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第二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总第19课时主备人:曾先进(天王)课题:7金蝉脱壳

教学内容:金蝉脱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能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仔细观察的作用,理清作者观察与写作的顺序。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1.领悟仔细观察的作用,理清作者观察与写作的顺序。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具准备: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复习生字词。

3.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能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仔细观察的作用,理清作者观察与写作的顺序。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四.体悟方法,感受自然

3.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仔细观察的作用,理清作者观察与写作的顺序。

1.作者细致的观察:脱壳——背、头、尾

变色:背极淡的绿色——深绿色;身上深绿色——棕黑色

2.作者准确的用词。

如:动词抽搐、抖动、仰、扑、抓、抽、颤动……

颜色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棕黑色又黑又亮、透明发亮、灰白色……

3.作者写作的条理:爬上树丫——脱壳——变色

五.探索自然,激发情感

1.学完课文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你认为还有哪些事,今后你也能去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3.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极淡的绿色腾空向后仰脱——背——头钻出来——蝉尾出壳向前扑

深绿色用力一抽

色:灰白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黑色触角——白色的光环变

形:折叠一点点——盖住身子长长地拖在身后

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2.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3.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用眼睛看自然。(写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第四、五自然段,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圈出有关词语,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且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特别是蝉尾脱壳的情景,学生相应找出了“抖动”、“伸着”、“仰”、“扑”、“抓”、“抽”这些动词,并能试着模仿蝉儿的这些动作,使得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尽管课文中对金蝉脱壳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细致,但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根本没有学生亲眼目睹那神奇的情景,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我相机播放了金蝉脱壳的画面,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由于画面不是动画,过程不够生动。教学中,我还注意学生的朗读指导,注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读,体会描写的一种小动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会写,掌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