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港口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
![港口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4c7c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6.png)
1.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港口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 2.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3.加强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港口员工的安全信息化素养,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港口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
港口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港口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港口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
港口建设规划与设计概述
港口建设规划与设计概述
港口建设规划与设计概述
1.港口建设需考虑地理、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港口的安全与高效运作。在进行港口建设规划时,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气象分析,了解港口 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水文情况、气象变化等因素,以确保港口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港口建设需考虑货物运输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港口的设计和建设应满足当前货物运输的需求,并考虑未来货物运输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 展,港口的货物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港口建设中需要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港口建设需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港口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港口的运营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港口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
港口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港口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港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体系,提升港口的信息传输效 率。 2.部署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港口的全面数字化监控 。 3.建立大数据中心,对港口运营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和处理。
港口运营管理系统数字化
▪ 提高港口运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1.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港口运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团队建设。 2.引入先进技术: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技术,提高港口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优化组织架构: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管理效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2084a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8.png)
综合运营模式
结合上述几种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灵 活运用,以实现港口物流园区的多元 化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体制与机制
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确保港口物流园区的 有序运营。
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环保管理制度、应急管理 制度等,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02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
规划原则与目标
规划原则
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协调性
规划目标
提高港口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
规划内容与方法
规划内容
选址与布局、功能定位、设施设备、 运营管理
规划方法
需求预测、资源配置、系统分析、优 化决策
规划实施与保障
实施主体
政府、企业、行业协会
理。
配套设施
物流园区需要完善的配 套设施,如道路、交通 、水电等,需要协调各
方资源。
建设管理与监督
01
项目管理
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对物流园区建 设项目进行全面管理。
安全监管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预防和减 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03
02
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施工过程进 行全面监控,确保质量达标。
信息管理
深圳盐田港物流园区
盐田港物流园区以其靠近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 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进出口物流枢纽。园区内各功能区划分 明确,形成了以集装箱装卸、仓储、转运为主的完善物流体 系。
国际知名港口物流园区案例
新加坡港物流园区
作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港 物流园区以其先进的物流设施和高效的 管理模式闻名于世。园区内各作业环节 紧密衔接,实现了货物快速、准确的处 理,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持。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c0f1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1.png)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引言港口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港口和物流相关产业有机结合,通过集聚资源和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物流效率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分析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并探讨其优势和发展潜力。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优势港口物流园区一般位于港口周边地区,具备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这使得园区能够直接连接港口,便于货物的进出口,同时也方便与其他地区进行物流运输,实现多式联运。
基础设施建设港口物流园区通常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港口码头、仓储设施、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将为物流运营提供便利,提高整体效率。
产业集聚效应港口物流园区通过吸引物流相关产业进驻,实现产业集聚效应。
园区内的企业可以互相合作,形成产业链条,提升整体竞争力。
同时,园区还可以提供一系列支持服务,如仓储、报关、物流金融等,加强企业间的合作。
优质服务提供港口物流园区通常会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包括货物运输、仓储管理、报关报检等。
这样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园区还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持,如物流信息查询、供应链管理等,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港口物流园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和发展潜力:提高物流效率港口物流园区可以实现港口和物流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整合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货物周转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进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产出。
推动物流行业升级港口物流园区通过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和支持,可以推动物流行业的升级。
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将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
结论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通过地理位置优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和优质服务提供,能够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物流行业升级。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7a9d1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5.png)
摘要:近年来,许多地区纷纷建设港口物流园区,而要保证物流园的盈利水平,运营模式的设计是关键。
运营模式是借助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明确物流园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经营活动,以提升园区的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
但从一些地方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现状来看,由针对运营模式缺少整体规划,物流园建成后运营困难,因此研究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港口;物流园;运营模式当前国内的物流产业正处快速发展中,许多地方发挥临港优势,掀起了兴建港口物流园区的圈地热潮。
但是许多地方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主要是没有科学选择运营模式,没有结合实际研究运营模式。
一些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缺少新意,照搬外地园区的经验并直接使用。
物流园区要保证盈利水平,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明确发展方向,合理选择运营模式。
1.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内涵港口物流园区是港口区域发展物流业的产物,也是物流设施与企业加以集中的区域。
物流园区需要有物流管理技术与组织方式作为基础,以建立运营模式。
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是实现专业化经营的基础,可以提升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效益的实现。
物流园区作为服务性组织,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其实现效益是借助园区内的企业经营,保证园区内企业的收益水平是运营模式建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包括运营管理模式、入园企业选择模式、运营盈利模式。
2.港口物流园区运营要解决问题2.1针对运营管理部分港口物流园区由于发展的特殊性,存在管理政企不分问题,园区组织机构不合理,人员配置不科学,园区的经营工作受到影响。
园区内存在较多的管理部门,但是服务部门少,并且经营模式不固定。
部分政府主导的物流园区,园区的管理部门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政府角色存在“错位”、“缺位”问题,过多干预园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政府部门与园区管理难以有效协调。
由于园区规划不完善,物流建设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物流保障、部门协调存在问题,导致物流供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园区的物流需求。
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研究与运营管理
![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研究与运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0302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a.png)
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研究与运营管理篇一: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研究与运营管理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港口物流也迎来了自己的不断发展。
作为物流的重要枢纽,港口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市场竞争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港口物流发展水平差异巨大。
与此同时,不同的物流模式带来了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传统的港口物流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港口物流转型的研究和运营管理悄然兴起。
本篇文章将从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的必要性、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和港口物流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分析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的研究和运营管理。
二、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的必要性港口在物流中处于重要地位,是货物流动的枢纽。
传统的港口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各方的需求。
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和纵向一体化、横向联合等改革的不断推进,旧的物流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降低,同时,让一些后进地区进一步落后。
1、市场需求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带动了国际贸易规模的增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加上网络化的商业模式变革,使得欧美和发达亚洲国家的物流业进一步发展。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各国的港口物流业也必须实现转型。
2、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信息化改造的加速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这种情况下,对港口物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港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一流的服务水平。
3、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这就要求港口物流业实现转型。
尤其随着国内繁荣地区的饱和,后进地区急需依靠物流开发资源,由此得到的增长将会是相当显著的。
三、港口物流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港口物流模式转型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但同时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1、不同业务区域需求的变化业务区域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化,对于港口物流模式的改造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政府政策的促进和限制政府政策的支持与限制都会对港口物流模式的转型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方案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06f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b.png)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海陆空交通的纽带作用。
它们为货物的流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方案,旨在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港口物流园区的定义与特点港口物流园区是指以港口为依托,集聚物流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的综合性园区。
它们通常位于港口周边,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物流企业提供仓储、配送、加工等一系列服务。
港口物流园区具有以下特点:1. 便利的交通网络:港口物流园区通常位于交通枢纽附近,拥有便捷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交通条件,方便货物的进出和流通。
2. 完善的基础设施:港口物流园区拥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配送中心、信息化系统等,为物流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运作环境。
3. 多元化的服务功能:港口物流园区不仅提供仓储和配送服务,还可以提供加工、包装、质检等增值服务,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4. 创新的管理模式:港口物流园区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建立联盟、共享资源等方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三、港口物流园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在规划港口物流园区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依托港口资源:港口物流园区应充分利用港口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与港口形成有机衔接,实现物流的高效流通。
2. 综合考虑需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的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规模。
3. 精细化规划:园区规划应注重细节,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堆场等基础设施,确保园区内部的运作顺畅。
4. 环保可持续发展:规划时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港口物流园区规划与发展方案1. 港口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港口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应根据港口的地理条件和物流需求,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
例如,可以将园区划分为仓储区、配送区、加工区等,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
港口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分析报告
![港口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f7e60fed630b1c59eeb53a.png)
港口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港口物流园区在建设之后,选择何种经营模式是港口物流园区经营成败的关键。
港口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港口物流园区的投资开发模式、港口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和港口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等,港口物流园区的投资开发模式主要是指港口物流园区的投资开发主体和投资开发方式的确定;港口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以及管理组织在港口物流园区中的角色定位;港口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主要是指港口物流园区通过选择提供何种合适的物流服务功能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港口物流园区经营模式的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港口物流园区投资一切和管理主体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特殊组合,使港口物流园区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并使港口物流园区整体上产生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能力,从而组织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
研究港口物流园区经营模式是实现港口物流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港口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决定了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思路、策略及其发展方向。
港口物流园区通过先择恰当的经营模式可以使投资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组织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增强港口物流园区的赢利能力。
港口物流园区的投资开发模式1)国外成功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1)日本的开发模式日本政府在日本物流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使得物流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良好的宏观规划,按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物流园区的数量及颁布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值得借鉴的经验有以下几种。
①重视园区发展规划和配套的市政规划,在港口后方或港口城市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具体配套设施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园区。
②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
日本政府牵头将规划的园区内土地分地块以生地价格出售给港口物流协会,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政府还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③良好的市政设施配套及投资环境。
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报告
![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0094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9.png)
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报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载体,其建设与运营管理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运营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物流园区的定义与功能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物流园区通常具有以下功能:1、运输组织功能:通过整合各种运输资源,实现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
2、仓储功能:提供不同类型的仓库,满足货物的存储需求。
3、装卸搬运功能:配备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提高货物装卸效率。
4、配送功能:对货物进行分拣、配货,实现高效配送。
5、流通加工功能:根据客户需求,对货物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
6、信息服务功能:利用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二、物流园区建设的规划与设计1、选址物流园区的选址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交通便利性、土地成本、周边产业布局、市场需求等。
一般来说,应选择在交通枢纽附近,如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货运站、港口等,以便于货物的快速集散。
2、规模确定根据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
规模过大可能导致资源浪费,规模过小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功能分区根据物流园区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仓储区、配送区、加工区、办公区等,实现功能的优化布局。
4、设施规划包括道路、停车场、仓库、装卸平台、信息化设施等的规划设计。
设施的规划应满足物流作业的高效性和便利性要求。
三、物流园区建设的实施与管理1、项目建设管理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加强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资金筹措物流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通过政府投资、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引入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a62a2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7.png)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物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过程中,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对于港口整体发展的推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对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析。
二、港口物流运营模式概述(一)模式分类港口物流运营模式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传统物流运营模式和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
1.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此类模式集中在港口物流线的集装箱运输环节,其管理重点在于箱子的集装、装卸、中转和堆存等方面。
2.传统物流运营模式相对于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传统物流运营模式更为泛化,涵盖得更全面。
其运营重点除了集装箱运输环节之外,还包括船运、空运、陆运、集装箱运输保险及相关仓储服务等,是一种相对较为全面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
3.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是最新涌现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突破了以往港口物流运营仅限于运输存储等单一管理模式,将港口物流系统优化升级为集海、陆、空、电子于一体的立体化平台。
(二)模式分析不同类型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各有其优缺点。
1.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在当前物流环境下,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已迅速占领市场,以其速度快、运输成本低、管理便捷等多方面的优势已成为众多商家和政府的热门选择。
然而,由于其管理重点只是集装箱运输环节,对于其他环节的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
2.传统物流运营模式相对于集装箱物流运营模式而言,传统物流运营模式更为全面,涵盖面广。
然而,由于其范围过于广泛,在运营时可能会因为管理量过多和工作繁琐而存在一定的弊端。
3.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港口综合服务运营模式在整个港口物流运营市场中铸就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和创新的运营理念已受到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
然而,其实际落地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善,在保证各项服务质量的同时还需降低运营成本。
三、港口物流运营模式下问题探讨(一)质量管理问题1.质量监督港口物流运营模式下,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是每一个参与港口物流的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059a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2.png)
绪论
(2)基础设施建设良好。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其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起点高,先进的港口设备堪称世界一流,其物流运作的速度和效率也是首屈一指。
(3)政府扶持,创造优越的发展软环境。香港政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际及地区首选的运输及物流枢纽中心,香港成立了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强化与港口物流相匹配的服务功能,健全法律制度,提供金融与保险等一系列物流援助或服务、快捷高效的海关通关服务等。
绪论
香港港模式
香港位于我国广东省南端, 处于珠江出口之东,临南海, 香港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繁忙货柜港的美誉,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其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发挥自身特点,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香港以中国内地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为腹地发挥自身特点,依托中国大陆,连接欧美,面向东南亚,重点做好占其港口吞吐量83%以上的转口贸易中的中转货运物流,把香港建设成为虚拟供应链控制中心,使香港物流业的覆盖面遍及整个内地。
绪论
二、 港口物流的经营模式分类
(一) 航运中心模式(二)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模式(三) 虚拟供应链式联盟模式 (四) 区港联动——保税港区物流模式(五) 港口物流“网状布局”模式 (六)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
(一) 航运中心模式
1. 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航运中心是指具有稠密航线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设施和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
183亿
449
228亿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远洋简称中远集团或COSC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直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之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成立之初是一个仅有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小型船运公司。发展至2012年,中远集团已经成为以航运、物流码头、修造船为主业的跨国企业集团,已经确立起在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修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稳居《财富》世界500强。201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84位.
港口设施与物流管理优化港口设施与物流运营的关键策略
![港口设施与物流管理优化港口设施与物流运营的关键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662c6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d.png)
港口设施与物流管理优化港口设施与物流运营的关键策略背景介绍:港口作为连接海上和陆上的重要节点,发挥着物流运输的关键作用。
因此,优化港口设施与物流管理,提高港口的效率和竞争力,对于促进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港口设施与物流运营的关键策略,以提高港口的整体运作效率。
一、港口设施的优化1. 调整港口布局港口布局直接影响港口的运作效率。
合理规划港口的码头、仓库、集卡区等设施的位置,以减少货物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此外,根据货物种类和需求,将港口细分为专用码头,提高装卸效率。
2. 引入自动化技术港口设施的自动化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例如,通过使用自动化堆垛机和集卡,实现货物的自动装卸和搬运。
此外,引入无人机巡检和物流跟踪系统,提高港口运作的可视化管理。
3. 提升装卸能力港口设施的容量和效率是港口运营的关键。
加大对装卸设施的投资,提升港口的装卸能力。
同时,借助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如集装箱滚装技术和快速装卸设备,优化装卸过程,减少作业时间。
二、物流管理的优化1. 建立信息化平台港口物流管理需要实时掌握货物的流动和仓库存储情况。
建立物流信息化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协同合作港口物流涉及多个环节和行业的合作。
加强港口、船公司、货代、货主等各方之间的协同合作,优化货物的运输路径和作业计划,减少物流成本和货物滞留时间。
3. 全链条物流管理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优化港口物流管理。
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并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以实现物流信息的流畅传递和流程的高效运作。
三、关键策略的执行与评估1. 制定详细计划和目标港口设施与物流管理优化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人和关键任务,以确保策略的顺利执行。
2.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定期评估港口设施与物流管理的绩效指标,如货物周转时间、设备利用率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策略,并进行改进,以不断提升港口的运作效率。
港口物流中心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
![港口物流中心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5cd8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e.png)
港口物流中心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运营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港口物流中心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功能不仅限于货物储运,还包括供应链管理、信息处理、商品加工和修配、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功能。
本文将对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运营管理进行研究。
一、港口物流中心建设1. 选址原则港口物流中心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临近港口,便于货物进出口;(2)交通便利,便于货物运输;(3)地形条件良好,便于仓储设施的建设;(4)周边区域快速发展,有成熟的市场需求。
2. 建设流程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主要包括用地选取、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内部硬件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
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政策法规的合规性,环保标准的达标性,设备品质的稳定性,基础设施的完善性等。
3. 建设成本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成本较高,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外,还需要考虑人力成本、设备成本、物流管理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在建设之前必须认真制定规划,精算预算,并进行合理的成本管控,确保在成本控制范围内完成建设任务。
二、港口物流中心运营管理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港口物流中心的重要业务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协调上下游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最终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在运营过程中,港口物流中心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2.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港口物流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港口物流中心应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以提高流程的透明度和数据的精确性,实现业务的全程跟踪、掌握实时信息,从而提高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商品加工和修配商品加工和修配业务是港口物流中心的另一个重要业务。
随着市场需要多元化、个性化的扩展,商品加工和修配业务也逐渐得到广泛的发展。
港口物流中心在此方面应建立起专业的加工和修配业务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商品加工和修配服务。
4. 金融服务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港口物流中心也逐渐涉足金融服务领域。
物流园区物流运营模式优化策略研究
![物流园区物流运营模式优化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70822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4.png)
物流园区物流运营模式优化策略研究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物流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一系列功能。
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对物流效率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策略是必要的。
一、“四位一体”综合运营模式物流园区的物流运营模式应基于供应链的视角,采用“四位一体”综合运营模式。
即将流通、仓储、加工和配送四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信息、资金、物流和商贸的高效对接。
通过统筹整合各环节资源,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园区的综合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二、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网络化信息系统是优化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关键。
园区应建立信息技术支持的管理平台,包括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物流信息的快速交流和共享。
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信息传递和处理环节带来的误差和时间成本。
三、多式联运发展多式联运是物流园区优化运营模式的重要策略之一。
物流园区应积极发展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联运能力,建立起立体化的多式联运体系。
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整合物流资源、提高运输效率,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目的。
四、仓储设施与技术创新物流园区的仓储设施和技术创新是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
园区应加大投入,引进智能化仓储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提高仓储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同时,要注重仓储运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和管理先进的仓储技术设备。
五、供应链协同优化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优化离不开供应链协同优化。
园区应与供应商、生产企业、物流服务商等各方进行有效合作,实现供应链的协同运作。
通过信息共享、需求预测、流程优化等措施,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减少物流环节的浪费和成本,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
六、绿色物流建设绿色物流建设是物流园区运营模式优化的重要方向。
园区应积极推进绿色物流理念,引导企业采取节能减排、环保技术等绿色物流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开题报告】港口物流园区功能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港口物流园区功能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b4100a31b765ce0408141d.png)
开题报告物流管理港口物流园区功能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授肯巴斯先生讲到:“美国30年来国民经济之所以顺利发展,原因之一就是既重视生产效率又重视流通效率。
”1956年秋季由伊泽道雄为团长的大型考察团考察了美国的物流,向政府提出了重视物流的建议,并在产业界掀起了PD启蒙运动,把PD译为“物理性流通”,1970年以后,就干脆简称为“物流”了。
“物流”这个词在日本至今仍在使用。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日本、德国等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
物流园区最早出现是在日本东京,当时又被称作物流团地。
在欧洲,物流园区被称之为货运村(a freight village)。
国内的话对于物流的认识才是初步阶段,对于物流园区的定义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汪鸣认为,现代物流园区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
不过港口物流是最近几年才频频出现在学术研讨和各类媒体上的新名词。
比较普遍认同的观点: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还有就是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口物流园区跟世界港口发展休戚相关,也随着港口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中,就世界港口而言,世界港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主要提供船舶停靠、海运货物的装卸、转运和仓储等;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除了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具有了货物的增值功能;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
港口物流园区功能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港口物流园区功能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18559a7aeaad1f346933f9a.png)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港口物流园区功能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一、引言港口物流园区区别于内陆物流园区有其独特性,它是依托港口的口岸优势,主要以船舶作业为主的物流中心,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手段,以合理利用港口资源为目标,发展具有包括整个物流供应链中心活动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园区依靠港口城市来发展,港口城市的状况影响着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前景,港口物流园区可以带动港口城市的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当然也可能相互抑制。
港口物流园区拥有一般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
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其外延方面: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
据统计,世界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都经港口中转运输。
港口又是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桥梁,而且作为不同运输方式汇集的最关键节点,它提供开展现代物流的良好基础。
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主题在商业贸易国际化的今天,快速实现商品的流通显得尤为重要,港口物流园区作为区域集货散货的中心,其功能区的合理规划与运作的模式的改进,对于货物的快速流通有着十分现实的研究意义。
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对货物快速进出港口,提高货物流通的效率,港口处在水陆两大运输系统的结合点上,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各种物流活动进行组织、协调、衔接的功能,也可以拓展仓储、保税、通关、简单加工等物流服务功能,根据港口区域货流、商流和信息流集中的特点,可开辟专门的物流园区,聚集各类企业,依托港口及陆路运输条件,开展各项物流业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现代物流已成为国际运输中最为经济合理和具有潜在意义的综合服务方式。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10fa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5.png)
港口物流市场的竞争状况,包括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市场份额,对运 营模式选择产生影响。
市场环境
港口物流市场的法规、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对运营模式选择产生影响 。
05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优 化与创新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提升运营效率
详细描述
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实 时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港口物流的运营效率。
港口物流联营模式
总结词
多家企业共同经营港口物流业务
详细描述
港口物流联营模式是指多家企业 共同经营港口物流业务,通过资 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来提高物流效 率和服务质量。这种模式需要各 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共同制定经营策略和管理规范。
优缺点分析
优点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 互补,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缺 点是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同时需要解决合作中的利益分配 和管理权限问题。
港口物流外包模式
总结词
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详细描述
港口物流外包模式是指企业将港口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管理和运作 。这种模式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同时能够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优缺点分析
优点是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缺点是需要与第三 方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需要对外包业务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提升作业自动化
VS
详细描述
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化设备、智能识别和智 能调度系统等,可以提升港口物流的自动 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作业效率和 准确性。
绿色化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降低环境影响
港口物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
![港口物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f9fe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d.png)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枢纽,其地位日 益显著。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增强港口的竞争力。 本次演示以A港口浆纸物流园的建设为例,对港口物流园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深入 探讨。
二、A港口概况
A港口位于某沿海城市,是该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 先进的硬件设施。近年来,随着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 需求不断增长,为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港口物流园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包括航道、码 头、仓储设施、运输通道等,要确保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物流运 作的需求。
3、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港口物流园的科技水 平。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物流设备和系统,实现货物的高效处理和实时监控, 提高港口物流园的整体运营效率。
3、经济效益
港口物流园的建设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方面,通过优化物流运作,港 口物流园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另 一方面,港口物流园将带动当地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作出重 要贡献。
三、建议
1、强化顶层设计
在建设港口物流园时,应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要明确发 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确保港口物流园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A港口浆纸物流园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合理的规划布局和高效的运营管理,可以推动当地造纸业 的发展,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随着全球 贸易的持续增长和
技术的不断创新,A港口浆纸物流园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物流园区之一。
毕业论文——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分析
![毕业论文——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02511479563c1ec5da71dd.png)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分析摘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运输功能、商贸功能、工业功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港口区域产生了集聚效应,形成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商流等繁荣局面。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港口由自然布局到自由竞争,直至今天在市场环境中的优化发展,港口已经从与工业化过程相适应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发展阶段。
现代物流是以运输为主要环节的综合服务系统。
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港口功能也正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
近年来,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应用和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运用,物流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研究物流园区的产业集群特征,将对我国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实现港口物流化,将功能单一的传统港口发展成为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是现代港口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以说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港口经济产业集聚区域发展区港联动港口物流目录摘要第一章物流园区建设的发展背景 (1)一港口经济的内涵与发展 (1).2 二国外港口经济的发展 (2)三天津港港口经济与物流园区的建设 (2)第二章港口经济的产业集聚 (4)一产业集群内涵及特征 (4)二产业集群的形成 (5)三港口经济的产业集群 (6)第三章天津港物流园区建设与区域发展的优势 (7)一港口功能演变与竞争特点 (7)二天津港与区域竞争优势11 第四章港口经济的物流园区建设 (12)一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综述 (12)二天津港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分析 (13)三天津港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对策 (14)参考文献 (17)谢辞 (18)第一章.物流园区建设的发展背景一、港口经济的内涵与发展(一).港口经济的定义港口经济是指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或者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我国港口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研究
![我国港口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d2961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4.png)
Study on the Operational Patterns of Port
Distributionpark in China
作者: 杨家其;陆华
作者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出版物刊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21-225页
主题词: 港口;物流化;物流园区;运作模式
摘要:实现港口物流化,将功能单一的传统港口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已成为现代港口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国外港口物流化发展模式看,建立港口物流园区是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港口物流化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港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及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 第11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第31卷 总第185期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收稿日期】2009-10-12【作者简介】娄万里(1981-),汉族,湖北枝江,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港口与航道工程粉喷桩设计要素探讨。
王 琪(1983-),汉族,四川省仁寿县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港口与航道工程。
・物流论坛・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娄万里,王 琪(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 浙江分院,浙江 杭州 310011)【摘 要】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对于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仍在探索中,文中通过介绍几种典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介绍国外成功建设与运营港口物流园区的实践操作经验,以有利于摸索出适合国内自身情况的港口建设和运营的模式。
【关键词】港口物流园区;园区建设;园区运营模式【中图分类号】 F2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993(2009)11-0014-02Port Logistics Park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LOU Wan-li, WANG Qi(Changjiang National Shipping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Hangzhou 310011, China) 【Abstract】As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Port logistics park's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are still exploring, The paper by introducing some typical port logistics park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And on this basis, the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port logistics park's practice of operating experience, Beneficial to explore the country's own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por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del.【Key words】Port Logistics Park; Park Construction; Zone operation mode1 港口物流园区的内涵及功能效用 1.1 港口物流园区的内涵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东京,由于物流园区给物流企业和其所在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之后在欧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就是在空间上促使物流﹙配送﹚企业集中布局形成的物流集结点,这一结点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的功能。
物流园区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概念一样,具有产业一致性和相关性、且集中建设的物流用的空间。
因此物流园区应是指由几种运输方式衔接而形成的物流节点在空间上聚集成一体,也是多种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多家物流组织机构在政府规划指导下进行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大型场所,它是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的新型物流业务的载体。
借鉴于日本建设与运营物流团地、德国建设与运营大规模物流中心等的经验,以及我国对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等项目的界定,本文认为港口物流园区就是指以港口为依托,由多个物流组织或专业化物流企业所构成物流组织的经济运行区域,它的目的为了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改善企业的服务,同时拥有装卸、仓储、运输、加工等基本的功能,以及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等综合服务功能,具有规模化、功能化、信息化的特点。
1.2 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效用从世界各国港口物流园区发展史上看,港口物流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能够显著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当前的港口物流园区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贡献大,主要体现在港口的吞吐量对GDP 以及社会就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也因此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每万吨吞吐量对GDP 贡献为100万~120万元,可以创造20~30个就业岗位。
港口物流园区集约多种设施,是发挥综合协调和基础作用的物流设施的区域集合体,也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具有综合多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并且与其它工业园区相比,具有占地少、运力大、节能减排、运行安全等诸多特点,具有相当大的功能效用:一是建立港口物流园区能够吸引汇集更多的物流,以快速地实现物流诸多功能,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人驻物流园区,以提供港口稳定的货源,提高港口竞争力,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建立港口物流园区能够畅通商品流通渠道,通过提高企业的消化能力而促进企业生产,带动本地经济和腹地经济共同发展;三是建立港口物流园区可以发展临港工业。
港口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许多的对原材料进口重度依赖的钢铁厂,往往都建在港口地区,并且世界主要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另外建立港口物流园区也有利于该第11期 娄万里等: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15地区产业结构得的调整,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四是建立港口物流园区有利于加快国际间货物流通从而缩短需求者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也可以减少生产者的库存,甚至是零库存,从而大大地降低物流的总成本,实现利润的增值。
2 几种典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一般地,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有包括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这四种基本模式。
2.1 经济开发区模式港口物流园区的经济开发区模式,是将港口物流园区作为一个类似于目前的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项目进行有组织的开发和建设。
港口物流园区经济开发区模式是在政府有关开发部门的组织下统一规划,并通过政策等手段进行开发的经济项目。
基于物流园区的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的双重特性而建立的经济开发区模式,实际上就是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进行全新的经济开发区项目,而且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趋势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建设和运营物流园区无疑是构筑高效率的新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的重要手段。
2.2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港口物流园区实际上就是为物流企业、工业和商业企业提供相对集中的场所进行各种业务操作,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化运作物流资源,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经营与管理效益的目的。
主体企业引导下的港口物流园区模式就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对物流资源和产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的角度,通过利用港口加工企业在企业经营和企业供应链管理中所具有的物流技术优势,由其在宏观政策的合理引导下率先在园区内进行开发和发展,从而吸引依托物流环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企业的入驻,进而逐步实现物流产业的聚集,最终达到港口物流园区开发和建设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市场运作中的主体企业引导模式要求其所在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等制度方面具有好的适应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也要求能从中心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培育物流园区发展所需要的主体企业。
2.3 工业地产商模式港口物流园区工业地产商模式是指将物流园区作为工业地产项目,政府通过给予开发者一些适宜土地、税收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工业地产商主持进行物流园区的道路、仓库和其它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进行物流园区相关设施的经营和管理。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均有此种开发模式的范例。
2.4 综合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是指对上述的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和工业地产商模式进行混合运用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
由于港口物流园区项目一般具有建设规模大和经营范围广的特点,既要求在土地、税收等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也要求在投资方面给予相当的支持,同时还要求具备园区的经营运作能力,因此,单纯采用一种模式,往往很难达到顺利建设园区的目的,必须综合使用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
3 借鉴国外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的经验港口物流园区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不管是在园区的统一规划、政策扶持方面,还是建设和运营模式在实际实践中的操作方面,都有必要借鉴于国外成功的经验。
国外物流园区建设起步比较早、发展迅速,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日本、德国和西班牙,因而选取这三个国家进行介绍,以借鉴其先进经验。
物流园区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很重视政府在物流园区的统筹规划、组织引导和政策扶持方面的作用。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设物流园区的国家,也是较早应用法规宏观管理和控制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的国家。
日本物流园区建设与运作采取的模式主要有:①政府统一确定市政的规划,在城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交通设施配套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园区基地。
②以生地的价格向不同类型的物流行业协会出售将基地内的地块,这些协会再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向其内部会员招募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的资金,当协会所招募的资金不足以建设物流园区,可向政府贷款长期低息的贷款。
③政府加快对已确定的物流园区所需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提升物流园区的地价和房产价值,以使投资者得到回报。
④商业银行出资参与物流园区和基地的建设,成为物流基地和园区的出资方和股东。
⑤政府出资设立物流公司,出资兴建物流园区(中心),待运营正常后再卖给私营资本。
德国物流园区或中心的建设与运营遵循“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具体措施包括:①由德国联邦政府统一规划。
联邦政府的统一规划是在对大范围内生产力布局和物流现状的调查的基础上规划各个交通干线和主枢纽,同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和用地规模。
并且为引导各州按统一规划来建设物流园区,德国交通主管部门还对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给予资助。
②州政府扶持建设。
州政府提供建设所需要的土地,并投资建设所需的公路、铁路、通讯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所需的综合服务中心、维护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再通过出租物流园区场地给物流企业,或与物流企业按股份制形式共同出资,由企业自己选举产生咨询管理委员会,(下转第18页)18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1卷区的建设不断完善,广西的对外贸易产生了较大的物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