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

多读书,看相关的体育教学视频,查找教学资料。示范所教运动技术技能的正确姿势,要做的标准正确,讲的重难点,通俗易懂,运动术语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学会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安全的做运动。学生学会了自我安全运动的方式方法,你的专业素养就提高了。如果拿你所教的一个班的学生为例,测试达标项目合格率能达到70%,你都算是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了。体育教师可是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工作者,属于实战多于理论的。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中最具有活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不断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但是,首要的前提应该解决决定性因素———人的问题,也就是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问题。在上面提到的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要素中,文化、心理、道德、美学、精神五个要素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当我们的体育教师都具有崇高的人文素养的时候,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变曲折为坦途,体育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我们的国家才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2.心理素养。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世界日趋一体化,人的生存价值已经更多地指向心理层面。面对严峻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人们必须具有健康乐观的心理素养。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学校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都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应包括对体育工作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意志品质等。有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养,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就能够树立稳固的事业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爱护学生、感染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培育高尚师德,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培育高尚师德,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培育高尚的师德,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自身职业成长的必要条件。
高尚的师德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对人类文明有深刻的理解和关怀,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下面将从培育高尚的师德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两方面进行探讨。
培育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教育的重点。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要培育高尚的师德,首先需要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
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态度和学习的动力,而教师对教育的责任感则决定了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和关心。
教师应坚守职业道德。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职业操守,遵守职业规范,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做到独立、客观、公正、负责任。
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自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要守信、守法、守纪律,做到言行一致、言行合一。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障。
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对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关怀,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教师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教师应加强对人类文明的学习和研究,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培养自己对人类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应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具备开放包容、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素质。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学问素质、道德素养、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拓宽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更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
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着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发展性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用必须解决的课题,是一个永远新的旧课题。
下面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的方法:明德修身、励志敦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激励赏识的原则,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通过教书实现育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钻研奋发的风格、不懈追求的态度、好学会学、乐学的境界。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发展水平,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
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注重沟通、交流、协商、平等对话,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进行精神的滋润、熏陶、引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都要求为师者要明德修身,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品格的塑造、道德的践履、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拒绝平庸、追求高尚、静下心来、埋下头去。
师德永远是第一位的,是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是最具说服力的活教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为人师表”等八项要求,这是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
《纲要》中将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作为战略主题,而把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其保障措施,可见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

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引言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尤为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再只是传递知识,更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将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部分:培养教师的文学艺术素养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对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在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中,应加强对教师的文学艺术修养的培养,鼓励教师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并通过组织文学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三部分:关注教师的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是指教师通过哲学思维的方式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中,可以加强教师的哲学素养培养,引导他们运用哲学思维来思考教育问题,并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思辨能力,培养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第四部分: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点和目标,在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中应给予重视。
要求教师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理念,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此外,还要组织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加强教师的人文关怀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其实现人文关怀的基础。
在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中,应教师培养同理心、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对学生的关注和理解,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六部分:强化教师的国学修养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在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中,应加强对教师的国学修养的培养,并引导他们将国学的思想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
第七部分:促进教师的跨学科思维跨学科思维是指教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方案中,应鼓励教师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提高他们运用多种学科角度解读问题和拓宽思路的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方法。
在初步认识了教师人文素养的涵义及其构成的基础上,我认为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养成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不断学习、思考、积累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与时俱进、关注教育动态、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及文化现象.2、要有全面的知识,博览群书.既要关注本门专业,也要关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发展。
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可以采取不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互相推荐读物等方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获得新的教学灵感来改革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水平,同时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学科发展.3、要关注学生,多和学生交流沟通。
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以学生的视角观察,以学生的心态感受,真实经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与学生做到感同身受,以爱和宽容对待每位学生。
4、要善于自我反思,不断反思自己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还要指向自己的职业发展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果的达成度。
在不断反思中努力改善自己.5、要向周围其他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还要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等,并且应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在教育过程中保持激情和理想.。
关于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教师人文素养是指教师的道德、文化、情感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重要职业素养之一、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实施是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服务水平。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磨砺,因此,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实施方案来指导和推动。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加强教师人文素养,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广博的人文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
2.任务:建立完善的教师人文素养培养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道德修养、文化底蕴和职业道德水平。
三、实施步骤与措施1.制定教师人文素养培养计划:根据培养目标和任务,制定全面系统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内容、方法和考核评价标准。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的师德建设制度,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
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和专题讲座,加强对教师道德规范的引导和监督。
建设师德师风示范校,打造师德典型,树立榜样形象。
3.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通过艺术教育和文化活动,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组织教师参观艺术展览、观赏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文化活动,引导教师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
4.加强人文知识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和研讨人文知识,开设人文科学研修课程,推动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鼓励教师阅读各类人文著作和经典作品,提升其文化修养。
5.引导教师开展研究与思考: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反思,鼓励教师深入思考教育问题和教学实践,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讨会、研究班等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6.建立教师人文素养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方法,定期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进行考核评价。
通过考核评价结果,给予教师奖励和表彰,激励教师提高人文素养。
四、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1.建立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机制:学校要制定鼓励教师参与培养计划的政策,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资源和支持。
教师人文素养主题讨论内容

教师人文素养主题讨论内容教师人文素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不仅需要教学技能的提升,还需要对社会、文化、伦理等方面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培养方法以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教师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文关怀、文化修养和道德追求。
它不仅包括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术素养,还涵盖了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
首先,教师人文素养要建立在广泛的文化修养基础上。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有深入的理解,还应该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通过广泛阅读和思考,教师才能培养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独到的见解,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教师人文素养还包括对学生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关注与引导。
作为教育者,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教师人文素养还包括良好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培养教师人文素养的方法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学术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自我学习和进修,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期刊等方式,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增长社会经验,进而将这些经验运用到教学中。
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新课改,教师理应担当此重任,而新课程标准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搞好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进行学习: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一名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
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
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人格榜样。
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
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师生之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
其次,学习优秀教师们的教学经验。
要通过听评课和交流研讨,学习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开拓创新,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将新理念实实在在地贯彻在教育教学中。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学习优秀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学习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开拓创新,将新理念实实在在地贯彻在教育教学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再者,教师也要常常阅读经典。
教师要怎样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师怎样才能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一、科学素养《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描述:“科学素养(science literacy)是指选择和决策,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和经济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关于科学概念、过程的知识及其理解,它也包括一些特定的能力。
即:(1)科学兴趣,探索科学的冲动,(2)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3)科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4)以科学态度来参与社会事务,(5)科学价值判断,(6)科学思维习惯。
”即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的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标准指出:科学素养主要指必备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不断更新科学知识,并应用于教学中。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以研究促进教学。
掌握科学方法,能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学。
教师应多参加教学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再次、教师应走出校园,开阔视野,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科学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科学意识。
二、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人文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方法。
教师的社会角色有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等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不断学习、思考、积累中,提高专业素养,拓宽文化视野。
其次、教师要博览群书,做到学贯中西,文理兼修,不断提升人文积淀。
再次、教师要对学生有感情,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民主平等地和学生相处。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谈到人文素养,如果想得到提高,我认为首先要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人文素养不是向别人学来的,也不是能够装出来的,它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后才能表现出来。
所以说读书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而且要多读书,多去了解。
比如我们书法教师,不但要去了解每个时期书法家所处的历史背景,还要去弄明白整个汉字的演变过程。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而我们将去传承先辈留下的古老文化以及精神,并得以发扬光大、有所创新。
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思想,《论语》、《诗经》、《大学》等文献凝聚了先人们的智慧的精华,而这些,足以将我们的人文素养带到一个高度。
科学素养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我们努力去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去探索、发现我们从未发现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寻求一条科学的道路,创造出自己的一些理论用于教育教学中去。
以书法为例,过去的我们只知道写字,那么怎样能写好字呢?我们可能研究过,可努力的还不够,需要我们能形成自己的理论,并使之用于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乃至学会自己创作作品的程度。
没有一颗科学探索的心,最终会止步于现状。
所以只有不断的去探索,去挖掘在教授专
业知识所面临的问题,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认知,我们的科学素养才会得以提升。
总之,无论是人文素养还是科学素养,都需要我们有一颗执著的心,在不断博览群书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同时,还要勇于探索、钻研专业发展,从而才能使自己在两方面都能得以提高。
2024年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心得范本

2024年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心得范本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具备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和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是个体维系正常人际关系、展现美德的内在力量。
作为2024年中小学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以下是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们有所启发。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同时,我们也要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他们关心和理解。
例如,在课堂上,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健康。
学生的情感健康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教师,我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情感的引导者。
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关怀。
比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引导,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通过这样的关心和支持,我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再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高。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同时,我也经常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这样的不断修炼和提高,我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一、加强人文素养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增强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
2.关注艺术与美学:教师可以参观美术馆、音乐会等文化艺术活动,培养自己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关注社会问题: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的变化和问题,参与到社会的讨论和行动中去。
参加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增强社会责任感。
4.学会倾听与沟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并理解他们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和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
5.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教师要学会处理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学会积极应对,不抱怨、不消极。
二、提升科学素养1.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自己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2.科学研究与创新: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学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创新实践。
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3.加强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要学会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学习使用教育软件、科技设备等,提高科技应用能力。
4.培养科学思维:教师应该培养科学思维,注重观察、实验和思考。
通过开展实验教学、科学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与科研人员合作:教师可以与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参与到科研项目中。
通过与科研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总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
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提升学科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等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大营小学------杨建清
如何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从事教研、教学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呢?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学高为师正是对此的印证,如何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呢?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怎样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呢?
一、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现代科学技术,从知识结构上来说教师必须对知识的横向与纵向都有所掌握,通过听专题报告或讲座,参加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个人自学。
二、提高科学能力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借助符号数字图表等进行思维找出事物的异同点;要敢于发现新思想提出新方案。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三、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为此要学习科学家认真、敢于提出问题、不厌其烦实验以及论证的精神。
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呢?
一、向书本学习
读教科书度翻译过来的作品,多读能滋养心灵和温暖生命的书
二、向他人学习
欣赏并分享同事家长和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
三、向问题学习
遇到问题要潜心研究,不耻下问,锲而不舍,知难而进。
2016.10。
班主任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提升人文素养增强德性修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人才的培育必须以人文素养做底蕴。
班主任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班主任的人文素养不但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
一、班主任要提升自身的素养,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
教师的职业特性,注定了这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的角色。
而读书是拓展知识面,增加信息量的有效途径。
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思想的高度、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当今很多班主任教师感叹事务繁忙,没有时间读书,其实绝大部分是没有心思去读书,有的教师抱着这样的心态,我有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的文凭,教小学、初中我还教不了吗?指望着自己的学历享用一辈子,其实大错特错了,不去了解新的东西,只挖掘过去积累的东西,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
特别在新课改以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知识面狭窄是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也就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
一个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必将有赖于永不满足的读书实践。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老师,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一个善于读书的老师。
二、班主任教师要养成良好的人文品格,应从增强德性修为做起。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作为班主任教师,更应以“立德树人”为已任,树立准确的教育思想,以班为家,努力教育好每个学生,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2)要形成关爱学生的情怀。
这种情怀建立在对学生“尊重”和“珍视”的基础之上,是班主任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对学生的关爱。
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作为教师,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其职业发展和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任务。
人文素养包含了道德和伦理品质、人文精神、人际关系等方面;科学素养则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首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需要从道德和伦理品质入手。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遵守职业伦理规范,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直、守信,不做虚假宣传,不给学生灌输错误的价值观。
同时,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其次,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还需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包括责任感、爱心、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对学生尽职尽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倾听他们的声音。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思想,扩大自己的人文视野,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需要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掌握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关注教育的最新政策和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研究和运用教学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还需要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和培养。
教师应该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的教育研究,不断改进教学实践。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和创新。
综上所述,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道德伦理、人文精神、人际关系、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因此,教师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
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审美情趣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以特有的个性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得不断提高。
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增长自身的文化修养。
(一)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技能、创新意识,而且要有真诚的事业心,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
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二)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
学生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尊严,全靠我们广大教师的辛勤工作。
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展示了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主体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规划自我。
在成长阶段,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但实施这种责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要经受学生的评判。
第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让弱势群体得到同等关怀和帮助是对教师本身素质的考验。
教师人文关怀工作计划

一、前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践行人文关怀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意识。
2. 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1. 加强教师人文素养培训(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人文讲座、培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2)鼓励教师阅读人文类书籍,提升教师的人文情怀。
(3)开展教师人文素养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关注人文关怀的热情。
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3.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1)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校园环境。
(3)倡导文明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1)开展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2)设立特长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加强家校沟通(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措施。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3)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感情。
四、工作评价1. 定期对教师人文素养进行评估,确保教师人文关怀工作的有效实施。
2. 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人文关怀工作的评价。
3.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评估人文关怀工作的成效。
五、总结教师人文关怀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教师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
现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谈两点粗浅认识: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始终坚持岗位自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要积极阅读,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除了与教学有关书籍外,还要更多的阅读经典,与“巨人们”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第三要虚心向周围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经验和方法;最后要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二、尊重科学,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教学是一门艺术。
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艺会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越来越感兴趣,而愉快学习。
现代教育中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式必须丰富灵活,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教育对象,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选择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诸如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书教活,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
教师运用精当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可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终生能受益”的效果。
教学方式切忌华而不实,杜绝纯形式、无效果的“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践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以录音机、电视机、投影机、计算机等为载体的先进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多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尤为突出。
这些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时空、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加快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提供了条件。
作为从事现代教育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手段,充分利用这些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创新。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当今时代,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职业生涯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及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比较深奥的概念,它涵盖了很多方面,但主要是指一个人对于文化、历史、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社会和人类价值观观念的把握等。
人文素养是内在的,是一种属于人类精神层面的财富,即感知人类文明的理解和欣赏。
它是在生活中对于人类的思考和反思、对于生活的意义探寻和看待世界独特的角度等多方面的表现。
人文素养不仅让一个人赏识艺术的美,还让人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等等。
二、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下:1.增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有了更高的人文素质,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全面的教育,提升教育的内涵和高度。
2.丰富教育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艺术和文化元素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生命的力量。
3.塑造正确的人格。
高素质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引领和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健康生活、自我发展的能力,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必然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更深层次的指导,让学生受益终生。
三、如何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不断进步的过程。
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人文素养:1.提升阅读量和品坐量。
阅读能够让人深入了解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增长见识。
品坐则能够让人更好地欣赏文化艺术,陶冶情操。
2.关注社会时事。
教师需要了解时下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当前青少年普遍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思考。
3.探索并构建自身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应有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加强文化交流。
如何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近年来,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备受关注。
道德修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中必备的品质,而人文素养则体现了教师对人性、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和关怀。
只有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探讨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将道德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道德修养培训,提供专业的道德教育知识,帮助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
二、注重专业发展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与其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密不可分。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专业技能。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培养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情感教育是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注重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情感教育能力,通过与学生的真诚沟通和关心,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学会理解、尊重、关心和包容他人。
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推动教师团队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评优机制,激励和引导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学校还可以组织定期的教研活动,开展交流分享,促进教师的相互借鉴和学习。
此外,学校还应关注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五、加强自我反思与提升教师应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关注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如何提高教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因此,教师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
所谓“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自身素养高低,对于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
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于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便不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自然地便迁移到教育的功能了,因为它成了一种教育的资源。
作为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走向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者。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
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
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
作为教师,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
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师生之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
二、要平等关爱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
”爱也是情感文化的核心。
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
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教师应尊重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关爱,必须是从心底里流出的真情;关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关爱,必须学会挖掘、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必须满怀宽容和期待,学会赏识和赞美。
教师的胸怀越宽广,就越有人格魅力,就越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共情”能力,要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感情;要学会角色转化,换位思考;要学会善解人意,真诚相待。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浑身透露着一种亲和力,会博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好感、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
这样的教师才会令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和可敬。
三、要有博览群书,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总是好的。
作为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以便具有广博的知识。
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让知识与头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教师要在教育的实践中游刃有余,必须具有崭新的知识观,即终身学习的观念。
作为教师必须要在某一领域达到精深程度,还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学生,你的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
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
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名师。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心理健康,乐观向上,这种平和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自然就会感染着学生。
要满足上述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要会读书。
教坛上盛行一个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而会读书,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要以书为主,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着,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
而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着作、诗词曲赋,更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如《与庄子对话》,我们可感悟到庄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追求、精神境界和良心品质等。
四、要有求真务实,以德立身的形象。
求真务实的态度是教师科学人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求真务实,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浮躁,不虚伪,不搞“想当然”。
崇高的师德是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
教师教师应名利淡于心,诚实为人,诚实为师。
如在学生的学习指导、课程实践、课外生活、处理问题的时候,教师应以坦诚和自觉探究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坚持科学,坚持正义,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势,只惟理,只惟实。
以严父、慈母、良友之心给学生真诚的关爱和思想的自由,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而不是追名逐利的工具。
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通过自己率先垂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得以熏陶。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情趣高雅,精力充沛,始终以自己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充满着工作的热情,洋溢着生命的激情,闪耀着人性的魅力。
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格、内涵也在无形中得以提升。
而对于教师来说,更应做一名家长尊敬、学生爱戴的好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注重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学习都有所得、有所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道”就是指学生的道德、品性、操守。
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而且也应是学生品德、情感、意志内涵丰满的精神导师。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作为班主任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接受新知识,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扎实的业务基本功,还得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对学生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的殿堂里探秘。
教师职业是神圣崇高的,教师的人文素养应该是厚重丰满的,教师应是圣人、智人、能人、善人。
可见,教师的人文素养,的确是一种博大的教育资源。
让我们用自身的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吧!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它表现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因此,教师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
所谓“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自身素养高低,对于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
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于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便不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自然地便迁移到教育的功能了,因为它成了一种教育的资源。
作为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走向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者。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
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
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
作为教师,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
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师生之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
二、要平等关爱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
”爱也是情感文化的核心。
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
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教师应尊重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关爱,必须是从心底里流出的真情;关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关爱,必须学会挖掘、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必须满怀宽容和期待,学会赏识和赞美。
教师的胸怀越宽广,就越有人格魅力,就越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共情”能力,要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感情;要学会角色转化,换位思考;要学会善解人意,真诚相待。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浑身透露着一种亲和力,会博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好感、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
这样的教师才会令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和可敬。
三、要有博览群书,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总是好的。
作为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以便具有广博的知识。
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让知识与头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教师要在教育的实践中游刃有余,必须具有崭新的知识观,即终身学习的观念。
作为教师必须要在某一领域达到精深程度,还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