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性研究

合集下载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科学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分类,主要有三种分法:按照研究目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容分类,按照科学研究的性质分类。

①按照研究目的分类,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三大类型。

·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探索性研究是一种所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的,并为日后更为周密、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使用这种类型的情况是:对某些研究问题,缺乏前人研究经验,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大清楚,又缺乏理论根据,这种情况下进行精细的研究,会出现顾此失彼或以偏概全的问题,以及浪费时间、经费与人力。

属于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参与观察、无结构式访问、查阅文献、分析个案等,常为小规模的研究活动。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描述性研究又称为叙述性研究,指为研究结果为正确描述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的特征或全貌的研究,任务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和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重点不在为什么会存在这样分布状况,而是描述(叙述)分布情况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差别在于它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以及研究的样本规模大。

一般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有较详细提纲的研究,收集资料主要采用封闭式问题为主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方法处理资料数据,得出以数字为主的各种结果,并把它们推论到总体,既用研究的样本资料说明总体的情况。

教育方面的很多研究都适于叙述性研究。

属于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调查、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发展研究。

·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解释性研究也称为因果性研究。

这种研究类型主要探索某种假设与条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在认识到现象是什么以及其状况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或明白事物和现象的为什么是这样。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第十三章 因果比较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第十三章  因果比较研究

二、标准组设计
选取一个变项不同的两组被试,以比较这两组被试在 其它变项的差异情形。
例(1)
标准组
自变量 拥某特征(c)
因变量 测量
参照组
标准组 参照组
自变项 有某特征1 (c1) 有某特征2 (c2)
因变量 测量 测量
工作压力 因果比较研究法范例
八、因果比较研究的步骤
•是指事实发生过后,从事探讨与此一事实 有关的先在因素的一种研究。
此种研究有时也借着比较过去存在的条件, 而探求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之原因,故属于 「非实验设计」研究领域。
例如:二十世纪初东欧移民的历史分析
三、因果比较法的研究目的
一、 由「结果」往前推「原因」 – 例如:高学业成就学生之原因 儿童偏差行为的家庭因素
(一)确认研究问题 确认包括因变量可能的原因在内的研究问题 (二)确立假设 确认可用来解释关系的假设 (三)选取比较组 就自变项不同的两组比较其因变量
八、因果比较研究步骤
(四)控制无关变项 意义:提升两组间的相等性或矫正已被认定的 差异性
(五)搜集与分析数据(将数据做整理)
(六)发现解释
九、因果比较/事后回溯研究范例
相似处:都需要至少一个类别变量, 都对不同组的被试进行比较
不同点:自变量 可控与不可控
六、因果比较研究的类型和设计
类型1:考察某个给定组别成员身份的影响(因变量) 问题: 性别对学业兴趣会有影响吗 研究假设:特教系女生多是因为女生对教育更有兴趣 类型2:考察被试属于不同组别的原因(自变量) 问题: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加入帮派? 研究假设:加入帮派的人比其他人更具有攻击性 类型3:考察一种干预的结果(因变量) 问题:接受探究教学法的学生对于理论物理的理解力怎样? 假设:接受探究教学法的学生对于理论物理的理解力更好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科学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分类,主要有三种分法:按照研究目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容分类,按照科学研究的性质分类。

①按照研究目的分类,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三大类型。

•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探索性研究是一种所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的,并为日后更为周密、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使用这种类型的情况是:对某些研究问题,缺乏前人研究经验,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大清楚,又缺乏理论根据,这种情况下进行精细的研究,会出现顾此失彼或以偏概全的问题,以及浪费时间、经费与人力。

属于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参与观察、无结构式访问、査阅文献、分析个案等,常为小规模的研究活动。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描述性研究又称为叙述性研究,指为研究结果为正确描述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的特征或全貌的研究,任务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和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重点不在为什么会存在这样分布状况,而是描述(叙述)分布情况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差别在于它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以及研究的样本规模大。

一般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有较详细提纲的研究,收集资料主要采用封闭式问题为主的问卷调査,并采用统计方法处理资料数据,得出以数字为主的各种结果,并把它们推论到总体,既用研究的样本资料说明总体的情况。

教育方面的很多研究都适于叙述性研究。

属于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调査、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发展研究。

•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解释性研究也称为因果性研究。

这种研究类型主要探索某种假设与条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在认识到现象是什么以及其状况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或明白事物和现象的为什么是这样。

因果关系研究例子

因果关系研究例子

因果关系研究例子【篇一:因果关系研究例子】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每日一练》包括网校精编题目测试和历年真题测试两大部分,注册学员登录后系统记录做题结果,方便您随时查看在线测试记录,让您的复习备考更科学有效。

每天进步一点点,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单选题】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跳楼自杀,砸死行人乙。

这属于低概率事件,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无因果关系b、集资诈骗案中,如出资人有明显的贪利动机,就不能认定非法集资行为与资金被骗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c、甲驾车将乙撞死后逃逸,第三人丙拿走乙包中贵重财物。

甲的肇事行为与乙的财产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d、司法解释规定,虽交通肇事重伤3人以上但负事故次要责任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说明即使有条件关系,也不一定能将结果归责于行为【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认定因果关系,意味着将结果归属于某个实行行为。

实行行为本身是具有造成法益侵害结果危险的行为,所以,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危险的现实化过程。

在进行因果关系的认定时,仅仅确定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关联还不够,还必须证明危害结果是这个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

因此,只要行为给被害对象造成或提升了被法律所不能允许的风险并引起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可认定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至于危害行为发生的概率,不影响因果关系的判断。

选项b错误。

在集资诈骗案中,“诈骗方法”表现为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

因此,出资人有无贪利动机并不是本罪的因果关系需要考虑的内容,除非被害人明知行为人实施诈骗而出于其他原因继续交付,此时则无因果关系。

选项c错误。

甲的肇事行为与乙的财产损失之间介入了第三人丙的独立行为。

这一介入行为并不是交通肇事行为通常会导致的行为,即介入因素很异常。

因此,丙的盗窃行为与乙的财产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研究摘要:因果关系是研究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重要方面,研究因果关系的意义在于进一步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更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因果关系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也具有浓厚的现实色彩。

因果关系并非孤立、单一、单向,而具有循环性和关联性,并与事物的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因果关系;必然性;偶然性;现实性;可能性1 因果的意义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一般而言,每一种现象均是由另一种现象引起的,同时也引起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些现象。

在这种联系中,引起它的现象被称为该现象的原因,该现象被称为引起它的现象的结果。

与此同时,对于被该现象引起的其他现象,该现象又被称为原因,被引起的现象称为该现象的结果。

恩格斯指出:“由于人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的基础。

”早期希腊哲学家提出了“数”、“逻各斯”、“理念”等概念,试图找出对所有事物通用的标准和概念。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也是西方早期哲学对因果关系的分析和界定。

斯宾诺莎和发法国唯物主义者们建立了机械唯物主义因果关和决定论。

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无限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部分,原因是主动者,结果是被动者,原因是决定者,结果是被决定者。

中国早期佛教理论中也有对因果关系的相关解释。

《涅经?遗教品一》中提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是宗教中最为原始朴素的因果观念。

在因果论体系并未完善且系统地建立之前,因果关系表现为各种有着时间顺序性和空间顺序性的直观现象,通过盖然偏向性体现,并作为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理论基础。

早期人们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并不能正确判断事物之间抽象的因果关系,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多根据事物出现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关系,如同在一块绿色的背景板上放置一条中段被涂成背景板同色的蛇,观察者只看见蛇头蛇尾时间空间上的相关运动,却不能发现中间隐藏着的联系。

康德关于因果关系的观点是先验主义,认为人的心智形成和发展具有自主性,或是经验伴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因果关系抽象化,放置于一个纯理性的环境中进行研究。

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确定因果关系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准确地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1.随机对照实验:这是推断因果关系的理想武器。

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然后观察两组的结果差异。

例如,药物研究通常采用此方法来确定新药的效果。

2.元分析:这是一个统计技术,用于整合多个随机对照实验的结果。

通过元分析,研究者可以更有力地推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回归分析:这种方法用于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估计自变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因变量的值。

4.格兰因果检验:这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用于判断两个时间序列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5.Granger因果检验:与格兰因果检验类似,但它主要用于检验多个时间序列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

6.工具变量法:当研究者观察到的变量与潜在的混杂因素相关时,可以使用工具变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确定因果关系还需要考虑三个标准:
-先后性:原因出现在前,结果出现在后。

-共存性:只要原因出现,结果就出现;原因不出现,结果也不出现。

-普遍性: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先后和共存关系不是只出现一次或几次,而是普遍存在。

总之,确定因果关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和标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该方法由英国统计学家格兰杰(Austin Bradford Hill)于1965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领域。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相关性: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并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的发生必须先于结果的发生。

3. 排除其他可能性:除了因果关系外,不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

4. 一致性:不同的研究结果应该具有一致性。

5. 剂量反应关系:随着因素的剂量增加,结果也应该随之变化。

6. 生物学合理性:因果关系应该符合生物学的合理性。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该原理来判断某种药物是否能够治疗某种疾病。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该原理来判断某种政策是否能够改善社会问题。

然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该原理只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的具体机制。

其次,该原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其他可能性,但不能完全排除。

最后,该原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如果数据不足或者数据质量不好,就会影响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描述性研究和因果-比较研究设计

描述性研究和因果-比较研究设计
• (三)描述性研究中的统计资料


集中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差异量:标准差、方差、全距等

派生性分数:年龄组、年级组、百分位、标准分等
3
一、描述性研究概述
• (四)描述性研究设计的主要类型


1、点设计
2、纵向设计

3、横向设计
4
二、描述性研究中的点设计
• (一)点设计的含义

• • •
描述某一时间点上的样本的特征
7
• 举例: • “研究某大学的本科学生对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态度的 变化。”调查每隔四年调查一次。

这里的一般总体是该地区的大学生群体,样本应
该在这个群体中随机抽取。趋势是针对群体而言,不
管群体中的个体是否变化。
8
三、描述性研究中的纵向设计
• (二)纵向设计的类型


2、群体研究
是从固定的总体中,在每个数据收集点上选择不同样 本,从而来描述变化。
描述性研究和因果比较研究设计描述性研究和因果比较研究设计一描述性研究概述?一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描述个体或教育现象的特定样本的特征?关注是什么的问题回答诸如现状问题趋势等研究内容关注是什么的问题回答诸如现状问题趋势等研究内容?二描述性研究的工具?量表观察表访谈表问卷调查表等?致力于研究工具的开发是研究质量的保障2一描述性研究概述?三描述性研究中的统计资料?集中量
14
研究设计分析:

要探究 “中学生兼职对其学业成绩的 影响”,如何进行研究设计?
• 某研究者采用的设计: • 选择了一个包括477名初中生的样本,这些学生 在被研究时要么没有参加工作,要么每周至少参加工
作10小时以上。然后对兼职因素可能带来的结果予以

因果关系 研究方法

因果关系 研究方法

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引言:因果关系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旨在探究一种事件或变量是否能够引起另一种事件或变量的产生或变化。

因果关系研究方法的正确应用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和科学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因果关系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问题明确因果关系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的问题。

研究者需要明确感兴趣的因果关系是什么,例如“X是否会导致Y的发生”、“A是否会对B产生影响”。

明确问题有助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研究设计。

二、相关文献综述在进行因果关系研究之前,必须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全面综述。

通过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了解已有的研究结果和方法,从而避免重复研究,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因果关系研究的核心部分。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设计、观察性研究和模拟实验等。

1. 实验设计:实验是因果关系研究中最常用的设计方法。

研究者通过控制自变量(即可能导致因果关系的变量)和观察因变量(即被解释的变量),来测试因果关系的存在。

实验设计需要严格的随机分组和对照组设置,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是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收集数据,而不进行任何干预。

研究者通过观察因变量和潜在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因果关系的存在。

观察性研究通常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3. 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基于计算机模型或统计模型进行的实验。

研究者通过对模型进行操作和调整,来模拟不同的因果关系。

模拟实验可以帮助研究者理清因果链条,并预测不同因果关系的结果。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研究设计,研究者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实验记录、调查问卷、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

统计分析可以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以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

五、结果解释与讨论在分析完成后,研究者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可以判断因果关系的强度和方向,并讨论其可能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纵向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等。

1.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并改变自变量,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通常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并确保其他可能干扰变量的控制。

2. 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现象和行为,研究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关系。

观察研究可以探索因果关系,但无法建立因果关系的确定性。

3.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采访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并分析,以了解人们的观点、态度、行为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找出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4. 纵向研究:通过对同一组人或事物的多次观察和数据收集,跟踪研究对象的变化,并在一段时间后比较数据,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5. 横断面研究: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同时收集不同个体或群体的数据,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研究的具体对象、目的和条件,研究人员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 系研 究
刘欣 如
( 安徽大 学哲学 院, 安徽 舍肥 2 3 0 0 3 1 )
摘 要: 因果关 系是研 究事物普遍联 系和发展的重要方 面, 研 究因果关 系的意义在 于进一 步认 知事物 的本 质 和发展方 向, 更好地改造和利 用 自然。因果 关系不仅是一个抽 象的理论概念 , 也具有浓厚 的现 实色彩 。 因果关 系 并非孤立 、 单一 、 单向 , 而具有循环性和 关联性 , 并与事物的必然性 、 偶然性 、 可能性和现 实性有 着密切 的关 系。
立 的状态 , 在这种背景之下,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应运而生。 衔接 。 首先 , 虽然多元 纠纷 解决 机制是 一种 生 活化 的协 4 多 元 纠 纷解 决 机 制 的制 度 设 计 。
多元 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 目的在 于弥补 司法一元 纠纷解决机制难 以达到 当事人心里 满足 的不 足 , 因此 , 对 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的制度设计应 本着这个 目的而 展开 。但是 , 我们 又不 得不 充分考 虑 司法审 判机 制具 有权威性 和强制执行力 的优点 , 因此 , 在 多元纠纷 解决 机 制的设计 时, 应 当考 虑与 司法 审判机 制 的对接 沟通
问题 。 ( 1 ) 建立多元 纠纷 解决 机制 与司法 审判 机制 相分 离 的理 念 。
多元纠纷 解决 机 制 应 当是 一 种生 活 化 的协 商 过 程, 司法审判则具有权威性和威慑力 , 作 为多元 纠纷解 决机制应 当区别 于 司法审 判 。这里 的“ 多元 纠纷解 决 机制与 司法审判机制相分离” 既应包括 人员 、 机构 上的 参 考 文 献 分离 , 也应含有 范 围、 期 限上 的相互 独立 , 而 不应该 是 [ 1 3 梁平. 论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沟通之维——基 于当事人心理 需求 在 当下实践 中由法官 主持调 解程 序 , 这种 制 度上 的合 这 种联 系 中, 引起 它的现 象被称 为该现象 的原 因 , 该 现象被 称 为引起 它 的现象 的结果 。与此 同时 , 对于被该现象 引起 的其他 现象 , 该 现象又被称 为原 因 , 被引起 的现象称为该现象的结果 。 恩格斯指 出 : “ 由于人 的活 动 , 就建 立 了因果 的基 础。 ” 早期希腊哲学家提 出了“ 数” 、 “ 逻 各斯” 、 “ 理念” 等 概念 , 试 图找 出 对 所 有 事 物 通 用 的标 准 和 概 念 。 亚 里 士多德 的四因说 ( 质料 因、 形式 因、 动力 因和 目的因) 也 是 西方早期哲学对 因果关系 的分析和界定 。斯 宾诺莎 和发法 国唯物 主义者们建立 了机械 唯物主义 因果关和 决定论 。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无 限的因果链条上 的一个

市场调查因果关系研究例子

市场调查因果关系研究例子

市场调查因果关系研究例子
调研项目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是试探性调研,即通过收集初步的数据揭示问题的真正性质,从而提出一些推测和新想法,如在中国实行福利性分房的政策下,愿意自己购买商品房的家庭有多少;另一类是描述性调研,即明确一些特定的量值,例如有多少人愿意收费30万元在郊区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第三类是因果性调研,即检验因果关系。

如假设上述的两居室每套价格下降10万元,能够增加多少购买者。

特别说明:因果性调研是决定性调研中的一类。

这类调研的目的是,收集信息以识别两个或多个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广告效果的调研,通常就要发掘什么样的广告导致销售的变化和消费态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及影响的程度。

它是相对与描述性调研而言的。

市场调研必须制定出最为有效的收集所需信息的计划。

制定的调查计划一般要包括资料来源、调查方法、调查手段、抽样方案和联系方法几个方面。

比如在营销调研中,主要是收集与分析消费者信息、市场信息和营销决策的研究工作。

一般应包括(根据范围呈递减次序排列):
1、市场潜力预测;
2、市场特征明确化;
3、市场份额分析;
4、经营倾向分析;
5、竞争产品研究;
6、短期观测(最长为一年);
7、新产品接受程度与潜力;
8、长期预测(一年以上);
9、价格研究;
10 现有产品研究;
11 销售区域和数量的明确化。

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研究因果关系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旨在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通过分析和观察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可以确定某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的原因,或者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因果关系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重要性以及一些实际应用。

一、因果关系研究的基本概念因果关系是指一个变量(因变量)受到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的影响,从而引起改变或产生某种效果。

在因果关系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明确定义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便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因果关系研究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了解:1. 自变量:自变量是研究中被操纵的变量,它们是导致结果发生的原因。

研究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变量的值来观察它对因变量的影响。

2. 因变量:因变量是研究中被测量或观察的变量,它们是结果或效果。

研究者需要确定因变量的改变是否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

3. 随机分配:随机分配是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以消除可能的影响因素,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二、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在因果关系研究中,有几种常见的研究设计和方法: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主动操作自变量并观察随之发生的变化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在实验组中操纵自变量,而控制组则不进行任何干预。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研究者可以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2.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是通过观察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者测量和观察不同变量的值,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3. 断案研究:断案研究是通过观察已经发生的事件来推测因果关系。

研究者分析过去的数据和案例,以确定可能的因果关系。

三、因果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因果关系研究对科学和社会有重要影响:1. 探索新知识:因果关系研究有助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发展提供新的见解和认识。

2. 改进政策和实践: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因果关系,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社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改进政策和实践。

3. 预测和预防:因果关系研究可以提供有关不同因素如何影响特定结果的信息,有助于预测和预防一些不良结果的发生。

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

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

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1.引言1.1 概述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是对人类思维和理解世界的重要一环。

在科学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探索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以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原因。

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尝试通过观察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秘密。

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是因果关系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他对因果关系的思考对哲学、科学和逻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原因,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是由存在于其中的本质和起因所决定的。

他提出了四种因果关系,即材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这些理论为后来因果关系研究提供了基础。

在中世纪,因果关系的研究与宗教信仰相结合。

基督教神学家试图以宗教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他们认为,上帝的旨意决定了一切,并主导了自然界的运行。

这种观念限制了对因果关系的更深入研究,同时也促进了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方法的兴起,因果关系的研究逐渐摆脱了宗教的约束,开始注重实证和实证数据。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建立了经典物理学,其中涉及了因果关系的研究。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以及引力定律等成果,均揭示了物体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学科开始运用更精确的方法来研究因果关系。

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开始运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探索各种因果关系。

社会科学家利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找出因果关系的蛛丝马迹,并对其进行解释。

综上所述,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和科学家,经过中世纪的宗教影响,到达了近代科学的高峰。

现代科学方法的应用为我们深入研究因果关系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途径。

对于探索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深入理解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在本文中,将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进行详细探讨。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因果研究的优缺点

因果研究的优缺点

因果研究的优缺点
一、优点:
1、由于研究对象暴露资料的收集在结局发生之前,并且都是由研究者亲自观察得到的,所以资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

2、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出
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

3、由于病因发生在前,疾病发生在后,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上合理,加之偏倚较少,又可直接计算各项测量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故其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联系。

4、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有时还可能获得多种预期以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5、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

二、缺点:
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

2、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访偏倚。

同时由于跨时太长,研究对象也容易从半途中了解到研究目的而改变他们的态度。

3、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

4、由于消耗太大,故对研究设计的要求更严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暴露人年的计算较繁重。

5、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复杂化。

研究教学中的因果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教学中的因果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教学中的因果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教学中的因果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案例研究、观察研究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了解广泛的人群经验和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因果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表现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实验设计是另一种研究方法,适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验证假设。

实验设计通常包括两个或多个参与者,其中一个参与者被视为实验组,另一个参与者被视为对照组。

在实验期间,观察组参与者接受实验组参与者的教育,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实验,让教师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然后观察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应,以确定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

案例研究是另一种研究方法,适用于深入了解特定情况下的因果关系。

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了解一个具体的例子,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可以通过案例研究来了解某个班级的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以及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

观察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了解单个个体的行为和反应。

通过观察研究,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反应,而不考虑其他人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来了解他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

综上所述,问卷调查、实验设计、案例研究和观察研究都是研究教学中因果关系最合适的方法。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和预算等因素。

第六讲因果性调研--实验法

第六讲因果性调研--实验法

第六讲因果性调研--实验法因果关系X导致了Y的变化:X只是Y的众多可能起因中的一个;X只是Y的众多可能起因中的唯一一个;X的发生使Y的发生更加可能;X的发生总会导致Y的发生;永远无法证明X是Y的起因,最多只能推断出X是Y的起因证明X是Y的起因是可能的因果关系的条件相从变动指一个因X和一个果Y按照有关假设预测的情形一起发生或一起变化的程度。

变量出现的时间顺序原因必须在结果之前或与结果同时发生。

没有其他可能的原因要素指被研究的要素或变量是惟一可能的原因。

定义与概念自变量指被操纵的变量或可供选择的对象,它们的影响被测量和比较。

测试单位指对自变量或处理的反应被作为检测对象的个人、组织或其它实体。

因变量指衡量自变量对测试单位影响的变量。

定义与概念外生变量指自变量以外的影响测试单位反应的所有变量。

实验当研究人员操纵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并测量它们对一个或多个因变量的影响,同时控制外生变量的影响,就构成了一次实验。

实验设计是一组详细说明以下问题的程序:测试单位以及如何将这些测试单位分为均匀的子样本;要处理或操纵哪些自变量;要测量哪些因变量;如何控制外生变量符号的意义X:要被确定其作用的某自变量、处理或事件的一组观测值O:观察或测量测试单位或测试单位组中的因变量的过程R:将测试单位或测试单位组随机分派到不同的组中特殊约定:从左到右的运动指的是随时间方向的运动;符号的水平排列表示所有这些符号涉及同一个特定的处理组;符号的垂直排列表示这些符号涉及同时发生的活动或事件符号的意义例如:X O1O2表示一个给定的测试单位组被暴露于处理变量(X),并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O1和O2测量其反应R X1O1R X1O2表示有两组测试单位被同时随机分派给两个不同的处理组,并且同时对两组的因变量进行测量实验方法的效度内部效度指对自变量或处理的操纵是否确实导致了所观察到的因变量的变化在。

即指所观察到的对测试单位的影响是否由处理之外的其他变量引起。

探索性、描述性和因果性研究之间的关系。

探索性、描述性和因果性研究之间的关系。

探索性、描述性和因果性研究之间的关系。

探索性研究社会调查的一个研究方式。

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特点主要有主观定性研究;设计简单,形式自由。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

描述性研究是指利用常规检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它是流行病研究工作的起点。

因果性调研是指为了查明项目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查明导致产生一定现象有原因所进行的调研。

三种调研类型可以看作一个连续过程的不同的阶段。

探索性调研通常被看作调研的起始阶段。

在探索性调研中,重点将放在对销售额下降的可能解释上。

假如“有小孩的家庭有更多的实际收入以及在婴儿用品上愿意花更多的钱”是通过探索性调研获得的假设,这一假设将在婴儿用品行业趋势的描述性调研中得到检验。

如果描述性调研支持了假设,公司也许希望决定母亲们实际是否愿意为更高质量的尿布花更多的钱,如果是这样的话,什么特性对她们来说更重要,这也许通过一次市场测试——一个因果性调研才能完成。

这样,在调研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代表了对问题更详细的调查。

尽管一般应按探索性、描述性、因果性的顺序进行,但其它顺序也可能出现。

“有小孩的家庭将花更多的钱购买婴儿用品”也许很容易被接受,顺序——下子从探索性调研直接到了因果性调研。

按相反顺序进行调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如果一个假设被因果性调研驳回,分析人员也许决定用另一个描述性调研,甚至另一个探索性调研,这取决于具体的调研人员如何形成问题。

一个大概的模糊的陈述自然会导致探索性调研,而一个详细的因果性假设本身则适合于因果性调研。

分析探测性调研、因果关系调研、描述性调研的目的和内容

分析探测性调研、因果关系调研、描述性调研的目的和内容

分析探测性调研、因果关系调研、描述性调研的目的
和内容
(1)探测性调研
探测性调研用于探询企业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一般性质。

研究者在研究之初对所欲研究的问题或范围还不很清楚,不能确定到底要研究些什么问题。

这时就需要应用探测性研究去发现问题、形成假设。

至于问题的解决,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描述性调研
描述性调研是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市场营销活动的某个方面进行客观的描述。

大多数的市场营销调研都属于描述性调研。

例如,市场潜力和市场占有率,产品的消费群结构,竞争企业的状况的描述。

在描述性调研中,可以发现其中的关联因素,但是,此时我们并不能说明两个变量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与探测性调研相比,描述性调研的目的更加明确,研究的问题更加具体。

(3)因果关系调研
因果关系调研的目的是找出关联现象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描述性调研可以说明某些现象或变量之间相互关联,但要说明某个变量是否引起或决定着其它变量的变化,就用到因果关系调研。

因果关系调研的目的就是寻找足够的证据来验证这一假设。

(4)预测性调研
市场营销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需求的预测问题,这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方案和市场营销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预测性调研就是企业为了推断和测量市场的未来变化而进行的研究,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評鑑研究
評鑑研究是依據特定的效標來評估教育實際 的一種研究類型。這裡指的教育實際可能是 一種課程或方案,或教育成果,或一項特定 的教育過程。
描述性研究
❖ 1.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利用調查表、問卷、測驗、評量 表來了解現象的實況或問題的全貌。
❖ 2.觀察研究 觀察研究常由觀察者利用觀察量表,在行為 發生的現場進行實況的觀察。
圖/表整理
分享、溝通、討論
17
提出問題解決的可能方法 思考可能方法之可行性 實作與驗證 檢查結果與過程
分享、溝通、討論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進度 第四節 研究對象 第五節 研究工具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
提供片片斷斷\零零散散的文字
無法有系統地了解研究團隊從文獻探 討中建構了對探究議題的完整理解
文獻探討書寫建議
先對所有的文獻進行分工閱讀及重點摘要 團體分享文獻摘要,依據文獻分析架構(各節)進
行初步分類(部分文獻可運用在不同章節) 將各節可用文獻彙集後,再度分析文獻內容,思
考這些文獻資料對本文研究目的與問題的意 義,決定各節文獻可歸納出哪些重點? 將各節重點寫成一小段引言,再以統整的方式, 進行各分段的書寫,每一段落各有自己的重點.
行動性研究是以行動為取向的研究,關心的 是行動的順利推動,以收到工作的效果,而 不在證實假設,形成新的理論或學說。
文獻分析.探討與撰述
❖ 1.概覽平常所建立的文獻資料。 ❖ 2.草擬大綱。 ❖ 3.依綱目整理閱讀資料。 ❖ 4.分析、整理。 ❖ 5.依體例合理撰述。
文獻探討常見問題
大量摘錄\引用文字的剪輯與拼湊
研究設計之目的
經過文獻探討後
針對研究目的與問題
規劃設計如何順利透過有系統地探究過 程,達到研究目的,解決研究問題.
觀察:善用感官(口\手\眼\耳...) 測量:工具(問卷\訪談題綱\檢核表…)
記錄:圖像、符號(照片\錄音...)
分享、溝通、討論
16
歸類與分類 比較與找關係 排序、重複型式
研究的類別
❖ 一、依研究的方法論來區分 依一般的方法論(general methodology) 可以區分為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
❖ 二、依研究的功能(functions)區分
依研究的功能可以區分其為三種類型: 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應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與評鑑研究 (evaluation research)。
描述性研究
❖ 3.發展研究 發展研究主要在調查依時間的變化或歲月的增長, 教育事實或學習者表現的變化與成長是否呈現一 定的變化順序(sequences)與類型 (patterns),所以發展研究是對某一個體或群 體進行較長時間的調查。
❖ 4.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在探討教育情境中各種變項之相互關係, 確定某一變項(variable)或某一組若干變項之 變異情形(variation)與另一變項或另一組若干 變項之間的變異情形,兩種變異情形是否形成一 定的符應關係(correspondence)及其程度如何。
因果性研究
因果性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驗證兩個變項之 間的因果關係。研究者通常依學理大膽提出 某一項假設,認為某一變項的變化是為引出 或導致另一變項變化的決定因素。
回溯性研究
❖ 1.事後回溯研究
事後回溯研究是對已經發生的事件形成現在的結果 做研究。由現在的結果自變 項。 ❖ 2.歷史研究
歷史研究在客觀地與正確地重建過去事實,有時候 也在驗證一種研究假設。歷史研究可以看成是一種 人文學科的研究,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科學的研究。
詮釋性研究
任何研究都有解釋的功能,想要探討事象的 意義,所以都會用到解釋。常用的方法有: (1)參與觀察;(2)深度訪談;(3)批判分析;(4) 內容分析。
行動性研究
三、依研究的設計區分
(一)描述性研究 (二)因果性研究 (三)回溯性研究 (四)詮釋性研究 (五)行動性研究
應用研究
應用研究旨在研究知識以求實際應用,故應 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不同。應用研究是任務取 向(mission-oriented)的研究,應用研究的 目的在考驗科學理論在特定領域的可用性 (usefulness);決定在某一實際工作領域 內各種變因的徵驗關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