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育种学

第一章绪论

1.物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物种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元。

2.育种:就是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以培养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3.品种: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可用于生产或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4.原种:指取自定名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具备性状:①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典型表现②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核型及生化遗传性状③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经济性状④符合有关水生动、植物种的国家标准

5.种群: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

6.品系: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个体。

7.良种:指生长快、品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水生动、植物。具备性状:①优良经济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

②其它表型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

8.品种必须具备的条件:

⑴相似的形态特征⑵较高的经济性状⑶稳定的遗传性能⑷一定的数量

9.品种的分类:自然品种人工品种过渡品种

(1)自然品种:又叫原始品种。它通过长期自然选择和若干无意识的人工选择而形成。这种品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所以也可叫地方品种。

(2)人工品种:又叫育成品种。它主要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高产的特点或具有某些特殊的品质(如观赏,抗寒,抗病)。

(3)过渡品种:过渡品种是介于原始品种与育成品种之间的中间类型,它是由原始品种经过某种程度的人工改良而产生的。

10.育种的总目标:高产、稳产、优质和低消耗

具体目标:(1)食物转化率(2)生长率(3)抗性(4)繁殖力(5)肉质

(6)成熟年龄(7)回捕率(8)起捕率(9)适应性(10)观赏性

第二章选择育种

1.选择虽然是选育种的有效方法,可选择本身不能产生新基因。

2.选择育种:又称系统育种,它是对一个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实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选择淘汰,而分离出几个有差异的系统。

3.选择育种的根据是品种纯度的相对性和利用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中遗传变异。

4.可遗传的变异包括两个方面:突变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天然杂交或人工杂交中。杂交后,父母本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受精卵中重新组合。突变是指突然出现的,偶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一般指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一定位点上发生的化学变化,又叫点突变,它是外界理化因素或生物体内某些诱发因素的作用。

5.选择的作用:(1)控制变异的发展方向(2)促进变异积累加强(3)创造新的品质

6.选择可以分为: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7.影响选择的因素:

(1)环境

(2)控制性状的基因及其遗传力大小

①对鱼类选育其主要作用的基因有:显性基因、隐形基因、上位基因、加性基因

②对隐形基因的选择和淘汰

③对上位基因的选择

④对超显性的选择

⑤对加性基因的选择

⑥遗传力的大小

遗传力:是指某一性状为遗传因子所影响及能为选择改变的程度的度量。

高遗传力:> 0.4 中遗传力:0.2 - 0.4 低遗传力: < 0.2

(3)人为干扰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8.选择育种的原则:①选择适当的原始材料②在关键时期进行选择

③按照主要性状和综合性状进行选择

9、选择育种的方法:家系选择、亲本选择、混合选择、综合选择

1.家系选择:根据某个性状或某几个性状明显优于其亲属,生产性能高于其亲属的混有不同类型的原始群里选出一些优良个体留种,建立几个或若干个家系并繁殖后代,逐代与原始群体及对照品种相比较,选留那些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良系统,进而参加品系产量测定。本质:基因型的选择

近交和选择是家系选育中建系的重要手段。近亲繁殖是使具有显性性状稳定的个体及隐性性状出现的个体同样有表现的机会。

选择强度:衡量人工选择情况的另一指标,是一种标准化了的选择差,用i表示。

选择效应:(选择进展)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在一世代中的变化情况,用R表示。

选择的基本效应是改变中选亲本所繁殖子代群体的基因频率阵列,目的是使中选亲本的子代性状平均值与挑战以前亲代性状表型平均值之间发生差值。

遗传力:(h²)(狭义遗传力)是指某一性状的变异量是属于遗传变异的分量。广义遗传力:(H²)如其变量以其占整个表型变量的百分数表示。

2.亲本选择:后裔鉴定是根据后代的质量而对其亲本作出评价的个体选择方法,根据后裔鉴定结果决定对其亲本的取舍。

后裔鉴定法的依据原理是:每一后代从每一个亲本得到遗传性的一半

3.混合选择:混合选择又称集体选择或个体选择,它是根据个体本身的表现型值进行选择,即把表现型好的个体留作种用,把差的个体淘汰。

育种值: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受环境和遗传的影响.根据数量遗传理论,数量性状在遗传上受多个微效基因的控制,各个基因的效应是可加的,所有基因效应的累加值称为育种值。

第三章杂交育种

1.在遗传学上,严格地说,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便是杂交。由杂交而得的子代个体,叫杂种。但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上,杂交一般是指不同品系、品种间甚至种间,属间和亚科间个体的交配。杂交的生物学特性是:能急剧动摇遗传的保守性,使杂种的遗传性富于游动性,具有更大的可塑性,有向人类培育的各个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杂交能迅速和显著地提高杂种的生活力,而获得杂种优势;杂交能丰富遗传结构,通过杂交将两个以上遗传基础不同的品种或种以上个体的基因自由组合,出现新的遗传类型,继而人们可以选择优良个体,经培育而成新品种。因此,杂交育种能对现有品种加入更优良的新的遗传性状,或使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优良特性的类型,结合而成更加优秀的新类型。适当的杂交,不仅可使不同类型亲本优良性状简单的结合,而且能产生亲本所从未出现过的超亲代的优良性状。杂交是创造变异的重要途径。

2.人工杂交和自然杂交的最大区别在于亲本的优良性状最大程度地综合到杂种后代中,甚至会出现具有新性状的超亲优良变异个体。杂交育种:人工杂交是人类有目的地创造变异的重要方法,也就是使杂交亲本的遗传基础通过重组,分离和后代选择,育成有利基因更加集中的新品种。这种有性杂交结合系统选育的育种方法叫做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基因重组

3.杂交育种从个体水平上又分为两种方式:组合育种(杂交育种)、优势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加性效应、显性效应、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上(简称上位效应)。

4.组合育种所能利用的基因作用是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的部分,即以加性效应为主的部分。杂交的目的在于通过亲本基因的分离和重组,选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后代个体;而自交的目的在于,选出具有这种优良性状组合的纯合后代,成为超过双亲并超过对照品种的定型品种。因此,这一育种方法的步骤是先杂后纯。

5.如何选择杂交亲本?

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

2、正确分析亲本的性状及其影响规律。

3、亲本间的性状要互补,优点多,缺点少,更重要的是亲本的优良性状要突出。

4、选择生态类型差异大或地理远缘的品种作亲本。

5、选用配合力好的品种做亲本,且亲本材料必须纯正。

配合力:衡量亲本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如产量或其它性状)的好坏或强弱的指标。配合力可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自交系或品种)与其他亲本配成的几个F1的平均产量(或其他性状值)和该实验全部F1的总平均相比的差值。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组合的实际产量,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偏差。前者主要是由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决定的,后者是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控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