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周长导学案
《认识周长》【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周长知识目标1.掌握周长的概念;2.能够寻找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周长的概念;2.能够寻找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1.理解周长的概念;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周长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端准备:–讲台–录音笔–计算器–PowerPoint演示文稿2.学生端准备:–学生用书–笔、纸–计算器(如有需要)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记忆回顾:请学生们回顾并说出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情境调研:老师可以出示一个图形,询问学生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引入新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周长的概念,并且简要介绍周长和长度的区别。
2. 讲解新知•讲解题型:教师可以在板书或PPT上出示几种不同形状的图形,通过解释图形周边所需的长度,介绍周长的计算方式。
对于不同形状的图形,考虑分别介绍它们的周长公式或周长计算方法。
•实际计算:教师从易到难的顺序,通过几个试题来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并询问学生如何计算其周长;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几个相似的图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3. 练习和巩固•作业辅导:请学生完成相关的书本练习题,并且解释如何确定图形的周长。
•实际场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力,可以围绕一些日常场景来讨论周长。
例如,可以以学校操场为例介绍如何计算操场的周长。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提供自己的例子,然后解释如何计算这些例子的周长。
4. 总结•教师应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且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学情分析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周长的概念可能会有些抽象。
因此,教师应该在讲解时尽可能生动形象地演示周围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图形,并指出周长是固定的。
在实际计算时应该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逐渐提高复杂度和难度。
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练习,包括实例练习和模拟场景解决问题。
同时,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第五单元信息窗一图形的周长(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五单元信息窗一图形的周长(导学案)前置知识•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求解方法。
学习目标•了解图形周长的定义;•掌握图形周长的求解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图形周长。
学习内容1. 图形周长的定义周长是图形边框上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例如,在正方形中,周长就是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2. 图形周长的求解方法对于不同的图形,周长的求解方法也不同。
接下来我们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介绍周长的求解方法。
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倍长加两倍宽,即:周长= 2 × 长+ 2 × 宽其中,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宽。
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的长度之和,即:周长= 4 × 边长其中,边长是正方形的边长。
3. 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图形周长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通过所学知识计算图形周长的例子。
例子1:长方形的周长有一块长方形的长为6米,宽为4米,求它的周长。
解析:根据长方形周长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周长= 2 × 6 + 2 × 4周长 = 12 + 8周长 = 20(米)因此,长方形的周长为20米。
例子2:正方形的周长有一块正方形,它的边长为8米,求它的周长。
解析:根据正方形周长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周长= 4 × 8周长 = 32(米)因此,正方形的周长为32米。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图形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两个例子进行了实际计算。
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更多关于图形的知识。
周长导学案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主备人参备人Fra bibliotek执教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知道什么是周长,会用各种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2、会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
重难点
会用各种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具体流程
复备栏
预
学
案
【自主学习】
见导学案第75页。
导
学
案
【导入新课】
给王老师的一幅画镶上木条边框,应该买多长的木条呢?你能帮忙算一算吗?
1、找一找。
2、计算下面各图的周长。
3、这幢房子的周长是多少米?
【课外拓展】
下面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整理总结】
封闭图形()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板书设计】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教学反思
【合作探究】
1、展示交流,量量数学书、课桌、窗户这些物体的周长。
2、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主学习”的第3题,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量出一片树叶、一枚硬币、一张银行卡的周长吗?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试一试吧。
4、“新知导引”里的画长30厘米,宽20厘米,你能算一算王老师应买多长的木条吗?
【达标检测】(见PPT)
《认识周长(第2课时)》【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周长(第2课时)(导学案)
一、课前预习
1. 学习目标
•理解周长的概念;
•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够应用周长的知识计算图形的周长。
2. 预习内容
•阅读教材第8页,了解周长的概念;
•完成教材第9页的练习。
3. 预习反思
完成预习之后,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周长?
2.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如何应用周长的知识计算图形的周长?
二、课堂学习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并描述它们的各个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
2. 学习新知识
2.1 周长的概念
周长是指围绕图形的一条线段所测得的长度。
2.2 周长的计算方法
•计算矩形的周长:周长=2(长+宽)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周长=4边长
•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周长=三边的长度之和
•计算圆的周长:周长=2πr(其中,π≈3.14,r为圆的半径)
3. 巩固练习
•四人一组,分别取出一张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形卡片;
•每组同学分别计算自己手中图形的周长,并报出答案;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对答案,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三、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10页的练习;
•准备下一讲课程的预习内容。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实践和应用周长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图形的周长》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图形的周长,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培养估计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设计理念:结合具体实物,观察亲身体验。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今天来到北顺小学和我们三年级五班的同学一起上课,我心中非常高兴。
你们愿意交我这个大朋友吗?谁愿意介绍以下你自己?(三到五名同学自我介绍)。
同学们想不想了我,比如我是从哪儿来的,大家怎么称呼我?(引导孩子观察大屏幕,说出相关的信息,对同学的表现给予肯定。
(二)合作、探究、交流,讲授新课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我是来自民主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你们听说过民主小学吗?我们学校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办学经验历史悠久的省级规范化学校,今天我把我们学校的照片带来了,大家想不想看?(展示幻灯片2、3、4、5、6)。
我们学校漂亮吗?不过呀,和咱们北顺小学相比,我们那儿的绿化做的还有些不够,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帮我们学校再设计一个花坛,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为了节省时间,请同学们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花草。
学生画,教师巡视,把有代表性的在展示台上展示。
同学们设计的花坛可真漂亮啊!可是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呢?(生举手回答)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安装护栏,这个办法不错。
不过呀,对于安装护栏,我有个疑问,大家还要帮帮我:护栏应该安在什么位置?(学生讨论)沿着边线安一周。
师:请你用彩笔在你设计的图上画出来。
(学生描,教师巡视,展示几个同学描的边线)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
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平面图形都有边线,你能找到我们周围这些物体表面的边线吗?(学生找、指、摸)明确强调: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必须从一点出发,绕平面一周后再回到出发点。
现在在同学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问题解决了,谢谢大家。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
458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r3.14223.144=6.28(厘米)=83.14=25.12(厘米)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r(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已知:c=3.77m求:d=?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3.14x=3.771.2(米)x=3.773.14x1.2(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1.2米R=c(2)求:r=?解:设半径为x米。
3.142x=1.21.223.146.28x=1.2=0.191x=0.1910.19(米)x0.19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⑵3.1482⑶3.14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则: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125.6=94.2(厘米)4、P66第10题思考题。
《周长》(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周长》(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树叶、窗户、桌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边线,从而引入周长的概念。
2. 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周长的方法:将图形的边长相加。
(3)举例说明周长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周长。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测量并计算其周长。
(2)学生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周长的计算方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尝试计算其周长。
(2)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
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图形的周长》 【导学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导学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学习目标1.掌握周长的概念。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二、学习重点1.掌握周长的概念。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1.能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四、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五、学习过程1.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图形的边界长度。
2.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周长= 2 × (长 + 宽)例如,一个长方形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它的周长为:周长= 2 × (长 + 宽) = 2 × (5 + 3) = 2 × 8 = 16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
3.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周长= 4 × 边长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它的周长为:周长= 4 × 边长= 4 × 6 = 24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4厘米。
4. 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三角形周长 = 三边之和例如,一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它的周长为:周长 = 三边之和 = 3 + 4 + 5 = 12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2厘米。
5. 计算图形的周长根据学过的知识,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1)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2 × (长 + 宽) = 2 × (5 + 3) = 2 × 8 = 16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
(2)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周长= 4 × 边长= 4 × 7 = 28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8厘米。
(3)三边分别为5厘米、6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周长 = 三边之和 = 5 + 6 + 8 = 19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9厘米。
六、小结通过本次课程,我们学习了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五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的概念;2.通过对不同图形的周长的比较,增强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3.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和对图形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认真做事的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图形的周长》。
主要包括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和比较。
1.什么是周长?•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长之和。
2.椭圆形的周长计算•椭圆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C = 2π×√((a²+b²)/2) ,其中a、b分别为长、短半轴。
3.三角形的周长计算•三角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C = a+b+c ,其中a、b、c分别为三边的长度。
4.矩形的周长计算•矩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C = 2a+2b ,其中a、b分别为长和宽的长度。
5.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C = 4a ,其中a为正方形的边长。
三、教学过程1. Warming-up引导学生说出所在校园内美化校园的各种方法。
2. Leading-in创设陈列室环境,让学生观察一组图形卡片,如下图:□ □ □ □ □□ □□ □□ □□ □ □ □ □•请同学找出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和椭圆形卡片各两个,并说明所选卡片的特点。
3. Teaching以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和椭圆形为例,分别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比较它们的周长,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正方形、矩形用实物展示正方形、矩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边长,并让学生按照公式求出周长。
三角形用三个木板做出三角形,让同学试一试最初选的那个三角形和自己做出的三角形周长是否相等,借此了解三角形的边长和周长。
椭圆形让学生观察椭圆形卡片,并让同学按照公式求出周长,然后与正方形、矩形的周长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周长。
4. Practice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对比一下自己的手掌和手指的周长,借此联系自己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周长
标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周长第一部分:引言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中,第五单元“周长”是学生首次接触到几何图形的周长概念。
周长是几何图形边界线的长度,是数学几何学习的基础。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1. 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图形边界线的长度。
2.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 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图形边界线的长度。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 周长的应用: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周长的概念。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第五部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出周长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周长的计算练习。
4. 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周长的概念。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周长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请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计算其周长。
第七部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周长的概念。
同时,要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八部分:结语周长的学习是几何学习的基础,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导学案第【1】篇〗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对周长的认识,只是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那么,对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是能发现的,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关键是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认识圆的周长(一)激发兴趣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
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二)认识圆的周长1.回忆正方形周长: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2.认识圆的周长: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2.反馈:(基本情况)(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读提示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一)导学设计《认识周长》(二)导学设计内容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七中的1,2,3,4课型练习课时第2课时主备唐艳审核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交流活动,进一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2.培养自己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交流,初步认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学习准备一支彩色笔导入新课(导)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自主合作(学)1.(1)用彩色笔画一画,画完后,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
(2)展示自己所画的各图的边线。
(1)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思考,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2)全班交流展示:我发现三个图形的周长,因为(1)自己先测量,再独立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按整厘米数计算)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2)全班交流:用“我先……再……得出测量的结果是……”回答4.(1)独立测量出作业本封面的周长,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测量结果。
(按整厘米数计算)先量长:宽:再算周长:(2)同桌合作测量课桌的周长,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名回答测量结果以及测量方法。
我们是先,再。
5.(1)仔细观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想法得出结论:我们组同学经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认为三个图形的周长,因为。
(3)小组推荐同学用进行全班交流。
交流小组交流展示今天所学收获。
展示(展)作业:实践园地作业巩固提升(练)学习自评组评师评评价(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导学设计内容教科书第92~93页例1、例2课型练习课时第3课时主备唐艳审核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重点、难点)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学习准备每个学生都准备长9 cm和6 cm的小棒各两根,两张长10 cm,宽5 cm的长方形纸板。
《图形的周长》教案(通用3篇)
《图形的周长》教案(通用3篇)《图形的周长》篇1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研究了长、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正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较少,主要就是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如果是单一的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肯定枯燥乏味。
我认为学习是连续性的,是一个整体的部分,教材的编写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将知识进行分内容、分阶段学习,而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来说,我们应该看到知识之间存在的这种不可分割的连续与整体,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及时渗透相关连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整体性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所以本节课我的课题是定位在图形的周长上。
根据这一想法,于是改变教材的原有安排是在所难免的。
我准备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在各种操作和交流中去体会周长的概念,从而自然的获得求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要引导好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那么难点就是我们用什么方式和什么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选用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认知目标:理解图形周长的概念,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得出求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在研究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乐于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准备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一、复习铺垫,引入周长1、复习长、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长、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长、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他们周长的基础,通过几何画板的方法复习长、正方形的特征,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良好的铺垫。
2、引入周长(1)谈话: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活动,但游泳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是保证人们的安全。
认识周长自学导学案
认识周长自学导学案一、任务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计算各种形状的周长。
二、任务内容1. 什么是周长?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在几何学中,我们通常用周长来描述封闭图形的大小。
周长的单位通常是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2. 如何计算周长?不同形状的图形有不同的周长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以常见的几种图形为例,介绍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
a. 矩形的周长矩形的周长等于两条相邻边的长度之和的两倍。
即周长= 2 × (长 + 宽)。
b. 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即周长= 4 × 边长。
c.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也被称为圆周长或圆周长。
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乘以π(圆周率)。
即周长= π × 直径。
d. 三角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即周长 = 边1 + 边2 + 边3。
3. 实例演练现在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练习计算周长。
a. 实例1:矩形已知一个矩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求其周长。
解: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2 × (长 + 宽) = 2 × (10 + 5) = 30厘米。
b. 实例2:正方形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求其周长。
解: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4 × 边长= 4 × 8 = 32厘米。
c. 实例3:圆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6厘米,求其周长(取π ≈ 3.14)。
解: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 π × 直径= 3.14 × 6 ≈ 18.84厘米。
d. 实例4:三角形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求其周长。
解: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边1 + 边2 + 边3 = 3 + 4 + 5 = 12厘米。
4. 总结与拓展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形状的图形有不同的周长计算公式。
掌握了这些公式,我们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各种形状的周长。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周长【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周长(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已知图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其周长;2.能够综合应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将周长公式应用于场景中,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内容1.回顾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学习已知图形的周长公式的推导;3.掌握周长公式的运用;三、教学重难点1.推导周长公式;2.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探究法;2.案例分析;3.组内讨论;4.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童话故事《小猪佩奇建房子》的视频展示,呈现图形的周长概念,并与学生交流。
2. 学习已知图形的周长公式的推导(30分钟)1.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2.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周长公式的推导。
3. 练习(30分钟)小组活动,学生通过已知图形的边长和数量,计算其周长。
4. 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0分钟)分组比赛:教师提供一些场景问题,要求学生使用周长公式计算周长,并由小组提交答案和解题思路。
5. 总结(20分钟)1.结合案例,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周长公式的应用;2.呈现经典问题,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3.课堂反思,巩固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1.已知图形的边长和数量,计算其周长;2.给出场景问题,要求计算周长并解释思路。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启发他们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在掌握周长公式的基础上,通过组内活动和分组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周长公式的运用。
同时,通过总结经典场景问题、课堂反思等方式,进一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周长能力的目的。
三年级上《认识周长》导学案苏教版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认识周长》导学案苏教版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三年级上《认识周长》导学案苏教版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封闭图形的周长。
2. 能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探索并发现计算周长的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学习如何计算周长。
难点:准确地测量和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篮球、树叶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描述这些图形的大小呢?”引出“周长”的概念。
(二)新知讲解
1. 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 计算周长的方法:将封闭图形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分别计算各部分的周长,再相加得到整个图形的周长。
(三)实践操作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领取一张不同形状的纸片,利用尺子测量其边长,然后计算其周长。
最后,各组汇报自己的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四)巩固练习
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独立计算其周长,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计算周长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对周长的理解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封闭图形,尝试测量并计算其周长。
以上就是关于《认识周长》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1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1周长|冀教版一、本节课目标1.理解周长的概念。
2.掌握周长计算的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1.什么是周长?2.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3.练习题解答。
三、课前预习1.思考下面的问题:•什么是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圆形的周长怎么计算?2.预习教材内容,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学习内容详解1. 什么是周长?周长指一个图形的边缘长度,也称为周长线。
在几何学中,周长是一个图形所具有的性质之一,它用来描述一个封闭曲线的长度。
2. 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 + 长 + 宽= 2 × (长 + 宽)•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4 × 边长•圆形的周长= 2 × π × 半径 (其中π≈3.14)3. 练习题解答1.某校体育场长100米,宽75米,求其周长。
解:周长= 2 × (长 + 宽) = 2 × (100 + 75) = 2 × 175 = 350(米)2.大街上的广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宽30米,求其周长。
解:周长= 2 × (长 + 宽) = 2 × (40 + 30) = 2 × 70 = 140(米)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cm,求其周长。
解:周长= 4 × 边长= 4 × 8 = 32(cm)4.一个半径为3cm的圆的周长是多少?解:周长= 2 × π × 半径= 2 × 3.14 × 3 = 18.84(cm)五、课后练习1.小明家的花坛是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米,求其周长。
2.一个球的半径是10cm,求其周长。
六、思考题1.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解:可以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若干个简单的图形,然后计算它们的周长之和。
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导学案)一、引入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大家还记得什么图形吗?(可以让学生画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二、核心1. 图形的周长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形状的边界线加起来的长度,图形如何求周长呢?(1)矩形的周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矩形的周长:周长 = 长 + 宽 + 长 + 宽,也可以简写为:周长= 2 ×(长 + 宽)。
例如,一个长为5cm,宽为3cm的矩形的周长是多少呢?可以按照公式计算得:周长= 2 ×(5 + 3)= 16 cm。
(2)圆形的周长圆形的周长指的是圆的边界线的长度,我们通常用符号π来表示圆周长的比例,公式:周长= 2×π×半径。
其中,半径是指圆心到圆边缘的距离。
例如,一个半径为3cm的圆的周长是多少呢?可以按照公式计算得:周长 =2×π×3 ≈ 18.85 cm。
(3)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可以通过各自所有边的长度求和来计算,例如: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指三个边长的和。
2. 实际问题应用图形的周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去买一张桌布,需要知道桌子的周长,才能确保桌布和桌子大小合适。
再比如,批量购买地砖、地板、沙发、家具等等,都涉及到图形周长的计算。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图形周长的公式来计算并确认所需的材料数量。
三、拓展1.自己找出一个具体物品和对应的图形进行计算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选取一个具体物品来模拟真实生活应用,计算所需要购买的材料数量,并对比你们分组的答案是否相同。
例如,假设你要买别墅的地板,墙角3个用地板拼接在一起,宽度和长度都是6.5米,每个房间长和宽不相等,但都需要用地板完全覆盖地面。
请计算所需的地板数量。
2. 填空练习将有关图形周长的填空练习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思考并填写。
例如:下列图形中,周长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
(1)长方形 (2) 三角形 (3) 正方形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图形周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知道如何用公式来计算图形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课堂小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大家学得都很认真。那你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吗?对其他同学们的课堂表现,你有什么评价吗?
预习检测
一、算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二、慧眼识宝
1.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 )。
A、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大
四、一块长方形菜地,长9米,宽5米,在它的三面围上竹篱笆,竹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组内评价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图形的周长
课时
1
备课人
单位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自主参与新知识学习,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习检测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黑板面的周长约是9( )周长约是90( )
(4)一块手帕的周长约是80( )
二、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20米,比宽多40米,这个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18分米,比宽多6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B、正方形周长比长方形大
C、一样大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两个正方形的和。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组内评价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小小采购员
课时
1
备课人
单位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难点: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先要算出正方形的周长
(2)可以这样来计算:( )
(3)还可以这样来计算:( )
6.给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的钱数是:
( )
( )
小结:在今天当小小采购员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求出下面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5cm 20cm
10cm
2.给出2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拼一个长方形,并计算出它的周长。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能具体测量各种图形的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知探索
自主学习
1、新课先知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信息窗1的图片,通过观察,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 )
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
合作探索第一个问题:每个花坛各需要多长的护栏呢?
( )
导出问题:什么是周长?( )
理解周长的意义,能具体测量各种图形的周长。
2、自主练习
1.平行四边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的周长是( )条线段的和。
2..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所用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
3.长方形的对边( );正方形四条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个,每个角都是( )。
新知探索
自主学习
一、学习新知
1.要当小小采购员,你首先要知道什么?
(护栏周长多少米,需要多少钱) 9米
2.解决长方形周长 7米
(1)出示 4米
(2)独立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完成后小组交流,说明自己的理由。
( )
4.长方形花坛护栏需要8元/米的甲种护栏,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
5.给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