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合集下载

土壤全氮测定

土壤全氮测定

土壤全氮测定法方法一:半微量开氏法1 测定原理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2 仪器、设备2.1 土壤样品粉碎机;2.2 玛瑙研钵;2.3 土壤筛:孔径1.0mm(18目);0.25mm(60目);2.4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2.5 硬质开氏烧瓶:容积50ml,100ml;2.6 半微量定氮蒸馏装置;2.7 半微量滴定管:容积10ml,25ml;2.8 锥形瓶:容积150ml;2.9 电炉:300W变温电炉。

3 试剂3.1 硫酸(GB 625—77):化学纯;3.2 硫酸(GB 625—77)或盐酸(GB 622—77):分析纯,0.005mol/L硫酸或0.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3.3 氢氧化钠(GB 629—81):工业用或化学纯,10mol/L氢氧化钠溶液;3.4 硼酸-指示剂混合液;3.4.1 硼酸(GB 628—78):分析纯,2%溶液(W/V);3.4.2 混合指示剂:0.5g溴甲酚绿(HG3—1220—79)和0.1g甲基红(HG3—958 —76)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后,加95%乙醇至100ml。

使用前,每升硼酸溶液中加20ml混合指示剂,并用稀碱调节至红紫色(pH值约4.5)。

此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如在使用过程中pH值有变化,需随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之。

3.5 加速剂:100g硫酸钾(HG 3—920—76,化学纯),10g五水合硫酸铜(GB 665 —78,化学纯),1g硒粉(HG3—926—76)于研钵中研细,必须充分混合均匀。

3.6 高锰酸钾溶液:25g高锰酸钾(GB 643—77)溶于500ml无离子水,贮于棕色瓶中;3.7 1∶1 硫酸;3.8 还原铁粉:磨细通过孔径0.15mm(100目)筛;3.9 辛醇。

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

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一、目的1、掌握土壤中全氮含量测定的方法。

2、了解测定土壤全氮的原理二、原理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蛋白质、氨基酸、腐殖质、酰胺等)存在,无机态(NH+、NO3 -、NO2 -)含量极少,全氮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

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在还原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其中所含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为硫酸铵。

给消化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铵盐分解蒸馏出氨,吸收在硼酸溶液中,最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根据标准盐酸的用量,求出分析样品中的含氮全量。

三、试剂:1、混合催化剂:称取硫酸钾100g、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

均匀混合后研细。

贮于瓶中。

2、比重1.84浓硫酸。

3、40%R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解。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5ml混合指示剂。

(按体积比100:0.25 加入混合指示剂)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勺乙醇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四、操作步骤1、消煮: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号筛的风干土0.5000g左右,移入干燥的凯氏瓶中,加入1.5g的还原性混合催化剂。

用注射器加入4ml浓硫酸,放到通风柜内的消煮器上消煮 1.5h 左右。

直至内容物呈清彻的淡蓝色为止。

2、蒸馏:消煮完毕后冷却。

将三角瓶置于冷凝管的承接管下,管口淹没在硼酸溶液中(三角瓶用2%勺硼酸20ml作吸收剂),然后打开冷凝器中的水流,进行蒸馏。

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注意冷凝管中水不要中断,当接受液变蓝后蒸馏5min, 将冷凝管下端离开硼酸液面,再用蒸馏水冲净管外。

土壤中全氮的测定(北京强盛凯氏定氮红外消化法)

土壤中全氮的测定(北京强盛凯氏定氮红外消化法)

1.1土壤中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红外消化法)1.1.1方法原理:土壤样品在加速剂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物质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定氮仪加碱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算出土壤全氮量1.1.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1.1.3主要仪器设备:消化管(尺寸要与定氮仪、消化炉配套)弯颈漏斗(与消化管配套)全自动定氮仪QSY可控温铝锭消化炉QSL(高温不低于400度)半微量滴定管,10毫升1.1.4使用试剂1.1.4.1浓硫酸(1.84克/毫升)1.1.4.2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0.01摩尔/升)1.1.4.3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0克溶于水,稀释到一升1.1.4.4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称取20.00克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升;称取0.5克溴甲酚绿和0.1克甲基红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后,加95%乙醇至100毫升;使用前,每升硼酸溶液中加20毫升混合指示剂,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颜色到红紫色(pH值约4.5)1.1.4.5加速剂:称取100克硫酸钾,10克五水硫酸铜,1克硒粉于研钵中研细,充分混合均匀1.1.5分析步骤1.1.5.1称土样:称取过0.25mm孔径筛的风干土样0.5-1g(精确到0.0001克) 1.1.5.2土样消煮把称好的土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入2.0克加速剂,加水约2ml湿润土样,再加8ml浓硫酸,摇匀,口部放上弯颈漏斗;将消化管置于消化管架中,放在可控温铝锭消煮炉上,小火加热(消化炉调温到200度)约15分钟,待管内反应缓和时升高温度到400度。

等到消化管底部变成灰白色,液体成蓝绿色时,关掉消化炉电源,取下消化架放置于冷却架上,冷却待蒸馏1.1.5.3定氮蒸馏和滴定用定氮仪蒸馏前先检查机器(酸桶、碱桶、水桶水位是否正常,硼酸-指示剂混合液是否红紫色pH值4.5,开机屏幕是否显示正常,气泵是否正常工作),放上干净消化管三角瓶检查按键功能是否正常,并空蒸馏半小时洗净机器管路;把冷却好的消化管加到定氮仪左侧上,右侧放250ml三角瓶,设置好加酸加碱时间,使得加酸25毫升,加碱40ml(碱要过量使消化液由灰白变成棕黑色),按确认机器自动加酸加碱蒸馏,蒸馏4-8分钟,三角瓶中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由红紫色变成蓝色,三角瓶内回收液达到120毫升时,停止蒸馏,用少许蒸馏水洗冷凝管末端,洗液收到三角瓶中用标准酸滴定三角瓶内馏出液,使颜色有蓝色刚变成红紫色,记录用酸体积1.1.6结果计算土壤全氮(N),g·kg-1= c·(V-V0) ·0.014·1000/m1.1.7重复测定结果允许误差土壤含氮量(g·kg-1)允许绝对误差(g·kg-1)>1 ≤0.051-0.6 ≤0.04<0.6 ≤0.031.1.8注意事项⑴硼酸-指示剂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在使用中pH有变化,随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到4.5⑵空白滴定用酸体积一般不超过0.4毫升⑶消煮土样同时,要做两份空白样品试验⑷消煮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60—400度范围内,超过400度消煮液会剧烈沸腾,硫酸蒸汽到达消化管顶部甚至跑出,会引起硫酸铵分解使氮损失⑸蒸馏一般为5分钟,根据氮含量和仪器厂家不同会有不同,以铵回收完全为主北京强盛仪器技术部。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V0── 滴定空白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CH── 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 氮原子的毫摩质量; m── 烘干土样质量,g。
• 6.2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 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6.3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差:土壤含氮 量大于0.1%时,不得超过0.005%;含氮 0.1~0.06%时,不得超过0.004%;含氮 小于0.06%时,不得超过0.003%。
• 5.3.3 或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 液由蓝绿色至刚变为红紫色。
• 记录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空白测定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 不得超过0.4ml。
• 6 测定结果的计算
6.1 计算公式
土壤全氮(%)=〔(V-V0) ×CH×0.014/m〕×100
式中:V──滴定试液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 积,ml;
• 3 试剂
3.1 硫酸(GB 625—77):化学纯; 3.2 硫酸(GB 625—77)或盐酸(GB 622—77):分析纯,0.005mol/L硫酸或 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 3.3 氢氧化钠(GB 629—81):工业 用或化学纯,10mol/L氢氧化钠溶液;
• 3.4 硼酸-指示剂混合液; 3.4.1 硼酸(GB 628—78):分析纯,2%
• 5.2 土样消煮 5.2.1 不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将土样送入干燥的开氏瓶底部,加少量无
离子水(约0.5~1ml)湿润土样后,加入2g加 速剂和5ml浓硫酸,摇匀。将开氏瓶置于消煮 炉上消煮2h。消煮完毕,冷却,待蒸馏。在消 煮土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除不加土样
外,其他操作皆与测定土样时相同。
• 5.3 氨的蒸馏 5.3.1 蒸馏前先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漏气,并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凯氏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壤全氮的测定。

2 原理土壤氮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两部分,两部分之和称为土壤全氮,它不包括土壤空气中的氮。

氮素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在土壤肥力中起重要作用。

分析土壤全氮及其各种形态氮的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合理使用氮肥的主要依据。

全氮的测定常采用凯氏消煮法,消煮时间较长。

现改进以硫酸铜、硫酸钾和硒粉作催化剂,加入浓硫酸消煮,在高温下将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变为硫酸铵,然后用氢氧化钠碱化,加热蒸馏出氨,经硼酸吸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而计算全氮量。

3 试剂3.1 混合催化剂,按100∶10∶1比例称取硫酸钾(K2SO4)、硫酸铜(CuSO4·5H2O)和硒粉(Se),混合,研细,过0.25mm筛孔。

3.2 硫酸(ρ 1.84g/mL)。

3.3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0g氢氧化钠,溶于水,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3.4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称取0.099g溴甲酚绿和0.066g甲基红,溶于100mL 乙醇中,变色范围pH4.4(红)―5.4(蓝),贮存期不超过2个月。

3.5 硼酸指示剂溶液:称取20g硼酸(H3BO3),溶于1000mL水中。

使用前每100mL硼酸溶液中加入2mL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以稀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溶液调节溶液至紫红色(pH 4.5),即为硼酸指示剂溶液。

3.6 盐酸标准溶液:0.02mol/L,每1000mL水中加入1.8mL盐酸(ρ 1.19g/mL),混匀。

标定:称取1.9068g硼砂(Na2B4O7·10H2O),精确至0.0001g,加水溶解后稀释至500mL,得0.0200mol/L硼砂标准溶液。

吸取20.00mL 0.0200mol/L硼砂标准溶液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1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C——硼砂标准溶液浓度,mol/L;1V——硼砂标准溶液体积,mL;1V——盐酸标准溶液用量,mL;2V——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森林土壤全氮LYT1228-1999的测定》方法证实

《森林土壤全氮LYT1228-1999的测定》方法证实

森林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一..适用范围:本标准LY/T1228-1999适用于森林土壤全氮含量二 .检测原理土壤中的全氮在硫酸铜、硫酸钾与硒粉的存在下,用浓硫酸消煮,使转变为硫酸铵,然后用氢氧化钠碱化,加热蒸馏出氨,经硼酸吸收,用标准酸滴定其含量。

三.试剂:3. 2.1 混合加速剂:硫酸钾(K2S04,化学纯)与硫酸铜(CuSO4.5H20,化学纯)与硒粉以100:10:1混合,研细,过0.25 mm筛孔。

3.2.2 浓硫酸(密度1.84 g/mL,化学纯)。

3.2.3 400 g/L氢氧化钠溶液:称400 g氢氧化钠(化学纯)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L。

3.2.4 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099 g(或0.5 g)溴甲酚绿及0.066 g(或0.1 g)甲基红于玛瑙研钵中研细,溶解于100 mL乙醇中,其变色范围pH4.(红)~5.4(蓝),该指示剂贮存期不超过2个月。

3.2.5 20 g/L硼酸溶液:20 g硼酸(H3B03,分析纯),溶于1L水中。

使用前每100 mL硼酸溶液中加入2 mL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以稀氢氧化钠或稀盐酸调节溶液至紫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为4.5,即为硼酸一指示剂混合液。

3.2.6 硼砂标准溶液[c(1/2Na2B4O7)=0.020 0 mol/L):1.9068g硼砂(Na2B407.10H20分析纯)溶解于水,移人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度。

3.2.7 1mol/L盐酸溶液:量取84 mL浓盐酸,用水定容到1L。

2.2.8 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先配制0.1 mol/L盐酸溶液,标定后用煮沸并冷却的、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水准确稀释5倍,计算稀溶液浓度(mol/L);0.1 mol/L盐酸溶液用c(1/2Na2B4O7)=0.1000mol/L硼砂标准溶液标定。

吸取20 mL 0.1000 mol/L硼砂标准溶液于100 mL锥形瓶中,加1滴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滴定,溶液由蓝变紫红为终点,重复做三次,按式(1)计算盐酸的标准浓度: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O.100 0——硼砂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硼砂标准洛液的体积,mL;V2——滴定硼砂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o——滴定水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土壤全氮的测定 半微量凯氏法方法验证报告

土壤全氮的测定 半微量凯氏法方法验证报告

土壤全氮的测定NY/T53-1987半微量开氏法验证报告1、目的通过对实验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的能力确认,验证实验室均已达到各种要求,具备开展此实验的能力。

2、方法简介样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猛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为铵态氮)3、仪器设备及药品验证情况3.1使用仪器设备:土样筛、分析天平、电热板、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 、容量瓶100ml/250ml 、移液管1ml/25m/50ml、烧杯50ml、蒸馏装置、PH试纸、研钵。

3.2设备验证情况设备验收合格。

4、环境条件验证情况4.1本方法对环境无特殊要求。

4.2目前对环境的设施和监控情况天平室环境指标:温度:28℃;湿度53%。

4.3环境验证条件符合要要求5、人员能力验证5.1该项目人员配备情况有二名以上符合条件的实验人员。

5.2人员培训及考核情况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相关记录见人员技术档案。

6、标准物质及试剂验证情况6.1方法所需标准(物质)溶液及试剂情况6.1表6.2配备情况6.2表7、方法验证情况7.1方法要求7.11检出限:方法无要求7.12 精密度:方法无要求7.13准确度:方法无要求7.2目前该项目本实验的精密度、检出限、准确度的实际水平。

7.21精密度表7.21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0.62%。

7.22检出限表7.22空白测定结果此方法检出限为0.007%100m014.0)0(%⨯⨯⨯-=H C V V )土壤全氮( 式中:V ————滴定试液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0————滴定空白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 H ————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氮原子的豪摩质量; m ————烘干土样质量,g 。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1. 试剂配制:○1混合加速剂:K 2SO 4 CuSO 4 硒粉以100:10:1混合研细,过80网筛 ○2浓H 2SO 4 ○340%NaOH 溶液:400g NaOH 溶于1L 水中 ○4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5g 溴甲酚绿和0.1g 甲基红溶于100ml 乙醇 ○5硼酸溶液:20g 硼酸溶于1L 水中,使用前没1000ml 硼酸加10ml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以稀NaOH 或者HCl 调成红色,PH=4.8,即为硼酸指示剂混合溶液。

○61mol/L 的HCl 溶液:量取84ml 的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L 。

○70.02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取20ml 1mol/L HCl 溶液于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02mol/L (1/2Na 2B 4O 7)标准溶液滴定。

0.02mol/L (1/2的Na 2B 4O 7)标准溶液:1.9068g 硼砂(Na 2B 4O 7 ·H 2O)溶于水中,至5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吸取20ml 0.02mol/L (1/2Na 2B 4O 7)硼砂于100ml 锥形瓶中,加一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掉标定的HCl 溶液滴定,溶液由蓝变红为终点,同时做3个重复。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C=02102.0V V V -⨯ 0.02为硼砂标准溶液浓度V 2为滴定硼砂用去HCl 标准溶液体积V 1为标准硼砂溶液体积2. 操作步骤○1称量2g 土放入100ml 凯氏瓶,加入混合加速剂2g ,加水润湿,在家5ml 浓H 2SO 4○2消煮: 380℃ 2.5h ○3蒸馏:稀释水15ml ,硼酸20ml ,NaOH 30ml 5mins ○4滴定:蓝绿→紫红3. 计算 N(%)=100014.0)(0⨯⨯⨯-烘干土重C V V(C 为HCl 标准溶液浓度)。

半微量凯氏【土壤总氮测定】

半微量凯氏【土壤总氮测定】
水中,摇匀备用。
⑥ HCl标准溶液:0.01000mol/L。 ⑦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5g溴甲酚绿和
0.1g甲基红溶于100ml乙醇中。
主要仪器:
如图,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50mL消化管 50mL容量瓶 分析天平 电炉 小玻璃珠 3mL微量滴定管 烘箱 1000mL蒸馏烧瓶 远红外消煮炉
(3)小心摇匀后,按图安装消化装置,置于电炉上,加曲颈漏斗, 在通风橱内加热消化。
(4)消化时先以小火缓慢加热,待内容物完全炭化、泡沫消失后, 加大火力保持瓶内液体微沸,消化至溶液呈蓝绿色透明后, 再继续加热微沸1h,取下冷却,用少量无离子将消煮液全 部转入蒸馏器内,并用水洗涤开氏瓶4-5次,并入蒸馏器中, 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消化完了后,在凯氏定氮仪中加入强碱碱化 消化液,使硫酸铵分解,放出氨。用水蒸汽 蒸馏法,将氨蒸入过量标准无机酸溶液中, 然后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准确测定氨量, 从而折算出含氮量。
以甘氨酸为例,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下:
测定时常用硼酸溶液收集氨,氨与溶液中的 氢离子结全,生成铵离子,使溶液中氢离子 浓离降低。然后再用标准强酸滴定,直至恢 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所用的强酸 的当量数即相当于被测样品中氨的当量数。
本法适用的范围为0.2-1.0mg氮。相对误差应 小于±2%。
试剂
①浓硫酸
②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100:10;1 。 即 磨1,0存0g于K具2S塞O瓶4,,1中0,g C消u煮SO时4每.5H毫2O升和H21SgOS4e加粉0混.3合7g研 加速剂
④氢氧化钠溶液:400g/L ⑤硼酸吸收液:20g/L,称取20g硼酸溶解于1L热
此项应按实验中使用盐酸的实际浓度填写); 14—氮原子的摩尔质量(g.mol-1); 10-3 —将ml换算为L; m—烘干土样的质量(g)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 hj 717-2014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 hj 717-2014

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 HJ 717-2014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规范》(HJ 717-201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规范。

其中,全氮的测定方法采用的是凯氏法。

凯氏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全氮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碱处理土壤样品,使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为氨态氮,然后经过蒸发、干燥等步骤,最后用盐酸滴定法测定土壤中的氨态氮含量,从而推算出土壤的全氮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通常为5克),放入烧杯中。

2. 加入足量的盐酸(通常为20 ml),使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为氨态氮。

3. 将烧杯放置在电热板上进行加热,使盐酸蒸发至干燥状态。

4. 用一定量的硫酸(通常为10 ml)将烧杯中残余的盐酸转化为硫酸盐。

5. 完全蒸发硫酸,使土壤样品干燥。

6. 将烧杯放入高温灭菌锅中,用高温灭菌锅进行灭菌处理。

处理时间通常为2小时。

7. 将灭菌后的烧杯取出,放置冷却。

8.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将残留在烧杯中的氨态氮溶解。

9. 将浸渍液通过滤纸过滤,滤液收集到装有蒸馏设备中。

10. 使用盐酸滴定液(氨态氮滴定液)对滤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需的盐酸滴定液的体积。

11. 根据滴定所需盐酸滴定液的体积,计算出土壤样品中氨态氮的含量。

12. 根据氨态氮的含量,推算出土壤中的全氮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凯氏法测定前,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干燥
和研磨处理,以获得更准确的测定结果。

此外,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对盐酸的使用要小心谨慎。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法1.1 方法提要土样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为铵态氮。

1.2 应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型土壤的全氮含量。

1.3 主要仪器设备①硬质开氏烧瓶:50ml,100ml;②半微量定氮蒸馏器;③半微量滴定管:10ml,25ml;④电炉:300W变温电炉;⑤玛瑙研钵。

1.4 试剂⑴硫酸:化学纯,密度1.84;⑵ 2%(m/V)硼酸溶液:称取硼酸20.00g溶于水中,稀释至1L;⑶ 10mol L-1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400g(工业用或化学纯)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L;⑷ 0.01mol L-1盐酸标准溶液(或0.01mol L-1硫酸标准溶液):0.01molL-1盐酸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方法配制量取9ml盐酸,注入1L水中,此盐酸的标准溶液浓度为0.1molL-1,并对此标准溶液进行标定.将已标定的0.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用水稀释10倍,即为0.01molL-1的标准溶液.即准确吸取0.1molL-1盐酸标准溶液10ml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必要时可对稀释后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重新标定.标定称取0.2g(精确至0.0001g)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0.1molL-1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直至溶液呈暗红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盐酸标准溶液准确浓度按下式计算:C =m / [(V1-V2)*0.05299]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1;m—称取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V1—盐酸溶液用量,ml;V2—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用量,ml;0.05299—1/2Na2CO3的毫摩尔质量,g。

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hj717-2014

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hj717-2014

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hj717-2014一、引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全氮是土壤中重要的养分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全氮含量对于评价土壤质量、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凯氏法(HJ717-2014)测定土壤质量全氮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二、凯氏法(HJ717-2014)测定原理凯氏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土壤中全氮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土壤样品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得样品中的有机态和无机态氮转化为铵态氮,并通过滴定法测定铵态氮含量,从而得到全氮含量。

三、实验步骤1. 样品采集:从待分析区域采集代表性样品,并将其均匀混合。

2.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通过2 mm筛网过筛,并去除杂质。

3. 样品消解:取约10 g经过预处理的样品加入消解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和硫酸钾,加热消解。

4. 铵态氮的测定:将消解液中的铵态氮转化为氨气,通过蒸馏和滴定法测定铵态氮含量。

5. 全氮含量计算:根据滴定结果计算样品中的全氮含量。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凯氏法测定了不同土壤样品中全氮含量,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和施肥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有显著影响。

在施肥处理下,土壤中全氮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质量。

五、应用案例本文选取了某农田进行了凯氏法测定土壤质量全氮含量,并结合实际农田管理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该农田土壤质地适宜、施肥合理,在保证农作物产出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土壤质地。

六、结论凯式法(HJ717-2014)是一种可靠且常用于测定土壤质地全烃含量的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土壤中全烃含量,评价土壤质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土壤学实验讲义(修订版)吴彩霞王静李旭东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2 年 10 月目录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实验二、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实验三、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实验五、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六、土壤酸度的测定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说明为开展土壤科学实验,合理用土和改土,除了野外调查和鉴定土壤基础性状外,还须进行必要的室内常规分析测定。

而要获得可靠的科学分析数据,必须从正确地进行土壤样品( 简称土样) 的采集和制备做起。

一般土样分析误差来自采样、分样和分析三个方面,而采样误差往往大于分析误差,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即使室内分析人员的测定技术如何熟练和任何高度精密的分析仪器,测定数据相当准确,也难于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故土样采集和制备是一项十分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二、实验方法步骤( 一 ) 土样采集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

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 土壤剖面样品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

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图 1土壤剖面坑示意图2.土壤混合样品混合土样多用于耕层土壤的化学分析,一般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按地块分别采集混合土样。

一般要求是:(1)采样点应避免田边、路旁、沟侧、粪底盘以及一些特殊的地形部位。

(2)采样面积一般在 20—50 亩的地块采集一个混合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样品数。

(3)采样深度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一般土壤表层取0-10cm,取样点不少于 5 点。

土壤全氮的测定

土壤全氮的测定

土壤全氮的测定(一般为1.0~2.0g.kg-1)半微量开氏法(不包含全部的NO3- -N和NO2--N,由于它们含量较低,对土壤全氮影响较小,常忽略)一.测定原理(1)消煮的原理:样品在浓H2SO4溶液中,经脱水碳化、氧化等反应后;H2O2在热浓H2SO4溶液中分解出的游离氧(H2O2==H2O+[O])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分解没有被H2SO4破坏的有机物和碳;使有机氮、磷等转化为无机铵盐和磷酸盐。

可以在同一消煮液中分别测定N、P、K等多种元素。

2H2SO4 + 有机C → 2H2O + 2SO2↑ + CO2(释放出的N已NH3被H2SO4吸收)2NH3 + H2SO4→ (NH4)2SO4 + H2O(2)蒸馏的原理:加碱蒸馏,H2BO3吸收(NH4)2SO4+ NaOH → Na2SO4 + H2O + NH3↑NH3↑+ H2O → NH4OHNH4OH + H2BO3→ NH4H2BO3 + H2O(3)滴定的原理:2NH4H2BO3 + H2SO4→ (NH4)2SO4 + 2H2BO3二.仪器及试剂(1)仪器:消煮炉;消化管;凯氏定氮仪;(2)试剂:硫酸,ρ=1.84g.mL ,化学纯(蓝色标签);10mol.L-1NaOH溶液;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试剂;20.L-1H3BO3-指示剂溶液;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100:10:1);0.05mol.L-1(1/2H2SO4)标准液或0.01 mol.L-1HCL;H2O2;三.测定步骤(1)样品的消煮:称取1.0000 g 土样→干燥的消化管→ 加少量的H2O湿润→加速剂2g 加5 ml 浓硫酸(摇匀)→ 放置于370℃消化炉消化→每过5min加1滴H2O2→ 颜色成灰白色到淡蓝色→后煮1 h。

(远红外消煮炉、自动消化炉、普通消化炉) →消煮完毕,冷却,待蒸馏→消煮样品时同时做两份(最好三份)空白试验,除不加土样外其他同样品消煮一样。

土壤全氮 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 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是将土壤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然后使用氨氮与相应试剂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光强度来计算土壤中的全氮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并将其空气干燥,然后将其通过筛网过滤,以去除颗粒物。

2. 将经过筛网的土壤样品和含有碱性添加剂的试剂(例如三氟化硼-乙醇)混合,加热至100摄氏度,以将土壤中的有机氮
转化成氨氮。

3. 将转化后的氨氮与试剂中的染料(一般为砒百灵或硫氰酸铁)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

4. 通过测定深蓝色络合物的吸光度或光强度,利用标准曲线来确定土壤中全氮的含量。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的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快捷。

然而,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含量,无法区分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

因此,当需要了解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含量时,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测定。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操作步骤
2、土壤样品的蒸馏与滴定
查漏
蒸馏
滴定
蒸馏装置(漏气)
加热
冷凝
半微量滴定管(漏液) 收集
滴定至渐变色 显色Biblioteka 数蒸馏仪的组成:“一器四瓶”
分液瓶 调压器 蒸汽发生瓶
仪器组成
加样漏斗
防溅球 冷凝瓶 蒸馏瓶
滴定管漏液排查
加液口
涂抹少许凡士 林防止漏液
滴定管
实验操作
滴定终点 储液管
第四部分:结果计算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目 录
第一部分:方法原理 第二部分:仪器、器皿与试剂题 第三部分:操作步骤 第四部分:结果计算
第一部分:方法原理
方法原理
土壤中的氮绝大部分为有机氮,有机氮通过微生 物的矿化作用转变成无机态的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半微量凯氏法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土壤中的 有机氮在浓硫酸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氨与硫 酸结合形成硫酸铵,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 、然后用标准酸滴定蒸馏出的氨,通过消耗标准酸的 量计算出土壤全氮含量。
第二部分:仪器、器皿与试剂题
仪器、器皿与试剂
仪器: 万分之一天平、称量勺、消化炉、100mL消煮管、弯颈小漏斗、半微量蒸 馏仪、半微量滴定管; 器皿: 三角烧瓶、胶头滴管、移液管、吸水纸、量筒等。 试剂: 浓H2SO4、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10:1:1)、蒸馏水等。 10mol L-1 NaOH、 硼酸指示剂、 0.01mol L-1 1/2H2SO4 或标准酸。
第三部分: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土壤样品的消化 精确称取过100目的土壤1.0000g,再称1.84g 混合
加速剂放入消煮管底部,加几滴蒸馏水润湿,小心加 入5mL浓硫酸,盖上弯颈小漏斗,先低温加热保持微沸 约20分钟,待白烟散出后再高温煮沸约40分钟直至土 壤消解为灰白色,拔下消化炉电源,等消煮管稍冷却 后小心取出,冷却至室温以后进行蒸馏。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V0── 滴定空白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CH── 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 氮原子的毫摩质量; m── 烘干土样质量,g。
• 6.2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 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6.3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差:土壤含氮 量大于0.1%时,不得超过0.005%;含氮 0.1~0.06%时,不得超过0.004%;含氮 小于0.06%时,不得超过0.003%。
• 3 试剂
3.1 硫酸(GB 625—77):化学纯; 3.2 硫酸(GB 625—77)或盐酸(GB 622—77):分析纯,0.005mol/L硫酸或 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 3.3 氢氧化钠(GB 629—81):工业 用或化学纯,10mol/L氢氧化钠溶液;
• 3.4 硼酸-指示剂混合液; 3.4.1 硼酸(GB 628—78):分析纯,2%
• 5.2 土样消煮 5.2.1 不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将土样送入干燥的开氏瓶底部,加少量无
离子水(约0.5~1ml)湿润土样后,加入2g加 速剂和5ml浓硫酸,摇匀。将开氏瓶置于消煮 炉上消煮2h。消煮完毕,冷却,待蒸馏。在消 煮土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除不加土样
外,其他操作皆与测定土样时相同。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 1 测定原理
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 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 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碱 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 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 括全部.2 玛瑙研钵; 2.3 土壤筛:孔径1.0mm(18目);0.25mm (60目); 2.4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2.5 硬质开氏烧瓶:容积50ml,100ml; 2.6 半微量定氮蒸馏装置; 2.7 半微量滴定管:容积10ml,25ml; 2.8 锥形瓶:容积150ml; 2.9 电炉:

土壤全氮的测定

土壤全氮的测定

土壤全氮的测定经典方法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开氏法【方法原理】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在高温下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有机化合物中的碳,生成CO2,从而分解有机质。

2H2SO4 C 2H2O 2SO2 CO高温2样品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在浓H2SO4的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氨基酸又在H2SO4的脱氨作用下,还原成氨,氨与H2SO4结合成为硫酸铵留在溶液中。

Se的催化过程如下:2H2SO4 Se H2SeOH2SeO32SO2 H2O H2O3SeO2SeO2C Se CO2由于Se的催化效能高,一般常量法Se粉用量不超过0.1~0.2g,如用量过多则将引起氮的损失。

(NH4)2SO4 H2SeO3(NH4)2SeO3(NH4)2SeO3H2SO432NH3Se 9H2O 2N2以Se作催化剂的消煮液,也不能用于氮磷联合测定。

硒是一种有毒元素,在消化过程中,放出H2Se。

H2Se的毒性较H2S 更大,易引起人中毒。

所以,实验室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方可使用这种催化剂。

4CuSO43C 2H2SO4 2Cu2SO4 4SO2 3COCu2SO4 2H2SO4 2CuSO22H2O42H2O SO2褐红色蓝绿色经典方法当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完毕,碳质被氧化后,消煮液则呈现清澈的蓝绿色即“清亮”,因此硫酸铜不仅起催化作用,也起指示作用。

同时应该注意开氏法刚刚清亮并不表示所有的氮均已转化为铵,有机杂环态氮还未完全转化为铵态氮,因此消煮液清亮后仍需消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后煮”。

消煮液中硫酸铵加碱蒸馏,使氨逸出,以硼酸吸收之,然后用标准酸液滴定之。

土壤农化实验:土壤总氮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土壤农化实验:土壤总氮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土壤总氮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目的和要求
❖ 1.学习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 2.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包括标
准硫酸铵含氮量的测定、未知样品的消化蒸 馏、滴定及其含氮量的计算等。
实验原理
❖ 土壤、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其 酸等)等的含氮量用凯氏定氮法来测定。
❖ 当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分解出 氮、二氧化碳及水。氮转变出的氨与硫酸化 合生成硫酸铵。分解反应进行得很慢,可加 入硫酸铜及硫酸钾或硫酸钠促进之,其中硫 酸铜为催化剂,硫酸钾或硫酸钠可提高消化 液的沸点。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
实验流程
样品消化 蒸馏吸收 滴定
实验流程
1.样品消化
(1)准确称取1g左右的干燥土样作为本实验的样品。
(2)准备2个50ml的凯氏烧瓶,并标号,向第1号烧瓶内各加入 土样1g,1ml蒸馏水湿润土样后,加入催化剂(K2SO4CuSO4·5H2O-Se)2g,浓硫酸5mL。注意加样品时应直接 送入烧瓶底部,切勿沾于瓶口及瓶颈上。向2号烧瓶加入 1ml蒸馏水和与1及2号瓶相同的催化剂和浓硫酸,作为空白 对照,测量试剂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含氮物质,以对样品进行 校正。
❖ 消化完了后,在凯氏定氮仪中加入强碱碱化 消化液,使硫酸铵分解,放出氨。用水蒸汽 蒸馏法,将氨蒸入过量标准无机酸溶液中, 然后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准确测定氨量, 从而折算出含氮量。
❖ 以甘氨酸为例,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下:
❖ 测定时常用硼酸溶液收集氨,氨与溶液中的 氢离子结全,生成铵离子,使溶液中氢离子 浓离降低。然后再用标准强酸滴定,直至恢 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所用的强酸 的当量数即相当于被测样品中氨的当量数。
2蒸馏、吸收
(1)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20g.L-1硼酸-指示剂混合液5ml, 放在冷凝管末端,管口置于硼酸液面以上3-4cm处。然后 向蒸馏室内缓缓加入10mol.L-1NaOH溶液20ml,通入蒸汽 蒸馏,待馏出液体积பைடு நூலகம்50ml时。即蒸馏完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1. 试剂配制:

1混合加速剂:K 2SO 4 CuSO 4 硒粉以100:10:1混合研细,过80网筛 ○
2浓H 2SO 4 ○
340%NaOH 溶液:400g NaOH 溶于1L 水中 ○
4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5g 溴甲酚绿和0.1g 甲基红溶于100ml 乙醇 ○
5硼酸溶液:20g 硼酸溶于1L 水中,使用前没1000ml 硼酸加10ml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以稀NaOH 或者HCl 调成红色,PH=4.8,即为硼酸指示剂混合溶液。


61mol/L 的HCl 溶液:量取84ml 的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L 。


70.02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取20ml 1mol/L HCl 溶液于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02mol/L (1/2Na 2B 4O 7)标准溶液滴定。

0.02mol/L (1/2的Na 2B 4O 7)标准溶液:1.9068g 硼砂(Na 2B 4O 7 ·H 2O)溶于水中,至5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吸取20ml 0.02mol/L (1/2Na 2B 4O 7)硼砂于100ml 锥形瓶中,加一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掉标定的HCl 溶液滴定,溶液由蓝变红为终点,同时做3个重复。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C=0
2102.0V V V -⨯ 0.02为硼砂标准溶液浓度
V 2为滴定硼砂用去HCl 标准溶液体积
V 1为标准硼砂溶液体积
2. 操作步骤

1称量2g 土放入100ml 凯氏瓶,加入混合加速剂2g ,加水润湿,在家5ml 浓H 2SO 4

2消煮: 380℃ 2.5h ○
3蒸馏:稀释水15ml ,硼酸20ml ,NaOH 30ml 5mins ○4滴定:蓝绿→紫红
3. 计算 N(%)=100014
.0)(0⨯⨯⨯-烘干土重C V V
(C 为HCl 标准溶液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