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只狐狸吃葡萄”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读后感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这个故事主要通过十八只狐狸的不同处理方式来暗示十八种人生态度。第一只狐狸代表的人生态度就是解决问题,它直接面对问题,没有逃避,最后解决了问题。第二只狐狸代表则是心理学当中经常提到的“酸葡萄效应”,就是一个人在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时候给自己找理由来解释。第三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为“固执”,就是不断重复一些没有效果的行为。它说明了解决问题时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而第四只的行为我们称它为“攻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应对方式,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别人都是有害无利的。第五只狐狸的表现我们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倒退”,就是在遇到挫折时,一个人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退化到了人格发展的较低阶段。第六只的行为称之为“投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归结于他人,认为别人也有这样的想法,而通常这些想法都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第七只是“抑郁症”的表现,就是一直持续着低落的心境,从而失去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而第八只的悲惨下场是由于它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很多人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因为心理不平衡选择了不适当的应对方式。第九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替代”,就是用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第十只狐狸采用的是问题指向应对策略,它能够正确分析自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和性质,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方式。第十一只虽然最后也解决了问题,但它是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来解决的,所以这种应对方式是不可取的。
第十二只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原则",就是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优势或是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第十三只狐狸的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抵消作用”,就是用自己象征性的行为来抵制自己的真实情感。第十四只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反向作用",就是自己的行为和原来的动机完全相反。第十五只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置换作用”,就是用某种东西来替代另一种。第十六只发生的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转化”,就是把自己心理上的痛苦转化成了肉体上的疾病。第十七只所表现的言行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称之为“傍同作用”,就是当自我价值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来实现自我价值。第十八只采取的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是利人利己。
对于这十八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我最欣赏的是第一只狐狸的做法。面对人生,我们就应该有不逃避、敢于直面问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