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 我看教案带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5 我看 配套教案
5 我看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学会揣摩诗歌语言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法学法:诵读法,研读揣摩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伟大的诗人穆旦的一首诗——《我看》。
二、展示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
(难点)三、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
早年留学美国,“九叶诗派”诗人。
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四、背景资料“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
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五、检查预习读准字音丰润( rùn ) 沉醉(zuì)忧戚( qī)勃发(bó)飘逸( yì) 漫游(màn )流盼(pàn )摇曳( yè) 枉然( wǎng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níng( 凝)望yǒng( 咏)赞流pàn( 盼) màn( 漫)游解释词语1.忧戚:忧伤烦恼。
戚,悲伤。
2. 枉然:白白地。
3. 飘逸:漂浮,飘散。
4.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
盼,看视。
6. 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六、指导朗读我看穆旦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5课《我看》教案 (1)
第5课我看【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学习诗歌整齐的段落句式、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时政的思索而引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诗歌整齐的段落句式、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时政的思索而引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情境导入】同学们,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穆旦的著名诗篇《我看》。
【新课解读】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掌握重点词语。
3.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1.字音字形丰润.(rùn)沉醉.(zuì)凝.望(nínɡ)忧戚.(qī)枉.然(wǎnɡ) 勃.发(bó)摇曳.(yè)飘逸.(yì)漫.游(màn)2.掌握词语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忧戚:忧伤烦恼。
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凝望:注目远望。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
摇曳:摇荡,晃动。
飘逸:漂浮,飘散。
3.这首诗写的是云南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的印象和体验,诗中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等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又有对当时时政的思索,从而引起的不安情绪,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诗歌——探究内容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1.诗歌中哪些诗句描写了蒙自春天的美丽?2.诗歌描写春天的美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这首诗的一、二节是平行的结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4.这首诗多次使用了“哦”一词,你了解其作用吗?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
1.诗歌的前两节的诗句描写了蒙自春天的美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教案新人教版[2]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 我看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 我看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 我看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5 我看知识与技能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诗歌内涵,初步掌握意象和意境。
2.反复诵读,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2.在分析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意象。
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式学习法。
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
1课时春天来临,阳光明媚,虫鸟唧啾,树木抽芽,百花绽放……一切令人赏心悦目.春天,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被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季节。
在这样的季节里,就有一位诗人描绘了看中的景,表达出了心中的情。
在诗人的笔下,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诗歌《我看》,一起去领会春天带给我们的感受。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
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
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天津。
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5《我看》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5 我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领略诗歌节奏美、意境美。
2.独立阅读品味诗歌,体会诗作的艺术魅力。
3.捕捉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意蕴。
教学重点:捕捉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意蕴。
教学难点:独立阅读品味诗歌,体会诗作的艺术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
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让我们沉醉。
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
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一)了解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出生于某某,祖籍某某省某某市。
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
1934年查良铮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谐音,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穆旦是一位思想艺术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中国现代诗人。
他一生坎坷,但是诗是他人生的火炬。
《我看》这首诗是穆旦在某某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写。
其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是他青春时代的色彩。
20岁,是人生的春天。
(二)检查预习丰润.(rùn) 沉醉..(chén zuì) 凝.望(nínɡ) 忧戚.(qī)枉.然 (wǎnɡ) 飘逸..(piāo yì) 勃.发(bó) 摇曳.(yè)二、诵读感知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3.反复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尝试划分诗的节奏。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5课《我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5课《我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看》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5课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作品。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诗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课业压力大、学习任务重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我看》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我看》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诗歌鉴赏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诗歌鉴赏:让学生欣赏其他类似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意象:阳光、绿树、花潮、飞鸟情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八. 说教学评价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部编教案:5 我看
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博大恢弘、奇恣纵肆的激情,成为当代诗坛一曲个性强烈,色彩斑斓的绝唱。
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
《沁园春·雪》便是他文情并茂、最有气魄之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词作,去感受毛泽东的豪放之风。
(板书)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背景链接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
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生难字词(1)字音分.外(fèn)稍逊.(xùn)折.腰(zhé)数.风流人物(shǔ)妖娆.(ráo) 竞.折腰(jìng) 成吉思汗.(hán) 原驰.蜡象(chí)一代天骄.(jiāo) 略输.文采(shū)(2)词义【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大地。
【风流人物】文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五课《我看》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五课《我看》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五课《我看》教案一、教学目标1.诵读全诗,领悟诗的意境。
2.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对大自然与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3.学习和掌握自主品读诗歌的能力,了解诗歌的多种色彩。
二、教学重点:领悟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对大自然与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掌握自主品读诗歌的能力,了解诗歌的多种色彩。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语言: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笼罩着漫天黑暗,遭受着践踏和苦难,诗人们或为之扼腕叹息,或为之慷慨激昂,或为之嘶哑歌唱……又或者,会发出另一种声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倾听诗人穆旦的声音。
【设计意图】同为1938创作的诗歌,却与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在诗境上有所差异。
艾青与穆旦分别作为“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两首诗也恰巧体现出两种诗派的差别,在比较阅读的同时,也可借此让学生对诗派有所认识。
(二)诗歌感受及层次划分教师语言:既然是倾听诗人的声音,便要以你最认真的态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来理解穆旦的话,下面请同学们用最喜欢的方式诵读这首诗,并且完成任务:【课件出示】①诗歌整体给你怎样的感受?②诗歌可以如何划分层次?学生活动:朗读,完成任务。
明确:①浪漫的、闲淡的、荡漾的……②1~2节:美好的、令人沉醉的春日图景;3~5节:议论与抒情,抒发憧憬与深情。
教师语言:请在这两个部分中,任选你喜欢的一部分尝试进行朗诵,可以在课本上标注好重音、停连和语气,然后与大家分享你的朗诵。
学生活动:朗诵,分享。
明确:(示例)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柔和地)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悠长地)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回味地)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充满生机地)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第一单元我看(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初三语文(部编版)
-举例:诗歌的前两句为起兴,中间部分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题,最后两句作结,形成完整的意境。
-情感主题的把握: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主题,理解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表达。
-举例: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学生能够掌握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如自由诗的形式、韵律的运用等。
1.课文《我看》的阅读与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意象、象征及修辞手法;
3.探讨诗歌的情感主题与背景;
4.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实践;
5.拓展阅读:选取与《我看》主题相关的现代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解决方法:通过图解、案例分析等方式,直观展示诗歌结构的层次与情感递进的关系。
-诗歌背景知识的缺乏: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影响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决方法: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如诗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等,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创意写作的实践:学生在进行现代诗歌创作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缺乏创意。
4.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5.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意写作实践,提升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意象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我看》中的自然意象,如“大雁”、“落日”等,并体会诗人如何通过意象传达情感。
-举例:《我看》中“大雁”象征远方的思念,“落日”象征人生的短暂。
第一单元我看(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初三语文(部编版)
【新教材】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备课教案(含任务名著导读教学反思)
【新教材】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沁园春·雪》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感受诗人胸襟气度,理解关键词语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教学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再播放音频《沁园春•雪》,由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板书课题:沁园春•雪二、题解与背景:毛泽东(1893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背景介绍《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你看》教案
1935年,穆旦就读于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1937年七七事变,10月穆旦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本诗写于1938年,20岁的诗人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一起踏上了几千公里的学校西迁之路,抵达了昆明。一路上他目睹山河破碎的现状,亲身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渴望,“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抗拒,那无数代祖先胸中燃烧的希望”。
穆旦以独立不倚的立场通过充分个人化的主题方式来表达民族意志与时代情绪,他用带血的手拥抱苦难的人民,悲怆地欢呼“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九死一生的从军经历让他深情怀念埋骨异乡“化入树干而滋生”的抗日英灵。他剖析友谊,揭示知识、文明的疾病,体现出唯物论者与怀疑论者的超凡智慧。但诗人写得最深邃动人的还是个人在破碎的世界中自我分裂的心灵创痛。在泥淖中匍匐挣扎的生命意识,绝不轻信又无所着落的精神困顿,日常生活习俗对人的无形改造和磨损的悲剧体验,等等,这些主题构成对传统诗意的反叛和悖逆。
提问:这首诗共5个小节,每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我看”大地春风拂过青草,遥想远水的绿潮。
第二节:“我看”飞鸟滑翔在蓝天,大地凝望流云。
第三节:“我看”大地勃发着丰润的生命。
第四节:“我看”哲人的叹息。
第五节:抒情,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一)体会、赏析诗歌。
1.第一节
(1)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四十年代的穆旦,对自我的易变和破碎、人无法拥有一个确定的自我,特别是社会、制度、权力等强大外力,对个体自我的决定性的影响和掌控,有着深刻的思考。
2.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部编版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教案有反思
5.我看
教学过程
作探究
意象:春风、青草、水、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作者写风,写鸟,写云,写大地,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勃勃生机。
3.第三、四节诗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折?有什么作用?
眼前美好的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忧思,不由心生感叹:大自然的美好枉然在眼前掠过,鲜活、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只能在“寂静”里“勃发”,如何不叫人悲哀?
作用:即景生情,是作者诗情的缓冲,也为下文浪漫、潇洒的抒情蓄势。
4.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融入自然,在自然中感悟、寻找生命的真谛:生命既有“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那样自由、潇洒、快乐,又有“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的忧戚。
二、再读诗歌,赏析语言。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揉”字得妙,写出了风的力度和温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2.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吸入”写出平展翅翼的静鸟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景象。
3.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欢笑是生命的永恒旋律,如同大自然的美好。
4.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熄灭”也是一种自然,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盛开一样)。
三、归纳写作特点。
这是一首优美、流畅又略带伤感的生命之歌。
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体现无遗。
1.意象大气而深远。
诗人的目光是充满激情的,第一节写风、草地,从面前的草地想到了更远方的广阔大地。
第二节与天空、晚霞、飞鸟,由天空到大地,用词典雅高明。
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看》教案(1)
风对青草的爱护之情。
这一切,给读者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2)最后一句中“也许”二字,表明后面是联想之景。
诗人由眼前的青草,联想到远水,由风起草低,联想到风吹湖水的景象。
让我们在朗读诗歌时就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生命的涌动。
(3)诗歌第二节中诗人的视线由大地转向高空。
“吸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静静地滑翔在晴空中的情状由主动变成了被动,从侧面突出了晴空的深邃高远。
(4)后面这两句是神来之笔,更是云南红土高原春天风景的真实写照。
“流云”染上“红晕”,“大地”仿佛“沉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流云”“大地”以人的情感,将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写得美丽动人,令人沉醉。
自然的美好都在这里了。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2.我思(品析3、4节内容)面对春天的夕阳美景,诗人开始抒情,回首往事,怀古抒今,引发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思考人生的意义。
(1)第三节中“你”指谁?“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来看这两句诗,“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逝去的欢乐和忧戚为什么在大自然面前时“枉然”的?“枉然”意思是白白地,春花秋月,草长莺飞,四时序列,万物枯荣,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欢乐和忧戚改变,对比突出出了大自然的广阔和“我”的渺小。
(2)后两句中,“寂静”一词,突出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特点,而“勃发”更是我思的意义,欢笑和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尽管我们渺小,但我们还是活的精彩。
在这两句中,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3)第四节,诗人的思绪又飞扬到“远古的哲人”。
“热望”“咏赞”表现了哲人对自然爱得真挚、热烈。
他们的生命虽然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
(4)诗人说“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生命的静流”真的是“静”吗?显然不是,这生命看似“静”,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实际上是“飘逸”的,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丰盈、繁衍,这才有了诗人笔下“丰润的生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5 我看教案
5我看教学目标课题我看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诵读诗歌,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理解诗歌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分析诗歌的意象,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生命的渴望与讴歌,感受诗人积极向上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诗集《旗》《穆旦诗集(1939—1945)》,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唐璜》等。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38年,是诗人穆旦随学校(清华大学)来到西南联大之后创作的第一首诗,写于文法学院所在地蒙自。
诗歌写的是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的印象以及诗人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
读准字音丰润.(rùn)红晕.(yùn)揉.过(róu)翅翼.(yì)忧戚.(qì)枉.然(wǎnɡ)勃.发(bó)谐.奏(xié)飘逸.(yì)挽.(wǎn)摇曳.(yè)辨清字形教学过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结合诗句内容理解题目的含义。
“我看”一题告知了诗歌的写作视角“我看”,和诗歌主人“我”。
而且这一题目能够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我看什么?看到了什么?怎么看等等。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再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
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
第二节: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
第三、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五、六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品味亮点词语】1.理解下面这句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风”揉过“青草”,如同春风轻柔地抚摸着青草,给人以温暖柔和之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5我看教案1
5.品读第四节,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明确: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三、板书设计
我 看
穆 旦
所看:春天之景
所感: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抚慰人的心灵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抓住诵读的环节,通过品读体会情感和诗的美。抓住诗人所捕捉到的意象,层层展开,一步步欣赏这首诗。
不足之处
穆旦的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对学生启发得不够,学生理解可能不够到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必背内容
1、沁园春·雪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
9、三顾茅庐(罗贯中)
自董卓造逆以来,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kuài),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是殆(dài)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zhāng)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x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dān)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次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看》优质教案.doc
5我看课堂展示》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
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
古往今來,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
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 •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
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
诗人、翻译家。
(2)背景链接从1937年10月,穆旦开始听燕卜茹的《当代英诗》课,对叶芝、艾略特和奥登为代表的英国现代诗,有了精确的了解。
1938年6月创作了《我看》。
《我看》借鉴的是英国现代诗的“玄学思辨”,即一种思辨想象力。
是一种对自然意象和意境的感悟,对社会现代生活的思辨。
但这种思辨,又不同于纯理性的思辨,而是充满着肉体感觉和情感。
即所谓的“思想知觉化”。
2•生难字词⑴字音丰迥(run)汎醉(chen zui)礙望(ning)忧感(qi)枉然(wang)飘逸(piao yi)勃发(b6)摇曳(ye)• • • • •(2)词义【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沉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忧戚】忧伤烦恼。
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
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 •朗读指导(1)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1)抽生读课文,读出一定的感情。
(2)齐读课文,揣摩每节的意思。
(3)教师小结:全文共五节,每节为一层。
三、合作採•无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1 • “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明确:春风吹拂,春草荡漾,仿佛春潮涌动,描绘出一幅绿油油的晚春图。
2•为什么说青草是丰润的?明确:因为草长得茂盛。
3・“悄悄揉过”说明什么?明确:说明风的轻柔。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3篇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3篇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
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穆旦的相关情况,诵读全诗,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
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二、文学常识1.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
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
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这一笔名是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同音,得穆旦之名,他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哀国难》等。
2.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3.诗歌背景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
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我看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
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3.理解下面这句诗抒发的情感。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
4.理解下面这句诗抒发的情感。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
人与自然的融合,自然风景超越了实体存在,而成为一种历史记忆和生命意识的动态媒介。
【把握文章主旨】
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所看、所思,展现了大自然和谐而美好的图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生命与和谐的赞美。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语言陌生化。
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使用了语言陌生化的手法。
例如,写春风“揉过”“丰润的青草”,好像人的轻轻揉动使青草“丰润”起来,“揉”字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再如,“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说季节把花朵“燃起”又“吹熄”,看似不合事理,却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花朵的自然荣枯,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增强了表意的丰富性。
2.反复渲染,意境优美。
诗歌第一、二节是平行结构,反复渲染和谐的气氛,婉转柔和的语气与诗人看到的景色是一致的。
揉过青草的春风、荡起绿潮的远水、平展着翅翼的飞鸟、慢慢红晕的流云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意境优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与和谐。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选择传统的意象,如荷花、春风、白云等,写一首小诗,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后反思
这首诗意境优美,体验独特。
介于此,教师在教读此诗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了诗人的创作背景,然后结合诗歌的意象,理解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画诗句所展现的美好画面。
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并通过板书的流线设计,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思路,进一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