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第课会摇的玩具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会转的玩具教案【三篇】

小学美术会转的玩具教案【三篇】

小学美术会转的玩具教案【三篇】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经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体,即是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人玩的东西,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

玩。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校美术会转的玩具教案【三篇】,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学校美术会转的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纸拎袋的用途,初步把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2.运用各种纸材、废旧材料,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一只既有用又美观新疝纸拎袋。

3.培育关注生3.培育关注生活、美化生活、喜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同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滢趣与力量。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写作思路。

纸袋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随之而来‚限塑令‛在实施过程中,各种纸凶袋取代了带伞的塑料袋,成为时尚、共性、环保的标志。

“纸翁袋”一课旨在让同学了解现代纸袋在有用性的基础上,对其外观、颜色、图案等方面都有要求。

本课程在同学把握基本设计技能的基础上,紧密融合生活,引导同学依据纸袋的特点,大胆创作创意、外形、图案和颜色。

本课将使用旧挂历纸和旧画报纸:画画、撕、剪、剪*、插入、粘接等基础破裂技术,进行三维和半三维纸工作,师生参加观看、争论、做、评价等活动,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同学可以初步把握纸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用各种艺术元珠设计制作自己宠爱、新奇、共性化、创意化的纸袋。

培育同学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自己宠爱的物品的爱好和审美爱好。

2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难点:启发同学思维,激发同学求新、求异、求变的制造力量,设计制作的纸拎袋新奇好玩。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课前预备(同学)各式纸拎袋、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彩卡纸、剪贴材料(布、图案、贴纸等)、装饰材料(纽扣、珠子、彩绳等)、双面胶、剪刀、常规绘画工具等。

(老师)课件、剪刀、胶水、旧挂历、包装纸、各种废旧材料、范催(自制学具袋、礼品、鞋服的拎袋)等。

小学美术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会摇玩具的特点。

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培养学生折、剪、贴、画等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大胆创造意识。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合理巧用不同材料制作会摇的玩具。

教学难点:了解玩具会摇的特点和造型设计。

三、教学策略本堂课针对低年级孩子兴趣特点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学生们爱玩玩具,正与本课教学内容密切相连,以已学的知识为切入点,通过亲切而又简单的导语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从中感知到会滚、会摇玩具的不同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设计本课时应关注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激发出想象、创造的热情。

能否积极动脑筋,大胆想象。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内容,课中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会摇玩具为什么会产生会摇的原理和种类,以及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价值。

进而激发学生学会能否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到作品之中。

四、教学过程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一些废旧材料,谁愿意把你的材料拿出来让大家看一看?2.请同学展示搜集的材料。

3.师:看来你们搜集的材料还真不少,其他同学还搜集了哪些材料,赶快告诉你的同学!老师知道同学们个个都是搜集小能手4.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玩具,(师课件演示不倒翁玩具)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吗?那么,你想知道会摇的玩具是靠什么办法使它能够产生摇摆的呢?它又可以选用哪些材料进行制作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共同探究学习,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课件出示课题:会摇的玩具)5、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会摇的不倒翁,你们说,不倒翁为什么会摇而不倒呢?这是什么原因?(生答,略)通过观察比较,我们知道了不倒翁摇而不倒是因为它的低部呈圆弧形,而且它是下重上轻,所以它才会摇而不倒,那么,我们利用不倒翁这个原理可不可以选用其他的材料制作会摇的玩具呢?(提出问题,引导分析)6.欣赏部分会要的玩具作品。

一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17课 会摇的玩具-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17课 会摇的玩具-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的第17课,《会摇的玩具》。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认知摇动动作的美感,利用简单的造型和渐变填色表现玩具的样子,表达玩具的“乐”,在创作中发扬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到玩具摇动的美感;2.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玩具的形态和特征;3.能够在创作中发扬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点1.呈现玩具的摇动状态;2.表现玩具的形态和特征。

四、教学难点1.如何表现玩具的摇动状态;2.如何表现玩具的形态和特征。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观察学习通过展示真实的玩具或图片,让学生认识玩具的形态和摇动的美感。

2. 学习造型利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画出玩具的轮廓,注意细节和比例。

3. 学习填色利用渐变填色技巧,让玩具显得更加立体和鲜明。

4. 填充背景和表达感情在画出玩具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填充背景。

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表现自己对玩具的“乐”。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1. 如何表现玩具的摇动状态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玩具或图片,感受和领悟玩具的摇动美感。

其次,在绘画过程中,可以使用画龙点睛的方法,画出一些虚线或者弯曲的线条来表现玩具的摇动状态。

2. 如何表现玩具的形态和特征在学习造型的时候,可以从简单形状入手,例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等。

让学生先画出玩具的轮廓,再逐渐加入玩具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等。

在学习填色方面,可以利用渐变填色技巧,让玩具显得更立体和鲜明。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表现玩具的特征和摇动状态,还发扬了创造精神。

从而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乐趣。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 会摇的玩具》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 会摇的玩具》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会摇的玩具的特征:介绍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功能等。

2. 制作方法:教授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独特的会摇的玩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会摇的玩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会摇的玩具,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会摇的玩具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进行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会摇的玩具》2. 内容:会摇的玩具的特征、制作方法、创新设计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2. 选做题:设计一个独特的会摇的玩具,并写一篇介绍。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制作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会摇的玩具。

详细补充和说明学生了解和掌握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1. 动态性:会摇的玩具具有动态性,能够通过手动或其他动力源产生摇摆或旋转的动作,这种动态性是吸引儿童的重要因素。

2. 互动性:这类玩具往往需要儿童的参与,通过儿童的摇晃、推动等互动行为,玩具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玩法和乐趣。

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5篇

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5篇

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5篇第一篇: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课题:会摇的玩具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简析:上学期做了会滚的玩具,这学期再来做会摇的玩具。

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利用不同材料独立的完成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学生: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节活动一: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时曾作的滚动的玩具是靠什么来滚动的?(靠圆柱体或圆的外形)展示学生熟悉的不倒翁玩具,请学生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等实践活动找出其摇动的原因。

从老师带来的玩具中找出那些是会摇的,在找的过程中总结出会摇的玩具共同的规律。

活动二: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请学生从中找出可以改造成会摇的玩具的,师生共同思考、设计方案,由教师迅速的将其改造成会摇的玩具。

学生以一组为单位,将自己找来的材料集到一起,制作会摇的玩具。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活动三:把大家制作的会摇的玩具放到一起,摇一摇、玩一玩,看谁做的摇的好,做得最合理。

出示会转的玩具,布置学生回去找找家中会转的玩具,搜集做会转的玩具的材料。

第二节:活动一: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会转的玩具,通过玩一玩、研究一下,找出这些玩具会转的原因。

活动二:教师以“风车”为例,与学生一起研究性的学习会转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学生开动脑筋,做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风车。

教师引导学生尽量的研究好风车的连接点,使其能够较灵活的转动。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7课 会摇的玩具》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7课 会摇的玩具》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7课会摇的玩具》一、教学目标1.掌握细节观察和表现的基本技能。

2.提高描绘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

3.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4.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细节观察和表现的基本技能;2.描绘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对玩具的细节观察和表现运用到绘画创作中;2.如何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的运用,表现玩具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先与学生讨论家中是否有卡通玩具或普通的摆设玩具。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摸索,感受玩具的形状和特点。

2. 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或实物玩具,特别是一些细节的部分,如:表面的花纹、卡通人物的五官、车轮的细节等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等待一段时间,在观察多次之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分析根据观察到的细节和特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比如:卡通人物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卡通人物的眼睛在哪里?车轮的边缘有什么特点?等等,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玩具的特点。

4. 创作让学生发挥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玩具的细节特点,并且能够把握色彩感受和形状运用,让玩具更加形象生动。

5. 展示让学生相互观摩作品,并进行简短的评价,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先准备好上述的所需物品和素材,以免耽误教学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的观察和表现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学生作品和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需要总结课堂教学的成果和不足,以便下一次教学的完善。

人教版美术一下17《会摇的玩具》 教案

人教版美术一下17《会摇的玩具》 教案
2、通过探究,引导,欣赏的教学环节学生知道玩具摇的方法,掌握制作方法,有创意,构思巧妙、造型美观,材料环保。(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2的内容。)
3、感知艺术创造的美感,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美化生活的能力,探究其他的创作方法;使用简单美术术语说出自的感知和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表现突出,语言规范。(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3的内容。)
特,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
三颗星:作品美观,可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有创意。
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
想法,有创意。
(★★★)
学习较主动,能主动提问,互评学生表达准确、流利。
板书设计
会摇的玩具特征造型
教学反思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
积极参加活动,表现突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优秀
大胆表达正确全面有创意
(优秀)
表达准确、流利
(优秀)
考,解决重难点,为制作做铺垫。)
学习活动二:
(一)探究生活中的材料,归纳各类材料会摇的方法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卡纸,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摇摆吗?
生:可以把卡纸卷起来……把卡纸对折,然后再剪成半圆形……
选择一种表现形式,创作一个可以摇的玩具。
创作要求:
一颗星:作品完整,可以摇摆。
二颗星:造型独
学生能否熟练地使用准备的工具材料。
表达准确、流利、有创意
学习较主动,能主动提问
(1)大胆创作作品,玩具可以摇摆。(★
★)
(2)造型独特,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
(3)作品美观,可
摇的最好,做的最棒?
自评:我用了几种材料进行制作?它是怎么玩的?
①、选择一张彩色纸进行制作。
(注意长、宽要适当)
②、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的联想。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会摇的玩具》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会摇的玩具》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会摇的玩具》一、课程背景《会摇的玩具》是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本课文,让学生了解玩具的种类与玩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不同种类的玩具。

2.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玩具的感受和想象。

3.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文《会摇的玩具》。

2.欣赏不同种类的玩具图片。

3.通过自由绘画表现对玩具的想法和创意。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不同种类的玩具。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对玩具的想象和感受。

2.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颜色”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学习课文《会摇的玩具》(10分钟)老师为学生讲解本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书写等方式来讲解。

在介绍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对内容的理解。

3. 教学重难点讲解(15分钟)老师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4. 欣赏图片(15分钟)老师为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玩具图片,并让学生自由欣赏,从中了解不同种类的玩具。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发言,表达对玩具的感受和想法。

5. 创造训练(2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自由绘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绘画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并描述一下这个玩具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

6. 总结反思(5分钟)老师对学生在创造训练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一年级下册美术课《会摇的玩具》教学目标:1. 理解不同种类的玩具。

2. 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会摇的玩具的制作。

3. 通过制作会摇的玩具,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讲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指导学生进行会摇的玩具的制作。

3. 评价和展示学生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独立完成会摇的玩具的制作,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的会摇的玩具,制作会摇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制作会摇的玩具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会摇的玩具,引起他们的兴趣,并告诉他们今天将要学习如何制作会摇的玩具。

2. 讲解:讲解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选择材料、如何剪裁和粘贴等。

3. 示范:示范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步骤,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制作过程。

4. 制作:指导学生进行会摇的玩具的制作,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5. 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6. 展示: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1. 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步骤。

3. 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展示。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自带的材料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2. 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在制作会摇的玩具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制作技巧和方法,还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了许多独特的作品。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讲解制作步骤时,可以更加详细地解释一些细节,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美术下册《会摇的玩具》优秀教学案例

一年级美术下册《会摇的玩具》优秀教学案例
4.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玩具设计,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形状、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家庭作业的形式,继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摇摇玩具作品,要求家长参与评价,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2.布置拓展作业: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方法创作摇摇玩具,将作品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反思:在作品完成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从同伴的作品中学习借鉴,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2.评价: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鼓励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给出合理的建议。此外,我还将组织一次班级作品展示,让全体学生共同欣赏、交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如颜色搭配、冷暖色调等,并能够运用到玩具制作中,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2.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如纸、彩泥、木棒等,并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运用方法。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如折叠、剪裁、粘贴等,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玩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材料和工具。

3. 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步骤和方法。

4. 创新和设计会摇的玩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步骤和方法,创新和设计会摇的玩具。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独特有趣的会摇的玩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样品,制作会摇的玩具的视频。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木棒,绳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各种会摇的玩具,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材料,工具,步骤和方法。

3. 示范:通过视频展示制作会摇的玩具的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进行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会摇的玩具,进行评价和反馈。

6. 总结:总结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技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2. 内容: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材料,工具,步骤和方法,创新设计。

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2. 写一篇关于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日记。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制作会摇的玩具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兴趣。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制作出了会摇的玩具,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的自豪和满足。

我也发现,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同时,我也发现他们在创新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实施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

《17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17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制作会摇动玩具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简单的会摇动玩具。

3. 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会摇动玩具的基本方法,如填充材料、粘贴固定等。

2. 教学难点:根据材料和创意,设计制作出独特有趣的会摇动玩具。

三、教学准备:1. 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等基本美术工具。

2. 制作会摇动玩具所需材料,如棉花、泡沫垫等。

3. 教师课前准备一些有趣的会摇动玩具案例,供课堂展示和学生参考。

4. 课堂游戏环节所需道具,如摇摇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各种摇摆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教师介绍摇摆玩具的构造和制作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3. 学生实践制作:教师演示制作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制作摇摆玩具。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

5. 课堂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索和学习传统手工艺。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尝试制作一件简单的手工艺品,并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摇摆玩具的制作方法,是否能够动手制作出美观实用的摇摆玩具,同时是否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兴趣和热爱,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反思的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3. 通过制作玩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作过程。

第17课 会摇的玩具(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17课 会摇的玩具(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17课会摇的玩具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玩具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掌握瓶盖、气球、针、线等材料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瓶盖、气球、针、线等材料;
3.学生练习纸。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PPT,介绍会摇的玩具,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

(二)讲解
1.玩具的构造和功能:主体、传动系统、支架三个部分;
2.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方法:用瓶盖做主体,用气球作传动系统,用针和线固定支架。

(三)展示材料
向学生展示瓶盖、气球、针、线等材料,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点。

(四)制作会摇的玩具
1.学生自由发挥,互相协助,可按照教师的指导制作;
2.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伤害。

(五)分享和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分享和展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创意。

(六)总结
回顾制作过程,强调玩具制作的基本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价
1.学生制作的作品有多样性,有些学生比较有创造性,制作的作品很有个性;
2.学生制作作品时注意安全,没有发生意外。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制作会摇的玩具,让学生了解玩具的构造和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有些紧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时间管理。

17. 会摇的玩具(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17. 会摇的玩具(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案:会摇的玩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玩具的历史、文化及玩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玩具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爱护玩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 玩具的起源、发展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玩具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玩具的起源、发展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玩具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玩具的起源、发展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玩具实物或图片。

3.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玩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并简单介绍其玩法。

二、新课内容1.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玩具的起源、发展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玩具的历史和文化。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玩具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功能等。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说明原因。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发放绘画工具,引导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玩具。

2. 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学生完成绘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玩具,并写下制作过程和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玩具的历史、文化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绘制出了丰富多彩的玩具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玩具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避免单一的知识灌输。

2.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玩具,避免过度依赖和沉迷。

17.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17.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17.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学会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使之富有动态美。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会摇的玩具实物、图片、课件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会摇的玩具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会摇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展开:(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动态等。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强调动态美的表现。

(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教师的示范,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强调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会摇的玩具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五、板书设计1. 会摇的玩具2. 重点内容: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表现方法、动态美的表现。

六、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注意动态美的表现。

2.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线条流畅、颜色丰富、动态生动。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会摇的玩具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掌握较好,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动态美的表现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3. 改进措施:增加对动态美的表现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态美,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八、拓展延伸1. 欣赏更多会摇的玩具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表现方法。

会摇的玩具(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一年级下册

会摇的玩具(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一年级下册
3.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4.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对色彩搭配和形状设计这两个重点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动态美的表现和制作技巧上,部分孩子还是显得有些吃力。在实践活动中,我尽量通过分步骤演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看到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我深感欣慰。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孩子们对会摇玩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在讨论中碰撞出不少创意火花,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于表达。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在讨论中较为内向,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二、核心素养目标
《会摇的玩具》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通过观察和欣赏不同玩具的特点,提高对色彩、形状和动态美的敏感度;强化学生美术表现能力,运用所学技法创作玩具,展现个性创意;提升学生创意实践能力,鼓励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加强学生文化理解,了解玩具背后的文化意义,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以上目标充分体现新教材要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科素养的培育。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对孩子们今天的学习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会摇玩具的喜爱,也看到了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1.在讲授难点内容时,要更加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和演示,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自信心。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会摇玩具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让玩具摇动得更持久。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一、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玩具的分类和制作方法;2.学习素描的基础知识,掌握线条、形状、比例等美术元素的基础;3.了解折纸的基础知识,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培养手工能力;(二)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实践技能;2.通过观察和描绘会摇的玩具,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参与制作玩具,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兴趣;2.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3.让学生懂得欣赏和尊重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识技能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制作玩具的方法;2.学生掌握会摇的玩具的形状特征,并能借助素描工具将其表现出来;3.让学生学会使用折纸的方法进行玩具的制作。

(二)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折纸方法的掌握和运用;2.如何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知识,如线条、形状、比例等。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玩具一直是他们热衷的话题。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带领学生学习制作一个会摇摆的玩具。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学习玩具的分类和制作方法。

–分类讲解: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玩具,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玩具分类;–制作方法:教师制作好示范玩具,并展示玩具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步骤;–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制作玩具,同时让学生思考如何自己设计一款玩具。

2.学习美术知识。

–学习素描基础知识:通过讲解线条、形状、比例等美术元素的基础,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素描知识;–观察和描绘会摇的玩具:让学生观察制作好的会摇玩具,并尝试用素描工具将其表现出来。

3.学习折纸基础知识并制作自己的玩具。

–让学生了解折纸的基本知识,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自己的玩具,并展示作品。

(三)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和交流自己创作的玩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欣赏和修改;(四)课堂总结1.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3.让学生交流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会摇的玩具》教案2.doc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会摇的玩具》教案2.doc

《会摇的玩具》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是否标新立异,大胆、积极地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

课前准备:
1、师准备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

2、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一起学过了“会动的小纸人”这节课。

小朋友还记得会动的小纸人是那一部分会动啊!是纸弹簧会动(复习纸弹簧制作方法)
二、新授
今天我们又要来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玩具了,师出示玩具请小朋友观察它出现了什么变化?这个玩具它会“摇”。

它是怎样摇起来的,为什么会摇呢?
欣赏书中图例,看小朋友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玩具。

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自学,看看这些玩具你都会做吗?
书上根据各种形状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怎样的会摇的玩具,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1、用鸡蛋壳来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动物……
2、用彩色纸剪贴和画。

3、用废旧易拉罐,纸卷,吸管……
三、布置作业
动手来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一评、议一议
自评、互评,比一比谁的玩具做的会摇、造型新奇,给予鼓励。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会摇的玩具》名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会摇的玩具》名师教案

《会摇的玩具》名师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对玩具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

通过本课教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摇动玩具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基本结构特点和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剪、贴、画等方法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做玩具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了解会摇的玩具是怎样摇动的,基本掌握会摇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开发身边的材料进行会摇玩具的制作。

教法学法启发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欣赏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课件、范例作品、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带问题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

2.启发学生谈话,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激励性评价:你真善于观察。

)3.启发学生谈话:它们都是怎样摇动的?4.师小结摇动的姿态和规律。

5.出示范例作品,启发学生谈话交流。

6.引出课题《会摇的玩具》二、新授1.引导学生带着老师出示的两个问题分组研究老师所制作的玩具。

2.引导学生小组分步骤探究:会摇的玩具是怎样做的?怎样让玩具摇动起来?(激励性评价:你们的小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了。

)3.根据学生汇报的制作步骤及方法,老师进行简单的演示。

老师边演示边强调一些制作过程中所注意的问题。

4.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同龄学生制作的玩具图片。

5.启发学生汇报自己的构思。

三、制作1.老师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随着音乐动手制作。

四、小结1.引导学生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2.出示评价要点,启发学生进行评价。

3.老师小结、拓展。

板书设计17.会摇的玩具1.想一想2.选一选3.制作:剪、折、粘贴、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拾与整理:每组选一位保洁员,负责提醒与督促大家将废纸屑收集到垃圾袋中,并且要杜绝浪费现象.
教学评价和课后拓展
四、教学评价和课后拓展:
展示作品,同学们之间互相评一评,共同体验创造的乐趣。
1、是否能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创造。
3、能否独立完成作品。
板书设计
十七、会摇的玩具
一年级美术第课会摇的玩具教案
会摇的玩具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十七课会摇的玩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利用不同材料独立的完成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1)用鸡蛋壳来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动物……
(2)用彩色纸剪贴和画
(3)用废旧易拉罐,纸卷,吸管……
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请学生从中找出可以改造成会摇的玩具的,师生共同思考、设计方案,由教师迅速的将其改造成会摇的玩具。
学生以一组为单位,将自己找来的材料集到一起,制作会摇的玩具。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发展阶段
二、发展阶段:
师:今天我们又要来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玩具了,师出示玩具请小朋友观察它出现了什么变化这个玩具它会"摇"。它是怎样摇起来的,为什么会摇呢
欣赏书中图例,看小朋友们制作了各种各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玩具。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自学,看看这些玩具你都会做吗
师:书上根据各种形状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怎样的会摇的玩具,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教师以“风车”为例,与学生一起研究性的学习会转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学生开动脑筋,做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风车。教师引导学生尽量的研究好风车的连接点,使其能够较灵活的转动。
学生作业
三、学生作业:
教师把大家制作的会摇的玩具放到一起,摇一摇、玩一玩,看谁做的摇的好,做得最合理。
导时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上的难题。




好多孩子运用在做“有趣的半圆形”时学过的将一个圆形对折的方法用彩色的卡纸做出了会摇的半圆形,但再怎么办他们就不知道了。我适时地引导他们:有哪些会摇的东西象半圆形?这一下子,孩子们有办法了,通过改造与加工,骑着小人的小木马、露出半个婴儿头的小摇篮……这些会摇的玩具真不比商店里的玩具差!我用纸条折出了一个半圆形,贴上马头,再做了一个小人贴上,也做了一个会摇的小木马,请学生玩一玩。结果他们发现:怎么这个小木马光倒呀?“是呀,谁来帮帮老师?”我想他们求助。通过讨论与试验,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重心问题:在半圆的圆弧里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放上一块橡皮,用双面胶固定,小木马终于在一定的范围内摇来摇去了。聪明的孩子们又把这种方法用来为蛋壳不倒翁等自制会摇的玩具的设置重心。“我们的玩具都能‘听话’的摇了!”成功的喜悦绽放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在这一节课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且这种贯彻是无痕的,是学生自己要求的。通过近一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学生们已经适应了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式,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我希望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他们对学习保持持续的兴趣,希望他们这一代人能够充满创造热情的走向人生之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
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




引导阶段
一、引导阶段:
上学期我们一起学过了"会动的小纸人"这节课。小朋友还记得会动的小纸人是那一部分会动啊!是纸弹簧会动(复习纸弹簧制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