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赏析、练习题及答案(精)

合集下载

《蜀相》练习(含解析)

《蜀相》练习(含解析)

《蜀相》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欲伐蜀。

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

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

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

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

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

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

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

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

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

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注释】①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道路险厄,凡十二曲,中有轘辕关。

1.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诛周主之罪诛:声讨 B.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敝:疲惫C.臣请谒其故谒:陈述 D.不如伐蜀之完也完:完美2.下列各项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曰:请闻其说。

得其地不足以为利B.挟天子以令天下以鼎与楚,以地与魏C.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D.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B.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C.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D.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的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

杜甫《蜀相》赏析、练习题及答案(精)

杜甫《蜀相》赏析、练习题及答案(精)

杜甫《蜀相》赏析、练习题及答案(精)⼀、诗⽂《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春⾊,隔叶黄鹂空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

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然的春⾊,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三、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出⾝京兆杜⽒分⽀之⼀的襄阳杜⽒。

⾃号少陵野⽼,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与李⽩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杜甫与李⽩⼜合称“⼤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常深远,被后⼈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川,虽然躲避了战乱,⽣活相对安定,但仍然⼼系苍⽣,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从其名作《饮中⼋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云。

杜甫的思想核⼼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学和⽇本⽂学都产⽣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多集于《杜⼯部集》。

四、赏析《蜀相》是伟⼤的唐代诗⼈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咏史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略、辅佐两朝、忠⼼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间寄寓感物思⼈的情怀。

这⾸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忧国忧民之⼼;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蕴含着诗⼈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高中语文专题04蜀相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专题04蜀相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专题04 蜀相1.作者简介杜甫,字,诗中常自称,晚年曾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部,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完整地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他的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他写过两组著名的诗歌:《三吏》《三别》(具体篇名)2.写作背景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

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

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1.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诗史;诗圣;现实主义;《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

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2.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

“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

“频烦”,多次地烦劳。

“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

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

《蜀相》 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 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祠堂之景。

首联一问一答,写出了诸葛亮祠堂的位置和特征。

颔联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B.“寻”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自春色”“空好音”则以衬托手法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虔诚。

C.后四句写诸葛亮的功绩: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尾联对他的壮志未酬表示出深深的遗憾之情。

D.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出兵伐吴因兵败而死于白帝城。

“身先死”指诸葛亮。

“英雄”指杜甫。

2.《蜀相》颔联中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史白居易先生晦迹卧山林【1】,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2】,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注释:【1】晦迹:隐居不求知名。

【2】《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相》首联“丞相”和《咏史》首联“先生”的称呼都蕴含了诗人的敬重之情。

B.《蜀相》颈联的“三顾”与《咏史》首联的“三顾”是指刘备曾经三顾茅庐一事。

C.《蜀相》颈联的“老臣心”即《咏史》颈联“托孤”一句中蕴含的忠于汉室之心。

D.《蜀相》尾联的“出师”与《咏史》尾联的“出师”都指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史实。

4.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相》首联用设问的修辞表现了探寻丞相祠堂之意。

B.《咏史》首联化用典故表达了对贤臣得遇圣主的称赏。

《蜀相》课后练习(含答案)

《蜀相》课后练习(含答案)

《蜀相》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锦官(jǐn)开济(jì)大散关(sǎn)猝不及防(zú)B.衰鬓(bìn)千载(zǎi)空好音(hào)塞上长城(sài)C.祠堂(cí)禅让(chán)柏森森(bǎi)暴殄天物(tiǎn)D.祓除(fú)频率(pín)伯仲间(zhóng)泪满衣襟(jīn)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导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下列对《蜀相》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A.首联一问一答,点出祠堂所在,“森森”形容柏树茂盛繁密,展现柏树伟岸、质朴的特征,表达仰慕、凭吊之情。

B.颔联“自”和“空”两字,用得极为传神,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景物传达诗人内心的淡然宁静。

C.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刻画了一位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君报国之心,概括力非凡。

D.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4.下列对《蜀相》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咏史诗,“丞相”即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自春色”“空好音”中的“自”与“空”可以互训,即“自”可以解释为“空”,“空”可以解释为“自”。

C.“频烦”即“频繁”。

《蜀相》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南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陆游写《书愤》时62岁,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杜甫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

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定居成都后,探访诸葛武侯祠有感而写。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相》首联一问一答,从一开始就营造了强烈的情感氛围。

“寻”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追慕先贤的执着之情。

“森森”形容柏树,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B.《蜀相》颔联描绘了武侯祠内盎然的春意,“自”与“空”互文,表现了环境的清幽,也流露出作者对如此美妙的景色却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

C.《书愤》颔联“楼船”两句由六个名词构成,通过意象组合,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画面,将自己力图恢复中原之志具体化。

D.《书愤》颈联中作者以“塞上长城”自许,可见他对收复失地的信心之大,但一个“空”字又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无心救国使自己的企盼一再落空的愤慨之情。

2.这两首诗都提到了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但所表达的情感有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4.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蜀相①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蜀相》(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蜀相》(含解析)

《蜀相》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蜀相》杜甫丞相()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

三顾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使英雄泪满()。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祠柏鹂烦长襟(二)情境默写1.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

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2.杜甫《蜀相》中“(),()”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

4.《蜀相》中,“()?()”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参考答案】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二、阅读闯关(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蜀相”而非“武侯祠”为题,表明诗人写祠堂的目的是为了写诸葛丞相。

B.首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点明丞相祠堂的位置。

“寻”字说明是有意识地寻访,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指刘备曾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并向他咨询天下大计一事。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2.对诗歌第二联所写景物的特点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荒凉,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春意盎然。

你同意哪种看法?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蜀相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海淀含答案解析译文

蜀相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海淀含答案解析译文

高三复习古代诗歌(译文、练习、答案解析)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1开济2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1、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2、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一、填空1、诗中“蜀相”是蜀汉丞相,“锦官城”是的别称,“三顾”和“出师”所指历史事件分别为和。

二、选择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蜀汉臣相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蜀相人格的清高,写他不与世俗苟同,所以孤独寂寞。

C.颈联高度概括了蜀相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本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报国之志,也抒发了济世无人的感概。

三、简答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1.诸葛亮成都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兵伐魏2.B3.不能。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

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这里;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

一“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把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遗忘,或许也有对碧草与黄鹂不解人事的无奈,表现出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

这两个字使颔联含意更加丰富。

26《蜀相》(杜甫)赏析

26《蜀相》(杜甫)赏析

蜀相[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品赏析【注解】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2、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

3、自:空。

4、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5、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韵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评析】这是一首咏史诗。

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

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

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

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

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

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简析】上元元年(760)春,诗人由秦州漂泊到成都,耕读浣花溪畔。

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

诗人寻幽凭吊,写下这首七律《蜀相》,抒发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

“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

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

杜甫《蜀相》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杜甫《蜀相》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翻译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

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

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1分)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

15.(3分)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借人喻己,看似写诸葛亮,实际也是在写诗人自己内心的感慨。

B、第三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第四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16.(4分)本诗颔联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对此联写一段鉴赏文字。

参考答案:
14、少陵野老(1分)15、D(3分)
16、角度: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视听结合,对偶工整,“自”、“空”用词精炼等。

(4分)(角度、手法或特点1分;体现1分;形式作用1分;内容作用1分)。

蜀相练习题及答案

蜀相练习题及答案

蜀相练习题一、填空题1. 杜甫的《蜀相》中,用“______”来描述诸葛亮的才能。

2. 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指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体现了刘备的“______”。

3. “两朝开济老臣心”中的“两朝”指的是______和______。

4. 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______之情。

二、选择题1. 《蜀相》是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的体裁是:A. 律诗B. 绝句C. 词D. 曲2. 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一句是:A. 长使英雄泪满襟B. 长使英雄泪沾襟C. 长使英雄泪满襟D.长使英雄泪沾衣3. “出师未捷身先死”中的“出师”指的是:A. 出征B. 出家C. 出仕D. 出世4. “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的是:A. 杜甫自己B. 刘备C. 诸葛亮D. 所有英雄人物三、简答题1. 请简述《蜀相》一诗中,杜甫是如何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的?2. 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反映了诸葛亮的哪些特点?四、论述题1. 根据《蜀相》一诗,分析杜甫对诸葛亮的评价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 论述《蜀相》一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五、翻译题1. 将《蜀相》一诗翻译成英文。

六、创作题1. 以《蜀相》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你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七、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蜀相》全文,回答问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诗中“丞相祠堂何处寻”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 “映阶碧草自春色”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 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什么态度?4. “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反映了诸葛亮的哪些人生遗憾?八、综合分析题1. 结合《蜀相》一诗,分析杜甫对诸葛亮的评价,并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2. 从《蜀相》一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关于诸葛亮的历史信息?九、开放性问题1. 你认为《蜀相》一诗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杜甫的文学才华?2. 如果让你以《蜀相》为题,创作一篇短篇小说,你会怎样构思?十、附加题1. 请列举《蜀相》一诗中,你认为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三个词或短语,并解释其象征意义。

杜甫《蜀相》原文·翻译·赏析

杜甫《蜀相》原文·翻译·赏析

杜甫《蜀相》原文·翻译·赏析【原作】属相——[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释】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

森森:茂盛的样子。

自:空,白白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次前往拜访,请教得天下的大计。

三顾,即刘备三顾茅庐。

频繁,多次相烦。

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为了辅助蜀国刘备、刘禅两代君主开创基业、匡救危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出了耿耿忠心。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开创,匡济。

这里指诸葛亮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数次出兵伐魏,希望统一天下,未获成功,最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古诗今译】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白白地呈现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鸣叫声。

三顾茅庐多次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竭尽老臣的忠心。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

他的诗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艺术造诣为历代所推崇,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今存其诗1400余首。

《属相》是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篇,为杜甫游成都诸葛武侯祠时所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国的丞相。

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之局面。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蜀相》练习题

杜甫《蜀相》练习题
《蜀相》杜甫
1. “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表明杜甫此行是

“寻”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表现出杜甫对
诸葛亮强烈的
和对自己
的感慨。
2. 诗人借"
"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
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

3.“
”和“
”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
游人也很少来这里。
4. 颈联写诸葛亮的
,尾联写诸葛亮的
,这两联写出了
作者怀吊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诸葛

的崇高景仰和对他
的痛惜心情。
5. 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
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 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 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 奔放飘逸的风格。

《蜀相》阅读练习

《蜀相》阅读练习

《蜀相》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诗歌首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4~5题。

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4.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象征诸葛亮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答案:“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高中古诗词阅读】《蜀相 杜甫》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蜀相  杜甫》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蜀相杜甫》阅读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蜀相杜甫》阅读答案我在哪里能找到蜀相杜甫的祠堂?在金关城外的博森。

绿草映衬着春天的景色,叶子分开的黄鹂在空气中发出悦耳的声音。

三次为天下之计操心,两个朝代帮老臣的心。

离校前死去的人会让英雄哭泣。

14.(1点)作为一首普通诗,蜀国的宰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次为天下之计操心,两个朝代帮老臣的心。

离校前死去的人会让英雄哭泣。

14.(1作为一首有节奏的诗,这首诗字斟句酌,节奏和谐。

就对立而言,第二章_____对联是最整齐的。

15.(3在欣赏这首诗时,下列错误之一是()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十六(四分)“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4二、15、d十六、(一)“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二)“寻”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三)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蜀相》练习

《蜀相》练习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练习:
1、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5分)
参考答案:“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1分)“碧草映阶”“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1分)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2分)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1分)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2、在最后两联中,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6分)
参考答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忠心报国的精神品格,表达了仰慕之情。

(3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2分)也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伤感。

(1分)。

【高中古诗词阅读】杜甫《蜀相》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杜甫《蜀相》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杜甫《蜀相》阅读答案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1分)杜甫字子美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绿草映衬着春天的景色,叶子分开的黄鹂在空气中发出悦耳的声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离校前死去的人会让英雄哭泣。

14.

1
(分)杜甫、子梅、子豪
__________。

15.

3
下面对这首诗的欣赏是错误的
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借用别人来描述自己。

它似乎在写诸葛亮,但实际上是在写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

b
第三副描写诸葛亮一生的成就,赞扬他才华横溢,英勇忠政,具有非凡的普遍性。

c
《四联》中的“英雄”指的是有志气的人,包括诗人本人,他们有报国的志向,怀念诸葛亮。

d
这充分体现了杜诗的抒情性与抒情性的结合。

16.

4
这首对联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句。

请选择任何角度为这副对联写一段感谢的话。

参考答案:
十四
、少陵野老

1
(分钟)
15

d

3
(分钟)
16
角度:以景抒情、以物隐喻、视听结合、二元性、提炼“自我”和“空”等(
4
角度、技巧或特征 1
点数;反映
1
点数;正式行动 1
点数;内容功能 1
(分钟)。

有关蜀相练习题及答案

有关蜀相练习题及答案

蜀相练习题及答案有关蜀相练习题及答案《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项王和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深挚而悲壮。

D.尾联表示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概括了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

11.“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的是什么人?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回答下列问题。

武侯庙佚名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12.“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中的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从意蕴看,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作简析。

13.“南阳祠宇空秋草”一句中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含意一样吗?你认为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请说出理由。

答案:12. “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二问,答案不求一致。

一般说来,杜诗这一句内涵更为丰富,因为除了交代史实外,还含有惋惜、痛心之感,而“莫将成败论三分”更侧重客观的评述。

13.前“空剩”,后“空有”,答皆“空有”也对。

杜诗中的“空”所营造的意境更为丰厚,“隔叶黄鹂”与“映阶春色”呈现了一幅盎然春意,但作者感受独特: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而好音无人来听,更具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的效果。

其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较“南阳祠宇空秋草”更胜一筹。

有关蜀相练习题及答案

有关蜀相练习题及答案

有关蜀相练习题及答案《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项王和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深挚而悲壮。

D.尾联表示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概括了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

11.“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的是什么人?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回答下列问题。

武侯庙佚名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12.“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中的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从意蕴看,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作简析。

13.“南阳祠宇空秋草”一句中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含意一样吗?你认为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请说出理由。

答案:12. “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二问,答案不求一致。

一般说来,杜诗这一句内涵更为丰富,因为除了交代史实外,还含有惋惜、痛心之感,而“莫将成败论三分”更侧重客观的评述。

13.前“空剩”,后“空有”,答皆“空有”也对。

杜诗中的“空”所营造的意境更为丰厚,“隔叶黄鹂”与“映阶春色”呈现了一幅盎然春意,但作者感受独特: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而好音无人来听,更具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的效果。

其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较“南阳祠宇空秋草”更胜一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三、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四、赏析
《蜀相》是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

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

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

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五、练习题、答案
【试题1】
⑴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⑵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⑶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4分
(5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

(4分
答案:
⑴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⑵“自”和“空”最好。

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这里。

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

一“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把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遗忘,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层意思。

这两个字使颔联含意更加丰富。

⑶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

另一方面则想到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者,何况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聊以自慰。

(4不能。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

(2分“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

(2分
(5.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2分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

(2分
6.(1分作为律诗,本诗用字精当,韵律和谐,就对仗而言,第二联最为工整。

7.(3分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8.(4分“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8、(1“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2“寻”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3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9、蜀相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答:
环境描写,总领全篇,从远观的角度由全貌着笔作概括叙写,自为问答,诗人以近乎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

10、《蜀相》颔联中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

“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11、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答: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

另一方面则想到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者,何况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聊以自慰。

【试题2】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诗言志 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词抒情参考答案:1、首联和颔联写景,点出了丞相祠堂(古迹,通过描写祠堂、柏、碧草、黄鹂等景物,并用“自”和“空”,营造了寂寞悲凉的意境氛围。

颈联和尾联叙事抒情,写了关于诸葛亮(古人的三顾茅庐、平定天下、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作者的情感态度:(同病相怜型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3、艺术手法:首联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

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

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

颔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

颈联、尾联用典。

第 6 页共 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