is jealous of sage "little people", it is wise, with "him". In this paper, through different literature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Kingdoms to explore the image of zhou yu,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thor's creation to reveal deliberately belittle the motives of zhou yu.Keywords: zhou yu;Image;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目录一、引言 (1)二、周瑜的性格悲剧 (1)(一)为人豁达到嫉贤妒能的转变 (1)(二)性度恢廓到心胸狭窄的转变 (2)三、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 (3)(一)英勇善战 (3)(二)谋略过人 (4)四、作者的创作动机 (5)(一)与作者所处环境、自身经历息息相关 (5)(二)艺术手法的表现 (6)五、小结 (7)参考文献 (9)一、引言《三国演义》是我历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经典章回小说,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全书的主线诸葛亮,另一个是周瑜。

读者会觉得诸葛亮的形象伟大,为人智慧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读者对反衬人物--周瑜的完美塑造。

那么究竟《三国》里的周瑜和历史上真实的有何区别呢?作者又为什么要在周瑜的身上编纂一些故事呢?二、周瑜的性格悲剧宋·戴复古①《寄兴》中有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即便是再伟大的人也有缺憾,自然,一代大将周瑜也不例外。

周瑜( 175—210)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曾追随孙策,二十四岁就被封为中郎将,人称“周郎”。

周瑜的缺憾就是他的性格,正是由于他的性格才导致他人生的悲剧。

(一)为人豁达到嫉贤妒能的转变陈寿②的《三国志》中曾这样记载: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

成语“如饮醇醪”就是周瑜大度的最好证明。

老将程普因为周瑜年纪比自己小,但地位却比自己高,于是对他不服还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却不和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感动,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

就是说和周瑜来往,就像喝甘醇的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对周瑜的吟诵:“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诗歌中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言谈卓越,少年得志,风流倜傥的周瑜,苏轼对他的态度也是褒奖的。

但《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却完全是另一个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以善妒的形象出现,他也曾是智勇双全的大将和谋臣,只是后来在与诸葛亮的共事过程中,周瑜才渐渐表现出心胸狭隘,嫉妒贤能的性格。

在与诸葛亮见面之初,周瑜就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得知此人将是他日后强劲的对手,在深入了解之后,他就发现诸葛亮的才能远在自己之上,于是他说:“此人助刘备”,“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

”因为自己才能比不上神机妙算的孔明,于是他起了害人之心,宁可除之以绝后患,也不愿让自己的利益和名声受到损害。

在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周瑜的心胸狭隘。

他以造箭为由设计谋害诸葛亮,当时他们的对话只有五句,但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既有预先的详密规划,又有临场的随机应变;表面上看句句客气关心,实则字字包藏祸心,一心想要将罪于诸葛亮。

在去南屏山追杀诸葛亮的时候,周瑜交代他的下属说:“休问长短,拿着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

”这是何等的绝情和冷酷啊,不给人说话的机会,目的明确就是取了孔明的脑袋,不用跟他废话,事办好后必有重赏。

这样的周瑜哪里还是那个摇着扇子,谈笑风生的周郎,分明是一个妒火焚身的“小人”,嫉妒让他失去了理智和风度。

当自己不上别人的时候,他首先想的不是自己应该怎么努力超过别人,而是想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摧毁,这种白雪公主后妈般的做法实在不符合他当时的身份和地位。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在见到贤人的时候想的应该是如何惜才,怎么样将他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为自己服务,但他却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容不下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的性格,这也就注定了他在《三国演义》里的人生悲局。

(二)性度恢廓到心胸狭窄的转变《三国志》中还曾这样描述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说周瑜这个人心胸开阔,气度宽阔,很招人喜欢能得人心。

作为东吴的良臣,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在孙策下江东和他商量大事的时候,他就向孙策推荐了张昭、张纮两名优秀的人才,他说:“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有’二张’乎?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

”为了大业的胜利,他将个人的得失放在一边,全心为主上服务,心胸开阔。

即便是在他将死之前,他还在向孙权推荐鲁肃。

周瑜举荐贤人不仅是为孙吴政权考虑,也显示出他本人的光明磊落和人格魅力。

正如毛宗岗①所说:“才如周郎,而能推贤让能,是其大过人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选贤举能,知人善用的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心胸狭隘的代名词。

周瑜的心胸到底有多小,我们从“三气周瑜”这个故事中就能看出来。

第一气是五十一回中记载的,“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智取南郡,两人约定,让周瑜先攻,如果攻不下,就由诸葛亮去攻,谁攻下归谁。

南郡是曹仁防守的地区。

结果周瑜费尽心思攻下时,却已经被诸葛亮趁他不防备占领了。

于是这件事让少年得志的周瑜气愤不止。

他无法容忍自己辛苦攻下的成果果实被他人享用。

这第二气就是,周瑜想用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用美人计留下刘备,然后趁机将他杀害,但被诸葛亮发觉,用计策将刘备夫妇接了回来,并设计周瑜,让他中了埋伏,还让人在船头喊话取笑周瑜。

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想他一世英雄,居然会再一次失败,而且还是败在同一个人手上,还遭受这么大的屈辱。

因此这次事情带来的影响对周瑜的打击很大,一怒之下他气得吐血。

第三气是第五十六回记载的”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想取荆州,假说想取汉中,借道荆州,趁刘备等人出来迎接时一举擒获,这是“借途灭虢”之计,被诸葛亮识破,还被他的人包围,气急之下加上旧伤复发,周瑜又当场吐血,不久就气绝身亡。

三次都败在诸葛亮的手上,周瑜实在是心有不甘,却又无计可施,因此在临死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悲叹。

其实如果周瑜的心胸能够大度一些的话,他也不至于最后被活活气死。

如果他多一些乐观和豁达,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情,自己可以为自己排遣消极情绪,并适时开导自己,为自己的生命中有一位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而高兴。

孤独的英雄是寂寞的,有个可以和自己各方面的才能都对等的人人生才会充满趣味,即便那个人是对手。

三、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周瑜的一生的是短暂的,他只活了36岁,但他的一生绝对是辉煌的。

二十二岁,周瑜已经成为孙策的得力助手,为孙氏占据江东简历丰功伟绩;二十六岁,周瑜又成了孙权的股肱;30岁,统帅水军治国;34岁统领东吴人马,在赤壁大败曹操的八十三万士兵,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能被时间载入史册的人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周瑜正是凭借他的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能力才受世人敬仰。

有一种人,生来就是当军事家的材料,周瑜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英勇善战周瑜的军事才能在他为孙策选择江东时就可见一斑,他独具慧眼地选择了当时并不起眼的孙策而不是袁术,这个选择为他以后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才能智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追随孙策之后他就打下了横江和当利,24岁被任命为中郎将,也就是后人常称的“周郎”,从此他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攻荆州、打皖县、进军寻阳、讨伐江夏郡,平定豫章、庐陵二郡等,然后留守巴丘。

孙策死后,又帮助孙权攻下麻、保两屯。

接着又讨伐江夏,俘虏邓龙,打败黄祖,被任命为大都督。

这些都是他英勇善战的证明,但最著名的一役莫过于赤壁之战,也正是这场战役,成就了周瑜,使得他一战成名。

公元208年9月,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南下欲统一中原,刘备作为总指挥率五万人马迎战。

周瑜通过对当时的战略形势作出详细的分析,总结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再通过对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分析,抓住曹军不会水这一个致命的弱点,先后在战术上运用黄盖之计和吕蒙之计,烧毁了曹军的战船,并乘胜追击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帮助孙刘占据了荆州。

不仅成果巨大,这场战役更是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直至今天,仍被人津津乐道,同时,人们也记住了这个年轻的将领,当时仅仅34岁的周瑜。

于是唐朝诗人胡曾在《咏赤壁》中曾写道:“烈火西楚魏帝旗, 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破英雄百万师。

”以此来赞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突出表现,年纪轻轻就能有着如此大的作为。

公元209年,周瑜凭借他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解除了甘宁之围,击败曹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